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工作汇报 > 正文

    市政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002正文

    时间:2020-10-17 01:22:46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相关资料

    1.1北京特泽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姚家园新村E地块配套中学项目热力外线工程》热机及土建施工图,工程编号:JT16-02B251。

    2.依据的有关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程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1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200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808-2011)

    3.其他

    3.1本公司在参与热力、电力、地铁等市政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成熟技术及施工经验。

    3.2现场考察资料。

    第二节 编制原则

    1.工期目标明确,措施有效

    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手段,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分段组织、分工序平行流水作业。考虑交通、周边单位及居民、季节施工、办理有关手续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业主工期要求。

    2.质量目标明确,保证体系完善

    本工程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加强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分包商和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不合格品的控制、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管理。采用信息化施工,对工程施工实行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施工技术运用合理、先进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配备良好、适用的机械设备,运用科学、优化的技术手段,从施工技术上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加强文明安全施工,注重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及《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的规定,加强安全控制,强化安保体系,细化安全措施,有针对性地狠抓各施工环节的安全落实。加强施工监控量测,确保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的安全及施工安全。

    第三节 工程概况

    1.工程位置及范围

    本工程位于朝阳区,施工起点位于朝阳区青年路与姚家园中街交汇路口处,由现状DN1200青年路热力管线上开口引出本项目DN500主干线。管线由东向西敷设46.9米后向南开DN200户线。DN200户线由北向南敷设,终点至热力站。

    2.热机设计说明

    设计参数:供/回水温度:150°C/90°C,压力1.57MPa。

    供回水方向:DN500北供南回,DN200东供西回。

    补偿方式:波纹管补偿器补偿及自然补偿。

    试压标准:强度试验压力2.4MPa;严密性试验压力2.0MPa。

    保温及防腐:暗挖隧道管道采用预制保温地沟管。

    3.土建设计说明

    3.1隧道结构

    本工程全线采用暗挖隧道敷设,隧道埋深7~10m左右,横断面为马蹄型,直边墙、仰拱底板。采用复合衬砌结构型式,由锚喷初支(C20)+模筑二衬混凝土(C30、P8)组成。

    3.2小室结构

    本工程小室结合施工竖井明开施工,复合衬砌结构,钢格栅锚喷护壁作为初期支护,随开挖随加设临时支撑,最后模筑二衬混凝土(C30、P8)。

    3.3防水结构

    本工程除采用自防水混凝土外,在初衬与二衬之间敷设厚1.5mmECB/EVA共挤复合防水卷材,隧道拱墙、竖井井壁设置无纺布,防水层在二衬结构外满包。

    3.4变形缝

    出小室内衬外墙皮2.0m设一道变形缝,隧道内≯25m设一道,采用厂家加工好的环型橡胶止水带,施工中按设计要求避开固定支架与导向支架。

    4.工程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在地貌单元上处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下部,拟建场地地形略有起伏。

      4.1地下水概述

    第一层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1.0m~3.0m,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第二层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7.0m~10.0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第三层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水头距地面距离16m~17m,承压水水头高度2.0m~4.0m。

    4.2地质土层概述

    本工程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粘质粉土填土,砂质粉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细砂,粉质粘土,细砂。

    4.3隧道围岩分类

    根据勘察所揭露的地层资料和隧道纵段设计,隧道上拱所穿地段主要为粉质粘土③层和粘质粉土③1层,整个断面受滞水和潜水层影响,土质松散并呈饱和状态,易坍塌。

    5.施工环境

    5.1地上情况

    新建热力管线起点位于青年路与姚家园中街交叉口处,来往社会车辆多,交通拥挤。

    5.2地下情况

    新建热力管线在现况道路下暗挖施工,与雨污水、上水、电信电缆、天燃气、电力等多条管线交叉。

    5.3施工条件

    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对社会交通影响大,有影响的地下管线多,隧道穿越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施工条件复杂。

    第四节 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难点

    1.工程特点

    1.1本工程沿线单位多,居民多,施工期间需做好文明施工,减少扰民,争取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1.2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隧道断面所穿地层存在滞水和潜水,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需制订降排水措施,保证隧道在无水的条件下开挖。

    1.3本工程施工地点青年路配套管线基本齐全,新建热力管线规划位置相对紧张,有临近顺行的管线横穿施工竖井,需采取悬吊加固措施,同时加强临时支撑和采用分部开挖等安全辅助措施,防止竖井下沉变形。

    1.4暗挖隧道塌方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高度危险源,施工过程中需制订防塌方的控制措施以及应急抢险预案。

    2.施工重点、难点

    2.1本工程暗挖隧道主要在现况道路下修建,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复杂,与雨污水、上水、电信、天燃气、电力等多条管线交叉,相对位置较近。施工过程中需制订妥善的保护措施,加强暗挖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控制和监控量测,确保管线运行安全。

    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 计划开、竣工日期

    根据工期要求及施工场地条件,遵循因地制宜、方便管理的原则,按照设计图纸划分为两个作业段:

    青年路~姚家园中街段:DN500暗挖隧道46.9m;施工竖井2座(1#、2#)。

    姚家园中街~学校内热力站段:DN200明挖隧道49m。

    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6月15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7月15日

    通过对作业参数的选定、施工方案的组合,综合成本、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工期总日历天30天。

    第二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1.临时设施

    1.1根据作业区及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将项目经理部驻地设在配套中学校施工场地内,办公区占地800m2(20m×40m):设置经理室、主工室、各职能部室、驻地监理办公室、会议室;生活区占地600m2(20m×30m)。场外设置标养室、木工加工厂、钢筋加工厂。

    1.2每个竖井采用标准硬质围档划分施工区,施工用搅拌机、空压机、材料堆放及工具杂品库等在施工区域内因地制宜布置。

    1.3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区范围内的地面均进行硬化处理,场地硬化结构为15cm9%灰土+15cm厚C15混凝土。

    2.临时用水

    2.1施工生产用水量计算:

    公式:Q1=∑K1P1N1K2/(8×3600)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

    P1:每日工程量

    N1:施工用水定额

    K2:现场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环保用水量:q1=1.05×25×300×1.5/ (8×3600)=0.41(L/s)

    混凝土养护用水量:q2=1.05×60×180×1.5/ (8×3600)=0.59(L/s)

    喷射混凝土用水量:q3=1.05×180×300×1.5/ (8×3600)=2.95(L/s)

    Q1=q1+q2+q3=0.41+0.59+2.95=3.95(L/s)

    2.2施工生活用水量计算:

    公式:Q2= P2N2K3/(24×3600)

    P2:生活区居住人数

    N2: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

    K3: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Q2=400×80×2.0/ (24×3600) =0.74(L/s)

    2.3施工临时用水总量计算:

    Q=Q1+Q2 =3.95+0.74=4.69L/s(相当于每小时22m3)

    2.4供水管径计算

    d={4Q/(π×v×1000)}0.5={4×4.69/(3.14×1000×2.5)}0.5=0.049(m)

    施工用水以竖井划分为几个区域,采用就近水源分别接入的方法,所以选用φ50mm焊接钢管即可满足要求。

    2.5临时用水的布设

    2.5.1水源

    根据现场情况,寻找就近水源,向自来水集团申请报装,得到同意后,在接头位置安装水表,接φ50mm临时水管埋至用水点。所接水管埋入地下800mm深,防冻防压坏。

    3.临时用电

    3.1主要电气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额定功率(KW)

    数 量

    总计(KW)

    1

    喷射机

    5.6

    10

    56

    2

    电焊机

    11

    20

    220

    3

    电葫芦

    7.5

    12

    90

    4

    潜水泵

    5.5

    20

    110

    5

    灰浆泵

    3

    3

    9

    6

    振捣器

    1.1

    10

    11

    7

    搅拌机

    7.5

    6

    45

    8

    弯曲机

    2.8

    2

    5.6

    9

    切断机

    5.5

    2

    11

    10

    生活照明

    20

    3.2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P计=1.24×K1×ΣPC

    P变=1.05 P计/COSφ

    P计:用电设备的有功计算负荷(KW)

    K1 :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取0.4

    ΣPC:用电设备的总计负荷(KW)

    COSφ:根据变压器安装要求取0.8

    经计算得:P变=376KW

    3.3变压器选择

    根据设备总负荷计算结果可选1台容量为400KVA电力变压器,设置在兴隆家园对面道路北侧红线边上。施工现场供电线路采用架空电缆,按照用电安全技术要求进行布置。为防止意外停电对工程正常施工造成影响,施工现场备用两台120KW的发电机。

    第三节 资源配置

    1.项目部组织机构

    针对本工程管线长、难度大、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我公司给予高度重视,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为项目负责人,并派出优秀的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正、副经理、总工各1人,下设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安全保卫部、经济合同部、办公室。项目经理部人员22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工4人、技术员及组织人员16人。

    图1: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

    项 目 经 理

    项目总经济师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项目总经济师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

    技术质量部

    技术质量部

    工程管理部安全保卫部

    工程管理部

    安全保卫部

    经济合同部办公室

    经济合同部

    办公室

    初支施工作业队结构工程作业队防水施工

    初支施工

    作业队

    结构工程

    作业队

    防水施工

    作业队

    保温施工

    作业队

    热机安装

    作业队

    2.劳动力计划

    2.1根据施工专业特点,选派具有较强暗挖施工经验的施工作业队,成立结构工程施工作业队、热机安装队、防水作业队、保温作业队。

    2.2根据工程需要安排普工50人、电焊工10人、钢筋工10人、木工10人、混凝土工5人、保温作业5人、防水作业5人、机械工5人、架子工5人、瓦工5人、测量工2人、试验工1人、电工2人、文明施工3人。施工高峰期全线可达 118人。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要求进场机械设备状况良好,开工前机械设备齐全、到位。

    4.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

    采购的材料必须符合业主、设计要求;设专职材料员进行材料管理;优选合格的混凝土供应商;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预制构件应提前进行加工制作,确保材料供应和质量。

    5.试验、测量、质检仪器配置计划

    本工程主要试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工地试验室主要任务:

    5.1建立标准养护室,确保满足标养条件;

    5.2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现场样品的制取及送检工作;

    5.3现场砂、石的含水量、含泥量检测及现场简易土工试验;

    5.4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及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的制作;

    5.5试验检测报告的整理收集,并负责统计分析其结果。

    第四节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施工进度计划

    1.1施工方法

    本工程施工场地狭窄,地上、地下有影响的建筑物较多,施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做好前期交通导改和地下管线调查工作,确定竖井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1.2施工阶段划分

    本工程划分为五个施工阶段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交通导改) 2017年6月15日~2017年6月20日

    第二阶段:初期支护施工阶段 2017年6月21日~2017年6月30日

    第三阶段:二次衬砌施工阶段 2017年7月1日~2017年7月5日

    第四阶段:热机安装施工阶段 2017年7月6日~2017年7月10日

    第五阶段:保温及试压、验收阶段 2017年7月11日~2017年7月15日

    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1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2.1.1项目部实行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进行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围绕总工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逐月检查落实,实施奖惩,以保证各项目标的按时完成。

    2.1.2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按系统工程,用树状结构图对其分解,直到相对项目的工程单项,根据每一工序的工作性质和时间合理安排工序先后的顺序,将总工期落实到每月、每日、每个工班,以保证总工期。

    2.1.3对单位工程进度按月、旬、日建立施工监控,用图表直接形象地反映实际进度,及时发现差距并采取措施纠正。根据每季度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将工期网络图予以调整,并特别注意关键线路的变化。

    2.1.4建立每周工程例会,每日现场协调会制度,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工作,及时协调人力、财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使工程保持正常有序的施工。

    2.1.5开展劳动竞赛,掀起施工高潮。工程展开后,本着稳中求快的原则,在各施工队、各班组间开展比质量、比进度的劳动竞赛活动,调动广大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1.6节假日期间加强思想动员工作,提高劳动待遇,以确保所需劳力。

    2.2从资源调配上保证工期

    2.2.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选调优秀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如隧道初支、二衬、防水、热机专业施工队,采用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统一组织,备足劳力,昼夜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2.2.2选择性能优良,规格、型号、数量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匹配的设备。要求及时组织进场,以确保工程进度计划。

    2.2.3对关键部位,统筹兼顾的组织施工力量,用网络关键线路法控制工程进度,并保证施工资源满足施工进度。

    2.2.4根据进度计划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备好料,提前取样抽检,严把原材质量关,以确保进度计划的实现。

    2.3从综合保障上保证工期

    2.3.1工程部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所需主要物资用量计划,分阶段列明所需物资的品名、规格、质量和数量,并随时掌握施工材料使用情况以及供货、采购、运输、储备等各项工作,保证将材料按质、按量、按时、配套的供应到使用地点。

    2.3.2工程部合理选购机械设备,对设备调遣有序,为本工程各阶段施工提供最适宜的技术装备。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3.3经济合同部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材料购置计划绘制资金使用计划,安排好流动资金。

    2.4从施工技术上保证工期

    2.4.1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对现场深入调查,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对工程难点和重点,应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技术保证措施得力,以免因此而影响工程进度。

    2.4.2确定合理的施工工序,组织好工序的穿插搭接施工,充分利用施工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有效工期。

    2.4.3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易损件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证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正常工作,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2.4.4落实“三检制”和岗位质量责任制,保证工序质量的一次成活。

    2.4.5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采取措施保证施工机械和材料的供应。

    2.4.6根据工程情况,将暗挖施工定为工期控制关键环节,在人力资源、机械设备、运输上给与优先保障,确保按期完工。

    2.4.7隧道二次衬砌备用5套模板周转,有利于保证整个工程的工期。

    2.5从经济措施上保证工期

    实行资金包干,设立单项目标奖。在质量、安全达到目标的条件下,完成单项目标工期的,给予重奖,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2.6从其它配套措施上保证工期

    加强外部协调,改善外部环境,增强现场调度,减小施工干扰,协调好机械配合,班组间作业和工序的衔接。

    第五节 交通导改

    1.施工占路情况

    本工程竖井均采用明开法施工,每座竖井需设置搅拌机、空压机、暂存土等,围挡临时占地宽10~11m,长35m,需占用部分现况道路。

    2.交通导改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和小室占路范围,本着“借一还一,尽量减少对交通干扰”的原则,制定妥善的交通导行方案。

    竖井施工占用现况路后,保证“两机一非”11m。

    做好交通导改工作,支设硬质围挡和施工占道警示牌,警示栏,夜间设指示灯,派专人站岗疏导交通。

    第三章 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材料的技术要求

    1.喷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1.1水泥:应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早强型),水泥强度不低于32.5MPa,使用前应做与速凝剂相匹配强度试验,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硬化开始时间:1.5~4.0h;

    2)比表面积:2500~4500cm2/g;

    3)水泥的标准抗压强度:1d为7MPa,7d为15MPa,28d为30MPa以上;

    4)泌浆:20cm3以下;

    5)碱性含量应低于0.6%以下,当骨料与水泥中碱性有反应时应采用低碱水泥;

    6)过期受潮的水泥不得使用。

    1.2砂(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一般为2.8~3.2),含水率一般控制在5%~7%,密度大于2.5,吸水率小于3%,粘土含量小于0.25%,冲洗试验流失量小于5%。

    1.3石(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用、粒径不大于15mm、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含水率一般为2%~3%,比重大于2.5,吸水率小于3%,粘土含量小于0.25%,冲洗试验流失量小于1%。一般采用连续级配法选择砂石的级配。

    1.4水:喷射用水宜采用自来水。

    1.5速凝剂:速凝剂使用前应进行水泥适应性试验及速凝效果试验,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得超过10min,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2.模筑混凝土

    二次衬砌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为C30,抗渗等级P8。(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5,最小水泥用量为320Kg/m3,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2%,碱含量不得大于3.0 Kg/m3)

    3.钢材

    φ为HPB235级钢筋,Φ为HRB335级钢筋,所有支架采用Q235型钢,不能使用沸腾钢。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冷拉试验和硫、磷、碳含量的合格证。

    4.焊条

    4.1φ钢筋之间、钢筋与型钢之间、钢材与钢材之间采用E43焊条;Φ钢筋之间采用E50焊条。钢材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

    4.2焊条的药皮应均匀、坚固,无明显裂纹,不易剥落;燃烧熔化均匀,无金属和溶渣的过大飞溅。

    4.3焊条应根据其技术要求烘干,保温时间应为1.5~2小时,烘干应缓冷放置在110~120℃的保温箱中存放、待用。

    4.4氩弧焊焊丝也应与管道材质相匹配,规格直径宜为φ2.0mm。

    5.砖

    采用MU15非粘土烧结普通砖。

    第二节 工程测量

    1.前期准备

    对设计交桩进行交接工作并进行复核作业,做好桩位标记并对所有控制点适当保护。投入本工程的测量仪器:

    1)全站仪一套及配套光学棱镜。

    2)选用2〞经纬仪1套,S3-1型水准仪2套作为施工测量用。

    3)选用激光指向仪12台,作为辅助测量用。

    4)选用50m钢卷尺4把,5m钢卷尺若干。

    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

    2.控制测量

    校验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合格后方可使用,以设计提供的高一级坐标点为依据,采用附合导线的方法,建立施工所需要的平面坐标控制点。加密水准点满足施工阶段使用,单一水准支线必须进行往返测量且路线总长不能超过4km。

    3.现况管线测量

    施工前,为确保既有管线能够在施工中正常运行,对与本工程交叉的管线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包括管线高程、管径、种类、属性等,并写出详细调查报告,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

    4.暗挖隧道施工测量

    4.1导入测量

    在竖井内合适的位置埋设导线点,进行导线测量。每一测站作业时使用2″级全站仪进行4测回观测,对测量结果进行平差处理后方可使用,竖井内的导线点数目拟设2~3点。导线测量作业完成后,根据导线成果,将隧道设计轴线放样于隧道内,每条轴线上测设3点,并使用全站仪进行轴线点复核与调直。

    水准点导入时,采用悬挂钢尺法进行,作业时地面及竖井内分别架设水准仪同时观测,每次观测完成后变换钢尺位置,并独立进行3次,导入高程值间的互差≤3mm。竖井内指导隧道掘进的水准点为2点,每次使用时进行相互校核再进行使用。

    4.2地下施工测量

    根据从地面导入的水准点及坐标点,建立地下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掘进时,根据控制导线及隧道内水准点数据,在设计隧道的关键位置架设激光指向仪,激光指向仪的光束在空间上与隧道设计轴线平行,根据激光束进行隧道掘进施工。在日常测量工作中,定期对激光指向仪激光束高程及平面进行复核,确保隧道掘进准确。处于曲线段部分开挖时,根据掘进长度,计算出激光指向仪的偏差,保证正常掘进。

    4.2.1中线测量

    隧道中线的准确测量是成型隧道质量的前提,在日常施工测量作业中,及时测设隧道中线并放样于隧道内。根据施工需要,隧道内施工导线的边长确定为30m,测距中误差在±10mm之内,测角中误差在±6″以内。

    4.2.2高程测量

    隧道内高程测量使用S3水准仪作业。隧道内水准测量的起始数据以从地面导入的水准点数值为依据,测设固定水准点,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施工测量控制。

    4.2.3贯通测量

    贯通测量包括高程贯通测量及平面贯通测量,贯通测量在隧道贯通前50m及30m各进行一次,对贯通测量所取得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及时调整隧道的开挖方向。本工程隧道中线贯通误差≤50mm,为保证隧道贯通达到规范要求,在竖井之间的隧道每隔50米以及管线折点处设置投点孔,投点孔采用Φ100钢管,对隧道内的控制点进行校正,施工时必须保证垂直度。

    5.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5.1根据施工安排和要求制定施工测量工作进度计划。

    5.2严格执行施工测量复核制。

    5.3必须履行交接桩及验线手续,验线签字齐全,并且严格遵守先验线后施工的原则。

    5.4施工放线、验线必须按照施组中的施测方案及有关规定进行,关键部位严格验线。

    5.5各种测量原始记录应保证有计算、校核、图标,并且写明日期,签字齐全,随时备查。

    第三节 初期支护

    本工程1~2点长46.9米,采用正台阶法开挖。

    1.施工原则

    1.1竖井垂直提升系统与地下出渣进料运输系统配套,开挖作业的机具设备及量测仪器必须配备齐全。

    1.2暗挖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层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确保洞室施工安全。控制地表沉降,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表建筑物及地下构筑物的影响,做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1.3施工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施工量测信息的处理及反馈,指导施工顺利进行。

    1.4施工中做到先加固、后开挖,加固一段、开挖一段,封闭一段。

    2.运输方案

    竖井口设龙门架,各竖井龙门架分别设置两台5t电葫芦作为垂直运输工具,以满足连续作业的要求。龙门架固定在锁口圈梁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支墩上,以支撑竖井架子的自重及吊运重物时所产生的荷载。起重架水平型钢及导轨焊接前,测量预埋铁的高程,如有偏差及时调整,确保电葫芦导轨的平滑直顺。

    采用1.2m3底卸式提斗出土,隧道内采用双轮车运输,将土由工作面运至吊斗内,用电葫芦将土吊运至地面堆土场,堆放在距井边1.5m以外,然后由铲车装入自卸式汽车运到场外。一个工作面每个工作日约出土55m3。

    3.竖井施工

    3.1 竖井从上向下逆作施工。为保证井筒结构稳定,在井口现浇C25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后,采用水平钢格栅+双层钢筋网+连接筋+喷射混凝土+临时支撑支护。水平钢格栅间距0.6m,竖向设Φ18@<1.0m双排钢筋拉杆,并倒挂与小室锁口圈梁钢筋焊成一体,在竖井四角和两侧要必设一根。钢格栅间满铺φ6@150×150mm双层钢筋网片,搭接不得少于1个网孔。钢筋拉杆锚入锁口圈梁长度≮800mm。

    3.2竖井施作过程中须对角开挖,在钢格栅及网片焊接、绑扎完毕后,尽快喷射混凝土,严禁整个墙体同时悬空,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竖井首榀格栅安装须请监理验收。

    3.3竖井开挖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土质情况,根据设计要求和开挖土质情况及时安装临时支撑以确保安全。采用2[16a和2[22a槽钢对焊作为临时支撑,沿竖向每隔一榀钢格栅设一道,竖井开挖至井底临近地沟不便加设斜撑、横撑时,加设φ40锚杆代替,锚杆间距1m梅花形布置,锚杆长3m。

    3.4当竖井深度大于8米时沿检查井双墙须打砂浆锚杆,锚杆为Φ25钢管,锚杆端部与竖井钢架锚固,L=3m,锚杆间距1.0m梅花形布置,根据钢架布置可适当调整,锚杆需作抗拔试验:〉50KN。

    3.5整个竖井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快开挖、少扰动、紧封闭”的原则,充分利用土体的自稳能力。竖井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井壁厚度及垂直度,水平钢格栅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锚喷混凝土施工。

    3.6隧道马头门段的竖井初衬可在格栅及网片安装完成后喷射5~10cm厚混凝土保护土体,以减少马头门施作时破除混凝土工程量。隧道洞口两侧的内、外皮各增设3根竖向连接筋。洞口上竖井水平格栅1m范围内连续设3榀。

    3.7竖井初衬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况情况预埋人行扶梯预埋铁,深度超过一跑斜梯高度时及时安装临时爬梯,梯子采用花纹钢板制作,踏板间距宜为30cm,不得缺挡,梯子净宽宜为40~50cm,角度宜为75°+/-5°,转弯处设置休息平台,埋设与焊接必须牢固,梯子顶面应设1.5m高的扶手。

    4.马头门施工

    4.1沿拱顶打一排φ32mm(30-50mm)小导管,长4.5m(3-5m),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300mm(300-500mm),钢管沿拱的外插角为10°(5-15°),两排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注浆加固拱顶土壤。

    4.2凿除马头门上部临时封闭混凝土,形成上台阶施工掌子面,继续做上台阶,留核心土,在洞口处密排安放两榀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

    4.3当上台阶进至一倍洞径后,开始凿除洞门下部混凝土,开挖下台阶土方,连续两榀密排钢格栅与上台阶拱架连接成整体,从而封闭洞门一衬结构。

    4.4竖井水平格栅遇洞口断开处要与隧道格栅焊接牢固。

    5.小导管棚顶及注浆

    为确保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施做超前导管注浆加固土体。

    5.1小导管加工制作

    小导管采用φ32×3.25mm水煤气管加工而成,导管单根长3m,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导管中间部位钻φ8mm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浆出现死角),孔距10cm~150cm,尾部1.0m范围内不钻孔防止漏浆,末端焊φ6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导管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

    5.2小导管安装

    小导管环向间距300mm,外倾角8°~10°,水平投影搭接不小于1m。小导管从网构钢架断面腹部穿过,使用钻机或吹孔法将导管打入土层。

    5.3浆液选择、配制及注浆

    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情况选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5.3.1注浆参数的选择

    注浆初压拟为0.1MPa,终压为0.3~0.5MPa;注浆速度≤30L/min;浆液扩散半径0.4m。

    5.3.2注浆工艺及设备

    注浆管联接好后,注浆前先压水试验管路是否畅通,然后开动注浆泵,通过导管压入地层。

    6.隧道开挖

    DN500隧道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每一开挖循环步距为0.5m。开挖时视土质情况留置核心土大小,先开挖上拱土方,喷射混凝土封闭后,再开挖边墙、核心土及底板土方。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为确保安全,拱部开挖后尽早封闭,尽量减少顶部土方悬空时间,最前一步已封闭的上拱格栅与最前一步未封闭拱腿的间距控制在2.5m左右,核心土保证不小于1:0.33的坡度,防止土方坍塌,下台阶土方如果松散,加可靠的临时支护,防止工作面滑坡。

    图2:DN500隧道开挖程序示意图

    7.钢格栅、钢筋网加工制作

    7.1钢格栅加工制作

    钢格栅在加工厂制作,加工成型的钢格栅应圆顺,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20mm,扭曲度小于10mm。首榀钢格栅加工后要组织甲方、设计、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7.2钢筋网加工制作

    钢筋网在现场加工成1m×2m的网片,加工时,φ6盘条冷拉调直并除锈后现场截取编网,点焊成100mm×100mm网片。

    8.钢格栅、钢筋网安装

    8.1测量定位

    土方开挖完毕,即进行钢格栅的安装,钢格栅定位采用中线高程法,根据激光指向仪定出隧道的中线。钢格栅应架设在与隧道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横向及高程允许偏差为±2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钢格栅的竖向垂直度采用垂球测量,纵向测量采用等距法。在隧道初衬左右墙壁每10m作一处里程标记,架立钢格栅时,从左右墙壁里程标量取相同的距离。

    8.2安装

    钢格栅挂网安装在每步开挖后及时进行,格栅定点预制,分片安装。格栅分片之间用角钢打眼螺栓连接,格栅之间用Ф25(Ф22)@1.0m纵向连接筋相连。在格栅内外侧挂φ6@100mm×100mm钢筋网,钢筋网需挂靠牢固,在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纵向连接筋按搭接倍数焊接牢固,单面焊不小于10d。钢格栅脚底支垫稳定,不得座在虚土上,拱部钢格栅架立以后应立即在两侧拱脚处打入锁脚锚管加固,采用2根φ32×3.25mm,L=2.0m小导管预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9.喷射混凝土施工

    9.1混凝土拌和料的拌制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定期检验搅拌所用投料计量装置,配置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初衬采用潮喷法施工,将骨料预加水,一般砂含水率为6%以下,石含水率为2%以下,使集料浸润成潮湿状。混合料配合比要求:灰骨比为1:4~1:4.5;水灰比为0.45~0.65;砂率为60~70%。

    9.2喷射混凝土作业

    施喷应由下而上,从低向高依次进行,按螺旋轨迹均匀分层喷射。喷嘴与喷射面应垂直,距离为0.6~lm,喷射压力控制在0.12~0.15MPa。一次喷射厚度:边墙约70~100mm;拱顶部分约50~60mm。喷完一遍均需有一定的间歇,一般为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空鼓、滴、漏水等现象。

    10.背后回填注浆

    初衬背后注浆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初衬背后空隙充填,其二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浆液采用1:1:0.5水泥砂浆。

    10.1初支背后注浆管采用预埋法安设,φ42注浆管沿结构纵向每4m交错布置。注浆管长度大于初支厚度150~200mm。注浆管进浆口套丝,以便与管路相连。预埋时将注浆管出浆口贴近围岩,并焊在钢拱架上,入浆口螺纹部分涂防锈油,用旧编织袋包扎,防止喷射混凝土时螺纹和孔口堵塞。

    10.2隧道初期支护的全断面形成后及时在初期支护背后回填注浆,每5m一组,形成一段注浆一段。注浆时,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MPa之间,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当注浆速度减慢,且注浆压力达到或接近最高时,结束注浆,开始进行下一孔注浆作业。并根据注浆记录和绘制的P-Q-T曲线来判断注浆效果(P-注浆压力、T-注浆时间、Q-注浆量),重要地段应进行二次甚至三次补充注浆。

    第四节 防水施工

    1.隧道及小室结构防水

    结构采用模筑抗渗混凝土及全外包柔性防水层联合防水。

    1.1基面处理

    喷射混凝土基面粗糙,凹凸不平,钢筋头、管头外露,因此对混凝土基面进行补喷,将钢筋及凸出的管件等进行割除,并用砂浆抹成圆曲面,基面如有明水则用堵漏剂堵水。

    1.2施工工艺

    初衬和二衬之间采用ECB/EVA共挤复合防水卷材。在基面上铺设幅宽3.0m,厚1.5mm防水材料,封闭后对焊缝进行充气试验(0.12~外0.15MPa保持5分钟不漏气),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在绑扎二衬底板钢筋时,在防水卷材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

    2.人孔外壁防水

    人孔外壁采用SBS材料防水,要求基层表面平整清洁,铺贴卷材前应干燥,卷材搭接应符合要求,铺贴卷材应展平压实与基层粘接牢固。卷材防水铺贴时气温应大于5℃,且最好是无风天气。回填前防水层外侧砌砖保护。

    第五节 二次衬砌

    1.钢筋施工

    1.1钢筋加工

    二衬钢筋为双层网格筋,小室盖、底板结构保护层为40mm,小室侧墙及隧道结构保护层为30mm。导向支架和固定支架处按设计要求增加附加筋。所使用钢筋必须干净,无铁锈、局部无弯折,在地面钢筋厂下料加工成型,分类堆放、挂牌标识,以防混用。

    1.2钢筋绑扎

    为保护防水层,二衬钢筋在设计及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采用搭接(搭接长度35d),有特殊要求时采用焊接。焊接钢筋时,在焊接部位用防火板遮挡防水层以防烧伤。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牢固,采用“排架”施工,主筋搭接位置需错开绑扎接头,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截面积受拉区不得超过总截面积的25%,受压区不超过50%(凡二个绑扎接头的间距在钢筋直径的30倍以内以及50cm以内的为同一截面)。所安装钢筋必须一次成形,并有一定刚度,同时注意埋设φ18吊钩预埋件,纵向每隔4m放置一对。

    1.3钢筋保护层

    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塑料垫块支垫,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2.模板施工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并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放线支立侧墙及顶板模板,模板支立前预先涂刷脱模剂。模板垂直度、平整度要符合规范规定。

    2.1隧道模板

    拱顶和侧墙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拼装,采用钢梁和定型钢拱架作支撑,间距750mm。钢梁下垫5cm木板,支撑之间采用φ48钢管连接成整体。为保证拱顶混凝土的浇注,在模板的顶部正中设置φ200泵送口,泵送口每隔8m设置1个。

    图4:暗挖隧道(DN500)二衬模板支撑图

    2.2小室模板

    模板扣件必须上齐,立带和水平带支撑均采用双φ48支撑,间距600mm。支撑架子为满堂红式脚手架,横竖间距均为600mm,在端头处用可调支托进行调整。为加强架子的整体稳定性,在架子纵横及水平方向每隔3m做一道剪刀撑。

    2.3预埋件施工

    隧道及小室二次衬砌模板支设前,安装隧道吊钩埋件及小室操作平台埋件。预埋件在加工厂加工,要求埋件外露钢板边角整齐,尺寸准确,埋设位置准确、牢固,与模板内表面安装密贴,拆模后不得出现埋件偏差现象。

    3.混凝土浇筑

    3.1浇筑前的检查

    施工前必须复核结构断面尺寸,保证衬砌厚度,同时检验防水层铺设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破损,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准确,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能否满足要求。

    3.2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底板混凝土,第二次浇筑侧墙及拱顶(顶板)混凝土。

    隧道二衬侧墙及拱顶采用豆石混凝土(C30、P8),以变形逢为界,分段浇筑成型。使用输送泵接φ125输送管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塌落度应控制在22cm左右,灌注过程中和结束前应密切注意变化,防止浇筑不实或跑模。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最大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小室二衬采用碎石混凝土(C30、P8)。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40cm,浇筑间隔不大于1.5小时,整体混凝土浇筑全过程应由专人负责,加强振捣,确保结构物内坚外美,不渗不漏。混凝土浇筑时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等有无移动、变形、堵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终凝前修整完好。

    4.拆模及养护

    拆模板时间按同等条件下养护混凝土试块的强度确定,侧墙50%,拱顶100%。拆模应按支撑→外楞→内楞→模板顺序进行,拆模后及时修整边角。拆模后保温覆盖不少于7昼夜。

    5.二衬结构背后注浆

    在二衬结构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拱顶部位的混凝土灌注密实度很难保证,为防止此部位形成积水区域,施工时考虑在接缝处埋设注浆管,注浆管顶端管口靠近防水层表面,并将注浆管用钢筋固定,以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造成注浆管移位。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采取二次注浆的措施填充空隙,保证结构的防水效果。预注浆各孔段的进浆量应小于50L/min,注浆浆液采用0.5:1水泥浆,水泥中添加2%的微膨胀剂,注浆压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0.2MPa,达到或接近终压压力后稳压10min。

    6.变形缝及施工缝

    6.1变形缝施工

    二次衬砌变形缝断面中部预埋HPZ-A3型橡胶止水带,缝的内侧预留宽3cm,深3cm槽嵌聚硫橡胶或具有同等性能的其它高分子弹性嵌缝膏。变形缝的止水带要安装牢固,位置准确,止水带要与变形缝垂直,严禁穿眼固定。

    6.2施工缝施工

    在原混凝土表面再次进行混凝土浇注前,应清除原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及脆弱表面层,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露出粗骨料,凿毛率要求达到98%。用高压水冲洗表面,彻底清扫原混凝土表面的泥土,松散骨料及杂物,让混凝土表面充分吸水、润湿。为改善侧墙水平施工缝的防水质量和增强防水效果,在施工缝的中心位置粘贴10×30mm的复合式制品遇水膨胀橡胶止水胶条,施工缝处混凝土灌注应加强振捣,确保密实。

    7.导向、固定支架安装

    导向、固定支架加强筋随同底板筋一起绑扎好,把加工好的定型固定支架按设计要求位置安放,然后调整好垂直度后固定,经甲方和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二衬混凝土。

    第六节 土方回填

    当竖井现浇盖板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做好防水,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回填时应注意:

    1.回填土含水率的大小,对土的回填压实效果有直接影响。在回填前,要预先试验出符合密实度要求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少夯实遍数。

    2.回填时要对穿越竖井的管线进行保护,并对管线下部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管线下部回填土的密实度和管线将来不能沉降。

    3.回填时采用蛙式打夯机,分段分层夯实,土层的分层厚度取200mm厚,每层夯实遍数为4~5遍,夯实方法为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实。行夯路线先夯四周,再夯中间。

    4.土方回填至道路路床高,回填压实度达到道路路床回填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

    第七节 热机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

    1.1土建结构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结构验收及隧道内清理工作,检查复核固定支架、导向支架及滑动支架位置。

    1.2清理地沟,达到平整畅通,在地沟底面上弹出地沟中线和管道中心线。

    1.3确定固定支架位置后,按设计间距和规范要求稳放滑动支墩,并按管道坡度要求逐个复测预埋钢板面的高程,偏差-10~0mm。

    2.管材的吊装、运输及下管

    2.1采用25吨吊车下管,吊装时绳索必须牢固可靠,缓慢下放,避免与井室墙壁、固定支架等碰撞。

    2.2保温管吊装采用专用工具(挂钩或鸭嘴夹),用于管两端;或可用≮100mm宽的吊装带吊装,保证在起吊时管外防腐层、保温管外壳不受破坏;下管前应检查绳索是否完好,绳索的破断力必须大于管重的6倍。

    2.3车辆运输管道时,管道两侧应用三角木掩实,并用钢丝绳捆绑牢;运管专用小车运输管道时,与管道接触处应有橡胶垫,注意不得损坏管道防腐层。

    2.4阀门起吊时,绳索要系在法兰处或吊耳上,严禁系在手轮上或阀杆上,起落要轻,不得撞击它物,放置姿势应直立或斜立,阀杆向上;波纹管的起吊时,吊具应挂在吊耳上,没有装吊耳的,吊具不得挂在运输螺杆上。

    2.5波纹管在存放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采用苫布包裹,波纹管内不得进泥、砂等杂物;标牌不得损坏;波纹管在安装前不得松动定位螺栓,或拆除运输螺栓。

    2.6管道必须堆放在没有石头(坚硬物)的平面砂地或枕木上,在平面砂地堆放时应确保接触地面的一层的每根管子都打上木楔子,堆放高度应不超过2米。

    3.滑动支架及固定支架安装

    3.1加工后的支架应进行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无变形扭曲现象。

    3.2固定支架安装应严格按设计尺寸摆放,固定支架的卡板、卡环与钢结构应紧密贴实,不得有间隙,每个焊缝应饱满,不允许有漏焊、欠焊现象。

    3.3滑动支墩安装应随管道安装同步进行,根据管沟高程、中心线和滑动支墩的间距决定滑动支墩的位置。安装前,地沟底板应凿毛,满铺M10水泥砂浆,砂浆饱满度≮80%。

    3.4滑动支墩安装时,支墩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滑板面应凸出墩面4~6mm。滑动支墩安装坡度必须与管道坡度一致,前后位移不得大于设计值的0.5m,纵向中心线与管道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大于5mm,在小室沟口两侧0.5m处应支设滑动支墩。

    3.5调整滑动支墩高度的木楔子在水泥砂浆凝固后一定拆除,按1:1抹八字脚,要求整齐光

    滑,对滑动支墩上的吊耳作防腐抹灰处理。

    3.6滑动支架应按设计要求焊接,不得有漏焊、缺焊、咬肉等缺陷,管壁上不得有焊痕等现象存在。滑板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

    管道支、吊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支、吊架中心点平面位置

    25

    钢尺测量

    2

    △支架标高

    -10

    水准仪测量

    3

    两个固定支架间的其他支架中心线

    距固定支架每10m处

    5

    钢尺测量

    中心处

    25

    钢尺测量

    注:△为主控项目,其余为一般项目。

    4.管道安装

    4.1管道安装程序:检查管口尺寸→清扫管膛→配管→确定纵向焊缝的错开位置→第一次管道找直→对口间隙尺寸→对口错口找直→第二次管道找直→定位点焊→焊接→检验→验收

    4.2管道安装前应检查中心线、支架高程、坡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复核无误后再进行管道安装。

    4.3管道及管件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钢管切口端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刺,熔渣应清除干净;

    4.3.2弯管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重皮等缺陷,且过度圆滑,表面光洁。

    4.4钢管安装定位后,经专职质检员检验合格后通知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钢管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及

    质量标准(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高程

    ±10

    50m

    水准仪测量,不计点

    2

    中心线位移

    每10m不超过5

    全长不超过30

    50m

    挂边线用尺量,不计点

    3

    立管垂直度

    每米不超过2,全高不超过10

    每根

    用垂线检查,不计点

    4

    △对口间隙

    壁厚

    间隙

    偏差

    每10

    个口

    1

    用焊口检测器,量取最大偏差值计1点

    4-9

    1.5-2.0

    ±1.0

    ≥10

    2.0-3.0

    +1.0

    -2.0

    5.管道焊接

    5.1焊接准备

    5.1.1管道焊接的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应持有《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有效合格证,应在合格证准予的范围内焊接。

    5.1.2焊条直径和电流强度,应根据被焊接的钢板厚度,坡口形式和焊口位置决定,横、立焊时,焊条直径不应超过5mm;仰焊时,焊条直径不应超过4mm。

    5.1.3焊接前将焊口两侧10厘米范围内的铁锈、污垢、油脂、毛刺等清除干净,使钢管洁净。

    5.1.4施焊前应检查焊接设备性能是否稳定可靠;焊接技术参数应与焊条规格、焊接部位相匹配。

    5.2管道对口

    5.2.1管道对口连接时,严禁采用在焊缝两侧加热延伸管道长度、螺栓强力拉紧,更不得在间隙内夹焊焊条、钢丝等金属物等方法强行对口焊接。

    5.2.2对接管口时,应检查管道平直度,在距对口中心200mm处量测,平直度允许偏差1mm,在所对接钢管的全长范围内,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10mm。

    5.2.3在干管开分支管时,当支管管径大于干管管径的0.7倍以上时,接口焊缝应根据设计做加强焊。

    5.2.4管道在对口前应检查管内不得存有杂物,对DN700以上的管道,要求人工进入管内拉膛清扫,将管道内的浮锈、杂物清扫干净。

    5.2.5对口合格后进行点焊,DN800以上的管道每隔300mm点焊一点,每点焊缝长50~70 mm。所有管道点焊都采用氩弧焊接。点焊完后,应检查,对发现的缺陷应返修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管道接口点焊应符合下表。

    焊缝长度和点数

    管径(mm)

    点焊长度(mm)

    点数

    200—300

    10—20

    4

    350—500

    15—30

    5

    600—700

    40—60

    6

    800—1000

    50—70

    7

    〉1000

    80—100

    一般间距300mm左右

    5.2.6 管道在对口前,应用磨光机进行修口,使管子端面、坡口角度、钝边等均符合下表的要求。

    管道坡口形式及尺寸

    壁厚T

    (mm)

    坡口形式

    坡口尺寸

    对口间隙C

    钝边P

    mm

    坡口角度

    α(o)

    3-9

    α

    T

    P C

    0-2

    0-2

    65-75

    9-26

    0-3

    0-3

    55-65

    5.2.7外径和壁厚相同的钢管或管件对口时,应外壁平齐,对口错边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钢管对口错边允许偏差表

    壁厚(mm)

    2.5~5.0

    6~10

    12~14

    ≥15

    错口允许偏差值(mm)

    0.5

    1.0

    1.5

    2.0

    5.3 焊接

    5.3.1管道对口经检查合格,采用氩弧焊封底(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400mm的钢管和管件,焊缝根部应进行封底焊接,宜采用氩气保护焊),焊接时根部必须焊透;氩弧焊接完毕后,应检查焊缝,对发现的缺陷应返修后方可进行电焊焊接。

    5.3.2焊接时应保证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严禁在坡口之外的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并应防止电弧擦伤母材。

    5.3.3焊缝在焊完后立即去除渣皮、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然后进行焊缝外观检查。发现缺陷应铲除重焊。同一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5.3.4焊接层数:管道焊接层数宜为三层。首层用氩气保护焊封底,根部必须均匀地焊透,不得烧穿。各层接头应错开,每层焊缝的厚度为焊条直径的0.8~1.2倍,各层引弧点和熄弧点均应错开。

    5.3.5各种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容器上的焊缝的位置应合理选择,使焊缝处于便于焊接、检验、维修的位置,并避开应力集中的区域。

    2)容器、钢板卷管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0mm。

    3)管沟和地上管道两相邻环形焊缝中心之间距离应大于钢管外径,且不得小于150mm。

    4)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形焊缝。

    5)管道支架左右500mm内不得有环形焊缝。

    6)弯头、三通、变径接头安装、施焊时严格控制其位置准确。

    7)在焊件纵向焊缝的端部(包括螺旋管焊缝)不得进行定位焊。

    8)在管道穿墙或穿板时,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穿墙套管不得小于墙厚。

    5.4焊接质量检验

    5.4.1在施工过程中,焊接质量检验应按下列次序进行:

    1)对口质量检验;

    2)表面质量检验;

    3)无损探伤检验;

    4)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5.4.2对口质量应检验坡口质量、对口间隙、错边量、纵焊缝位置,检验标准应符合上表的规定。

    5.4.3焊缝表面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前,应将焊缝表面溶渣清理干净;

    2)焊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焊缝表面应完整,高度不应低于母材表面,并与母材圆滑过度;

    3)不得有表面裂纹、气孔、夹渣及溶合性飞溅物等缺陷;

    4)咬边深度应小于0.5mm,且每道焊缝的咬边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5)表面加强面的高度,不得大于该管道壁厚度的30%,且小于或等于5mm,焊缝加强面宽度应焊出坡口边缘2~3mm;

    6)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每道焊缝的凹陷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7)焊缝质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焊缝表面检查完毕应填写“焊缝表面检测报告”。

    焊缝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加强面

    高度

    转动口

    1.5~2.0 mm,

    并不大于管壁厚30%

    每10

    个口

    1

    用焊口检测器,量取最大偏差值计1点

    2

    加强面

    高度

    固定口

    2.0~3.0 mm,

    并不大于管壁厚30%

    每10

    个口

    1

    用焊口检测器,量取最大偏差值计1点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