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思想汇报 > 正文

    河南省开封市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x

    时间:2020-09-22 16:11:22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河南省开封市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参考答案:

    C

    2. 某著作写到“……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与材料所述相关的有(  )

    ①流官接任方式未被固定化

    ②边疆政策的灵活性

    ③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统治

    ④流官大规模出现于雍正年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改土归流”切入,结合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进行思考.

    解答:根据材料“有的土官绝嗣,…就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改为流官.”可知明清中央政府改土归流对流官接任方式未被固定,政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提到对蒙藏地区的统治问题,故③错误;

    大规模改土归流出现于清雍正时期,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税制,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C.控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D.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

    D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都在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故D正确;西周以来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这一时期的改革破坏了分封制,故A错误;孟子仁政主张没有实行土地私有的内容,故B错误;土地私有是土地兼并的前提条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故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的实质,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了教材相关知识内容,即可得出土地私有的出现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 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中国采取对苏“一边倒”外交

    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参考答案:

    答案:D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5. 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

    参考答案:

    B

    【详解】宋代理学兴起,注重主观意志力量,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与汴京“自由之风”不符,排除A;唐代城市的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打破坊市界限,更显自由,故选B;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虽然出现松动,但毕竟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排除C;长安和汴京深处内陆腹地,外贸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

    6.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参考答案:

    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主要是服务于工业化的目标。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期间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所以D排除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和平赎买,逐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与材料无关,排除掉A。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 )

    ?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C

    8. 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史新编》一书中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以下说法不能论证冯友兰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本身

    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

    C

    9. 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日记》中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下列内容中与此书有关的是

    A.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第一个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

    D.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主政体

    参考答案:

    C

    10. “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

    D

    11.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也可以“异化”,其实那少数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多数压倒少数,少数反而得不到认可了。对于雅典民主而言。这一观点( )

    A.没能看到雅典民主的优越性? B.从根本上否定了雅典民主制度

    C.肯定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D.客观指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参考答案:

    D

    12.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大陆主要高校迁移路线,据该表可知

    学校

    迁出地

    迁入地

    中央大学

    南京

    成都-贵阳

    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

    北平

    西安-汉中

    国立武汉大学

    武汉

    乐山

    浙江大学

    浙江建德

    遵义

    同济大学

    上海

    昆明-宜宾

    A.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B.南京政府持续推行教育及人才保护

    C.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因战争而中断

    D.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格局逐步改变

    参考答案:

    D

    从材料反映的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的高校迁往西南、西北等地来看,这一趋势客观上改变了我国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格局。故答案为D项。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已经兴起,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3. 20世纪70年代,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中日建交

    ④中美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

    B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为1971年10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时间为1971年7月,中日建交为1972年9月,中美建交1979年1月,综上选择B。排除ACD项。

    【点睛】本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为2019年,中美建交恰逢40年,中美关系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

    14. 《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记载的是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参考答案:

    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分封制

    B?

    解析: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要听从周王的调遣,派兵虽周王出征等,材料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准确把握。

    15. 下表反映了1978年和200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参考答案:

    D

    16. 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参考答案:

    C

    列强侵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因此在“1873—1910年”期间,中国的自然经济不可能是进一步发展。所以答案C。中国农产品出口值不断增加,这也由于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而这一时期也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所以A、B、D促成这种趋势的元素。

    17. 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

    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C.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D.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

    参考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根据题干信息“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可知,路德认为所有基督徒是平等的。故本题选D。路德只是改革宗教而非废除,故不选A;由“除职业外,并无区别”可知B说法错误,故不选;C说法题干没有涉及,故不选。

    18. 下表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①和②分别是哪一年

    项目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布(亿米)

    38.3

    50.5

    32

    粮(万吨)

    16392

    19505

    19

    A.1912年;1919年   B.1952年;1957年

    C.1949年;1952年   D.1978年;1984年

    参考答案:

    B

    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工业大幅增长,而农业增长相对较慢,符合表格数据变化的特点,故选B项。1949~1952年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成就是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未出现钢铁的近三倍增长,排除C项;1912~1919年是“一战”期间,这一时期主要是纺织和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不是钢铁的大幅增长,排除A项;1978一一1984年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主要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粮食大幅增长,不可能是钢铁的大幅增长,排除D项。

    19. 2010年4月30日,“世博会”在上海开幕,共228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包括尚未与中国建交的21个国家。这表明 .

    ①世界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②和平发展问题成为世界主题

    ③中国外交政策获得世界各国一致认同? ④世界政治多极化决定经济多极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④

    ?

    参考答案:

    B

    20.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这表明

    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

    C.皇帝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参考答案:

    A

    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材料“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说明官僚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故B、C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应选A。

    21.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 )

    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

    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

    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

    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义和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排外运动,“突显中西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它也标志着以仇外情绪为契机的反对基督教传教活动已达到高水位”,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由材料“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可见,上述观点体现了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义和团运动

    22.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参考答案:

    D

    罗斯福新政背景。此题考查基础知识,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胡佛“对经济的有限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A项措施不是对经济的干预。B项提高关税没有被罗斯福借鉴。C项不是干预措施。D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且被罗斯福所借鉴,故选D项。

    23. 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半期其权能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C.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

    D.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参考答案:

    A

    本题考查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材料中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监察地方的刺史制度,西汉后半期刺史权力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式微,刺史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可见两汉中央集权的盛衰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故选A。东汉后期刺史制度已失去监察的职能,故B、C错误;D在材料中无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4. 右图是唐代著名城市分布图。其中伴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成为南方繁荣的大都会的城市是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A

    25. 下列图片能反映罗斯福政府通过增加就业来拉动内需的措施有

    ①新建田纳西工程 ②以工代赈 ③农业调整 ④蓝鹰运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B

    美国罗斯福新政。③不对,发放救济不能直接解决增加就业问题;④不对,“蓝鹰运动”是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也与题干无关;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就是代表之一。因此选B。

    26. 梁启超先生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布罗代尔说:“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两者对于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的共同点是 ( )

    A.弘扬传统、树魂立根 B.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C.精进学问、海纳百川 D.以古为训、传承祖制

    参考答案:

    A

    27. 读《九卿职能表》,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官称

    职能

    官称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宗正

    皇室事务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太仆

    宫廷车马

    A.仍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

    B.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

    C.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

    D.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

    参考答案:

    A

    表格显示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宗正掌管皇室事务,少府掌管皇室财政,材料体现了秦朝的官制设置受到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故A项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C材料没有体现;D项中彻底说法绝对。

    28. 韩非子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各项中最先实践该政治思想的是?

    A.封帮建国 B.确立皇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 D.实行三省六部制

    参考答案:

    B

    29. 1931-1935年,部分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实行“没收富农土地、从肉体上消灭富农”的政策。延安时期,采取了“切实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政策。政策的转变是基于

    A.富农的反抗斗争加剧

    B.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参考答案:

    C

    延安时期,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变消灭富农为保护富农,这体现了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这是基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而做出的调整,故C项正确;A项不是政策调整的原因,故错误;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共政策调整是在抗日战争初期,故B项错误;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有二,一是注意材料的时间信息“延安时期”,即抗日战争时期;二是简化出“变化”,即中共变消灭富农为保护富农。由此可以判定答案。

    30. 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892年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912年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A. 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B. 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C. 北洋政府的鼓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

    D. 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参考答案:

    【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C? 解析: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A项错误;从孙中山参观,不能体现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B项错误;结合史实,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纺织业,C项错误;1915年北京政府组织其参加博览会并获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

    故选: C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原因准确把握。

    二、 非选择题(共40分)

    3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材料二、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材料三、以动议及表决而处事,重要之步调有六,其秩序如下:一、会员起立而称呼主座。二、主座起立而承认会员。三、会员发动议而坐。四、主座接述其动议。五、主座畀机会以讨论。六、呈动议以表决,并宣布表决之结果。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摘选自孙中山《民权初步》

    (1)据材料二、三,概括国民集会应遵循的规则。(不得摘抄原文)(6分)

    (2)根据上述规则,概括民主的内涵。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认为“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近代中国·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参考答案:

    (1)会长的职责是维持会场秩序:会长应该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会员要协助会长维持会议秩序:会员要保持文明的举止;会议要依照既定的程序来进行;会议的结果要过半数人同意才能通过。(6分)

    (2)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少数服从多数;按照规则办事;尊重合法的权威。(答三点即可6分)

    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中国人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开会;中国人不懂得如何在开会中实施自己的权力。(3分)

    试题解析:

    (1)本问的答案从材料所给信息中提取,但要注意答题要求:不得摘抄原文。可分别从会长的职责及应坚持的原则、会员的义务、会议的进程及结果的达成等角度说明。

    (2)“内涵”的解答依据(1)的答案:即开会应该遵循的规则出发,可从平等的角度、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对规则、权威的遵守和尊重等角度回答。“原因”可从中国人对民权的认识层次分析回答;其产生背景可从国内、国外两角度回答。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材料三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

    ——摘自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目的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选官特权;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

    (2)原因:传统方式的文官选用导致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科举制所体现的公平性适应了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文官任用方式上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

    (3)目的: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追求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任人唯亲。

    意义: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有利于完善选官方式与制度;有利于民国的政治建设;有利于抑制官员的腐败。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中的“自由报名”、“平等竞争”、“至公”、“平民”、“打破”、“扩大”等信息即可以概括出内涵为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等。

    (2)依据材料中的“贪污腐败”、惊叹“、”、“制度化”等信息可以得出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即为传统方式的文官选用导致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科举制所体现的公平性适应了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文官任用方式上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

    (3)先依据材料中的“尚公去私”、“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等信息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政治意图为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追求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或强权选任);再结合所有材料信息对选官制度进行评述,要从选贤、公正等角度谈认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对教育的认识

    33. (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推动,1939年由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1941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1945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提出“引导和鼓励把原子能及未来的一切科学知识用于和平的和合乎人道精神的目的”。但杜鲁门又明确提出,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因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它的军事实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曾试探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炸弹。”斯大林表面上反应平淡,但之后马上指示加紧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在1948,美国储存的原子弹已经由13枚增加到50枚,极大地保持着对苏优势。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施曼哈顿计划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子弹研制成功带来的历史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背景:自然科学的发展;二战时,欧洲科学家移居美国,美国拥有较多科技人才;法西斯德国研制原子弹的威胁。(6分)

    (2)影响:原子弹投放日本,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增强了美国的军事力量,成为其推行霸权的工具;推动了美苏的军备竞赛;冷战期间,美苏以核战争相威胁,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为二战后和平利用核能奠定了基础。(9分)

    【试题解析】(1)根据“1939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得出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得出法西斯德国研制原子弹的威胁;根据“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推动”得出欧洲科学家移居美国,美国拥有较多科技人才。

    (2)根据“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得出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根据“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得出增强了美国的军事力量,成为其推行霸权的工具;根据“加紧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美国储存的原子弹已经由13枚增加到50枚,极大地保持着对苏优势”得出推动了美苏的军备竞赛;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期间,美苏以核战争相威胁,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为二战后和平利用核能奠定了基础。

    ?

    3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改革时间

    汉武帝币制改革

    第一次(前140年)

    汉武帝鉴于货币不一,长安铜产不足,下诏厌“四铢半两”,改铸重量较轻的“三铢”币,然钱贱物贵遂废。

    第二次(前136年)

    因“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衣食皆仰给于官府……

    商贾多积货逐利,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武帝罢废“三铢”,

    大量铸“半两”币以解燃眉之急,引发民间私铸、盗铸风潮再起,货币真假难辨,物价腾涨,社会经济再度陷入混乱。

    第三次(前127年)

    始造币值昂贵的白金币和以白鹿皮为质的皮币,新铸“三铢”投入流通。白金币值昂贵,皮币流通不便,新“三铢”郡国私铸,弊端难除。

    第四次(前115年)

    下诏“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入三冒。”又令“索天下商贾征重赋……”五铢钱为专司铸造,币质上乘,式样划一,不易被盗磨。至此,汉武帝币制改革终获成功。

    ——摘编自周艳常《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比较汉武帝前三次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第四次币制改革的影响。(7分)

    参考答案:

    汉武帝币制改革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中“铜产不足”“ 钱贱物贵”概括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中“民间私铸、盗铸”“ 货币真假难辨”等信息概括第二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中“白金币值昂贵,皮币流通不便,新‘三铢’郡国私铸”等信息概括第三次改革失败的原因;综合共性,指出发行货币的质量问题。

    (2)根据材料中 “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入三冒。” “索天下商贾征重赋……”“专司铸造……不易被盗磨。”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货币促进稳定经济秩序、削弱地方经济实力有利于中央集权、抑商政策等角度归纳。

    参考答案:

    (1)不同原因:第一次:中央政府掌控的铜矿资源缺乏,钱贱物贵,“三铢”币难以通行;。

    第二次:民间私铸、盗铸钱币屡禁不止,货币真假难辨;

    第三次:白金币值昂贵,皮币流通不便,新“三铢”郡国私铸,弊端难除。(6分)

    共同原因:发行货币存在质量、流通等问题。(2分)

    (2)影响:实现货币统一,打击了私铸、盗铸钱币现象;消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强化“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7分)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