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转正申请 > 正文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实践习题集O27pen老师教学内容

    时间:2020-09-08 08:07:32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实践习题集

    一、填空题

    1、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到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 。

    2、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在工件上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相对机床、夹具、刀具位置的点、线、面称为 。

    3、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

    4、主轴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 和纯角度摆动。

    5、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6、加工一个尺寸精度为IT6级的黄铜零件的外圆表面,表面质量为Ra0.2um,则该零件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应为: 。

    7、同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和定位位移,引起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称为 。

    8、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中因力因素和热因素的综合作用,加工表面金属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和表面层残余应力。

    9、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对理想几何参数的 称为加工误差。

    10、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种种的原始误差,它们会引起工艺系统各环节相互位置关系的变化而造成加工误差。那么,在零件加工过程中而产生的原始误差有 、 和 。

    1.加工精度包括 、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2.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刀具、夹具、 四部分组成的。

    3.加工一个尺寸精度为IT6级的黄铜零件的外圆表面,表面质量为Ra0.2um,则该零件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应为: 。

    4.自位支承是活动的或是浮动的,只起一个支承点的作用,只限制 自由度。

    5.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6.同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和定位副不准确,引起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称为 。

    7.通常机床传动链的 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8.为减少工件的定位误差,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在选择定位精基准时,应遵循一定的基准选用原则。在加工台阶轴时,采用双顶尖装夹,以保证各台阶轴的同轴度要求,这是遵循了 的原则;在浮动镗孔、浮动铰孔及拉削时,遵循了自为基准的原则;在精加工内外圆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套类零件时,先以外圆定位磨内孔,然后再配磨芯轴、再以内孔定位磨外圆,这是遵循了 的原则。

    9.工件以平面定位时,采用的定位元件有支承钉和 两种。

    二、选择填空题

    1、刃倾角是主切削刃与( )之间的夹角。

    A切削平面 B基面

    C主运动方向 D进给方向

    2、通常机床传动链的( )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A首端 B末端

    C中间 D两端

    3、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 )。

    A传给工件 B传给刀具

    C传给机床 D被切屑所带走

    4、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

    A铸件 B锻件

    C焊接件 D冲压件

    5、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 )传动。

    A升速 B降速

    C等速 D变速

    6、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A粗镗-半精镗-精镗 B粗镗-半精镗-铰

    C粗镗-半精镗-粗磨 D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7、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A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B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C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8、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 )。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9、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 )。

    A.生产过程 B.工序过程 C.工艺过程 D. 生产流程

    10、领用夹具并安装在机床上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 )。

    A.基本 B.辅助 C.服务 D.准备、终结

    11、主轴具有纯角度摆动时,车削外圆得到的是( )形状。

    A.椭圆 B.圆锥 C.棱圆 D.腰鼓形

    12、零件装夹中由于设计基准和( )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A.工艺 B.测量 C.装配 D.定位

    13、以平面和内孔为主要加工表面的零件是( )。

    A.阶梯轴 B.双联齿轮 C.箱体 D.套筒

    14、自为支撑(浮动支撑)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撑数目,但( )。

    A.不起定位作用 B.限制一个自由度

    C. 限制三个自由度 D.限制两个自由度

    15、试从曲线的相对比较中,判断哪种曲线形状的工序精度要求高( )。

    A.б=2 B.б=1 C.б=1/2 D.б=1/4

    1.加工时,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

    A.定位基准 B.测量基准 C.设计基准 D.工艺基准

    2.下列哪种加工方式不是外圆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 ( )

    A.车削; B.铣削; C.磨削; D.光整加工

    3.一般而言,增大工艺系统的( )可有效地降低振动强度。

    A.刚度; B.强度; C.精度; D.硬度。

    4.在磨一个轴套时,先以内孔为基准磨外圆,再以外圆为基准磨内孔,是遵循( )的原则。

    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自为基准; D互为基准。

    5.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 )。

    A.传给工件; B.传给刀具; C.传给机床; D.被切屑所带走;

    6.调质处理常安排在( )进行。

    A.毛坯制造后; B.粗加工前 C精加工前; D粗加工后; E.精加工后。

    7.( )对孔的位置误差修正能力很弱。

    A.扩孔 B.镗孔 C.铰孔 D.磨孔。

    8.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

    A.铸件; B.锻件; C.焊接件 D.冲压件

    9.精加工夹具的有关尺寸公差常取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 )。

    A. 1/5~1/10; B.1/3~1/5; C.1/2~1/3; D 1~1/2

    10.工序尺寸公差按入体原则标注,孔的尺寸公差应标为( )。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双向标注; D.上下偏差。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夹具装夹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 )2、过定位指工件实际被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

    ( )3、磨淬火钢时,在工件表面层形成高温,使表面金属产生退火烧伤和淬火烧伤。

    ( )4、轴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表面作统一精基准。

    ( )5、划线找正装夹多用于铸件的精加工工序。

    ( )6、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

    ( )7、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

    ( )8、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 )9、高速钢刀具切削时一般要加切削液,而硬质合金刀具不加切削液,这是因为高速钢的耐热性比硬质合金好。

    ( )10、零件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时,可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 )1.对于相同精度的孔和外圆相比较,加工孔困难。

     

    ( )2.一般而言,增大工艺系统的刚度可有效地降低振动强度。

    ( )3.一个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把外圆夹紧了,那么也就定位了。

    ( )4.对原有偏斜的孔,可以用铰刀进行修正,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

    ( )5.车削加工薄壁套筒零件时,引起变形的主要是夹紧力。

     

    ( )6.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只限制了工件的5个自由度,该定位为欠定位。

    ( )7.过定位指工件实际被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

    ( )8.轴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表面作统一精基准。

    ( )9.划线找正装夹多用于铸件的精加工工序。

    ( )10.零件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时,可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四、简答题:

    1.简述选择精基准时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2、车床导轨直线运动误差有哪些?这些直线运动误差是如何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3、表面强化工艺为什么能改善工件表面质量?生产中常用的表面强化工艺方法有哪些?

    1.说明加工精度、加工误差概念的异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其质量就好吗?举例说明。

    2.简述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

    3.简述机床夹的组成?定位方案设计时,消除过定位采取哪些措施?

    五、计算题

    如图所示为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定位,铣出表面C保证尺寸20-0.2mm

    如图所示零件,A、B、C面已加工。为了使工件装夹方便,选择以A面定位基准,镗削加工D孔至图要求,试求工序尺寸A3及偏差。

    六、分析题

    试分析图所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1)在球上打盲孔φB,保证尺寸H;

    2)在套筒零件上加工φB孔,要求与φD孔垂直相交,且保证尺寸L;

    800米跑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特点

    研究目的:800米跑属于中距离跑,这类项目十分需要速度、力量和耐力。在早期,由于传统观念对800米跑认识的局限性,将其划分为耐力性运动项目,以有氧能系统为主要供能系统。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对800米的训练采用以提高有氧耐力为主,注重量的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运动生理的不断深入了解,以及优秀运动员对800米跑的记录不断刷新,有资料显示,在比赛中,男子800m世界纪录平均每100m成绩从1921年的第一个世界纪录的13″99已经提升到现在每100m成绩为12″61(800m成绩为1′40″91),女子的每100m平均成绩也由1928年的17″1到现在的14″16。由此英国运动训练专家艾登埃德预言:“随着800m世界记录的提高,800m将会进入无氧代谢区成为超长短跑”因此,要对800米跑项目的功能特点进行讨论。

    研究方法:互联网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输出基本过程有无氧、有氧代谢两个过程,不同项目所需要不同的代谢过程作为其能量供应基本保证,但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是由磷酸原、糖酵解、有氧能量系统按照不同的比例所提供的,比例大小取决运动性质和特点。因此,提出了体育项目能量分类法, 即:磷酸供能项目;磷酸-乳酸混合项目;乳酸项目;乳酸有氧混合项目;有氧供能项目;有氧-磷酸混合项目。由《运动生理》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主要能量供应系统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对于800米跑来说无氧供能系统占95%,是800米跑的主要供能系统。有数据研究显示,800m 跑的能量供应中, 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分解占30%;糖酵解过程产生的ATP 占65 %;有氧代谢过程产生的能量占5%。800米跑属于渐增负荷运动,运动开始,由于强度小,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可以满足运动的需要,但随着运动负荷的不断增大,氧化能系统已达最大功率也不能满足机体对ATP的需要,此时则动用输出功率更大的无氧供能系统,但由于磷酸原功能系统维持时间很短,所以糖酵解系统是800米跑的主要供能系统。

    研究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是800米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从《运动生理》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主要能量供应系统表中可以看出,有氧能系统只占5%,因此对运动员的有氧训练应大大下降,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是训练的主要目的。但在日常的训练中也应注意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对运动员训练间歇和训练后的氧耗恢复以及机体的机能恢复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对800米跑进一步的了解,其能量供应主要以无氧代谢为主,竞争的关键因素是速度。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训练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力,同时也应注意训练有氧功能以促进运动疲劳的进一步恢复。并且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升,磷酸原供能系统在800米跑的供能比重中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关热词搜索: 实践 习题集 教学内容 加工工艺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