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实践报告 > 正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统计(平均数)▏沪教版(4)x

    时间:2020-11-09 04:13:0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平均数 第一课时

    课题

    平均数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统计”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课也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为学生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做准备。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求平均数也一直是被我们看作一种典型的应用题进行教学。平均数是最常用的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所以在推断统计计算中,经常要用到平均数,我们的教材将平均数归入了统计的初步认识范畴,可以说是还原了平均数的本来面目。

    学情分析

    学生接触统计知识比较早,多次经历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但对统计的数据分析较单一,是第一次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学习本知识之前学生对平均数并不是一无所知,在平时生活中见过或听过平均数。在我们平时的应用题中经常解决求平均数问题。但在平均数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可以说是白纸一张。本班中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探究,但在有些方面缺乏自觉性,有待加强。平均数意义蕴涵了丰富、深刻的统计背景,所以尽量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学,少些“伪造”数据。相信本课的内容对于五年级学生的识知水平来说,对平均数概念及意义的建构应该不会太难。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2、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

    3、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4、感悟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评价目标

    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知道平均数介于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校本化

    目标

    1、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理解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简单有趣的平均数问题。2、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与价值,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数量的两组同类数据

    课前准备

    玻璃珠若干,秒表一个,每个学生自备碗一个,筷一双,多媒体课件。

    教学板块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目标指向

    情景引入

    主动探索

    课内练习

    课内拓展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相同数量的两组同类数据比较

    我们就一起来玩夹玻璃珠的游戏,先听清游戏规则(1、不能用手拿2、掉在桌上和地上的不算3、时间:30秒钟。好,谁愿意来做裁判,帮大家看时间?

    3、请小组长负责统计每组夹玻璃球的总数。

    按组汇报板书

    师:哪一组成绩好?为什么?

    二、不同数量的两组同类数据比较

    1、老师也加入3组,3组的的成绩好。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2、怎样比才合理?你有什么好办法?

    3、1组平均每个人夹玻璃珠的个数是1组的平均数,2组平均每个人夹玻璃珠的个数是2组的平均数,,3组平均每个人夹玻璃珠的个数是3组的平均数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平均数”。

     (板书 :平均数)

    1、你能估算各个组平均每人夹了几个吗?

    2、展示讨论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

    注意观察平均数的数值范围

    (2)先总后分

    平均数=总和÷个数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小结: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它代表了一个平均水平。是“假设” 每个小组每个成员的夹了多少个玻璃珠,因此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师:算出了平均数,现在可以比出夹玻璃球水平高低的名次了吗?

    4、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出示:

    同学们跳集体舞得分统计表

    年龄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总分

    760

    588

    480

    人数

    8

    6

    5

    师: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5、通过第一个游戏和为集体舞比赛排名,我们来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

    板书: 总和÷个数=平均数

    6、平均数的数值范围

    观察夹珠的个数与平均数,对平均数的数值范围,你有什么发现吗?

    你有不同看法吗?

    7、那我们试一试,请你先估计下面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计算验证。

    (出示课件)

    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那我们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平均数不可以是小数。

      ( )

    (2)小胖期中考试的总成绩是291分,他的平均成绩是97分。

      ( )

    2、选择:

    (1)我们五年级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8厘米。张杰是五年级的队员,他的身高155厘米。

      ( )

    A、可能 B、不可能

    (2)第一小组6个同学的身高是142、140、140、137、152、

    135,估一估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 ( )

    A、比135少 B、比152多 C、在135到152之间

    3、有一篮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56g、55g、54g、58g、55g、53g、54g

    这篮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

    1)估计一下它们的平均重量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它们的平均重量在什么范围之内?

    3)算一算,它们的平均重量是多少?

    (56+55+54+58+55+53+54)÷7

    还可以怎么算?

    [50×7+(6+5+4+8+5+3+4)]÷7

    50+(6+5+4+8+5+3+4)÷7

    师:请将平均数55与每个鸡蛋的实际重量比一比,结果怎样?这道题算出的平均数与条件中一些数据会一样,是不是平均数就变成实际数了?为什么?

    师:观察平均数和每个鸡蛋的重量,你发现了什么?

    合理利用基准数计算,能使某些平均数应用题简化。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怎样比较的?

    人数相等时用比较总数的多少的方法比较简便

    两队人数不相等时,用总数来比较不公平

    小组讨论方法

    算出平均每个人夹玻璃珠的个数

    讨论交流

    自己的发现:

    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观察验证

    当加入一个特大或者特小的数据,平均数所产生的变化。

    学生能运用了平均数的哪个特征。

    说说本课的收获与疑问

    指向目标1:

    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思考。在学生的讨论中,认识到比较投篮的总数不合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指向目标2:

    通过仔细观察算式中各个平均数与各个具体数据之间的关系的比较,明确平均数不是指每小组各个成员的实际的夹珠个数,因此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指向目标3:

    通过将所求得的平均数与每个小组成员的实际投篮个数进行比较,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初步体会平均数是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目标指向4

    感悟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巩固平均数的概念

    指向评价目标:

    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巩固平均数的概念。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计算才能达到又对又快,真正体现算法的最优化,为下节课平均数的计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目标指向:校本化目标

    通过计算让学生感悟平均数就在我们生活中,并通过课内拓展,体会学习平均数的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统计 平均数 上册 五年级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