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招聘大全 > 正文

    民俗风情调查报告

    时间:2020-08-31 07:32:2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民俗风情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民俗风情调查报告

    ——汉中陕南风情

    2011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2班

    2011214505

    冯婉

    陕南风情

    1.乡土美味——镇巴腊肉

    民俗风情调查报告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特产。而镇巴县的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镇巴腊肉”之所以名扬陕南,其独特的腌制工序、选料考究、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造就了今天的镇巴腊肉。

    镇巴腊肉利用自然风吹干其水份,肉色鲜艳,香味醇正,不哈喉,无烟熏味,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原汁水份,食用时无粗糙感,不上火。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这种无污染天然的腊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在镇巴的大小餐馆内,腊肉成为菜中之精品,五花肉、菜板肉,猪肘子均是腊肉中的上等菜肴。镇巴腊肉的吃法多样,煮熟以后可直接吃,肥肉不腻,瘦肉味美;可加入其它菜炖着吃,汤汁更是尽显其它炖菜无法比拟的味道;也可煮熟以后炒着吃,色彩比鲜肉更具魅力,口感和煮的味儿又有差别。ﻫ镇巴腊肉易于保存。一个夏天结束后,腊肉肉质不变质,在农户家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腊肉,这得

    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益于保存方式,有的置于火笼上,有的挂于通风处。ﻫ

    局审核通过,决定对“镇巴腊肉”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陕西省省镇巴县所辖行政区域。. 2.镇巴面皮

    民俗风情调查报告

    汉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箩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早以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 汉中)

    3. 镇巴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有学者指出:吊脚楼是远古巢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4 .背手和解手的来历

    陕西和四川交界处的人,走路时爱把双手反背在后头,还把上厕所叫解手:大便叫解大手,小便叫解小手。为啥有这种习惯和叫法?提起来还有段传说故事哩。明末清初,经过多年的战乱,川陕两省赤地千里、人烟稀少。朝廷便从湖广地方大量强迫人民往川陕迁移。这就是有名的“湖广填四川,四川填陕西。”且说川北地方的一大批百姓,故土难离,不愿搬迁到外地去。官府就把他们一个个背剪双手、绳捆索绑,由官差押解,成群结队地横穿大巴山往陕西前进。

    百姓们一个个忍气吞声地、三步两回头地往北行走。他们像犯人一样,没有行动的自由。他们要大小便了,首先要报告给差人,得到允许后,暂时把手上的绳子解一解。大便时间长叫大解,小便时间短叫小解。大小便完后,再照样把双手反捆上,以防逃跑。

    俗话说,水火不留情。老百姓人多,吃的又是稀汤汤菜糊糊,一路上不是这个要解手,就是那个要解手。官差人少,平时作威作福惯了,就很不耐烦,有时绳子解得很不及时,有时就干脆不动弹。害得百姓们常常弄脏了裤子。百姓稍有怨言,就要遭到毒打,还有不少人被活活地折磨死了。

    百姓中有个叫王刚的汉子,为人正派,性格刚强,力气又大,很得大伙的信任。他决定要带头造反,趁夜晚集中关押睡觉时,暗地联络好了大伙,商量好了暗号和行动。第二天,大队人马牵成线线,路过川陕两省交界处的天池梁,这是大巴山的主峰,山高林密。中午,王刚吹了一声口哨。大伙纷纷要求解手。官差们骂骂咧咧地先后把不少人的手解开了。王刚又连吹了三声口哨。他带头飞起一脚把官差头踢下了山。大伙就一拥上前,官差们防不胜防,寡不敌众,全被推下了万丈悬崖,喂了野兽。

    人自由了,祸事也闯下了。他们不敢回老家四川,也不愿去新地方,就在天池梁附近的老林中定居了—下来。他们结草为庐,刀耕火种,过着山高皇帝远、自食其力的生活。这儿的人因为在押解途中双手被捆绑得久了,就养成了走路时背剪双手的习惯。解手的叫法也习惯成了自然。于是,这种习俗就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

    5. 奇特的嫁妆---腌菜

    汉中地区有句俗语:“嫁妆没腌菜,女儿头难抬”。当地风俗,嫁妆中必须有腌菜。女儿长到十七八岁,母亲就开始为女儿做“嫁妆菜”。其品种越多,女儿显得越光彩。这风俗,在南郑县的南海、红茶、黄官等区,尤为讲究。

    “腌菜”是陕南巴山地区的特产,味淳色泽亮:凡品尝过的人,无不为其美味叫绝。久有“开坛香十里,尝过永留味”之说。这种菜制作精细,品种较多,像春波浪、椿芽子、茴香菜、春笋等均可制作。因所有菜都不用切,捆把人坛,故又称“把把腌菜”。这种菜不仅是嫁妆必备品,也是招待宾客的佳肴。而嫁妆中最为光彩的是“腌菜酒”和“腌菜茶”。

    “腌菜酒”是新婚之夜“闹房”仪式中的必备品。桌上摆出各种腌菜,并配有酒、糖、水果等。新郎新娘坐在一起,闹房的姑娘、小伙子围坐在一圈,边吃边喝,连唱喜歌。吃“腌菜茶”,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早。先将“陪嫁腌菜”摆起,再泡上浓浓的巴山茶,然后请亲友和双方亲属围桌而坐,喝茶品茶。同时,亲友们还要挨次歌唱助兴,如:

    “妹子手巧好嫁妆, 什锦腌菜喷喷香;老汉吃了腰不痛, 小娃吃了不尿床。妹子贤慧郎勤俭,劳动致富建家园。”

    奇特的嫁妆---腌菜,也有她美妙的传说:

    一年秋天,春香姑娘早早地在园子里栽上青菜,好好的作务,准备给久病的婆婆贮备青菜,让婆婆一年四季有菜吃。冬去春来,青菜叶长得绿旺旺的,叶片大张大张的;春香一片一片地扳下许多,用这样那样的办法,一次一次地试验着,如何能保护好青菜,让它不黄不腐烂?但一次一次的失败了。一次,她发现炒熟了的青菜,因为里边有盐,能放两三天不坏。于是,她又扳了满筐青菜,在河水里洗得干干净净,在太阳下晒个半天,然后用盐抹了,用棕树叶子捆成一把一把的,把它装在坛子里。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她又从坛子里掏出来,嗬,一股香味儿立刻冲入鼻孔。她再撕下一些放在嘴里一嚼,怪好吃的,挺有味儿。她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拿了告诉婆婆,婆婆一尝,也喜欢得眼睛眯成了缝儿。第二年青菜长高了,春香把保存在坛子里的咸菜拿出来:用油炒了端给婆婆吃,婆婆高兴地连说:“孝心,孝心……真是一片孝心啊!”

    春香做的长咸菜成功后,一传十,十传百,乡亲们都跑来看稀罕,学手艺。从此,做长咸菜的人越来越多了,长咸菜就成了人们最喜欢吃的长存菜。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春香的女儿丽丽长成了大姑娘。春香在她出嫁前,特意精心地给她做了一坛长咸菜做为陪嫁品,让女儿到了婆家,要孝敬婆婆,让婆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青菜。所以青菜,也叫亲菜。打那以后,大巴山的农产人家出嫁女儿,做父母的都学春香那样,做上一坛长咸菜作陪嫁品。这个乡俗,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6.汉中乔迁之喜俗

    我国城乡历来有择吉日搬迁的习惯,由于迁入新居是喜庆事,人们便互相祝贺道喜,历久成俗,称为“乔迁之喜”。“乔迁”这个词来自诗经小雅的伐木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行于乔木”。翻译成现代的话是:“吹起树木铮铮响,林中小鸟嘤嘤唱;小鸟本从深谷出,飞来住到大树上”。把迁人新居叫“乔迁”,借用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比喻人们搬进高大的新屋,得以饱览宽敞的天地和明丽的风光。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心花怒放的如意快事,难怪亲友也为之高兴而祝贺。

    汉中地区的乔迁贺房之俗尚存,且有新的发展。凡新修房屋或是租房搬迁,都有贺客临门放炮道喜。尤其新修房屋,迁居时要选吉日良辰,设酒酬宾,十分热闹。新朋好友贺房时往往带去围鼓、丝弦坐唱助兴,同时向主人赠送对联、单条、茶点等礼品。单条内容多是即兴编写的诗词或顺口溜,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室内,活跃喜庆气氛。

    7.汉中茶馆与茶俗

    汉中城乡除了商店每日顾客人来人往,红火的地方就算茶馆了。茶馆是人们谈心议事和会友的好地方,许多生意人以饮茶为名寻信息,谈买卖,讲价格,拍板成交。也有远地农民进城办事,坐进茶馆歇息片刻,顺便倒一碗茶提神解乏。至于闲老无事者,更是茶馆的常客。

    解放前后,汉中的茶馆设备很简单,仅有桌凳、火炉、水壶和茶具,但店家招徕茶客十分殷勤,语言谦恭,态度和蔼,使人宾至如归之感。近几年有些茶馆新设棋类、纸牌、画报、书刊、收播新闻、音乐节目,或邀请艺人说书,活跃茶客文

    化生活。这类文艺茶馆增添了茶客的雅兴,是一种崭新的茶俗,很受欢迎。在乡村,一家一户也是一个茶馆,不仅自己养成喝茶的习惯,还形成“客来先敬茶”的风尚。宾客登门,茶水当先,为客沏泡名茶,连茶具也很讲究。献茶时双手捧杯,轻递轻放,亲切招呼,颇有茶礼。

    随着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群众对饮茶解渴、消食、清热、降火、益思等性能有了认识,不饮茶的也饮起来了。茶客们又总结出这样的茶诀: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菊茶可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共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发慌,隔夜剩茶伤脾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慢饮增年岁。

    6.汉中宴请待客俗

    汉中地区人好客,待人厚道,在过生日、满月、结婚、丧葬等事上,都要设宴待客。但又因事情不同,宴席内容也不一样。办丧葬宴席,不仅饭菜从简,还不备酒。他们认为,家有丧事为不幸,不宜饮酒。办生日、过满月的宴席,虽饮酒,不行令,让老人安安静静过个生日,不让高声行令吓着婴儿。办“迎亲宴”大不一样,不但菜多、酒多,还让宾客开怀畅饮,大有一醉方休之势。

    迎亲宴很讲究。客人入座后,先上四盘色鲜味美的凉菜,四盘干果,一盘瓜籽,表示“四时春色”和“瓜果丰登”。这段饮酒时间拉得较长,为的是让亲朋借酒谈心。

    正式开席的第一道菜必是“红肉”,不管是什么肉,怎样做法,只要带红,就有“鸿宴满堂”之意。跟着上“全家福”,取“合家团聚”和“有福同享”之意。第三道菜是“大八宝饭”或“八宝羹”。其作料是糯米、百合、白果、红枣、莲籽、水晶等,八种原料,各有含意。如红枣、莲籽,取意“早生贵子”,百合取“百年合好”,白果取“白头偕老”等意。前三道菜忌上炒菜,因炒和吵谐意,过此三道菜之后,就可随便上菜。但最后一道必须是鱼。没有鱼时,可做“假鱼”代之,取“吉庆有余”这美意。这种宴席上,每道菜还有“唱礼先生”报菜名,说四言八句,如端菜的报:“红肉上席”!唱礼先生便接唱道: 挂红灯,披红彩,红喜门中红宴开;亲戚朋友贺红喜,满堂喜气红运来。

    7.镇巴民歌

    镇巴虽地处巴山腹地,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豁达,自古即多自娱自乐民间艺术活动,尤其甚者,是民歌之风,盛行全县。无论男女老少,开口都能歌。镇巴民歌题材非常丰富,歌曲种类很多,包含了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又称茅山歌、姐儿歌等),小调,风俗歌曲(嫁歌、孝歌等),祭事性歌曲,曲艺(渔鼓、花鼓、青水曲子)等。田间地头、山林沟壑,或放牛、或砍樵,一声山歌,忧愁尽忘;深山寮棚,保秋守哨,点燃篝火,倚着猎枪,一声山歌,孤独尽消;插秧蓐草,晒谷扬场,一排排、一对对,你挑我应,歌声搅着笑声,山也陶陶,人也陶陶;隆冬时节,围坐火塘,夫唱妇和,火洋洋,人洋洋,其乐无穷。亦有忙时务农,闲时以歌为业的民间艺人,相邻有红白喜事,应邀而往,唱和应答,代主人持事;守灵吊唁,围鼓孝歌,代主人致哀。这些艺人腹内山歌、小调、嫁歌、孝歌、花鼓、渔鼓等成本成章。

    8.端公戏

    民俗风情调查报告

    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陕南汉中地方特色。

    9.镇巴新苗寨

    苗民世居云贵等省,清代,先后有数股苗民逃难迁入陕南。初来时尚保留苗俗,后逐渐融和汉俗,但至今一些地方仍保留少许苗家习俗。

    据清光绪《定远厅志》载:“乾隆五十年(1785),有贵州遵义府迁来苗民熊、陶、李、吴、杨、马六姓于厅治黄村。六年分居大楮河”(定远厅即今镇巴县,黄村即今凉桥乡)。光绪《佛坪厅志》、《佛坪乡土志》载:“厅治沙窝子有苗民李、吴、熊、马、王、陈六姓,每姓二三户及七八户不等,系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贵州遵义府迁来”(沙窝子在今佛坪县长角坝乡上沙窝村)。另据《西乡县志》载:光绪初年,一些吴姓苗民由平乐、盐场(均在镇巴县)迁入西乡县左溪乡耙齿乡居住(清光绪《西乡县乡土志》载:苗民迁入西乡县在清雍正初,存疑)。20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镇巴县苗民至1990年尚存23户87人,居住在该县大楮、青水、仁和等乡;西乡县苗民长期隐瞒族籍,报为汉民,直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才申报为苗族。1990年左溪乡尚有吴、李两姓25人。佛坪县上沙窝乡清代至民国初尚有苗民百多人,至50年代初,或迁走,或自然死亡,已无。ﻫ据笔者亲赴佛坪县上沙窝调查,陕南汉中苗民风俗淳朴,勤劳团结,以农耕为主,善于打猎,擅长制造药驽、火枪,平时打猎,遇匪患时聚集歼敌。清光绪《佛坪厅志》载,“其药弩谓为武侯(诸葛亮)遗法,发必中,中必伤人,较鸟枪更为便捷。”《定远厅志》称苗民“性极质直古朴,男女躬耕,自食其力。从无诟啐争竞之事,不减羲皇上人。”

    苗民穿戴。原与内地不同,“男无冠带,女无釧钿,以裙代裳。织麻为衣,镶以蓝色。妇人饰用五彩,自称花苗。”近几十年来,苗民服饰基本汉化,与当地人无多大差异,惟老年者头上仍喜缠黑色或青色布帕,喜着麻衣草鞋。ﻫ苗民婚嫁、丧葬之俗尚简,不大操大办,从不用车马,新娘持伞步行,嫁奁多为麻布、麻鞋。初来时苗民仅内部六姓通婚,后来与汉人通婚,“丧葬椎牛就穴聚食。”

    苗民喜食狗肉,甚好客。有客至家,必备酒肉款待,客醉方休。

    苗民不敬家神及鬼神,从前在大门前供奉鸡爪、布绺、曲担、茶叶等物。一般以狗肉作祭,其意大概祈望禽畜兴旺、丰衣足食。ﻫ苗民初来时“语音啁愀,怪异难辨”(《定远厅志》),把吃饭称“捞”,吃早饭称“捞差”,吃午饭称“捞夫”,吃晚饭称“捞毛”,酒称“久”,肉称“挨”,男称“东”,女称“钗”,妻子称“媌”。称谓语前置词“咪”。200多年来,语言汉化,现在能说苗语者甚少,仅镇巴有两位老人能说苗语个别词汇。

    清代四川张金鉴曾作《竹枝词》一首,描述陕南苗民风俗状况:ﻫ苗民最爱学穿花,常说黔遵是老家。

    一自飘零来此地,强儿生子子生娃。

    不读诗书不务华,牧羊射猎作庄稼。ﻫ女苗更比男苗苦,脚踏行时手绩麻。

    男无冠带女无釵,打伞新娘着草鞋。

    听说咪釵将出嫁,草鞋新伞早安排。

    男衣大领胸膛露,女系长裙不着裤。

    借问如何无里衣?生子恐怕眼睛雾。

    捞差捞夫与捞毛,咪东咪釵合咪媌。

    一家大小团团坐,捞久捞挨只是捞。

    黔中顽恶此邦顺,风化移人信有因。

    习俗不同存古朴,苗民还是好良民。

    10.镇巴渔鼓坐唱

    是以汉中镇巴话为唱、白基准语音,一人兼多角坐唱,采用曲牌和板腔综合体讲唱故事的陕西地方曲种。明末清初已在镇巴盛行,其源据传由川、鄂籍移民带入,与四川“竹琴”有较密切关系;现流行于镇巴及临近县区。ﻫ唱腔中板腔体的板式有[一字板](一板三眼)、[二六板]、[平板]、[哭腔],板式化程度不高。曲牌部分由民歌及其他戏曲曲牌组成,如杂腔》、《道情》等。板式和曲牌连接较灵活,在大型曲目中有一定的套式。ﻫ伴奏唯有打击乐器渔鼓和简板,由说唱人一人操持;击奏鼓段有“开唱鼓”(两种)、“韵白间奏"四种,“唱段间奏”三种。鼓段长度由2/4拍两小节到十多小节不等。ﻫ唱词词格主要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代表曲目有《游庵》、《铡包勉》、《金山问道》、《朱氏割肝》、《桂姐休书》等。代表艺人有甄必三、刘久成、刘志忠、何文芳、唐运至、周海宗、刘建成等。

    11.锣鼓草

    “锣鼓草”是陕南汉中山区流行的一种民俗文化形式,山区人民在田间薅草时,为加快进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边敲锣鼓,边唱督工歌,随机编随情唱,尤其多在进度慢或做活质量差者身后边敲边唱,以激励干活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该形式使生产场面热闹活跃,消除了劳做的疲乏、劳累、寂寞之感。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