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自查报告 > 正文

    小数意义及性质教材解析总结计划(11页)

    时间:2020-11-14 13:44:1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材辅导

    海港区和美实验学校 张旭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和美实验学校张旭江,和大家一起研读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教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前后知识的衔接(按)

    册别

    单元

    主要内容

    三年级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初初步认识

    上册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三年级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位小数的认识

    下册

    一位小数加减法

    四年级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性质、变化

    下册

    规律、换算

    五年级

    小数乘法

    小数乘除法及运算定律

    上册

    小数除法

    小数的认识是通过分数引入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单元的知识,又为今后五年级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按)

    本单元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编排,

    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按)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还要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数和非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等 5 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表。

     (按)

    小节标题

    例题

    内容安排

    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

    例 1

    小数的意义

    1 课时

    读写法

    例 2

    小数数位顺序表

    1 课时

    例 3

    小数的读法

    例 4

    小数的写法

    练习九

    1 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

    例1例2

    小数的性质

    1 课时

    2

    大小比较

    例 3

    小数性质应用——化简小数

    例 4

    小数性质应用——改写小数

    例 5

    小数的大小比较

    1 课时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

    5、小数的近似数

    

    练习十

    1 课时

    例 1

    变化规律

    1 课时

    例 2

    变化规律的应用

    例 3

    解决问题

    1 课时

    练习十一

    1 课时

    例 1

    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1 课时

    例 2

    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练习十二

    1 课时

    例 1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1 课时

    例 2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 课时

    例 3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练习十三 1 课时

    整理和复习、练习十四 1 课时

    本单元共有 17 个例题,小数的意义是全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小数以后,计量、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质量,如果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就可以用小数表示。认识小数首先是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建立小数的概念,才能陆续掌握小数的其他知识。

    小数的意义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抽象的数概念。学生虽然有一些生活中的零散经验和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但仍然需要大量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并通过抽象与概括逐渐构

    建完善的小数概念。

     还需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思考, 逐步理解小数的本质属性。

    小数与单位换算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按)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第 1 小节例题)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第小节例题)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第 4 小节例题)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第 5 小节例题)

    5、使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能力、方法培养)

    四、教学建议:(按)

    (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按)

    例 1 以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为重点, 教学小数的意义。

     用多种形式表示长度, 初步教学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例题以长度单位的改写为载体,教学小数的意义,分四段进行。

    第一段围绕“ 1 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3 分米呢”这些问题,通过写一写、说一说,回忆已经学过的一位小数的知识。三年级下册教科书里, (按)初步教学了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如 3/10 米还可以写成米, 1 元 2 角还可以写成元,学生初步

    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所以,教材的 一段,只是提出 和要求, 学生独立改写。而且要求先写出十分之几的分数,再写成小数,沟通一位小数和十分之几分数的内在 系,突出一位小数的意 。

    第二段 “1 厘米是几分之几米 4 厘米、 8 厘米各是几分之几米” 些 展开两位小数的教学 程。把 1 厘米写成几分之几米,有一些 度,通常先要思考: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 1 厘米, 1 厘米是 1 米的百分之一,是 1/100 米,写出分母是 100 的分数。再指出 1/100 米写成小数是米, 作零点零一。引出了两位小数, 凸 了百分之一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在上面的 程中,学生建构了 1/100 的 ,接受了 个小数。

    以“ 1 厘米是 1/100 米,1/100 可以写成” 基 ,接着教学“ 4 厘米是 4/100 米, 4/100 可以写成”“8 厘米是 8/100 米, 8/100 可以写成”就不 了。

     些改写,先把厘米作 位的

    度改写成米作 位的分数,再把分母是 100 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学生体会了几厘米是百分

    之几米,百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零几的两位小数,感受了百分之几的分数与两位小数之 的

    系,初步体 了两位小数的含 。

    (按)第三段 “ 1 毫米等于几分之几米 6 毫米、 13 毫米呢” 些 ,教学三位小

    数。

     一段的教学和第二段十分相似, 系 率 1 米=1000 毫米,推理出 1 毫米是千分之一

    米,6 毫米是千分之六米, 13 毫米是千分之十三米, 由此写出 1 毫米 =1/1000 米,6 毫米 =6/1000 米, 13 毫米 =13/1000 米。指出 1/1000 写成小数是; 6/1000 写成小数是; 13/1000 写成小数是。

     三个分数的改写,表明千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教学 一段内容,要利用学 两位小数得到的 ,更多地 学生学 的主 性和能 性。

    (按) 和的主 中, 框里的尺子 放大 ,已 失真。上 教 要引 学

    生利用米尺的 物 行 察,学 。教 可以将 1 米的 度放大画在黑板上,教学 1-3 位小

    数。

    第四段概括小数的意 。回 三年 下册十分之几分数的改写,以及上面百分之几、千

    分之几分数的改写,先指出“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揭示了

    些特殊的十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再反思具体的改写活 ,从一位小数是根据十分之几的

    分数写成的,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几个十分之一”;从两位小数是根据百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两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从三位小数是根据千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三位小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逐 揭示了小数的 数意 。在引 学生学 小数的 数 位

    和 率 ,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十 制分数和分数 位之 的关系,加 不同 数 位 的 比: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那里有几个呢引 学生理解小数每相 两个 数 位之

    的 率。

    例 2、3、4 的教学。(按)

    在例 2 情境 中 出的两个小数和另外 出的里,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再是 0, 合 三

    个小数,分析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了解小数的 成;理解 数 位, 数位,建立 关系;在学生 中建立完整的数位 序表, 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按)第一学段初步 小数 行 算 ,有的老 可能介 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学生已 知道小数点左 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右 是小数的小数部分。本例 的学 要充分利用三年 和已有的数位、 数 位知 。首先从整数部分入手, 学生回 旧

    知: 5 在个位,他的 数 位是一,表示有 5 个一,整数部分 成学生 掌握得比 好,不必浪 。然后借助三年 的知 学 小数部分的 数 位和数位:中, 3 表示什么 3 表示 3 个十分之一,此 明确小数部分也是有数位的,即不同 数 位, 按照一定 序排列,

    它 所占位置叫做数位。( 个概念要反复跟学生 )那么十分之一所占的位置,就称 十分

    位。以此为契机,认识计数单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以及对应的数位,分析例题中不同数字表示的含义。(按)通过充分的练习熟悉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及对应的数位。最后教师给出已经整理出整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依托任意小数(如)依次说出其每个数字所在

    的数位和表示的计数单位,让学生补充完小数部分,建立完整的数位顺序概念。

    (按)此处教学时要注意区别小数和小数部分两个概念。比如称为小数,而 378 称为小

    数部分。

    (按)例 3 是在例 2 已经读了几个小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读小数的

    方法,需要大量的练习,然后归纳读小数的规律与方法。通常,先读整数部分,再把小数点

    读成“点”,然后读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说出各个数字的计数单位) ,小

    数部分只要顺次读出各个数位上的数(不说出计数单位) 。这部分要注意小数部分有几个 0,

    就要读几个 0,例如 .这与整数的读法是不一样的。加强对比练习。

    (按)例 4 是写小数,也要先写整数部分后写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地写。

    应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小数点,把它写成“小圆点” ,位置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中间,稍偏下一些。

    (二)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按)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的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

    意义,还能为进行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知识准备。例 1 和例 2 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

    例 3 例 4 应用小数性质改写小数。

    就内容来说,小数的性质并不复杂,应用小数性质化简小数也不难。但是,体验小数性

    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理解小数末尾添上 0 或者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为什么不变,却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教材安排两道例题,帮助学生形成小数的性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性质

    改写相关小数。

    (按)在情境图中,中性笔的单价元,笔袋的单价元,要解决的问题是“这里的元和元

    各表示多少钱”通过学生熟悉的货币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价格末尾的 0 是表示没有钱。

    从而比较“元和的关系” ,如果联系购物经验,他们都是 2 元 5 角。从而接触小数末尾多 0

    与少 0 的现象,发现小数的大小没有改变,为两个例题的探究提供“相等关系”的直观感知。

    (按)例 1 看图比较米、米和米的大小。根据小数的意义,米是 1/10 米,即 1 分米;米

    是 10/100 米,即 10 厘米,米是 100/1000 米,即 100 毫米。由 1 分米= 10 厘米= 100 毫米,

    得到米=米=米。又一次接触小数末尾添上 0 和去掉 0 的现象,发现小数的大小相等。

    (按)例 2 则是通过直观图,观察和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直观图脱离了人民币、长度

    具体的量,要借助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是 3 个十分之一;而我

    们可以看成 30 个百分之一,也可以看成是 3 个十分之一。从其表示的含义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大小是一样的。这样的推理看似简单,其实相当抽象,不如联系具体的数量和表示小数意义的图形那么容易理解。对小数性质的认识提供思维基础。

    (按)回顾情景图、例 1 和例 2 里的几组等式,都是小数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都是小

    数的大小相等。由此得出“小数末尾添上 0 或者去掉 0,小数大小不变”的规律,总结出小数的基本性质。学生习惯于从左往右观察 =和==,容易看到小数末尾添上 0。教学应引导他们继续从右往左观察等式,体会什么是小数末尾去掉 0。这里要注意一点:和虽然在数的大小上是一样的,但在小数的意义上却是不同的:表示 3 个十分之一,表示 30 个百分之一。所以

    教学时在发现相同点之后,还要思考他们的不同点,这在后面求近似数的时候将涉及到。例

    题最后指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这一点在以后的小数四则运算中会经常使用。

    (按)例 3、例 4 一步理解小数性 和初步 用小数性 而 排,着力 小数“末尾 0”的体 。

    (按)例 3 的 2 个小数里都有“ 0”,有些“ 0”在小数的末尾,有些“ 0”不在小数的末

    尾。判断“哪些 0 可以去掉”,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掌握小数“末尾”的含 。在 道例 中 能体 ,去掉小数末尾的“ 0”,非 0 数字所在的数位不 ,因而不改 小数的 成,不改 小数的大小。如果去掉小数中 的“ 0”,非 0 数字所在数位 生 化, 就改 了小数的

    成,小数的大小随着也就 了。

    我 可以 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理解:元、元等。中 的

    0 不能去掉,元是

    3元 5分,

    元是 3 元 5 角;前面那个小数是 3 个一和 5 个百分之一,后面那个小数是

    3 个一和 5 个十分

    之一。通 些分析,确信小数的性 是合理的,清楚地知道小数末尾可以添上或去掉

    0,

    小数的中 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 0。

    化 中“小数末尾”与“小数点后面”要加 区分,学生容易混淆概念。

    例 4 与例 3 内容相近,只是一个化 一个改写小数。都是依据小数的性 行的。

    (按)小精灵提出探究 ,引 学生 概括 用小数的性 要注意的 ,突出

    小数末尾的“ 0”才能去掉,加深 小数性 的理解。

    第二 :例 5 小数的大小比 (按)

    在三年 已 学 小数的大小比 ,且大多有具体情境的支撑。

     部分知 学生理解起来并不 。

    通 例 中几 数的大小比 ,方法主要是:按数位 序,利用小数的 成,从高位往低位依次逐位比 。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比 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比 大教材 通 的 安排,引 学生 累比 大小的 。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各册教科 教学的比 整数大小的方法,有些也可以 用于比 小数的大小,有些需要在 上作些必要的 整。如在整数中,位数多的数一定比位数少的数

    大(四位数一定大于三位数) ,而在小数中未必一定如此(三位小数不一定小于四位小数) 。因此,从比 整数的大小到比 小数的大小,不是 的 知同化和方法迁移,而是既有承

    前的一面,又有 展的一面。

    (按)(三)小数点移 引起小数大小的 化

    例 1 注重知 比,感知小数点移 与小数大小 化的关系。

     下面 位 算提供方法基 。

    教学前可出示一 数据,(按)如和,引 学生 察,回 小数的性;然后出示另一 数据,(按)如和,引 学生 察 ,数字 序没 ,但数大小 了。小数点移 与小数的性 形成小数大小 与不 的 比,激 学生探究欲望。

     而追 :小数的大小 什么 生 化了 而 出:小数点移 与小数的大小 化有关系,引起学生 小数点的关注。

    之后借助主 呈 悟空 金箍棒打小妖的情景, 学生直 感知到小数点的移 与金箍棒 度的 化是有关系的,小数点越往右移,小数就越大, 后面的 察 律奠定基 。

    (按)那么小数点移 引起小数大小的 化存在什么 的 律呢由于知 理解起来相 抽象,教 要 好指 作用。可以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方法,将金箍棒的 度由小数形式

    化成整数形式,以便于 察 律;也可以借助小数的意 中 数 位之 十 制关系。

     10 个是, 10 个是 ,从而 小数点向右移 一位,小数就 大到原数的 10 倍。多 度地揭示 律。

    在充分探究、 的基 上, 小数点移 引 小数大小 化的 律。

    (按)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往往习惯按照从上到下,小数点往右移动的顺序找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反方向寻找小数点往左移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对于这个规律要加强巩固练习,

    尤其是叙述语言的准确上下功夫,建立起小数点“左移变小,右移变大” “变小用除法,变大用乘法”的思维模型,防止学生小数点方向移反的情况,在初学时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

    点。修订版教材也增加了“相当于把原数乘(除以)几”的内容,方便学生建立关系。另外

    在教学中要重点理解好 “扩大到”“缩小到” 这些词,与“增加到”、“减少到”;“”增加了“减少了”相区分,当然这种区分是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了,也要依托具体题目进行理解区

    分。第三要进行特殊情况的练习,把移动小数点延伸到整数的改写上。例如把的小数点向右一定 2 位是多少呢移动一位之后就变成了整数,下一位应该如何来移这里要明确再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把 9 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也就是 90.

    (按)例 2 的教学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一个运用。可以引导学生在弄清楚提议的基础上独立探究解决。例如把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要理解“原来”指的是,扩大是小数点向右移动,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是移动一位。同时要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进行理解。

    (按)例 3 是解决问题,需要一个独立课时完成。

    对于解决问题类型的题目, 学生解答起来都比较的吃力。

     我认为要解决好两个问题:(按)一是通过条件和问题学会建立数量关系;二是要找出解题的原型知识。

    (按)阅读与理解部分:要求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分析题意。这是建立数量关系的基

    础。

    分析与解答:(按)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部分。首先要通过分析条件与问题,建立数量关系:就是汇率× 10000=美元,学生不会列式或列错算式,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会建立正确的

    数量关系。在解答问题时要找到运算的原型, × 10000,实际上就是把小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 4 位。至此完成算是的计算解答步骤。这是新知的运用,由于计算的思

    维定势,学生可能想不到运用移动小数点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关于汇率的知识学生可能不懂,在阅读和理解的时候教师要进行解释说明。

    (四)小数与单位换算

    (按)单位换算学生都比较熟悉,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概念及进率也接触过。其教学的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低高级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按)教材从解决小朋友身高排序入手,感受到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太乱,需要改写成统一的形式以便于比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另外要观察对比四个数量的特点, 发现 1m45cm 有两个单位名称, 指出这样的名数是复名数;而只有一个单位的—— 80cm 是单名数。其次结合数据回忆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如何确定。

    (按) 例 1 是把单名数改写成小数。

     可以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探究解答。

     解答之前要观察两个单位,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单位变大了,数是需要变大还是变小呢在理解

    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再去尝试改写。此处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思考,其思路有两个:一是直接利用计数单位的关系,通过分数形式直接改写成小数。这一点学生有三年级分数的知识基础;另一个是利用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再结合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进行数的改写。学生在明确单位的层级——进率——扩大或缩小——移动小数点这些关键环节要表述清楚,形成清晰的思路,达到熟练地程度。学生要反复练习改写的叙述过程,教参提出了“明方向” “确进率”“移小数点”的概括用语方便记忆。

    (按)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其核心是单位相同的名数不需要变化, 只把单位不同的名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名数,再把两个数相加就可以了。

    (按)例 2 与例 1 的方法是互逆的, 可以直接迁移例 1 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述。方法两种:一是直接根据小数的实际含义直接进行改写。例如,整数部分

    表示米;十分位表示分米,即 9 分米;百分位表示厘米,即 5 厘米。将 9 分米换算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名数,再加上 5 厘米,即 95 厘米。二是根据不同层级名数间的进率关系,通过移动

    小数点进行改写。即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要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所以米 =95 厘米。

    由于两个例题的情况容易混淆, 教师要充分发挥板书的汇总功能。

     让学生充分对比两种情况所采取的不同方法,主要是从“明方向” 、“移小数点”入手观察,从而更好地归纳出单位换算的不同方法。

    (五)小数的近似数

    (按)例 1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的着力点放在理解精确度上。

    学生已经会求整数的近似数,并初步能使用“四舍五入”法,在教学前可进行一些求整数近似数的练习,唤起学生的经验。例 1 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点弄懂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 。第二点理解“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的方法,让学生思考“精确到百分位应该看小数部分的哪一位”然后用“四舍

    五入”法写出的近似数。教材在后面提出了“如何保留整数”的问题,要有学生自己探索,

    叙述求近似数的方法。第三点教学内容是,近似数“哪一个更精确一些” ,体会精确程度。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虽然和从小数性质的角度上看,是大小相等的。但是,在精确度上看,它们的精确程度不同。也正因为如此,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 0 不能去掉。

    (按)此外在练习中要设计开放题目,让学生经历综合训练。例如一个两位小数的精确到十分位是,那么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学生不仅要想到四舍的情况,还要考虑五入。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的所有小数。

    例 2、例 3 是改写较大的整数,先教学基本的思路与方法,再教学特殊情况的处理。两个例题以星球之间的距离为教学素材,其意义在于学生感兴趣,能丰富他们的科学知

    识。而且能感到这些较大的整数,读、写都不太方便,乐意改变这些数的单位,以简化读、

    写方法。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

     (按)第一个层次把 3844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着力教学改写的思路,并初步得出改写的方法。

     384400 是一个较大的数,通过读数能够知道它

    是 38 个万和 4400 个一组成的数。所以,用“万”作单位表示这个数, “ 38”应该是整数部分里的数,“4400”应该是小数部分里的数。这是比较抽象的推理,对学生来说可能有点难。还可以从 384400 比 38 万大、比 39 万小,来理解这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能是个小数,整数部分只能是“ 38”。教材给 384400 里的“ 4400”和里的“ 44”加上同样的色块,显示了上面所说的思考过程,从而得出改写的关键一步: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至于改写

    后的数要写出单位“万” ,以及根据小数性质化简,都是学生能够解决的,教材不再过多强调了。(按)第二个层次是把 0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上一层次“扶”的基础上,采取

    了“放”的策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改写。教材只是通过问题“怎样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呢”引起学生思考,组织他们讨论,整理出改写的思路,体会改写方法的要领。

    (按)例 3 在改写的同时,又提出了保留一位小数的要求。将改写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结合起

    来,一方面巩固了改写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对两个结果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求近似数和改写成指定单位数的区别,即:虽然都改变了原数的形式,但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而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小。这两个知识在练习时学生容易混淆,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加强相应的对比练习。

    (按) 本单元的知识容量大,也越来越抽象,学生需要投入思考。所以老师们上课一定要把节奏放缓,每提一个问题,要让孩子自己审题、明确要求、缜密思考,尝试自己解决。我们要允许孩子在探究过程中犯错误、在练习中有反复,讲求知识获得的经历过程,达到体验深刻的目的。

    我们要相信学生能够成功,给足够的时间进行体验学习。

     15 课时时间比较紧,建议老师们适当准备预留一些练习巩固时间。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