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党会党课 > 正文

    经济管理论文:河北省农村财政支农投入减贫效应之经济管理研究x

    时间:2020-10-05 12:20:5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经济管理论文:河北省农村财政支农投入减贫效应之经济管理研究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文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河北省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对于河北省农村贫困的减少效应显著,而在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中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减贫效果显著,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以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村减贫效应并不显著,也未能进入模型的回归方程。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贫困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都各尽努力为消除贫困事业奋斗。国际劳工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2003)认为:从个人角度讲,贫困是给人带来身体不良、工作能力下降和寿命缩短的噩梦;从家庭角度来讲,贫困是学校教育不充分、低技能、低收入、早为人父母和疾病等一系列的陷阱;对社会来讲,贫困是阻碍经济增长和滋生不稳定的祸根。世界银行也早在 1980 年开始对贫困提出权威性的定义:认为个人或家庭等群体组织无法获取相应社会基本的饮食、生活条件和参加活动的机会即为贫困。世界银行后来又陆续在这个基础上加入脆弱性和无助性等能力贫困因素扩充该概念。2013 年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上,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提出拟截至 2030 年争取在全球几近消除贫困的目标,也就是将全球范围内日平均消费 1.25 美元极端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降低到 3%的比例;同时,要兼并扶持各国底层人口收入,缩小贫困差距,促进共同繁荣。

    从国家环境来看,减贫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解决的一大社会难题,也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把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这一奋斗目标提上日程。1984年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减贫问题进行专项部署,这也从此揭开了我国减贫工作的序幕。1997 年,在党的十五大上中央决定加大减贫工作力度,拟在 20 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要继续推进减贫开发工作,巩固现有的减贫成果,加快速度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回到贫困线上来。从 2004 年开始,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五年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这也可以看出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力度和决心。2010 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中明确指出,到 2020 年要平稳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该决定对我国未来五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具体的部署。至此,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 1978 年到 2015 年,我国贫困人口从 2.5 亿下降到 7017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30.7%大幅度下降到 5.1%。需要认识到的是,虽然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大规模减少,但是在 7017 万人贫困人口中包含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5575 万人,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 79.45%,由此看到,消除农村贫困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政府减贫工作的主要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贫困及贫困度量问题研究

    1.国外研究综述

    亚当·斯密、李斯特和马尔萨斯等人最早开始研究贫困问题,但这些人并未给出贫困的具体定义。发展到 19 世纪末,Rowntree 才开始提出贫困的内涵。Rowntree(1899)认为,以家庭为单位,其陷入贫困的标准是整个家庭的所有收入不足以支撑每个家庭成员最基本生活条件的要求。Townsend(1979)指出,从生活和社交两方面看,缺乏获得各种食物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权利的个人和家庭都应该看作是贫困的。Oppenheim(1993)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不管是从物质、社会或情感哪方面来讲,当贫困者的食物或情感的获得少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时就应当被认为是贫困。1998 年,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首次从能力贫困方面重新界定贫困的内涵,他认为贫困不仅是经济能力的缺乏,更是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权益的缺乏,这种人类基本能力和权益的剥夺更应该被称为贫困。Squire(2003)和 Kanpur(2003)在上述能力贫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居民的脆弱性和风险性,以及公民权利的缺失性加入到贫困的内涵 中。世界银行在 1980 年开始开始以物质生活和社交权利来定义贫困,其后随着社会发展,在 1990 年开始加入教育、健康和营养等因素扩充贫困概念,在新世纪提出新的贫困标准后,将脆弱性和无助性开始加入到贫困概念中。发展于此,贫困的内涵更加全面,贫困的标准也更加深刻和完整。

    参照各个国家和地区所设定的贫困线的不同,当前学者们普遍接受的度量贫困的指标主要有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以及贫困缺口总额等。贫困发生率是指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贫困缺口是指贫困人口的收入与当地规定的贫困线的差距,而贫困缺口总额是指整个社会中所有贫困人口贫困缺口的总和,贫困缺口总额能反映缺口的总数,从整体上反映社会的贫困状况,但无法表现贫困人口内部收入的均衡问题。阿马蒂亚·森(1976)通过研究认为贫困指标需要满足弱传递性和单调性等的相对公理,以及标准化绝对贫困和复制不变性等公理,按着他的理念,阿马蒂亚·森提出 Sen 指标以解决基础贫困指标不能满足衡量贫困人口内部收入不均衡问题的需要。Thon(1979)、Shorrocks(1995)和 Sen(1997)后来经过完善 Sen 指标提出 SST 指标的方法,将测算结果的取值范围控制在[0,1],同时也能够满足连续型、转移性以及复制不变等公理。Foster、Greer、Thorbecke(1984)在完善以上各种基础指标的基础上提出 FGT 指标的方法,使以收入衡量贫困的测度方法不断完备。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贫困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是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落后现象的总称。在研究贫困问题前,应当了解贫困内涵,确定衡量贫困的标准,进而根据贫困标准确定贫困人口的规模和程度等。

    2.1.1 贫困线

    贫困线是对贫困的度量,由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界定,主要由其判断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基本生存或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水平,当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低于这个标准时即被认为是贫困。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官方规定标准,一般都是按照与贫困相关的可测量或者可比较的经济指标来进行界定。

    当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是世界银行 1 美元的贫困标准,该标准由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贫困》中公布,其主要是研究了 34 个规定了贫困标准的发展中国家,然后根据 1985 年购买力评价将这些国家货币表示的贫困线换算成美元,发现这些国家的贫困线是从 200 多美元到 350 美元不等,并且,各国的贫困线与该国国民收入水平成高度正相关关系。于是,世界银行在 1990 年根据多国平均水平将 370 美元作为国际通用标准来衡量各个国家的贫困状况,这个标准大约相当于一天一美元。另外,为了更精确的反映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国的贫困状况,世界银行设定将 275 美元也就是每天 0.75 美元的标准作为国际上衡量赤贫线的通用标准,主要衡量极端贫困状况。当然随着社会发展,世界银行也对贫困线进行了调整,但人们仍习惯将一天一美元称作国际贫困线。

    虽然世界银行制定了国际贫困线标准,但是各个国家也会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本国的贫困线。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各届普遍接受的关于贫困线的定义是由国家统计局作出的: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下,维持居民生存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而需要的最低消费,也就是基本的生存线。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家贫困线也就是农村贫困标准的测定是由国家统计局来设定的,其主要参考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测定的农村住户调查分户资料。1986 年,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依据国际贫困标准对我国农村居民收支调查资料进行计算,发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 1985 年标准人均收入户为 205 元,并将此作为贫困标准,此后年份均照此贫困标准依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更新。2008 年以前,

    我国实际存在两个国家贫困线,一条是低贫困标准,也即极端贫困标准,另一条是高贫困标准线,也即温饱标准线。直到 2008 年,我国政府将低贫困线和高贫困线二者合一,以低收入标准作为扶贫标准,统一使用 1067 元作为国家贫困线。此后三年,贫困线也都连续上调,直至 2011 年将贫困线标准上调至 2300 元,是为更客观反映当前结算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以便辐射到更多的贫困人口。

    ..........................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是最早可以追溯到的政府作为财政支农主体的理论,该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最早提出,并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流行。在 1954 年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萨缪尔森写到: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社会中单个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造成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即表明公共产品是由政府而非私人部门提供,且供给量充足,社会中较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国防、环保事业和司法等。萨缪尔森认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的两个典型特征。据此可以将产品分类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物品。若按照产品的覆盖区域分类,又可将其分为地方性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全国性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表明公共产品收益可能小于产品成本,且所有社会成员均可免费消费,这就容易造成搭便车行为的出现,所以公共产品应当部分或全部的由政府提供。

    农村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教育、公共科技服务与资源等社会事业,该类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在农村地域范围内村民需要,且符合公共产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大属性,加之农村公共物品资源有限,所以应当由政府进行提供。同时,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应当按照范围对其进行划分,如为农村义务教育这类全国性的范围的公共产品应当由中央政府进行提供,而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类的公共产品应当由地方政府进行提供。另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指政府采购提供,而非政府生产。

    2.2.2 公共财政理论

    美国公共经济学家穆斯格雷夫(Musgrave,1959)认为财政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经济稳定和收入分配三项。这主要是由于完全由市场调节社会经济容易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导致公共产品在某些方面的空白,需要由市场以外的力量进行弥补,则当由政府进行提供。另外,在市场调节机制下,经济运行中容易出现福利分配不均、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等情况,这都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分配公平和经济稳定。公共财政理论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第一个阶段是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完全操控着社会的运行,结果可使得人人获得自身经济活动满意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对市场的干预都是不可取的,应当给予市场经济完全的自由以不断增加国民财富,在这一时期,政府主要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

    第三章 河北省农村贫困现状 ........................ 15

    3.1 河北省农村贫困现状 ......................... 15

    3.1.1 贫困分布 ......................... 15

    3.1.2 贫困程度 ........................... 16

    第四章 河北省农村财政支农投入现状分析 ....................... 28

    4.1 财政支农投入体制特征 ......................... 28

    4.1.1 分级供给特征 ........................... 28

    4.1.2 自上而下决策特征 ................28

    第五章 河北省农村财政支农投入减贫效应定量分析 .............................. 38

    5.1 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减贫效应的定量分析...................... 38

    5.1.1 变量定义 .......................... 38

    5.1.2 数据来源 ............................ 38

    第五章 河北省农村财政支农投入减贫效应定量分析

    5.1 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减贫效应的定量分析

    本文在进行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对农村贫困的检验时,首先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定义,其次阐述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对表示贫困的各指标变量依次进行解释,最后从整体角度分析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5.1.1 变量定义

    5.1.2 数据来源

    本节的财政支农投入规模主要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总和。本节所涉及的财政支农数据来源于 1991-2016 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和河北省统计局官方公布数据。由于本文不能直接获得累计收入份额和累计人口份额,因此,本文所涉及的FGT 指标中的农村贫困率、农村贫困深度和农村贫困强度是通过《河北农村统计年鉴》和《河北经济年鉴》里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组的户数构成数据进行计算所得。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由于各地区的政支农投入总量及结构不同,研究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对贫困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完善地区政府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以降低贫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河北省宏观数据,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投入对贫困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指出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其次对河北省贫困和财政支农投入现状做一个具体的了解,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现实背景,最后利用河北省宏观数据对河北省贫困进行测度,并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模型设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各项财政支农对贫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6.1.1 财政支农投入减贫效果显著

    从对河北省财政支农投入情况的分析可知,自 2007 年后,河北省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大幅度上升,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直接作用农业和农民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在财政支农总额中依然占据较高的份额,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的占比慢慢下降,近几年开始维持在 20%左右,农业科技三项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占比在不断上升,但仍在 10%以下。从财政支农投入整体角度来看,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和农村贫困强度的影响系数分别为 0.5162、0.3826 和 0.3959,则其对河北省农村贫困影响状况较大。在此期间,河北省农村贫困发生率从 51.67%降低到 4.31%,农村贫困深度从 12.44%降低大 3.88%,农村贫困强度从 5.35%降低到 1.39%,减贫成效是多部门多方面统筹努力的结果,但与“三农”最息息相关的财政支农投入起了很大的作用。

    6.1.2 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子项目的减贫效果有显著差异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财政支农投入对减少农村贫困又显著作用,但是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中各子项目的减贫效果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的减贫效果最好,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和农村贫困强度三个指标均作用效果显著;其次是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其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贫困深度影响效果显著,但对农村贫困强度作用效果不显著;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三个贫困指标作用效果不显著。

    参考文献(略)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