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初三语文教案14篇

    时间:2024-01-12 09:36:1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初三语文教案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教案14篇,供大家参考。

    初三语文教案14篇

    初三语文教案篇1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

    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丁肇中的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1.《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答案预设

    1.(1)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以此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举自己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参考

    1.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又如,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有机会的探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面

    可参考【微课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活动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总结拓展

    1.深入思考内容,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2.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论证方法等。

    3.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参考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四、作业设计

    以“如何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讲演稿。

    可参考【写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初三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疑难字

    2、了解游记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记叙、描写的写作手法

    3、分析文中关键的词语和重要的句子,了解并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理清写景顺序

    4、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杭州的美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杭州西湖,它的美,从古到今,有很多文人墨客用诗和文章来赞美。同学们能否回忆一下古人咏赞西湖的诗词: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二)解释游记

    是记叙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它取材范围极广,形式灵活多样,文字优美,风格迥异。一般先交代时间、地点、背景、缘由,然后按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的特点,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地记叙旅途所见所闻,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陶冶。

    (三)分析课文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这篇游记按时间先后和游踪,记叙了哪几个景点?写出了西湖的什么特点?

    2、正音

    璞(pú)

    潋(liàn)滟(yàn)蜿(wān)蜒(yán)

    琤(chēng)

    袂(mèi)

    3、分析第一段

    课文一开始,简要交代了游湖的原因和时间,点明是第四次游湖了(正以为如此,作者才能尽拨繁冗,深入精微)作者先用了一个排比句“没有……没有……也没有……”,说明了“六月并不是好时候”。读者看到这里,内心自然会产生一丝隐隐的憾意:来的不巧。但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从视觉和嗅觉这两个角度写出了西湖初夏风光的别具一格。

    (1)六月的西湖给人一种什么印象?作者怎么会发现西湖一种特有的美?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六月的西湖在烟雨笼罩中有一种特有的"空灵清丽之美。要了解西湖,“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启发读者如何去鉴赏美。

    (2)作者通过“仔细领略观赏”,发现了六月西湖一个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抓住这个特点来写?

    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来写。原因:

    一是六月春光已老,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尚早,“绿”正是此时西湖的主宰,

    二是前人关于西湖的诗文早已汗牛充栋,作者另辟蹊径,引导读者探求西湖内在美。

    4、分析第二段

    指名朗读,思考:作者写了灵隐哪些处所的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形成板书)

    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绿的广漠无际,渗透到了每个角落。先虚写对绿的感受,“绿意扑眼而来”,似乎“雨丝儿也都是绿的”,再实写绿的景物,道旁古木,飞来峰上树木,峰下小径,亭旁溪水,无一不是绿的天地。作者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次第写来,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绿的世界。

    灵隐绿“扑眼而来”,连“雨丝儿也都是绿的”,“直绿到了石头逢里”,亭下溪水也流淌在“一片绿色的景中”,无处不绿,触眼皆绿,具有一种逼人的气势。

    地点

    景物

    特点

    初三语文教案篇3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格物致知:

    ②袖手旁观:

    ③一帆风顺: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3.下列句子是单句的一项是

    [    ]

    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

    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

    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8.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 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12.文中概述柳宗元《 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参考答案

    1.①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③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b  3.a  4.a  5.d  6.a  7.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明力。  9.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10.c  11.d  12.c  13.c

    初三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初三语文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初三语文教案篇6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自读程序]

    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6.课堂小结,重申学习重点。

    (解说:在“自读程序”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用圈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在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教师是学生经验建构的促进者;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是学生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在协作讨论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自读点拨]

    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3.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4.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

    [自读思考]

    1.在文中画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以及意义。

    2.用表格方式,梳理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3.针对质疑,分组作探究学习,写出探究小报告或制作电子作品。

    4.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解说:思考1、2是从议论文文体特点出发,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思考3是课外拓展探究学习,目的不在于学生探究有多深入全面,但要让学生在查询资料,归纳提炼观点,写探究报告中尝试科学严谨的实验步骤与方法,并扩大课外阅读视野。思考4是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议论文的基础上,迁移学习能力,初步学习写作议论文,是课内学习的课外拓展延伸。)

    参考答案

    1.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2.见自读点拨(4)的列举事例表格。3.略4.略

    [备教资料]

    丁肇中小传

    由于和里希特各自独立发现一种新型的j/a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是由于一次“意外的出生”而成为美国公民的。他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外祖母性格刚毅且果断,她丈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了,从那以后她回到学校当教师,把丁肇中的母亲抚养成人。丁肇中在童年经常听到外祖母回忆那些艰难岁月里度过的窘迫生活,外祖母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中国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每隔两个星期,他坐飞机回到美国麻省莱克新顿自己的家里看望妻子凯·路易丝·库恩和两个女儿。1964年,丁肇中离开日内瓦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1969年。在那里他和斯坦伯格、希瓦兹、吴健雄和李政道等在内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工作。这个时期,丁肇中发现了“抗氢同位素”,使他初露头角。美国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项发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些年里,他开始对“电子和正电子对”的生成发生了兴趣。这时丁肇中又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聘,主持该学院的布鲁克海汶实验室,他负责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实验室、瑞士欧洲核予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三处进行类光子粒子的衰变探索,并且寻找衰变成电子对和ll介子对的新粒子。这一研究夜以继日地整整进行了五年。

    1971年,丁撵中带领它的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开始在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进行试验。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1974年8月次觉察到一种新粒手存在的迹象,其量量约为质子的三倍。由于丁肇中的小心谨慎,他们当时没有公布这一发现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美海岸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为中粒子,于是丁肇中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发现,并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j/a粒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这一发现在物理学上的重大意义是: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明存在着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从夸克模型看,j/a中粒于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强子。以前,人们认为所有已知强子都可由三种夸克: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以及它们的反粒子以各种形式组成。丁肇中和里希特发现j/a中粒子的卓越成就支持了当今的弱相互作用理论,他们两人分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79年,在德国汉堡,丁肇中领导他的小组又找到了胶子,这是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证明,为统一强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丁肇中已成为当代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主持的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小组,首先接纳了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去西方工作。他每次到中国讲课,听众都是致以千计。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汉堡工作,同时又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他说:“在汉堡,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对于我的小组,我尽量挑选那些也喜欢刻苦工作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也不看小说。当丁肇中还没有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时候,他偏爱科学史。他把法拉第看作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敬佩法拉第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立志做第二个法拉第。

    初三语文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2、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问:丁教授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证明中心论点?

    明确: 举例论证:王阳明“格物”;研究竹子;个人经验

    道理论证: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8、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课堂延伸

    1、讨论: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2、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谈。

    五、布置作业。

    初三语文教案篇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十、巩固提高:做这课的《作业手册》。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 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说,而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拓展阅读:课外语段训练,见《导与练》的《作业手册》“小议传统教育”。

    六、积累摘抄:见《导与练》“课堂小比拼”1“四书”、“五经”。

    七、课后拾贝:欣赏文章《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八、拓展延伸:预习15课,做《导与练》

    初三语文教案篇9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金钱—拜金主义思潮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另一个外国的作家写的一篇也是讲述人善变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2、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3、整体感知小说,知线索

    明确: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情节:人物态度,找出菲利普夫妇言行变化的代表句。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

    人物态度对比:

    前: (从文中找出词语)

    后: (从文中找出词语)

    5、人物性格分析(讨论)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对民,爱慕虚荣。

    “我”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 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6、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略)

    7、小说主题讨论:

    金钱至上

    8、发散训练

    ①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②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③写作:请以“人与人这间”为题,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中心。

    板书设计:

    中心线索

    于勒 贫穷 富裕 贫穷

    菲利普夫妇 厌恶诅咒 热切盼望 咫尺不认

    全家恐怖 全家唯一的希望 出了大乱子了

    分文不值 置一所别墅 重新拖累我们

    坏蛋流氓 好心的于勒 贼、讨饭的

    打发到美洲去 多么的惊喜啊 以免再遇见他

    侧面描写 主体部分

    介绍家庭成员,引出于勒 对于于勒态度的今昔变化 全家旅游 发现于勒 证实于勒 躲开于勒

    小引 背景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主题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初三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b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b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故事情节分析:

    (一)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略)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的: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有的通过杨志或虞候、老都管之口来写,更多的是通过军健的语言和行动来写。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例如军健们挑着重担走不动,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就急于要买来解渴,最后连杨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无一不是由于天气酷热引起的。从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所以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服务的。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处处小心 都管掣肘 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预设机关 团结合作 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

    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略,见教师用书。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 、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学生试述,教师总结)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初三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的: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文学的王国里,我们常常感受到各种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无穷的艺术魅力,其中,古典诗词给我们的享受尤为美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感受这些诗词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感情。

    二、 学习第一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剑门关以南,今四川一部分,又称剑南。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灯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圣。其代表作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背景]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安史之乱算是平息了。但这时成都发生兵乱,杜甫避乱寄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极自然概括地写出了所有乱离人的共同感受,使它成为千古名篇。前人评这首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听老师范读,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齐读一遍。

    3、赏析课文

    首联中的“忽传”、“初闻”、“满”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形?(惊喜)

    颔联、颈联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

    尾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初三语文教案篇12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最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

    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

    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3.胡适的文章《格致与科学》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

    4. 丁肇中先生的几张照片

    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参考资料,例如丁肇中的自述《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以及丁肇中谈实验物理、谈反物质、谈宇宙大爆炸等。这些文章较长,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录出了。

    二,关于本文结构层次的商榷

    《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我认为这种分法不当,对段意的概括也不准确。理由如下:

    1.第一段并不是“提出论题”。此文是一篇讲演稿,第一段只是讲演开始前的概括介绍,介绍这次讲演的内容和范围。至于“论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据此,这篇文章的论题应是其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文章不能分为三部分,而应分为两部分:第一自然段是一部分(如前所述),其余是一部分——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说第2-5自然段是论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也不准确,太宽泛了。准确的说应是: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那么准确的分层应当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应当是:

    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又分4层:

    1.(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2.(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3.(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13段)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我给课本编辑先生提一个建议:第一自然段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把它删除,本文内容会更集中,更严谨。当然,这需要征得丁肇中先生同意。

    三,我的教学设计

    1.介绍作者。提供丁肇中教授照片5张,照片加动感美术字:“追星当追这样的星”等。另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丁肇中主页,推荐学习浏览。

    2.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下列问题: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怎样解释?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3.阅读2-5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格物致知”出自何处?引原文,让学生背过“三纲领”和“八条目”。

    作者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吗?为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王阳明是什么人?王阳明“格竹子”是怎么回事?课文是怎样介绍的?想深入了解请参看王阳明《传习录》原文,附带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1)解释加红色的词语。(2)“格天下之物”的思想出于何处?(3)二人“格竹”的结果如何?他们得出什么结论?(4)这样“格”竹子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参读胡适《格致与科学》(节选),回答下列问题:(1)“格致”有哪两种意思?(2)胡适写此文想说明什么?(3)胡适与丁肇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相同吗?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然后提供佐证材料: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4.阅读6-1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提示这一段大意的语句哪一句?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哪一句?“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这个例子典型吗?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

    5.归纳练习

    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6.学生论坛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此题系发散性的讨论题,不必得出一致的标准的答案;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7.扩展迁移

    一是提供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丁肇中先生是怎样从事“实验科学”的:

    1.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项目——l3实验室。

    2.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使用的环状隧道,位于地下50至170米之间,周长27公里,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3.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这是为了在外层空间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研究宇宙射线实验研制的首台太空磁谱仪。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主持,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

    二是“网上阅读”:你想更多地了解丁肇中博士吗?点击进入下列网页:“丁肇中网页”“丁肇中自传《在探索中》”“丁肇中谈实验物理”“丁肇中谈反物质”“丁肇中谈宇宙大爆炸”“丁肇中与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粒子史话”……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搜索资料。

    看了以上设计,可能有的教师会认为课外内容多了一些,难度也大了一些,甚至怀疑搞这些不考的东西是不是得不偿失。对此我想说明以下几点:

    1.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前言”部分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要求。

    2.新课标“课程目标”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3.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其“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扩展语文学习资源的任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我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扩展语文学习的资源;这样安排,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学习。

    4.当年,清华大学的沈元教授在中学数学课上讲“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受此激发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这才有了后来的数学家陈景润和陈氏定理。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提供一些“反物质”之类的实验物理知识,说不定也会有学生把发现反物质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并且说不定还会成为丁肇中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家,真的发现反物质。

    初三语文教案篇13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习题精选】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a、丁肇中 b、朱熹c、论语

    d、儒家 e、测量f、向导

    g、彷徨 h、适当

    2、解释下列词语

    a、格物:

    b、致知:

    c、袖手旁观:

    d、儒家:

    3、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参考答案】

    1、a、z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

    2、a、推究事物;b、获得事物的知识;c、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d、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理关系。

    3、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初三语文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

    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