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心得体会 > 正文

    第 1 节 宗教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一`宗教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

    时间:2020-11-19 12:55:4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内容提要: 宗教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但信奉宗教,而且创造了灿烂的宗教文化。宗教不仅影响到这些国家的政治,也建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包括各类宗教建筑、宗教仪规、宗教节日、宗教禁忌、宗教习俗等。这些伴随宗教信仰而出现的人文景观大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许多甚至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探讨宗教景观区域性发展特点以及宗教体系的空间变化过程既是宗教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需要阐述的重点。

    第 1 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一、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宗教是神秘的,人们对于宗教的认识也是各种各样的,詹·乔·弗雷泽认为宗教是人们向一种高于人的权利的妥协;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力量的信仰;布雷德雷强调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迈克塔格特宣称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谐的一种感情;面对各种有关宗教的认识,恩格斯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宗教创造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方面,这些艺术营造的神圣又加深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巍峨的石雕神像,以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显示着神的威严;壁画上优美的飞天,轻盈、飘逸,又现出神界的悠然;基督教圣歌将人们引向圣洁的天堂,佛教音乐的声声钟鼓引导人们完成对佛祖的顶礼膜拜。宗教不仅建构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又通过哲学、文学将宗教思想融汇到人们的意识中,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文就是将佛理融入文学创作的代表,其中著名诗篇《终南别业》中云:“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植林叟,谈笑无还期”。注入诗中的意境,与清秀灵异的山水融合在一起,神韵超然,又平淡自然。另一首名篇《过香积寺》也是一首“字字入禅”之作,诗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中通过闻钟声而悟道的过程,描绘了一个圆满自在、和谐空灵的“真如”境界。不同的宗教有各自的文化表现形式,随着宗教的传播,宗教文化也不断扩展更新。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生活在世界上,除了面对已经认识了的真实事物如四季、寒暑、播种、收获之外,还要承受超自然力量的压力与虚幻现象的恐惑,雷电、风雨、地震、山崩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现象,都会造成人们巨大的恐慌,甚至幻觉、梦境也往往被认为是真实的存在。原始人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知识很贫乏,几乎无法解释那些真实而又令人恐惧,虚幻而又仿佛存在的现象,他们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世界上的一切,对于这些人们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它们,以便得到它们的保佑。顶礼膜拜、歌舞祈祷都是人类对各种超自然力量──诸神的友好表示,最初人们进行崇拜的对象几乎包括自然中的一切,山川河流、大地海洋、日月星辰、动物植物以及死去的祖先、圣人、贤者,甚至个人身体的五官,原始人将这一切都赋予了神灵。伴随这些崇拜对象,还出现各类巫术、仪式以及执掌仪式的神职人员,如中国早期历史中的巫、祝,神职人员对建立与巩固宗教起着很大的组织作用。

    由普通信仰发展到宗教是有一定标志的,前苏联学者约·阿·克雷维列夫认为成熟的宗教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即教会、仪式、信仰和观念、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美国学者D·E·Sopher认为宗教是一种信仰和崇拜系统,它是信仰与社会实践的集合体;中国的佛教更是简单地将宗教的核心环节概括为佛、法、僧三宝。从这些概念出发,人类社会早期的拜物行为已经具有宗教特征,因此有人将这一时期或特征的宗教称为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一般都是多神制,从拜物发展到灵魂、鬼怪崇拜。法术与特定的宗教仪式在原始宗教中起的作用很大,介于人和神之间执行法术的就是神职人员,如萨满教中的萨满就属于这类代表鬼神说话,操纵巫术的人物。与后来的宗教相比,原始宗教通过法术与仪式祈祝得到的好处要简单的多,既没有拯救灵魂,也没有修福来世的愿望,与人类早期社会状况吻合,这时人们更多的希望:免受野兽、敌人与自然界的侵害;丰衣足食,身体健康。印度原始部落托德族中流传这样一首祷告:

    愿一切顺遂,

    愿牛和犊子健壮,

    愿没有疾病,

    愿没有破坏,

    愿没有毒蛇,

    愿没有猛兽,

    愿谁也不会绊倒,从山上滚下,

    愿没有洪水,

    愿没有火灾,

    愿风调雨顺,

    愿云兴霞起,

    愿芳草多汁,

    愿山溪流畅。

    与印度人的祷词相似,蒙古萨满主持祭祀时也有类似的祷词:

    我们献上圣洁的祭品,

    请神明的吉雅其品尝,

    保佑我们的牛羊繁殖,

    保佑我们的五畜兴旺。

    总之原始宗教以减轻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困难为目的,祈祝各种超自然力量以及灵魂、鬼神的保佑为核心构成了一整套宗教模式。

    谈到原始宗教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征的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某些部落中,如非洲、大洋洲的一些土著居民,我国云南一些民族的信仰形式都具有原始宗教的特征。第二,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但也不能否认毗邻部落间在宗教仪式上的袭取。

    三、宗教分类与民族宗教

    图9-1 雅典帕特农神庙当原始部落向部落联盟、国家形式发展时,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越来越高,既成为人们仰之而不能及的权利代表,也逐渐戴上了神明的光环。在部落首领率领部众征战敌对部落、抗御自然灾害的搏斗中,部落首领融人力与自然力于一体,自然而然使部众将对自然的崇拜转移到部落首领身上,随之部落中不但出现了主神、次神的区别,而且诸神的神威逐渐转移到某一主神身上,使之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这时的宗教也从原始宗教形式转向古代宗教。

    图9-1 雅典帕特农神庙

    公元前4000至前2000年初,中国的黄河、南亚的印度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朗相继建立了国家,在国家制度下,宗教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原始宗教进入了古代宗教阶段。古代宗教与原始宗教明显的差异有这样两方面:①各种宗教中信奉的神明有了变化,原始宗教中五花八门的自然崇拜,逐渐转向与人间职事对应的神灵,如战神、农神、医神等。诸神之中又共同簇拥着本城邦、民族或国家的保护神为主神,如古埃及第一、第二王朝时期的霍鲁斯、第三王朝时期的普塔、第五王朝时期的阿图姆以及新王国时代的阿蒙神就是由地方保护神上升为全国信奉的主神。②宗教礼仪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一些宗教形成了经典,有了比较系统的神学和哲学体系,后期一神崇拜的宗教影响力越来越大。

    世界上的古文明发源地几乎也都是古代宗教的发源地,如公元前4000至前2000年前后的古埃及宗教、古巴比伦宗教以及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后1000年这一时期的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巴勒斯坦的犹太教,美洲的阿兹特克宗教、玛雅宗教、印加宗教等,以后又有基督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摩尼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创造的衮衮众神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但左右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也操纵着国家的政治与军事。

    宗教学研究往往根据不同体系将世界宗教进行分类,依宗教起源和演化阶段可划分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依流传范围可划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依崇拜神灵的数量与变化可分为一神教、二神教以及多神教。各类古代宗教形成后,随着传播地域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的与其它信仰结合形成新的宗教,如印度教就是在婆罗门教、耆那教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宗教体系,锡克教则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结合而成的新宗教;有的则传播、扩散,从民族宗教发展为世界宗教,属于这类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民族宗教为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

    在各类宗教中属于民族宗教的主要有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耆那教、锡克教等,这些宗教对于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都起过深刻的影响。

    1. 犹太教

    犹太人的远祖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上靠游牧为生,约在公元前20-17世纪间,他们从两河流域移至巴勒斯坦及约旦东部,转向农业生活方式。此后生活在这里的犹太人迫于自然灾害而流入埃及,公元前13世纪犹太首领摩西以神的意志为号召,率领本族人离开埃及,返回巴勒斯坦既伽南地区。由于这样一番经历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

    犹太人的历史充满磨难,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四五百年后巴比伦王不但灭了犹太人的国家,而且占领耶路撒冷烧毁了犹太教的圣殿,俘虏了大批犹太人,过了近半个世纪这些历经劫难的犹太人才返回家园。经历了这次劫难,犹太人经过思考,思想境界为之扩大,逐渐抛弃过去对于神的狭隘理解,接受一种普遍正义的神的概念,使原来宗教发生了很大变化,犹太教的基本教义开始形成,即严奉一神,《圣经》圣典化。过去部落族神雅赫威(Yahven)演化为唯一的神,即创世主与万物之王。

    罗马帝国侵入巴勒斯坦之后,犹太人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受到残酷的压迫。公元前135~前53年间举行过三次起义,失败后很多人被驱赶流落他乡。沿地中海北部迁移的犹太人散居在欧洲各地,由于社会歧视,就业受到多方限制,多从事商贸活动。十一、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由于被迫害犹太人从西欧流向东欧,这样的局面直到法国大革命受民主与人权思想影响,犹太人在欧洲的处境得到改善,但受迫害的历史并没有终结。19世纪由于沙皇的迫害,大量犹太人迁往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政策,再次迫使他们流向世界各地。历史上犹太人虽然不断迁移,却始终保持着犹太教的信仰,这份信仰既成为民族存在与联系的核心,也是这一民族的象征。

    全世界犹太教信徒约1500万人,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国,约600万人;亚洲主要居住在以色列,300万人左右;欧洲犹太人约400万,多数居住在俄罗斯。

    2 . 道教

    民族宗教中,道教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这是一个以中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纬学说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

    道教大约起源于东汉末年,最初以黄巾军起义与五斗米道的形式在北方各地以及巴蜀一带出现,这时的道教还处于初创时期,所信奉的经典除老子《道德经》外,还有《太平青领书》,早期的道教即为多神崇拜,各地崇道者均各有所宗。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葛洪为代表的道士将玄学与道教纳为一体,将方术与神学纳为一体,将炼丹与符水纳为一体,并确立了道教的神仙系统。北魏时著名道士寇谦之主张道士也应诵习道经;南朝陆修静提倡完备了道教的醮仪形式;此后陶弘景进一步援佛入道,主张佛道双修。经过这样一番演进,道教不但确立了以三清为核心的神仙体系,而且也具备了一个成熟的宗教所应有的经典、醮仪、教规。隋唐时期在皇权的支持下,道教的地位骤然上升,李唐皇族尊老子李耳为族祖,各地所立玄元皇帝庙中唐各朝帝王陪祀两旁。唐代道教的醮仪更加正规化,开始出现援儒入道的趋势。宋代三教平等、三教合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忠君孝亲的思想也为道家所提倡。金元时期河北一带出现了太一道、全真道等新道教宗派,同时南北道教宗派之间在修持方式上也出现了分异,以全真道龙门派为代表的北方宗派主张清修,不娶妻室,不近荤腥,为出家道士;南方正一道则不设定这些戒律。明代除武当派外,道教的发展普遍受到朝廷的抑制,清朝奉喇嘛教为国教,道教的发展进一步受到影响。

    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宗教义理与哲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尽管在道教的发展中最终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但道教还有着与其它宗教完全不同的宗教思想,其中“生道合一,长生久视”是道教的重要思想。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这正如道家经典所讲的: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道家的另一个思想可归为“天道相承,因果报应”,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也构成了民众信仰的基础,流传在民间的俗语:“前人有失,后人受责,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民族宗教,不但构成了中国大部分人口的信仰,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3. 印度教

    印度教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信仰的人数占印度人口80%以上,是民族宗教中人口最多的宗教。

    印度教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产生的吠陀教。吠陀教是古代印度河流域土著居民与由中亚迁移的雅利安游牧部落信仰的混合体,信仰多神,崇拜种种神话了的自然力与祖先是这一宗教的基本特征,凡日月星辰、雷雨闪电、山河草木及动物都被幻化为神。公元前1000年左右,吠陀教演化为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改教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并另有贱民。种姓的职业世袭,永世不能改变。公元前6~5世纪前,因佛教的广泛传播,婆罗门教开始衰落,后来在吸收佛教内容的基础上,8~9世纪时经改革形成印度教。印度教宣称人们能按“法”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高级种姓,反之则转生为低级种姓,现实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印度教分三个主要流派:毗湿奴教、湿婆教、性力教。印度教徒除印度外,也分布在临近国家。

    四、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宗教不但传播范围广,而且直接影响到世界政治与文化,这一点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言。”世界宗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非其它宗教所能相比,在宗教地理的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将世界三大宗教概况一一叙列如下:

    1.佛教

    相传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了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把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不在外部世界,而由个人的“惑”、“业”所致。“惑”指贪、瞋、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行动。“惑”、“业”以善恶行为为因,造成生死不息的轮回报应之果。摆脱痛苦之路只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放弃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这些佛教理论包括在“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基本教理中。佛教的因果报应以及修行解脱的主张与当时印度盛行的种姓制度相对立,受到底层民众的支持而不断向四处传播。

    佛教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①前6世纪中叶至前4世纪中叶为佛教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释迦牟尼创教并向弟子传承教说。②大约前4世纪中叶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与戒律认识产生分歧,分为许多教团,进入部派佛教时期。③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教盛行,并分为中观学派与瑜迦行派。7世纪以后一部分教派与婆罗门教结合形成密教。④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直至19世纪才稍有复兴。

    图9-2 洛阳龙门卢舍那佛佛教经典由口头传诵到书写成文,在长时间内逐渐形成不同宗派学说,经典繁多,总体可归为经、律、论三藏。以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内容,佛教的传播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开始,中间经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不断向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世界性的宗教,同时也在各国形成新的教派。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为汉文系统,称为北传佛教;而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属北传佛教中的分支,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

    图9-2 洛阳龙门卢舍那佛

    典为藏文系统。传入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属巴利文系统。除东南亚之外,近代欧美各国也有佛教流传。

    北传佛教中,中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也有人将传播在中国境内的佛教称为汉传佛教。大约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传说中的白马驮经讲的就是佛教经典传入中原地区的初始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印度佛教的小乘、大乘相继被介绍到中国,随着佛教的传播,也涌现了一批以传经、译经著名的高僧,如安世高、支娄迦谶、佛图登、鸠摩罗什、法显等。经过这些高僧的努力,佛教不但为社会上层接受,而且也成为世俗民众的信仰。这时的中国,虽然地分南北,但宗教信仰却是共同的,据史记载南朝各代寺院均超过1000所,其中萧梁时最盛,达2800余所;与南朝相对的北朝,也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仅以洛阳而论,北魏末就有佛寺1300多所,此外还兴凿了雄伟的佛教造像,其中著名的大同云岗石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兴凿的。

    总的来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虽然都信奉佛教,但修持方式还是有所区别,这时南方偏重义理的辨析,北方注重禅定的修持,由于政治上的分裂,南北不易相谋,故未形成明显的宗派。隋唐时期天下归为一统,佛教传播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也为宗派的形成创造了机会。隋唐时期先后创立的佛教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律宗、唯识宗、禅宗、密宗、净土宗,佛教繁兴达到高峰。

    图9-3 拉萨布达拉宫宋以后佛教由兴至衰,理论上无新的建树,宗派上也无新的发展,三教合一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汉传佛教的停滞,代之而起的是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兴起。大约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地区,中间几经起伏,10世纪时基本为西藏各地普遍传播。从整体看西藏佛教融印度、中原佛教于一体,并吸收了佛教传入前当地

    图9-3 拉萨布达拉宫

    图9-4悲伤的圣母盛行的本教某些内容,在教义上大小乘兼蓄,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具备,尤重密宗;组织上教派林立,政教合一。11──14世纪时主要教派有宁玛派、噶丹派、萨迦派、噶举派。15世纪格鲁派兴起,该派僧人着黄衣,戴黄帽,亦称黄教,黄教创始人为宗喀巴。黄教的教义教法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制定了严格的修行戒律,其二是调和了各家教义的分歧,这些都促使其迅速发展,成为统治西藏各地最大教派。黄教在发展中建立了庞大的寺庙集团,并在前藏、后藏分别形成达赖、班禅两大首领。喇嘛教在清朝被尊为国教,在全国各地得到传播。清以后信奉范围主要集中在西藏、内蒙、青海等地。

    图9-4悲伤的圣母

    2.基督教:

    基督教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它一些较小教派。基督教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基督教以《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为圣经。

    初期基督教徒大多是贫民和奴隶,对统治者极端仇恨,受到罗马帝国的残酷迫害,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只有将希望寄托在基督现世,伸张正义,拯救自己。后来社会中上层人士不断取得宗教的领导权,宗教

    主张逐渐由原来的反抗转变为对执政者的效忠顺服。由于宗教主张的改变,罗马帝国当局放弃了对基督教的迫害,转向利用接受,大约公元4世纪被定为国教。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正统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哲学、政治、法学等等都被置于神学控制之下。

    图9-5 莫斯科红场上的教堂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教会基本是统一的,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廷,并将拜占廷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从此罗马帝国分为两部分,4世纪末东、西罗马帝国正式分立,东、西两地也分别在拜占廷和罗马形成两个宗教中心。在此后的历史中,西罗马日益拉丁化,东罗马却趋于希腊化,民族、语言、风俗习惯都有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切直接影响到宗教问题。9世纪中后期东西教会之间冲突开始尖锐,冲突双方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教义的理解以及某些教会的归属等。冲突持续到11世纪,1054年基督教东西教会分裂,东部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部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东正教与天主教教义有共同的基础,即以《圣经》作为教义的基本来源,并承认圣传的地位,东西相比,东正教更强调圣传的意义。

    图9-5 莫斯科红场上的教堂

    16世纪西部教会内部又发生反对教皇封建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并陆续分化出脱离天主教的一些新教派,称为“新教”。此后新教又不断分化,形成繁多的派系。16世纪产生

    图9-6 瑞典乡间的哥特式教堂的主要有3个主要宗派,即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17世纪产生了英国长老会、公理宗、浸礼宗和贵格宗等宗派;19世纪至20世纪又出现了基督复临派、基督复临安息日派、后期圣徒派(摩门教)。基督教新教虽然宗派林立,但在教义、组织、礼仪等方面仍有共同的特征:①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各宗派独立,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废除教阶制,信徒与教士一律平等。牧师可以结婚。②简化圣礼与节日。③不承认天主教的圣传。新教传入中国后其名称曾被译为耶稣教。

    图9-6 瑞典乡间的哥特式教堂

    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在世界上信奉者最多,信徒遍及各大洲,中国也是其传播范围之一。据确切的史料记载,基督教传入中国大约在盛唐时期,当时以“大秦景教”相称。元代蒙古人、中亚人都有信奉基督教者,随着蒙古人进入中原基督教也被更多的人接受,元代除大都,镇江、杭州、泉州、扬州、温州等地也都设有基督教教堂。明清时期基督教各派的教士相继深入中国内地,基督教达到广泛的传播,这一时期虽然也因为各种教案以及清初的“礼仪之争”而使传教活动受到影响,但最终以西学为前锋,以武力为后盾的传教活动还是获得了成功,清末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基督教教堂与基督教信奉者。

    3.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为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伊斯兰教创教前阿拉伯半岛主要盛行多神教,创教初多神教的势力仍然很大,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将宗教活动中心由麦加迁至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组织,才从组织上、制度上、军事上保证了对多神崇拜的胜利。7世纪30年代伊斯兰教发展为盛行于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同时开始对外的征服战争,8世纪初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宗教。

    伊斯兰教教义形成过程中,一方面反对犹太教、基督教和多神崇拜,另一方面又受阿拉伯民族古老传说的影响,同时还保留了原始宗教的某些痕迹。伊斯兰教教义中明确表明: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并信死后复活与末日审判;信一切都由安拉前定。教义规定穆斯林必须严格遵循礼拜与斋戒制度,行善并为“安拉之道”征战。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同时也是立法、道德规范、思想学说的基础。

    穆罕默德去世后,由于政治、宗教以及社会主张的分歧,教内发生分裂,形成各种教派,主要有逊尼与什叶两大教派,两派的主要区别在于,逊尼派注重实用性和世俗知识,什叶派强调理想主义和超自然的力量;逊尼派信奉家庭和社会群体的力量,什叶派则坚信永无谬误的伊玛目;逊尼派较保守,什叶派则激进、冲动。什叶派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伊朗,逊尼派穆斯林的分布则遍布欧亚非各大洲。

    麦加大清真寺大约7世纪前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在伊斯兰教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阿拉伯商人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些商人基本循两条道路进入中国,一条为陆路,由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经西域进入中原;另一条为海路,阿拉伯商人由波斯湾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至广州、泉州、扬州。最初来华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居住在城市中的“蕃坊”,从事商业贸易,元以后随着来华的穆斯林逐渐增多,他们纷纷深入内地,在陕西、河南、山东、云南等地选择适宜的地方定居,从事农业生产。

    麦加大清真寺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许多新的特征,其中主要可以归纳为教坊制以及后来的门宦制。教坊制始于元代,所谓教坊就是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穆斯林居住区,这是一个独立的、地域性的组织单位。清初又在教坊制的基础上出现了门宦制,门宦与教坊不同,它是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派别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结合,各门宦创始人被尊为教主,教主以世袭为多,普通穆斯林对于教主的命令,服从唯谨,虽令之死,亦所甘心。门宦最初产生于临夏,后来发展到甘、宁、青各地,其中格底林耶、虎非耶、哲合林耶、库不林耶势力最大,被称为“四大门宦”。中国的穆斯林除回民在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其它民族基本以分布在西北、西南为多。

    第 2 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世界上几大宗教占人口总数3/4还多,每一个主要的宗教都联洲跨国覆盖了很大地区,远远超过了最初宗教起源地的范围。传播是宗教范围扩展的重要形式,通过传播一些宗教由原来的民族或国家宗教转变为世界宗教,一些宗教由少数信徒扩展为世界性的信仰。

    一、导致传播的因素与宗教主要传播形式

    导致宗教传播一般有如下主要因素,如移民、传抪和领土竞争:

    1.移民

    宗教范围扩展的一个明显途径是通过移民实现的。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表现在地面的宗教景观上,也反映在宗教信仰者的行为规范与宗教意识中,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基督教移民使世界宗教地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欧洲人的迁移已使基督教范围比2000年前扩大了许多倍。特别是近数百年基督教的扩大,导致佛教和伊斯兰教信徒向新的地方移民,这些移民多是流动性的游牧民,他们被迫进入亚州或非洲的山区、沙漠。

    美国基督教的传播较复杂,目前约有225个新教派在活动,一些基督教组织主要由于外部移民的进入而扩展,如天主教人口在过去125年里急剧扩大,这里除了包括来自法国、英国等国家留居下来的天主教教徒,大部分是1840年移向东北部工业区的移民,以及来自爱尔兰、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国的移民。

    犹太教的传播与犹太民族的迁移就有很大关系,原居于地中海世界和沙漠边缘的犹太人,一部分出于自我强盛的愿望,有些则是出于商业需求,在罗马摧毁犹太国家之前就移居海外,在亚洲建立了犹太社会,犹太教也随人群的流动而不断扩散。犹太人的大规模迁移主要发生在近代,波兰、立陶宛、俄国西部各地等世界较大的犹太人聚居区基本是在本世纪初开始形成,继此之后又发生了两次大的人口流动,一次是美国内部人口向东北部城市的移民,经过这次移民目前纽约已容纳约世界1/4的犹太民族;另一次移民是东欧犹太民族涌向巴勒斯坦的难民。犹太人在向外移居过程中,因人口聚居地的原因,有选择地将宗教中心移向城镇,这一点与诞生在半农半牧环境中的早期犹太教,已经有所不同了。

    2.传抪

    在各种宗教传播形式中,宗教传抪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宗教传播,除受政治、自然等因素影响,也与种族意识以及宗教观念、宗教仪式的简单或复杂、组织形式是否灵活等有关。在传抪这种宗教传播形式中还可以表现为两种情况:

    (1)交流和转教:交流与转教也是宗教传播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依靠这种形式扩展信仰范围的往往与两种宗教的联系程度有关,尤其两种文明程度差异较大的团体,处于较低文明进程的团体往往向更高的文明转化,最初是物质交流,随后信仰的交融变的更为重要。印度宗教与文化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中国儒学的发展与周围国家的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关的事例。

    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婚姻也是宗教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宗教婚姻往往导致婚姻的一方皈依另一方的宗教信仰,如果这样的婚姻是在较大规模中进行的,也会促进宗教的传播。

    一种宗教可以通过宗教统治者的威望,而加大传播速度。伊斯兰教创立后,随着征服异教战争的胜利,统治者与宗教威望都在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伊斯兰教的扩展。目前中东地区重新皈依到起源在这里的古老宗教基督教、犹太教、波斯教、摩尼教的人很少,而穆斯林的数量却不断增加,从中东地区扩展到亚洲。印度教本是当地盛行的宗教,这一宗教诞生仅150年内就拥有了当时人口的1/10作为信徒,随着伊斯兰教的东扩,印度境内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口不断增加,至1250年几乎大多数人口都成为穆斯林。

    (2)有组织的传教:世界性宗教往往发展不同的机构,根据它们自己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宗教使命,进行传教活动。

    基督教有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传教活动,在最初几个世纪内,罗马天主教会就直接从事传教活动,将其北方人民纳入教会,并统治他们的领地。那时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就如同后来一样是在特定的宗教律令指导下进行的。由于这样的传教活动,基督教信徒不断增长,基督教盛行地区也不断扩展。近代基督教传教活动与几个世纪前主要针对大的宗教团体不同,开始转向个人,如美国传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注意力转向不去教堂的那部分人。通过传教美国印第安人中的一半,转向信奉基督教,除天主教外,这里也包括新教或东正教。

    佛教的传教活动,由世俗社会引导支持,从印度扩展到国际范围。与基督教不同,佛教每一个寺庙虽然也有成体系的组织,但就整个宗教而言,则缺乏统一的组织,因此佛教的传教活动不是在统一的宗教组织下进行的,而往往是僧侣的个人努力。仅从佛教中汉传佛教这一枝的传播来看,从传说中东汉初年的白马驮经,到后来法显、玄奘等高僧大德的艰难取经历程,僧侣的取经、译经、传经对推动佛教的传播作了重要贡献。

    三大宗教中,为传教而设的组织在伊斯兰教中也同样发展缓慢,虽没有职业的传教士,但在伊斯兰教的传播中,阿拉伯商人与学者却起了重要作用,在他们前往各地,特别是东方的商业活动中,也将宗教信仰送达异国他乡。

    3.领土竞争

    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

    伊斯兰教创立后,一系列的宗教战争不但将伊斯兰教信仰带到各地,而且对亚、非等洲的历史也产生过很大影响。穆罕默德在世时,伊斯兰教基本已传遍阿拉伯半岛,成为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宗教。穆罕默德死后,随着统一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也开始了对外的军事扩张。第一任哈里发艾克·伯克尔时期就开始了对外征服,第二任哈里发时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636年阿拉伯军队击溃了拜占廷军队,占领了大马士革,638年攻占耶路撒冷,640年攻占了全部叙利亚、巴勒斯坦,642年灭波斯萨珊王朝,同年西进,占领亚历山大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时期又继续西进,征服北非,东部征服亚美尼亚,势力达亚非两洲。

    10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向亚洲、非洲和东南欧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伊斯兰教传入北非后,以北非为基地,通过战争和商业活动,把伊斯兰教传入西非和中非。在东非征服埃及的阿拉伯人沿尼罗河南进,至1275年彻底征服了东苏丹。13世纪伊斯兰教伴随商业活动和移民逐渐传入索马里以及索马里以南的东非沿海地区和海上的许多岛屿。

    伊斯兰教每征服一地,就使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而这些新的地区不久又成为向外进一步扩散的源地。大约从11世纪,伊斯兰教逐渐扩展到南亚,13世纪印度以德里为中心建立的德里苏丹国确立了伊斯兰教为国教,16世纪初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南亚建立了莫卧儿帝国,至此伊斯兰教在这里占有重要地位。14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并将都城迁于此地,更名为伊斯坦布尔,15世纪中叶拜占廷帝国彻底灭亡,伊斯兰教随着奥斯曼帝国势力的扩张传播到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

    伊斯兰教向亚洲东南部的传播主要通过商业活动,13世纪末伊斯兰商人首先将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又传至马六甲、爪哇等地,随后又传至菲律宾。

    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几种宗教交织分布在一个地区,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大致有下面几种即:和平共处、竞争、排斥,宗教之间表现在空间的相互关系,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宗教的传播。

    (1)和平共处:表示两种观念的平等,并带有相互尊重。广义上讲,东方的宗教包括佛教,它们之间都是相容的。宗教之间的相容,使许多人有了一个复合的宗教信仰,他们在寺内参加不同宗教体系的典礼。这样的事例在西方可以找到,实际上东方的宗教中更多。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有过多次融合,特别是道教兴起后,首先是道教与佛教之间的渗透,然后是儒、佛、道三教的融合,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就是融合了三教的产物。哲学观念为前导,相应也影响到世俗信仰,佛教寺庙中主殿供奉佛祖,偏殿供奉老子、玉皇、孔子,山西浑源悬空寺内供奉的诸神就是儒释道三家的教主;与佛寺相类,道教的宫观内也会找到佛祖或孔子的形象。中国古代宗教之间的相容达到最高程度,百姓中也全无固定的宗教观念,无论家中供奉,还是遇急求助的阿弥陀佛、老天爷什么都有,近代基督教传入后,还会在阿弥陀佛、老天爷外加上上帝保佑的说法。

    宗教间的相容共处还可以在其它一些国家里看到,特别是在没有一个宗教被看作国教的国家。当然美国似乎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它的宗教环境还有些特殊,国家建立时无固定的教会,人口不断流动,代表着19世纪来自欧洲移民的各种教会随机地出现在各地,特殊的空间关系在美国环境中产生,以一种宗教机构在一个地区占优势的情况是非常例外的。

    (2)竞争:宗教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种宗教都处于不稳定状态。

    种族宗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不稳定,如印度教、东亚种族宗教甚至佛教与基督教的交流中都有这样的特点,信徒们往往会从原来的宗教改信基督教。基督教在与东方宗教竞争的过程中,除了基督教教义中救世和预言救世对信仰转换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外,传教士们已适应了各种宗教的政治、经济关系,相应也采取了不同的传教方式。代表西方科技水平的技术、工艺是传教士打动东方社会上层的主要方式,一旦社会上层表现出不加排斥的态度,传教士们立刻集中力量向信仰并不稳定的较低级的社会和经济阶层传播,福利事业是打动这一阶层的必要手段。东方人本来就缺乏固定的宗教信仰,传教士的努力自然会有不错的报偿。东方人信仰不稳定,不仅在本土有所体现,在海外也有这样的事例。有人进行了统计,在美国的第一代日本人约1/5信奉基督教,第二代大约一半是基督教徒。宗教间不稳定关系的结果除导致信仰转换外,也会促使信仰调和论的产生,例如锡克教就是在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

    相对于东方宗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都是具有很大稳定性的宗教,宗教发展史上在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之间,穆斯林从未向基督教转化,基督徒也很少改信伊斯兰教,双方多保持着稳定。

    (3)排斥:宗教间的排斥是宗教间相互关系的最普遍形式。

    当东方宗教面对其它宗教的东向扩展,表现出毫不经意时,西方世界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却对其它宗教显出深深的敌意。

    宗教之间的排斥可以表现为两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宗教战争,通过征服和政治力量达到宗教范围扩展的目的,这是宗教集团之间经常发生的事件,为此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宗教战争。其中在基督教与其它宗教的无数征战中,以十字军东征最著名。从1096年至1270年近200年内,罗马教廷组织法、德、意、英等国的封建主以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名义,发动8次十字军东征,东征中大约700多万人卷入战争,大片土地沦为赤地。此外在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中,也通过战争的方式扩展了大片土地。即使在本世纪历史上的宗教仇恨仍在烦扰着人类。其二为宗教迫害,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宗教改革以及在这场运动中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实际上充满了宗教迫害。16世纪30年代在宗教改革中英国皇帝亨利八世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1553年玛丽女王即位后恢复了天主教信仰,处死280多名新教徒及其领袖;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又强力将英国变为新教国家,处死了180多名天主教神父和教徒。

    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线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在探讨宗教地理的主题中,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大体有这样几种类型:

    1.神权政治

    在神权政治中,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世界性宗教中早期伊斯兰教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中世纪天主教教皇权势曾盛极一时,但从总的宗教发展史来看,神权政治实行的时段还很有限,即使在种族宗教地区,执政者和教士、牧师也总是分离的。

    从世界宗教发展历史总的进程来看,神权政治下宗教信仰是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凌驾在一切世俗权利之上,这时的宗教不但培养了更狂热的信徒,而且也增大了扩展宗教领地的要求。神权政治只是宗教发展史中宗教与政治的一种形式,当宗教与民族、政府等问题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增大了彼此的复杂性。

    2.政府与宗教:

    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被政府禁止或处罚的宗教通常是与官方宗教不同,或对国家政权构成了威胁。在三大宗教中佛教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最弱,虽然在某些历史时期也有一些帝王虔诚地信奉佛教,但宗教始终与世俗社会是分立的。

    3.民族与宗教:

    宗教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爱尔兰与北爱尔兰人的归属问题就是这样一个事例,他们本为一个民族,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大部分北爱尔兰人也信奉天主教,而英格兰移民信奉新教,信奉天主教的北爱尔兰人愿意与爱尔兰合并;信奉新教的英格兰后裔愿意留在英国,为此双方矛盾十分严重。与爱尔兰人不同的是,苏格兰和威尔士人虽因语言差异分离,却又由于同属于新教体系而凝聚在一起。

    三、宗教组织

    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对于不同宗教,宗教组织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宗教有着严密的组织形式,有的则很松散;有的有统一的教主,有的则表现为独立的教会。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佛教基本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天主教的组织称为教会,是解释教义、执行教规、管理信徒与传教的机构,整个组织具有多层级结构,公元2世纪初教会中出现了主教,以后逐渐形成主教集权制,中世纪中又出现了教皇体制。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分为3级:教皇、主教、神父。教皇是最高领袖,被认为是基督在现实世界的代表,集一切大权于手中,如建立与划分教区,制定与解辨教义、教规,任免主教等重大决策,均由教皇掌握。主教分为4级,地位最高的是枢机主教,因教皇特准他们着红色衣袍,故俗称红衣主教。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名红衣主教,组成红衣主教团,是教皇的咨询机构。其它主教因教区与权限的大小不同分为总主教、大主教与主教,各自负责本教区的宗教事物。基层教堂的神职人员神父,尊称为司铎,负责本堂区的教务与信徒的管理,总负责人称为本堂,副手为副堂。入修道院学习尚未晋升为司铎者称为修士,有的因某种原因终生为修士,无神权。妇女入修道院后终生为修女,无神权。一切神职人员均由上一层机构委派,主教需经罗马教会任命批准。

    天主教组织与教堂的分布是考虑了一定地理原则的,人们在礼拜天去教堂集会礼拜,选择的教堂不会太远,一个教区一般只有几个平方里。但也存在一种范围较广,明显远离天主教会的教区,造成这种现象多数不是地理选择上的失策,也不是因为人口稀疏,而主要来自经济原因。目前,天主教教区大约有2000个,范围广大,并且有数量可观的信徒。欧洲以外的教区,通常比欧洲教区大几倍,但人数少得多。在教会人口迅速增长的地区,空间组织经常变动,以便提供更多的精神服务。如当代美国,1900──1965年,教区数量从90增至139个;印度次大陆现在有79个教区,而1900年只有30个。

    东正教组织与天主教有一定区别,东正教会基本依附于其所在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中心,没有统一的教会领袖,教会中牧首为最高教阶,如天主教一样也实行3级教阶制。基督教系统认为天界神灵分为3级或9品,每一品位的神灵全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他们从上天得到神启与神力而转授下方。地上的教阶就是天上等级的延续,人与神合为一体,人世的教阶也分为3级。东正教独立后逐渐形成15个教会,每一教会都在其地区宗教会议上解决宗教问题。教会由牧首负责,教会下划分为若干主教辖区,由牧首任命高级主教负责。教会的基层单位是教区,由神父等神职人员管理。

    佛教寺院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印度最早建立的寺院称毗诃罗(寺),这种寺院组织极为简单,只有一个长老负责管理僧众的饮食起居,主持布萨仪式等。3-5世纪才出现规模较大的摩诃毗诃罗(大寺),著名的那烂陀寺就属于这样的寺院。这种寺院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拥有大量的田庄和巨额寺产。这里既是僧人修持、诵读、居住的场所,也是学术文化研究的中心,寺院内采取集体议事制度,组织分工比较具体。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传佛教的寺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十方丛林”,这种寺院一般建于大城市或名胜地区,接纳全国各地朝拜、修持的僧人;二是师徒相承的小庙宇,这

    种庙宇分散于乡落和集镇上,主要供当人作佛事之用。丛林以及大寺院设有高低不同的僧职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唐以前僧职有“三纲”,即上座、寺主和维那,唐以后名目逐渐增多。大寺院一般设有:方丈、班首、执事、小执事等。

    藏传佛教寺院规模不一,格鲁派(黄教)长期执行政教合一制度,因此寺院组织也是宗教、教育、经济、军事相结合的单位。格鲁派所属的三大寺(甘丹、哲蚌、色拉)都设有分寺,大寺或宗寺设有若干“扎仓”(学塾),每个扎仓又设有若干“康村”(地区性学经单位),康村以下还有“密村”等,构成严密的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扎仓是基础单位,设有住持。

    东南亚国家寺院组织也很复杂,如泰国佛教最高首领是由各个派别共同组成的长老会议选出的僧王,僧王领导僧伽会议、僧伽内阁和僧伽法庭,僧伽内阁下设管理、教育、传教和公共事业等部,按照行政区划省、府、县、乡都设有僧伽委员会。

    宗教组织不仅存在于上述宗教中,从原始宗教、种族宗教到世界性宗教都有宗教组织,只是原始宗教组织一般很简单,部落中一个男人或女人就可能在宗教活动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宗教组织对于宗教的传播与管理起了很大作用,传教活动需要集中组织,同时为了方便传教活动还要选择一定的交通路线和传教士活动点。与其它类型的文化传播不同,宗教传教的目的是与无差别的人相联系,而不是控制商品资源或战略要地,因此传教活动通常远离商业区或教区,这一切都要求传教士需要经常通过宗教组织与教会保持联系,以便取得援助和指导,并将新扩展的信徒纳入统一的宗教范畴之中。

    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州北部大部分、南非、澳州等,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欧洲有大部分人口信奉此教,另外英国、北爱尔兰中部、荷兰北部、斯堪德那维亚半岛、芬兰、爱尼波亚、德国等是新教势力范围。天主教在拉美占统治地位,一些原始部落和受英、德殖民文化、法律影响的国家除外。其它宗教占亚、非洲的绝大部分。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除三大宗教,其它如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摩门教等虽然没有形成世界性宗教,但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这些宗教的起源地。

    图9-7世界主要宗教地理分布图

    图9-7世界主要宗教地理分布图

    第 3 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宗教与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其产生、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不但影响到宗教习俗、宗教禁忌、宗教思想,甚至对一种宗教的起源直接发生作用。任何宗教无论其中含有多少虚幻的内容,但本质的东西仍要在人们生存的环境中提取,特定的地理环境既构成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基础,也决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与宗教范围。

    一 、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每一种文化都有选择地从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中引源发展,宗教也不例外。尽管宗教信仰中含有许多超现实的成分,但地域性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起着一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如在低纬潮热地区绝大多数定居或半定居从事农业的民族,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有很细致的仪式,通过各种象征性的仪式表达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对丰收的祈望。今天随着社会和经济趋向复杂,生态因素的象征和概括也在提高,宗教从民族向世界体系转变的进程也愈来愈强烈,宗教风俗中古代仪式的特性也在趋向世界化的体系中,失去了原来的面貌。

    宗教社会存在许多禁忌,这些禁忌或影响到环境,或与环境有相应的关系。有的宗教吃素,有的宗教吃荤。许多宗教在宰杀动物上有禁忌,有时影响到生物链的平衡。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禁吃牛肉,由于有了这样的禁忌,印度就出现了神牛遍地的现象。

    宗教中也有对工作时间与工作种类的禁忌,有些宗教禁止在一定时间、地点工作,有些则反对某些形式的经济活动。这两类工作禁忌都影响到环境的利用途径。我们每周工作、周日休息的作息制度就起源于宗教禁忌,《旧约》创世记说主在六日内创造了天地万物,第七天他要安息了,这一天,主的信徒也要放弃手中的工作而赞美上帝的造物之功。关于安息日的规定,不适于犹太教,流浪民族不可能遵守这样的规则,尤其是在较动荡的时期。农业社会就不同了,周期性的休息是必要的,具有这样特点的宗教禁忌日也自然不断畅行起来。

    宗教的各种禁忌很多,即使在教会法令的力量减弱以后,有些宗教仍习惯性地实行一些禁忌。这些禁令有的关于资源的利用,有的禁止某些经济活动,如东南亚有些农业社会对采矿业甚至金矿业有偏见,他们认为这会伤了大地的元气,因此采矿业一度受到限制。印度、非洲的一些部落,铁匠是由部落以外的个体家庭从事,专属于一个种姓等级。对非铁匠来说,打铁本身常常就是一种的禁忌,印度的种姓等级规定每一等级都有其特定的禁忌,随着世俗势力的增长,虽然现在只有极少数的种姓成员仍遵循传统禁忌,但在印度社会中经济生活受宗教控制的痕迹还存在。

    二、宗教与文化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了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有时在一些宗教以及地方信仰中往往有选择地将本地区的某种环境要素神圣化,根据对各种宗教信仰与习俗的分析,凡是被人们神圣化的对象多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一、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环境要素。印度人对恒河的崇拜就是一个这样的事例,在印度人心中流动的水是纯洁的,是神圣的,恒河的神圣又远在众河之上。这条大河对沿岸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用,从源头直到沿岸泥土,从沿岸到较远的地区,河水孕育着这里的生命与文化。其二、对人们有保护作用(包括事实和心理两方面)或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稀见的自然事物。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树是人们普遍崇拜的对象,森林地区的人们将树与山神联系在一起;村旁或宅边的大树,则自然被人们视作村落或家宅的保护神。为了祈祝神树的保护,朝鲜族将村中的大树敬为神树,禁止人们砍伐、毁坏;德昂、锡伯、壮等民族每年都在规定的日子,举行仪式祭祀村中的神树。与对村民具有保护意义的神树不同,有的地方也将一些远离人们居住村落的孤立大树视为神树,进行祭祀。属于这种祭祀的对象多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高大乔木稀少的地区,其中可以称著的要数内蒙古准噶尔旗境内的一棵油松树,据研究这棵油松已有一千多年的树龄了,松树生长在黄土高原的梁面上,四周一片黄色,没有树,没有草,没有村落。一千多年中无论人世更迭,还是自然变迁,大油松和它的子孙们牢牢地扎根在这片干旱的黄土地上,方圆几十里、上百里的百姓都将这棵油松视作神树,年年、季季都有人远道祭树。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到宗教风俗,在一些宗教观念上也起了一定作用。19世纪至20世纪初,人们一度认为沙漠环境对一神论的起源有重要影响。持这种观点者指出沙漠环境的单调、浩瀚,使生活在这里游牧民族首领的地位与作用更被人们推崇,男性首领负责处理重大事物,负责部落的生存发展,成为部民信赖与仰持的对象,当宗教形成后,部落首领与神逐渐趋于一体,一神论就在这样诞生了。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著名的一神教,这两大宗教的起源都与犹太教有关,而犹太教就是诞生在游牧民族中的宗教,据《旧约》记载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曾先后在美索布达尼亚、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牧羊,后又举族迁至埃及北部尼罗河三角洲牧养羊群,当犹太人离开埃及,再次回到迦南才进入半农半牧社会。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仪式是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宗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相关热词搜索: 宗教 宗教 生与 定义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