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申报材料 > 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记叙文阅读专题考点七:归纳主旨,体会情感

    时间:2020-11-02 20:32:55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考点七:归纳主旨,体会情感

    考点突破

    设问形式

    1.作者对××持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2.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认为××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4.本文意蕴深刻,谈谈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5.简单说说××可贵的精神及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6.下面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解题技巧

    1.基本思路

    一篇文章,透过表层内容,作者总会有所寄托,表达定的情感态度,譬如赞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或者揭定的人生哲理。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等。

    归纳主旨的基本要求: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文章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的内容了然于胸,这样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要进行局部突破,通过分析人物、事件和关键词句,把文章主旨提炼出来。常见的归纳主旨的格式为

    ①写人为主:叙述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叙述了……,批评(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的情感

    现在对文章主旨的考查形式日趋多样化,所以要根据题日要求,选择合适的答题格式,譬如直接答出情感态度或精神品质,或分条概括感悟、启示等。

    2.答题方法

    (1)人物提取法:情感来自人物的表现和感受,紧紧围绕人物,通过对人物的表现或心理、情感等的直接描写.可以提炼出情感主旨。

    (2)事件提取法: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寄托在事件里面,所以要筛选出事件,通过事件提取情感主旨。

    (3)抓特殊句段法:开头交代情感线索的句子,中间表现人物之后的议论抒情的句子,过渡句,篇末点明题旨或深化、升华主题的句子,都是归纳情感主旨的关键。

    (4)提关键词句法:行文有些关键词句,是主旨的暗示或揭示,臂如表明情感态度的词句,评价人物言行的词句,等等,都可以直接用来归纳情感主旨。

    (5)事物提取法:针对写景状物或以物件为线索的文章,在对这些事物的描述中,本身就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情感,所以只要抓住对这些事物描述的部分进行分析,即可提炼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3.答题模式

    根据要求,遵循格式,规范答题

    经典例题

    (2018四川达州中考,18)阅读下面文章,完元成问题。

    单车岁月

    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③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钤铛悠悠,来去如风。

    ④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珍爱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⑤我第一次学骑单车就骑的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髙,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一。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

    ⑥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场了。

    ⑦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l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让人激动的穊悆。我骑了很迒很远,渠道边旳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

    ⑧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⑨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看单车。

    ⑩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静心垂钓。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到他们钓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

    (11)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毛本栋《人民周刊》2017年第11期)

    请简要说说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津】从题干中“哪些情感”的说法看,要提炼出的情感态度绝对不止一条,这一点同学们答题时要注意。本题需要我们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釆用“事物提取法”“事件提取法”“人物提取法”和“抓特殊句段法”解题。从全文来看,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散文。题目是“单车岁月”,“单车”作为事物线索贯穿全文,结合开头段和末尾段分析,可提炼出作者对单车的怀念之情。另外,文章第②③段写我们家作为全村首家拥有单车的人家而拥有的荣耀感,第④段写父亲对单车的珍惜,第⑥至⑧段写“我”学会骑车的洒脱,第⑨⑩段写“我”骑车上学的洒脱和悠然文中通过单车回忆出的那段美好岁月已经逝去,因此作者是带着无奈与惋惜之情的。同时,父亲是单车的主人,是逝去的那段岁月中的主要人物,结合首尾段分析,还可提炼出作者对于父亲的回忆与思念之情。把以上提炼的内容分条归纳即可。

    【参考答案】对父亲的回忆与思念,对时光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以及对老旧单车的怀念。

    题组演练

    题组一 基础过关

    一、(2019江苏盐城大丰实验初级中学学情调研,14-17)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3分)

    五猖会(节选)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一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粵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针,将什么“生于大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侯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选文出自散文集________除了本文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请你再写出两篇出自这本散文集的散文:________、________。(3分)

    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画横线句子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两篇散文在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上的共同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山东诸城七上期中联考,18-2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3分)

    百合花开

    宓月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擎起它的根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黃,却又那么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没想到,父亲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而脆弱。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挖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贯注地守在旁,扶着花朵。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完整地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嘞。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将它固定好。经过一番腾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父亲笑笑,说你明早来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适应了新环境,精神抖擞地立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

    ⑦九月天气逐渐转凉,野百合也在一阵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看着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好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棵。父亲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⑧八岁那个冬天,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春天来了,太阳的温暖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是他给予我的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直到今天,毎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当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章内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喇叭

    B.根茎

    C.锄头

    D.凋零

    小积累 知识拓展

    【实词常识】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①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②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的词,如说、跑、学习。

    ③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如多、少、高、矮、胆小、美丽、红色。

    ④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二、第一、二分之一、十倍、万、亿、半、十来个。

    ⑤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个、张、米、支、次、架、辆、株、头。

    ⑥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可分为三类——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如我、你、他、自已、大家、谁、什么、怎么样、这样。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的句子。(3分)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成长路上,“我”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 达标测评

    一、(2019山西孝义九上期中,15-17)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7分)

    扶自行车的人

    王东梅

    坐在胡同口的石墩上,丁大力足足吸了三根烟。吸第一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七个人。吸第二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四个人。吸第三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五个人。这些人有的手插在口袋里,耳朵里塞着耳机,匆匆而去;有的呼朋唤友,彼此嘻嘻哈哈;有的心事重重,低头不语。唯一相似的是,这些人都行色匆匆,好像谁也顾不上看一眼身边发生了什么。不,丁大力分明记得抽第二根烟时,那个塞着耳机,踩着滑板的小伙子,曾经向身旁的林荫路望了一眼。然而也只是望了一眼,脚下的滑板就骨碌碌跑远了。

    身旁的林荫路上,十几辆自行车正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北方的春天,多的不只是阳光明媚,还有风。就在刚才,大力眼瞅着一股子风,打着旋儿从东边路口冲过来。这风像胡同里撒野的孩子,不管不顾,一路冲将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辆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倒下,最后还是晃晃悠悠地趴在了正在旁边修鞋的聋子身后,险些就砸到了聋子师傅的后背了。聋子真是聋啊,身后这么大的动静,他竟一点没听到,仍然闷着头锥着手里的破鞋。

    眼前的情景被正准备回家的大力看个正着,大力心想:这要是小时候,这是多好的学雷锋做好事的机会呀!

    小时候的丁大力为了做点好人好事,和小伙伴们一天到晚在街上到处跑。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爷爷让座,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帮邻居抬水。当然,也包括扶起倒在路边的自行车。大力记忆里的小时候,到处都是争着做好人好事的小雷锋。

    可是今天,大力抽了三根烟,从他面前过去了十六个人,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把自行车扶起来天色渐渐暗下来,太阳也早就躲到高楼背后去了,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连修鞋的聋子师傅都丢下了手里的活计,准备收摊了。

    唉!大力失望极了,看来今天是不会有人扶自行车了。他原本只是想做个小测试:在扶不起的风潮之下,是否还有人愿意扶起自行车。

    聋子师傅是在站起身子,拍打围裙上的灰土时,发现身后倒着的一大片自行车的。聋子师傅顾不得拍打千净身上的灰土,就急匆匆跑到路东头,扶起第一辆自行车,然后是第二辆。

    大力是在聋子师傅扶起第二辆自行车时站起身的。

    聋子师傅扶第三辆自行车的时候,一个路过的中学生参与了进来,接着是一个接孩子放学的大姐,再接着是两个穿着很时尚的年轻姑娘。最后,一个拿着公文包的大哥,扶起了最后一辆自行车这一切都太快了,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等大力回过神来的时候,路上的人已经散了,只剩下一趟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自行车,还有正在收摊的修鞋师傅。

    眼前的情景,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唯有丁大力懊恼不已:咋没给我留一辆呢?

    这时候,大力倒开始后悔自己的测试了。为什么要去测试别人呢?测试别人的结果,发现的不正好是自己的犹豫吗?

    大力这会子倒是盼着再来一阵风,再刮倒几辆自行车,让他也能做回好事。可偏偏这时候天空里没有一丝风,路边也没有一辆躺倒的自行车。

    大力更加懊恼了。

    拐进胡同口,天,已经大黑了。大力觉着心里空落落的,回家的脚步都没了精气神。突然,大力发现灯影里,停着一辆黑色的二八男车。

    大力立时来了精神,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只是经过时,脚尖向旁边划拉了一下就听身后“哗啦”一声响,大力回头再看,二八男车就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大力倒像是很吃惊的样子,急忙忙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自行车,支好。然后,在自行车后座上柔柔地摸了一把,用谁也听不到的声音,说了句:对不起了!然后,大力才咧开大嘴,嘿嘿笑着回家了。

    (有删改)

    1.《扶自行车的人》似一幅绝妙漫画,对当今社会中和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了无情的暴露与讽刺,也对__________进行了讴歌与赞扬。(3分)

    2.请发挥想象和联想,描述画线处“风刮倒林荫路上的自行车”的情景。(6分)

    写作提示:情节合理,详略得当,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篇小说缩写为一篇200字以内的短文。(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吉林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上期末,17—2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24分)

    生机

    丰子恺

    去年除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木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

    第一次遭的早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到我家,当时因为我的别寓里没有水仙花盆,我特为跑到瓷器店去买一只纯白的瓷盘来供养它。这瓷盘很大,很重,原来不是水仙花盆。据瓷器店里的老头子说,它是光绪年间的东西,是官场中请客时用以盛某种特别肴馔的家伙。只因后来没有人用得着它,至今没有卖脱。我觉得普通所谓水仙花盆,长方形的、扇形的,在过去的中国画里都已看厌了,而且形式都不及这家伙好看。就假定这家伙是为我特制的水仙花盆,买了它来,给我的水仙花配合,形状色彩都很调和。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谁相信这是官场中盛酒肉的东西?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花才好。如何带去?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提倡风雅;把它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过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得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甏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是为第一次遭的早灾。

    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泽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见了,水仙花就遭殃。他们说石子里统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洗净,就代替他做这番工作。他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雨花台石子浸着水,映着太阳光,光泽、色彩、花纹、都很美丽。有几颗可以使人想象起“通灵宝玉”来。看的人越聚越多,孩子们尤多,女孩子最热心。她们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年糕吃好,她们又去踢毽子了;毽子踢好,她们又去散步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见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咦,水仙花哪里去了?”东寻西找,发见它横卧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是为第二次遭的水灾。

    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其间春寒太甚,患难迭起。其生机被这些天灾人祸所阻抑,始终不能开花。直到我要离开缘缘堂的前一天,它还是含苞未放。我此去预定暮春回来,不见它开花又不甘心,以问阿毛。阿毛说:用绳子穿好,提了去!这回不致忘记了。”我赞成。于是水仙花倒悬在阿毛的手里旅行了。它到了我的寓中,仍旧坐在原配的盆里。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缘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殊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房间内少了一盆水仙花也没有人查问。直到次日清晨,阿毛叫了 “啊哟!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内的水连底冻,敲也敲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之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了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阿毛说“乌者”,我觉得的确有些儿“乌”,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垂死的水仙花就被从房中移到灶间。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

    谁说水仙花清高?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1936年3月作

    (有删改)

    【注】甏(bèng):瓮一类的器皿。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踌躇( )(2)憔悴( )(3)埋怨( )(4)料峭( )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记叙顺序展开全文的?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水仙花遭受的几次灾难。(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仙花在孩子们的手中又遭遇了一次灾难,但在作者笔下却丝毫不见埋怨,可见他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段“我”见了水仙花后“心中大快”,原因有哪些?作者由水仙花的遭遇想到人间的事,想到个人、家庭、国家和民族的事,这是什么写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分析“生机”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 素养提升

    一、(2018青海西宁中考,16-2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⑥段,说说当“我”面对分歧时,为什么“感到了责任的重大”。(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第⑧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江西中考,13-1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亼,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匀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转问建辉。

    “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

    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了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虛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黃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岀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黃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勺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囯情,说他每次过黃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珊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

    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略有删减)

    1.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8分)

    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

    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堤坝像瓦灰色堡墙

    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

    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题组一基础过关

    1.【答案】《朝花夕拾》《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常》《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这要求同学们日常在读名著的基础上,还要把握作家作品情况。本题需要把握鲁迅及其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情况,明确《朝花夕拾》包含的十篇散文。填写作品时注意把书名号带上。

    2.【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急于要背完书的情形,表达了“我”对父亲逼“我”背书的无奈与不满。

    【解析】赏析句子,先确定赏析角度,该画线句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得多而明显,那就从比喻的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接着分析上下文语境,明确:“我”急于去五猖会游玩,父亲却逼“我”背《鉴略》,画线句上面语境写出“我”的无奈,下文写我”背下《鉴略》后其他人的高兴的反应和“我”的失落、冷漠与不满。

    3.【答案】运用神态、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工人如释重负的愉悦心情,从侧面衬托“我”被逼背书的痛苦与无奈。

    【解析】先读句子,从“露出笑容”“高高地抱起”“快步走等词句确定该句属于对工人的神态、动作描写。接着分析该句的上下文语境,明确是“我”背下《鉴略》后父亲允许“我”去逛五猖会后工人的反应,从笑容、动作和“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可以看出替“我”着急的工人也“如释重负”,心情愉悦这从侧面反衬“我”被逼读书的“痛苦与无奈”。

    4.【答案】写作手法: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五猖会》中“我”在背书前想去看五猖会的兴奋心情与背书后的扫兴形成鲜明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形成对比:(不结合内容扣分)。

    主题思想:都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五猖会》是通过父亲逼“我”在看会前背书体现出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表现出来的。(不结合内容扣分)

    【解析】先看写作手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文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后文写三味书屋严肃而枯燥的私塾生活,从中可提炼出对比手法。而本文背书前“我”急切想去五猖会,背书后对五猖会兴味索然,两种心情和态度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再看主题思想,适合采用“事件提取法”解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现了私塾生活对儿童天性的束缚,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教育制度。而本文父亲的做法,也因不懂儿童心理,盲日、生硬地打击了儿童无忧无虑的天性,通迫儿童被动读书,所以批判的矛头也是指向不通人情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样二者在主题思想上的相同点也明确了。注意归纳两个共同点时,要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做简要分析。

    1.【答案】小时候“我”跟父亲去山谷,喜欢上了百合花,父亲把它成功移植回家;九月天气转凉后百合花又被分瓣重栽,来年春天重新长出。

    【解析】本文以百合花为叙事的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第①-⑥段写“我”小时候跟随父亲去山谷,喜欢上了百合花,父亲挖出百合花带回家,成功移植;第⑦段写九月天气转凉后百合花又被父亲分瓣重栽;第⑧段写来年春天百合花重新长出。该题抓住“小时候”“九月”“春天来了”三个时间点,围绕线索百合花依次概括人物、情节即可。

    2.D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中的词性常识。D项中的“凋零”是动司,其他三项均为名词。

    3.【答案】(示例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百合花拟作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百合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示例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溜茁壮的青苗齐刷刷地站着的样子比喻成小队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百合整齐、充满生机的样子,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解析】题干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通读画线句,发现“齐刷刷地站着”属于对青苗的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画线句出现在选文第⑧段,结合该句的上下文语境,发现上文写“我”等待野百合发芽等得失去耐心,下文写“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百合发芽了。由此可见,“齐刷刷地站着”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百合发芽后的勃勃生机,也流露出“我”的惊喜之情。也可从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4.【答案】(1)父亲让“我”知道一朵花是怎样长成的,教会“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2)百合花的枯萎、凋零让人感伤,告诉“我”生命短暂、美好易逝。(3)百合花移栽后,到春天长出一溜青苗,让“我”看到蓬勃的希望。(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适合采用“人物提取法”“事件提取法”和“提关键词句法”解题。本文属于双线结构,既写百合花,也写父亲给予“我”的教育与引导,所以分析时既要结合百合花的生命历程,也要结合父亲这个人物的表现。通读全文,提炼父亲的表现;第①段“我”跟父亲去山谷;第④⑤段父亲把野百合移栽回家;第⑥段父亲让“我”第二天看百合花;第⑦段父亲分瓣重栽百合花;第⑧段百合花发芽,“我”兴奋地告诉父亲叙事结束后,第⑨段对父亲的一生进行了归纳,选用该段第句话可以提炼出启示中的第一条。再回头梳理移植的野百合的生命历程,采用“提关键词句法”,可以从第⑦段提炼出“生命短哲、美好易逝”等,从第⑧段野百合发芽提炼出“蓬勃的希望”等。

    题组二 达标测评

    1.【答案】人们的冷漠自私 人性深处的丑陋 互帮互助和谐共建的文明新风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适合采用“人物提取法”和“事件提取法”“抓特殊句段法”解题。通过大力的测试和路人的表现,可以提炼出当今社会中人们的“冷漠自私”、人性的“丑陋”;通过大力急于助人的心理和修鞋聋子师傅的表现,可以提炼出讴歌和赞扬“互帮互助和谐共建的文明新风”的主题。

    2.【答案】(示例)东头的那辆自行车在风里只侧歪了一下身子,就一头栽到了身边同伴的身上。第二辆还没纳过闷来,就直接被拍到了第三辆身上。第三辆躲闪不及,直接把第四辆推倒。第四辆又带倒了第五辆……眨眼工夫,就像电视里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林荫路上的一趟自行车悉数倒下。

    【解析】本题属于扩写题,从语境看,“风刮倒林荫路上的自行车”仅仅属于情景描述,那么扩写描述时,要抓住“风刮”的样子、“林荫路”的环境、“自行车倒下”的情状,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进行扩写。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比喻等,让整个情景变得形象鲜活。

    3.【答案】(示例)一阵风过,并排摆在林荫路上的十几辆自行车相继倒地。目睹此景的丁大力不上前扶车,却蹲在胡同口对路过的行人进行测验:看有无热心的路人上前扶起倒地的自行车。测试结果令他失望。他回想从前,慨叹世风日下。这时路边修鞋的聋子师傅起身带头将自行车扶起。进行人心测试的丁大力,却测出自己内心的冷漠与自私,追悔莫及,只好在胡同口故意划拉倒路旁停放的一辆自行车,又急急上前扶起,才满意地回了家。

    【解析】本题考查缩写能力。可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进行合理缩写,略去人物描写部分,只陈述事件。注意缩写时做到语言流畅,条理清晰,符合字数要求。

    1.【答案】(1)chóu(2)qiáo(3)mán(4)qiào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拼读能力。做題过程中不要过分自信,可查字典确定再记牢

    2.【答案】倒叙。承上启下。

    【解析】选文第一段交代水仙“今天方才开花”,第二至五段则回顾水仙在开花前先后经历的早灾、水灾、冻灾的情形,结尾写“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我见了心中大快”。由此可见本文是采用倒叙的顺序展开全文的。选文第二段交代今春天气状况,接着总写“道了好几次灾难”,下文紧接着一一展开讲述遭受的每一次灾难,从结构上,由此确定该段属于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答案】旱灾、水灾、冻灾

    【解析】通读全文,采用“提关键词句法”,从第三段段首和段末提炼出“旱灾”,从第四段段首和段末提炼出“水灾”,从第五段段首和段末提炼出“冻灾

    4.【答案】“供养”一词表现出“我”对水仙花的珍视态度,对水仙花养护的精心程度,表达了“我”对水仙花的喜爱之情。(“喜爱”“珍视"要答出,意思对即可)

    【解析】先把该句子放回到选文第三段段末,接着探究该句的上下文语境。从发现憔悴的水仙花后,将其“供养”在花盆中,还放些白糖在水里,这一切都表明对水仙花的珍视,以及对水仙花的喜爱。

    5.【答案】字里行间体现出他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解析】该题针对选文第四段水仙花遭受水灾而设,可采用“事件提取法”和“提关键词句法”解题。仔细阅读该段,发现作者写孩子们忘记了水仙花的表现,不厌其烦,从玩石子的详细过程,到吃年糕、踢毽子,散步等,事无巨细,一一道来使得水仙花从早晨到晚上一直饱受水灾,但字里行间毫无埋怨。由此可见,虽然孩子们让水仙花饱受水灾,但作者喜爱孩子们,所以不会因为这点错事就埋怨他们。

    6.【答案】原因:①水仙花开得很好;②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③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写法:以小见大。

    【解析】这是一道送分题。首先在选文最后一段定位“心中大快”的位置,然后探究该词所在句子的上下文语境。下文说“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接着下文一一表述原因,由此可见,关于原因的表述主要在下文。仔细分析下文,可以分条提炼出水仙花、人间的事、国家民族的事三方面的原因。明明全文写的是关于水仙花枯荣的内容,可是作者却在文末把主题拓展到人间的事、国家民族的事上,由此可见,该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7.【答案】“生机”在文中既指水仙花在遭遇三次毁灭性的打击之后又重新活了过来,并且开出美丽的花朵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又指中华民族摧不垮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水仙花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与敬意,寄托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家、爱国情怀。

    【解析】“生机”是本文的标题,行文中也反复出现,结合标题、行文和结尾点题段看,“生机”指水仙花在遭遇三次打击后重新活过来的顽强的生命力,选文以此为标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顺强生命力的赞美和敬意;另外结尾段作者还拓展出去,“生机不灭”还代表了摧不垮的民族精神,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家、爱国情怀。

    题组三 素养提升

    1.【答案】本文通过描写祖孙三代人一起在田野里散步的生活场景(平凡小事),生动地展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解析】解答本题时既要概括全文内容,还要提炼出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采用“人物提取法”“事件提取法”和“抓特殊句段法”解题。先通读全文,提炼出人物为母亲、“我”、妻子和儿子祖孙三代人,接着分析标题和行文内容,提炼出事件为“散步”,地点在“田野里”。接着分析行文,第②段“我提议母亲散步,母亲信服地同意;第⑤段写儿子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全家人笑了;第⑥段写后来发生分歧,“我”的决定是委屈儿子,听母亲的,母亲却说听孙儿的;文末写“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三代人稳稳地前行。由此提炼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而结尾段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深化、拓展了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答案】(1)“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

    (2)“熬”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又流露出“我”的欣慰(庆幸自己的母亲“挺住”了严冬)

    【解析】第(1)句中的“总算”要结合选文中“我”的心情来分析其作用,因为“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因此,“总算”一词既表达了“我”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终于熬过了冬天的庆幸之情;第(2)句中的“熬”,本义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老人在冬天最难度过,因此,这一“熬”字,既表现了母亲所遭受的苦痛又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能挺住的欣慰之情。

    3.【答案】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解析】根据第④段可概括出景物特点“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春天之美”等;根据最后一句“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一生命”提炼出春天充满生命力,而这段景物所写的正是一家人散步的背景。另外从轻松愉悦的文字里可以提炼出家人散步时“幸福愉悦”的心情

    4.【答案】因为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如果“我"处理不好,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体现了“我”(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

    【解析】文中写到“我”所面对的“分歧”,涉及“我”的母亲妻子和儿子,由此可知若处理不好,自然会影响“家庭和谐而“我”作为母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是解决问题、增进和谐的关键,自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5.【答案】作者通过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主旨);又揭示了寓意:暗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即对上赡养,对下培养)的重任(对家庭的使命感)

    【解析】可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结尾所重放的“精彩镜头”与题目及前文内容的关系;再根据“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从主旨、文章寓意的角度分析其作用:句中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1.【答案】①黄河及两岸空廓面寂寥 ②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 ③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 ④流沙河告诉“我”他读《黄河》的感慨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仔细审题,“触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