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我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

    时间:2023-12-04 16:00:26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我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大力实施党建强基工程和队伍提升工程,为集团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我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

    我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1

    近年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大力实施党建强基工程和队伍提升工程,为集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人才保障。现将集团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集团于20xx年x月成立,xxxx年x月股权改制为市政府直属、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2xxx年x月整合重组为xx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伴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脚步,集团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实现党建与经营发展同频共振。xxxx年x月集团成立党支部,2xxx年x月成立党总支,20xx年x月成立xxxx集团党委。目前,集团党委下设x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x个。现有党员x名,其中:女性党员x名,35岁(含)以下党员x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x名,占比xx%。

    2021年,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及市国资委党委等有关党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对标对表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和质量过硬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巩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成果,推动了党建与经营业务深度融合。

    二、主要工作

    (一)聚焦政治理论武装,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一是讲求一个“牢”字,坚持每月集中学习日制度,扎实推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落到实处。坚持“党委会前学理论”制度,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3+x”模式,扎实推动基层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强调一个“新”字,创办xxxx党委党校,系统化、多维度的满足员工教育培训需求,今年已举办针对性的教育培训x场,完成培训xx余人次。创新学习教育形式,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文艺晚会、读书分享会等,强化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三是力求一个“实”字,全面推动“党建入章”工作,指导合资、控股子公司修改完善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交流学习体会,查找差距和不足,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抓好问题整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截止目前,累计协调解决群众诉求x件。

    (二)聚焦党建重点任务,持续巩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成果。一是以“稳”的心态,扎实推进党建“三化”提质增效和质量过硬行动,对标对表工作任务清单,制定工作计划,层层压实责任,挂图作战,及时销号,定期报送工作进展,稳步提升集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二是以“质”的标准,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按照“应设尽设”的要求,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近两年来,由20xx年底的x个,增加到现在的x个,基层党组织数量连续增加,实现业务发展与党组织设置同步推进。建立党员高管对口联系指导党支部、党建指导员等制度,以“手把手教”的方式,强化支部党建工作的督促指导。三是以“效”的目标,巩固集团党建“三化”建设成果,积极搭建“先锋创绩”平台,全集团划分党员责任区x个,设立党员示范岗x个,开设党员服务窗口x个,分别创建7支党员先锋队和党员攻坚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实行党建与业务双线条百分制考核,保证党建考核权重不低于x%,切实压实党支部和党员责任,保障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成果常态长效。

    (三)聚焦服务发展,扎实推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一是用制度去“推动”,制定《关于开展“党建+”创建月的实施方案》,根据各支部业务特点,按照“党建+精品工程”“党建+资产运营”“党建+业务拓展”“党建+服务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党建+”工作。二是以实践话“分享”,在集团内部每季度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党建+”现场交流会,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交流互动的方式学先进查问题,主动分享本支部在推进“党建+”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一起探讨研究,共同商议解决之策。三是聚群力促“融合”。今年以来,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在集团各大主责主业战线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了党建与经营业务深度融合,在项目多、工期紧、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仍然有新开竣工项目x余个。

    (四)聚焦党员管理,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一是着力提升党员队伍“数量和质量”,大力实施队伍提升工程和“三培养”工程,注重发展基层一线员工,今年上半年共发展党员x人,完成全年发展党员任务x人的xx%。二是注重强化党员队伍“活力和合力”,落实党内激励关怀,通过赠送政治生日贺卡、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和“亮身份、做表率、立标杆”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党员队伍活力,强化党员归属感和使命感。三是深化管理党员队伍“水平和水准”,选优配齐支委,强化班子建设,提升党组织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党性体检、信教排查及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结合组织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扎实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进一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五)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发力构筑企业人才高地。一是在广开源路招才引才上“花心思”,建立并完善招聘管理办法,坚持公开招聘,严把“入口关”,杜绝“人情关”。坚决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积极参与就业招聘周、展翅计划等活动,协助做好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工作。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结合“xxxx”合作项目的推进,从xxx大学柔性引进生态环保专业博士1人。积极推动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机制,选聘职业经理人x人,逐步优化集团人才队伍结构。截止目前,集团现有员工xxx人,其中研究生学历xx人;本科学历xxx人;具有高级职称xx人;中级职称xxx人。二是在集中精力育才用才上“动脑筋”,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实施“三培养”工程,落实“传帮带”,培养“带头人”,切实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推行内部挂职锻炼制度,注重政治标准,抓好重点培养,为“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员工搭梯子、指路子、给位子,让大家有平台、有空间、有奔头。今年共有x名后备干部挂职担任子公司经营班子成员,接受锻炼培养。截至目前,集团中层管理人员xx名,其中党员中层xx人,占比x%。三是在聚才留才上“下功夫”。结合集团改革发展需要,委托第三方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薪酬体系,并修改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坚持以业绩为导向的基础上,严在日常,考在平时,进一步细化kpi指标,使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奖优罚劣,让真正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者更有干劲、更得实惠。要大力实施关心关爱工程,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听取意见建议等活动,及时掌握干部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工作、生活状况,用心用情帮助协调解决干部员工的急难事烦心事。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发挥支部和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员工幸福感、归属感。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部分支部党建统领作用认识不够,主动性不高,抓党建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人力不到位,在如何改进支部工作上思考的还不够,一味地服从集团党委的统一安排,主动谋划较少。比如在创新学习形式上,大部分支部满足于坐下来集中学习,学习形式单一。

    二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党建品牌的创建工作成效不突出,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品牌。虽然有些支部根据自己的“党建+”实施方案提炼了党建工作法,但辐射性不强,亮点不突出。

    三是专职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指导性、精准度不高,对专职党务工作者缺乏直接有效的激励机制。具体表现为某些党务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不高,面对繁多的党建工作,偶有畏难情绪。

    四是人才引进工作力度还需加大。虽然自集团整合重组以来,通过市场化招聘引进了不少人才,但是集团业务拓展迅速,加之项目建设任务繁重,主营业务压力连年攀升,人才紧缺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当前高学历人才队伍还无法满足集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政治建设,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争做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国企人。

    (二)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巩固拓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成果,持续推动党建强基工程,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对照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和质量过硬工作清单,对滞后的工作、欠下的“账单”,逐项清点、挨个排查,压实基层党组织责任,发挥党建指导员职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

    (三)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坚持公开招聘,严把人才“入口关”,加大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市场化选聘力度。贯彻落实市国资委《xxx市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精神,执行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继续实施“三培养”工程,突出政治标准,树立集团选人用人鲜明导向。建立完善尊才爱才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人才归属感,提高集团凝聚力。(四)强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党建质效。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做好考核验收、总结归纳。优化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做到党建责任目标化、工作任务清单化。深化“亮身份、做表率、立标杆”主题实践活动,在集团上下掀起做实事、出实效、勇担当的实干之风,助推集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我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2

    内容摘要:目前,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差异明显,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怎样整合农村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校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xx镇小学生调查问卷,了解了xx镇“家长教育素质”的总体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家校合作的对策及思考。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教育资源家校合作

    城乡教育均衡化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的状况,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相比差异明显,不可同级而语。绝大多数人认为,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在于硬件,在于师资,在于生源。其实不然,硬件可以提升,师资可以培养,生源也并无绝对优劣。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差异或者说是家长素养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不全指家庭的贫富,家长的学识,家长的社会地位,而是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是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加强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校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调查和分析家长目前的教育理念和行为

    1、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家长教育素质”调查的正式问卷于2009年10月中旬发放到xx镇小学二、四、六年级家长手上。共计发放问卷708份,约占全校学生的60%。由班主任教师请学生将问卷带回家,请学生家长填写。11月中旬共回收到问卷597份,回收率为84.3%,剔除无效问卷43份,得到有效问卷556份,问卷有效率为93.1%,问卷的填写和回收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问卷发放与回收的具体情况见表1。

    2、xx镇小学生家长教育素质调查结果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xx镇小学家长教育素质的总体水平,笔者分别算出了所有被调查家长的总体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的总体平均分,并进一步算出各自的比较平均值。教育观念包含9个题目,其比较平均值=教育观念的总体平均值/9,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与总体教育素质的比较平均值计算同理。在比较平均值中,1分表示“很差”,2分表示“较差”,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较好”,5分表示“很好”。具体填答情况如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xx镇小学生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及总体教育素质的比较平均值均在3—4分之间,其中教育态度的得分略高些,为3.84分,教育能力的得分略低些,为3.52分。可见,xx镇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总体教育素质都很“一般”,从而说明,xx镇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程度、教育态度的理性化程度、教育能力以及教育行为的科学化程度均处在“一般”水平。就总体水平而言,我镇小学生家长教育素质的水平尚可,但还存在很多比较薄弱的方面。

    从表3中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在小学学生家长中,教育观念“好”的占总人数的22%,“中”的占64%,“差”的占14%;教育态度“好”的占总人数的30%,“中”的占60%,“差”的占10%;教育能力“好”的占总人数的34%“中”的占52%,“差”的占14%;教育行为“好”的占总人数的39%,“中”的占49%,“差”的占12%;总教育素质“好”的占总人数的31%,“中”的占56%,“差”的占13%。

    3、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期望值高。90.83%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大学。其二,过度溺爱。18.27%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庭劳动,47.78%的学生只参加每周一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正因为如此,60.12%的学生不会洗衣、做饭,54.75%的学生需要家长在上下学时接送,7.61%的孩子经常让家长帮助打扫教室卫生。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能“讲究卫生”,47.19%的家长给孩子端洗脚水(“经常如此”的占14.83%)。其三,重物轻育。这种类型的家长不在少数,基本表现是:平时在物质上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对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成长不闻不问。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则暴跳如雷,对学校、老师横加指责,对子女则非打即骂,或者干脆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其结果往往是招致孩子更加强烈的叛逆,从而破罐破摔、离家出走,甚至于对人生彻底丧失信心而走上绝路。

    二、构建农村家校合作的对策及思考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表明,农村学校要创建优质教育的障碍很大程度来自家庭和家长的差异。学校只有赢得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才可能有条件创建优质的教育。同样从学习心理科学来讲,“支持性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之一。这“支持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占很重大比例的肯定是家庭的文化环境以及一定范围之内的社区环境。无数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家校合作的优劣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班风、学风和孩子的学业成绩。因此,赢得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家庭、学校、社区”齐心合力有三个关键策略:

    策略一:创造家校相互理解互动氛围

    xx大学刘力教授将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三个层次。(1)“形式的参与”。这是最表面化的参与层次。家长在得到邀请时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作业展览等活动。(2)“人际的参与”。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式参与,家长与教师在较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和建议。像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等均可列入此类。(3)“管理的参与”。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把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低层次参与和高层次参与。低层次参与仅仅享有知情权,而高层次参与则享有决策权,可以协助学校运作,参与学校决策。农村孩子学前教育的相对薄弱,新课程容量大灵活性强的特点,导致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完成教学内容上,再加上教学行政部门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增强,师资队伍的快速更替,从而使教师这一职业逐渐显现纯技术的特征。

    另一方面,农村乡镇范围内各村小完小的撤并,通讯手段的日益便捷,都影响了家校沟通的效果。以往家校之间的亲情日渐消失,从而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育教学应有的魅力。如何改善这种局面?要根据实际情况,除了发挥现代通讯的优势,保持经常性的电话联系,使用大容量高速度的校讯通平台之外,学校还是要和家长及社区建立更为人性化的沟通渠道。首先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学期至少一次的家访活动。对交通不便的村庄社区,学校应该组织集体家访。在家访的过程中,建立所有学生的成长档案,共同和孩子家长一起制定孩子的发展计划,从而使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赢得家长的自觉支持。其次,欢迎不同年级的家长走进学校大门,走进学生课堂,走进校园生活。在参观和交流中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增进了解,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作为学校和教师,只要把握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和小步行进、渗透指导的原则,定能创设家校联系的喜人局面。

    策略二:建立家长学校长效学习机制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农村家长和城镇家长一样具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但缺少方法和相应的环境。常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是难教育。其实,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是不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观念决定行动,意识决定未来。一个不具备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怎么能面对新时代的孩子呢?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现代家长必须树立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家校的脱节,沟通不良甚至误解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农村学校在办学中越来越显得势单力薄。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相对应,就要建立学习型家庭。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配置一定的学习时间,增加家庭教育投入中文化投入和时间精力的投入,形成家长带头学习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作为现代家长,在加强自身学习以及陪孩子共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科学地指导孩子学会学习。重点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指导:第一,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热爱学习才可能保持永不衰竭的学习动力,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能保持学习的自觉性。第二,培养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终身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三,培养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孩子明白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时时事事处处学习,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信息化渠道学习。

    其实,只要学校积极主动引导家长参与进来,就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很让人头疼的家庭作业监管不力,质量不佳问题。针对农村家长素养欠缺的现状,要让家长有效参与,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如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学习潜能开发教育、学习习惯教育等一系列专题性的培训辅导项目,使家长和孩子全程参与,同步提升。为了提升家长素养,农村学校也可开展“亲子共读,快乐同行”为主题的亲子素养提升工程,让家长和孩子在共读中增长知识,转变理念,提升能力,增强农村家庭的书香气息。

    09学年度,学校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王鹏博士作了一个精彩的“感恩教育”报告,现场感动和震撼了上千名家长和学生。一些家长热泪盈眶,纷纷表示以后要把孩子当作独立、平等、发展的个体,进一步融洽亲子关系,做到家庭教育和谐、融洽,爱严有度、宽严相济,尊重孩子的一切权利和合理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发展,不能将孩子“私有化”。同时,很多学生含着眼泪表示:以后要爱父母、爱学习,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

    策略三:整合社区村、镇有效教育资源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因此,让教育依托社区就变得日益需要。家校合作要求家庭与学校除应努力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外,还应重视其彼此之间以及与社区之间重叠影响力的发挥,在孩子发展的任何阶段,学校都应主动设法将家长和社区对学生的影响力纳入学校教育过程中。

    1、抓好社区、村庄的团队作用。建立社区或村庄学习小组,为孩子们提供共同学习、交流的场所;发挥高段学生的帮带作用,营造浓浓的区域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成绩。

    2、发挥镇妇联的关爱作用。xx镇妇联建有巾帼联谊会,由女企业家和各村妇女主任组成,联谊会与学校一起开展关爱留守学生,争做爱心妈妈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寂寞的花朵绽开了笑脸。

    3、重视关工委的帮扶作用。老教师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老教师的威望、学识、经验、亲情、时空是做好关工事业的最大资源。xx镇关工委老教师积极开展对“德困、学困、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并自发筹资每年1万元钱设立奖学基金,奖励“双优生”和“进步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三、结语

    目前,为了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教育已经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是提高学校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径。更新教师观念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教师都有这种意识了,并能主动积极与家庭、社区配合,必能体现出一种新的教育境界,创造出明天教育的全新景象。

    我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3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一、二

    本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对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大概符合正态分布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但还是可以反映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00%,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

    4。打工目的方面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

    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是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正受到社会的影响,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区分程度相对稳定。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化妆品或者一件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6。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支出1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五、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

    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