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工作方案 > 正文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田家炳中学、蚌埠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高一(上)月考化学 试卷(含答案)(12月份)x

    时间:2020-09-30 20:07:15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第PAGE1页(共NUMPAGES3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田家炳中学、蚌埠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3分)有以下物质 ①NaCl溶液 ②熔融的MgCl2③CuSO4粉末④NaOH 固体 ⑤金属铜 ⑥蔗糖.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导电的有①②③④⑤ B.属于电解质有①②③④

    C.不能导电的有③④⑥ D.属于纯净物的只有④⑤⑥

    2.(3分)下列有关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胶体有从属关系

    B.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C.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D.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3.(3分)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NaOH

    C.通入足量CO2气体 D.加足量盐酸

    4.(3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充分混合:OH﹣+HCO3﹣═CO32﹣+H2O

    B.CO2通入CaCl2溶液:CO2+H2O+Ca2+═CaCO3↓+2H+

    C.在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HClO+CaCO3↓

    D.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H++CO32﹣=CO2+H2O

    5.(3分)在紫色石蕊试液中分别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物质,最后不能使溶液变成无色的是(  )

    A.Cl2 B.新制氯水 C.Na2O2 D.NaOH

    6.(3分)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Ⅰ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图Ⅱ中:收集氯气

    C.图Ⅳ中:若气球干瘪,证明可与NaOH溶液反应

    D.图Ⅲ中: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7.(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氯气制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Ca(ClO)2

    B.漂白粉中的Ca(ClO)2和CaCl2都具有漂白性

    C.漂白粉与84消毒液的杀菌、消毒原理相似

    D.工业上漂白粉是由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为Ca(OH)2)制得

    8.(3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6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为Na+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NA 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1

    C.0.2 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相对分子质量:98)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D.22.4L的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9.(3分)下列微粒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H+ B.Cl﹣ C.Fe2+ D.S2﹣

    10.(3分)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

    A.SO32﹣→S2﹣ B.HCl→Cl2 C.Fe→Fe3+ D.NO→HNO3

    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但加入明矾不能使海水淡化

    C.焰色反应是物质燃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D.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12.(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在物质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态

    B.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C.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

    D.食盐水、泥水、Fe(OH)3胶体都是混合物

    13.(3分)已知: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因是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数相等,在KCl、CaCl2、Ca(NO3)2 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2 mol/L,c(Ca2+)=0.5 mol/L,c(Cl﹣)=0.4 mol/L,计算分析判断,则 c(NO3﹣)为(  )

    A.0.3 mol/L B.0.8mol/L C.0.4 mol/L D.0.5 mol/L

    14.(3分)下列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OH﹣、NO3﹣、Cl﹣ B.Ca2+、H+、Cl﹣、HCO3﹣

    C.Na+、Ca2+、NO3﹣、CO32﹣ D.Mg2+、Al3+、Cl﹣、SO42﹣

    15.(3分)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l﹣

    B.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推测该溶液中含有NH4+

    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

    16.(3分)向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炉中的水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稀盐酸时,产生气体相同的是(  )

    A.只有①②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④⑤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2分,共46分)

    17.(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的反应   

    (2)NaOH溶液与硝酸的反应   

    (3)Na2CO3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4)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18.(18分)(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物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做   剂;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剂得到电子,发生   反应。

    (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氧化剂是   。

     每摩S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19.(8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工采伐林木量的增加,森林面积锐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由于二氧化碳对从地面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部分阻碍了地球向太空辐射能量。

    (1)人们把大气中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效应称为   

    (2)这种效应会使   

    (3)大量采伐森林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是   

    (4)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采取哪些可行的措施?   

    20.(12分)为了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A中生成的主要产物是   。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   。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定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   与   之间连接下列装置中的   (填序号)。

    三、计算题(6分)

    21.(6分)取100mL Na2CO3 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6.84g 白色沉淀,沉淀用过量稀HNO3 处理质量减少到6.99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田家炳中学、蚌埠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3分)有以下物质 ①NaCl溶液 ②熔融的MgCl2③CuSO4粉末④NaOH 固体 ⑤金属铜 ⑥蔗糖.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导电的有①②③④⑤ B.属于电解质有①②③④

    C.不能导电的有③④⑥ D.属于纯净物的只有④⑤⑥

    【分析】A、金属、熔融的离子化合物、电解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B、在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C、非电解质、固态的化合物因带电微粒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

    D、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解答】解:A、因③CuSO4粉末和④NaOH 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故A错误;

    B、因①为溶液不属于化合物,则①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因③④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⑥属于非电解质,则不能导电,故C正确;

    D、②熔融的MgCl2与③CuSO4粉末都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则也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C。

    2.(3分)下列有关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胶体有从属关系

    B.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C.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D.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分析】A.Mn2O7为酸性氧化物,混合物包含分散系、分散系包含胶体;

    B.2H2S+SO2=3S↓+2H2O中,S失去电子生成S,S得到电子生成S;

    C.氧化性与得电子多少无关,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D.碱中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Mn2O7为酸性氧化物,则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包含分散系、分散系包含胶体,则混合物、分散系、胶体有从属关系,故A错误;

    B.2H2S+SO2=3S↓+2H2O中,S失去电子生成S,S得到电子生成S,可知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故B正确;

    C.氧化性与得电子多少无关,与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如碳酸,故C错误;

    D.碱中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则烧碱、熟石灰均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均属于碱,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氢氧化亚铁与硝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3.(3分)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NaOH

    C.通入足量CO2气体 D.加足量盐酸

    【分析】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加热溶液不能除杂,故A错误;

    B.加NaOH与碳酸氢钠反应,将原物质除去,故B错误;

    C.通入足量CO2气体,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可除去杂质,故C正确;

    D.二者均与盐酸反应,不能除杂,故D错误;

    故选:C。

    4.(3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充分混合:OH﹣+HCO3﹣═CO32﹣+H2O

    B.CO2通入CaCl2溶液:CO2+H2O+Ca2+═CaCO3↓+2H+

    C.在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HClO+CaCO3↓

    D.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H++CO32﹣=CO2+H2O

    【分析】A.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B.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C.该反应违反了质量守恒;

    D.稀盐酸少量,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且该反应违反了电荷守恒。

    【解答】解:A.将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充分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O3﹣═CO32﹣+H2O,故A正确;

    B.CO2通入CaCl2溶液,二者不反应,无法书写离子方程式,故B错误;

    C.在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CO2+H2O═2HClO+CaCO3↓,故C错误;

    D.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2﹣=HCO3﹣,故D错误;

    故选:A。

    5.(3分)在紫色石蕊试液中分别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物质,最后不能使溶液变成无色的是(  )

    A.Cl2 B.新制氯水 C.Na2O2 D.NaOH

    【分析】A.Cl2溶于水生成HClO,应用HClO漂白性分析解答;

    B、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应用HClO漂白性分析解答;

    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

    D、氢氧化钠无漂白性;

    【解答】解:A.Cl2溶于水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无色,故A不选;

    B.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无色,故B不选;

    C.Na2O2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无色,故C不选;

    D.NaOH具有碱性,没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无色,故D选;

    故选:D。

    6.(3分)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Ⅰ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图Ⅱ中:收集氯气

    C.图Ⅳ中:若气球干瘪,证明可与NaOH溶液反应

    D.图Ⅲ中: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分析】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氯化氢;

    B.氯气能够溶于水,所以收集氯气采用排空气法;

    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D.氯化铜固体为棕黄色,溶于水铜离子显蓝绿色。

    【解答】解:A.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湿润的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里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故A正确;

    B.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取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氯气时从长管进短管出,故B正确;

    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圆底烧瓶中的气体减少,气压降低,气球应该膨胀,故C错误;

    D.氯气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固体,为棕黄色的烟,溶于水之后生成铜离子,为蓝绿色,故D正确;

    故选:C。

    7.(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氯气制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Ca(ClO)2

    B.漂白粉中的Ca(ClO)2和CaCl2都具有漂白性

    C.漂白粉与84消毒液的杀菌、消毒原理相似

    D.工业上漂白粉是由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为Ca(OH)2)制得

    【分析】A.氯气是气体,不便保存和运输,将气体转化为较稳定固体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

    B.CaCl2不具有漂白性;

    C.漂白粉与84消毒液都具有强氧化性;

    D.氯气通入石灰乳,可生成次氯酸钙。

    【解答】解:A.氯气是气体,不便保存和运输,将气体转化为较稳定固体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所以工业上将氯气制成漂白粉,故A正确;

    B.Ca(ClO)2可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CaCl2不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漂白粉与84消毒液都含有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正确;

    D.氯气通入石灰乳,可生成次氯酸钙,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故D正确。

    故选:B。

    8.(3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6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为Na+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NA 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1

    C.0.2 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相对分子质量:98)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D.22.4L的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分析】A、求出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钠反应变为+1价时失去1个电子来分析;

    B、当物质的量相同时,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C、求出硫酸和磷酸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两者中均含4个氧原子来分析;

    D、氮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

    【解答】解:A、4.6g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而钠反应变为+1价时失去1个电子,故0.2mol钠反应后失去0.2NA个电子,故A错误;

    B、NA 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均为1mol,而当物质的量相同时,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两者的质量之比为32:2=16:1,故B错误;

    C、0.2 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的物质的量均为0.2mol,而两者中均含4个氧原子,故0.2mol硫酸和0.2mol磷酸中均含氧原子为0.8NA个,故C正确;

    D、氮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9.(3分)下列微粒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H+ B.Cl﹣ C.Fe2+ D.S2﹣

    【分析】居于最高价的只有氧化性,居于最低价的只有还原性,居于中间价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离子具有较弱的氧化性,故A不选;

    B、氯离子中氯元素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故B不选;

    C、+2价为铁元素的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选;

    D、硫离子中硫元素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故D不选;

    故选:C。

    10.(3分)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

    A.SO32﹣→S2﹣ B.HCl→Cl2 C.Fe→Fe3+ D.NO→HNO3

    【分析】需加入还原剂,则选项中为氧化剂的还原反应,氧化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故A正确;

    B.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B错误;

    C.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C错误;

    D.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但加入明矾不能使海水淡化

    C.焰色反应是物质燃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D.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分析】A.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

    B.明矾只能净水,不能对海水进行淡化;

    C、焰色反应是一种元素的物理性质;

    D、生石灰只能吸水。

    【解答】解:A.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所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故A错误;

    B.明矾只能净水,去除水中可见性杂质,不能对海水进行淡化,故B正确;

    C、焰色反应是一种元素的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但在进行焰色反应时可以伴随化学反应,故C错误;

    D、生石灰只能吸水,无还原性,不能抗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12.(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在物质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态

    B.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C.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

    D.食盐水、泥水、Fe(OH)3胶体都是混合物

    【分析】A、元素的存在形态有化合态和游离态两种;

    B、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C、纯净物根据构成元素是一种还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D、溶液、浊液和胶体均为混合物。

    【解答】解:A、元素的存在形态有化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化合态即化合物,游离态即单质,故A正确;

    B、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纯净物根据构成元素是一种还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单质和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溶液、浊液和胶体均为混合物,而食盐水是溶液,泥水是浊液,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故三者均为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B。

    13.(3分)已知: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因是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数相等,在KCl、CaCl2、Ca(NO3)2 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2 mol/L,c(Ca2+)=0.5 mol/L,c(Cl﹣)=0.4 mol/L,计算分析判断,则 c(NO3﹣)为(  )

    A.0.3 mol/L B.0.8mol/L C.0.4 mol/L D.0.5 mol/L

    【分析】KCl、CaCl2、Ca(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2mol/L,c(Ca2+)=0.5mol/L,c(Cl﹣)=0.4mol/L,设c(NO3﹣)为x,忽略水的电离,利用电荷守恒计算。

    【解答】解:KCl、CaCl2、Ca(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2mol/L,c(Ca2+)=0.5mol/L,c(Cl﹣)=0.4mol/L,设c(NO3﹣)为x,忽略水的电离由电荷守恒可知,0.2mol/L×1+0.5mol/L×2=0.4mol/L×1+x×1,解得x=0.80mol/L,则 c(NO3﹣)为0.8mol/L,

    故选:B。

    14.(3分)下列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OH﹣、NO3﹣、Cl﹣ B.Ca2+、H+、Cl﹣、HCO3﹣

    C.Na+、Ca2+、NO3﹣、CO32﹣ D.Mg2+、Al3+、Cl﹣、SO42﹣

    【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解:A、Fe2+、OH﹣会生成Fe(OH)2沉淀而不能共存,故A错误;

    B、H+、HCO3﹣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B错误;

    C、Ca2+、CO32﹣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共存,故C错误;

    D、Mg2+、Al3+、Cl﹣、SO42﹣之间互不反应,故能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5.(3分)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l﹣

    B.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推测该溶液中含有NH4+

    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

    【分析】A、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判断;

    B、根据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判断;

    C、根据铵根离子及氨气的性质判断;

    D、根据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

    【解答】解:A.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为Cl﹣+Ag+═AgCl↓,AgCl不溶于稀硝酸,可确定溶液中含有Cl﹣,故A合理;

    B.KSCN溶液是用于检验Fe3+的试剂,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Fe3+.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存在Fe3+,而只能是溶液中Fe2+的和加入的氯水反应生成,2Fe2++Cl2═2Fe3++2Cl﹣.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B合理;

    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碱性气体,而高中化学中碱性气体只有氨气,根据题意,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产生了NH3,发生反应NH4++OH﹣△ˉNH3↑+H2O,有NH3产生,则证明溶液中含有NH4+,故C

    D.根据题意,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为CO2.而溶液中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离子有CO32﹣、HCO3﹣,反应为CO32﹣+2H+═CO2↑+H2O、HCO3﹣+H+═CO2↑+H2O.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

    CO32﹣或HCO3﹣或两者都有,故D不合理;

    故选:D。

    16.(3分)向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炉中的水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稀盐酸时,产生气体相同的是(  )

    A.只有①②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④⑤

    【分析】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炉中的水垢④贝壳⑤蛋壳的主要成分均是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根据所得产物来判断。

    【解答】解: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炉中的水垢④贝壳⑤蛋壳的主要成分均是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产物是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是一样的。

    故选:B。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2分,共46分)

    17.(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的反应 Ba2++SO42﹣=BaSO4↓ 

    (2)NaOH溶液与硝酸的反应 OH﹣+H+═H2O 

    (3)Na2CO3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CO32﹣+2H+=CO2↑+H2O 

    (4)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CaCO3+2H+═Ca2++H2O+CO2↑ 

    【分析】(1)氯化钡与氯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2)氢氧化钠与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

    (3)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4)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解答】解:(1)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故答案为:Ba2++SO42﹣=BaSO4↓;

    (2)NaOH溶液与硝酸的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故答案为:OH﹣+H+═H2O;

    (3)Na2CO3溶液与硫酸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故答案为:CO32﹣+2H+=CO2↑+H2O;

    (4)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a2++H2O+CO2↑。

    18.(18分)(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物发生 氧化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做 还原 剂;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氧化 剂得到电子,发生 还原 反应。

    (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N、S (填元素符号),还原剂是 C (填化学式,下同),被氧化的元素是 C (填元素符号),氧化剂是 S、KNO3 。

     每摩S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2mol 

    【分析】(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所在反应物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被还原;

    (2)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对应产物是氧化产物。

    【解答】解:(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所在反应物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氧化;还原;氧化;还原;

    (2)在反应2KNO3+C+S═K2S+2NO2↑+CO2↑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N、S在反应中被还原,氧化剂是S、KNO3,化合价升高元素C所在的反应物单质C是还原剂,对应产物CO2是氧化产物,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则每摩S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2mol;

    故答案为:N、S;C;C;S、KNO3;2mol。

    19.(8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工采伐林木量的增加,森林面积锐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由于二氧化碳对从地面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部分阻碍了地球向太空辐射能量。

    (1)人们把大气中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效应称为 温室效应 

    (2)这种效应会使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大量采伐森林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是 森林中的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 

    (4)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采取哪些可行的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清洁能源,大量植树造林 

    【分析】(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地球变暖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能引起全球变暖据此判断;

    (3)依据植物的光合作用解答;

    (4)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吸收二氧化碳。

    【解答】解:(1)人们把大气中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能引起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

    故答案为: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森林中的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大量采伐森林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减少,消耗二氧化碳减少,而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故答案为:森林中的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

    (4)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清洁能源,大量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清洁能源,大量植树造林。

    20.(12分)为了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A中生成的主要产物是 CO2 。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高温ˉ2CO 

    (3)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 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2,H2也能使CuO还原,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 。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定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 D 与 E 之间连接下列装置中的 ④ (填序号)。

    【分析】A中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用于除去氯化氢,C为干燥装置,D中,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CO,在E中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u和二氧化碳,F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实验时,应在D、E装置之间连接盛有碱石灰的装置,除去CO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影响实验结论,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装置A中生成的主要产物是CO2,故答案为:CO2;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2+C高温ˉ 2CO,故答案为:CO 2+C高温ˉ

    (3)因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 2,H 2 也能使CuO还原,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则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故答案为: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 2,H 2 也能使CuO还原,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

    (4)实验时,应在D、E装置之间连接盛有碱石灰的装置,除去CO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影响实验结论,故答案为:D; E; ④。

    三、计算题(6分)

    21.(6分)取100mL Na2CO3 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6.84g 白色沉淀,沉淀用过量稀HNO3 处理质量减少到6.99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 0.3mol/L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12L .

    【分析】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得到16.84g 白色沉淀为BaSO4、BaCO3,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发生反应:BaCO3+2HNO3=Ba(NO3)2+CO2↑+H2O,最终6.99g沉淀为BaSO4,

    (1)根据n=mM计算BaSO4的物质的量,而n(Na2SO4)=n(BaSO4),再根据c

    (2)计算BaCO3的物质的量,而n(CO2 )=n(BaCO3),再根据V=nVm计算.

    【解答】解: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得到16.84g 白色沉淀为BaSO4、BaCO3,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发生反应:BaCO3+2HNO3=Ba(NO3)2+CO2↑+H2O,最终6.99g沉淀为BaSO4,

    (1)n(Na2SO4)=n(BaSO4)=6.99g233g/mol=0.03mol,所以c(Na2SO4)=0.03mol

    (2)n(CO2 )=n(BaCO3)=16.84g-6.99g197g/mol=0.05mol,所以V(CO2 )=0.05mol×22.4L/mol=1.12L

    相关热词搜索: 铁路 蚌埠市 蚌埠 中学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