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文秘知识 > 正文

    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x

    时间:2020-11-24 12:31:50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按照《XX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我市认真组织开展有关工作,老龄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健全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老年健康支持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繁荣老年消费市场、丰富老年精神文化活动、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推进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提升老年权益保障水平、强化老龄事业发展基础等方面都有序推进,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为老年人共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创造了条件,不断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现将规划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实施的进展和成效

    (一)健全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十三五”以来,我市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全面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八统一(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待遇水平、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大病保障);建立了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强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在全省率先将乡村医生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二是大力加强社保基金征缴。截止2017年底,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X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X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X万人,失业保险参保X万人,工伤保险参保X万人,生育保险参保X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X万人。三是切实提高了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连续十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后全市参保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达到X元;连续两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后全市参保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达到X元。养老金支付率、社会化发放率和直发率均为100%。

    2.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一是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对所有老年人的全覆盖。截至2018年6月,城乡居民医保参保X万人,征缴基金X亿元。二是医疗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政策内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9.56%、66.77%;城镇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额提高到10万元,大病补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额达35万元。三是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全省率先实行全程医保监管,改后付制为预付制、单一付费方式为复合付费方式、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配合做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调整了1650多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全部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四是不断加强了社保管理服务水平。实施全面参保登记计划,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并在全省率先设立了异地就医结算专窗,实现与省内各设区市的异地就医互通。

    3.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断深化探索适应老年人新险种的开发与推进,已完成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政策体系;探索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探索各类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评价、协议管理和费用结算等办法;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正在争取纳入试点单位。

    4.完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和多项目的老年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能力,保护老年人身心健康,减轻政府和个人负担。XX市保险业已开展此项业务,落实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11万多老年人从中受益,仅2017年就受理282起,理赔金额达到90.9万元。今后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全面推进落实老年人意外保险工作。

    5.建立老年人精准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老年人准确率,全市3896名农村特困人员(原“五保”对象)均实现了应保尽保,分散和集中供养现年人均补助标准分别达到3840元和5100元;城镇特困人员(原“三无”老人)补助标准达到人均每月600元。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对老年人的“救急难”工作,按规定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老年人给予救助。

    ?6、健全老年人福利制度。认真抓好城乡老人高龄补贴发放工作,累计为我市2.58万余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资金突破2个亿。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农村二女户年满60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发放奖励金100元。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60周岁以上人员每人每月发放特扶金600元。对城镇独生子女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每人每月发放奖励金100元。

    (二)健全老年健康支持体系

    1.提升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了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农村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强县级“龙头”,从市级医院每年选派2-3名卫生人才服务团成员到县级医院估值服务,帮助县级医院建设重点专科,扶持薄弱科室,培训业务骨干。为辖区内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实行1次免费体检和健康指导,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9.04%,家庭医生签约率75%,为老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继续实施老年人白内障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早期发现、综合干预。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危害。研究推广老年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风险因素调查,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就医“三免四减半”服务;为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家庭病床、结核病普查与治疗等服务。继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了救助标准并为救助对象提供了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2.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养生保健。积极宣传倡导健康老龄化理念,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一是针对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人常见病进行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二是选派健康教育专家开展巡展活动30余场;三是在电视台、报社开辟健康专栏;四是组织编印健康手册近15万份;五是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和健身活动指导,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六是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共培训健康教育专(兼)人员360人次。加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和康复服务。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准入十点工作和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等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支持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

    3.发展老年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严控公立医院床位和规模,引导剩余资源转型发展养老、康复、狐狸等接续性服务,市立医院均开设了康复医学科,侧重治疗老年性慢性疾病。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三)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十三五”期间,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形成了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市卫计、老龄、残联等部门积极配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着眼,高位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将养老服务业发展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市、县科学发展观考评和民生工程考评的重要内容。

    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58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33所(综合福利院1所、农村敬老院32所),床位数为3500余张;民办养老机构25所(已注册发证的有10家、一家正在审批中、未获得许可证的14家),10家获得许可证的养老机构床位数为4600余张。民办养老机构的迅猛发展,使我市提前实现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每千名老人拥有40张以上养老床位目标。

    2.推动养老院提质增效。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公办敬老院、民营养老机构积极向社区延伸服务,为老人提供更多便利。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以来,我市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168万元用于支持XX区XX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XX区XX镇XX敬老院改扩建项目、XX区XX中心敬老院新建项目、XX区XX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XX区XX岗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XX县社会福利院光荣楼项目、XX县社会福利院儿童供养楼等项目建设,较大的改善了乡镇及周边地区的养老服务条件

    3.加快医养结合发展。我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了公建民营、民办公助、“PPP”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运营方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格局,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4.加强农村养老服务。2017年,我市针对应对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空巢、留守、独居老年群体不断增多这一现状,以“党建”为统领,探索了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党建+颐养之家”,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民生品牌。得到了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党建要报》的全面刊介和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家中央、省属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给予批示肯定,成为我市党建工作和民生工作相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截止到2017年底,已建成运行“颐养之家”608个,“入家”老人7712人。

    (四)繁荣老年消费市场

    1.丰富养老服务业态。为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市的养老服务业初步形成了公建民营、民办公助、“PPP”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运营方式并行的模式,XX颐养院、XX国际养老中心、XX苑、XX养老中心等一批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养老需求。

    2.繁荣老年用品市场。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创办老龄个体经济。截止目前为止,我局共登记注册养老服务个体户6户、老年用品个体户4户;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扶持养老服务企业发展。对养老服务企业放宽准入条件,对于开展连锁经营的养老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养老服务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自主申报企业名称,“一次不跑”即可获得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目前我市共登记注册养老服务企业15户。

      3.打造XX特色养老品牌。注重发挥我市生态资源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养老与度假休闲融合发展。依托XX、XX、XX等山水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养老。依托XX镇、XX镇、XX村、XX村等名镇名村资源,结合新型城镇化、旅游名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田园劳动观光养老。目前已建成XX、XX等一批XX特色养老品牌。

    (五)不断丰富老年精神文化活动

    1.发展老年教育。全市各级各类老年学校达30余所,形成市、县、区老年大学全覆盖,各级老年大学在校学员4813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大学工作,坚持把老年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老年大学先后获得省级示范校、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服务示范区先进基层单位等荣誉。

    2.繁荣老年文化。将老龄文化工作纳入全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中,在发展老年文化事业、组织开展老年文化活动和为老年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中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免费开放,市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并在社区和乡镇增设多个图书网点,为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

    每年组织专家和业务骨干对各级老年大学的文艺团体和全市各社区、乡镇的老年文艺团体进行业务培训,同时采取汇演代训等形式对老年文艺团队的文艺创作和节目排演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2016年以来,累计培养老年文艺团体文艺人才300余人次,指导他们排演各类文艺节目30多个,组织老年文艺团体参加XX市春节文艺联欢晚会、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等重大节庆日和重要演出200余场,为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加强老年体育健身。一是切实抓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组织建设。以“重在基层,面向全体”为工作方针,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老年人体育组织,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健身需要,加快实现老年人体育协会网络全覆盖。二是努力改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条件。将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纳入体育健身圈建设内容,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和“小型、分散、简便、适用”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实现市、县(区)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的全覆盖。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在公园、广场、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适合老年人进行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配置满足健身需求的器材设备。三是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体育部门支持、指导老年人体育组织利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纪念日、庆典日,按照“经常自愿、重在参与、就地就近、小型多样、文体结合、科学文明、有益健康”的原则,组织开展体育表演展示交流,推动老年人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使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常态化。力争“十三五”期间,城市老年体育人口占城市老年人口的比率达到75%,农村老年体育人口占农村老年人口的比率达到50%。提前一年实现省老年体协提出的科普宣传长效机制全覆盖的目标。四是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认真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和“促进城市、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工作方针,共同推进我市老年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发展老年旅游。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科学设置老年旅游线路,积极开展老年旅游活动,推动形成专业化的老年旅游服务品牌。落实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的政策;各旅行社、各旅游景点落实了优惠政策,减免了有关旅游费用50-120元/人?次。

    5.加强老年精神关爱。将老年精神关爱内容纳入老龄工作考核范围,开展老年精神关爱服务。开展结对帮扶城乡空巢老人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热心邻里和低龄健康老人,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的形式,为城乡高龄、独居、生活困难、行动不便、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提供精神关爱服务。

    (六)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

    1.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健全政策制度,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作用。引导、鼓励健康老年人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开展咨询服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级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积极组织开展服务三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活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涌现出XXX、XX、XX、XX、XX、XX等一批先进工作者。

    2.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支持老党员、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劳模、老干部在基层民主监督、社会治安、公益事业、移风易俗、纠纷调解、邻里互助、教育培养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基层老年协会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农村“党建+颐养之家” 服务管理。

      

    3.发展老年志愿服务。目前我市已成立老年协会367个,其中城市老年人协会73个,占城市社区的92%;农村老年人协会294个,占农村村组的75%。“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覆盖全市,300余名义务监督员积极主动,进一步遏制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同时,各级关工委坚持把“54321”工作特色坚持推行,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七)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1.推动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树立适老宜居新理念,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住建部门根据《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

    2.营造安全绿色便利生活环境。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等涉老重点场所和设施的安全隐患监管,为老年人营造安全生活环境。

    3.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社会环境。开展“敬老月”活动,对老年人进行走访慰问。各地各部门开展了走访慰问离退休老人、孤寡老人以及贫困老人、百岁老人活动;举办了XX市“重阳之夜”文艺晚会,为全市老年人送上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XX市水北商会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XXX、XX、XX获得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XX县XX镇老龄办主任XXX荣获了全国老龄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XX、XXX分别获得全省“老有所为之星”和全省“孝亲敬老之星”。

    (八)提升老年权益保障水平

    1.落实老年法律发挥,完善老龄政策。为老年人维权开通“绿色通道”,一是在老龄委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老年人可以就近接受咨询。二是缩短办理时间,结合“四统一”原则,在一天内完成老年人法律援助的受理、审查、指派等项工作,全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法律援助;三是根据困难群众的民生需求,进一步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扩大了法律援助覆盖面,特别是加大了低收入、高龄、空巢、失能等老年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力度。2017年,全市共受理涉及老年人案件64件,解答老年人咨询1726人次。

    2.健全老年权益保障机制。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设立“老年维权合议庭”。对涉及老年人的侵权案件如婚姻、住房、财产、遗赠、继承、赡养费等案件,做到畅通诉讼通道,及时立案,调解沟通,快审快结,如涉老年人申请执行的案件,优先执行,优先回访;组织并指导县(区)法院开展老年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咨询工作,监督指导受理、审理各类涉老案件,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2017年,我市律师免费办理老年人维权案件51件,免费解答老年维权法律咨询265人次;2018年,律师免费办理老年人维权案件36件,免费解答老年维权法律咨询168人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公证上门服务和公证“绿色通道”。对有公证需求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优先、上门服务,在接待大厅专门设置老年人服务窗口,备置休息座、老花镜,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便捷公证服务。

    3.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并参与老年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活动,开展法制宣传。一是将老年人权益保护列入“七五”普法规划工作任务。2016年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七五”普法规划已将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列为全市重点普法内容。二是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十三五”以来,结合“三下乡”活动,我市司法部门组织法律援助、公证等科室有关人员和律师前往XX区XX镇XX县XX镇多各乡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向群众宣传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并免费解答养老赡养、房屋纠纷等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咨询。三是部署开展法律宣传实践活动,通过宪法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使广大老年人群体知晓宪法有关内容,提升其法律素质。

    (九)强化老龄事业发展基础

    1.推进老龄工作信息化建设。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推动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支持各地积极推进为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在城市社区全覆盖、在农村地区扩大覆盖,推动信息惠民服务向老年人覆盖、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我市城市社区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部上线运行,便民办事服务项增至294项。

    2.加强老龄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作用,加大对人口老龄化国情、老龄政策法规、老龄事业发展重大主题以及老龄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舆情的引导能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老龄问题、关心老龄事业、支持老龄工作的良好氛围。

    3.完善老龄产业支持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家庭结构的变化,在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居家养老中,家庭的功能在明显弱化,居家养老服务将加速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与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社区服务加速融合。我市自2015年开始规划三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试点,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逐步进入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医疗养老服务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探索XX特色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道路,真正实现惠民利民。

    4.健全老龄工作体制。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得到进一步完善,老龄干部队伍得到加强。XX市下辖一县一区,市老龄办为副处级参公管理单位,挂靠市民政局,编制7个(6个行政编,1个工勤编),分宜县老龄办挂靠县民政局,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3个,XX区老龄办挂靠区民政局,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2个,工作经费均纳入财政预算。全市下辖26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均有分管民政的领导管理老龄工作,并由各民政所长或其他工作人员兼任老龄工作人员,老龄工作人员配备率达到100%。

    二、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原因

    (一)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老龄事业的发展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和干部的努力工作、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协作,以及社会各界和老年人的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得到顺利实施,目标任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是,通过此次检查评估,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老龄”工作格局尚不完善,老龄事业全面发展受到制约。老龄工作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老年人存在于家庭、单位、社区及社会,老龄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每一个老年人,涉及到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需要政府、社会、集体、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把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绝不能单纯的说依靠政府、依靠个人及家庭或是抛给社会就能解决老年人的所有问题,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加以保障才行。在实际工作中,“大老龄”的工作格局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老龄”的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社会“大老龄”意识还不是很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自觉的就将老年人的问题归结为老年人自己及其家庭的问题,缺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尤其将养老问题直接等同于家庭赡养问题并上升到“孝与不孝”的道德评判高度,直接排斥社会化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大老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老龄事业的各项发展任务分布在县区、乡镇和各个职能部门,由于县(区)发展的不平衡、职能部门职权大小的不一样、领导重视程度的不统一以及为老服务工作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一些各自为阵、重复建设、消极应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涉老工作的开展和老龄事业的发展不够全面。

    2.解决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投入不足。目前,我们认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问题和高龄空巢老人的照顾问题,是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逐年增加,高龄、空巢老人比例的不断加重,对我们的老龄工作和为老服务市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缓慢,老年人在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求还得不到有效满足,为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诸多不便。主要原因有:一是在资金投入上不足,没有专项老龄事业发展资金,分布于各职能部门的为老服务经费、项目经费有限,无法解决综合性的养老服务问题。二是在人力投入上缺乏,老龄工作或涉老工作的人员缺乏,正式的专门的涉老工作人员较少,尤其是各老龄委成员单位及基层政府或单位基本都是兼职人员或是临时人员;为老服务人员缺乏,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为老服务人员很少,从事为老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更少。三是在资源投入上较少,社区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为老服务的资源投入较少,资源共享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被闲置的资源没有有效利用起来开展为老年人服务。四是在社会力量上投入不够,受老年人消费意识的影响以及为老年人服务的特殊性,老年人消费市场的形成比较缓慢,老年人服务产品、老年人服务机构、老年人服务企业在市场上不多,老年人的市场也不是很活跃,不是很成熟,为此,在市场盈利周期较长、盈利空间较小、市场风险较大的情况下,社会力量对于为老服务市场的参与热情不够,投入也不够,也因此造成老年人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缺乏专业的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的尴尬。

    3.老龄科学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导致老龄事业的发展缺乏科学调研、科学部署。没有确立将老年人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来研究的意识,没有将老年人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特殊性进行研究,从而缺乏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离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急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却未赢得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满意。同时,老龄研究也是一个涉及到每个人的成长过程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每个人健康、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绝非简单研究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问题,因为老年人的问题是每一个人在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工作时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的综合体现,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依靠老年人,必须依靠年轻人。因此,当我们在研究儿童问题、青少年问题、妇女问题的时候,必须加强对老年人问题的研究,并将老年人问题的研究融入其他问题研究的内容,这样才是完整的、全面的。

    三、落实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实现目标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老敬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一是要在政府层面形成加强老龄工作重要性和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紧迫性的共识,通过人口老龄化形势调研和分析,强调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的10至20年间,要早做准备、早做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为全面实现小康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二是要在社会层面树立“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的“大老龄”意识,通过组织开展涉老法律法规及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为老服务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尊老爱老典型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树立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培养人们尊老助老的公益思想,发扬中华民族“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极力倡导敬老助老良好社会风尚,为“全民关怀”老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三是要在老龄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层面确立发展老龄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在各级政府和老龄委的领导下加强协作,资源共享、左右联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将为老服务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满足老年人在养老、医疗、教育、文体等方面的需求。四是要在家庭及个人层面培养自力更生的养老主人翁意识,通过有关法律和孝道伦理的约束促进家庭和睦、老少同乐,发挥个人及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既注重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又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需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有关休假制度,为个人“常回家看看”创造有利的条件。

    2.加大调研力度,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实施措施。一是以此次中期评估自查为契机,认真梳理规划完成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将未完成的目标任务列出明细和完成时间表,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组织开展老龄事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调研,掌握基本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制度上、投入上、方式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在基础保障上提标准,在模式创新上求突破,在工作成效上赢赞誉,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树立信心,创造希望。三是组织开展老龄事业发展中长期目标规划调研,组织或委托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对老龄事业发展趋势、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的提出发展方向,确立发展重点,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老龄事业发展路径,打造符合实际的为老服务品牌。

    (二)落实政策,建章立制,敢于创新,科学发展

    1.必须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老龄工作方针,构建“党政主导,老龄委协调,部门尽责,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大老龄格局。要充分发挥各级老龄委的议事协调功能,针对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一事一议”,形成实施意见、严格责任措施,不断完善“大老龄”工作机制,为集中力量攻克难点,统筹发展老龄事业奠定基础。紧扣“六个老有”老龄工作目标,落实各项政府或部门出台的为老服务政策,根据各地、各部门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形成制度一以贯之,切实将优惠措施、优惠办法落到实处,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老龄事业发展投入机制,预算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发展基金,按照一定比例预留体育彩票、福利彩票公益金及慈善资金,针对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投入、集中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老龄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通过在大专院校开设为老服务专业,公开选拔招聘为老服务人员,实施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广开人才任用渠道。通过对现有为老服务人员的再培训以及逐步完善资格认定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为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推动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结合老年人和老龄工作的特点,在为老服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制定安全、简便、快捷、经济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体现热心、耐心、细心、贴心的工作态度,充分重视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理解老年人、呵护老年人。

    2.在体制机制的保障上要加速改革,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工作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围绕养老保障制度的配套、衔接,养老投入机制、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老年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体制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有敢闯敢干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实事求是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开创人民群众满意的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