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两会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报告

    时间:2023-04-16 20:00:02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现将哈尔滨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2005年计划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会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报告,供大家参考。

    两会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报告

    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现将哈尔滨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5年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哈尔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抢抓机遇,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市经济在上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完成了年度计划的各项任务。

    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协调性增强初步测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30.4亿元,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9.9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646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884.5亿元,增长13.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8亿元,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9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1亿元,增长12.7%。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20.1亿美元,增长22.4%。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11亿美元,增长2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5。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1亿元,增长8.8%。粮食产量达到92.54亿公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优质农作物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优质水稻和优质大豆种植面积均达到100%。全市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39个,绿色食品标志160个,有机食品标志86个。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1.7%,高于种植业11.4个百分点。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08.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6.5%,劳务总收入43.8亿元。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优势产业发展加快,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实现工业增加值490.9亿元,增长16.2%。机械、食品、医药工业实现增加值22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5%。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综合效益指数为128.4,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高技术产业化86个国债项目获国家批复,其中52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3.3亿元。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建设全面启动,启动区完成投资43.8亿元,65家企业入区建设。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城乡消费同步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城市居民饮食、通讯、家政、文化娱乐、交通工具服务费用人均支出有较大增长,农村居民用于教育、医疗保健、通讯服务的费用明显增加。旅游业和会展业发展加快,实现旅游总收入122.6亿元,增长19.9%,成功举办第16届“哈洽会”和第53届“医博会”,提升了哈尔滨市会展业的规模和层次。研究制定了哈尔滨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确定10户企业为哈尔滨市发展循环经济首批试点企业。

    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发展活力逐步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启动改制企业1510户,基本完成改制1113户。重点企业改制引入战略投资超过23亿元,转让国有资产净收益17亿元。分离移交企办校26所,企办医院l3所。哈电表、哈重型、哈水泥、松铜集团、海格集团等10户企业通过捆绑挂牌、整体转让、股份改造等多种形式,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对市属企业改革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加快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优化配置了事业单位资源。基本完成商业流通体制改革,42户粮食企业完成改制。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对教育、科技、农业的财政支出分别增长13%、14.1%和14.5%。融资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与开发银行合作建立了政府信用借款平台和民营企业、农户小额信贷平台。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在阿城、尚志、宾县等地开展了组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认真落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69.0亿元,增长12.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5%。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快,26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124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8%,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达到35.4万人。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市急救中心、传染病院和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事业异彩纷呈,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大冬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全民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5元,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06.4元,增长10.6%。一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建项目加快建设,启动实施了轨道交通一期、西南部集中供热和哈热电厂供热扩建等工程,磨盘山供水一期工程下闸蓄水,完成了沿江生活污水截流及处理一期、太平污水处理厂、道里集中供热二期等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3.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84.3%,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率88%,医疗保险单位参保率65.5%。

    尽管哈尔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长期性和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一是产业层次偏低,工业集中度不高,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影响大,持续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民增收难度依然很大。三是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具有牵动作用的生产性大项目比较少。四是外来投资规模偏小,经济外向度偏低。五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集团和大规模的民间投资还不多。六是社会发展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人民群众看病贵、子女上学难、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面还比较大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七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导致的公共危机虽然已被克服,但其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需要综合治理、逐步根除。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6年计划安排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制定并完成2006年计划,对保持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加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市委全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2006年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市属进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4%。

    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围绕农民和县(市)财政双增收目标,统筹谋划、统筹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5%。一是优化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优质品种面积,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认定面积突破2000万亩。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奶牛、肉牛、生猪、肉蛋鸡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养殖规模,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52个,联结农户扩大到61万户。二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推进“442”工程,支持4个县(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市),扶持40个区域中心镇和200个中心村加快发展。实施村镇建设示范工程,建设10个示范村、20个试点镇、30个环境达标村。培育壮大县域工业,引导县域企业加入城市工业分工协作体系,依托工业园区强化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县域工业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型灌区建设,抓好木兰香磨山、依兰倭肯河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规划实施农村饮用自来水工程。深化创建节水型农业活动,推广节水灌溉面积380万亩,完成水田节水控制灌溉面积2000亩。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设通乡通村公路1000公里,实现通车500公里。四是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年培训农民工3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0万人,实现转移劳务收入45亿元。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业增加值增长16.5%。一是加快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集聚能力。集中发展机械制造、食品、医药、高新技术四大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大型企业非核心配套业务的分离,以重点产品产业链带动中小配套企业加快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提高工业产业能级。重点抓好哈飞轿车增加新品种、4G9发动机、核电和风电设备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超大规格铝板带材、轴承系列产品、新型干法水泥等改造项目。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实施超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40项,投资总额360亿元。三是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抓好新型电池基地、哈工大科研基地、啤酒麦芽、电子基地等项目。科学规划、发展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产业区域集聚,形成具有经济规模和特色经济的产业群。四是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的规划建设。高起点完善总体规划,抓紧制定和实施启动区的细部规划,提高规划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利用有关政策,注重功能配套和设施配套,加快推进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推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增强对城市发展的服务功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5%。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业。以增强国际性、创新性、参与性为重点,强化哈洽会、哈夏音乐会、冰雪节三大会展旅游品牌,培育夏季清凉旅游品牌。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提高哈尔滨国际啤酒节、依兰漂流节、金源文化节等活动的层次和水平,推进天恒山风景区、龙凤山风景区等项目建设。结合“俄罗斯年”旅游系列活动,加强对俄宣传促销,努力实现对俄旅游的战略升级。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城市间合作体系建设,共同打造旅游无障碍区。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启动实施《哈尔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哈尔滨市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积极引导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东北四城市物流合作。引导和规范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加快咨询、信息、中介、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开发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努力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研究制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消费升级转型。重点培育汽车、住房、旅游等消费热点,繁荣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鼓励支持家政、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农村流通领域,鼓励企业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改建300家“农家店”。

    (四)加快大项目建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精心谋划,精心组织,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一是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围绕优势产业、高新技术和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强、对全局影响大、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大项目。下大力气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为“十一五”发展提供充足的、达到国家要求深度的项目储备。大力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区建设和企业入区进程,实施轨道交通一期、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等工程,启动三环路工程,完成磨盘山供水一期和道里集中供热三期工程,续建西南部集中供热和热电厂扩建工程。二是千方百计筹措大项目建设资金。积极实施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的第一批项目,抓紧落实第二批项目。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增强中长期贷款对哈尔滨市项目建设的支持。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争取引资与投资同幅增长。结合国企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企业的投融资能力。三是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促进投资、创业与发展。四是完善大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大项目推进服务,落实目标责任制,做好项目稽察工作。

    (五)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为重点,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对俄经贸和科技合作,加快香坊对俄出口加工园区、开发区对俄出口生产加工区、宾西国际贸易加工区建设,组建对俄工业研究院、传感器技术等合作研发中心,抓好轻型飞机复合材料、特种焊接材料等60个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外贸骨干企业,拓宽对外贸易渠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利用外资的重大突破。把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在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全面实现与外资的对接合作。对可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制定利用外资方案,力争实现突破。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健全“招商代表制”,大力推行委托招商。三是加强国内经济合作,提升区域合作发展水平。抓住沿海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联合与协作。广泛吸引国内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与东北其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间市场互通、产业互补、设施共建、信息共享。

    (六)加快改革步伐,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大企业多元化改制的途径,把改革重点放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把好改制程序关,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以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以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为重点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启动住房货币化分配工作。以平等准入、公平待遇为原则,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制定出台哈尔滨市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非公有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市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担保资金,用于扩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担保能力,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理顺稀缺资源价格体系,推进水价、天然气等价格改革,逐步推行城市用水阶梯式水价和超量加价制度。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实现供热商品化货币化。继续深化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改革,积极推行行业特许经营制度。

    (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进“产学研”、“政金介”结合,力争在优势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中小企业培育、高新技术储备等方面实现突破。全年高新技术产值增长20%,专利申请量3000件。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加科技投入,在关键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建设铝镁新材料、电站成套设备、支线飞机等国家级高新技术基地。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支持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工程、食品安全等6大产业联合体建设。二是推进公共科技平台建设。积极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技术转移交易平台,为广大企业和社会提供科技服务。三是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制定并实施《关于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大力培养重点领域的高级研发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级技工,鼓励和吸纳各类人才来哈创业。

    (八)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健全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依靠科技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以及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推广、应用。完成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国环医疗垃圾处理场和华尔化工电石废渣等50个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在哈发、哈药等30家企业开展节能工程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呼兰区利民、双城和宾县宾西开发区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在哈药总厂、华尔化工、东轻等10家企业推进中水回用试点,完成5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世一堂等20家企业废水提热工程建设。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制定哈尔滨市松花江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加强对松花江水体的监测、评估,改善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加快磨盘山供水一二期工程、城市战略后备水源地、水厂改造以及达连河等沿江供水工程建设。加强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等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排放总量。实施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推进市区生态廊道、城市生态景观、草原湿地恢复保护等工程建设。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

    (九)坚持民生优先,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破产关闭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和被征地农民、退役军人的就业和安置工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全年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10万人。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增基本养老保险7万人。依法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失业保险运行机制,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万人。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新增参保人员12万人。加强工伤保险工作,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员13万人。三是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并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加强基本生活救助,提高低保水平。深入实施“慈善济困民德工程”和“一帮一”、“结对子”、“送温暖”等活动。筹集教育助学金165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2万人。四是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高中教育和农村教育,有序发展民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范医疗药品收费,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医药贵问题。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加大监管力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繁荣文化产业。全面启动大冬会筹备工作。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贴近城乡居民生活的社区服务业网络。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高处理公共危机能力。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