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自查报告 > 正文

    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研究应用(4页)

    时间:2020-09-07 00:11:1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研究

    ----以法理学教学为例

    李伟迪

    [摘要]法学教育中处于基础理论和法律操作二大板块脱节困境,培养出学生,虽不是理论巨人,却是行动矮子。文章提出,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是必由之路,经过对案例材料选择、追问、讨论、辩论、模拟开庭等方法,创建老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结合长效机制,打通了理论和实务,学校教学和实习,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关节,也有利于中国本科教育重新定位。

    [关键词]法学基础理论实践教学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李伟迪(1964-),男,湖南双峰人,教授,律师,硕导,《法理学》精品课程责任人、《法学理论》关键学科带头人,关键从事法理学教学和研究。

    [基金项目]怀化学院教改项目《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研究》( 029),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 150)阶段性结果。

    [中图分类号]D90,G642[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法学教育中处于基础理论和法律操作二大板块脱节困境

    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怎么教学?应该是法学专业教学研究中关键问题,因为基础理论在专业教育中基础性、系统性和知识性居于不可替换地位。传统教学内容分为二大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具体操作是先讲完基础理论课,然后见习、实习。

    现在,中国部门法学分论教学,基础上采取了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诊所教学方法。不过,基础理论部分,包含法理学、法律史学和部门法学中总论部份,基础上是概念解释和理论演绎。比如,讲解“法价值冲突”时,通常讲有多元价值主体,或社会价值多元化,会造成价值冲突,法律依据价值平衡标准,去化解冲突,实现价值平衡。这种教学方法最大弊端,是学生对相关内容解不透、记不住、用不上,不利于法理学、法律史学和部门法学理论结合,不利于部门法学总论和分论结合,不利于法律精神和社会生活结合,不利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结合;理论和实践不能融会贯通,学习基础理论时,没有实践机会,学习是枯燥一定在理论思索中僵化成教条主义;在实践步骤中,没有理论立即指导,行为是盲目标,在办案实践中滑向经验主义。培养出学生,虽不是理论巨人,却是行动矮子。在碰到新问题时,更是一筹莫展,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异常脆弱。这种状况和基础理论在专业教育中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和指导性地位不相当。

    最初,我认为这个问题,可能只存在于我们这里。不过,在考察了湖大、师大、北大、中国政法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等法学院后,发觉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在和这些学校学者交流中,她们也发觉了这个问题,不过认为无能为力。

    造成以上问题症结是老师人为地把理论教学步骤和实践步骤割裂开来,把理论教学过程理解为完全逻辑演绎和推理过程,忽视了知识实践性特征,把实践步骤排除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之外。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措施》和《教育部相关深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若干意见》强调:“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协调发展,愈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方面推动素质教育。”“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区分差别学科对实践教学要求,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所以笔者 申请立项了《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研究》校级项目, 申请立项了《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教育厅项目,本文期望从理论上处置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引进实践步骤必需性、可行性问题,提出操作方案,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提升教学效益。

    二、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研究必需性和可行性

    1、必需性。基础理论课中实践步骤实践和研究,现在做得比较好“案例教学法”。案例(case)也称为个案、个例、事例或实例,开始于医学领域,后来广泛利用于法学、军事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法学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langclell1826—1906)首创。她编着《条约法案例》是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教科书。现在,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不仅已遍布美国,也早已被美国以外其它国家接纳。不过,她们认为,比较适合于已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知识积累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而不适合基础理论课教学。

    国内对法学案例教学法有某些探讨,如人民大学法学院朱力宇教授等尝试《法理学》案例教学,但全部没有形成体系,理论研究也停留在心得体会阶段。除案例教学法外,对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实践化研究,基础没有包含。

    2、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任何知识全部是从实践中产生,全部是服务于实践。所以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虽然是抽象理论内容,但全部是法律实践产物,并服务于法律实践。在教学中,不从理论出发,而是从某个具体法律概念被创建历史过程或今天社会类似现实过程出发,来探讨法学原理。

    (2)教育学依据:高校学生教育中仍然有模拟属性,老师教育学生方法,学生潜移默化,也会模拟。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从概念包含历史性发明性实践出发,而不是从法学家给予概念抽象内涵出发,更能展示知识发明过程和发明方法。

    (3)专业特色依据:法学是实践性学科,离开实践就没有生命力。传统法学教育重原理,轻实践,培养出来学生满腹经纶,但不会办案。上岗后,还得补上一个从理论到实务过程。这个问题在高校教育中就应处置。

    三、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操作方案

    1、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转换成教学

    我们确定了30余个案例,基础涵盖了法理学整个教学内容。案例既有现代典型司法案例,也有如东京审判这样政治性案例;既有文档形式,也有影视形式;既有法律文书,也有文学经典。

    案例设计要巧而小,如在讲解权力一节时,转换成《韩昭侯兼罪典衣和典冠》案例:“昔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悦。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和典冠。”(《韩非子·二柄》)

    给出案例后,要列出问题。如本案给出以下问题:韩昭侯兼罪典衣和典冠对不对?什么是权力?权力和职责关系是什么?权利和权力有什么区分?古今权力有什么区分?中国现行权力体制优劣是什么?如此,学生浏览案件时有放矢。

    2、实践教学方法

    第一步,给出阅读材料,或要求学生搜集材料目标和方法。老师给出全部教学资料,如讲解“法”概念一章,由老师提供中国某部法律从提案到公布到实施适用全过程。然后,老师给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寻求教学资料,如讲解“财产共有”一章时,要求学生去调查一个财产共有案件来龙去脉,而且形成简短汇报。

    第二步,组织教学过程

    针对差别教学内容,以差别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关键有追问式、讨论式、辩论式、模拟开庭等。追问式关键应用于理论难度较大内容,课堂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追问为辅。讨论式关键应用于学生对相关问题有了较好认识,但没有系统深入把握内容,全体师生能够就自己见解进行简明扼要阐述,老师责任在于把讨论引向深入,并引导学生全方面关注相关盲点。辩论式关键用于学术界、实务界有重大争论、学生中间已经形成明显对立意见内容。模拟开庭关键用于引起法学理论重大突破内容和案例,如东京审判。下面以追问式教学为例:

    追问式教学基础操作步骤。第一步,要求学生在讲授新教学内容之前,以指定预习内容为核心,结合相关资料,在对自己和教材追问中去“发觉”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自己不能处置或处置不理想问题。第二步,上课之前,要求每个学生提交一个以上问题,老师在上课之前10分钟内迅速浏览学生提交问题,迅速提练出学生共同关注核心问题,迅速微调原定教学方案。第三步,以核心问题为起点和中心,结合学生边缘问题、部分问题、潜在问题,既系统(广度)又相关键(深度)讲解和交流,同时激励学生就讲解内容作层层逐步追问。时间40分钟。第四步,要求学生就老师讲解内容进行追问式评论和辩论,时间4分钟。下课前一分钟,老师要点击评论和辩论焦点,并部署下次课预习范围。

    追问式教学操作要领。第一,恰当地确定学生预习范围,向学生提醒相关资料范围和获取路径。第二,学生进教室第一件事,向老师指定学生递交问题(纸条),使老师有时间处置相关信息。可能有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不预习,也不提问题,这就要依靠某些行政方法,如把提问题数量和质量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第三,老师在课前一定要清理好学生提出问题,把相同问题(纸条)放到另一起(不能丢,留作考核统计用,也是对学生尊重),同时把和预定教学内容关系不亲密问题剔出来。在此基础上,要在最大范围内和最深层次上,把握学生共同关注信息,并在脑海中迅速微调教学方案。第四,在正式讲解、交流、评论和辩论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不停地追问,把教学内容引向深入,不过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一定要注意驾驭整个教学进程,包含内容、节奏和时间。第五,最关键一条是老师要扎实备课,对教学内容包含相关问题、学生关注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要有充足准备。当然也不可能万无一失,此时,老师要坦然面对学生,给学生一个处置问题承诺。第六,要确保教学班中,学习能力最差多个学生也能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第七,对自己教学效果进行要有动态、量化评定,立即调整自己教学工作。

    四、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化关键创新

    1、传统课堂教学中,提问主动权在老师手中,学生被动应付。本结果把提问主动权交给学生,通常是由学生向老师发问,学生主体性得到充足发挥。学生以格物究理精神,追问教材、追问老师、追问自己、追问世界,直到追问一切,一切事物全部纳入了学生思维过程中,一切全部有可能成为学生思索材料,一切意想不到问题全部有可能被提出,一切权威全部可能接纳最实证反驳,挑战乐趣、智慧力量、发觉喜悦、小心求证,究天人之际,疑古今之变,在老师导引下,课堂成为学生为之神往乐园,学生主体性潜能得到了较高程度发挥。

    2、传统高校教学中,老师往往只能“管住”课堂45分钟,课后则鞭长莫及。本结果将以课堂为核心和基础,将老师引导力和控制力延伸到了课余时间,拓展了老师主导性作用新时空。传统教学中,老师主导性作用在课堂内很强,但在课外,老师似乎鞭长莫及。本方法填补了这一缺点,因为学生必需而且愿意预习、浏览相关资料,甚至精心准备和老师讨论某个问题,老师虽不在学生身边,但其影响力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传统教学中,通常是老师推动学生学习过程,本结果使学生成为推动教学学习力量。丰富发展了教学相长理论。学生学习爱好被激发后,能成为老师前进巨大动力,因为老师“因势利导”,学生会“穷追不舍”,老师很可能“山穷水尽”,为了避免这种窘况,老师必需花更大精力去备课。而且在学生追问中,不停升华、重构自己知识体系。

    4、传统教学中,老师可能发出无效信息;知识差异可能造成师生信息交流流失。本结果使教学信息有放矢,创建了师生之间信息链接新平台。师生之间知识差异是客观存在,既有知识面差异,也有认识度差异,更有认同程度差异。差异潜在将造成师生信息交流阻却和流失,教学效果将大大降低。以学生追问为教学起点,学生相关信息,经过提交问题而由老师了解,让老师立即调整自己教学方案——信息交流目标和方法,创建更动态信息链接平台。

    5、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置实际问题能力,因为学生追问往往是从现实问题开始,也以处置实际问题为目标。学生追问往往是从现实问题开始,也以处置实际问题为目标。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意味着发觉了由很多盲点组成现实黑洞,每追问一步,意味着降低了一个盲点,增加了一个亮点。在这个发觉盲点和增加亮点循环中,学生认识问题和处置问题能力得到不停提升。

    6、有利于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爱好和勇气。爱好是最好老师。爱好是可塑造。追问推动使学生会得到一种巨大成就感,成就感将是激发爱好无穷动力。在追问中,无形之中酿成了师生人格平等和学术权利平等精神,酿成挑战“权威”、超越“权威”、开拓创新勇气。

    7、有利于中国本科教育目标重新定位

    本科教育高等本科教育目标,和20年前大不一样,20年前本科招生数量相当于现在研究生招生数量,硕士教育和本科教育二位一体,所以,以前本科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中,总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目标。笔者认为,培养高级人才任务,已经转移到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本科教育就是专门技能技术人员培养,就是培养一般岗位工作技能,学法律能办案子,学思政能做思想工作,学体育能当教练,仅仅是一个熟练技术人员。所以,教学计划修订,要关键突出常见实用在工作中管用东西,要强化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高深理论能够放到研究生教育中去。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十种能力:较好人际沟通能力、团体协作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辩论能力、证据分析能力、法律谈判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办公自动化能力、外语交流能力和法学研究基础能力。为此,老师要注重本身相关能力提升,调整教学方法和关键,突出实践教学步骤,不停总结提升。

    [参考文件]

    [1]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梅贻琦.梅贻琦教育论着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李定仁.大学教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L.霍尔伯龙.21世纪大学使命和作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介绍

    李伟迪,男,1964年生,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律师,兼任怀化学院法学院院长、法律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学术委员、怀化市纪委特邀研究员、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特聘咨询员、怀化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湖南省刑法学会常务理事、法理学会副会长。关键研究法理学和职务犯罪,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法制日报理论前沿》、《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发表法学论文近五十篇,在方正出版社出版《国家工作人员和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理论和实务》( )、《法治和人性》( )等专着四部。联系方法:邮编418008,,,。

    相关热词搜索: 实践 基础理论 课教学 实践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