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工信意见】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全文完整)

    时间:2023-04-23 17:55:05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信意见】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工信意见】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全文完整)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把加快信息化发展作为突破口,完善信息化应用体系,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着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应用领域全面渗透、两化融合加快推进、产业发展重大突破、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信息化建设良好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

    ——基础设施:全市光纤实现全覆盖,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0%,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优化升级3G网络,加快推进100Mbps超高速无线网,覆盖全市90%以上区域;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实现全市覆盖;通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

    ——重点领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力争走在全省前列,争取12个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力争95%的行政村达到示范村创建要求。

    ——电子政务:实现内网覆盖市、县、乡镇三级,外网覆盖市、县、乡镇、村四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市级达到85%以上,县级达到70%以上;政务资源得到有效共享,电子政务云平台基本建立。

    ——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力争突破3000亿元,企业应用普及率力争达到90%以上。

    ——两化融合:全市销售规模1亿元以上的企业信息化单项应用率达到85%以上,集成应用率达到65%以上;争创示范企业200家,示范园区12家,示范产业集群7个;力争列入全国两化融合试点地区。

    ——信息产业:全市信息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其中新一代信息产业占比达到70%以上。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防范水平明显提升,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装备的安全可控水平明显提高。

    三、主要工作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宽带中国”建设要求,升级完善宽带网络,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

    1.提升宽带网络。以“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为重点,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提高固定宽带普及率和光纤入户覆盖率,并向农村延伸。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0%,实现50Mbps以上接入能力,并向100Mbps接入能力发展。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Gbps。推进3G网络接入技术升级改造和TD-LTE商用化,提升无线网络质量。加快推进超高速无线网络建设,全市90%以上区域具备100Mbps无线接入能力。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适时开展下一代互联网(IVP6)升级改造。

    2.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完成全市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和互联互通改造,具备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积极推进3D电视、4K超高清电视及多屏融合等技术的应用,并向公众信息、文化服务领域延伸,实现电子商务、家庭金融、家庭娱乐等全方位、多层次、多业务的信息服务。积极推动“云媒体、云服务”发展,推进以“云电视、云家庭、云通信”为特征的“智慧社区”和“数字家庭”发展。

    3.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的融合,探索业务双向进入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4.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按照“能共建的一律共建、能共享的一律共享”的原则,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重点做好驻地网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建立起驻地网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以方便公众办事、提高行政效率为出发点,加强党政机关间的信息共享,促进协同办理,加快电子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和农村延伸,优化服务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1.整合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规范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平台,扩大网络覆盖面。内网逐步向县(市、区)、乡镇(街道)覆盖,外网逐步向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覆盖,并向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延伸。提高网络带宽及传输速率,加强网络运维能力,满足各级政府开展业务应用的需要。

    2.深入开展电子政务应用服务。积极推进协同办公系统、政务通系统、数字档案系统等在全市各部门的深入应用,并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应用延伸。加强部门信息化建设,实现部门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加强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应用系统建设,创新分析研判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水平,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地理空间和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完善市县二级门户网站平台,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咨询投诉等一站式服务。

    3.切实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充分发挥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中心作用,在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基础上,按照增量、扩面、共享的要求,围绕企业风险监控、食品安全监管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领域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工作,力争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覆盖全市各部门。

    4.积极探索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加快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促进政务业务模式从离散化向集约化、整体化转变,政府管理服务运作方式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向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互动、资源共享转变,加强政务数据发掘利用,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采用虚拟化等新技术,通过整合、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的、区域性的电子政务云计算与容灾备份一体化平台,逐步推进各部门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云平台迁移。

    (三)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服务、运行及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应用。

    1.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推进“智慧安居”建设。以省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智慧安居”建设。通过完善公共信息化基础、整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完善信息化应用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构建智慧的管理、服务、安防和应急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系统运行的标准规范体系和体制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争取“智慧安居”试点成为国家级示范工程,并在完成诸暨智慧安居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推广。

    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拓展管理空间,对城市部件及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有效、及时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完善环境监控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监控平台,扩大污染源监测范围和种类,加强环境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和共享,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建立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化应用体系,实现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加大对主要耗能、耗材设备和工艺流程的信息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

    完善交通管理体系。加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交通各行业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升信息化对交通综合组织、运行、管理的支持作用。

    2.提升城市服务信息化水平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光纤宽带、交互电视、视频监控系统、联防互助平台的应用能力。建立完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信息查询、居家养老、日常事务投诉交流等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全市社会保障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和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数据的安全管理、整合、共享和交换;推进社区管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社会服务信息化;完善社会保障卡功能,拓展应用领域,建设以社会保障卡为基础的“一卡通”工程。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推进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库和数据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加强资源整合,实现跨区域、跨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以社会保障卡为依托,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的“一卡通”服务,力争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完善教育文化体系。加快推进学校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监控平台,广泛推进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市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建设校园“一卡通”,构建覆盖不同教育类型的优质教育资源库,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校际共享以及向社会开放,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发展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内容产业,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充分利用数字电视等公共平台,建设一批覆盖率高、贴近群众、融入生活的公共文化服务应用系统,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传播新秩序和网络氛围,构建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各旅游区与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建立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公用事业管理体系。推进全市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水、电、燃气等业务网上“一站式”集中办理。着力推进智慧电网建设。完善水源地、水处理、水供应等环节监测体系建设,构建智能化生产与输送管理及水保护处理与水节约使用体系。完善燃气地下管网智慧化监测平台,实现对燃气生产、传输、供应整个流程的监管。

    3.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信息化防控水平

    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防控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食品药品领域监管能力。加强终端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实现食品药品信息的充分共享。

    提升城市多灾种预警和处置能力。完善防汛、防台、消防及气象等各类智慧化服务系统建设,提高监测、预报和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提升公共安全防控能力。通过增点扩面,实现对治安复杂区域、场所、街道、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周边区域等部位和公共交通工具视频监控的全覆盖。依托公安视频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现有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资源,提升城市视频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提高城市安全防控能力。

    提升电梯安全防控能力。强化电梯监管能力,掌握电梯运行状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快速响应安全事故,让信息化成果惠及大众。

    4.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快农村信息化应用。继续开展农村信息化示范创建,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各类应用系统向农村延伸,规范整合各类涉农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发展专业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综合利用。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推动农业信息化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入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设施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监控、生产过程监测、行业发展监管,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智慧农业。

    (四)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发挥政府产业引导作用,完善产业规划和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1.推进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建设。以绍兴城区为核心,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业支撑基地;以绍兴特色产业为基础,建设电子商务应用产业(创业)园区;构建“一核多支点”的电子商务产业布局态势,打造覆盖全市的“绍兴电商升级产业带”。加快建设电子商务楼宇等集聚区,积极引入第三方交易平台及总部或区域性企业,推进电子商务集聚发展。

    2.促进行业电子商务发展。依托绍兴块状经济特色,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应用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市场内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促进专业市场的虚拟化、多元化,交易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物流体系的现代化、一体化,供应链技术的智能化、规模化。重点推进纺织、机械制造、农产品、饮食、贵金属、珠宝、汽车配件、医药、商贸流通等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

    3.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基础网络、物流配送、支付体系、信用服务、人才培育等建设,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撑。

    4.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企业和项目,引导园区、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加快提升我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五)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实施绍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我市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强市建设。

    1.加快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的深入应用。推动产业集群、园区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工业智慧化建设。鼓励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虚拟仿真等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融合;促进过程控制(DCS)、柔性制造(FMS)、制造执行系统(EMS)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过程融合;通过计算机控制、数字样机(DP)、数控机床(CNC)等改造提升传统设备,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装备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融合;加强对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对能源资源进行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和集约利用,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在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同时,推进单项应用系统之间的相互集成,实现有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2.推进“机联网”工程。促进企业生产制造从单机控制向多机控制发展,重点推进数控机床、行业专业设备、大型机器设备、工厂辅助设备等的数字化改造和联网管理,企业设备联网率达到70%以上;建立覆盖数据采集、设备监控、运维诊断、流程优化、节能环保和安全监控的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企业专用物联网络。积极支持工业机器人、RFID(射频识别)、无线传感、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信息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实现重点行业生产装备和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和智能化。

    3.加强两化融合示范建设。依据《绍兴市两化融合评估体系》,从产业集群、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创建,高标准评定一批示范企业,为我市的两化融合建设提供成功经验和解决方案。重点推进纺织、机械、化工、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行业两化融合建设,促进企业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企业信息化单项应用率达到85%以上,集成应用率达到65%以上。创建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00家,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开发区)12家,两化融合示范产业集群7个。

    (六)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信息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实现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云计算。以智慧安居试点建设为契机,推进云计算在电子政务、通信运营、金融服务、企业信息化、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云计算新型服务。构建面向公众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向市民提供信息资源全面整合的云计算服务。重点推进电子政务、医疗卫生等云平台建设。

    2.物联网。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重点推进二维码、电子标签(RFID)和无线传感网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环境检测、产品跟踪及城市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发展纺织、印染等我市传统优势行业的应用软件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服务能力和集聚效应。

    4.集成电路。加大集成电路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物联网、4G通信、云计算、信息安全、工业控制等高技术含量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业和配套产业,形成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

    5.新型元器件。继续提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芯片与封装、LED外延衬底材料、真空荧光显示和液晶显示屏、扬声器零配件、电子照明器具等产品层次,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区域特色产业经济。

    (七)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以保障应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为目标,建立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体制机制,着力夯实信息安全保障基础。全面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完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等保护措施,努力构建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信息安全与智慧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确保城市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2.推进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加强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的安全管理和政务数据的登记备份,定期开展安全和保密防护检查、监测,提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平台及数据中心等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平台和数据安全。减少政府机关的互联网连接点数量。

    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源、交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水利、环境保护、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

    保障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加强对钢铁、化工、医药、装备制造、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重点加强对可能危及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的工业控制系统的监管,确保工业控制系统运行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发展工作的指导服务,统筹协调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明确任务,落实举措,合力推进我市信息化发展工作。各区、县(市)政府要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信息化推进工作。

    (二)优化环境支撑。加快推进智慧城市软件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建设,加强人才的引进培育,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支撑。鼓励研究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着力突破技术瓶颈。加强信息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信息化建设标准研究制订,确保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三)营造发展氛围。依托绍兴市物联网展示中心和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加强对信息化建设成果、产品及成功应用案例的宣传,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加强对企业、社会团体及广大市民信息化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培训,形成全社会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