•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工作方案 > 正文

    唐朝歌妓制度与唐诗发展关系(11页)

    时间:2020-09-11 18:02:39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经典专科、本科、硕博、研究生、期刊毕业论文 仅供参考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勿用作商业用途

    唐朝歌妓制度与唐诗发展的关系

    摘要:据史书记载,唐朝歌妓在琴棋书画方面,都有极其高的水准,否则不得“挂牌营业”。因此,唐朝歌妓制度的这种特殊的规定促使歌妓在诗歌方面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可圈可点之处。在唐代,几乎所有的歌妓都能够出口成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朝时期诗歌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从唐朝歌妓制度与唐诗发展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唐朝歌妓制度对唐朝诗歌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唐朝歌妓制度,唐诗,相互关系,研究分析

    引言

    唐代乐工歌妓数量很大,在社会上分布和流通很广泛,骆宾王在《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中就有诗句“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极言歌妓青楼的繁华。歌妓又称“风声贱人”、“内人前头”、“十家”、“校书”、“娼(倡)妓(伎)”、“录事酒纠”、“饮妓”、“角妓”、“郡君”、“声妓”、“乐妓”、“歌者”、“歌妓”、“宠妓”、“侍儿”等,她们不仅分布在妓院中,也有被皇宫官府收纳作为官妓的,也有的是士大夫家府之中充当家妓的,当这些歌妓成为官府大院里供官人们消遣娱乐或陪睡取性的尤物时,其身份价值还是比较低微的,介乎于婢女与小妾之间,带有伶人的性质。刘再生《唐代的“音声人”》一文中曾说:“流传至今有姓名可查的唐代音声人不下二百余,其中多是歌者和乐手。” 载《中国音乐》,1984 年第 4 期,第 13 页。唐朝歌妓是唐朝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因为家事不幸,被迫卖入妓院,充当为客人献唱卖艺的角色,或供人狎弄玩耍,获得赖以维系的生存依托,没有自身的人格尊严,也没有自身的人身自由,甚至被侮辱被欺压,成为一个朝代及一个时代的社会牺牲品。唐五代的歌妓在政治地位上低于良人,与杂户、官户既相似又不同,在经济地位上与百姓差不多。唐后期五代,歌妓的地位已有所提高。官府会提供给乐工歌妓一些衣粮,还占有部分土地,比前代已有较大改善。

      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年第 2 期,第 69-74 页。

    载《中国音乐》,1984 年第 4 期,第 13 页。

    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年第 2 期,第 69-74 页。

    唐朝歌妓在从事弹唱表演中,将古诗词中的名句篇章拿来借助悠扬的旋律进行翻唱,是最初的音乐艺术及文化表演的艺术形式,成为古代唐朝用于娱乐助兴的艺术活动,对于推广文人的文采、诗词歌赋、宣传一种文人情调有很大的效果,还推广了时下最新或流传最广的人文诗词,使文人的才华得到了展现,使文人的诗情才情得到了释放,也通过这些朗朗上口的诗词说唱培植了更加广泛的诗词创作资源土壤,令更多的文人骚客参与进翻唱说辞的撰写中来,提高了当时人们表现情思心境的一种艺术手段,提升了人们的思想情感认识,也感染了人们的情感生活,为音乐、文学在民间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普及作用和意义,对音乐、文学的艺术文化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效果。本文就唐朝歌妓制度的形成、其特征和形态、与文人的关联、以及对唐诗的传播产生的影响力进行论述,从而全面地概括出了唐朝歌妓制度对唐朝诗歌艺术发展的意义所在,为后人研究唐诗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一、唐朝歌妓制度阐述

    (一)唐朝歌妓制度的来源

    唐朝时期歌妓制度出现了社会化,乐工歌妓也成了自具规模的一个社会阶层。这个阶层在组成整部社会形态中,与其他各社会阶层一样,起着各具特色而又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作用不仅在于推进和繁荣了音乐文化事业同时为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营造了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富有浪漫情调和娱乐生活。有关唐代乐工歌妓的原始资料散见于当时的史书杂传及诗文作品,其中以《教坊记》、《乐府杂录》、《北里志》所录最详。据《唐会要·论乐·杂录》记载:中宗神龙二年(706),朝廷下诏云“准三品以上所有女乐一部(共五人),五品以上女乐不过三人。”王昆吾著《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0页.唐

    王昆吾著《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0页.

    因此,从另一方面来看,诗词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也不是完全与其他事物不沾边而独立存在的文学形式,通过与音乐曲调的组合,能相得益彰,彰显出文学的内涵以及更加广泛深厚的底蕴味道,为人津津乐道,表达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以及起承转合的情感情调,还能抒发个人的情结胸怀,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诗词的产生是非常需要燕乐风行这种具有独特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来加以呈现和巧妙表达的,它同时展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们喜怒哀乐等喜好情趣、社会生活习俗方式、以及人们交往的方式,和不同等级地位的人们之间互动的反响,将一副千秋绝代的人文画卷、社会风貌呈现在喜闻乐见的大众面前,引起共鸣和升华。

    渐渐的,歌妓通过惯常弹奏谱曲的形式将诗词融入其中,一起传唱抒发表达,达官贵人也能从中汲取到情调的养料,沉溺在莺莺燕燕的格调中不能自拔,更加加深了娱乐表演方式的群众基础,也促使了歌妓制度在不知不觉中便约定俗成地发展起来。

    歌妓制度这种形式不仅为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营造了富有时代特征、具有浪漫情调的情感娱乐生活,也推进了和繁荣了音乐文学文化艺术的衍生和发展。但是,歌妓在这种制度体系下依然是卖唱的角色,也是一种病态的形式,它是上古代奴隶制度在唐朝封建社会奴隶体制下的残余成分,歌妓的地位十分卑微,生活境遇也十分辛酸而悲苦,不过是供人茶余饭后用来取乐的笑料而已,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侮辱和攻击,具有反人道的罪恶本质。

    (二)唐朝歌妓制度的规定

    在歌妓制度中,歌妓有多种的称谓,比如同名的有“风声贱人”、内人前头、十家、校书、娼妓、录事酒纠、饮妓、角妓、郡君、声妓、乐妓、歌者、宠妓、待儿等等。有的诗词歌本中还以“花”、美人、佳人、玉人、红粉等代之。虽然称呼有异同,但是性质是一致的。

    歌妓也有等级之分,一般分为官妓、家妓和私妓几种。官妓是指在皇宫中央机构以及地方官署或军队中的歌妓,是为官僚机构分子以及军队武士弹唱吟曲助兴的妓女,主要供官府的人群娱乐消遣享用。如果这些官妓能在官人面前擅自为名士填词谱曲唱诵,就会更受欢迎。而家妓是官僚士大夫家中养的歌妓,她们作为家中介乎于婢女丫鬟与小妾之间的伶人身份,周旋于主人与客人之间,在家宴中说唱吟诵唱曲,以歌舞侑酒助兴,来增添家宴的欢笑气氛,供宾客嬉戏逗乐。有的还要兼做主人的卧妾、婢女等。私妓就是私人民户包养的妓女,有的来自妓院,有的来自纯粹的交易买卖等。

    以上这种歌妓制度,以及在家伺养家妓是唐朝官府所认可的,并成为一项制度被规定下来,在实际交易的过程中,往往在数量上和标准上是不作规定的,常常是超数量和超标准。除了以上的几种通常形式,还有混迹于秦楼楚馆的市井妓、与官妓与家妓相比,市井妓献艺的对象更广,且生活方式更为自由些,她们除了卖艺,还从事卖淫赢利。并且由于在一些酒楼诸坊以及瓦肆同时是一些人文墨客流连之所,所以歌妓与文人之间也发生着交际与联系,这也促成了这些放荡不羁的文人吟诗作赋的写作来源和发挥创意豪情的居所。这便使那些待客宴席、色淫兼售的病态性活动中出现了一丝积极的社会文化意义。

    官妓和家妓与一些市井妓的境遇也是比较辛酸卑苦的,她们中有一些也深受宫廷、官府、或主家的宠幸,生活优越,有的还私自拥有很大一笔财产,但毕竟是歌妓中的极少数,绝大部分歌妓是不幸的,而无论受宠幸或不幸,她们都没有摆脱被奴役的贱民地位,她们都的出身都比较低贱,没有独立的户籍,其乐籍都依附于宫廷、官府、主家或市井妓院里的老鸨名下,被动辄轻易买卖、使唤和奴役、殴打、压迫、剥削却无半点反抗之力。

    并且她们受到当时法律的严苛制约,没有丝毫的人身自由权利,被作为一种畜养的物品私自地贩卖交易,或被馈赠给别人。但是她们又与专门从事体力劳役的奴仆不同,属于具有高级艺术技艺的高级奴婢,她们属于独立的社会阶层而存在于世,与从事体力劳役的奴隶一样,其社会地位取决于唐朝时期土地占有方式和经济形态的制约。

    唐朝歌妓制度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它为那些出身寒微的女子提供了从事高级女婢即表演歌舞的艺术职业,从而为众多人文雅客以及三教九流营造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浪漫情调的娱乐生活。推动了音乐、诗词等文化艺术的繁衍生长和发展,也繁荣了更高艺术市场的追求和享受。二、但是它也是一种病态的性文化形式,用以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虚荣心理和淫荡快慰的享受,达到这些阶层的人对女性肉体人身的凌辱和践踏的欲望,它具有罪恶的反人道的特点。唐朝歌妓制度既是浪漫的情调之花,又是摧残人性的罪恶之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唐朝诗词也正是在这种社会现实中不断推陈出现、酝酿和发展而起的。

    二、唐朝歌妓制度对唐朝诗歌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唐朝歌妓与文人间的关系分析

    唐朝歌妓尤其是市井妓一般都是在一些酒楼瓦肆里弹奏吟唱,而一些文人,因为特殊的职业关系,他们在写诗作词的时候,一般生活比较平淡清冷,为了追求文艺的观众和交流,文人也需要混迹于这些道场通过观赏歌妓的表演,取得娱乐合众的感受,并且达到推广诗集、笼络社会阶层的目的。乐伎刺激文人的创作,一是应皇室之命、应乐工有求而作,二是文人在宴会上与乐伎接触,有感而作,在题材上表现为赏美姿、赞技艺、传心曲、悯身世、寄感叹,乐工歌妓与文人的交往“触发了文人士子们的创作激情”冀勤校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0页.,使他们写下了大量的诗篇。。

    冀勤校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0页.

    唐朝歌妓在表演音乐唱词时,文人一般悄悄低坐在宴席中静静地观摩,不会高谈阔论,通过观看歌妓的表演,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作诗几首,一来自娱自乐,二来与歌妓以及宴席宾客交流,来增长谱写诗词的艺术水平和价值,提升在凡夫俗子之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身份和价值地位,并能与歌妓眉来眼去,表达诗情,获得更多的社会风气习俗的阅历经验,甚至能结交几个红颜知己,来玩味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而唐朝歌妓也需要在献艺中获得真正认同她们价值的社会中流人士的体悟和青睐,甚至倾心,这样既能弥补她们空虚无聊的情感生活,又能增加她们艺术演奏上的情感交流,和得到有识之士的垂青怜爱和知遇之情。

    这些都是唐朝歌妓与文人交往交流的具体环境和途径,其基本的关系互动主要是一个是弹奏演唱,是唱诗,而另一个是作诗,属于艺术形式的互动和交换。具有一定的渊源和因果。彼此都为对方提供了生存的实惠效应。文人与乐人的交往,可以从各类不同身份的乐人入手进行考察。那些宫妓被禁闭宫中,自然“文人士子没有太多的机会与她们接触”,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但宫妓的表演有时也面向社会大众,如“旗亭赌唱”的故事中,王昌龄等人所见的就是“梨园伶官”;《教坊记》中载张少娘、庞三娘等曾出外表演;《乐府杂录》中载许永新在广场上演唱,“观者数千万众”。例如俞文豹《吹剑录》外集载:“范文正(仲淹)守饶,善妓籍一小鬟,既去,以诗寄魏介曰:‘庆朔堂前花自栽, 便移宫去未曾开.年年常有别离恨, 已托春风斡当来.’介买送之。”就记载了文人和歌伎之间的故事。卢照邻所作的《辛司法宅观妓》:“南国佳人至,北堂罗荐开。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鸾杯。云光身后荡,雪态掌中回。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同时,唐朝歌妓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盛唐时期,文人是通过“使幕”和“举场”与歌妓接触,彼此之间还略微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但到了中唐和后唐时期,彼此之间接触的方式更加自由,生活的形式规模也更加广泛。中唐时期的文人见到歌妓一般除了默默地在宴席下观摩品察,另一方面私底下会与歌妓发生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甚至有的还互生情愫,萌发了爱情。文人对歌妓会直接地用以描述和作诗,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情意。从中唐时期许多文人的诗作题目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比如“送妓、赠妓、别妓、怀妓、伤妓、悼妓”等,可见之间经历过深厚的情感交流,其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中唐和后唐时期,文人与唐朝歌妓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比如孙菊园的《唐代文人与妓女交往以及与诗歌的关系》一文中可以知晓与白居易交往的妓女就十分之广。

    (二)唐朝歌妓的诗歌创作

    唐朝歌妓除了自弹自唱之外,她们有的还要为自己的乐曲谱写诗词。因为当时进行诗词创作的文人主体是男性,女性的情感描述都由男性代笔,而唐朝歌妓作为女性中一群特殊群体,由于职业的关系,也需要或多或少地参与进选词谱曲的工作中,所以她们的创作其诗词更表现了其内心真实的情感和灵魂之音。她们往往是用自己生活的境遇和体验来揭示社会的不公待遇和凄苦感受。另一方面,由于她们与上层士大夫接触较深,又能吸收到一些来自政治、经济、人文思想情怀的流派东西,所以将其融入进歌词中,就能展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唐朝歌妓的诗歌创作是用真实率直的情感方式,大胆、深刻地剖白社会现实,表现出自然、纯朴、情感挚真的一面,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身世的飘零。歌妓们一般出身寒微,家计艰难,才被无辜地被迫卖给妓院为妓,也有一些女子是因为坏人的诱骗拐卖不幸入籍,在从妓的生涯中,她们要忍受无数心怀不正、色胆包天之人的凌辱和蹂躏,还要被老鸨、打手们欺压讹诈,被迫卖淫挣的钱都被主雇掠夺而去,还要伴随孱弱的身体渐渐年老色衰、被弃之如草芥。在这样的人间地狱,她们只有用一些表怀身世、吟诵飘零的诗词,表达出一种悲伤和哀怨的情绪,以此抒发自己无依无靠的惶恐和不安,还有伤感忧郁之情。关盼盼生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有史料记载她精通诗文,尤善歌舞,其诗句“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琴玉箫无愁绪,任从蛛网任从灰。”从鸿雁归来和玄禽逼社直言内心悲凉,从蛛网罩着的瑶琴来看心灵遭受着巨大的苦痛。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了一位年老色衰的歌妓:“...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歌妓年少时得到公子王孙们的宠爱,门前车水马龙,待到年老色衰之后只好被卖给商人,写出了唐代歌妓的命运凄苦。

    (2)爱情的向往与失落。歌妓由于身世的不幸,心里充满着无奈和落寞,她们企图寻找真挚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们将自己的满腔真情付诸在自己所中意的风流郎才上,但是往往是一厢情愿,不被尊重,被人一次次地捉弄和亵渎,她们对于自己的情感无所依托、倍感寥落。所以说情感的需求是歌妓们难以承受的奢侈品,也给她们增添更多的不幸。如《如梦令》中的桥段: 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无绪、无绪,生怕黄错疏雨。白居易的《歌舞》(新乐府)中描写了高官和歌妓的奢华生活:“...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歌妓在风花雪月中追逐着自己的爱情,但到头来只能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其中注解了歌妓对于情人的离去,充满无尽的相思,宁愿痴情地等待,可是回报于她们的依然是离别,将恋情告别。因为对士大夫而言,对于功名的追求是摆在首位的,而对于风月尤其是与歌妓之间的卿卿我我不过是一场浮云和游戏,功名与风月发生矛盾时,依然是会弃绝歌妓而去,绝不回头。

    谭意哥《长相思令》:“旧赏人非,对佳时,一向乐少愁揿,远意沈沈,幽闺独自颦蛾。就表现出了相思别恨之情,也成为歌妓们的咏叹调。

    (3)离愁别绪、精神失落。歌妓们对于生活的悲惨、身世的飘零、令人失望的爱情、以及无奈地别离,难免会心生浓郁的离愁别绪,产生强烈的精神失落感。对于青楼孤灯产生怨恨,也谱写出歌妓一生悲哀苦闷的心境。这也是她们用以诗歌来表达心灵体验的主要情感来源和人世阅章。歌妓聂胜琼在《鹧鸪天》(8)写道:

     玉惨花悉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樽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芭蕉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此诗表现出歌妓对于与情缘划伤句号,无人可诉,独自滴泪到天明的柔弱悲凄的场景图。

    (三)唐朝歌妓对唐诗的传播

    唐朝歌妓为了表达自己悲苦哀怨的心声,抒发坎坷的情路心境时,会运用一些基本的乐理、谱写一些体现内心真实情愫、展现精神风貌的诗词歌赋,虽然文字浅显,意思分明,没有过多的诗词韵味技巧,谈不上多么高超的文采意境,但是已经基本达到了用诗传情、用诗写实的意义。其在创作中,对于唐诗的传播起到了一定推广和渲染、流传和升华的作用。

    首先唐代诗乐相配的方式是“选诗入乐”,当时演唱的歌辞多是从文人原诗中截取而成。歌妓会将唐诗中的诗词句章选用截取其中最经典的小节融入进乐曲中,进行谱曲演唱,其中起到了宣传唐诗、推广唐诗,令唐诗人人能熟、耳熟能详、成为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作用。无形中扩大了唐诗的受众人群和影响力。其次,歌妓在选用诗词的原则上还是很有讲究的,一般平庸的句子不会纳入,而都是对于警言名句、名言佳句会甄选采用,较少随意性,往往是非常慎重之选。体现了她们对于唐诗作家的尊重和赏识,由于这些佳作名诗本来就技高一筹,谱上曲调后更加动人肺腑,发人深省,对人心的训诫、对人情的传播、对世俗礼仪风气的鞭策和传播更加深刻,能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

    并且歌妓在演唱中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唐诗在传播上的一些特质:

    (1)阴阳平仄、起承转合之诗词韵味。唐诗在诗词搭配上破费考究,用词用字都非常斟酌拿捏,所以谱写的诗词在押韵上也有一番讲究,通常要达到言简意赅,又能表词达意,情感交融,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同时要兼顾音律上的朗朗上口,念诵上的婉转悦耳,谱上曲子后又能倾心动听。歌妓在演唱时传达了诗词的风味,又能结合音乐曲调的规律彰显出诗词曲调的默契性和一致性,给人一听难忘的印象和感受。

    (2)以诗传情,以情动人。唐诗都是有关于风景、人物、情感、意气、志向等人文情怀的抒发,对于歌妓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娱情自慰的工具,她们在抒发传唱中,在吐露词藻、哼唱曲谱时,总是怀着真实真挚的情感心情,一边传唱着诗词字句,一边有将诗词中的韵味、风情、情景情境情意以及诗人想表达的意念情操表露无遗、用人人都能接受且感兴趣的方式演奏唱合出来,给人以诗传情、以曲唤情的感受。

    (3)诗词与曲调相互匹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思,是一种动人的注解和教学方式。由于有的唐诗可能知名度还不高,被人阅读过的几率不大,甚至有的过去很多时年却无人知解,歌妓在这一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宣传和教学的作用,而且说唱有一定的感染力,能给人遐思和启发,能为人巧妙地注解出诗词里面的内涵和用意,是一种别具匠心的注解教学的过程,受人欢迎和欣赏。

    (四)唐朝歌妓对唐诗的影响

    1、推动着文人的诗歌艺术创作

    唐朝歌妓与文人有频繁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歌妓的柔弱风韵、情真意切的情愁别绪都会给诗人即文人提供很好的写作素材和创作资源,刺激了文人的创作。文人通过与歌妓深入地交往,触发了文人士子们的创作激情,了解到她们不幸凋零的身世以及在社会环境下挣扎求生的痛楚,还有满怀一腔真情却无人能懂、无人能诉的孤独无依,文人会感觉到她们波澜壮阔的情感世界里有激动人心的一面,会对她们表示同情和理解,也会感同身受地与之共谱诗曲。文人的写作之灵感被激发、写作之激情被撞击出来,写作之深情被抒发出来,写作之目的被唤醒出来,且写作之志向也被突显而出,可谓歌妓是文人得以施展诗作技艺、表达诗情画意等文艺工作必不可少的媒介和催化剂,是他们诗情和才华得以释放、得以发挥和升华的最好原动力。歌妓们的鲜活而独特的气质、音韵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这些文人墨客,对于推动他们诗歌艺术的创作起到了源源不断促进的作用和示范效应。歌妓是他们才华得以展露的最好写照物和最忠实的信徒及读者。

    2、传唱对诗歌艺术的影响

    唐朝歌妓她们在弹奏演唱诗歌时,所选择的诗句都需要与音乐曲调的声律契合,声律即音律,就是指音乐之律谱,包含节奏、韵律、音阶音符等内容。唐朝歌妓将诗句的阴阳平仄与音乐的音律脉动相结合,所传唱出来的歌曲更加融合连通而流畅,由于传唱的过程中,既让诗句符合音律的规律、蜿蜒延展,又能让音律带动诗句的意涵,水乳交融。使整首诗歌听起来富有声音的美感,也使旋律更加有内涵有质量,起到了相互搭配映衬协调的作用。

    初唐人探索近体声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歌诗传唱的需要,而盛唐诗的繁荣、元白新乐府创作、晚唐才子词人的创作都与传唱有关。传唱能通过耳熟能详的音律节拍带动生动形象以及曲折离奇的诗句娓娓道来,能对诗歌起到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能让更多人来了解未曾听闻的或知之甚少的诗句,也能对文人的诗词作品起到示范和引领众人品评的效应。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反响,文人也可以通过这种面对面、直接观摩欣赏论断的切磋,更好地吸收到利于自己提高和修改的资讯和养料,从而全面地促进诗歌创作的进展和提升。能带给更多人品茗论道、吟诗作赋、欣赏音律诗词的环境和场所,促进诗歌艺术的全面发展,因此传唱对诗歌艺术的影响是非常广大而深远的。

    3、推动唐诗诗歌词体的形成

    唐朝歌妓在选用诗词入曲调之前,都会经过细心地裁量,精心地比对,选用适合曲子音律节奏及韵意的诗句来搭配,但是因为在唐朝时期,有很多诗句由于诗人所做的都是古体歌行、或近体律绝,诗句句子很长,如果放在音乐曲子里,唱起来会非常拖沓,或者比较冗长不契合曲调的干练、简短或朗朗上口,这样的话听起来就会影响其音乐本身的婉转悦耳性。为了使两者契合度更高,唐朝歌妓往往会将太长的诗句改成比较统一的长短句,使其节奏更加鲜明、更加精准标准,符合声乐的配乐习惯。

    比如唐诗绝句是四句为度,如果以此入曲,必然不能恰巧适合节奏的需要,所以唐朝歌妓运用了两种方法来改善:一、是将诗词字句截长或截短,化为参差错落来调配,以求与音律匹配;二、另一种方法就是重叠地唱法,使诗词字句在旋律中低回往复、悠扬不尽,这样就能避免诗句太少,不够曲调的长度。

    因此唐朝歌妓在唱法上需要注意诗词与曲调的和谐一致性,这也决定了曲子诗词的所运用到的基本风格和特质。由于在中唐后期,妓女与文人的广泛交际和接触,呈现出了曲子词的创作高潮。因此歌妓在对唐诗诗词词体的形成起到了中介和改良的作用,为唐诗诗词更好地顺应时代特征的变化而做出了创造和创新的发明。

    三、唐朝歌妓制度对唐朝诗歌艺术的意义

    (一)唐朝歌妓制度推动了唐诗的普及

    唐朝歌妓分布在酒楼瓦肆以及宫廷、官府、大院之中为人弹奏吟唱诗词歌赋改编的曲调,这些广泛散落在民间的弹唱歌舞者即当时所谓的艺术表演职业者,虽然一面处于被人肆意玩弄蹂躏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但是她们通过自弹自唱、给人观赏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借此抒发自己的所情所感,升华自己的情感诉求,探寻更加深远的音乐人间意境,这样就为她们找寻生命的出口、寻觅到一方情感的寄托有所帮助,最重要是是通过她们源源不绝地演唱,吟唱出的唐诗诗句篇章,能声情并茂地解说出诗句的寓意,给人至高无比的灵魂享受和欣赏,能起到有效推广众多默默无闻的唐诗作用,使更多的人来了解唐诗,创作唐诗,品读唐诗,提高唐诗的创作水准,这样就有效地推动了唐诗的普及,令凡夫俗子都能近距离地接触这一高雅的文学艺术,而不是把它当做阳春白雪高高供奉,不可企及。从而使唐诗受众人群更加广泛,在群众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普及度。

    (二)唐朝歌妓制度的发展见证着唐诗的繁荣发展

    唐朝歌妓这一编排歌妓在人前表演、以求博得诸方欣赏和品味,带给人娱乐和消遣的歌舞表演形式,通过让歌妓通过弹唱的方式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言绝句供奉给世人耳前,极大地调动了观者的积极性和欣赏性,促进了一批优秀名家名作的诞生以及传播,促进了更多的诗人文人参与进唐诗的创作沃土中来,在与歌妓的广泛接触与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悟与洞察人心的玄妙之处,带动诗歌的情感意境的表达提炼升华,从而全面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发展,让更多的文人雅士乐意融汇进唐诗创作的源泉中来,互相切磋、互相评读,反复修缮,完善其中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内涵意义的昭揭,给更多凡夫俗子以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以教化、启示和训导,促进人文思想的蔓延,以及给后人留下更多耳熟能详、意义深远有崇高情操的优秀诗作,激励更多的人学习唐诗、玩味唐诗和创作唐诗,因此唐朝歌妓制度的发展见证了唐诗的繁荣发展,在盛唐到中唐再到晚唐,唐诗在歌妓制度的摇篮里迅速壮大、扩散,影响力至深致远。并且使唐诗这一文学形态大放异彩,成为与“宋词”“元曲”遥相呼应、并驾齐驱的我国历史上最绮丽的文化珍宝,给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学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三)唐朝歌妓对唐诗的传唱为后代唐诗艺术研究留下了丰富宝贵的作品

    唐代诗歌传唱风气很浓厚,唐代设立的教坊,其本质功能是习乐教歌,有似今日之艺术学院,当时有许多出身下层的女性进入教坊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歌舞,以便日后维持生计。即使是社会上层的妇女,爱好歌舞、学习歌舞者也很常见。唐朝歌妓在弹唱自编的曲目,或吟唱来自名家大方的诗词时,不仅形成了作诗、谱诗曲、改编诗词曲谱的优良传统,还给唐诗艺术的创作带来了新鲜原动力,促进更多的文人加入进诗词歌赋的创作、评阅中来,提升了诗词的意境和价值意义,并且由于不断地累积和扩充,为后代留下了无数的丰富宝贵的作品,这些作品极具研究价值,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进行细致的研究,得出与历史相关的史实材料依据,推断出当时唐朝民间人士是怎么来往交涉的,他们的礼节仪式怎样?妇女的情感世界如何?男女爱情的特征?以及宫廷、官府、民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怎样?就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有现实意义、非常全面直接的研究素材和资料,为后人更好地学习唐诗、传承唐朝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价值。它为促进后代的文化继续向前迈进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结论

    通过对唐朝歌妓制度以及唐朝歌妓制度和唐诗发展间影响的分析,探讨了唐朝歌妓制度对唐诗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王立增。唐代乐工歌妓及其对唐诗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9年01期

    2、 歌妓与唐宋词--《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3、 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4、 蕾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 王立增 --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5、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第47-54 页。

    6、吴相洲《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