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文秘知识 > 正文

    挡土墙岩土重点项目工程勘察报告

    时间:2020-10-28 12:36:52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xxxxxx挡土墙

    岩土工程勘察汇报

    XX省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O一五年六月

    xxxxxx挡土墙

    岩土工程勘察汇报

    工 程 编 号 :DZ20XX-0316

    资质证书等级: 甲 级

    证 书 编 号 :224082-kj

    项 目 负 责 :

    报 告 编 写 :

    审 核 :

    总 工 程 师 :

    院 长 :

    XX省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O一五年六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1. 序言 4

    1.1 工程概况 4

    1.2 勘察目标和要求 4

    1.3 勘察依据 5

    1.4 勘察方案及实施情况 5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

    2.1 自然地理及气象概况 6

    2.2 场地岩土地质组成 7

    2.3 地质结构 8

    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9

    2.5 场地地震效应 9

    2.6 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10

    3. 场地及地基评价 12

    3.1 场地稳定性评价 12

    3.2 地基土力学性质评价 12

    3.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3

    4. 边坡稳定性评价 14

    5. 对基础设计和施工提议 17

    5.1 地基基础方案选择 17

    5.2 基础施工中应注意问题 17

    6. 结论和提议 18

    附件:

    1.勘探点平面部署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勘探点柱状图

    4.试验汇报

    1. 序言

    1.1 工程概况

    受XXXXX委托,我单位负担了XXXXX运动场(挡土墙)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拟建挡土墙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岩土工程依据。

    依据甲方提供拟建场地总平面图可知,拟建挡土墙估计为钢筋砼挡土墙,挡土墙沿运动场周围部署,长约450m,墙高为4~8m。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XX年版)第3.1节要求,本工程关键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综合确定此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甲级。

    1.2 勘察目标和要求

    依据甲方要求及相邻场地已经有经验,和勘察技术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拟建挡土墙情况,此次岩土工程勘察关键目标和要求是:

    (1)查明拟建挡土墙影响范围内有没有影响拟建挡土墙地基稳定性不良地质作用,有没有古河道及地下洞穴,提供抗震设计所需参数,对拟建挡土墙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2)查明地基土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受力层范围内地基土均匀性,对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指标作出评价。

    (3)查明场地地下水位、改变幅度及腐蚀性。

    (4)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基础方案提议。

    (5)提出施工中应注意岩土工程问题。

    1.3 勘察依据

    (1)勘察协议及勘察技术要求

    (2)国家或行业现行技术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20XX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843-20XX。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要求》(20XX年版)

    1.4 勘察方案及实施情况

    此次勘察依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勘察技术要求,结合拟建物性质及场地地基条件等原因综合确定。整个场地勘探点关键沿拟建挡土墙轴线和横断面部署,勘探点间距40~50m,共布设勘探点14个,勘探深度为8.8~18.6m,孔深揭至中风化泥岩层。此次勘察依据甲方提供场地总平面部署图及测量控制点,由我院专业测量工程师测量,采取SMT888-3G型RTK仪器,并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XX)进行工程场地勘探点测放,测量工作方法正确,质量可靠,测量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因为场地不足及水沟等影响,部分钻孔有所移动,具体参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此次勘察实际完成野外工作量以下表1所表示:

    野外工作量统计表 表1-1

    勘察孔(个/m)

    标贯试验(次)

    取土样(件)

    取岩样(组)

    水位(次)

    测 量点(个)

    14个/185.3m

    6

    5

    10

    10

    14

    此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XX年5月23日至29日进行,历时6天;室内资料整理从6月1日开始,6月6日完成并提交全部结果资料。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及气象概况

    (1)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

    勘察区在XXXXX,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7'56.03" ,北纬:28°48'25.90"。距离XXXXX市城区约4km。

    XXXXX处于川东平行岭谷向西南延伸和XXXXX区观音镇向斜往东南延伸尾部地带,境内形成以观斗山—翠屏山为界两大地貌,东南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区,西北部属方斗山丘陵区。勘查区为观斗山麓下结构剥蚀丘陵地貌,原始地貌坡度20°~30°。坡向280°~289°,地形高程在315.239m~335.833m,相对高差20.6m,区内原多为耕地和经济果林栽种区,因为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受后期人为改造成阶梯状。

    (2)气象特征

    XXXXX地域在东亚中纬度地带XX盆地南部,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综合影响下,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气候属性。总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季温暖、雨热同季;同时还含有春季回暖早,夏季温湿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气候特征,和干旱、冰雹、大风、暴雨、低温绵雨等灾难性天气常有发生特点。

    其中XXXXX市XXXXX年平均晴朗8.6天,阴天254.6天,剩下为多云天气,整年平均雾日67.2%,年最多117日,日照率25%,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雨量1155.2mm,降雨集中在5~9月,7、8月降雨量最大,多以大雨或暴雨降落, 年平均相对湿度84%,主导风向东北,年平均风速1.2m/s,定时最大15.0m/s,年均无霜期343天。

    2.2 场地岩土地质组成

    依据此次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将此次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时代、成因及土性特征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①(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 )粉质粘土 = 2 \* GB3 ②及其下伏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泥岩层 = 3 \* GB3 ③和砂岩层④。现将各土层关键野外特征描述以下:

    (1)人工填土①(Q4ml)

    紫红色、褐黄色,松散,欠固结,由风化、中风化砂岩、泥岩块石、碎块、粉质粘土、砂混合组成,稍湿、松散。颗粒含量10~70%,粒径:20~200mm为主,局部可达成400~800mm。场地人工填土厚:0.60~8.5m,平均厚:3.62m,场地大部分全部有分布。该层关键为近期人工回填物,回填时间小于5年,据调察访问,该层在回填过程中未经过分层碾压和扎实。

    (2)粉质粘土②(Q4el+dl)

    褐色~褐黄色,软塑~可塑,局部含有机质,韧性较高,干强度较高,由粘粒、粉砂组成。厚0.90~7.30m,平均厚:2.58m。场地大部分钻孔全部有分布。

    (3)强风化泥岩层 = 3 \* GB3 ③1(J1z)

    紫褐色、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层状结构,间夹灰绿色高岭石薄层。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许石英和绢云母,矿物大部分蚀变。风化裂隙发育,见同色泥质充填和黑色Fe、Mn质氧化膜浸染。岩芯破碎,多呈土状、碎块状、薄饼状,手折易碎,遇水极易崩解,失水易开裂。该层广布于整个场地,层厚在0.6~6.3m之间,平均厚度2.16m。值得提出是强风化层厚度改变较大,它和下伏中风化层分界线是一个模糊界线,它们之间实际上展现一个过渡关系。

    (4)中风化泥岩层 = 3 \* GB3 ③2(J1z)

    浅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结构,局部夹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薄层或条纹,岩性欠均匀。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许石英和绢云母,层理较清楚。上部裂隙发育,矿物部分蚀变,裂隙面及层面见少许Fe、Mn质氧化物。下部岩石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岩石强度相对较高,局部展现软硬相间状,具遇水极易崩解,失水易开裂特征。此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5)强风化砂岩层④1(J1z)

    灰紫色,浅绿色,关键由长石、石英及少许云母等组成,钙质胶结,中~厚层状结构,砂质结构,硬质岩石,裂隙发育,岩芯面见铁猛浸染,岩芯多呈碎块状,块状,强风化。该层广布于整个场地,层厚在0.7~3.6m之间,平均厚度1.31m。值得提出是强风化层厚度改变较大,它和下伏中风化层分界线是一个模糊界线,它们之间实际上展现一个过渡关系。

    (6)中风化砂岩层④2(J1z)

    灰紫色,浅绿色,关键由长石、石英及少许云母等组成,灰紫色段砂岩含泥质较重,局部夹泥岩,钙质胶结,中~厚层状结构,砂质结构,硬质岩石,裂隙较发育,局部岩芯面见铁猛浸染,岩芯呈柱状为主,局部短柱状,此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各层岩土空间分布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1-1′~8-8′。

    2.3 地质结构

    拟建场地在区域上地处新华夏结构体系第三沉降带之XX沉降褶皱带西南部,该褶皱带由一系列北东~南西走向背、向斜组成。关键结构形迹由北向南有观斗山背斜,控制了区内结构格局。观斗山背斜总体为一不对称厢状形态,轴迹方向呈N45°E展布,并略向南西端倾伏。两翼出露地层以J1zh为主,岩层陡倾;核部较为宽大,为T3xj地层组成,组成观斗山背斜山岭。勘察区在观斗山背斜北西翼近背斜核部,区内出露岩层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泥岩和砂岩,产状为313°∠33°。

    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依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关键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在人工填土中,关键由大气降雨水或地表水体下渗补给,仅在部分钻孔存在,水位埋深多在314.70~323.20m,无统一地下水位。基岩裂隙水关键赋存于砂泥岩层风化裂隙中,水量不大。

    据该邻近地域已经有水文地质资料,

    水腐蚀性试验结果表 表2-1

    评价指标

    评价项目

    指标试验范围值

    标 准 值

    有没有

    腐蚀性

    腐蚀

    等级

    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硫酸盐(SO42-)含量:65.80mg/L

    <300

    镁盐(Mg2+)含量:14.20mg/L

    <20XX

    总矿化度:385.97mg/L

    <20XX0

    PH值: 7.64

    >6.5

    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评价

    Cl-含量106.79mg/L

    <10000

    水对钢结构

    腐蚀性评价

    PH值:7.64

    >6.5

    水腐蚀性评价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20XX年版))第12章12.2节及附录G进行。依据场地水分析汇报和表2-1,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 ,按场地属Ⅱ 类环境判定: 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微、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微,对钢结构腐蚀性微。

    2.5 场地地震效应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XX)(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及川震防发[20XX]74号文,XXXXX市XXXXX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础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XX),结合地域经验及邻近场地已经有资料分析,场地土层属于中软土;场地覆盖层厚度在0~5.2m范围内,估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范围为200~250m/s,据此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第4.1.1条,确定场地处于对建筑抗震通常地段。

    2.6 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此次详勘针对场地地基土层特点采取了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方法,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20XX年版)相关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5.1原位测试

    此次勘察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已反应在工程地质剖面图中,其测试指标分层统计结果参见表2。

     

    标贯(N)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2

    土层

    名称

    统计

    次数

    范围值N

    (击/30cm)

    平均值μ

    (击/30cm)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统计修正系数ψ

    标准值

    (击/30cm)

    粉质粘土②

    6

    2.5~4.0

    3.3

    0.50

    0.16

    0.939

    3.1

    2.5.2 室内试验

    1.场地内粉质粘土进行了土常规和快剪试验,岩石进行了抗压试验。

    关键土层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3

    岩土

    名称

    统计项目

    含水率

    ωo(%)

    密度

    ρ0

    (g/cm3)

    液限

    ωL

    (%)

    塑限

    ωp

    (%)

    塑性

    指数

    IP

    压缩模量

    ES1-2

    (MPa)

    抗剪强度(快剪)

    粘内聚力

    C(kPa)

    内摩

    擦角

    φ(度)

    粉质粘土

    统计次数

    5

    5

    5

    2

    2

    2

    5

    5

    5

    最大值

    28.5

    2.03

    0.81929

    28.7

    19.7

    9.6

    7.14

    17.47

    11.78

    最小值

    19.45

    1.87

    0.66005

    23.8

    14.2

    9

    4

    14.82

    8.44

    平均值

    25.7

    1.94

    0.743

    26.3

    17.0

    9.3

    4.8

    16.3

    10.3

    标准差

    3.83

    0.062

    0.065

    / -

     / 

     / 

    1.31

    1.1

    1.4

    变异系数

    0.15

    0.032

    0.088

    /  

    /  

    /  

    0.27

    0.07

    0.14

    修正系数

    1.14

    0.97

    1.08

    /  

    /  

    /  

    0.74

    0.94

    0.87

    标准值

    29.3

    1.9

    0.805

    26.3

    17.0

    9.3

    3.60

    15

    9

    2.此次勘察对侏罗纪下统珍珠冲组中风化泥岩及中风化砂岩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其试验结果详见,关键地层试验指标统计详见下表(表2-3、2-4)。

    中风化泥岩岩石物理力学结果表 表2-4

    岩性

    指标

    统计数n

    范围值

    平均值Фm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特征值

    中风化泥岩

    天然含水量

    ω(%)

    5

    4.92-6.88

    5.60

    0.78

    0.14

    1.13

    6.30

    天然密度

    ρ =SUM(LEFT) 0(g/cm3)

    5

    2.40-2.45

    2.42

    0.021

    0.009

    0.99

    2.40

    天然抗压强度(Mpa)

    6

    3.26-4.89

    4.17

    0.558

    0.134

    0.89

    3.71

    中风化砂岩岩石物理力学结果表 表2-5

    岩 性

    指标

    统计数n

    范围值

    平均值Фm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特征值

    中风化砂岩

    天然含水量

    ω(%)

    5

    2.04-2.44

    2.30

    0.18

    0.08

    1.09

    2.50

    天然密度

    ρ =SUM(LEFT) 0(g/cm3)

    10

    2.50-2.61

    2.57

    0.072

    0.18

    0.98

    2.50

    天然抗压强度(Mpa)

    11

    7.0-12.01

    9.7

    1.47

    0.15

    0.91

    8.81

    3. 场地及地基评价

    3.1 场地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在区域上勘察区在观斗山背斜北西翼近背斜核部,区内出露岩层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泥岩和砂岩,产状为313°∠33°。基底岩石属于单斜结构,岩层分布稳定,地质结构简单,场地内无全新活动性断裂结构经过,滑坡、泥石流、岩溶洞穴等不良地质现象现实状况不发育,但人工填土为2~5年新近填土,因自重会沉降,设计人员应充足考虑这一原因,采取对应方法进行处理。注意军事光缆在场地内分布位置。场地属可进行建设通常地段,基础适宜工程建设。

    3.2 地基土力学性质评价

    场地地基岩土层组成单一,勘察揭露范围内关键由人工填土①、粉质粘土②、泥岩③和砂岩④组成。具体评价以下:

    (1)人工填土①

    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厚度改变较大,均匀性较差,未经碾压和扎实,属欠固结土,自重沉陷还未完成,不能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使用,属不良地基土,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消除其自重沉陷并达成一定承载能力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后。

    (2)粉质粘土②

    软可塑,韧性较高,干强度较高,部分地段分布。该层横向纵向改变均大,力学性质中等,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地基土,需处理后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3)泥岩强风化层③1

    工程性质很好,属低压缩性地基土,是良好基础持力层。

    (4)泥岩中等风化层③2

    工程性质很好,是场地拟建建筑物各类基础良好持力层。

    (5)砂岩强风化层④2

    工程性质很好,属低压缩性地基土,是良好基础持力层。

    (6)砂岩中等风化层④2

    工程性质很好,是场地拟建建筑物各类基础良好持力层。

    3.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依据钻探、原位测试结果,结合相邻地域经验,特提供设计所需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1:

    土 层

    名 称

    天 然

    重 度(KN/m3)

    压 缩

    模 量

    Es(MPa)

    单轴抗压强度

    标准值frk(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ak(kPa)

    基底摩擦系数

    μ

    抗剪强度指标

    凝聚力C

    (kPa)

    内摩擦角

    (°)

    人工填土①

    18.8

    /

    /

    80

    0.25

    8

    12

    粉质粘土②

    19.0

    3.6

    /

    100

    0.25

    15

    9

    强风化泥岩③1

    24.0

    /

    /

    250

    0.40

    /

    /

    中风化泥岩③2

    24.3

    /

    3.70(天然)

    500

    0.45

    /

    /

    强风化砂岩④1

    25.0

    /

    /

    300

    0.40

    /

    /

    中风化砂岩④2

    25.2

    /

    8.81(饱和)

    1200

    0.45

    /

    /

    各岩土层关键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表3-1

    4. 边坡稳定性评价

    (1)场区填方边坡评价

    场地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在该位置形成填方边坡(代表性剖面2~4剖面),填方高度为4.0~8.0m。依据GB50330-20XX《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附录A及第3.2.1条中要求,土质边坡高度大,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验证填方边坡稳定性选择经典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2~4号剖面地面比较平缓,填方边坡可能部分沿着地面线、部分滑面在填土内部。现选择3-3’号剖面,对填方边坡进行边坡稳定性定量验算,土质边坡稳定性示意图以下。

    计算参数选择:

    (1)在计算中条块面积和条块长度,条块倾角等形态参数均从1:200工程地质剖面图(3-3’)上直接量取。

    (2)重度选择

    人工填土天然重度取18.8KN/m3。

    (3)抗剪强度指标选择

    抗剪强度指标选择:人工填土 C取8Kpa,φ取12°。

    计算结果见表4-1。

    3-3’剖面第一级边坡稳定性计算 表4-1

    条块号

    重度(kN/m3)

    总面积(m2)

    土体总重量(KN)

    滑面长度(m)

    滑面倾角 (度)

    内聚力(KN)

    内摩擦角

    下滑力(KN)

    累积下滑力(KN)

    抗滑力(KN)

    累积抗滑力(KN)

    传输系数

    稳定系数

    安全系数

    E1

    18.80

    6.47

    121.59

    5.09

    43.73

    8.00

    12.00

    84.05

    84.05

    59.38

    59.38

    0.87

    0.71

    1.35

    E2

    18.80

    14.35

    269.76

    3.82

    36.09

    8.00

    12.00

    158.92

    232.01

    76.92

    128.56

    0.96

    0.55

    1.35

    E3

    18.80

    19.24

    361.77

    3.25

    21.07

    8.00

    12.00

    130.04

    353.44

    97.72

    221.51

    0.91

    0.63

    1.35

    E4

    18.80

    20.89

    392.70

    2.95

    12.95

    8.00

    12.00

    87.98

    409.86

    104.94

    306.67

    0.96

    0.75

    1.35

    E5

    18.80

    17.37

    326.55

    2.26

    8.89

    8.00

    12.00

    50.45

    443.90

    86.67

    381.06

    0.98

    0.86

    1.35

    由稳定性计算可知边坡稳定系数K=0.86,小于一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5,不稳定,因为放坡有限,提议依据拟建建筑物需要设置挡土墙等支挡结构,应先支挡后回填,并对回填土进行压实,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计算参数选择:

    (1)在计算中条块面积和条块长度,条块倾角等形态参数均从1:200工程地质剖面图(3-3’)上直接量取。

    (2)重度选择

    人工填土天然重度取18.8KN/m3。

    (3)抗剪强度指标选择

    抗剪强度指标选择:人工填土 C取8Kpa,φ取12°。

    计算结果见表4-2。

    3-3’剖面第二级边坡稳定性计算 表4-2

    条块号

    重度(kN/m3)

    总面积(m2)

    土体总重量(KN)

    滑面长度(m)

    滑面倾角 (度)

    内聚力(KN)

    内摩擦角

    下滑力(KN)

    累积下滑力(KN)

    抗滑力(KN)

    累积抗滑力(KN)

    传输系数

    稳定系数

    安全系数

    G1

    18.80

    0.80

    15.10

    1.82

    51.98

    8.00

    12.00

    11.89

    11.89

    16.58

    16.58

    0.78

    1.39

    1.35

    G2

    18.80

    2.82

    53.01

    1.80

    37.61

    8.00

    12.00

    32.35

    41.66

    23.35

    36.34

    0.92

    0.87

    1.35

    G3

    18.80

    4.20

    78.91

    1.65

    29.26

    8.00

    12.00

    38.57

    76.73

    27.83

    61.12

    0.96

    0.80

    1.35

    G4

    18.80

    4.50

    84.58

    1.36

    22.53

    8.00

    12.00

    32.41

    105.96

    27.52

    86.11

    0.97

    0.81

    1.35

    由稳定性计算可知边坡稳定系数K=0.81,小于一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5,不稳定,因为放坡有限,提议依据拟建建筑物需要设置挡土墙等支挡结构,应先支挡后回填,并对回填土进行压实,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2)场区岩质边坡评价

    岩质边坡在场地北部,依据设计方案,场区按设计高程整平后,上部大部分覆盖层将被挖去,该边坡多为基岩出露,边坡岩性为泥岩,局部夹薄层砂质泥岩或砂岩,岩层产状313°∠33°,两组节理产状分别为113°∠45°,52°∠81°。边坡坡向280度,切坡后形成边坡估计8~16m,经野外调查,边坡现实状况基础稳定。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依据赤平投影分析,Ns-C,Ns-L1 及Ns-L2交线倾向和边坡倾向相近,且倾角小于坡角,边坡属于顺向边坡,属于不稳定结构,边坡切坡后在层面和节理裂隙切割下易发生局部滑塌,提议在人工切坡后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843-20XX)对该边坡采取对应支护方法对边坡进行处理。

    5. 对基础设计和施工提议

    5.1 地基基础方案选择

    依据钻探结果,结合当地已经有经验,提议场地内拟建挡土墙应依据场地地形分段设置,强风化泥岩③1或砂岩④1和中风化泥岩③2或砂岩④2可直接作为拟建挡土墙基础持力层;若采取人工填土①层或粉质粘土②层作为挡墙基础持力层,需进行地基处理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5.2 基础施工中应注意问题

    (1)因为场地内局部地段存在排水涵洞,基础施工中应依据现场情况进行必需排水处理。

    (2)在进行基础施工时应注意对基础持力层保护,尽可能确保持力层厚度和强度不被破坏,避免因外界原因(如:开挖不妥、水浸泡或暴晒等)影响造成场地持力层恶化,对基础带来不利影响。

    (3)回填土应分层回填,逐层进行压实,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4)基础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地基验槽工作。

    (5)提议场地内拟建挡土墙应依据场地地形分段设置,同一段挡土墙应采取同一地基土作持力层。

    (6) 在设计挡墙时需考虑墙顶荷载;

    6. 结论和提议

    总而言之,对场地地基关键问题结论和相关提议以下:

    (1)场地及其周围无断裂经过,滑坡、坍毁、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现实状况不发育,场地稳定性很好,适宜建筑。

    (2)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XX),XXXXX市XXXXX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础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处于对建筑抗震通常地段。

    (3)提议场地内拟建挡土墙应依据场地地形分段设置,强风化泥岩③1或砂岩④1和中风化泥岩③2或砂岩④2可直接作为拟建挡土墙基础持力层;若采取人工填土①层或粉质粘土②层作为挡墙基础持力层,需进行地基处理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4)提议每一段挡土墙宜选择相同土层作持力层。

    (5)提议对场地形成填方边坡及开挖后岩质边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843-20XX)进行支护或护坡处理。

    (6)地基基础施工时须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实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7)设计所需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1。

    (8)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含有微腐蚀性。

    (9)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应加强验槽工作,我单位将配合业主监督指导基础施工。

    (10)本汇报书可作为本场地拟建挡土墙设计施工之岩土工程依据。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