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2023古诗《画》王维赏析9篇

    时间:2024-03-03 10:12:0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古诗《画》王维赏析古诗诵读画[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有、无、来”三个生字的音。2、能正确诵读古诗,背诵古诗。3、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画》王维赏析9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画》王维赏析9篇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1

    古诗诵读画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有、无、来”三个生字的音。

    2、能正确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课文插图,引出古诗。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思考:从上往下,看一看,图上画着些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图,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初步感知,读通古诗。

    1、听教师配乐感情朗读古诗。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教师标注停顿,再次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相听一听。

    5、男女生对读,齐读。

    三、了解意思,学习生字。

    1、教师对照课文插图,讲解古诗的意思:远远看去,山是那样绿,走近一看,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可是花儿仍旧开放着,小鸟在树上站着,有人走到它的身旁,它也不惊慌、不害怕。

    2、学习“有”、“无”。

    (1)指名读古诗的第一、二句。教师板书:有、无。跟老师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说话练习:同学们,你有什么?

    (3)教师解释“无”的意思:“无”在这里就是“没有”的意思。

    (4)思考:为什么看到小溪从山上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声呢?

    (5)再次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

    3、学习“来”。

    (1)指名朗读古诗第三、四句。教师板书:来。跟老师读,开火车读,齐读。

    (2)端正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做做手指操。

    (3)复习田字格。(注意:中心点、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4)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笔画?

    (5)指导描摹“来”。先看老师写一写,再自己书空练一练。

    (注意:“来”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一竖在竖中线上。)

    (6)思考:为什么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开得那么鲜艳;有人走过来了,小鸟一点也不惊慌、害怕呢?

    (7)感情朗读第三、四句诗。

    (8)教师小结并揭示诗的名字《画》。齐读古诗。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挑战读古诗,师生一起评一评。

    2、学生表演读古诗。

    3、对照课文插图,试着背诵古诗。

    五、做游戏,复习巩固。

    1、游戏:“照镜子”。

    2、动脑筋:在这首古诗中,“有”与“无”是意思相反的,那么与“来”的意思相反的又是哪个字呢?出示:去模仿着找一找:远 ——近学生交流,教师圈出这6个生字。

    3、齐读(背)古诗。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2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中的第十七课。它是学生初步了解 Word ,学习了打字、排版等重要概念后编排的,是学生掌握使用 word 进行图文创作的重要一步,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并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在Word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利用 word 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增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学——古诗的喜爱, 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word中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

    难点:利用 word 软件,对图文的格式进行编排与设计,实现图文的美观,体现诗文的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古诗与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1、师: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是大语文时代,那么诗词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你能不能选择一首古诗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生背诵古诗

    2、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首古诗,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古诗,也想一起给大家分享一下。

    播放课件《古诗欣赏》

    欣赏各种配图古诗作品,激发学生给古诗配画的兴趣。

    3、同学们刚才看的非常投入,听的也非常认真,那么看过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交流感受)你们也可以把喜欢的古诗做出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Word制作古诗配画。

    二、浏览素材,确立任务

    1、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信息小精灵(学习网站),她会帮助你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

    师打开学习网站作简单介绍。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打开桌面的信息小精灵,点击提示按钮,她会告诉你怎样去做。如果仍然解决不了的,我可以去帮你。现在同学们先了解素材,选取任务。

    三、演示转播,集中答疑

    1、广播示范,观察学习

    (1)打开“古诗小屋”选取一首古诗,然后查找合适的图片插入到古诗当中,并调整图片的大小和版式。

    注意:调整图 www.baihuaw en.cn片大小时让学生观察鼠标指针指向图片边框和角上小方点后的变化。

    版式的设置可以尝试不同的环绕方式,仔细观察不同的效果。 (2)美化文稿。运用学过的知识对文稿进行修饰和美化,比如字体、字号、颜色等,这样一幅古诗配画的作品就完成了。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师:大家一定等着急了,想马上制作作品,现在就可以开始了,操作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小组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我可以帮助你。

    (1)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设计作品。

    (2)教师通过巡堂观察每个学生的制作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适当辅导。教师在巡堂辅导过程中,主要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巧,发挥了哪些技巧的功能,然后在点评中总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将有代表性的技巧和学生常犯的错误拿出来进行点评,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四、交流评价,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么多搭配图文的方法,我们现在就来比一比谁做的诗集最精美吧!

    1、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学生做出自评和互评, 教师根据同学们课堂的表现给与鼓励和适当的建议,让学生们向着更高的创作方向努力。

    2、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3

    使至塞上①

    单车②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③。

    征蓬④出汉塞,归雁入胡天⑤。

    大漠⑥孤烟直,长河⑦落日圆。

    萧关⑧逢候吏,都护⑨在燕然。

    ——唐·王维⑩

    注释

    ①使:出使。寒上:边塞。

    ②单车:这里表示行装简便,随从少。问边:到边塞察看、慰问。

    ③这句是“过居延属国的倒装。属国,汉朝时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为属国。居延:属国名,古县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

    ④征蓬:随风远飞的蓬草。汉塞:边塞。

    ⑤胡天:北方的边境外的天空。

    ⑥大漠:大沙漠。孤烟:指狼烟,即边塞用作报警的信号。据史书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所以诗中称“孤烟直”。

    ⑦长河:黄河。

    ⑧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冋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是古代从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塞。候骑:担任侦察、巡逻任务的骑兵。

    ⑨都护:官员,意即总监。燕然:古山名,就是现在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古代也用来指代北部边塞。

    ⑩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jié),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承,后世人称其为“王右丞”,他崇信佛教,被人尊称为“诗佛”。

    解读翻译

    轻车简从到边塞去慰问,

    路过我们的属国居延国。

    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飞出了边塞,

    又像展翅的大雁飞到了边境外的天空。

    狼烟在广阔的沙漠中直直地冲向高空,

    壮阔的黄河映照着圆圆的夕阳。

    到了萧关,遇见担任侦察任务的骑兵,

    (他们票报说)都护在前线。

    赏析

    公元737年,唐玄宗命王维出使边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实际上是把他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诗人去边塞的途中。“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去边疆慰问。既是“单车”,当然就装备简单,两个字暗含了作者人生的失意。接着作者将自己比作蓬草和大雁,进一步渲染了自己的渺小和环境的苍凉。不过作者很快就被边塞的奇特风光吸引住了,看那烽火台上的狼烟直直地冲向高空,血红的夕阳把蜿蜒的黄河都染红了,此情此景,似乎把我们带入了神奇的梦幻,这壮美的场景也让作者忘记了个人的惆怅。最后作者终于到达目的。地,却得知长官们都上了前线。在环境恶劣的边塞,狼烟四起,那些守卫的将土们却不畏困难,勇敢地冲出阵地,诗句表达了对他们的赞叹。

    本诗描绘了边塞壮美的风光,抒发了作者自己的失意之情,赞扬了边疆将士不怕艰苦的爱国精神。另外,“大漠孤烟直,艮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个字,看似平淡无奇,却逼真地描画出了边塞独有的壮美景观,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赞叹。

    作业题

    想象一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幅怎样的场景?你喜欢吗?

    扩展阅读

    王维智擒瓜贼

    王维小时候机智聪明,爱憎分明。有一天,同村陈老伯地里的西瓜被偷了。王维气愤地说陈老伯,走,我陪你到集市去捉那偷瓜城。”他临走时,摘了一大把瓜蒂,揣在怀里。

    走了没多远,他们就看见一个人一边大叫:“西瓜便宜啦,快来买啊!”一边贼溜溜地东张西望。陈老伯一眼就认出这些西瓜都是自己种的,就大叫:“捉贼呀!”许多人围上来看热闹。卖瓜人恶狠狠地推开陈老伯你凭什么说这瓜是你的?”王维急忙拿出怀里的一堆瓜蒂,说:“这就是凭证。”他请大家帮忙用瓜蒂去对西瓜的底部,果然很多西瓜和瓜蒂对上了号。

    鉴赏分析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很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在王维的诗集中,这一类诗篇并不多,而同时代的诗人高适、岑参和王昌龄,却以写边塞诗著名。

    王维这首诗是许多唐诗选本都选的名作。诗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有人以为这个使是王维自己。因为王维曾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出使塞上,在凉州节度使崔希逸幕府中任判官。如果这样,题目就应当写作《奉使至塞上》。现在没有奉字,可见这个使字是指一般的使者。再看此诗内容,完全是客观的写法,没有表现作者自己的语气,也可知此诗不能理解为王维的自述。

    第一联中的单车属国,都是使者的代词。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原意是说使者没有带许多人马,只用一辆车就够了。后世诗文家就把单车之使简化为单车,作为使者的代词。属国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省略,这个官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因此,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词。居延是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讲明白这三个名词,这一联诗就容易懂了。两句十个字,意思只是说使者要到边塞上去,已经行过居延,进入胡地。上下两句,实在是重复的。既用单车,又用属国,过居延就是问边。两句只有一个概念。在诗学上,这算是犯了合掌之病,好比两个手掌合在一起。这种诗病,唐代诗人都不讲究,宋以后却非常注意,不做这种联语。杜甫诗曰: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今欲就是即将,东入海就是西去秦,两句诗只说了一件事。白居易诗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咏草的诗,下句就是上句。郎士元诗: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送别钱起》)不可听就是岂堪闻。这些都是被宋代评论家举出过的合掌的例子。

    颔联是说使者过了居延,就像滚滚尘沙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征蓬是在地上飞卷的尘沙,现在江南人还把随风卷地而来的尘土叫作蓬尘。出汉塞和入胡天,也犯了合掌之病,所以这种对法也是死对。

    颈联两句,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抓到了西北高原的特色。孤烟直落日圆,表示天气晴好,无风无云,也是沙漠上的气候特征。

    结尾一联说使者到了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一问,才知道都护的军部还在离这儿很远的燕然山呢。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唐时是防御吐蕃的军事重地。燕然山,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时大将军窦宪征伐单于,曾进驻燕然山,在山上刻了纪功的铭文。都护是汉代官名,西域都护是守卫天山南北两麓的最高军官。

    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过了居延,已经出了汉代的边塞,可是现在却还是大唐的领土。再向前走,到了萧关,才知都护(当时是节度使)的驻扎地还很远呢。这样看来,唐代的边塞比汉代向西扩张了几千里。但是,王维的地理概念,似乎有错误。萧关在东,居延在西。如果过了居延,应该早已出了萧关。王维另外有一首《出塞作》,自注云:时为监察,塞上作。此诗第一句就说:居延城外猎天骄。可知他曾到过居延,不知为什么这里却说过了居延,才出萧关。至于燕然山,更不是西域节度使的开府之地,王维用这个地名,恐怕只是对当时的节度使恭维一下,比之为窦宪。这最后一联,非但用燕然山,使人不解,而且这两句诗,根本不是王维的创作,他是抄袭虞世南的。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诗云: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在楼兰倒是符合地理形势的。王维此诗本来可以完全借用虞世南这一句,但为了韵脚,只好改楼兰为燕然,这一改却改坏了。

    (选自《唐诗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4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5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扁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737年(开元三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6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问侯骑,都护在燕然。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7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8

    班级 姓名

    一、 拼拼读读。

    wǒ xǐ huān huà xiǎo jī hã xiǎo yā

    二、 照样子按笔顺写。

    三、 填 空 。

    “人”字共( )画,第一画是( )。

    “火”字共( )画,第二画是( )。

    “文”字共( )画,第一画是( )。

    “六”字共( )画,第三画是( )。

    四、给音节加声母。

    ( )īng ( )ūn ( )â ( )ìn ( )ēng ( )ái ( )īng 惊 春 色 近 声 还 听

    五、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六、照样子,在正确的反义词后面画√。

    有——无(√) 远——还( ) 来——去( ) 右——大( ) 天( ) 近( ) 云( ) 左( ) 小——土( ) 出——人( ) 天——也( ) 大( ) 入( ) 地( )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图上画的有( ),有( )、( ),还有( )。 2.远处画的是( ),近处画的是( )。 3.为什么“人来鸟不惊”?因为这是一幅( )。

    古诗《画》王维赏析篇9

    王维

    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居延2。

    征蓬出汉塞3,归雁入胡天4。

    大漠孤烟直5,长河落日圆6。

    萧关逢候骑7,都护在燕然8。

    1、单车:单车独行。问边:慰问边防。

    2、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4、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5、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今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6、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7、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8、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