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政府报告 > 正文

    人类与社会第七章宗教

    时间:2020-11-14 09:04:5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人类与社会》第七章宗教、民俗与社会生活

      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宗教、民俗和社会生活都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常见的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宗教的产生及其本质、民俗的产生和它们的发展,以及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情况、我国的宗教政策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情况和我国的宗教政策,民俗的含义及构成。本章的难点是宗教的本质和民俗的功能。

      二、本章的内容提要

      本章叙述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问题,宗教是特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民俗关系到对民间习俗的理解,衣、食、住、行等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它们在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又有其特殊的影响。我们将以17个问题来讨论这一主题。

      1、宗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宗教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普遍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和智慧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根据目前分析,宗教萌芽大约出现在新人阶段。从1856年,考古学家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尼安德尔河区的洞穴中,发现的属于新人时代的古人类遗骸的位置是头东脚西,与日出东方和日落西方的自然现象相吻合,遗骸的周围还有红色的碎石片和工具作随葬品的。以及1939年,在我国北京发现的“山顶洞人”的遗迹中亦撒有红色粉末、石珠、骨珠、钻空的兽牙等作随葬品看,表明此时的古人已具有宗教意识的萌芽,标志着自然宗教的产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宗教的起源?为什么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宗教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宗教起源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当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狩猎和采集阶段,生产范围有所扩大,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化,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对于自然现象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还力图想更多地认识和控制自然现象。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生存条件恶劣,人们在自然界的沉重的压迫下,就会在观念中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进而产生了从对于自然的崇拜,到宗教意识的萌芽。崇拜自然是最原始的宗教,原始人类将自然神化、人格化,并赋予自然现象以某些超自然的成分,进而将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幻想为几种类型的神:乞求它能经常给自己带来好处,避免给自己带来危害和不幸,或者幻想成喜怒无常,这些神灵实际上是人们希望它赐福免祸的一种幻想。也正是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于大自然软弱无力状况的反映。

      关于宗教起源还有一些说法,比如,“鬼魂说”、“恐怖说”、“神秘说”和“精灵说”。实际上也是人们对于自然的一种畏惧感。

      宗教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它一般经历了自然宗教、古典宗教和现代宗教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2、什么叫自然宗教?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前的宗教形态就是自然宗教,它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就会产生对于自然的各种不同的宗教形式。比如:

      一是.大自然崇拜。崇拜大自然是原始人类最初的崇拜形式之一,在原始社会是一种普遍现象。把与生活相关的自然物或自然力神化,反映了他们对大自然的依赖和臣服,土地、天体、山峰、河流、岩石、水、火等,都可成为原始人的崇拜对象。我国古代就有祭土地神的习俗。日、月、星辰、云、雾、雷、电、风、雨、霜、雪等现象,神秘莫测,就产生了对天体的崇拜,其中,太阳会带来光明和温暖,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影响最大。此外,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湖有湖神,井有井神,海有海神,火有火神等,甚至石头也有灵性,就对它进行顶礼膜拜。

      二是动植物崇拜。动植物崇拜也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狩猎和采集经济时代,原始人从动植物中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他们力图通过特定的宗教仪式,祈求动植物的恩赐,对其表示歉意和安慰,以免受动植物的报复。从法国拉塞尔山洞的一个浮雕动物遗迹中可以看到这种崇拜。我国古代文献《山海经》中就有描写与动物有关的神灵,以及奇鸟怪兽出现同旱、涝、风、瘟疫相联系的记载。在原始人看来,植物也是有灵性的,在伤害它时也要进行礼拜和祭祀。

      三是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对自然崇拜和动植物崇拜的发展,是自然宗教中极为普遍的重要的一种形式。原始人认为,人人都具有灵魂,当人死亡之后,灵魂脱离了肉体就成为了鬼魂,鬼魂依然关注着部落成员或家庭成员,并且有善恶之分,人们只有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才能与鬼魂沟通。之后,人们的丧葬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由以前把尸体吃掉或弃之不管,转变为举行隆重的葬礼,进行土葬、火葬、水葬、风葬等各种不同的葬法。把对鬼魂崇拜与血缘观念相联系,发展为对祖先崇拜。

      四是图腾崇拜。原始社会后期产生了对图腾的崇拜,这是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相综合的产物,也是流行于全世界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图腾往往被当作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和名称。图腾的形象大多来源于动植物,以动物居多。从澳大利亚收集的704种图腾中,动物图腾就占648种。图腾崇拜的对象一般是与本部族或氏族有特殊联系,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图腾崇拜的观念中含有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把崇拜的对象作为本部族的祖先或保护神的标记。

      五是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是自然宗教中一种比较高级的崇拜形式。灵物崇拜并不是崇拜灵物本身的自然形态,而是灵物以外的自然威力或体现了人本身和社会现象中的神秘力量。任何一个自然物都可以和灵性结合起来,被当作灵物来崇拜。非洲西部原始部族把蜗牛或鹿角的尖端来制作灵物,放进豹爪或毛,就制成了壮胆的灵物;放进一块动物的脑髓,就制成了使人聪明的灵物;放进一个动物的眼珠,就制成了使人眼睛明亮的灵物。在灵物崇拜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涂上色彩,勾画出五官,灵物就变成了偶像,具有了超人的能力。

      3、什么叫古典宗教?它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

      古典宗教是指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社会之后所形成的宗教,包括古代、中古、近古时代的宗教,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由自然宗教发展为氏族宗教、部落宗教,再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古典宗教是宗教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古典宗教产生的原因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阶级的出现是自然宗教演变为古典宗教的决定因素。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掌握了政治、经济统治权,掌握着思想统治权和神权,因此,自然宗教就丧失了它的集体性和全民性,自然宗教中平等的诸神也产生了分化,出现了凌驾于众神之上的万能的最高神,宗教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的存在。社会分工的复杂化是古典宗教产生的又一个决定性因素。当生产力发展有了较多剩余产品之后,有可能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主持宗教仪式的祭司、巫师。起先,他们是经过民主推选产生的临时职务,后逐步成了专职的甚至是世袭的祭司或巫师,成为神的代言人,充当神与人之间沟通的中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使神学观念系统化和理论化,这对于古典宗教的建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自然宗教演变为古典宗教的一个原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也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人们的宗教观念也就脱离现实生活的局限,将神的职能抽象化,从而重组和创造出一元化的、社会化的神,使宗教思想逐步理论化。宗教就变成一种神圣的象征。

      4、古典宗教有哪些基本特征?

      古典宗教与原始的自然宗教相比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它是“人为宗教”。任何宗教都是将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和人类智慧力量异化的产物,都具有主观的人为因素。原始宗教带有更多自然力量的自发性和直观性,而古典宗教则是力图通过宗教意识、宗教组织、宗教仪式、宗教器物等,来强化人们的神权意识,使宗教的人为因素更为强化。

      第二、古典宗教是一种理性的宗教。原始的自然宗教带有原始感性直观思维的特征,而古典宗教则是建立在完善的宗教神学理论体系,将宗教信仰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论证上帝的存在,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和《圣训》,佛教的《大藏经》,道教的《道臧》等,都是宗教神学体系的表现。

      第三、古典宗教是高度制度化的宗教。建立严格宗教制度是古典宗教与原始自然宗教的的主要区别之一。为了维持宗教实体的有序运转并发挥其宗教功能,宗教制度主要包括教阶制度、礼仪制度、教规制度和修行制度,将宗教社会分成了各个层次,层次越高,神权和教权就越大。

      5、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概述它的基本情况。

      世界上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印度教和神道教七大体系,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为世界各个地区人们所广泛接受,是著名的三个世界性宗教。

      基督教现有信徒10亿人以上,是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耶酥是基督教的创始人,基督是希伯来语“弥赛亚”即救世主的意思。公元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并流行于罗马帝国。早期基督教反映了广大贫民和奴隶反抗奴隶制度,要求自身解放的意愿,提倡先知、救世和奇迹说,宣扬驯良、温顺和忍耐,同时强调人人皆是上帝的子民,应该博爱平等,藐视权势等级,在下层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并充实、完善自身的教义和教理。之后,基督教得到广泛的传播,大约在公元3、4世纪时传入中国。19世纪时传播到世界各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后基督教内部出现分裂,爆发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逐渐又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又称抗罗宗)等主要教派,还有东方的几个独立教派,以及散见于世界各地的许多小教派。《新约全书》、《旧约全书》被奉为基督教的圣经,教义认为上帝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三位一体的至高无上的神。基督教建立了严密的教会组织,采取主教制,由主教主持宗教仪式。

      伊斯兰教有教徒8亿多人,影响范围仅次于基督教。在中国,伊斯兰教又称为“回教”、“清真教”、“天方教”。阿拉伯语“伊斯兰”意思为“顺从”,就是要求信徒以顺从唯一的神安拉的意志为己任。公元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就被奉为阿拉伯世界的先知。之后,伊斯兰教开始向外扩张,逐步发展成为传播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繁多,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宗教因素和政治因素交织在一起,使伊斯兰教内部出现许多派别,主要有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派,二者又各分成许多支派,派别之间的矛盾斗争十分激烈,甚至兵戎相见。伊斯兰教的教义集中在《古兰经》和《圣训》之中,主要内容包括:信奉安拉为唯一的、独特的神;穆罕默德是最后的、最大的先知,是安拉的使者;尘世的一切都是由安拉创造的。信奉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穆斯林平时的宗教功课有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等“五功”,有人提出“圣战”为第六功。他们一年有两大节日,一是开斋节,即斋月的结束;二是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为朝觐的结束。

      佛教有信徒3亿多人,大部分集中在亚洲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5世纪,佛教兴起于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由于他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边境的释迦族,后世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兴起时,佛教反对婆罗门教,在印度各地传播。公元前3世纪,在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向外传播,逐步成为世界性宗教,并形成许多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其中,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尼泊尔等国的北传佛教,属大乘佛教。印度本土,在13世纪时佛教已归于消灭,19世纪时又开始复兴。佛教是由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和宗教礼仪制度等构成的综合体,佛、法、僧是构成佛教整体的三大支柱,被称为佛教的“三宝”。

      6、现代宗教的发展趋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现代宗教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民间化和世俗化两个方面:

      其一,现代宗教越来越强调人权高于神权。古典宗教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神权否定人权,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神具有支配人类命运的绝对权利,人类只不过是上帝的子民,只有俯首帖耳的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对于生存权、发展权和民主权利的意识日益增强,反映在宗教方面,就表现为出现了以人权替代神权的要求。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到“解放神学”口号的提出;从二战后宗教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到重视人的独立人格权利,其共同特征是要求把上帝的启示与人类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

      其二,现代宗教越来越强调人性和人道。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从神性和神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享受现世人生的欢乐,实现自身的个性解放,并运用科学知识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种形势迫使宗教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将视野从天国返回到人间,更多地关注世俗世界的事务,以求得自身的发展。1993年的世界宗教大会上发表的《全球伦理宣言》,立足于人权、人性、人道这一人类的共同性要求,表明现代宗教的世俗精神越来越强化,高高地举起了人性和人道的旗帜。

      7、什么叫新宗教运动?

      “新宗教运动”就是提倡不同于传统宗教的一些新兴宗教教义的宗教活动。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世纪60、70年代达到高潮,80年代后发展势头逐步减弱。目前,信仰新宗教的人数已达1.36亿,已成为具有相当影响的社会群体。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为新兴宗教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渊源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新宗教,如“圣灯会”、“拉吉里希基金会”、“三H组织”、“克里希纳运动”等,主要受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教义大多来源于哲学和宗教文化;第二是渊源于西方传统文化而出现的新宗教,如“耶酥子民”、“犹太人之耶酥”、“天主教卡里斯玛复兴运动”等,是从西方传统宗教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教派,提倡与神灵作超常交流;第三是邪教,如美国的“人民圣殿教”、日本的“奥姆真理教”、中国的“法轮功”等。

      8、邪教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坚决反对邪教?

      邪教在世界各地已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世界上各种狂热的宗教教派已超过1000个,其中“极具危险性”的邪教团体数以百计,它们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本质,是新宗教运动中出现的一颗毒瘤。它们与一般宗教不同,其基本特征:

      一是教主崇拜。邪教中有一个教主代替了传统宗教中的神而成为教徒崇拜的对象,教主具有超凡的能力和绝对的权威,教徒对教主要绝对服从,甚至为教主而死。

      二是实行精神控制。它们编造了种种歪理邪说,用各种欺骗方法对教徒实行强制性的洗脑和精神控制,还利用人们对天文奇观、自然现象和社会危机的迷惑,宣扬“世界末日将至,人类在劫难逃”,只有加入他们的组织才能逃避劫难,升入天国,使信奉者脱离社会正常生活,甚至与社会对立,仇视社会。

      三是秘密结社。邪教一般都建立了以教主为核心严密的又是等级森严的组织形式,通过隐秘的方法进行活动。

      四是危害社会。为了实现政治图谋,邪教教主往往鼓动信徒用极端的手段与社会对抗,甚至不惜以牺牲信徒的生命为代价,制造反社会、反人类的事件。例如,1978年11月4日,人民圣殿教教主琼斯率领教徒在南美原始森林中集体服毒自杀;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在日本东京地铁中施放“沙林”毒气,造成无辜群众5500余人中毒,其中12人因中毒过量死亡; 2001年1月23日,我国法轮功的信徒在天安门广场集体自焚,等等。

      近年来,由于邪教组织频频制造恶性事件,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邪教的打击力度,制定或完善关于惩治邪教的法律、法规,采取取缔邪教组织,惩办邪教头目,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等措施,联合行动围剿邪教团伙,有力地遏止邪教的蔓延。

      9、宗教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它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它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它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异化,它是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心甘情愿地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社会组织。

      第二、它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反映了人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的唯心主义体系。

      第三、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它为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关注的是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用虚幻的自我安慰来充当“人民的鸦片”。

      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10、我国执行着什么样的宗教政策?

      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在允许人们信仰宗教的同时,也允许人们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坚持宗教与政权、司法、教育分离的原则,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自由选择的私事;对宗教界人士采取争取、团结、教育的方针,要求他们爱国守法,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充分发挥爱国宗教组织的作用,使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成为党和政府同信教群众的桥梁;既要积极开展国际友好往来,又要抵制外国宗教敌对势力的渗透,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宗教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要求,使它真正成为一种个人信仰的私事。

      11、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民俗是怎样形成的?

      民俗这一概念在我国古文献《礼?淄衣》和《史记?孙叔敖传》中就出现过,一般是指由历史积淀而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民情风俗。以婚嫁为例,我国古代汉族婚俗就包括纳采礼、问名礼、纳吉礼、纳征礼、请期礼、亲迎礼等六大礼仪,每一个方面又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少数民族中由于文化发展的差异,婚嫁习俗则与汉族有很大的不同。

      民俗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殊文化,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后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称之为民俗学,它的英文名为Folklore。这是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在1846年用撒克逊语的Folk和Lore两个词合成的,其原意为“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为“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后传至欧洲大陆和亚洲的日本、中国等地。我国很长时间一直使用风俗学、谣俗学、民间学、民风学等名称来定名。1922年12元17日,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在《发刊词》中第一次使用了民俗学这一专业名词。1927年11月,广东中山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会,次年1月出版《民俗周刊》,民俗学的名称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认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俗学认为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狭义的民俗学一开始是以民间口头文学为研究对象,后来则发展到以民间生活的某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

      “约定俗成”这一句成语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情风俗都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之后,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就是说,在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些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逐步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接受,成为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循的风俗习惯,反过来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制约作用,成为人们的共同文化财富。例如,我国封建社会,皇帝每年都要举行祭天大典,祈求老天爷风调雨顺,广大农民由于对“土地神”的依赖,对旱涝灾害的恐惧和求雨的需要,形成了对“龙王爷”乞求的习俗,企盼能够获得一个好收成。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风俗,都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的。

      12、民俗应包括哪些范围?是怎样分类的?

      早期的民俗研究范围十分狭窄,主要限于研究古老的观念与迷信、礼俗、游戏、口头语言与文艺等。所研究的迷信,主要是在对自然物、动植物、精怪、冥界的迷信观念,以及巫医、魔法、占卜等行为;习俗方面主要是岁时节令、礼俗、游戏及地方风俗;民间俗语主要有韵语、谜语、谚语、绰号等;口头文学方面有童话、笑话、寓言、自然神话、歌谣等。20世纪上半叶,民俗研究的范围逐步有所扩大,陆续将社会政治制度、生产习俗、消费习俗、民间工艺、建筑等内容纳入研究领域。

      当今的民俗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空间上来看,既研究先进民族的民俗文化,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俗文化;既研究观念形态的民俗文化,也研究生产、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从时间上来看,它既研究世代相传承的民俗文化,也研究现实中有影响和变化的文化。

      民俗研究应怎样分类?有人认为民俗研究的内容应该包括:物质民俗,即衣、食、住、行、生产等方面的民俗;社会民俗,即家庭、亲族、村落、民间组织等方面的民俗;岁时民俗,即各种节日的习俗;人生礼仪民俗,即生育、成年、婚嫁、丧葬等方面的民俗;精神民俗,即巫术、宗教信仰、禁忌等方面的民俗;口头传承民俗,主要是民间的各种通俗文学,以及由音乐、艺术、手工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民俗特征。也有人认为民俗研究的范围包括四大方面,一是经济的民俗,二是社会的民俗,三是信仰的民俗,四是游艺的民俗。

      13、中华民族有哪些主要民俗?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华民俗,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主要民俗有:节庆民俗,节庆民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各民族一年之中的节日有数百个之多,几乎月月都有节日。婚嫁民俗,说媒是许多民族婚姻礼仪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丧葬民俗,一些民族有一整套传统的丧葬礼仪,包括送终、报丧、入殓、哭丧、守铺、居丧、搁棺、出殡、落葬等,与此相关,还形成了非常重要的祭祀仪式,以此追忆先人。每年清明时进行扫墓,也是祭奠祖先的重要仪式。游艺民俗,包括民间舞蹈、体育竞技、工艺美术等,如元宵节赏灯的风俗,以娱乐为其最大特征。此外,在衣食住行、社会生产、寿辰禁忌等许多方面,中华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

      14、什么叫个体的习俗化?

      习俗被社会广泛接受之后,就成为习俗惯制,并凝结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之中,代代相传承。但就个体而言,对于群体的习俗有一个接受或适应的过程,被称之为个体的习俗化。习俗化既指个体通过对习俗体系的学习,增长习俗知识、培养习俗意识和能力,逐渐对习俗惯制的适应过程,也指社会群体对其成员进行习俗体系的灌输和教育,使其逐步适应习俗惯制的形成过程。在个体习俗化的过程中,习俗化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即使用工具获得产品的习惯、社会生活的习惯,以及语言交流习惯的形成。在个体习俗化的内容上,既包括习俗知识的积累,也包括习俗技能的养成。个人的习俗化是在人的自然成长过程中进行的。人的童年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15、如何认识现代社会中民俗的作用和文化意义?

      人们常说,入乡随俗,说明民俗为人们提供了所要遵循的一般性行为规则,对人的日常行为有一定控制作用。一是社会群体要求其成员按照习俗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如社区民众制定的精神文明公约中要求禁放鞭炮,对社区每一个成员都具有约束力。二是民俗在个体习俗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成为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自然而然地对其产生着控制力,一旦违反,就会在心理和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或自我惩罚。

      此外,民俗的重要性还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各种习俗风情中,无论是有关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习俗,还是关于人的出生、成年、婚嫁、丧葬的礼仪习俗,或者关于采集、狩猎、捕捞、放牧、农耕等生产习俗,还有关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地运转、昼夜更替的奇幻景象的神话传说中,都是该民族特有文化现象的表现,也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更加丰富。

      16、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日益丰富和发展,表现在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

      第一,饮食和烹饪的发展。“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人类从原始状态,茹毛饮血开始到现代人的山珍海味、美味佳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表现在食品的品种、饮食的方法,以及食具方面。烹饪的出现是人类的进步,原始烹饪的发展先后有三种方法:一是烧烤,即直接把食物放在火上烤,或者放在原始的炉子里烘;二是煮食,即把食物放到沸腾的泉水里进行“水煮”;三是用原始的炊具烹饪,即开始用原始的陶罐烧煮食物。烹饪的发展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反映了人类文化的进步。造成饮食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饮食对于家庭生活具有特殊的意义,饮食成为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另一方面是由于饮食活动对于传统的生活秩序具有维系作用,饮食聚会对于联络感情、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着重要作用。社会等级制度也会在餐饮活动之中体现出来,甚至食器往往也分许多等级,“爵”是古代的一种酒器,不同等级的人要用不同的爵来饮酒。

      第二,服饰的发展。人类从早期的赤身裸体,到现代的五光十色的着装,人们很早已经可以用亚麻、大麻、棉花、毛和丝织布。以后,衣服除了满足生理需要之外,逐渐具有了满足装饰打扮的审美功能,让各种色彩缤纷的花布给人类带来了美的感受。装饰品诸如项链、戒指、耳环等饰物;化妆品中的涂脂抹粉、梳束不同的发式发型;以至凿齿拔牙、文身纹面、穿耳裹脚等一些做法,越往后越精美。服饰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也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社会等级在不同的场合就必须穿着不同的服饰,必须具有不同的打扮。

      第三,住所上也有很多演进。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处是自然界提供的天然场所,如树洞、山洞、树巢、灌木丛等,以后,人类开始建造住所,如窝棚、地穴、土窑、天幕等一些原始住所。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建造比较坚固、宽敞的房屋,建房材料多种多样。公元前7000年左右,生活在约旦河谷的初民已学会用砖来建造房屋。史前时代的瑞士居民会建造水上居屋,将木桩打进水底或淤泥中,在木桩上架起木板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建造房屋。我国的河姆渡人则建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较成熟的木结构建筑,他们把木桩打入泥土里作为房屋的柱子,在粱柱间用卯榫结合,建成上下两层的房屋。之后,除房屋外,具有各种功用的建筑纷纷出现,如教堂、庙宇、清真寺、堡垒、城池;为娱乐需要,又建造了剧院、歌舞厅等。而且,世界上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罗马城的圆形斗兽场、中国的故宫等,都已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17、地区间的社会生活为什么会有差异?为什么说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之中,环境因素对民族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不同环境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民族也就必然会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文化。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和文化因素相互交融,也就会造成不同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较大差异。比如,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我国北方人多以面食为主;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而生活在内蒙古、新疆等畜牧业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肉乳为主要食品,而以粮食为辅助食物。在具体的吃法上,同样是吃米饭,各地区吃的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别,维吾尔族人喜欢吃抓饭;黎族则喜欢吃竹筒饭。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差异更大,同样吃面食,中国人将面粉做成面条、水饺,西方人则将其烤制成面包;同样是吃鱼,日本人吃生鱼片,埃及人喜欢烤着吃。各地区饮食习惯也带有民族文化的色彩,我国云南白族有三道茶的待客风俗,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体现了白族人礼貌好客的文化传统;日本茶道则成了日本文化的典型。

      各地区在建筑方面差异更明显。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受远古先民建筑的影响,形成了三个发展方向:一是利用天然洞穴,二是干拦式建筑,三是由穴居和巢居结合发展而成的土木建筑。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东阿拉伯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建筑除有干旱地区特色外,还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欧洲的教堂建筑明显反映出基督教文化的色彩;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大屋顶则成为东方文化的象征。

      服饰更反映出不同民族的风貌,我国北方民族传统服装以皮袍、长裤为主,冬装夏装有明显区别,服装原料多使用毛皮,穿着各种靴子,刺绣和饰物较少;南方民族服装与北方有较大的不同,女性大多着短上衣和裙子,装饰有漂亮的刺绣。服饰反映出民族的生活方式,带有文化交流的痕迹,战国时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实行军事改革,反映出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装,着西装,打领带,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集中表现。“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态,造成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学习方法指导

      社会调查的方法

      开展社会调查是以切身的体验,通过眼观耳听、走向实际,从而获得实实在在的社会知识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观察社会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调查的方法可分成几个步骤,首先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调查对象、明确课题目标、编写调查提纲;其次是调查访问、亲身感受、认真记录,积累基本素材;最后是整理调查细节,撰写调查报告。例如,要理解宗教的本质和我国的宗教政策问题,你不妨去教堂、清真寺或庙宇进行一下调查,可以访问信教群众,也可以调查相关的宗教负责人,请他们谈一谈对自己所信奉的宗教的看法,也可以请他们谈谈对我国宗教政策的想法。从中了解社会主义社会里,宗教也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及我国信教群众的心态和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积极作用,也可能有利于了解世界各主要宗教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你也可以把“民俗”和“社会生活”作为调查研究的方向。

      四、相关链接

      宗教

      古今中外,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不曾有宗教存在呢?宗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从来都是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互相斗争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宗教问题都非常重视,写过许多专门的著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础。它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阐明宗教的本质及其根源,揭示各种宗教的发生、发展和走向消亡的客观规律及其在历史上的实际作用。它既要研究各种宗教的历史、现状和理论,包括它们的教义、教派和经典等等,也要研究无神论和无产阶级对待宗教的政策等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虽曾进行过反对宗教的斗争,也论述过宗教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过自己的一些合理看法,但是,由于他们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因此,便不能对宗教问题作出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和说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才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阐明了宗教的实质和根源,以及它的发生、发展和走向消亡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指出了如何克服宗教的正确途径,从而使宗教的研究变成了科学。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反映。不过,作为宗教这种意识形态有它自身的特点。宗教的根本特点,就是在于按其本性来说,它不是正确地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给宗教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接着,恩格斯又根据历史的发展对比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的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格化。……但是除自然力量外,不久社会力量也起了作用,这种力量和自然力量本身一样,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最初也是不能解释的,它以同样的表面上的自然必然性支配着人。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想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在更进一步的发展阶段上,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而这个神本身又只是抽象的人的反映。这样就产生了一神教。”

      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第1~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