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河西走廊见闻(散文)

    时间:2021-10-11 11:41:2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河西走廊见闻(散文)

      河西走廊是一条历史与文化的长廊,它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的辉煌文明有着密切的关联,关注历史与现实人们在沙海戈壁中钩沉,体味秦时长城汉时关残亘断壁演绎时代变迁,观赏闻名世界的三北防护林笔墨丹青描绘出北部中国色彩斑斓的壮丽景色。下面勤学考试网小编准备了河西走廊见闻(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河西走廊见闻(散文)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盛世年丰的季节里,我与同学相约赴甘肃张掖地区访友。我们乘坐的汽车从宁夏境内进入甘肃地界----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星星峡,南依祁连山,北枕龙首、合黎、马鬃等山,是一个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宽仅40公里至100公里的狭长地带。

      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路段,曾经留下张骞、法显、玄奘、林则徐、左宗棠及许多边塞诗人脚印的长廊。历史上又有多少充军发配,征战 屯垦,徒步迁徙的落难人在这里回望故乡,柔肠寸断的长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历史有时总是伤感的,又因伤感而博大。

      我们先祖的脚印始于黄河流域,炎黄二帝尝百草,培育五谷,教民食用五谷,将人类从蛮荒带入文明,建立起农耕文明的里程碑,使广大民众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发展到盛极一时的汉唐魏晋文化,汉武帝正是在华夏民族的鼎盛时期派爱将霍去病率兵征服西域的,金戈铁马,拼搏厮杀;刀光剑影,烽火狼烟;谈笑凯歌还。丝绸之路便应用而生。

      丝绸之路的出现,尤其在它必经之地河西走廊留下无数埋没的,残损的至今依然展现的历史、地理、人文景观以及重重叠叠的迹印,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使命必然,也是上苍殷殷照顾未间断。当丝绸之路相当一部分被沙漠埋没之后,河西走廊尽管历经战乱,林木荒芜凋敝与风沙逼近,却至今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因为三北防护林的崛起,它的再度辉煌可以肯定地说只是时间概念了。目光透过玻璃车窗,看到原野上的老杨树,老柳树,老榆树,使人不能不想起左宗棠。

      左宗棠在晚清时期镇守大西北时,体恤民情关心民生,为改变贫瘠落后旧中国面貌殚精竭虑,忠贞不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西安到兰州到新疆开辟了一条3000多公里长的大道,并在两旁种了3000多公里树木,这是一项宏伟的筑路和绿化工程,有效地阻挡了风沙的推进,在大漠戈壁滩上树起一道绿色屏障,后人称之绿化带的树木为左公柳,对左宗棠的功绩高度赞赏,有诗为证:

      上相筹边未肯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从沙俄手中夺回已被占领10年的伊犁地区,使完整的新疆规划在中国版图上。与此同时他向朝廷报告“西北苦,甲天下”。实事求是反映老百姓的疾苦,修路栽树开渠挖井服务民生。他勇于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西行出关之路更使人百感交集,在这之前30年林则徐蒙受不白之冤于1842年被充军伊犁就是走的这条路。人世间兴衰多少事,唯有这大漠依旧,大戈壁依旧,山川依旧,粗犷而荒凉。嘉峪关前,当左宗棠面对祁连山博大与神秘的皑皑积雪吟哦林则徐写的《出嘉峪关感赋》,吟到最后两句“谁道崤函千古险,回首只见一泥丸”时,黄风四起,左右随从无不为其诗其声耳濡目染掩泣,左宗棠顿时老泪横流,大手一挥:“出关!”

      万里长城在河西走廊是清一色的黄土色,黄土墙,黄土墩耸立在黄土地上。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是息息相关无可奈何的衰落与沙化,残缺与破损。长城虽然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巨变,风雨剥蚀,但依然展现着它那巍峨雄姿,逶迤连绵,就像镶嵌在河西走廊上的大动脉,伸向天际远方,融入青烟袅袅的雾霭中,斜阳照在古长城上,洒下斑斑驳驳的金光。

      远望黄绿掩映,深邃静谧的祁连山,联想起李白的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祁连山”古匈奴语意为“天神之山”,“天梯之山”。李白的这一首《关山月》是一阙边塞绝唱,将一腔苍茫的历史情绪注入那苍茫的地域,关山大漠,云海雪峰;夜寂风高,冷月边地。古希腊哲人说:“一切皆如流”。中国古代圣人独立江川日:“逝者如斯夫”。岁月悠悠,漫长又坎坷的人生旅途......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祁连山,山上绿荫日益增多,勤劳的人民深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祁连山正默默地以森林、雪水无私奉献,一往深情地养育着河西走廊,也许我们永远也想不透那些褶皱山脉的丰富内涵。祁连山顶有朵朵白云悠闲地悬浮在高空,秋天的阳光没遮没掩地倾注下来,山风微微吹过,田野上的景物闪烁着鲜亮的黄绿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汽车快速地向西行驶,同学告诉我说,前边不远处就是高台烈士陵园,他的话引起我对历史的回忆:当年红军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二马”作战时,最惨烈的战事就发生在高台,红五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损兵折将,军长董振堂战死沙场。为了普天下劳苦大众获得新生,过上好日子,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信仰的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

      望着高台烈士陵园的方向,我默默地肃然起敬!

      腾格里沙漠的上空,蓝天白云,大漠寂静,在风吹黄沙漫天飞舞的沙漠里,为营造青山绿水有一群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的农民,他们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的幸福,治沙造林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开弓没有回头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苦地在荒漠中一棵两棵,一亩二亩地种树,历经“沙海扬波作和声”的伴随,逐渐种植起成片森林,以至发展到现在初具规模的大漠绿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沙漠人敬业忘我,为治沙造林付出心血和智慧以及沉重的代价。伟人创造的历史记载在史册上,凡人创造的历史烙印在沙漠中。

      极目西边远方的敦煌,想到它曾经在丝绸之路上有过无限的风光及美景,后来由于环境恶化流失殆尽,滚滚黄沙埋没了喧嚣的古楼兰城,埋没了许多良田,村庄驿站,使之成为废墟,埋没了地上地下的宝藏。敦煌是沙的天下,细沙云集无处不在,一粒粒是何等渺小,一层层是何等博大,风沙把渴望着祁连山雪水的裂缝堵塞的严严实实,然后向莫高窟顶端推进,莫高窟里的佛像及外国探险家劫后残留的经卷,不得不每时每刻都面对着风沙的进逼。因此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林进沙退,刻不容缓。经过多方位的综合治理,现已初见成效。

      河西走廊是一条历史与文化的长廊,它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的辉煌文明有着密切的关联,关注历史与现实人们在沙海戈壁中钩沉,体味秦时长城汉时关残亘断壁演绎时代变迁,观赏闻名世界的三北防护林笔墨丹青描绘出北部中国色彩斑斓的壮丽景色。青山无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保护环境,绿化祖国,生态效益及潜在的福荫需要人们共同努力营造,在逐梦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志前行,让文化智慧的成果与青山绿水永存。

     

    相关热词搜索: 河西走廊 见闻 散文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