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2023年度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7篇

    时间:2024-03-14 07:48:03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宋的统治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7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

    北宋的统治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还加强中央集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4、在中央,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知识点二 重文轻武的政策

    5、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柜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6、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7、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 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 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8、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黄袍加身”

    1、这个故事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称是什么?

    陈桥兵变。

    2、有人认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早有预谋的,你觉得是这样吗?

    是这样的。客观地讲在当时的时代,谁兵强马壮谁就能当皇帝,历史恰恰给了他这个机会,黄袍加身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杯酒释兵权”

    材料 (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言极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3、“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指的是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间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4、赵普认为“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

    藩镇割据,地方将领权力过大。

    5、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目的何在?

    将兵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2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

    2.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

    3、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知识点二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5、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6.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知识点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政权,史称 “五代十国”,这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8、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藩镇割据

    材料一 “……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敌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以土地传授子孙。……”

    ——《新唐书·方镇表序》

    材料二 “……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

    ——《新唐书·方镇表序》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什么社会弊病?这种弊病是如何形成的?

    反映了唐朝藩镇割据的社会弊病。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说明了什么?

    说明藩镇可以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纳赋税,职位传子或部将,不受中央节制。

    (3)材料二中的“而其亡也亦终以此”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唐朝被藩镇势力——朱温所灭。发生了公元907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3

    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1927:领导南昌起义;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猜你喜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4

    5、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

    诞生: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录用人才。(之前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的高低。)

    隋炀帝时,正是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完善: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武则天时,创造了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被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常设科目: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废除: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至清朝末年(1905年)才废除。

    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但后来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6、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内地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①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突厥地区(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②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

    ③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④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⑤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7、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日本药学界奉为始祖。

    唐与新罗的关系: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8、你知道我国隋唐时期科技方面有哪些世界之最吗?请列举出来。

    ①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③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④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5

    一、隋唐科举制度:

    北: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

    北:P13-15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

    北:P33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识图P34鉴真东渡示意图)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图)

    六、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略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北:P75-76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为元世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三、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戚继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倭寇到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2)戚继光训练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名大振,号称“戚家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后又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肃清。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北:P105—106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在当地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顺利地在台湾登陆并迅速包围了入侵的荷军。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和其他国家也起到保护作用。

    六、雅克萨之战

    北:P106—107沙俄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685年,清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战败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6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②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3、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7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知识点二 女皇武则天

    5、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

    7、唐玄宗继位后,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8、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材料一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贽:《陆宣公翰苑集》

    材料二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9、材料中的“则天太后”是谁?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她哪方面的特点?

    武则天。重用人才,知人善任。

    10、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评价?

    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热词搜索: 知识点 下册 七年级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