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动员大会 > 正文

    交通领域碳足迹研究综述x

    时间:2020-10-12 13:02:5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交通领域碳足迹研究综述 -许伦辉魏艳楠 PAGE

    交通领域碳足迹研究综述 -许伦辉魏艳楠 PAGE #

    PAGE #

    PAGE # 交通信息与安全 2 0 14年6期 第3 2卷总18 8期

    交通领域碳足迹研究综述

    许伦辉 魏艳楠▲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广州5 1 0 6 4 0)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 ,碳减排和碳循环得到了广泛关注 。碳足迹的研究就

    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 ,它是节能减排的基本量化参数 。在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 ,对交通领

    域碳足迹进行专项研究 ,了解交通领域实现低碳化的潜力和主要影响因素 ,有利于实现交通领域的节

    能减排,对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文中回顾了交通领域的碳足迹的主要研究 ,介绍了

    碳足迹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国内外交通领域现有 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针对

    我国目前交通碳足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确定进一步 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关于交通领域的

    碳足迹研究都只是关注交通活动的某一方面 ,在对碳足迹 进行研究时,应扩大研究范围,从多个角度

    进行,并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交通工程;研究综述;碳足迹;IPCC计算法;低碳交通

    中图分类号 :U49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 0. 3963/j . i ssn1 6 74-4861. 2014 . 06. 000

    AnOve rviewofCarbonFootprin tRe sea rch inTransportat i on

    XUL u nh u i WE IY a n n a n

    (Schoo lo fCiv i lEng ine ering an dTransportat i on,Sout hCh i naUn i ve r s i t yo fTechno logy,

    Guangzhou51064 0? Chi na)

    Abstract : The climate changehas attracteda great am ount of attentionaround theworld; thus,carbone mission an d carbon cycle have become an issue of wide concern . Carbon footprint affects global warming and it is a basic parameter of en e 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pecial researchoncarbon footprint in transportationhelpsun derstan d the po- tential an d them ain influencing facto rs toachieve lowcarbon, an d it advocates ene rgy saving ande mission reduction in traffic net w

    ork and improves the harmony between traffic and the environ 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m ain carbon foot-print research i n transportation; it focuseson thedefinitionof carbon footprint,calculation methodand the existing re - search results at ho me and abroad. It compar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 sea rch and,in viewof the current state and ex- istingproblems on traff ic carbon footprint research, identifies the furtherdirection inresearchanddevelopment onthis topic. Since the current re

    searchof carbon footprint in transportationonly focuses on traffic activity,the researchscope shouldbe expanded to consid er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ore newresearchdirection s.

    Ke ywo rds: t raf f icenginee ri ng; overview。f res ea rch carbonfootpr in t; IPCC calculation me t ho d l ow ca rbon t r an spor t

    收稿日期 :

    收稿日期 :2013 —12—17 修回日期 :20 14—0 6—2 7

    第一作者简介 :许伦辉(1 9 6 5-),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交通 工程的理论 研究及工 程实 现.E—mail: lhxu@

    s cu t. edu. c n

    ▲通讯作者 :魏艳楠( 1 9 8 9—),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智能交通.E—ma i l: wei yannan0 09@16 3. com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逐渐面临着各种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全球气 候变化等,其中尤以全球气候变 化最为严峻。碳 足迹:1-3:的研究就是在全球气候 变暖的背景下提

    出,它是节能减排的基本量化参数 ,主要用来评价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并且已

    成为目前各国公认的度量碳排放的有力依据 O

    美国 国家科学院学 报》指岀,过去10年全球 CO2排放总量增加了 12%,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增长率已达 25% B:o国际能源机构 IEA)的统计

    数据表明,交通 领域的石油消耗占全球石油消费 的5 7%,预计在2 020年,将达到62%以上一6'。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 ,交通领域的能耗占全

    社会消耗总 量的18%,每年递增趋势明显,交通 温室气体的排放逐年攀高 ,交通尾气排放也已成

    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一大污染源 ,低碳交通也

    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主题。在碳足迹研究的基础 上,对交通领域碳足迹进行专项研究 ,了解交通领

    域实现低碳化的潜力和主要影响因素 ,是社会可

    持续发展和交通低碳发展重要的环节 ,有利于提

    高交通运输效率、实现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 ,促进

    交通与环境的和谐 。国外关于碳足迹研究开展较 早,并涉及多领域,研究视角广,而我国对此研究 仍处于初始阶段,研究较少,研究视角比较单一, 为此开展交通方面碳足迹研究综述 ,对比分析国

    内外研究成果,寻求我国目前研究方面的不足 ,从

    而为我国交通领域碳足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理论基础。

    碳足迹的定义

    碳足迹的概念起源于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

    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 WilliamRees等在19 92

    年提岀,在1 996年由Wacke rnage l博士完善的1 种衡量人类 对自然 资源利 用程度以及 自然界 为人 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 ,并将其定义

    为要维持特定人口生存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够 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 、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 地面积「7_8碳足迹是对人 类活动产生的具有全 球变暖潜能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表征 。但对其

    定义还存在异议:①研究 对象就只是 CO2还是所 有的温室气体;② 是用质量单位还是用土地面积 单位来表示。

    德拉克曼9:将碳足迹定义为是由某一活 动直

    接及间接引起的 CO2排放总量,或是某一产品在 整个生命周期内累积的CO2排放总量。Wied— mann等提岀碳足迹为 1项活动中直接和间接 产生的CO2排放量,或者产品在整个 生命周期累 积的CO2排放量。而马修斯和赫特威希等 :11:都

    将其定义为某一商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排 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笔者在综合各学者定义的基 础上,将碳足迹定义为1项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 直接或间接产生的 CO2总量,用质量来表征。

    碳足迹的分类和主要测算方法

    碳足迹的分类方法多样 ,根据碳足迹 的应用

    对象不同,可 分为个人碳足迹、产品服务碳足迹、 企业碳足迹和国 家/城市碳足迹4类。按照计算边 界和范围不同碳足迹又可分为 :直接碳足迹和间接

    碳足迹;也 可以按照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会(IP

    CC)的分类方法,按部门不同将碳足迹分为:能源 部门碳足迹、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部门碳足迹、农林 和土地利用变化部门碳足迹 、废弃物部 门碳足迹等。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 4种:投入

    产岀法(IO)、生命周期评估法 (LCA)、IPCC碳排 放计算法以及碳足迹计算器:12: o

    1)投入产岀法(IO)o投入产岀法最早由美 国经济学家华西里?列昂惕夫 Wassily Le on — ti e f)提出,主要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建立相宜 的数学平衡方程,来计算各部门在整个产业链 中

    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引起的温室气体量,主要 反映了经济系统中产业间各部门以及各生产活动 之间投入产岀的相互依存关系「13」。

    投入产岀法是自上而下的计算方法 ,具有综

    合性和鲁棒性,适用于宏观分析。西方国家于 2 0 世纪5 0年代初 就开始利用投入产岀法分析解决 经济问题,1 9 6 8年联合国建议将投入产岀 法也作 为各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组成部分 ,而中国的应用

    却较晚,1 9 7 4?1 9 7 6年尝试编制第一张投入产岀 表, 1 9 8 7年将编制工作制度化。方法如下:

    B = b I — A) — 1Y

    式中:B为温室气体排放量;b为直接排放系数矩 阵;I为单位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Y为最

    终需求向量。

    Bicknell"4'在生态足 迹研究中提岀了投入产 出分析模型,此模型弥补了 EF基本模型在识别 环境影响的真实发生位置、组分构成及其在产业 间的相互联系等不足的问题。孙建卫等?在 Bicknell的投入产岀产岀模型的基础上,主要从 区域投入产岀分析岀发,来核算生产满足国民经 济最终消费的产品服务)量所需要的碳排放量,

    从而对我国的碳足迹进行 1个全面系统的分析 ,

    并借鉴复合土地利用乘数的概念 ,区分了各产业

    部门的碳排放情况,最后 通过足 迹影响力和感应 力分析,对各部门间的碳关联进行了分析 ,并在实

    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岀实现碳减排的对策 。文

    章作者是在原有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 ,并根据中

    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模型加以改进后应用于中国 碳足迹研究中,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需求 ,但是其

    核算碳排放的相关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年的国家统 计年鉴,并根据IPCC提供的 温室气体清单的相

    关参数进行,所 以其碳排放因子的选取以及相关 数据的准确性方面还有待考量 。

    2 )生命周期评估法(LCA)。生命周期法是 评价1项活动或者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 命周期内所有阶段的投入与产岀各对环境造成的 影响,是1种自下而上的计算方法 ,主要使用于微

    观系统的碳排放测算。主要有4个步骤:目的与

    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

    刘韵 等:16:探讨了国内 外企业碳足迹生命周 期评估的研究现状与主要进展 ,并根据电力企业

    的具体情况、工艺流程以及碳排放特点 ,分析电力

    企业碳足迹的生命周期核算 ,建立1个可供参考

    的碳足迹核算技术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实用效 果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论证 O

    另外有学者结合生命周期法和投入产岀法.

    者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合生命周 期评价法虽然,并且避免二-,几乎还没有应用混合生命周期法结合了二者的优点 者的缺点,但由于应用难度较大 于碳足迹研究

    者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合生命周 期评价法

    虽然

    ,并且避免二-

    ,几乎还没有应用

    3) IPCC碳足迹计算法。IPCC法主要通过

    由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编写的国家温室气体

    清单指南,统筹考虑了几乎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 , 并给岀具体详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

    IPCC法在应用时,不同部门的碳足迹计算方法不 尽相同,但大体可表示为:碳排放量二活动数据X C 0 2排放因子,活动数据主要指燃料消耗量 。这种

    方法简单易行,是1种自上而下的计算方法 ,已被国 际社会广泛认可O

    交通系统复杂多变,影响因素涉及面广,所以 造就了交通碳排放问题研究的复杂性,交通碳排 放主要 是由 各种 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产生。据 IPCC研究说明,交通尾气排放中碳排放的主要方 是由CO2的形式排岀,燃料中部分碳 会以CO,甲 烷以及非甲院挥发性有机化 合物而排放,但最终 会在大气中形成 CO 2 O因此在进行城市交通碳足

    迹研究时主 要考虑对城市交通CO2排放进行测 算。

    交通碳足迹测算模型研究主要涉及 4个重要

    影响因素因素。

    燃料中的含碳量(carboncontentoffue 1):单 位燃料被消耗,会有多少 CO2被排岀。

    车辆类型清单(Veh i c 1 e i n v en to ry) o 不 同 车

    辆类型的车其消耗的燃料不同 。

    燃料效率(fuelefficiency) o每百公里的燃料 消耗。

    活动量 Get iv i ty leve 1)。车辆累计行驶的路 程。

    在进行交通碳足迹测算时考虑选择 IPCC 提

    供的计算方法,交通部门碳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

    Qc = Qijk X Dik X Nik X B i k

    式中:Q CO^

    C为 2的排放量;为车辆类型(例如小 汽车,摩托车,公共汽车等);j为燃料种类;k为道 消类的实如城量;道路、农村道路)9屮为化n石燃料 辆i的数量;B jk为车辆的co行距离;屮为车 ijk为燃料j的 2排放系数。

    而在计算城市交通碳足迹时 ,主要利 用如下

    公式求得:

    C F = ^Q1 X NCV1 X a X gX 12p 式中:CF为碳足迹,g/人;Qi为化石燃料消耗的 实物量;为燃料种类;NCV1为燃料的净发热值 , kj/kg或kj/m3,净发热值尽量采用国内数据a 为缺省碳含量;俨为碳氧化率;44/L2为碳转化为 CO2的系数;P为客运量,人。

    另外,在交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除了 常用的I

    PCC法,还有回归分析、蒙特卡洛法等,从协调城市

    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四者 关系

    岀发,模拟 和调控交通碳排放的典型模型有 ILUM

    ASS,TC — SIM,ITLUP,ME PLAN,MUSSA, F E E—MA S等。

    碳足迹计算模型发展迅速 ,但现有模 型还存

    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反映 在碳足迹计算边界的确 定、各种碳排因子的选取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等方

    面。由于碳足迹测算可以促进公众对其个人行为 所排放的 C 02的环境影响意识,所以如何提高碳 足迹计算模型的准确度和透明度 ,并对模型进行

    改进和完善将成为今后碳足迹理论研究的重点和 难点之一。

    交通领域碳足迹应用研究

    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性行业 ,尤其是1次

    性能源消耗大户备受世界各界关注 ,交通碳足迹研

    究逐渐升温,并取得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和 探索,

    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3.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交通领域的碳足迹应用研究成果较

    交通领域碳足迹研究综述 -许伦辉魏艳楠 PAGE

    交通领域碳足迹研究综述 -许伦辉魏艳楠 PAGE #

    PAGE #

    PAGE # 交通信息与安全 2 0 14年6期 第3 2卷总18 8期

    PAGE #

    PAGE #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 14年6期 第3 2卷总18 8期

    多,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多样 ,笔者主

    要从航空和公路运输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

    在航空 领域,SgourisSgouridis 等人对航

    空运输碳排放进 行评估研究,提出随着全球航空 运输需求的增加和边际燃料效率的改进效果降 低,预计在未来 航空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相对于其 他行业将增加,因此应降低航空运输温室气体排 放量,采用系统动 力学建模方法来评估 5种降低

    航空碳排放的政策对总排放量 、航空运输的机动

    性、机票和航空专业稳定性的影 响。通过情景模

    拟,测试全球航空业动态模型捕获在空中交通系 统中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延迟反馈 ,仿真结果表明,

    这些政策相互结合产生的结果更接近的弱可持续 发展的定义。

    C o n w a y就航空货运业在供应链中的碳排放 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航空货运业中消除因空管 延误而产生的碳排放约占 1 2 %,用新机型替代老

    机型,并使用合成燃料,改进飞机的设计,比如使 用后置、开式转子发动机可以大幅度提高飞机的 燃油效率。上述研究表明,在航空领域可通过改 进飞机相关技术提高运行效率 ,以及使用清洁能

    源来降低碳排放。

    在公路运输领域,P i e c y k等:18:为了研究预测

    2 0 2 0年物流、供应链以及相 关的环境影响变化的 基本发展趋势,通过大规模德尔 菲调查和分组讨

    论进行研究来增加预测的可信性和精确性,进而 根据德菲尔调查研究结果 ,建立了 3种情景模式

    来评估2 0 2 0年公路货物运输的碳排放 :在原有模

    式下,如果物流、燃油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向积极方 向发展,公路运输的 CO2排放量将会减少 10%;

    在乐观模式 下,假设燃油效率提高1 0%,碳排放 强度下降10%,CO2排放量将会比目前低47%; 在消极模式下,假设燃油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并没 有变化,CO2排放量将比目 前高56%。但笔者只 是从主观决策角 度进行分析,并没有提出碳足迹 计算的量化指标并进行说明 。

    Stokenberga等“对墨西哥 的碳足迹进行研 究,研究表明交 通运输行业是墨西哥的碳足迹的 逐渐增加的1重要因素。他们研究了交通运输活 动,能源的使用以及排放数据 ,以确定在墨西哥市

    的碳足迹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这些变量随着时间 逐渐增长,上升趋势伴随着燃油和运输乘客的增 加,并通过研究近期墨西哥市 O D调查数据,预测

    了排放的几种场景。研究表明燃油水平不变 ,运

    输活性增长5 0%,公共交通份额达到70%才能保 证维持2 0 0 7年的排放水平,而如果以私人交通来 增加运输活力,则交通排放量将翻倍。所以我们 可以通过加大公交投入来降低碳排放 。

    L. Hills man等2°:在佛罗里达运输部的资助 下,研究佛罗里达州的公共运输机构的碳足迹 ,并

    根据该州31个公共交通运输机构的数据对排放 量进行了计算,发现收费 车辆的CO2排放量占了 部门总量的82.5% ,,研究表明佛罗里达州的运 输机构可通过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减少 国家的交 通运输的碳足迹。Huang等2门根据生 命周期评价法建 立了道路修建和维护评价模型, 并对英国 A 34道路重建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温 室气体排放进行计算。但他们只计算了道路的原 料 沥青、乳胶)生产、运输、处置过程中碳排放量 ,

    而没有涉及道路的使用、破坏拆除以及循环处理 过程中的碳排放,所以从严格意义来讲只计算了 道路的部分碳足迹 。

    国外学者在碳足迹实际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相 应的成 果Farzana Rahman等「心研究开发了 1 种导航应用,为 出行者提供更加低碳的出行路线 和方式。他们提岀个人交通岀行对CO2排放量的 贡献最大,而移动设备可以对不同交通行为进行 计算反馈。他们根据IPCC法并加以改进确保 更

    加准确的反应使用者的碳排放 ,并将此模型写入

    手机内,利用 手机根据岀行者选择的不同交通 方 式来反馈他们的碳足迹 ,从而提岀了 1个移动 GP

    S应用 Ec oDrive来为使用者提供燃料效率路

    线,同时提供可到达相应目的地的公共交通 ,可提

    醒使用者绿色岀行。Chen Ron g — Chang 等:23:在基于CO2排放下提岀了 1种优化的游客

    的旅行路线,并开发了 1个遗传算法的程序来解 决低碳旅游路线问题 ,在台湾市中心著名的风景

    名胜区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路线优化实验,结果表 明所提 岀的方法是有效的低碳旅游路线规划。

     Suvish Melanta",在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及相 关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 1种碳足迹评估工具

    (CFET),对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项目 排放的温室 气体(GHG)和其他空气污染物进 行评 估。该工具提供工程项目排放量估计的 1个 全面的

    方法,并考虑建设项目的所有阶段的影响 ,包括造

    林产生的偏移,以及近期和未来的温室气 体排放政

    3.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碳足迹研究起步较早 ,研究成果较多,但

    是在国内,碳足迹研究刚刚起步,还处于初级阶 段,研究大多集 中于对城市内部交通碳足迹的应 用研究。其中,苏城元等25:人以上海市为例对城 市交通碳排放以及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作者运用IPCC2006提供的碳排放计算公式,采 用基于我国燃烧热值的 CO2排放因子,研究分析

    城市交通 CO2排放现状,并结合城市交通结构进 行分析,提岀了以慢行交通、公共交通替代私家车 岀行的减排途径,并利用情景分 析评估不同减排 策略的效果,为 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 式以及节能减排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作

    者并没有提出3种情景产生的依据 ,以及并没有

    提出具体的碳足迹计算结果来进一步论证减排效 果。

    TOC \o "1-5" \h \z 胡莹菲等「门对厦门城市交通系统碳足迹进行 评估研究,研究表明按照同样的能源需求增长率 ,

    优化交通模式可获得较优的减排效果 。其通过调

    查研究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 ERT的发展情况,运

    用I P C C法计算比较了不同公交岀行方式的碳排 放情况,结果表 明乘坐快速公交岀行的乘客所产 生的碳足迹明显低于乘坐普通公交岀行的乘客 o

    文章还指出在城市公交系统建设中 ,推广快速公

    交系统是发展低碳交通的有效手段 。

    罗希 等:26]通过构建交 通运输业碳足迹测算 模型,利用能源消费量、运输周转量等数据对 20 04-2 0 08年我国交 通运输 业能源消费碳足迹 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 足迹总量呈持续增长趋势 ,不同能源消费碳足迹

    中柴油消费碳足迹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是汽油消

    费碳足迹。作者在进行交通运输业碳足迹测算之 前首先对测算范围进行定界 ,使计算更加具有针

    对性。

    马静等:27:在基于居民 出行行为的基础上对 北京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 。作者利

    用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获取数据 ,并基于居

    民日常岀行行为计算城市交通碳排放 ,并采用结

    构方程模型深入挖掘个体行为 、居住空间以及交

    通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结果表明出行距

    离以及机动车出行频率对碳排放有正效应 ,且出

    行结构对 碳排放的影响大大超过出行总量的影 响。

    体系碳排放测评模型进行研究 ,并对城市客运交

    通结构进行优化。作者主要对城市交通系统整个 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模型不

    仅考虑了城市交通路网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而 且研究了城市客运交通体系运行时的碳排放,从 而构建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碳排放模 型和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模型 。并在碳排放模型 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模型 。

    [2 9〕

    苏涛永等 基于京津泸渝地区的相关数据 ,

    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研究 。研

    究中城市交通碳排放的测算方法主要选择采用自 上而下的测算方法,并且 根据城 市交通的相关特 征建立了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面板模型进行 实证分析,研 究表明,城市人口、机 动车拥有量以 及客货运周转量的增长对城市交通碳排放起促进 作用,而公交车比重的增加可以抑制城市交通碳 排放。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 ,国外学者的

    研究相对成熟,研究角度多样,既有国家和区域尺 度的研究,也有针对相应部门的研究以及不同交 通运输方式的研究 ;既从宏观层面研究,提出影响

    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建议 及主要解决措施来降低碳排放 ,又将碳足迹研究

    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研究岀实用性成果,更加直观 地使人们了解碳足迹 ,关注碳足迹,引导并促使人 们低碳生活。然而,国内 学者更多的是对交通碳 排放的测算,大多选用IPCC法进行测算,研究方 法和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和

    TOC \o "1-5" \h \z 发展,另外在测算交通领域碳足迹时应注重研究 解决以下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低碳经济 的

    发展和减排目标的实现 。

    1)如何基于碳足迹理论,并 结合交通运输业 的资源消耗特征和 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影响,构建

    1套可操作的道路交通碳排放测算方法 。

    )如何采集和获取碳排放因子 ,周转量及客

    货换算系数等模型需要的各个参数 ,测算道路交

    通的碳排放量。

    )如何在分析碳排放主要特征的基础上 ,系

    统地分析道路交通结构 、交通岀行方式和交通 岀

    行需求等各个方面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进而进

    行低碳道路交通发展模式的研究 。

    研究展望

    龙江 英[28:从低碳交通 理念岀发对城市交通

    目前国内外关于交通领域的碳足迹研究都只

    是关注交通活动的某一方面 ,如道路基础设施建

    设、车辆能耗以及综合分析交通活动对环境的影 响等,但还缺乏对 交通系统 “从生到死”的碳足迹 研究,即包括道路施工、使用、破坏拆除以及循环 处理,还有车辆的生产、运行、报废、再循环过程的 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在对碳足迹研究时,应 扩大研究范围,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 ,开拓新的研

    究方向。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的分析总结 ,我们

    认为交通领域碳足迹研究有待在以下几个方面开 展:

    1)交通领域 碳 足迹研 究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或选用。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预期功能效果选择 适当的模型,并 且在改进和修正现有碳足迹的分

    析方法和模型的同时

    ,还应继续开展新的计算方

    法如混合算法的研究

    2 )交通领域碳排放因子区域化

    I PCC作为

    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方法

    ,已经给岀了能源以及相

    应排放因子的相关数据

    ,但是在进行相关区域研

    究时,由于各地区的路网条件机动化水平以及气 候的不同,相关的影响因子也不 甚相同。应当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并进一步对影响碳排放的相

    关因素进行分析求证 ,从而更好的完善和修正该

    区域的碳排放因子的相关数据 ,对以后的研究评

    估做出借鉴O

    3)边界以及相应核算标准的确定。碳足迹 作为一个新概念,其评估方法和边界界定还比较 模糊,迫切需要统一、规范化的标准来约束 。边界 的界定随 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不同存在很大差 异,对计算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合理的边界确定

    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计算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岀

    减排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 Mes se r 1 iB, Gro s j eanM, Hofe rT,eta 1. F rcmna ture

    —domi natedto human—domin at eden vi ronment al c hange s lj^. Quat er na ry Sc ienceReviews,2 000〉1 9

    : 45 9—47 9.

    [2] SuhS. Areservicesbetterforc 1 imatechange?

    [J] . EnvironmentalSc ience an d Techno 1 ogy,200 6, 21

    (4) : 65 5 5—65 60.

    3 ] Wackernagel M, Schulz N B , Deumling D, eta

    1. Tracking theeco logic al overshootof thehuman e —conom y J] . 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Academ y o f Sciences of the UnitedStatesofA merica,20 02 , 9 9

    4 ] IPCC . Climate change 2007 : Synthesis reportCon— tr ibution ofWoiking Groups i,i and iii to the fouth as sessment epot of the intei^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 mate change M ]. Geneva : IPCC,007 .

    胡莹菲,王润,余运俊.厦门城市交通系统碳足迹 评 估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 01 0(3 : 98—101. HuY

    i ngf ei,Wan gRu n YuYun j un. As t u dy on the e—val uat ionofcarbonfootprint in Xi amenurban publict r anspor tsystem J]. ShanghaiEnvironmental Sc ience s,201 0, 29 (3) : 98—11 6. (inChinese)

    IEA. T ranspo rt, e ne r gy and C O2 : Mov in gt owa r d Su s—ta in ab i 1 i t y M . Paris: J ouve, 2009: 3—3 3.

    WackernagelM ReesW Ourecologi ca 1 footp ri nt:

    r educ inghuman impact onth eear th M . Gab r i da— I

    s 1 a nd, BC: NewSo c i e t yPub 1 9 9 6.

    ] Pandey D, Agrawal M , Pandey JS . Carbonfoot—p

    rint: current methodsofestimation J ]. Environ M onitAssess,010 9):3 — 12.

    ] DruckmanA JacksonT . The carbon footprint ofUK h

    ouseholds 1990 — 2004 : A socio — economically disag—gre gated,quasi— multi — regional input—outputmodel

    J]. Eco logicalEconcmics, 200 9, 68(7): 2066—2077.

    10] WiedmannT, Minx J . A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 int [R ]. ISA Research Report Durham, D H77FB ,007 :1 — 7 .

    11 ] Matthew sH S ,HendricksonCT , Webe r CL . The

    impo rtance of carbonfootprint es tim ationb ounda— ri es J ] . E nion 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 08 ,2 16):5 83 9 — 5842.

    12]耿涌,董会娟,郗凤明,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足 迹研究综述 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0 10):

    6 — 12. inC hinese) Geng

    Yong〉Dong Huijuan > XiFengming >et al. A Review of theResearch onCarbonFootprrntRespon—ding oCl imateChange J] .ChinaPopulation, Resouce andEnvir onment,2010 10):6 — 12. inChinese)

    [13]宁淼.投入产出模型在工业生态系统分析中的 应

    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 00 6, 16 (4) : 69

    —72 . Nin

    g Miao. Input — outputM odel for theAnalysis of I ndustrial Ecosystem J ]. ChinaPopulation , Re—sourc es andEnviron me nt ,006,6 4):69 — 72. in Chin e se)

    14] Bicknell K , Ball R , RossC, et al. New methodol— o gy for the ecologica 1 footprintwithanapplication t otheNew Zealand Economy J] . EcologicalEco—n omics, 1998 ,7 2) :149 — 160 .

    [15]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

    (14) : 9 26 6—9 2 7 1.

    中国碳排放足迹 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6):28 — 34. Sunjianwei, Chen

    Zhigang , Zhao Rongqin, etal. Research on carbo n emission footprint ofchina basedon input — out putmodel J ]. Chin aPopula—ton ,Resourcesand E nvironment> 2010 >20 6) : 28

    —34. (i nCh i n es e)

    16] 刘 韵,师定华,曾贤刚.电力企业碳足迹的生命 周期核算技 术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 11 ,21 1 2):321 — 324 . LiuYun , Shi Dinghua, Zeng Xi an gang. Accounting technology systemstud y of enterprises , life — cycle carbonfootprint: takin g powercompaniesforex —ample J ]. ChinaPopul ation , Resourcesand Envi— ronment, 2011,21 12):3 21 — 3 24 . (in Chinese)

    [17] Sgou r i d i sS, Bo nne f oy P A, Han s ma n R J . A i r t ranspo rtat ion inacarbonconst ra inedwor ld: Long —termdy namics of policies and st rate gies formiti—g ating thecarbon footprint of commercial aviation

    J]. Transport at ion Re se arch Par t A, 2 0 11, 4 5 (1 0) : 1 0 77—1 0 91.

    Piecyk M I, McKinnon A C . Forecasting thecar —b

    on footprint of road freight transport m 2020 J]. I 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

    010,128 1 ) :31 —42 .

    Stokenberga A, SchipperL . Tends in Tran sport Activity, Energy Use, and Carbon Footprint in MexicoCity J] .Journal of theT ransportationRe—se arch Board, 2012 ,287 1 3) :105 — 112.

    H illsmanL E , CevallosF , Sando T . Carbonfoot —p rints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agencies in Florida tr 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 J] . Journalofthe Tr ansportationResearchBoard, 2012,2287 1 0) : 80

    —8 8 .

    Huan gY, B i r dR, Be l lM Ac omp arat ives tudyof t heemi ss ionsby roadmainte nance wo r ks a nd th e d isruptedtraffic usingl ifecycleassessmentand m i cro—s imu lat i on J]. Tran sport at ionRe search Par tD, 2 009, 1 4(3) : 1 9 7—2 04.

    [2 2] RahmanF, Mann i ngK, Cowdy J. Le t Ec oDr i v eb e

    you r gu ide: Deve l opme nt of amob i l etooltoreduce c arbonfootpr intandpr omot egreen tr an spor t C

    “ Proceedings of the 27th AnnualACM Symposi— u m o n App lied Computing, NewYo r k: SAC, 20 1 2, 5 1 9—524.

    [2 3] Che n Rongchang ChenCh ient ing, Li Jyunyang. Ag

    eneticalgor ithm for pl anning trave lroute with

    minimumt ransportationcarbonfootprint J ] . In — for mation andBusiness Intelligence ,01 2,2 68 2 ) : 57 — 6

    3.

    24 ] Mel anta S> Miller—HooksE , Avetis ya nG H. Car—b

    on footpint estimation toolfor transportation c on st ruction projects J ] . J . Constr. Eng. Man — ag e, 2013 5 ) : 54 7 — 555 .

    2 5 ]苏城元,陆 键,徐 萍.城市交通碳排放分析 及

    交通低碳发 展模式:以上海为例J].公路交通科 技,2012,29 3) : 142 — 14 8 . SuC hengyuan , LuJian , XuP ing. AnalysisofU r—banT ransport CarbonEm issions andLow —carbon Development M ode — A CaseS tudy ofShanghai

    J ].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 sea rch and Development, 20 12 , 29 3 ) : 142 — 148 .

    (in Ch i nes e)

    [2 6]罗 希,张绍良,卞晓红,等.我国交通运输业碳足 迹

    测算[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 3

    (1) : 1 2 0-1 24.

    Luo Xi, Zhang Shaoliang, Bian Xiaohong, eta l. C arbonfootprintestimation oftransportationin—dustr y in China J] .Journal of Jiangsu Uniwersity : Natura l Science E dition ,201 2,33 1) : 120 — 1 24.

    (in Ch i nes e)

    [27]马 静,柴彦威,刘志林.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北

    京市交通碳排放影 响机理地理学报,2011,66

    8) :1023 — 1032 . MaJing, ChaiY an wei, Liu

    Zhilin. T he mecha —nismof co2 emission s from urb antransportbased on individuals travel behavior i nBeijing J ]. Acta GeographicaSinica ,2011 ,66

    8) : 1023 — 1032 . in Chinese)

    2 8 ]龙江英.城市交通体系碳排放测评模型及优化 方法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012. Long Jiangying. Ev aluation Modeland optimiza—tion methodo furban p assenge r transportsystem based on carb on emission ta rget D]. Wuhan : Hua— zhong University ofScience & Technology , 012 .

    (in Ch i nes e)

    29]苏涛永,张建慧,李金良,等.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 因

    素实证研究:来自京津沪渝面板数据的证据 J].工

    业工程与管理 ,2011,16 5):134 — 1 38. SuTaoyong, Zh ang Jianhui, Li J inliang , et al.In— fluence fact or so furbantrafficcarboneission : An emprical study wit h panel of big four city of china

    J] . IndustrialEngineeringand Managemen t, 2 01

    1, 1 6 (5) : 134—13 8. (i nChine se)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