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自查报告 > 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实用教案

    时间:2020-09-29 12:38:3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PAGE 6

    高一必修模块一作文教案 第 PAGE 5 页 共 NUMPAGES 6 页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记叙有不同的角度,且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预设的问题,学会选取记叙的最佳角度写人记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师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学会选取记叙的最佳角度写人记事。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人存在于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总会引起你的冲动,使你欲罢不能。生活是一个多彩的花园,每一瞬间都有可能在你的心灵上折射出新的感受、新的思考、新的领悟。当这些美妙瞬间闪烁的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想诉诸于笔端吗?只要我们心怀感激,抓住心灵的感悟,学会选取最佳的记叙角度,我们就一定会一鸣惊人。

    2、过程指导

    ——从例文中认识记叙角度的妙处

    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记叙文是通过对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你认为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

    那又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其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记叙的角度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的记叙,二是第二人称的记叙,三是第三人称的记叙。

    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一)第一人称的记叙: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如:

    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

    ——丛维熙《裸雪》

    我自愧没有生花妙笔,不能倾吐胸中的柔情,我时而痴情焦虑,时而热烈希望,时而又心中悚然,若有所畏惧。让这张素笺来证明你的美貌在我心中燃起的爱火是多纯洁、多炽热吧!话虽如此,但是我的爱情是无法传达的,我的胸臆是语言所不能表述的。你的美貌使我心中充满了惊奇之感,你的通达事理使我倾倒,你的善良使我膜拜。情欲使我颠倒,疑虑使我迷惘,急躁的心情使我受尽折磨。

    ——【英】斯末莱特《蓝登传》

    从上面例文可以看出第一人称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第三人称的记叙

    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如:

    烙印除掉之后,海丝特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从这一声叹息中,耻辱和苦闷的重荷,从她的精神上离开了。啊!多么怡然轻松!在她没有感觉到自由以前,她是不晓得它有多么重!由于另一种冲动,她取掉那束着头发的一般规格的帽子,于是浓密乌黑的发落在她的双肩上,在丰茂中即刻现出光与影,而且使她的容貌增添了柔和的美。仿佛从女性内心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灿烂温柔的微笑,戏舞在她学嘴边,并从她的双眼里发射着光芒。在她那久已苍白的颊上,烧起一片红潮。少女的希望和前所未有的幸福,就都一起聚集在此刻的幻术圈里。

    ——【美】霍桑《红字》

    他的精力很充沛,态度和悦诚恳而又善于体贴,声音洪亮自然。他说话时像一个老练的演说家一样的明晰有力,而且能极自如地运用丰富的词藻。他是个第一流的牧师,能够对他所喜欢的人毫无顾忌地畅谈一切,更能够在教训别人时不至引起对方的反感,在强迫别人听从自己的意思时不使别人感到屈辱,有时甚至能够在干涉别人的私事时不显得鲁莽无礼。他的热忱和同情心的源泉,一刻也不会干枯……

    ——【英】萧伯纳《康蒂妲》

    从上面例文可以看出第三人称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

    第三人称的记叙述,不受叙述范围的限制,能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称的亲切感。

    (三)第二人称的记叙

    有没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没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其理由是,第二个人称“你”(或“你们”)不能作记叙的立足点或观察点;另一种意见认为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其理由是,人称问题是一个记叙“称谓”的问题,文章中用第二人称“你”(或“你们”)的称谓记叙,是一个客观存在,不能轻率地予以否定。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作为记叙的第二人称,在写作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虽然在记叙中有时也会出现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但这只是“人称”,和“记叙人称”并不是一个概念。看一篇文章的记叙人称,主要应从作者记叙时的立足点、观察点着眼,从叙述者、读者和被叙述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不能做叙述者,也就是说,作者不能站在“你”和“你们”的立足点,来叙述“你”和“你们”的事迹,实际上文章中的“你”或“你们”,只能代表读者或被叙述的对象。有些文章,有时采用第一人称记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在行文中有时用“你”“你们”“朋友”等来称谓来呼唤读者,直接与读者发生感情上的交流。这里第二人称的出现,并未改变作者记叙的立足点,文章依旧属于第一人称的记叙,全篇以“我”作为记叙的立足点,为了记叙的亲切,往往用“你”或“您”来称呼被叙述对象。有时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叙述主人公的事迹,只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用“你”来叙述被叙述对象“他”,但这也并未改变叙述者局外人的立足点,也应划归第三个人称的记叙。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文章中,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还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别注意人称的统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记叙的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而使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当然,提倡记叙人称的统一,并不是绝对排斥同一片文章中的人称转换,有些文章,为了避免第一人称的局限,有时将记叙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起来使用。不过这种交替不能过于频繁,在人称转换处,必须交待清楚。

    3、写作训练

    教材第65页“写作练习”四、五题任选一题作文。

    “肩膀”审题立意 :

    一是从肩膀的功能角度来思考,肩膀是一个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肩膀的存在意义重大。由此可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想到父母是自己人生的依靠,是自己人生之旅的拐杖,因而,下笔是较容易的。但这样的想法不容易出新。当然,还可以联想及朋友,师长给自己的依靠等。

    二是从肩膀的比喻义和引申义来思考,这种思考是创新的最佳角度。如肩膀是信念,肩膀是理想,肩膀是希望,这些支撑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依靠信念、理想、希望。肩膀是一个民族腾飞的保障,自古以来,“铁肩担道义”者不就是最好的范例吗?考生还可以逆向思维来求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矛盾的统一,肩膀的多寡与我们的成长有何关联呢?肩膀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全凭你的认识来决定。肩膀多,可以使我们衣食无忧,学习无苦,但却带来了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坏毛病;肩膀少,虽然会使我们经历人生的种种不幸或苦难,但却带来我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增强自我抗挫折能力,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示例作文一 肩 膀

    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提到肩膀就想到了依靠。

    肩膀,是感情的依靠。

    小时候,喜欢坐在妈妈身边,靠在妈妈肩膀上,看妈妈择菜,听妈妈讲故事。妈妈的肩膀让我觉得幸福,让我从心底感受到一份温暖,那时候妈妈的肩膀是爱的港湾。后来,我长大了,忽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个头已经比妈妈高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轻歪一下头而后舒舒服服地倚在妈妈肩膀上了。可 母亲却说:“现在,我终于可以倚靠你了。”看着母亲幸福的倚靠在我的肩膀上,我明白了我已经长大,已经能够成为母亲的依靠。我也要给母亲幸福,让母亲感受到温暖。小小的肩膀,从妈妈的到我的。是肩膀,让我体会到亲情的温暖,让我学会珍惜亲情。

    朋友的个头比我矮。经常和她一起漫步,每当她走累了或是心里不高兴的时候,她都会顺势倚靠在我的肩膀上。明明是一脸的幸福,嘴里还不停的“埋怨”道:“你太瘦了啊,好咯人哦。”看着她小鸟依人般靠在我肩头却抱怨不停的样子,我心里觉得很不服气啊,仗着自己个头矮就“欺负”我,那我累了我不高兴的时候去倚靠谁呢。她明白我的心思,当看见我不开心的时候,她会找一个台阶处停下,然后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对我说:“肩膀借你靠。”她的肩膀也很温暖,她会一动不动的让我依靠。小小的肩膀,友人的,我的。是肩膀,让我体味到友情的快乐,让我学会珍惜友情。

    电视剧中的恋人们,大多都是小巧的女人依靠着男人那结实的肩膀,看起来很幸福很甜蜜的样子。我想那肩膀也一定饱含着彼此的爱恋吧,让彼此都有种家的安全感。小小的肩膀,男人的,女人的。是肩膀,让我了解到这世间的另一种感情,让我明白爱情的美好。

    母亲的肩膀,让我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友人的肩膀,让我体会到友情的快乐;或许我以后还会依靠另一个肩膀,体会另一份感情的美好。是肩膀,让我感受到这世间千千万万种感情的美丽,我爱这些大大小小的肩膀。

    点评:肩膀不仅仅是人身体的一部分,睿智的眼睛更能透过肩膀看到人,看到肩膀的意义。初读本文,让人感受到作者清晰的文脉、朴实的语言;细读本文,更让人感受到作者开阔的思维、炽热的情感。文章以排比开头,揭示了肩膀的意义——肩膀,是感情的依靠。然后作者以成长时间为序,对肩膀的认识逐步加深——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是友情的寄托,肩膀是爱情的相守;亲情给人以温暖,友情给人以快乐,爱情给人以美好。作者紧紧扣题,笔随心动,感情自然流淌;语言稚气而不失文采飞扬,真挚动人又不乏理性思考。是肩膀,让作者感受到这世间千千万万种感情的美丽,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正渐显成熟。考场作文至此,已属难得。

    示例作文二 肩 膀

    她恨她的父亲。当其他孩子还都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却很少用属于子女的声音去跟她的父亲交流。原因很简单,因为父母把她生成了一个怪模样:一肩膀高一肩膀低。母亲生她的时候难产死了,父亲一个人便担起了养活她的重任。家里很穷,但父亲从来没有让她挨过饿。但她从小就时常受到小朋友们的歧视,她的童年就在非常不愉快的岁月中度过了。

    毕竟学校并不排斥这个因素,她一路从小学走到了中学,又从中学进入了大学。在大学里,她读的是中文系,也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但这一切,并不能排除掉她的自卑与孤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懂得了更多的道理,至少她明白,这一切不是父母的错。而且父亲在这样的压力下将她养大,那是怎样的一种艰辛呀!父亲在她成长的岁月里不断地想办法为她治疗,但她对治疗表现得非常消极,她知道家里很穷未必能治得了,而且她也没有把握真能治愈,为了不给自己增加失望,便也一直耽搁了下来。

    转眼间,大学也毕业了。可生活给予她的是什么呢?屡屡碰壁,无数次被工作单位拒之门外。忽然间,压抑了多年的悲伤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她把这一切责任推给了她的肩膀!?

    “为什么?为什么上天要选择给予我这样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她哭了,一个人躲在家里开始大声的发泄。可是,回应她的,也只是身周的一片沉寂而已。

    父亲又一次出现了。当他看到女儿满脸还未擦净的泪痕时,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惊讶,而是慈爱地抚着女儿的头。她许久没有仔细地去看父亲了。这时她发现,父亲老了。她心中忽地生出又一股痛——难以表达的一种感觉。

    “家里一直不太富裕,你又不积极配合治疗,我打听过医生,你这种病大部分人是后天才有,先天的可能会有些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治愈。而你现在真正的问题不是你的肩膀,而是你的心理呀!”这么多年了,这是父亲一直想对女儿说的话。她望着父亲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

    而她命运的转折,便发生在了这次的医院之行里。当她跟随父亲去医院时,遇到了一个中年男人。当他看到这父女两人时,开始时为她的肩膀的形状感觉有趣,便开始与他们攀谈了起来。当了解了一切后,那中年男子显得颇为惊讶,说:“这并不是大病,你们怎么拖了这么多年呀?”父亲没有吱声,她惭愧地低下了头,半晌,才小声说:“我们家没钱。”当然,她隐瞒了她的任性,因为更主要的是她一直不愿意来治疗,因为在她心里,希望并不大,她不愿意承受打击。

    中年男子哈哈大笑,说道:“刚才与你交谈后发现,你很有才华与思想,长得也不算差,原该有美好的未来的。这样吧,你只要答应治愈后来我的单位上班,我就负责给你出治疗费用,你看怎么样?”

    她非常惊讶地望着眼前的中年男子,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父亲这时说道:“对不起,我们并不认识您,不敢领受这份情。”?

    中年男子又笑了笑,说道:“不必担心。我向你保证,如果你的女儿治好后发现我的单位不合她的心意或是有什么不妥,完全可以不去。反正也没有合同,你们怕什么呀?”

    在反复地劝说下,她接受了治疗。确实并不严重,但也折腾了好一段日子。而且脱离医院后,她还要在一段时间内刻意地去提高矮的一边的肩膀以及加上特殊的锻炼,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走向彻底的康复。

    当她得知中年男子所在的单位是什么时,她又惊又喜!原来,中年男子是地方电视台的一个制片人,要她来,居然是聘她担任新闻之后的天气预报的主持人!这简直是一个做梦都想不到的结果!当一种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出现的奇迹真实地出现在生活中时,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兴奋与激动呀!甚至很难令人致信。然而,这样的事实偏偏就真地出现了。她热泪盈眶,不断表达着对制片人的感激之情。

    制片人笑道:“其实呀,你最应当感谢的,应当是你的父亲。那次在医院的邂逅,也是我们有意的安排。”

    顿了顿,继续说道,“你父亲找到我们电视台新闻部,向我们出示了你的学历、在校期间发表过的作品以及你的一些证书,他只是希望新闻媒体能够帮你呼吁一下,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治好你的病,但你的条件却引起了我们的好感,让我们有了这个想法。你父亲听后一直不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的,于是我们便导演了那出戏,让你先安心接受治疗,然后把惊喜带给你。现在,你明白了吧?”

    她如何向父亲表达她的感激之情,已经不是故事的重点了。当我们在地方台的天气预报里看到那个美丽、大方、口齿伶俐的女主播时,很难想到她的过去会是那样的一种状态。在后来接受采访时,她说:“我小的时候没有一对健全的肩膀,是父亲借给了我他的肩膀,我才能生活到今天;现在,我拥有了一切,父亲也老了,我要去做他的肩膀,给予他最美好的晚年岁月。”

    或许,这便是一种最真实的感激的声音吧?

    示例作文三 肩 膀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

    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

    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概!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消愁。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

    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礁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

    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

    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因为他无所畏惧,所以他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

    点评:?文章值得说道的有以下几点:

    一、立意不俗,选材精当。文章以“一肩担尽古今愁”为题,以历史人物为思维定点,然后一步步搜寻,到底什么是“古今愁”,到底什么样的人能担起“古今愁”,顺着这个思路,作者引出了屈原、鲁迅,并以此佐证只有这样的人,担的才是古今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起古今愁!这“古今愁”就是对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能担起这样“古今愁”的人应该有坚实的肩膀。

    二、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一肩担尽古今愁”来行文,列举了各种材料,但都围绕这个中心。

    三、语言富于变化。语句整散交互出现,语势丰沛!

    相关热词搜索: 交流 园丁 记叙 赞歌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