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转正申请 > 正文

    3汉宜高速“5[1].18”特大事故抢险救战例(9.18最终稿)

    时间:2020-09-06 16:12:19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PAGE

    PAGE 6

    案例三

    湖北省汉宜高速枝江段

    “5.18” 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处置

    2006年5月18日凌晨3时40分,湖北省汉宜高速公路枝江段245km处发生8车追尾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其中一辆装载硫酸二甲酯的罐车发生大量泄漏。宜昌市消防支队枝江大队接警后迅速出动2台消防车、14名官兵到场抢险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报后,立即调集特勤中队3台消防车、25名官兵到场增援。经过6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消防官兵抢救遇险重伤司乘人员16人(其中4人死亡),疏散被困人员78人。

    一、基本情况

    (一)汉宜高速枝江段情况

    汉宜高速公路是双向4车道,全长300km,日均车流量17000辆。枝江段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结合部,属低丘岗地。由于低丘湿地水分蒸发,容易形成团雾聚集。

    (二)事故经过

    5月18凌晨3时40分,重庆籍驾驶员于银祥驾驶渝B12060大货车从武汉前往宜昌,当行驶至枝江段245km+460m处时,突遇团雾,于是减速靠右慢行,被随后同向行驶的赣A18571大客车、鄂A55853大货车尾随相撞。6分钟后,相继又有同向行驶的鄂A55652、鄂A85868、豫S31812、鄂Q11929四辆大货车和一辆鄂SW0371罐车与前方3台车相撞,造成8辆车连环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4名司乘人员当场死亡,其中罐车前端左侧焊缝(与驾驶室相邻)破裂,罐内液体大量泄漏。附图3-1为事故现场。

    附图3-1 事故现场

    鄂SW0371罐车长12m,罐体直径2.4m,额定吨位为24T,实际载有23.69T硫酸二甲酯。事故发生以后,经有关部门调查,鄂SW0371罐车未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擅自将运输甲醇的罐车改运硫酸二甲酯,危险化学品罐车罐体标识与实际不符,致使侦察时无法判断泄漏物质。

    二、救援经过

    第一阶段:稀释防爆,疏散救人

    (一)接警调动

    4时05分,枝江市消防大队接到枝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调度指令,大队长张胜华、副中队长李和清带领中队1辆泡沫车、1辆重型水罐车、1辆指挥车和14名官兵火速前往救援。

    4时32分,宜昌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支队指挥员立即赶赴现场,同时调集特勤中队1辆抢险救援车、2辆重型水罐车和25名官兵,在中队指挥员的带领下赶赴现场增援。

    宜昌、枝江两级市委、市政府领导接报后对灾情高度重视,迅速启动社会应急救援预案,枝江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领导等先后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二)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

    枝江大队到场后,立即与先期到场的高速巡警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侦检、警戒、救人和稀释4个战斗小组,同时命令侦检小组携带可燃气体探测仪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检。

    (三)侦察检测

    侦察小组在中队指挥员的带领下,逐一深入到每一辆事故车上进行仔细侦察。经侦查,事故现场共有8辆车连环相撞,其中第2辆车为客车,第7辆车为危险化学品罐车,其它6辆车均为大型载重货车。共有50余人被困,其中16人卡在变形的车体内,伤情严重。第7辆事故罐车罐体前端左侧(驾驶室与罐车罐体接合处)被撞开一个长35cm,宽20cm的不规则的裂口和一个15cm裂缝,罐车内液体呈流淌式泄漏。由于驾驶员和押运员当场死亡,车身除标有一“爆”字外,无其它任何品名标识,罐车内所载物品种类不明。附图3-2为救援人员在现场进行侦检。

    附图3-2 现场侦检

    (四)战斗部署

    根据侦察情况,指挥部要求全体指战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佩戴空气呼吸器,着防护服,确保自身安全。从西南的侧上风方向出喷雾水枪稀释泄漏物品,防止发生二次伤害。立即疏散事故地段滞留的驾乘人员,并要求高管巡警立即双向封锁高速公路,加强现场警戒。

    (五)现场照明

    利用消防车上携带的移动照明灯、消防官兵个人携带的防爆灯和高管巡警提供的照明灯具进行现场照明。

    (六)现场警戒

    根据战斗分工,由高管巡警组织人员在距离救援现场的双向车道两端各400m处分别设立了警戒指示灯,同时请求高速公路管理处封锁车道。

    (七)稀释防爆

    为防止泄漏物品遇明火发生爆炸,大队指挥员命令重型水罐消防车出一支水枪,对泄漏物品进行喷雾稀释,同时禁绝火源,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八)疏散救人

    搜救组分成两个战斗小组,第一组对客车内的被困人员进行疏散转移;第二组利用铁铤、切割机、剪扩器、救援顶杆等工具实施破拆,救助遇险人员。附图3-3为抢救人员现场。

    附图3-3 抢救人员

    7时20分,12名重伤司乘人员和4名死亡的驾乘人员全部救出,疏散被困人员78人。

    第二阶段:实施排险、洗消降毒

    7时40分,高管巡警和消防官兵对罐车进行分离时,在罐车尾部告示牌(无危险化学品品名)上发现了一个电话号码,指挥部立即通过该电话号码进行询问运输物品在种类。8时01分,现场指挥部接到湖北富弛化工医药股份公司的电话,确定泄漏物品为硫酸二甲酯。指挥部立即命令全体参战人员撤离至事故现场200米处,并要求特勤中队官兵佩戴空呼器、着防化服对罐车周围200米范围实施警戒,同时迅速运用部局下发的《化学灾害事故辅助决策系统》查询出硫酸二甲酯的理化特性和处置方式等信息。8时05分,部分官兵流泪、眼膜充血等症状加剧,并出现咽喉刺痛、咳嗽的现象。支队指挥员意识到险情的严重性,立即将症状较为明显的大队指挥员张胜华和2名战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在确认罐内物质是高毒类化学品硫酸二甲酯后,现场指挥部立即召集参与救援的公安、消防、卫生、安监、路政等部门,研究确定了处置方案:

    一是封锁事故现场。宜昌、枝江两级公安干警、高管巡警、消防官兵全面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二是控制危险物品。针对硫酸二甲酯的理化特性和泄漏物已流入高速公路两侧农田的情况,立即采取修筑围堰、紧急调运石灰进行现场处置,控制被污染的水体,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环保部门在现场设立监测点,对大气和水质进行监测。

    三是抢救中毒人员。指挥部决定首先将近距离接触的2名官兵送到医院救治,将症状较轻的中毒人员撤离至安全区,现场医务人员用大量生理盐水上和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中毒人员眼部,随后用醋酸可的松和氯霉素眼药水对眼睛交替用药,并要求官兵归队后要及时加盖洁净纱布块或手帕遮光护眼。中毒较重的官兵被送到医院后,宜昌市中心医院医疗专家组及时对他们进行全面会诊,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有效防治呼吸道黏膜损伤,预防支气管痉挛,同时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广谱高效抗生素防治肺水肿和肺部感染。

    四是疏散附近村民。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对附近300米内50户170余人告之危害,并进行了疏散。

    五是调集防化部队。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立即请求驻枝江解放军61699防化部队给予支援。10时25分,解放军61699防化部队调集清洗车、环境监测车、消防车和30名官兵到达现场,用洗消液进行紧急处置。10时35分,特勤中队对参战官兵、车辆、器材装备进行洗消后,支队指挥员向现场救援的宜昌市、枝江市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移交救援现场后,全体官兵受命撤离现场。

    三、几点体会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成功处置的保证

    灾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重大情况报告上批示:抢救中毒受伤人员,并防止有毒液体泄漏造成次生事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5月19日批示:请省政府立即派领导同志现场指挥,确保事故危害不再扩大,并全力抢救受伤人员。省长罗清泉专程从武汉赶赴宜昌市,现场查看了“5.18”事故现场,并不顾疲劳赶到医院,代表省委、政府看望和慰问住院治疗的消防官兵。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部长白景富19日在公安部要事摘报2006年第521期上的批示:铁男同志,请全力抢救中毒战士,必要时从北京及其他地方请专家去。

    公安部消防局郭铁男局长、杨建民副局长、周军处长等领导分别打电话给总队长,了解现场情况,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并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做好受伤官兵的救治工作,妥善做好善后事宜。

    省消防总队领导赶赴枝江,与省卫生厅联系,请求指派医疗专家赶赴枝江市会诊,现场商定救治方案。并要求枝江市人民政府指派专人到现场监控,防止毒气扩散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2.科学决策、措施得当,是成功处置的前提

    在救援过程中,指挥部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制定救援方案,实施了“警戒、侦检、救人、稀释、防爆”等一系列战斗行动,并采取牵引、起吊、电瓶短电、轮胎放气等措施,及时调集公安、交通、安监、医疗和环保等相关部门到场协助救援工作,为有效疏散和抢救被困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3.科学运用现有救援装备,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是成功处置的基础

    近年来,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支队装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提升了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特别是在这次抢险救援战斗中,火场移动照明灯组、无齿锯、液压破拆工具、多功能钳、救援顶杆等特勤器材的使用,改善了灾害现场救援的环境,为抢救遇险人员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救援中,消防官兵熟练运用手中装备器材,在实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参战官兵英勇顽强、不畏艰险,是成功处置的保障

    参战官兵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后续补给困难、不同程度出现眼膜充血、咽喉刺痛等中毒症状以及战友陈平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强忍悲痛,英勇顽强,毫不畏惧,连续作战,全力营救被困人员,用生命拯救生命,体现出了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四、主要教训

    1.道路警戒措施不当

    枝江消防大队由于警力不足,官兵全部参与营救被困人员的行动,根据指挥部分工,由高速巡警负责道路警戒,封锁事故现场双向车道,但由于高速巡警封锁高速公路措施不力,警戒标识不明显,没有设置阻止车辆通行的障碍物,致使从宜昌至武汉方向的大客车冲破警戒线,撞上参加救援的120急救车,致陈平同志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2.救援车辆停车位置不当

    枝江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虽然问清事故点的方位,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作为第一支事故抢险力量赶到事故现场,但到达事故地点时直接将车辆停靠在行车道上,而没有停靠在超车道上,造成二次事故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时,第一出动力量在行进途中,指挥员要时刻保持和119指挥中心的联系,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发展变化情况,要注意行进的公路是否畅通,并选择合适的入口和行进方向进入。如在同向行驶的车道发生事故,救援车辆应停靠在事故现场的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如在相向行驶的车道发生事故,救援车辆应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停靠在靠近隔离带的超车道上。

    3.安全防护措施不力

    事故罐车内外无任何品名标识,驾乘人员当场死亡,现场侦检器材又无法辩识泄漏物品的理化性质及品名,造成现场指挥员对泄漏物质的危害性把握不准。参战官兵在高浓度的环境中工作时间长达6个多小时,佩戴的空气呼吸器和备用钢瓶内的压缩空气无法满足救援需要,并一时得不到补充。为了方便作业,及时营救遇险人员,许多官兵不得不脱下已无气压的空气呼吸器,进入车辆底部和狭窄的驾驶空间实施救助,是导致5名官兵中毒的重要原因。

    4.联动机制不健全

    这次抢险救援有公安、消防、医疗、交通、安监、环境、工程运输等多个部门联合参战,但由于各单位体制交叉,分属不同部门,调集难度大,而且平时缺少合成演练,协调配合不默契,应急反应缓慢,延误了救援时间。

    附:1.汉宜高速“5·18”交通事故抢险救援现场平面图

    2.汉宜高速“5·18”交通事故抢险救援力量部署图

    PAGE

    PAGE 7

    相关热词搜索: 高速 战例 抢险 特大事故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