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工作汇报 > 正文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

    时间:2020-09-12 12:11:1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PAGE

    PAGE 1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

    -对皖北建立国际旅游分公司的建议

    内容摘要:旅游业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省旅游业发展南北不均,皖南地区发展较快,对经济发展起着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皖北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发展较慢。为缩小南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拟建立皖北旅游公司,促进皖北旅游业的发展,为此需要对周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本篇调查报告主要分析皖南旅游市场,分别从皖南旅游资源特点、皖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皖南旅游区基本情况这三个大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总结好的发展经验,达到为皖北建立旅游公司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目的。

    关键词:皖南;旅游资源;发展经验借鉴

    目 录

    一、皖南旅游资源……………………………………………………………………1

    (一)皖南简介……………………………………………………………………1

    (二)皖南旅游资源特点…………………………………………………………3

    (三)皖南旅游自由竞争力分析…………………………………………………7

    二、皖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9

    (一)皖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9

    (二)皖南旅游产业发展目标……………………………………………………10

    三、皖南旅游区基本情况…………………………………………………………11

    (一)交通情况……………………………………………………………………11

    (二)皖南区旅游接待及收入情况………………………………………………13

    (三)旅游消费需求………………………………………………………………14

    (四)皖南居民旅游动机…………………………………………………………17

    四、旅游发展经验总结………………………………………………………………19

    参考文献……………………………………………………………………………20

    附录1世界遗产类型………………………………………………………………20

    附录2芜湖方特主题公园…………………………………………………………20

    附录3砀山梨花节…………………………………………………………………20

    附录4 “百团万人游皖北”………………………………………………………20

    PAGE 20

    一、皖南旅游资源

    (一)皖南简介

    皖南是皖南低山丘陵区的简称, 位于安徽省南部, 北与沿江平原相连, 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 西南与江西为邻, 包括池州、铜陵、芜湖、宣城等市的部分地区和黄山市, 总面积 3.12万平方千米, 主要由东北-西南走向的天目山-白际山、黄山、九华山-仙人尖三组山系和夹于其间的两组河谷地带组成。皖南地处北亚热带,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人文活动历史悠久, 以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牯牛降、新安江等为代表的旖旎山水风光, 与以西递、宏村、歙县牌坊等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交相辉映。皖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 造就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富集, 成为安徽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

    皖南旅游区的概念目前未有统一认识。刘振礼认为,皖南旅游区系指安徽滁州、合肥、六安一线以南地区;陆林认为,皖南旅游区主要指安徽省南部徽州一带,包括黄山市、池州市两个行政单位,其内集中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齐云山等风景名胜区,歙县、黟县等历史文化名城;冯学钢认为, 皖南旅游区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黄山、池州、宣城6市。本文所采用的是更为广义上的观点,在本文中,皖南包括七个地市:分别马鞍山、芜湖、铜陵、黄山、池州、宣城、安庆。该区总面积达56928平方千米, 占全省总面积的 40.92%,2012年末总户籍人口约1895.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27.46% 。

    图1 皖南旅游区示范图

    资料来源:百度地图

    (二)皖南旅游资源特点

    第一、类型多样,数量众多

    通常情况下,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通过类型效应反映出来,能够体现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资源强度效应是旅游资源等级特征的综合反映, 一般以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作为资源等级评价的依据。在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类型效应与强度效应的组合,旅游资源可划分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省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 见附录1

    见附录1

    皖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拥有上述7大基本类型,而且数量丰富,占安徽省同类型旅游资源的比例高(表1),具有较强的类型效应的指向性。从区域内部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异来看,皖南旅游区内的7市中,黄山市拥有上述7大类旅游资源类型,且单体数量最多,宣城市、池州市、安庆市拥有6大类型,铜陵市、马鞍山市拥有5大类型,芜湖市类型最少,仅仅只有3大类,且单体数量均较黄山市少,但共同对区外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吸引和感召中外旅游者。

    第二、具有国际知名的旅游拳头产品

    由表1可知,皖南旅游区拥有世界遗产项目2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处 见附录1。由图1可看出,区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名山、名水、名泉、名洞与古城、古民居、古牌坊、古塔、古祠庵以及渊源深厚的徽学、戏曲、新安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相互交融,极富吸引力。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天柱山、西递、宏村等一批风景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显示了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强度效应,是皖南旅游区的核心,并构建了皖南旅游区的基本骨架。皖南旅游资源的类型效应、集聚效应、强度效应大,不仅是安徽省重点旅游区,

    见附录1

    表1 皖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及比较

    城市

    世界遗产

    风景名胜区

    历史名城

    森林公园

    文物保护

    单位

    自然保护区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

    国家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黄山市

    2

    3

    1

    1

    1

    3

    1

    17

    88

    1

    8

    16

    宣城市

    0

    1

    2

    1

    1

    4

    1

    8

    53

    1

    2

    7

    池州市

    0

    1

    3

    0

    1

    1

    3

    0

    32

    1

    4

    1

    铜陵市

    0

    0

    1

    0

    0

    1

    1

    0

    2

    1

    0

    1

    马鞍山市

    0

    1

    1

    0

    1

    2

    1

    4

    20

    0

    1

    0

    芜湖市

    0

    0

    1

    0

    0

    2

    1

    4

    19

    0

    0

    0

    安庆市

    0

    2

    4

    1

    2

    5

    2

    5

    58

    1

    3

    2

    皖南

    2

    8

    13

    3

    6

    18

    10

    38

    272

    5

    18

    27

    亳州市

    0

    0

    0

    1

    0

    0

    0

    3

    17

    0

    0

    1

    淮北市

    0

    0

    0

    0

    0

    0

    0

    2

    9

    0

    0

    1

    阜阳市

    0

    0

    1

    0

    2

    0

    0

    2

    25

    0

    2

    0

    淮南市

    0

    0

    1

    0

    0

    3

    2

    1

    4

    0

    0

    0

    宿州市

    0

    0

    2

    0

    0

    1

    1

    1

    16

    0

    3

    0

    蚌埠市

    0

    0

    2

    0

    0

    0

    1

    0

    10

    0

    1

    4

    六安市

    0

    0

    5

    1

    0

    2

    3

    4

    39

    1

    3

    1

    合肥市

    0

    1

    3

    0

    0

    2

    3

    3

    36

    0

    0

    4

    滁州市

    0

    1

    1

    0

    1

    4

    3

    2

    23

    0

    2

    1

    全省

    2

    10

    29

    5

    9

    29

    23

    56

    430

    6

    29

    39

    皖南比例%

    100

    80

    44.8

    60

    66.7

    62.1

    43.5

    67.9

    63.2

    83.3

    62.1

    69.2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3)统计得出

    图2 安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百度地图

    图3 安庆市旅游资源大体分布 图4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

    资料来源:百度地图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4]

    图5 芜湖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5]

    (三)皖南旅游资源竞争力分析

    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综合考虑旅游资源丰度、组合状况和整体优势度等评价因子对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和测算。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绝对数量多少和等级高低,而且还取决于旅游资源的密度。资源总量指标反映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实力,而相对量指标则反映了区域旅游资源的密度,水平两者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必须消除人口、面积因素对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影响,在采用绝对数量量化指标的同时,还应该采用人均旅游资源密度和地均旅游资源密度两项量化指标。

    1、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依据本文的分类标准和原则,旅游资源分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省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7大基本类型,12个小类型。

    2、评价步骤及方法

    第一、根据各市7类12种旅游资源绝对数量、人口和面积分别计算出各市每种旅游资源的人均密度和地均密度。

    (1)人均密度公式为:

    式中为第个市第类旅游资源的人均密度,为第个市第类旅游资源的数量,为第个市的人口总量(万人)。

    (2)地均密度公式为:

    式中为第个市第类旅游资源的地均密度,为第个市第类旅游资源的数量,为第个市的区域面积(平方千米)。

    第二、根据各市每种旅游资源的绝对数量、综合密度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出各市每种旅游资源的绝对数量位序和综合密度位序。

    第三、根据旅游资源位序得分计算公式,计算各市每种旅游资源的位序得分。旅游资源位序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第市第种旅游资源的位序得分,为市总数,本文为16;为第市第种旅游资源的位序。

    表2 安徽省16个地级市各等级旅游资源竞争力比较

    资源类型

    指标

    黄山

    宣城

    池州

    铜陵

    马鞍山

    芜湖

    亳州

    淮北

    阜阳

    淮南

    宿州

    蚌埠

    六安

    合肥

    滁州

    安庆

    世界遗产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

    1

    3

    3

    4

    3

    4

    4

    4

    4

    4

    4

    4

    4

    3

    3

    2

    1

    2

    4

    8

    5

    8

    8

    8

    8

    8

    8

    8

    8

    7

    6

    3

    1

    6

    4

    8

    2

    8

    8

    8

    8

    8

    8

    8

    8

    5

    7

    3

    省级

    5

    4

    3

    5

    5

    5

    6

    6

    5

    5

    4

    4

    1

    3

    5

    2

    5

    3

    1

    2

    8

    12

    15

    15

    14

    10

    11

    7

    4

    9

    13

    6

    13

    11

    3

    1

    8

    10

    15

    15

    12

    2

    9

    4

    5

    6

    14

    7

    历史名城

    国家级

    1

    1

    2

    2

    2

    2

    1

    2

    2

    2

    2

    2

    1

    2

    2

    1

    1

    2

    6

    6

    6

    6

    3

    6

    6

    6

    6

    6

    5

    6

    6

    4

    2

    3

    6

    6

    6

    6

    1

    6

    6

    6

    6

    6

    5

    6

    6

    4

    省级

    2

    2

    2

    3

    2

    3

    3

    3

    1

    3

    3

    3

    3

    3

    2

    1

    1

    4

    2

    8

    3

    8

    8

    8

    7

    8

    8

    8

    8

    8

    6

    5

    5

    6

    4

    8

    1

    8

    8

    8

    2

    8

    8

    8

    8

    8

    7

    3

    森林公园

    国家级

    3

    2

    5

    5

    4

    4

    6

    6

    6

    3

    5

    6

    4

    4

    2

    1

    1

    2

    8

    3

    6

    9

    13

    13

    13

    4

    12

    13

    10

    11

    5

    7

    7

    6

    10

    2

    3

    4

    13

    13

    13

    1

    12

    13

    11

    9

    8

    5

    省级

    3

    3

    1

    3

    3

    3

    4

    4

    4

    2

    3

    3

    1

    1

    1

    2

    3

    8

    12

    1

    5

    11

    14

    14

    14

    2

    13

    10

    6

    7

    4

    9

    12

    13

    3

    1

    5

    8

    14

    14

    14

    2

    11

    7

    9

    4

    6

    10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

    1

    2

    8

    8

    4

    4

    5

    6

    6

    7

    7

    8

    4

    5

    6

    3

    1

    2

    14

    14

    3

    4

    8

    5

    12

    11

    13

    14

    7

    10

    9

    6

    1

    5

    14

    14

    2

    4

    7

    3

    11

    6

    13

    14

    10

    9

    12

    8

    省级

    1

    3

    6

    16

    9

    10

    11

    14

    7

    15

    12

    13

    4

    5

    8

    2

    1

    3

    2

    13

    5

    9

    11

    10

    15

    16

    14

    12

    6

    8

    7

    4

    1

    3

    4

    12

    2

    7

    11

    6

    9

    16

    15

    14

    10

    8

    13

    5

    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1

    2

    2

    1

    2

    4

    3

    1

    7

    7

    7

    7

    7

    7

    7

    7

    6

    7

    7

    5

    2

    4

    3

    1

    7

    7

    7

    7

    7

    7

    7

    7

    6

    7

    7

    5

    省级

    1

    4

    2

    6

    5

    6

    6

    6

    4

    6

    6

    5

    3

    6

    4

    3

    1

    3

    2

    11

    7

    11

    11

    11

    10

    11

    5

    9

    8

    11

    6

    4

    1

    9

    2

    11

    4

    11

    11

    11

    5

    11

    3

    7

    8

    11

    10

    6

    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

    1

    2

    5

    5

    6

    6

    5

    5

    6

    6

    6

    3

    5

    3

    5

    4

    1

    2

    6

    3

    12

    12

    10

    8

    12

    12

    12

    4

    11

    7

    9

    5

    1

    4

    8

    2

    12

    12

    9

    5

    12

    12

    12

    3

    11

    6

    10

    7

    位序总得分

    525

    474

    447

    412

    442

    375

    341

    347

    342

    377

    339

    364

    405

    399

    388

    463

    总得分排名

    1

    2

    4

    6

    5

    11

    15

    13

    14

    10

    16

    12

    7

    8

    9

    3

    注:表示各市各种旅游资源绝对数量的位序;表示人均密度位序;表示地均密度位序。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13)整理得出

    通过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安徽各市竞争力的平均值为402.5,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皖南旅游区,绝大部分城市的竞争力指数大于平均数,仅仅芜湖市低于平均值,但是由于其处在皖南旅游区中,与其他市距离较近;再加上芜湖方特主题公园 见附录2的带动作用,使其旅游产业也能够快速发展

    见附录2

    二、皖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一)皖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道路

    根据皖南旅游区旅游资源具有的特点以及现阶段该区旅游发展情况,可以将皖南旅游区的发展模式概括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旅游产业集群是指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它是旅游产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二是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四种模式:旅游目的系统集群化模式、休闲消费聚集的集群化模式、专业化集群化模式、旅游带动的立体网络集群化模式。这里主要介绍旅游目的系统集群化模式。旅游目的地系统集群化模式主要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在一个区域里形成旅游目的地系统的聚集。旅游目的地系统不是一个产业,是旅游产业聚集表现的一种形态和产业的系统关系,包括旅游吸引物系统、游程系统、接待配套系统、管理系统、服务系统、销售系统等,这些产业的系统关系形成聚集和集群化发展。

    由于目的地吸引核心的不同,旅游目的地系统集群呈现出城市核心型、景区主体型、区域复合型、产业聚集型等不同形式和特点,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发展模式:

    城市核心型。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这类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为代表。在皖南旅游区中,这种发展模式需要加大力度开发与发展,努力打造一个区域核心城市,吸引周边地区乃至全国、世界各地游客。

    景区主体型。景区主体型旅游目的地,是以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为基础和核心形成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如九寨沟、峨眉山、神农架、千岛湖等。景区主体型旅游区创建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在于,在增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发展复合功能,形成产业聚集,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形成个性鲜明的休闲生活方式。在皖南旅游区中,黄山风景区、九华山景区、天柱山景区 见附录1

    见附录1

    区域复合型。区域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是以一定空间内的旅游要素、游憩方式聚合为主发展成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地市、旅游区县、旅游乡镇等为主要单元,是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

    产业聚集型。产业聚集型旅游目的地,是以特色产业聚集为依托,形成创新型吸引物而形成的。比如798创意园、茅台酒厂、义乌商贸城、横店影视城、瑞丽玉石城等,都是典型的其他产业集群化发展后,成为旅游吸引核,引导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皖南旅游区中,芜湖市的自然资源是最少的,质量相对较低,但是该市吸引游客的数量也相当可观,旅游业发展较快,究其原因是芜湖方特主题公园的强大吸引力,吸引周边的青少年游客主体,特别是大学生主体。

    (二)皖南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表3 皖南旅游区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依托生态硬实力和文化硬实力,旅游业成为具有高度包容性和融合性的战略主导产业,基于大旅游格局的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区域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山水城乡融合、区内无障碍融合、与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及国际旅游合作的领先区,构建中国经典旅游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目标体系

    经济目标

    2015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350亿元,其中海外游客42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8亿美元。

    2020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715亿元,其中海外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0亿美元。

    社会和生态目标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提高居民就业和收入,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有效支撑。通过旅游发展,形成友善的社会环境和浓郁的人文环境,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投资环境,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旅游文化发展示范,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绿色GDP水平。

    阶段性目标

    到2015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8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达到70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3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6个以上,基本实现皖南旅游一体化发展,有效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建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到2020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12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达到110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6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10个以上,皖南与合肥经济圈实现旅游一体化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资料来源:安徽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

    三、皖南旅游区基本情况

    (一)交通情况

    影响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除了旅游资源本身之外,还包括旅游配套设施,例如旅游区交通是否便捷,服务设施是否充足(主要是指宾馆等),旅游社服务质量如何等等。在这里分析的主要是皖南各市到皖北各地市的主要交通情况,以研究皖南居民到皖北旅游的可能性。

    表4 皖南至皖北火车车次情况表

    出发站-到达站

    车次

    历时

    价格(最低价格)

    安庆-阜阳/亳州

    K1072

    6小时56分/8小时18分

    66.5元/79元

    安庆-淮北

    K8588

    9小时3分

    71元

    安庆-宿州

    K8588、K492、K612/613

    5小时25分

    53.5元

    安庆西-淮南

    K8392

    4小时17分

    22.5元

    池州-宿州

    K162、K876/K877

    9小时16分

    75元

    池州-阜阳

    K8554

    8小时12分

    72元

    黄山-阜阳

    K8410

    13小时47分

    112元

    宣城-阜阳

    K8500

    7小时30分

    62.5元

    宣城-亳州

    K1264

    7小时23分

    75元

    芜湖-亳州

    K1396/1397

    6小时51分

    69元

    马鞍山-蚌埠

    K162

    4小时8分

    41.5元

    马鞍山-宿州

    K162、K46、K906/907、K348/345

    5小时51分

    51.5元

    铜陵-阜阳

    K8554

    6小时59分

    64.5元

    铜陵-宿州

    K162、K876/877

    8小时14分

    69元

    铜陵-蚌埠

    K162、K876/877

    6小时31分

    54.5元

    资料来源:根据12306火车时刻表整理得出

    注:表中数据选取的是较有代表性的车次,火车出发时间较方便出行,或者同一车次能够到达多个地市,其他车次没有一一列举

    表5 皖南至皖北各市自驾路线时间分析表

    出发地-到达地

    主要路线

    时间

    安庆-阜阳

    合淮阜高速

    近7小时

    安庆-宿州

    京台高速

    5小时35分

    安庆-亳州

    合淮阜-合肥绕城-合界高速

    7小时左右

    池州-宿州

    合铜黄-合徐高速

    4个半小时左右

    池州-亳州

    合铜黄-合徐高速

    7个半小时

    池州-阜阳

    合淮阜-合铜黄高速

    5小时左右

    黄山-阜阳

    合铜黄-合徐-合阜高速

    7个半小时左右

    黄山-蚌埠

    京台高速

    4个半小时

    黄山-淮南

    合铜黄-京台-合淮阜高速

    4小时左右

    黄山-淮北

    合铜黄-京台高速

    8小时左右

    宣城-宿州

    宣芜-京台高速

    4小时左右

    宣城-亳州

    宣芜-合徐高速

    6个小时左右

    宣城-阜阳

    合芜-合徐高速

    5个半小时

    芜湖-阜阳

    合芜-合徐高速

    5个小时左右

    芜湖-亳州

    合芜-南洛-亳阜高速

    6小时

    马鞍山-亳州

    宁洛-南洛高速

    5个半小时

    马鞍山-阜阳

    宁芜-宁洛高速

    4个半小时

    铜陵-淮北

    京台-合蚌-蚌淮高速

    6小时左右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整理得出

    由于皖南地区位于我省南部,多是丘陵、低山地区,修建高铁、内河航运等的成本较高,人们出行多是选择火车或者汽车或者自驾等等,通过以上两个表格的内容,可以较为容易的得出,皖南各市到皖北地区交通不是很方便,火车出行一般需要8小时左右,自驾出行也需要5个多小时,花费的时间较长,给皖南民众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出游带来了不便,较为适宜小长假时期出行,但是小长假期间,人流众多,民众旅游欲望降低,因此,皖南与皖北地区的交通通达情况不容乐观。

    (二)皖南区旅游接待及收入情况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是有针对性的开发旅游产品、制定旅游市场营销对策、开展旅游管理的科学依据。研究旅游客源市场地域分布,划分出旅游客源市场等级,对于有序推进旅游市场营销具有操作层面的积极意义。按照旅游者的地理区域分布,旅游客源市场一般划分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和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两大部分。

    表6 皖南旅游区旅游人数、收入基本情况

    城市

    接待人数

    (万人次)

    入境人数

    (万人次)

    旅游收入

    (亿元)

    创汇

    (亿美元)

    黄山市

    3641.3

    160.3

    303

    4.82

    宣城市

    1328

    3.71

    100.3

    0.1798

    池州市

    2877

    58.5

    288

    -

    铜陵市

    790.56

    2.7

    45.95

    0.0542

    马鞍山市

    -

    9.27

    103.97

    0.97

    芜湖市

    2035.62

    20.91

    224.62

    1.0573

    安庆市

    3403.1

    9.62

    301.4

    0.8722

    全省

    29200

    331.5

    2617.8

    15.6

    皖南比例%

    -

    77.0

    41.7

    -

    资料来源:安徽省及各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注:“-”表示没有获得相关数据

    表7 皖南旅游区各市国内旅游主要经济指标

    地区

    总收入

    (亿元)

    一日游

    过夜旅游

    人数

    (万人次)

    收入

    (亿元)

    人数

    (万人次)

    收入

    (亿元)

    总计

    2519.1

    9615.2

    458.3

    19603.9

    2060.8

    黄山市

    395

    1179.9

    60.9

    2854.2

    334.1

    宣城市

    99.1

    441.2

    17

    887.2

    82.1

    池州市

    261.9

    910.9

    71.1

    1779.1

    190.8

    铜陵市

    46.4

    254.8

    10.5

    462.0

    35.8

    马鞍山市

    102.3

    625.8

    29

    926.4

    73.3

    安庆市

    256

    883.4

    47.5

    2090.7

    208.5

    皖南比例%

    46.1

    44.7

    51.5

    45.9

    44.9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3

    通过上述两表的数据可以得出,来我省旅游人数不断增长。由表6可知,2012全省全年入境旅游人数33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1%;国内游客2.92亿人次,增长30.2%。皖南区接待国内游客数(除马鞍山市)占2013年全省游客总数的36.5%,接待入境游客数占全省入境旅游人数的77.0%。表7的数据是我省以及皖南旅游区各市国内旅游主要经济指标,从数据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到皖南旅游区旅游的游客中,过夜旅游人数远远大于一日游游客的数量;且皖南区占各指标的比例均大于五分之二,说明皖南区占据了我省旅游市场客源相当多的一部分。这对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皖北旅游区,由于距离皖南较远,交通不够便捷;而且,目前上没有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很难吸引外地游客。

    (三)旅游消费需求

    一个人如果要外出旅游,必须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上,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客观上要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在讨论了皖江城市居民的旅游动机之后,我们来看看皖南各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及使用情况,这一因素将直接影响皖南居民的出游可能性。

    近年来,我省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也不断上升,从表8的数据和图6的折线走势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这一变化,且城镇居民收入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同时,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说明居民的非食品支出在增加,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满足自身的其他消费需求。

    表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2000-2012年)

    年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2000

    1934.57

    5293.55

    52.45

    45.7

    2001

    2020.04

    5668.80

    49.75

    44.2

    2002

    2117.57

    6032.40

    47.46

    43.2

    2003

    2127.48

    6778.03

    46.03

    44.2

    2004

    2499.33

    7511.43

    47.5

    43.9

    2005

    2640.96

    8470.68

    45.5

    43.7

    2006

    2969.08

    9771.05

    43.17

    42.4

    2007

    3556.27

    11473.58

    43.3

    39.7

    2008

    4202.49

    12990.35

    44.3

    41.0

    2009

    4504.32

    14085.74

    40.9

    39.6

    2010

    5285.17

    15788.17

    40.7

    38.0

    2011

    6232.21

    18606.13

    41.1

    39.8

    2012

    7160.46

    21024.21

    39.25

    38.7

    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2013

    图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表9中可以看出,皖南七市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总支出;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农村居民现金支出占现金收入的比重,不管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均要高于我省其他地区,说明皖南居民手中资金充足,而且也愿意消费来得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满足。

    表9 各市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 (2012年)

    地区

    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

    #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

    #消费性支出

    农村居民现金收入

    农村居民现金支出

    合肥市

    27885.24

    25434.15

    26337.29

    18757.64

    8938.66

    6332.44

    淮北市

    23741.97

    20360.21

    23165.06

    15206.53

    7711.14

    6788.06

    亳州市

    21276.31

    20488.24

    16515.04

    12881.11

    7537.23

    6447.36

    宿州市

    21387.71

    19731.2

    16848.65

    12084.46

    7998.63

    6531.49

    蚌埠市

    22512.6

    20628.92

    18577.54

    13466.56

    8339.82

    6854.29

    阜阳市

    21836.16

    18971.98

    21687.59

    14736.07

    7009.35

    5729.32

    淮南市

    24427.37

    20733.18

    22774.03

    14086.83

    8654.38

    7856.9

    滁州市

    22226.13

    20426.26

    20386.13

    15964.29

    9728.93

    8656.37

    六安市

    20993.45

    19368.75

    22151.00

    15058.78

    7149.01

    6242.03

    安庆市

    23312.72

    21385.68

    19299.85

    14432.35

    8753.33

    7500.04

    马鞍山市

    35166.94

    30936.88

    28067.91

    18286.42

    11579.45

    8860.08

    芜湖市

    26050.15

    23784.08

    23096.58

    16992.23

    10600.72

    7924.97

    宣城市

    22948.7

    20477.9

    22893.84

    15401.6

    9902.52

    8486.37

    铜陵市

    27753.57

    24684.52

    24168.84

    18144.00

    10536.03

    8616.1

    池州市

    22612.58

    20453.41

    18058.93

    13952.28

    7850.03

    6039.79

    黄山市

    23923.79

    21208.01

    21165.51

    14458.06

    9017.47

    6108.53

    资料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2013

    图7 各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支出情况

    (四)皖南居民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性心理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有某些外部因素。一个人如果要外出旅游,必须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上,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客观上要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而且身体状况允许等。如果一个人主观上没有旅游的动机和愿望,即使具备客观条件,也不可能成为旅游者。因此,有必要对实现旅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进行探讨。而这一主观条件,就是旅游动机。

    本次研究选取皖江4城市(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数据分析技术对样本量的要求和研究经费的状况,共发放问卷750份。调查在 2003年11月-12月进行。方法是,在4个城市各选择1所学校(中小学)中的几个年级,由班主任负责将问卷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带回家请其18周岁以上的家人或亲戚、熟人填写。问卷第一部分是开放式问题,要求答题者写出3个出门游玩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是包括16个项目的结构式问卷,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 1=非常不重要,5=非常重要)。研究结果如下:

    1、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

    本次调查问卷回收674份,有效问卷646份,有效率为95.18%。人口统计特征的分布如下:其中,男性占43.1% ,女性占56.5%。大多数人的年龄处于25-44岁(63.4%),其次是45-64岁(18.7%),15-24岁(17.1%)。学历以高中偏多(43.1%),其次是本科(20.7%),初中及以下(16.3%),大专(15.9%)。职业分布较均匀,分布次序为:工人(15.4%),教师(15.0%),企事业管理人员(13.4%),学生(13.4%),专业技术人员(13.0%),政府工作人员(5.7%),服务人员(4.5%)。月平均收入在501-1000元的家庭占36.6% ,其次是1001- 1500元29.3%,500元以下和1501-2000元的家庭分别占13.4% 和11.18% 。

    2、旅游动机项目的重要性

    表10显示了16个动机项目的重要性水平(见表10) ,排在第一位的是“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其次是“身体休息放松”、“缓解工作压力”、“了解异地风情”、“增长知识”。这4个项目得分均在4.0左右,说明这4个动机是皖江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旅游动机。得分在3.0以上的5个项目是皖江城市居民较为重要的旅游动机。得分最低的是“别人去我也去”,说明从众动机在皖江城市居民身上没能得到较多体现。

    表10 旅游动机各项目的重要性

    次序

    旅游动机

    平均值

    1

    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4.06

    2

    身体休息放松

    4.03

    3

    缓解工作压力

    3.97

    4

    了解异地风情、增长知识

    3.94

    5

    游览历史古迹

    3.83

    6

    全家人在一起

    3.72

    7

    摆脱单调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3.69

    8

    促进家庭和朋友的关系

    3.51

    9

    去大家都认为值得一游的地方旅游

    3.31

    10

    去朋友想去却没有去过的地方游玩

    2.83

    11

    接触各种各样的人

    2.71

    12

    寻求刺激兴奋

    2.64

    13

    体现大胆和冒险

    2.53

    14

    在陌生的地方结交新朋友

    2.47

    15

    想去媒体介绍过的地方

    2.4

    16

    别人去我也去

    1.87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8]

    本研究确定了皖江城市居民的16个旅游动机项目,由于调查对象是城市居民,问题只涉及居民为什么出门旅游,而不针对具体目的地, 因而这16个项目均是“推”的因素。从项目的得分次序来看,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皖江城市居民的第一旅游动机,其次是身体休息放松、缓解工作压力、了解异地风情、增长知识等。可见,要吸引皖江城市居民,目的地应注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提供使旅游者感觉放松和心情舒畅的环境和活动项目,并保持地方文化特色。

    四、旅游发展经验总结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对皖南旅游区的情况有了一些基本了解,但本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皖南的情况,是要在了解皖南情况的基础上,对皖北建立旅游公司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吸引皖南游客的目的。

    1、利用当地特点,开发旅游资源。皖南地区气候湿润,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在徽文化的影响下,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为了达到吸引皖南客户的目的,该旅游公司可以大力开发具有皖北特色的人文景观。例如,利用皖北特产的名气,开发砀山梨花节 见附录3、蚌埠石榴节、萧县葡萄节等等文化活动。老子,庄子,春申君,管仲,张良,曹操,华佗, 曹植, 曹丕, 刘安,嵇康,范蠡等等,都是皖北的历史名人,可以借助这些,开发具有皖北历史特点的人文景观,以达到增强皖北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目的。

    见附录3

    2、加强与政府合作,举办旅游营销活动。开办旅游营销活动,仅仅靠旅游公司、旅游景点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在力度上不够,而且在广度和深度上也达不到预期目标,为此,需要加强和政府的合作。例如,由政府牵头、景区、旅游公司参与的改善景区交通环境,方便游客进入;例如皖北六市两县曾经推出过的“百团万人游皖北” 见附录4活动,推出了数条旅游景点线路,还

    见附录4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游客的吃住行游。第三部分分析过,皖南游客出行中花费的主要在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购物费这几个方面。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不破坏景区资源的情况下多开办景区旅馆、饭店、快餐店、购物广场等设施,使游客能够及时便捷的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可以在旅游景点集中的地区建立大型游乐场所,游客在游览了自然、人文景观之后,可以在游乐场所休息、放松,同时能够满足家庭出游中儿童、老人的需要。

    4、加大广告投入,增强皖南居民游玩动机。第三部分分析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皖江城市居民的第一旅游动机, 其次是身体休息放松、缓解工作压力、了解异地风情、增长知识等。这个也可以推广为整个皖南地区居民的旅游动机。可见, 要吸引皖南城市居民, 目的地应注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 提供使旅游者感觉放松和心情舒畅的环境和活动项目, 并保持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投放广告,选择具有皖北特色的风景和充满诱惑力的活动项目,多方面的展示皖北的魅力,是皖南居民的旅游动机自然而然的增强。当然,投放广告的途径要多方面的考虑以达到既定效果,不能是漫无目的的那种,为了广告而广告。

    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皖北的旅游公司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能够吸引八方游客,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振礼.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231- 232.

    [2] 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 1995, 15(1):88-95.

    [3] 冯学钢.皖南旅游区旅游资源基本态势与开发方向[J].经济地理, 1998, 18(1):105-111.

    [4] 朱宾丽.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市场预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丁苹、章锦河、魏军.芜湖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3年

    [6] 张广海、王佳.我国旅游资源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开发类型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3.

    [7] 章锦河、赵勇. 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科学信息,2004.

    [8] 张宏梅、陆林. 皖江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与人口统计特征的关系[J].旅游科学,2004.

    附录1世界遗产类型

    附录2 芜湖方特主题公园

    附录3 砀山梨花节

    附录4 “百团万人游皖北”

    相关热词搜索: 旅游 皖南 调查报告 市场环境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