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文秘知识 > 正文

    宗教形态心理学述评_心理学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三x

    时间:2020-11-12 17:11:1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第 46 卷第 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年 1 月

    Vol . 46 No

    . 1

    Journal of Huazho ng Normal U niversity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 an. 2007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述评

    ———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三

    葛鲁嘉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 摘要] 宗教的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形态。宗教心理学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义或是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 ,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或是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 ,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后者既是宗教活动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源 ,同时也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传统历史资源。宗教中的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信仰心理方面的重要的阐释、以及干预人的心理皈依的重要的方式。这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心理学思想理论、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干预技术。心理学的创新就必须提取宗教的心理学中的资源。

    [ 关键词] 宗教;宗教的心理学;科学的宗教心理学;信仰的宗教心理学

    [ 中图分类号] B84 [ 文献标识码] A

    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 ,但只有一个短暂的

    历史。这种描述的含义在于 ,心理学作为非科学的形态有数千年漫长的演变 ,但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形态则只有一百多年短暂的发展历程。或者说 ,现代的科学心理学只有很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 , 作为心理学的探索却有着十分久远的过去。通常

    认为 ,心理学的发展只是一个连续的更替关系 ,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淘汰和取代了原有的传统形态的心理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科学心理学诞生

    之后 ,其他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仍然与之并存着 ,仍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过去人们还认为 ,历史上只有哲学的心理学和科学的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诞生之后 , 就取代了哲学心理

    ,成为了惟一合理的心理学。其实 ,历史上出现过的心理学有着许多种形态。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并没有随着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出现而消亡。它们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和学术研究之中 ,并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和思想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 ,实际存在有多种形态的心理学。归

    

    [ 文章编号] 100022456 (2007) 0520134205

    结起来 ,可以说有五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或者

    ,在人类文化史的角度 ,共出现过或出现了五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这就是常识的心理学、哲学的心理学、宗教的心理学、类科学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 1 ] 。解读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 ,考察科学心理学与其他历史形态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对当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之一。涉及到宗教心理学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也就是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宗教心理学。第一种是实证科学的含义和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 ,是科学心理学家采

    纳科学的方式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宗教心理的研

    究[ 223 ] 。这实际上就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形成的是科学形态的宗教心理学 ,或者可以称之为科学的宗教心理学。第二种是宗教体系的含义和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 ,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和宗教的教义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这是宗教历史的文化学创造 ,是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传统。这是宗教提供的心理学资源 ,是宗教涉及的心理学内容 ,是宗教开发的心理学方式。

    [ 收稿日期] 2006202208

    [ 作者简介] 葛鲁嘉(19562) ,男 ,辽宁沈阳人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134

    这形成的是宗教形态的宗教心理学 ,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信仰的宗教心理学。

    在此所涉及到的宗教的心理学 ,其含义就是指宗教传统中的或者宗教源流下的宗教心理学 ,即宗

    教所创立的宗教心理学 ,宗教中所蕴含的宗教心理学。尽管这种宗教的心理学并不是科学心理学的

    方式 ,并不是科学形态的心理学 ,但却是十分有益的文化学和心理学的资源。当然 ,科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家长期以来并没有重视这种重要的心理学传统资源 ,也没有去开发和利用这种重要的心理

    [ 4 ]

    学传统资源。其实 ,这种宗教的心理学提供了非常丰厚的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探索方法和实用技术。这种宗教的心理学传统不仅考察人的心理 ,解释人的心理 , 而且干预人的心理 , 影响人的心理。世界上有三大宗教 , 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也有三大流派 ,即儒家、道家和佛家。无论是哪一种宗教 ,还是哪一种派别 ,都非常关注人的心灵的性质、功能和活动 ,都有对人心理行为和内心生活的系统的阐述和全面的

    干预[ 527 ] 。

    以佛教为例 ,中国的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禅宗的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的阐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8211 ] 。禅宗心理学强调的是常心和本心的区分。那么 ,以“常心”去观察和以“本心”去观察 ,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就会体悟到完全不同的生活。从见山是山和见水是水 ,到见山不是山和见水不是水 , 再到见山还是山和见水还是水。这就是禅悟的过程 ,是一种心理的意义系统的转换。同样的山和同样的水 ,但它们的意义已经发

    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 ,人的心理生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 ,怎样才能够从“常心”证见到

    “本心”,禅宗给出了一套修身养性的工夫。所谓的“禅悟”,所谓的“禅定”,所谓的“解脱”,所谓的“证见”等等 ,这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学的含义和价值。因此 ,这就是根据禅宗的基本学说来阐释和改变人的心理的禅宗心理学。这种宗教的心理学显然就

    是科学心理学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源流 ,心理学可以从宗教的源流中获得有意义的资源和启示。

    宗教、宗教信仰、宗教活动等 ,都不仅仅是人重要的社会性信仰活动 ,而且也是人重要的精神性改变活动。或者说 ,宗教不仅仅是系列的组织、制度、

    活动、规范等等 ,也不仅仅是多样的学派、思想、理论、学说等等 , 而且是特定的心理、意识、信仰、皈

    

    依、灵性、体验等等 ,而且也是特定的行动、实践、作为、验证、弘扬等等[ 12213 ] 。因此 , 宗教心理就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心理存在。它不仅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而且也是宗教学说的解说内容。

    其实 ,在当代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 ,宗教心理学就是众多分支学科中一个具体的分支学科。作

    为科学心理学的分支 ,宗教心理学就是科学心理学家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方法 ,去揭示、描述、说明、解释、影响和干预人的宗教信仰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考察宗教心理的性质和功能 ,宗

    教信仰的心理起因 ,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 ,宗教意识的发展和演变 ,宗教心理的培育和教育 ,宗教活动中的皈依心理 ,信仰的心理特征和作用 ,祈祷的心理历程和功能等等。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宗教体验中的罪感和耻感 , 宗教培养中的良心与良

    ,宗教信仰中的意志与品质 ,宗教情感中的崇高与境界 ,宗教活动中的爱心与宽恕 ,宗教感受中的焦虑与恐惧 ,宗教成就中的幸福与满足 ,宗教引领中的成熟与美满 ,宗教活动中的合作与共享 ,宗教心理中的变态与罪恶。宗教生活中的质量与享受 ,

    宗教活动中的合作与共享 ,宗教意识中的成长与成

    [ 14 ] 。这都是科学心理学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去探讨和探索、去影响和干预的方面 ,并提供的是科学的理解和阐释 , 进行的是科学的干预和影响。科学的宗教心理学诞生的时间很晚 ,或者说宗教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时间很短 ,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学科历史发展。

    但是 ,在上述科学的宗教心理学之外 ,还有一种另类的宗教的心理学。这就是在宗教活动中由宗教家所建立起来的 ,隶属于特定宗教的心理学。这是以宗教的方式和方法建立起来的 ,并服务于特定宗教的心理学。可以说 ,宗教是以其自己的方式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心理学。正是在这种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中 ,各种不同的宗教都给出了自己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宗教式的解说 ,都给出了自己对于人的心理行为的宗教式的干预。其实 ,在任何一个宗教教义和宗教学说中 ,都能找得到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阐述、理论、学说、方式、方法、技术、工具等等。宗教形态的心理学正是通过宗教的方式来考察、解说和改变人的心灵的性质和活动。这其中给出了大量的说明或解说、阐述或阐释人类心灵和心灵活

    动的理论 ,其中也给出了许多的影响或干预、改变

    或转换人类心灵和心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15216 ] 。当然 ,宗教的心理学所给出的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解说和阐释都是从宗教的视野或视角出发的。这是

    135

    宗教的理论 ,是宗教的学说。宗教的心理学提供的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干预和改变都是采取的宗教的方式和手段。这是宗教的方法 ,是宗教的工具。但

    ,这里面实际上也包含着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许多有益的学术性资源。

    其实 ,两类宗教心理学 ,也即科学的宗教心理学和宗教的宗教心理学 ,既有着十分重要的区别 ,

    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区别在于 ,科学的宗教心理学是所谓的科学性质的或实证形态的心理学 ,这

    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属于科学的阵营。宗教的宗教心理学则是所谓的宗教性质的或宗教形态的心理学。这是宗教学说的重要构成内容 ,属

    于信仰的阵营。所以 ,这两种不同的宗教心理学 , 其立足的基础不同 ,探讨的方式不同 ,说明的内容不同 ,干预的技术不同。但是 ,这两种不同形态的宗教心理学的联系在于 ,两者都是对宗教心理的研

    究和考察 ,都是对宗教心理的说明和解释 ,都是对宗教心理的干预和影响。当然 ,科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家给予了实证科学的宗教心理学以系统的探索和全面的推进。在心理学成为科学的门类之

    ,在有了科学的宗教心理学之后 ,宗教的宗教心理学似乎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不但放弃了宗教形态的心理学 ,而且忽视了宗教形态的心理学所体现的学术价值和所具有的学术资源。这就使得宗教传统中的心理学并没有得到适当的考察和研究 ,或者说是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成为了理解历史传统中的心理学和理解不同形态的心理学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那么 ,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可以给科学的心理学带来什么呢 ? 这涉及到的是科学的心理学与宗教的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西方实证的科学心理学在诞生之后 ,就认为自己是惟一合理的和惟一合法的心理学 ,就认为自己已经把其他所有形态的心理学包括宗教形态的心理学都弃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就认为宗教所提供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解说和干预根本就不具有实际的科学性质 ,也就没有任何的学术价值。

    其实 ,科学的心理学或科学的宗教心理学为人类理解和干预自己的宗教心理和宗教行为 ,提供了科学的方式、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工具和科学的手段。这使得人类从关于自己的宗教活

    动的盲目和愚昧中走了出来。但是 ,尽管如此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消失和灭亡 ,

    

    它仍然还在宗教生活的领域中发挥着自己特定的作用。应该说 ,宗教所提供的心理学是依据于宗教的生活和实践而得出的。普通人或者宗教信仰者

    在习得了和掌握了这种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之后 ,这种心理学就会在普通人或宗教信仰者的生活中占

    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会对普通人或宗教信仰者理解他人的和自己的心理行为起到非常关键的作

    用。只不过 ,这种所谓的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并不是科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那么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 ,这种传统的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对于科学心理学来说有着什么意义和

    价值。其实 ,可以肯定地说 ,对于理解和解说人的心理行为来说 ,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已经替代了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但是 ,这种替代是否就意味着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呢 ?

    在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中 ,也有着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系统的理解和解说。尽管这种独特的心理

    学并不具有科学的意义 ,但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传统资源。科学心理学的成长和壮大可以从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中得到重要的启示 ,获取有价值的原

    料 ,提炼可利用的成分 ,补充能吸收的营养。当然 , 强调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作为资源 ,并不是要降低科学形态的心理学所具有的地位。反而是为了壮大

    科学形态的心理学 ,是为了提升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的地位 ,是为了扩展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的影响。可

    以说 ,蕴含在宗教之中的或由宗教提供的宗教形态的心理学 ,存在着和拥有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学的学术意义 ,以及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的学术价值。当

    ,这不是在贬低和忽视科学形态的心理学 ,而是在为其寻找和挖掘重要的学术资源。这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以宗教的方式给出了关于信仰、信念、价值定位、价值追求等等人的心理的意向性方面的解释和阐释。这正是实证科学的心理学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有所回避、有所放弃、有所否定的方面。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 ,科学心理学家曾经把运用实证方法看作是心理学作为科学的惟一尺度。所谓实证的方法 ,实际上是建立在研究者感官证实的基础之上。那么 ,对于人的心理的意向性方面来说 ,却是研究者的感官所无法直接把握到的 ,因而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本身所无法证实的或无法揭示的。所以 ,无论是人的信仰、人的信念、人的意向、人的价值等等 ,都是很难给予合理的科学探索 ,也都是很难运用科学的方法证实。那么 ,既然无法加以科学的证实 ,就意味着这是可以

    136

    放弃的或是可以忽略的存在 ,就意味着这是根本不实的或完全虚假的存在。因此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里 ,实证的科学心理学并没有去认真地和系统地研究和考察人的心理的意向性或价值性的方面。

    或者说 ,对信仰信念和价值取向的研究 ,实证的心理学至多是将其当作客观的对象加以考察的 ,仅仅是去描述、证明或验证其作为心理现象的存在。或者说 ,这样的研究就只能是中立的、客观的和与价值无涉的。因此 ,实证心理学的研究根本就无法去说明和解释、无法去给出和引导对人的心理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价值的取向、价值的定位、价值的赋予、价值的评判、价值的取舍等。这就等于是心理学研究放弃了原本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价值问题。当然 ,科学心理学的当代发

    ,正在努力去填补这样的缺失 ,正在努力去克服自己的不足。那么 ,从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中 ,就可

    以获取相关的学术资源。

    其次 ,在宗教形态的心理学中 ,宗教家或宗教学者还把人的一些独特的心理行为放置在了一个

    重要的位置上 ,给予了十分特殊的关注 ,进行了宗教方式的探索。可以说 ,这些独特的心理行为是在人的宗教以外的其他活动领域中很少存在的 ,或者说是在人的宗教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的。但是 ,这些独特的心理行为却在人的日常宗教信仰的生活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实际上就包

    括在宗教活动中的那种奇异体验 ,那种茅塞顿开、出神入化、心悦诚服、顿然开悟、宁静平和、幸福安详、超解脱、喜悦极乐 ,这也包括宗教信仰者实际上所得到的种种关于美好、高尚、圣洁、完善、永恒等

    等的心理体验;种种对事物本质、对存在价值、对高峰体验、对终极意义、对神圣使命、对神人相合等等的心理体悟[ 17219 ] 。对于这些独特的心理行为的考

    ,对于这些涉及内在体验和精神追求的解说 ,正是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中所长期遗留的和缺少考察的研究空白 ,也正是实证的科学心理学所必须面对的研究难题。尽管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并不是以科学的方式去说明和解释上述那些独特的心理行为 ,但其却是以宗教的方式体现了这些心理行为的现实存在和宗教意义。

    再次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还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十分独特的、特别不同的、力求实现的和达成目标的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程序等等。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 ,还是佛教 , 都提供了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心向善的方式和方法。例如 ,佛教中的禅宗心理学实际上就提供了关

    

    于达成顿悟的、入静的、止念的、超拔的、无牵无挂的、无虑无忧的、无滞无碍的、精神解脱的、大彻大悟的、极乐无忧的等等境界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改变、转换或提升人的心理境界来说 ,这些技术和手

    段既都是十分独特的 ,也都是有着特殊功效的。其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正是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手段 ,来改变人的心理和提升人的境界 ,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和确立自己的学说。

    可以肯定地说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传统资源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资源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术资源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资源。对于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来说 ,非常重要的不仅是自己的学术目标 ,而且是自己的学术资源。那么 ,实际的问题就在于 ,科学心理学应该怎样去挖掘这样的历史资源 ,应该怎样去提取这样的传统资源 ,应该怎样去利用这样的学术资源 ,应该怎样去转换这样的创新资源。这就是考察、探索和研究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实际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当代发展 ,目前正在寻求的就是原始性的创新活动。中国现代的心理学有过太多的对外国心理学的引进和模仿 ,而十分缺少的和特别稀有的就是创新 ,特别是原始性的创新 ,尤其是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原始性创新。因此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必须认真地对待各种文化传统中的、特别是本土文化传统中的那些心理学的资源。这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学术的根基 ,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创新的起点、思想的源泉、成长的养分和突破的动力。

    [ 参考文献]

    [ 1 ]

    葛鲁嘉. 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及其考评[J ] . 吉林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2) .

    [ 2 ]

    SPIL KA ,B.

    & MCIN TOSH ,D. N . The p sychology

    of religion :

    Theoretical App roaches [ M ] . Westview

    Press ,1997 .

    [ 3 ]

    WUL FF D. M. Psychology of Religio n : Classic and

    contempo rary view [ M ] . John Wiley & So ns ,

    Inc. 1997.

    [ 4 ]

    葛鲁嘉. 心理文化论要 ———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

    解析[ M ] .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 5 ]

    杜维明. 儒家思想新论 ———创造性转换的自我[ M ] .

    曹幼华 ,等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1.

    [ 6 ]

    张广保. 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 M ] . 北京 :生活 ·读

    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5 .

    [ 7 ]

    蔡仁厚. 儒家心性之学论要 [ M ]. 台湾: 文津出版

    社 ,1980.

    [ 8 ]

    方立天. 佛教哲学[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137

    社 ,1986.

    [ 15 ]

    葛鲁嘉 ,等. 天命与中国民众的心理生活[J ] . 长白论

    [ 9 ]

    南怀瑾. 禅宗与道家[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

    丛 ,1995 (5) .

    [ 10 ] 潘桂明. 中国禅宗思想历程[ M ] . 北京: 今日中国出

    [ 16 ]

    葛鲁嘉. 超个人心理学对西方文化的超越[J ] . 长白

    版社 ,1992.

    学刊 ,1996 (2) .

    [ 11 ]

    铃木大拙 ,弗洛姆. 禅与心理分析[ M ] . 孟祥森 ,译.

    [ 17 ] 林方. 心灵的困惑与自救[ M ] .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

    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社 ,1989 .

    [ 12 ] 里奇拉克. 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 M ] . 许泽民 ,

    [ 18 ] 莫阿卡西. 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 M ] . 江亦丽 ,等

    等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

    [ 13 ]

    梁漱溟. 人心与人生[ M ] . 北京 :学林出版社 ,1984.

    [ 19 ] 瓦西留克. 体验心理学[ M ] . 黄明 ,等译. 北京: 中国

    [ 14 ]

    梅多 ,等. 宗教心理学[ M ] . 陈麟书 ,等译. 成都 :四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人民出版社 ,1990 .

    The Revie w Of The Formation Of Religious Psychology

    ———Investigating The Five Formatio ns Of Psychology

    2

    GE L u jia

    (Depart 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 J ilin U niversity , Changchun 130012 , China)

    Abstract : The religio us p sycholo gy is an impo rtant histo rical fo rmatio n of p sycholo gy. There are t wo

    meanings of t he religio us p sycholo gy. The first is t he religio us p sycholo gy in scientific meanings o r t he religio us p sycholo gy in scientific t raditio n , That is t he st udies o n t he religio us mind t hat scientist s have used scientific met ho ds. That is a branch of scientific p sycholo gy. The seco nd is t he religio us p sycholo gy in religio us t raditio ns , t hat is to illust rate , to explain and to intervene acco rding to religio us pat tern

    f ro m religio nist s. The lat ter is t he t raditio nal reso urce in religio us cult ures , and histo rical reso urce of

    mo dern scientific p sycholo gy. The p sycholo gy in religio n has p rovided t he impo rtant explanatio ns of hu2 man fait h , and impo rtant ways of intervening human mental co nver sio n. Tho se have p rovided very plen2 tif ul and impo rtant t heo ries , met ho ds and techniques. The creatio ns of p sycholo gy have to abso rb t he reso urces in religio us p sycholo gy.

    Key words : religio n ; religio us p sycholo gy ; scientific p sycholo gy of religio n ; believed p sycholo gy of reli2 gio n

    [ 责任编辑 曾新]

    138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