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自查报告 > 正文

    2019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末化学含答案

    时间:2021-01-04 13:33:2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PAGE1 / NUMPAGES9

    2019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末

    化 学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2分)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说明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2分)如图表示酸雨的形成,关于酸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为5.6

    B.酸雨的形成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酸雨的主要成分为氮、硫元素的氧化物

    D.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雷雨天气

    3.(2分)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食用大量海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否则容易中毒,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青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D.使人中毒的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4.(2分)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新工人违反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5.(2分)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

    ①氯水 ②硫酸亚铁 ③烧碱 ④漂白粉 ⑤过氧化钠

    A.除⑤外 B.除②③外 C.除①④外 D.均易变质

    6.(2分)一定条件下,以下物质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

    A.NH3 B.SO3 C.FeCl3 D.Na2O2

    7.(2分)取五个相同的气球,同温同压下,分别充入CO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状况,如图所示.A、B、C、D四个气球内,与CO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A B.B C.C D.D

    8.(2分)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轻,同时溶液逐渐变为蓝色,且有气体逸出,此盐是(  )

    A.NaCl B.Na2CO3 C.KNO3 D.MgCl2

    9.(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氨水

    SO2

    浓盐酸

    O2

    N2

    H2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0.(2分)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NH4Cl溶液 B.稀H2SO4溶液

    C.饱和FeCl3溶液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11.(2分)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能达实验目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12.(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B.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则可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

    C.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再沿玻璃棒慢慢加入浓硫酸

    D.称量NaOH时,NaOH置于小烧杯中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13.(2分)某溶液中,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忽略水的电离),则X离子及其数目b可能为(  )

    离子

    Na+

    Al3+

    Cl﹣

    X

    个数

    3a

    2a

    a

    b

    A.OH﹣、8a B.SO42﹣、4a C.NO3﹣、4a D.CO32﹣、4a

    14.(2分)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操作

    A

    Fe(Al)固体

    NaOH

    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a2CO3(NaHCO3)溶液

    CO2

    通入过量的CO2

    C

    FeCl3(FeCl2)溶液

    Cl2

    通入过量的Cl2

    D

    CO2(HCl)气体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15.(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42﹣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固体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铵盐

    D.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16.(2分)下列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中:Na+、K+、S2﹣、Br﹣

    B.饱和FeCl3溶液:K+、NH4+、I﹣、Cl﹣

    C.含MnO4﹣ 的溶液中:Fe3+、Mg2+、SO42﹣、NO3﹣

    D.与铝作用生成H2 的溶液中:Mg2+、K+、NO3﹣、Cl﹣

    17.(2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8 g 2H2O含有的原子总数目为3NA

    B.常温常压下,22.4 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 mol Na在O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D.1 mol?L﹣1KH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NA

    18.(2分)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5KClO3+6P=3P2O5+5KC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ClO3是氧化剂

    B.P2O5是氧化产物

    C.1molKClO3参加反应有6mole﹣转移

    D.每有6molP被还原,生成5molKCl

    19.(2分)已知酸性:H2CO3>HClO>HCO3﹣,氧化性:HClO>Cl2>Br2>Fe3+>I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表达中,正确的是(  )

    A.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溴水褪色

    B.能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C1O﹣+CO2+H2O═2HClO+CO32﹣

    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0.(2分)一定量的镁溶液一定浓度的硝酸的反应中,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2O气体11.2L,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洗涤,蒸干并充分灼烧,最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A.80g B.58g C.40g D.20g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21.(14分)(1)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空中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   

    ③   

    ④Ba(OH)2

    ⑤Na2CO3

    ⑥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②   ③   ⑥   

    (2)写出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

    (3)下列物质中:①固体烧碱②HCl气体③NH3④蔗糖⑤石墨⑥稀硫酸⑦熔融KCl ⑧碳酸钙 ⑨Na2O固体;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填编号)。

    (4)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   (填序号)。

    (5)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过滤 E.蒸馏 F.分液

    ①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

    ②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

    ③将碘水中的碘和水分离   ;

    ④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

    ⑤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

    22.(12分)现有五种物质A、B、C、D、E,其中有一种是碱,四种是盐,溶于水后电离可以产生表中的离子:

    阳离子

    Na+ H+ Ba+

    阴离子

    OH﹣ SO42﹣CO32﹣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X,气体X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E,沉淀E可与B溶液反应;

    ②B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X   。

    (2)鉴别B在溶液中产生的阴离子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3)按要求完成以下水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

    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B溶液与E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B与C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

    (4)D与E的混合物a g,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时的气体b L,则D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

    23.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

    (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

    (2)步骤②中通入过量的CO2时,除生成沉淀C外,还有另一种物质    (写化学式)的生成,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   。

    (3)检验滤液D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为    (填序号),若含有Fe3+,则实验现象是   。

    A、KMnO4 B、氯水 C、KSCN

    (4)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   、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烧杯 D.玻璃棒

    (5)试剂Y不可能是   (填序号),试剂Y应该是一种   (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从以下选项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试剂Y,完成转化③的离子方程式   。

    A.H2O2 B、铁单质 C.O2

    24.(1)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 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N2与H2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分别表示N2、H2、NH3):

    图②表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⑤表示生成的NH3 离开催化剂表面,则图③表示   ,写出哈伯法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合成法制硝酸是以NH3为原料,经催化氧化后再用水吸收来实现的。写出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若开始时投入17吨NH3,最后生产出的硝酸为42吨,则硝酸的产率是   。

    (4)浓、稀硝酸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别,若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应最好使用   (填“浓”或“稀”)硝酸,结合化学用语简述选择的理由   。

    25.实验室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Ca (OH) 2制取少量漂白粉。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Ca (ClO)2+CaCl2+2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 +5CaCl2+6H2O.现有两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   。

    (2)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并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

    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污染环境; f.可防止污染环境。

    优 点

    缺 点

    甲装置

       

       

    乙装置

       

       

    (3)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取合理的部分,组装一套较完整的实验装置,装置各部分连接顺序是 (按气流流动的方向)   ,该组合中还缺少的装置是   。

    (4)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而且与Cl2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制备ClO2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①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若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②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附加必做题:

    26.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来清洗伤口。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

    (1)配平下列化学反应,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H2O2+   Cr2(SO4)3+   KOH﹣﹣   K2CrO4+   K2SO4+   H2O

    (2)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C为+2价),经以下反应实现:

    KCN+H2O2+H2O═A+NH3↑(已配平)。

    试指出A的化学式   ,如此反应中有6.7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用NA表示)。

    (3)高锰酸钾也可用于医学杀菌消毒。根据反应条件可判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的强弱:

    例如: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MnCl2+5Cl2↑+8H2O。

    则氧化性MnO2   KMnO4(填“强于”或“弱于”或“等于”)

    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或离子:O2、MnO4﹣、H2O、Mn2+、H2O2、H+.已知该反应中H2O2 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则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该反应应选择的酸是:   (填序号)。

    A.盐酸 B.稀硫酸 C.醋酸

    (4)用0.2 mol/L Na2SO3溶液32 mL,还原含4×10﹣3 mol XO42﹣的溶液,过量的Na2SO3用0.2mol/L KMnO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4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O4溶液0.8 mL,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填序号)。

    A.+1 B.+2 C.+3 D.+4

    27.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

    某化学实验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已完全反应)进行了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而该暗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 为红色固体,可以和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   ,说明猜想正确。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分解为CO和CO2。

    [设计实验]称取固体样品6.0g,置于上图装置D中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氧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E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证明草酸的分解产物中有CO2存在的是   。

    (2)装置C的作用是   。

    (3)写出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为加热装置前所涉及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关闭K2,打开K1,使装置A中的反应先进行一段时间③连接仪器 ④关闭K1,打开K2

    (5)若装置E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0.1g和31.2g,则该固体样品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

    2019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末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分析】A.气溶胶为胶体分散系,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

    C.用萃取的方法提取青蒿素;

    D.石蜡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

    C.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石蜡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涉及胶体性质、湿法炼铜、物质的分离提纯、化学反应类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等,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体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2.【分析】A.依据酸雨的概念解答,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B.依据酸雨形成过程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解答;

    C.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D.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氮、硫的氧化物的排放.

    【解答】解:A.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故A错误;

    B.依据上述图示可知,酸雨形成过程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二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都升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与硝酸,故C错误;

    D.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氮、硫的氧化物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雨,熟悉酸雨的概念、成因及主要成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3.【分析】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5价砷无毒,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5价砷无毒,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As2O3,故A错误;

    B.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As2O3,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故C正确;

    D.人体中+5价砷被还原为+3价,说明砷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结合元素化合价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4.【分析】铁槽车上的铁与稀释后的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混有了空气,遇到明火,发生了爆炸.

    【解答】解:A、浓硫酸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但不会遇空气爆炸,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会放出热量,放出大量的热可使水沸腾,不至于发生爆炸,所以B说法不正确;

    C、铁与水不会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所以C说法不正确;

    D、浓硫酸稀释后变成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遇到明火发生了爆炸,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硫酸的性质及爆炸的相关知识,渗透了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的理念,提醒同学们要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相应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学会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答问题.

    5.【分析】见光易分解、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氧气反应的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结合具体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解:①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置于空气中易变质,故①正确;

    ②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质,故②正确;

    ③烧碱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③正确;

    ④漂白粉中含有次氯酸钙,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易变质,故④正确;

    ⑤过氧化钠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而变质,故⑤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积累,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6.【分析】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S和O2反应生成SO2;

    C.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

    D.Na和O2反应可以生成Na2O2。

    【解答】解: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故A不选;

    B.S和O2反应只生成SO2,SO2可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SO3,故B选;

    C.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故C不选;

    D.钠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Na2O2,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7.【分析】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由n=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假设CO为1mol,则含有2mol原子,如原子数相等,则原子物质的量相等,据此分析.

    【解答】解:A.含有HCl和O3,1mol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故A错误;

    B.含有H2和NH3,二者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故B错误;

    C.含有N2和O2,都为双原子分子,则1mol混合气体含有2mol原子,故C正确;

    D.含有Ne和NO2,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才符合,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物质的构成的判断,难度不大.

    8.【分析】Cu与稀硫酸不反应,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则可使Cu溶解,由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知生成的气体,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Cu、稀硫酸、NaCl混合时不反应,故A错误;

    B.Cu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Na2CO3时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Cu不溶解,故B错误;

    C.Cu、稀硫酸、KNO3混合时发生3Cu+8H++2NO3﹣═3Cu2++2NO↑+4H2O,则铜粉质量减轻,同时溶液逐渐变为蓝色,且有气体逸出,故C正确;

    D.Cu、稀硫酸、MgCl2混合时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的性质,明确选项中各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9.【分析】①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②二氧化硫与浓盐酸不反应;

    ③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

    ④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

    【解答】解:①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故①符合;

    ②氨水与二氧化硫、浓盐酸反应,但二氧化硫与浓盐酸不反应,故②不符合;

    ③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常温下氮气不能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故③不符合;

    ④常温下,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故④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

    10.【分析】将钠投入溶液中,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部分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根据产物的可溶性以及沉淀的颜色判断,以此解答。

    【解答】解:A.反应生成氢气和氨气,没有沉淀生成,故A错误;

    B.反应生成氢气,没有沉淀生成,故B错误;

    C.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故C错误;

    D.反应生成氢气,因消耗水,则析出氢氧化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比较简单,注意钠与碱、盐的反应中首先考虑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能否与碱、盐本身反应。

    11.【分析】A.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B.浓硫酸与氨气反应;

    C.应用双孔塞;

    D.大肚瓶能防止发生倒吸。

    【解答】解:A.为防止试管炸裂,则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A错误;

    B.浓硫酸与氨气反应,则不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B错误;

    C.应用双孔塞,收集气体不能密闭,故C错误;

    D.大肚瓶能防止发生倒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图的作用、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干燥、物质制备、除杂等实验操作和原理的考查,注意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2.【分析】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

    B.定容时,利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即可;

    C.稀释浓硫酸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

    D.称量时左物右码,且NaOH应在小烧杯中称量.

    【解答】解: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A正确;

    B.定容时,利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即可,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重新配制,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则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再沿玻璃棒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故C正确;

    D.称量时左物右码,且NaOH应在小烧杯中称量,则NaOH置于小烧杯中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实验基本操作、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等,把握实验基本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3.【分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来解答.

    【解答】解: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存在3a×N(Na+)+2a×3N(Al3+)=a×N(Cl﹣)+nb×N(X),设X的电荷数为n,则

    A、3a×N(Na+)+2a×3N(Al3+)=a×N(Cl﹣)+8a×N(OH﹣),电荷守恒,但是氢氧根和铝离子不共存,故A错误;

    B、3a×N(Na+)+2a×3N(Al3+)=a×N(Cl﹣)+4a×2×N(SO42﹣),电荷守恒,故B正确;

    C、3a×N(Na+)+2a×3N(Al3+)≠a×N(Cl﹣)+4a×N(NO3﹣),电荷不守恒,故C错误;

    D、碳酸根和铝离子双水解不共存,3a×N(Na+)≠a×N(Cl﹣),电荷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从溶液电中性的角度分析.

    14.【分析】A.Al与NaOH反应,Fe不能;

    B.Na2CO3与二氧化碳反应;

    C.氯气与FeCl2反应生成氯化铁;

    D.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A.Al与NaOH反应,Fe不能,反应后过滤可分离,故A正确;

    B.Na2CO3与二氧化碳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应选适量的NaOH,故B错误;

    C.氯气与FeCl2反应生成氯化铁,则通入过量的Cl2可除杂,故C正确;

    D.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洗气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5.【分析】A.AgCl沉淀也不溶于硝酸;

    B.观察K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C.铵根离子与碱共热生成氨气;

    D.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盐酸。

    【解答】解:A.AgCl沉淀也不溶于硝酸,则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Ag+或SO42﹣,不一定含有SO42﹣,故A错误;

    B.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若为紫色,则含K元素,故B正确;

    C.因铵根离子与碱共热生成氨气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C正确;

    D.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含有Na2SO3,然后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盐酸,可说明Na2SO3 样品已部分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检验中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为解答的关键,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6.【分析】A.氢氧化铁胶粒带有正电荷,遇到阴离子发生聚沉现象;

    B.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高锰酸根离子反应;

    D.该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Al不会生成氢气。

    【解答】解:A.氢氧化铁胶粒遇到S2﹣、Br﹣离子发生聚沉现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饱和FeCl3溶液Fe3+的能够氧化I﹣,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3+、Mg2+、SO42﹣、NO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MnO4﹣ 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与铝作用生成H2的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Mg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反应不会生成氢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即可解答,注意熟练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17.【分析】A、2H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C、根据反应后钠元素为+1价来分析;

    D、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解:A、2H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故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则含有2.7mol原子即2.7NA个,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含有的分子个数小于NA个,故B错误;

    C、由于反应后钠元素为+1价,故1mol钠转移1mol电子即NA个,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钾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8.【分析】5KClO3+6P═3P2O5+5K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则KClO3是氧化剂,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则P是还原剂,生成P2O5是氧化产物,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5KClO3+6P═3P2O5+5K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则KClO3是氧化剂,故A正确;

    B.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则P是还原剂,生成P2O5是氧化产物,故B正确;

    C.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则1molKClO3参加反应有6mole﹣转移,故C正确;

    D.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P是还原剂被氧化,则每有6molP被氧化,生成5molKC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9.【分析】A.依据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判断;

    B.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

    C.酸性HClO>HCO3﹣,依据强酸制备弱酸解答;

    D.氧化性:Cl2>Br2>Fe3+>I2.碘离子还原性强于二价铁离子,氯气少量先氧化碘离子。

    【解答】解:A.氧化性:Br2>Fe3+,所以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二价铁离子能够还原溴水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

    B.碱性环境下,氢氧根离子与三价铁离子不共存,故B错误;

    C.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小于次氯酸,则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lO+HCO3﹣,故C错误;

    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只氧化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发生的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20.【分析】由题意可知,加入氢氧化钠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镁,蒸干并充分灼烧,最后得到固体为MgO,在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中,金属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中氮元素的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硝酸被还原为N2O,根据n=计算N2O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n(Mg)根据镁原子守恒可知n(MgO)=n(Mg),再根据m=nM计算氧化镁的质量.

    【解答】解:11.2LN2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

    金属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中氮元素的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故2×n(Mg)=2×n(N2O)×(5﹣1),即2×n(Mg)=2×0.5mol×(5﹣1),解得n(Mg)=2mol,故n(MgO)=n(Mg)=2mol,m(MgO)=2mol×40g/mol=80g,

    故选:A。

    【点评】本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氧化镁的物质的量是解题关键,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守恒思想的运用.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21.【分析】(1)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盐电离出得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

    (2)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3)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物质导电有两种原因,一是金属类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二是能够产生自由离子的溶液能够导电;

    (4)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具有塞子、活塞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以此来解答;

    (5)①沙子不溶于水;

    ②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③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水和汽油分层;

    ⑤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

    【解答】解:(1)②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以Na、K、H、O、C、S、N等元素中任选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如H2CO3或H2SO4、H2SO3、H2S、HNO3、HNO2等,

    故答案为:H2CO3或H2SO4、H2SO3、H2S、HNO3、HNO2;

    ③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以Na、K、H、O、C、S、N等元素中任选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如KOH或NaOH,

    故答案为:KOH或NaOH;

    ⑥盐电离出得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以Na、K、H、O、C、S、N等元素中任选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如K2CO3或K2S、K2SO3、K2SO4、KNO3、KNO2、Na2S、Na2SO3、Na2SO4、NaNO3、NaNO2等,

    故答案为:K2CO3或K2S、K2SO3、K2SO4、KNO3、KNO2、Na2S、Na2SO3、Na2SO4、NaNO3、NaNO2;

    (2)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故答案为:NaHCO3=Na++HCO3﹣;

    (3)①固体烧碱不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HCl气体不能导电,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③NH3不能导电,溶于水因为生成了一水合氨,所以导电,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④蔗糖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⑤石墨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的电解质;

    ⑥稀硫酸能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熔融KCl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⑧碳酸钙不能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⑨Na2O固体不能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所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④,能导电的是⑤⑥⑦;

    故答案为:③④;⑤⑥⑦;

    (4)由图可知,仪器①为蒸馏烧瓶,②为冷凝管;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为③④,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③④;

    (5)①沙子不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

    故答案为:D;

    ②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选择结晶法,

    故答案为:C;

    ③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分液法分离,

    故答案为:A;

    ④水和汽油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

    故答案为:F;

    ⑤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

    故答案为:E。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的定义、物质分类的方法以及酸碱盐的反应及反应类型的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题目综合性强,掌握酸碱盐的定义以及性质、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是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2.【分析】五种物质A、B、C、D、E中有一种是碱、四种是盐,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X,只能发生反应:2H++CO32﹣=H2O+CO2↑,故X为CO2,CO2气体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E,则C为Ba(OH)2、E为BaCO3,E与B溶液反应,则B为NaHSO4,可推知A为Na2CO3.②B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则D为BaSO4。

    【解答】解:五种物质A、B、C、D、E中有一种是碱、四种是盐,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X,只能发生反应:2H++CO32﹣=H2O+CO2↑,故X为CO2,CO2气体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E,则C为Ba(OH)2、E为BaCO3,E与B溶液反应,则B为NaHSO4,可推知A为Na2CO3.②B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则D为BaSO4。

    (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O2,其名称为: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2)B为NaHSO4,鉴别B在溶液中产生的阴离子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取少量B的溶液于试管,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42﹣,

    故答案为:取少量B的溶液于试管,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42﹣;

    (3)Na2CO3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NaHSO4溶液与E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SO42﹣=BaSO4↓+CO2↑+H2O,

    NaHSO4与Ba(OH)2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2H++SO42﹣+Ba2++2OH﹣=2H2O+BaSO4↓,

    故答案为:CO32﹣+2H+=CO2↑+H2O;BaCO3+2H++SO42﹣=BaSO4↓+CO2↑+H2O;2H++SO42﹣+Ba2++2OH﹣=2H2O+BaSO4↓;

    (4)BaSO4与BaCO3的混合物ag,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BaCO3+2HCl=CO2↑+BaCl2+H2O,n(BaCO3)=n(CO2)=bL÷22.4g/mol=mol,m(BaCO3)=mol×197g/mol=g,m(BaSO4)=ag﹣g,所以:w(BaSO4)=×100%=×100%,

    故答案为:×100%。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混合物计算等,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根据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题目侧重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23.【分析】合金废料含铝、铁、铜,其中只有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反应①的反应为2Al+2OH﹣+2H2O=2AlO2﹣+3H2↑,滤液A含偏铝酸根,再通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为:NaAlO2+2H2O+CO2═Al(OH)3↓+NaHCO3,则沉淀C为氢氧化铝,加热分解得氧化铝;而滤渣B含铁、铜,加入稀硫酸再过滤得滤液D为硫酸亚铁溶液再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得到绿矾晶体;滤渣E为铜,在稀硫酸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合金废料含铝、铁、铜,其中只有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2)滤液A含偏铝酸根,再通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为:NaAlO2+2H2O+CO2═Al(OH)3↓+NaHCO3,则另一种物质为NaHCO3,可用于发酵粉等,

    故答案为:NaHCO3;用于发酵粉;

    (3)可用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溶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C;溶液变成红色;

    (4)因为绿矾晶体是结晶水合物,所以要从滤液D中得到绿矾晶体,不能直接蒸干,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为石棉网。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 B;

    (5)经分析滤渣E的成分应当是铜,要得到含Cu2+的溶液,试剂Y必须具有氧化性能和铜反应生成Cu2+,如通入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O2+4H+=2Cu2++2H2O,

    故答案为:B;氧化剂;2Cu+O2+4H+=2Cu2++2H2O。

    【点评】本题为生产流程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题目涉及金属的回收、环境保护、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等问题,较为综合,做题时注意仔细审题,从题目中获取关键信息,本题难度中等。

    24.【分析】(1)图②是表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③则表示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的化学键断裂,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

    (2)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氨气的催化氧化产物为一氧化氮和水;根据氮原子守恒计算硝酸的质量,再根据实际硝酸质量和理论质量计算其产率;

    (4)常温下,浓硝酸和铁发生钝化现象。

    【解答】解:(1)分析题中图可以知道,图②表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而图③表示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2+3H22NH3,

    故答案为:N2、H2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断键形成N原子和H原子; N2+3H22NH3;

    (2)实验室中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氨气的催化氧化产物为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氧气通入水中可生成硝酸;根据氮原子守恒知,氨气生成硝酸时,氨气和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开始时投入17吨NH3,理论上生成硝酸的质量是63吨,实际上是42吨,则硝酸的产率=×100%=66.7%,

    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66.7%;

    (4)常温下,浓、稀硝酸都可以与铜镀层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但浓硝酸与铁发生钝化,除去铜镀层又不会消耗掉铁,所以可以用浓硝酸除去铜,

    故答案为:浓;Cu+4HNO3=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浓、稀硝酸都可以与铜镀层反应,但浓硝酸与铁发生钝化,所以用浓硝酸。

    【点评】本题考查了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涉及氮的化合物与氮元素化合价的关系、氨气的制取等知识点,知道实验室氨气的制取原理、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难度中等。

    25.【分析】(1)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2)依据装置图结合制备氯气方法和气体控制,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副反应的预防,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分析判断;

    (3)结合氯气制备,漂白粉制备反应条件,尾气吸收的规范操作连接顺序,制备氯气会混有氯化氢杂质气体,会影响后续反应,需要设计实验除去;

    (4)①根据方程式中的化合价变化判断还原剂;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得电子数等于失电子数,根据配平进行解答。

    【解答】解:(1)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2)甲装置图没有分液漏斗,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不能容易控制反应速率,无尾气吸收装置,能污染环境;

    乙装置图中有分液漏斗,制备氯气易于控制生成氯气的速率,图中E中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尾气吸收装置可防止污染环境,该反应温度高就容易产生副产物,将D放入冷水中可以减少副反应,但D装置没有类似装置,所以有副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

    优 点

    缺 点

    甲装置

    d

    ae

    乙装置

    bf

    c

    (3)结合氯气制备,漂白粉制备反应条件,尾气吸收的规范操作连接顺序,选择CBE装置制取少量漂白粉,氯气会混有氯化氢杂质气体,会影响后续制备反应,氯化氢可以与Ca(OH)2和Ca(ClO)2反应,需要设计实验除去,

    故答案为:C、B、E;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的装置;

    (4)①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方程式中H2O2中得O元素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方程方程式中转移电子得物质的量为2mol,产生的ClO2为2mol,若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物质的量为0.1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故答案为:H2O2; 2.24;

    ②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被氧化的产物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Cl化合价升高:1+3×5=16,得电子数等于失电子数,则被还原的产物NaCl的系数为16,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故答案为:4:1。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备氯气,制备漂白粉的装置特征和比较判断,主要是装置优缺点的比较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附加必做题:

    26.【分析】(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得失电子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进行配平;注意单线桥和双线桥的区别;

    (2)根据化学反应原子守恒可以推测A的化学式;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3)反应条件越简单说明物质的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高要有化合价降低;醋酸为弱酸,高锰酸钾和盐酸是会反应生成氯气;

    (4)Na2SO3被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KMnO4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XO42﹣中X元素发生还原反应,令X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a的值。

    【解答】解:(1)H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变到﹣2,得电子化合价降低,Cr元素化合价由+3变到+6,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n(H2O2):n(Cr2(SO4)3)=3:1,其他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单线桥的表示方法为: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在箭头上标出转移电子数,转移电子数=得电子数=失电子数,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3;1;10;2;3;8;;

    (2)已知KCN+H2O2+H2O═A+NH3↑(已配平),要想推测A的化学式根据原子守恒即可,得A的化学式为KH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