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文秘知识 > 正文

    优秀团队申报材料知识分享x

    时间:2020-09-18 12:25:1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优秀团队申报材料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保护宣传服务队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团总支师生 8人于 2014年7月组成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保护 宣传服务队,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行”为主题,于 7月15日赴

    宝鸡、汉中进行了为期 6 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宣传服务活动。

     在活动过程 中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培养 和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社会认识和社会经验, 使广 大在校学子真正走到工农群众中去、 使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 用具体的实践行 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 果简要总结如下:

    一、 考察考察挖掘关中地区民间传统艺术

    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包括了民间工艺 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陕西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博 大精深,魅力四射,动人心魄,是研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极其重要的一大领域。

     其中关中地区的民间艺术可谓独具特色。

    关中地区民间艺术多姿多彩, 文化底蕴深厚, 地域特色鲜明, 是中国民族民间传 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此次实践活动分别探访了宝鸡地区民间艺术多 姿多彩,文化底蕴深厚, 地域特色鲜明, 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我们此次实践活动分别探访了“桃符献瑞”——凤翔县木板年画调查探 访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邰立平木板年画艺术、 宝鸡金台区“罗氏”彩 塑彩绘研习所调查探访、 “彩塑中的禅者”——罗蜀梁彩塑彩绘艺术、 凤翔县泥 塑传习所调查探访、“用泥土捏出生命”——胡深泥塑艺术等地。

    民间艺术的生存传承问题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广泛流传深受群众欢 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 如今民间艺术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冲 击。以机械化、 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 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了手 工劳动,在这种状况下, 许多民间艺术品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很多人摒弃了。

     同时,伴随新的时代、 文化和人文背景的改变, 人民群众的审美口味也正在发生 巨大的变化, 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喜爱传统的东西。

     生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年 轻人开始追求时尚,民族民间艺术渐渐离开了人们的生活和视野。

    我们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也主要就如何看待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怎样让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正确理解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关系, 正确贯彻“古 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为主要内容, 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呼吁更多 的人来保护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精神, 深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学生设计作品展

    通过几天的调研走访, 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告诉我们, 传统的手工技艺和 文化已受到时代和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 因其自身的狭隘性和封闭性, 一些传统 民间艺术和技艺已经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

     然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离不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离不开祖国五千年艺术文明的 支撑,传统的民间艺术不仅是珍贵的艺术遗产和艺术表现形式, 而且储存了一个 地域文化所具有的历史、宗教、文化、伦理、审美等多种信息。作为文化遗产大 国,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抢救和保 护民间传统艺术,迫在眉睫。

    7月15日-20日,经过多天的调研与实地探访, 我们在宝鸡市中心广场附近以“我 的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了我院设计系学生设计作品展, 同时以宝鸡地区的木版年 画等民间艺术形式为切入点, 宣传讲解当前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以及社会各界对 于拯救民间艺术所作出的诸多尝试与努力。这次展览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地群众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展览宣传, 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有了较深 的理解,将会更加关注保护民间艺术的相关事业, 并希望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能 够更加健康繁荣的传承下去, 让子孙后代也都能欣赏到这些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 的艺术瑰宝。

    三、指导创新开发当地民间艺术(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瓷刻)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 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 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 须适合社会之需。

    首先,民间艺人与学校合作适应社会发展。

     校企合作, 学校通过艺人使学生注重 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

     学校民间艺术家合作, 既实现了让学生所学与实践有机结合, 又为民间艺术传承 与发展提供了帮助。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来到了位于宝鸡市的马辉统工作室与马老师的民间 艺术的创新开发进行了亲切交谈, 一个看似简单的瓷刻, 从材料的选择上就非常 的有考究,听老师说他曾为了淘到最好的瓷器在景德镇的瓷器工厂呆了 6 个月, 作为一个艺人他的精神不得不让人敬佩, 一辈子专做一件事, 把一件事做到最好。

     从瓷刻的内容上,老师比较偏向国画于国画,通过在瓷器运用不同的刀具手法, 制作出来的作品带着它独特的韵味。同时就一些具体合作事项进行进一步商讨。

     以便日后工作室与我校学生有很好的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

    赵钰琪 2015/10/8 21:09:22

    四、探访关中地区传统民间艺术

    1. “桃符献瑞”——凤翔县木板年画调查探访 凤翔年画源于凤翔南肖里邰姓,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凤翔县的木版年画,有文 字记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正德二年( 1507),这个县的邰氏家族,就有八户 从事木版年画的制作。起初,他们的名称叫“万盛画局”,后来改为“荣兴画 局”,再后来又变为“世兴画局”。

     木版年画的事业, 也像他们祖祖辈辈希望的 那样,越来越繁荣兴旺。鼎盛时期,生产者多达一百多家,画局也有十多家,形 成了比较完整的设计、雕刻、印刷、彩绘、发售的作坊。

     数百年来,凤翔木版年画在陕、甘、宁、青、川地区一直深受老百姓欢迎。每逢 腊月二十三, 家家户户都要“扫社”, 把旧的门神、 “家宅六神”和屋内墙上的 年画撤下来并烧掉, “送上天”以祭灶王, 再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到了大年三 十,门扇上贴门神,门框上贴对联,院子灶房贴“家宅六神”、“天神”贴上院 中,“土地”守至门口,“灶王”进厨房,“仓神”到粮仓,“龙王”看水井, “牛马王”护马房;大户人家则客厅挂“中堂”画, 屋内贴风俗画,窗扇上搁“十 全十美”, 戏剧故事“满”炕墙。

     因此凤翔木版年画是西北农村千家万户辞旧迎 新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邰立平木板年画艺术

    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县, 是我国知名的木版年画产区。

     据凤翔县南肖 里村邰氏族案记载, 明正德二年前, 邰氏家族已有八户从事年画生产, 至今已传 承延续了 20 代。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凤翔年华濒临灭绝, 1978年后,“西凤世 兴画局”第三代传人邰怡, 主持成立了凤怡年画社, 重新恢复了风向木版年画这 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我们有幸得以探访现凤怡年画社的主持者邰立平即邰 怡的长子,从他那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关于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汉族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 始于唐宋, 盛于明清, 被国外收 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在世界各著名的博物馆皆有收藏。

     邰立平老师 介绍说: 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 神画和窗花画六类; 品种最多的的时候有六百多种, 经过他数十年的恢复、 挖掘、 整理和创新的有四百多种。

    在与邰老师交谈的过程中还提到了凤翔木版年画与中国其他十二种木版年画最 大的差别就在于凤翔木版年画是套色填染, 而其他的木版年画是手工填染。

     同时 邰老师还表示说手工填染也不失美感, 但是却失去了木版年画最重要的感觉, 失 去了传统的意味。

    2. 宝鸡金台区“罗氏”彩塑彩绘研习所调查探访 彩塑彩绘是民间彩塑造像的重要部分 , 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 彩塑彩绘具有 明确主色调 ;布色和纹图时虚实相同 ;边饰突出 ;遵守规制的艺术特征 .由于风土 人情和文化习俗的不同 , 北方和南方彩塑造像的彩绘有区别 :北方彩塑彩绘粗犷 豪迈、强劲雄浑 ,在具体表现形式上 ,特别注重形体与结构的把握 ; 南方彩塑彩绘 则造型圆浑丰满、淳朴秀润 ,在纹样的装饰上 , 讲究“满而不塞 ,繁中有简”。

     “彩塑中的禅者”——罗蜀梁彩塑彩绘艺术 金台彩塑彩绘诞生于清代康熙年间, 主要分布于宝鸡西部地区, 在宁夏、 甘肃部 分地区也享有盛誉, 这一技艺广泛应用于寺庙、 道观等古建的彩塑彩绘。

     罗氏祖 辈主要在寺庙塑神像并上色彩绘、 庙宇壁画。

     罗氏彩塑彩绘以做工精细、 图案优 美、色泽鲜亮而令人称道,以不开裂、不掉色而闻名乡梓。

    16 日我们在金台区文化馆馆长的帮助下,来到了金台区蟠龙镇塔寺头村,找到 了罗氏彩塑彩彩绘的第四代传人罗蜀梁, 并和罗蜀梁老师进行了交流和学习。

     罗 老师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现的十分热情, 于是便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罗氏彩塑彩 绘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一些他个人从事彩塑彩绘事业的经历。

     罗老师告诉了我们罗氏彩塑彩绘的祖传的独门彩塑彩绘技艺, 有祖辈秘籍, 不外 传,且已被正式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氏彩绘共有二十多道工序, 大体可 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够神图。打神桩;装神脏、挂神肉;穿神衣,即上细泥; 装神彩;贴神金等。

     最后罗老师还告诉我们他的家族一直靠做泥塑养家糊口, 主 要给宗教场所塑神像或给庙宇画壁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 罗氏彩塑彩绘发展的道 路越来越窄。“庙越来越少,想要把这么技艺很好的传承下去,实在困难重重, 即使有政府的扶持, 也很难保证这门技艺能好好传承。

     为了罗氏彩塑彩绘的技艺 得以传承发展, 罗蜀梁决定贴钱授艺, 也算是教出了几批徒弟, 从罗老师的脸上 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无奈,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想要现代人保护传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难度。

     随后,罗蜀梁老师还带领我们去参观了他的作品, 看到实物, 不得不惊叹作品的 精美,不得不赞赏罗老师的巧夺天工的技艺以及他始终坚持梦想坚持保护传承传 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定信念。

    凤翔县泥塑传习所调查探访

    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因六百多年前, 明太祖朱元璋派部将李文忠第六 营在此“屯兵”而得名。

    六营泥塑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相传六百多年前, 明太祖朱元璋 曾派部将李文忠在雍水河畔“屯兵”, 第六营中,一部分江西籍的士兵会用陶瓷, 便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制模,捏泥人、泥动物,做偶彩绘,当作 泥玩具出售。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 并代代相传。

     这写泥玩具起先以 表现虎、狮、牛、马、猪、狗、兔等动物和神话历史戏剧人物为主,俗称“泥耍 活”,后逐渐演变成彩绘、素描等手法的泥虎脸挂片、泥牛头挂片等。泥塑作品 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手工修饰、描线、彩绘、上油等十多道工序 方式。其造型洗炼概括, 色彩鲜明、形态妩媚可亲, 具有简、艳、神的艺术特色。

     “用泥土捏出生命”——胡深泥塑艺术

    7月 18 日,我们专程前往位于凤翔县北约 10 公里处的六营村调查探访。

     沿路经过数家泥塑场所, 部分私家院子里摆放着做好的泥塑作品, 活灵活现的动 物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随后我们找到了泥塑老艺人、 民间艺术家胡深家, 他是凤翔泥塑中造诣很深的民 间艺术家之一,出自他手的泥塑马、泥塑羊被国家邮票总局选为 2002 年马年和

    2003 年羊年生肖邮票主图案在全国发行,使六营泥塑声名大振,享誉海内外, 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数以百计的中外专家、 学者、游客到六营村参观旅游, 国内外 许多影视、报刊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从此,六营泥塑享誉国内外。

    五、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精神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告诉我们, 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文化已受到时代和外来 文化的严重冲击,因其自身的狭隘和封闭,慢慢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渐渐退去。

     然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离不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离 不开祖国五千年文明经典的支撑。

     传统的民间艺术不仅是珍贵的艺术遗产和生活 用品,而且储存了一个地域文化所有的历史、宗教、文化、伦理、审美的种种信 息。在当今的世界文化背景下, 需要我们重新去认读, 去了解,并作为民族复兴, 作为整体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 法国、英国 在保护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拨出巨款, 制定了各种法律和措施予以保护, 率 先做出了典范。

     作为文化遗产大国, 中国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迫在眉睫。

    2. 对于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1)政府应加大对濒危失传的民间艺术类别的抢救力度 着眼长远,立足实际,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思 路,加紧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规划, 真正把民间艺术资源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 日程。对一些具有较高历史、 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典型民间艺术, 建立健全资料档 案,列入《保护名录》,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和 经费,进行系统全面的保护。

     同时还可建立民间艺术馆, 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教 育基地。

    (2)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队伍建设。

     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绝技、绝艺、绝活,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 鼓励带徒授艺,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尽快用录 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对长期从事优秀民 间艺术制作、表演,形成风格、自成流派、有成就者,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 奖励;要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保 护、研究的骨干队伍,促进各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3)建立合理的资金支持机制

    要切实加强领导, 为民间艺术资源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 加大财政 投入,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 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 主要用于民间传 统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保护、利用、人才培养及重要项目和传承人的扶持。

     同时,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 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 开发和利用, 建立国有和民间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

    (4)民间艺术的开发利用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 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 设;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挖掘一批文化艺术资源,参与 到旅游和经济活动中去, 走边保护边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积极创新农村文 化活动载体, 经常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及参与面广、 影响深刻的节庆活动, 引 导这些活动之与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挥相结合, 既满足群众“求美、 求乐”的需求, 又为民间艺术资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 5)积极宣传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从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软实力标志的高度,鼓励人们更多地了解民间艺术资源, 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认识, 增强全民保护民间文化的自 觉性,培养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感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保护民间传 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