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自查报告 > 正文

    旅游管理期末试卷(一)(6页)

    时间:2020-09-07 20:09:59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学 海 无 涯

    PAGE

    PAGE 1

    PAGE

    PAGE 4

    2016年秋季学期旅游管理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以零分计算!

    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人类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A)时期。

    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末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C)。

    都是自然行为B.都是自由行为C.都是空间移动D.都具有非功利性

    (C)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B.牧民C.商人D.手工业者

    4.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的时间是(A)。

    A.1954年4月5日B.1964年6月5日C.1957年4月22日D.1949年11月19日

    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社是(D)。

    嘉宾会B.旅游者组织C.美国运通公司D.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6.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B)。

    帝王巡游B.政治游说C.学术考察D.士人漫游

    7.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A)。

    社会旅游B.公费旅游C.大众旅游D.奖励旅游

    8.旅游活动的媒介是(D)

    旅游资源B.旅游交通C.旅游宣传D.旅游业

    9.世界旅游组织在1980年发表的(B)中明确指出旅游也是人类社会基本需求之一。

    《布伦特兰报告》B.《马尼拉宣言》C.《我们共同的未来》D.《红旗法案》

    10.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是(D)。

    社会性B.经济性C.政治性D.社会文化性

    11.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

    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士钊

    12.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D)。

    《米兰之旅》B.《伦敦之行手册》C.《巴黎之旅》D.《利物浦之行手册》

    13.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为(D)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观光旅行B.度假旅行C.公务旅行D.商务旅行

    14.“罗马定义”将到一国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称为(D)。

    短期游览者B.游览者C.过境游览者D.短程游览者

    15.“惯常居住地”是指一个人最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于此居住地的城镇,或者虽然在这个城市只居住了较短的时期,但未来(D)个月内仍将会返回那里居住。

    A.3B.6C.9D.12

    1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B)。

    经商贸易的B.就业移民的C.短期进修的D.探亲访友的

    17.现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是(A)。

    喷气推进技术在民航的应用B.内燃机的出现C.旅行社的问世D.铁路投入运营

    18.从闲暇时间的构成来看,最适合开展远程旅游的是(A)。

    带薪假期B.周末闲暇C.公共假日D.每日闲暇

    19.当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很高时,该国居民外出旅游的(C)便会减弱。

    持续性B.地理集中性C.季节性D.普及性

    20.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D)。

    消费程度B.逗留时间C.经济作用D.是否跨越国界

    21.1845年夏季,托马斯.库克组织首次(B),体现了当今旅行社的基本业务,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团体旅游B.团体消遣旅游C.国际包价旅游 D.环球旅游

    22.我国的旅游统计中规定国内一日游游客是指离开居住地(B)公里。

    A.5公里B.10公里C.20公里D.50公里

    23.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网上宣传、网上接受预订和电子汇款等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旅游销售方式。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

    有相对持续的和平环境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展开。

    24.根据旅程的长短,国际旅游可以分为(D)。

    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B.过境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

    C.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D.跨国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

    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出现在(AD)。

    古中国B.美国C.英国D.古印度

    下列关于托马斯.库克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他是世界旅游业的先驱B.1841年,他首次利用包租火车方式组织团体旅游

    C.1872年,他组织了第一次环球旅行D.他首次使用旅游代金券E.他是法国人

    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ACD)这几个阶段。

    开创B.萌芽C.改革振兴D.全面发展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是(ABCD)。

    普及性B.综合性C.地理集中性D.季节性

    在旅游统计中,衡量地区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是(ABC)

    旅游人(次)数B.旅游收入与支出C.人均停留天数D.旅游漏损量

    下列属于按外出旅游目的归属划分的旅游类型是(ABC)

    消遣旅游B.差旅型旅游C.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D.观光度假旅游

    下列纳入旅游统计的入境游客不包括有(ABCE)

    来华访问的部长级官员B.我国归国的出国人员C.边境地区的边民

    D.来华从事宗教活动的外国人E.回大陆定居的港澳台同胞

    社会消费主要有(ABC)等的预支。

    健康人寿保险B.老年退休金C.失业补贴D.衣食住行开支

    美国著名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认为旅游动机主要有(ABCD)的动机等几种类型。

    身体方面B.文化方面C.社交方面D.地位和声望方面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ACD)这三个时期。

    古代旅游B.远古时期旅游C.近代旅游D.现代旅游

    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0分)

    享乐旅行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旅游是以“ 游 ”为主,集 吃 、 住 、 行 、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由三部分人构成,分别是外国人、海外华侨和 港澳台同胞 。

    原始社会人类迁徙活动具有被迫性和 求生性 的特点。

    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有 每日工作之后闲暇 、 周末闲暇 、 假日闲暇 。

    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艾斯特定义:

    可随意支配收入:

    旅游动机:

    大众旅游:

    简答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

    简要回答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迁徙不属于旅行(旅游)活动?

    简要回答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

    简要回答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论述题(共1题,每题12分,共12分)。

    试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角度,分析二战后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PAGE 2

    PAGE

    PAGE 2

    2016年秋季学期昭阳区高级职业中学

    职大一年级旅游管理期末考试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C

    A

    D

    B

    A

    D

    B

    D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D

    D

    B

    A

    A

    C

    D

    B

    B

    D

    D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D

    ABCD

    ACD

    ABCD

    ABC

    ABC

    ABCE

    ABC

    ABCD

    ACD

    三、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0分)

    享乐旅行

    游 、 吃 、 住 、 行

    港澳台同胞

    求生性

    每日闲暇 、 周末闲暇 、 假日闲暇

    四、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2.可随意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全部税收和社会消费(健康人寿保险/老年退休金和失业补贴的预支等)以及生活之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余下的收入。

    3.旅游动机:是指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意欲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

    大众旅游:首先是指参加旅游的人扩展到普通劳动大众,旅游不再是资产阶级独享的权利。其次是指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有组织的团队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

    简答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要回答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迁徙不属于旅行(旅游)活动?

    答:(1)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2)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它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2.简要回答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从客观条件看:(一)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一个人成为现实的旅游者的重要条件;(二)足够的闲暇时间,它是旅游者产生的必要条件。

    从主观方面看:需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

    3.简要回答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答:(一)近距离流动多,远距离流动少;

    流向风景名胜地区;

    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从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向另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从严寒地区流向温暖地区及反向的流动;

    流向首都和大型城市。

    论述题(共1题,每题12分,共12分)。

    试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角度,分析二战后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一)从需求方面看:

    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成为大众旅游人数增加的基础;

    2.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5.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二)从供给方面看:

    1.廉价包价旅游的推广和发展;

    2.很多国家和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与鼓励;

    3.很多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投入。

    相关热词搜索: 旅游 旅游管理 期末试卷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