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文秘知识 > 正文

    初一历史(统编版)-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1教案x

    时间:2020-11-03 17:12:5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科

    历史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七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2)通过史料、图片、图表等多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对历史的合理想象;通过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3.教学难点: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

    小结。

    课堂拓展:

    PPT1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市文汇中学的历史老师徐彩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PPT2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两则分别来自新华社和中国青年网的新闻报道,他们都报道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新华社的题目是:葡萄牙留学生说:厉害了,新四大发明。中国青年网的题目是:外国记者上两会,最爱中国新四大发明。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知道他们口中所描述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吗?

    PPT3

    相信好多同学都听说过,没错,它们就是网络购物、高铁、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2017年,由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衣食住行方式,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也不断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那为什么叫做中国新四大发明呢?因为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靓丽的“国家名片”。

    PPT4

    提起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大家肯定更加耳熟能详,它们就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PPT5

    在这四大发明之中,我们已经学习过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它可以造福全人类。

    在造纸术发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是使用手抄的办法来解决书籍的需求问题,直到印刷术的出现。

    PPT6

    请大家看这段材料。在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中有这样的记载:“雕版(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 材料中提到的这种技术就是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

    PPT7

    大家再看这张图片,它是敦煌出土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印刷于868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术进一步发展。

    那么,人们怎样利用雕版进行印刷呢?

    PPT8

    雕版印刷术有这样几个步骤:选料、制板;写样、校稿;写样反贴于木板上,雕刻;最后进行印刷,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张完整的雕版印刷作品了。

    PPT9

    我们再来看两则材料。这两幅图是雕版印刷本与手抄本的对比,在《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晚唐,专门抄书的人每卷(约5千-1万字),索价一千文……而这时的印本价钱大约是手抄本的1/10。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不难发现,雕版印刷相较手抄本更廉价,印刷效果也更加美观。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了雕版印刷术存在的一些局限。

    PPT10

    我们再来看两则材料: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很少再被使用。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读完材料请同学们来思考一下: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局限?

    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雕版印刷费时费力。

    到了宋代,印刷术有了新的突破。

    PPT11

    请看下面的材料:在两宋时期,因为中央的“重文轻武”政策,文化事业发展得非常快。除中央官学外,地方上的州学、县学和书院都非常兴盛,孟宪承在《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述:国子监……出版的字典、儒家经典、历史书、诸子著作据不完全统计有256种。这样庞大的书籍出版需求量,费时费力的雕版印刷是无法满足的,自然要求有一种省时省力省钱的新技术出现。

    PPT12

    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庆历(1014-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铜钱边缘),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大家请看下面的图片中,划线的部分就是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

    PPT13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的平民毕昇,活字印刷需要有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这几个步骤,其中后两个步骤是可以重复的,拆版之后可以再重新排版,多次重复使用。

    PPT14

    具体的做法是:在一个四周有边框的铁板上放上松脂、石蜡等,在上面布字排版,然后放在火上烧使底部的松脂融化,再压平字版,就可以印刷了。印刷完毕再放在火上融化松脂,拆下泥活字,又可以重新排版。

    《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请大家思考: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对比雕版印刷术,它有什么优势?

    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它可以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比起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更加省时省力省钱,活字可以反复使用,发现错误可以及时修改,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

    PPT15

    大家请看,在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就能看到书坊,这也就是北宋的书铺。这样随街可见的书坊,倘若没有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是很难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PPT16

    在活字印刷术的使用过程中,人们不断改进,在泥活字之后,又出现了木活字、铜活字。为进一步提高排字的效率,元代科学家王祯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法,这种方法把常用字和不常用的分别排列,按韵排字,每个字都编好号码,一个人念文稿,一个人摇动转轮选字,两个人互相配合,提高了排字的效率。

    PPT17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又传到波斯和欧洲,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PPT18

    中国人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印刷术走到今天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他的这一科技发明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王选教授也被誉为“当代毕昇”。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革新,现在我们得到一本印刷的书籍已经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过渡语:

    宋元时期除了印刷术不断创新之外,指南针和火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PT19

    智慧的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石指南的这一特性,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利用这一特性制造了司南。

    人们把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方。这就是司南得名的由来,“司”就是“指”的意思。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其中比较方便使用的,是把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了罗盘。

    PPT20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制作指南针的方法:“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这段材料中记载了四种制作指南针的方法,分别是丝线悬垂法、水浮法、指甲支撑法和碗沿支撑法,作者认为丝线悬垂法效果最好。

    PPT21

    根据《梦溪笔谈》的描述,大家不妨自己动手试一试制作指南针,方法如下:将磁针横向穿过数小段灯心草,然后放在盛水的碗中。灯心草质轻于水,连同磁针浮在水面,静止时,磁针两端分别指示南北。

    当然,你也可以查阅资料,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一个指南装置。

    PPT22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北宋的朱彧在《萍洲可谈》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到了南宋时期,《诸蕃志》中的记载是这样的,“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请大家来思考一下两则材料中使用指南针的情况有何不同?

    通过材料我们不难看出,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在阴晦天气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PPT23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过渡语:

    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还有一个重要表现,那就是火药的应用。

    PPT24

    火药的发明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唐朝的孙思邈在他的著作《丹经》中,首次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时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PPT25

    大家来看这幅图,在敦煌石室所出绢画中,画中人物手持的就是喷火类的火药武器。

    而第一次完整地刊载火药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的便是北宋仁宗时期官方修订的《武经总要》。书中记载了在当时属于终极“大杀器”的引火球、蒺藜火球等武器的火药配方。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属于燃烧类型的火药武器。

    PPT26

    我们再来看这一组图片。在四川大足石窟内的石刻上,我们看到了南宋使用的铳炮,南宋后期,又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竹管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到了元代,火铳的出现,代表着金属管型武器的形成。这些都属于爆炸类型的火药武器。

    PPT27

    我们来总结一下,唐末时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唐末和北宋使用的大都是燃烧类的火药武器;南宋开始使用管型突火枪这样的爆炸型火药武器,到了元代出现了金属管型的爆炸型武器,威力更大。

    PPT28

    中国的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过渡语: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看到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还传播到世界各地。

    PPT29

    英国学者培根在他的《新工具》中这样说:“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通过课上内容的学习和分析这段材料,请大家思考:中国古代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古代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书籍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火药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近代化的进程;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行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下面我们来学习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PPT30

    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我们先来看一下陆上交通。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元代的陆路向西可以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国家,东西方的使臣和商人往来都非常方便。

    PPT31

    陆上交通的另一特点就是建立和完善了驿站制度。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各地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元朝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逐步建立起以大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站网,沟通了中央和地方间的联系。驿传站点星罗棋布,朝令夕至。据统计,在元代,全国有各类驿站1500多处。

    《元史·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见当时驿站制度的完善。

    大家请看右边这幅图,这是位于河北怀来的鸡鸣驿它始建于元代,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是明代重新修整过的,这也是离我们北京最近的一座驿站,大家有机会可以实地去了解这一历史遗存,体会它的设计之精巧。

    PPT?32

    与驿站相辅而行的还有“急递铺”,专门负责朝廷和官府紧急文书的传送。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运送急件则需要一昼夜500里。这就是元代官方的特快专递!

    PPT33

    我们再来看海上交通。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PPT34

    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就是在元世祖时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了他在中国的经历,后来形成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开封、杭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PPT35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在这时也传到中国。元朝时期西亚人札马鲁丁曾经来中国进献了7件西域观象仪,西域的六十多种药物这时也传入中国,可以用来治疗多科疾病。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很受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都受到了朝廷的重用。

    PPT36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进行本节课的课堂小结:

    我们本节课一起学习了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我们了解了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了解了它们向外传播的过程和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而发达的对外交通也使我们与世界各国进行相互交流,文明互鉴,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PPT37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我们不但有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科技发明,还有我们这节课中多次提到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它是一部综合性 \t "/item/%E6%A2%A6%E6%BA%AA%E7%AC%94%E8%B0%88/_blank" 笔记体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医药、历史等诸多领域。北宋其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也赖本书之记载而得以传世。比如本节课中我们就通过这本书知道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制作方法。英国科学家 \t "/item/%E6%A2%A6%E6%BA%AA%E7%AC%94%E8%B0%88/_blank" 李约瑟把这本书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除此之外还有北宋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机械学家苏颂制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 \t "/item/%E8%8B%8F%E9%A2%82/_blank" 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数学方面的成就杨辉三角、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建造的观星台等各个领域的众多科技成就。

    请大家思考:宋元时期取得辉煌科技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PPT38

    原因有以下方面: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各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2.宋元时期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4.前代科技文化的辉煌成就奠定的基础。

    5.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智慧的中国人为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历史发展到今天,“科技兴国”是我们国家根据中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实行的兴国战略,我们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家应该都能列举出我们今天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PPT39

    我这里也列举了几个,北斗定位系统、FAST天眼、“复兴号”高铁、“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不胜枚举。

     

    PPT40

    看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惊呼: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我的国!》也是老师想推荐给大家的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2018年央视推出的,它用了大量航拍镜头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国产大飞机C919等,它还记录下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以及背后的故事,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也正是如此,我们才得以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我看了之后的感觉是无比的震撼和自豪,震撼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如此众多的辉煌成就,我也为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自豪!

    同学们,今天的课到此结束,再见。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的研读,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的研读,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术的好处和局限性,学生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的研读,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借助史料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感受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学生提高综合归纳能力。

    利用身边的历史资源学习。

    培养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总结知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