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想起背馍上学的日子随笔

    时间:2021-08-09 14:04:2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想起背馍上学的日子随笔

      这一切巨变,都是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人民谋幸福的结果,都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下面勤学考试网小编整理了:想起背馍上学的日子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想起背馍上学的日子随笔

      彬州是我可爱的家乡,也是我一直魂绕梦牵的地方。虽然离开彬州在外工作三十五年了,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我始终一往情深,怀着深深的眷恋,永远和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次回老家,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我都激动不已,感慨万千,特别是看到我家门前,泾河上新修的豳风大桥,把彬州城和我们村子连接了起来,使我不禁想起了当年背馍上学的艰难日子。

      我们村子在泾河北岸,距县城仅一河之隔。当年我们村上不仅有小学,而且有初级中学,所以我小学、初中一直是在村里的学校上的,那时我们家还住在半山坡上的几孔窑洞里,学校在我家的山脚下。虽然我从小上学都要走那崎岖陡峭的山路,那些山路今天看起来比上华山的路还陡峭险峻,但我从7、8岁开始,每天就在这山路上,上上下下走,慢慢也习惯了,也不觉得有多难走。1972年2月,我和同村及邻村的几位同学考入了彬县中学(今彬州中学),要过河到县城上高中,开始两年的高中学习阶段。

      当时泾河上只有一座桥,就是1968年修建的早饭头泾河大桥,主要是方便车辆去百子沟煤矿拉煤。在此之前,泾河在彬州境内南北之间竟没有一座像样的大桥,祖祖辈辈的人们南来北往只能靠打造的小木船摆渡过河。修建在早饭头村的这座桥离我们村子比较远,相距有十几里路。我们村及周围邻村的人们要去县城,都要靠渡船才能过河。俗话说隔山不远隔河远,虽然我们村距县城仅一河之隔,但因为要过河,来回很不方便。那时我和同村及邻村的同学,一般都是每周星期三和星期六回家背馍。母亲要在每周三和周日给我或蒸或烙一些馍,再切一些红白萝卜丝或腌的酸菜,装到那时装西药用的广口瓶子里,我背到学校,这就是供我三天吃的食物,学校只给提供开水。在上高中的那两年里,我几乎天天吃的都是开水泡馍。每到周三和周六下午,我们都要急着回家背馍,不然就要断口粮了。

      泾河平时水流量也不是很大,一般情况下就几百秒立方,只有到夏天发洪水时,能达到几千秒立方。冬天和春天河水一般都比较稳定,回家渡船还比较方便,来回只需要走不到十里路就行了。但是到了夏天和秋天,泾河经常发洪水,河水泛滥,冲毁了码头,渡船码头不固定,有时一天只能摆渡一、两次,去得迟了就赶不上船,早了就只能在河边等候。我们一般都是宁早勿迟,怕误了船难以回家。所以每到周三和周六不等到下课,我就操心着今天能不能顺利过河回家,等到一下课我就急忙赶快往河边的渡口赶。

      有时到了渡口,因码头冲毁,船不好靠岸,我还要脱掉鞋袜,挽起裤腿,下到泥水里走一段,有时还要和许多乘船的人一起帮放船的人(船工)拉船,把船逆水向上拉到有利于靠岸和摆渡的地方,有时要耽误大半天,中午到码头,回到家天都黑了。有时遇上泾河发大洪水,为安全起见,船就停止摆渡了。家虽在咫尺,我们只能望而兴叹,无法过河。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只能和其他同学一起步行(那时我们农村的学生大都买不起自行车),从县城东经鸣玉池村、景村到早饭头过桥,再经水北村、林家堡村、虎家湾村才能到我们村,绕一大圈,往返一趟要走40多里路。

      记得有一年7月初的一天,时至周三,我们要回家背馍,天下着大雨,下课后我急忙赶到河边,结果河水暴涨,洪水沿着两岸波涛汹涌,惊涛拍岸,冲毁了码头,船无法摆渡,河岸上滞留了许多等着过河的人,一看无法渡河,我只好和几个同学冒着大雨,步行绕道早饭头桥回家背馍,晚上又背上母亲做的杂粮面馍冒雨步行经早饭头桥赶回学校。那年月我们回家背馍真不容易啊,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可能都无法想象。其实,那时街道上的卖的饭并不贵,学校附近大众食堂的一碗素面才卖二两粮票8分钱,但我也不敢经常到外边去买着吃,只有背的能吃三天的馍实在不够吃了,才偶尔去买一碗素面补充一下。那时,我们多么盼望能在县城和我们村之间的泾河上修建一座大桥啊!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改革开放以后,彬州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快速发展。1985年,县上在我们村西边瑶池头村和火石咀之间,投资修建了火石咀泾河大桥,大大方便了泾河两岸人们的来往和出行,使我们村人到县城步行1个小时左右就可到达。从此泾河两岸的人们往来开始彻底告别了渡船过河的历史。现在一些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没见过我们当年过河乘的渡船。前几年,县上又投资对原来建的火石咀泾河大桥进行了加宽和美化装饰,改名千狮桥,成为连接泾河南北的一个重要通道。2016年,县上又投资在我们村旁边红石嘴山下修建了一座钢索斜拉式大桥——豳风桥。这座桥设计宽阔,双向六车道,装饰精美,不仅把我们村与县城直接连起来了,而且成了横跨泾河上的一道靓丽景观。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我们村的人都全部从半山坡上搬到了山下居住,前几年村上在规划建设了新农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两层楼房或平房。现在从我们村到县城步行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郊村,村里的孩子们不论是上幼儿园还是小学、初中到高中,都到县城去上,而且再也不用再像我们过去那样渡船过河,甚至跑几十里路背馍了。

      现在,彬州境内沿泾河从西到东,除过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早饭头泾河桥外,近30多年来,县上在泾河上已修建了4座大桥,大大方便了县境内南北人员往来,有效促进了县城北岸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县城泾河北岸被确定为循环工业园,先后建起了火电厂、水泥厂、机械厂、洗煤厂等工业企业,福银高速公路从泾河北岸而过,就连经过彬州的西平铁路火车站、西银高铁站都建在了泾河北岸。这些大桥的修建,已把泾河北岸与县城逐步连为一体。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彬州不仅境内交通设施日益完善,与市外的交通联系也飞速发展,四通八达,福银高速、西平铁路、西银高铁、荷凤高速等主干线都穿境而过,从彬州到咸阳、西安坐高铁只需半个多小时到四十多分钟,这在前些年都是不可想象的。

      回想过去,看看现在,真是恍若隔世啊!

      这一切巨变,都是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人民谋幸福的结果,都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都是历届彬州(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县)人民艰苦奋斗,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

      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彬县撤县设市,揭开了彬州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近年来,彬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撤县设市的新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实现了快速发展。每次回老家,站在泾河北岸的山坡上,远眺彬州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每当夜幕降临,对面紫薇山上的亮化景色犹如繁星点点,一幢幢高楼上灯火辉煌,豳风大桥上霓虹灯闪烁,七彩斑斓,犹如到了大都市一般。这一切都告诉人们,丝绸古道上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崭新城市正在崛起。作为一个在外工作多年的彬州游子,看到这一切,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无比的自豪。记得有一首歌叫谁不说俺家乡好,此刻我要告诉各位和我的所有朋友们:我的家乡——彬州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背馍上学 随笔 散文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