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述职报告 > 正文

    有关道教山水悟道诗宗教思想探源x

    时间:2020-11-20 10:08:16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关于道教山水悟道诗的宗教思想探 源

    论文摘要: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 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与勃兴肇基于以老 庄哲学为主体的道教哲学思想和以名山皆 仙境的洞天福地思想。在道教哲学中,“道” 是最局的范畴,是一种超越具体物象的虚幻 之象,神秘而不可言说。但人可以从天中感 受“道”。道教“名山大川皆为仙境”的思 想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在隋唐五代时期确 立下来,它促使宗教徒走向山林,在登山临 水中修炼与悟道。因此,天地山水在道教世 界里有着与世俗社会截然不同的宗教意义 和审美意义。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 材,也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道者摒却枯燥的说教,排除知性的侵扰, 剔除刻意的思辨,以一种澄淡清澈的审美态 度去审视自然、逍遥恣游,借山林泉石、雾

    霭烟岚以游仙或契道、悟道,这类主题的诗 歌即道教山水悟道诗。在中国历史上,道教 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高林、古洞、薄雾、 清流、湖山、晚照、野草、落花、青山、白 云、斜风、细雨,竹林茅舍、溪桥野渡,大 自然的一切风物都被修道者纳人其诗中。 这

    些诗大多刻画山川草木、 云烟光色中的生命 律动和修道者在宇宙时空中对永恒与瞬间、 无限和有限、生存与死亡等进行的宗教与审 美的体验与反思。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思 想观念所凝聚、所激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结晶,它把对山水的审美观照推向了多维度、 多层面的自觉通路。

    “一个人不能凭空创造出新的东西。他的东 西必须有一个环境。这个环境给他提供文化 熏陶以及各种刺激。”道教诗歌中的山水悟 道诗当然也不能完全超越当时的社会环境, 摆脱道教思想观念的浸染。

     它主要肇基于以 老庄哲学为主体的道教哲学思想和名山皆 仙境的洞天福地思想。

    一、以老庄哲学为主体的道教哲学思想 在道教美学中,“道”是最高的美学范畴, 是一切众美的本原,是审美意识内部最局层 次的宏观概括。就其审美特性来说,“道” 是一种超越具体物象的虚幻之象,有着向无 限未知伸展的审美倾向。道教的最高经典

    〈〈道德经?名象章〉〉曰:“有物混成,先天 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 为名之曰大。在〈〈道德经》的描述中,“道” 先天地而生,它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并且是 万物产生的本源。“道”如果要取名的话, 我们可以勉强叫它为“大”, 这样“大”就 成了 “道”的异名,成了与“道”有相同意 义的最高本体。在本体论意义上,道即是大, 大即是道。“道”产生万物,道是一切万物 的最高范畴,于是,只有“与道合体”的美 才是真正的、最局的美,也就是“道一美"、

    “大一美”。〈〈道德经》曰:“天下之物生于 有,有生于无。”"道”生于无而处于虚, 因此不可知、不可见、不可言、不可得。这 种“与道合体”的“大美”应该怎样去把 握、去领悟呢?

    在《道德经》中,“道”常常是与自然联系

    在一起的。〈〈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侧按照〈〈道德经》的 看法,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都有合乎 自己本性的生存方式,这样一种合乎本性的 存在方式就是“道”所要求的存在方式。 从

    审美的角度讲,就是“大美”。〈〈南华真经》 继承和发展了〈〈道德经》的这一观点,但又 不囿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德经》中,整个 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化生出来的, 是

    宇宙的本源。而在〈〈南华真经》中,宇宙万 物不仅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其存在也是由道 支撑的。没有道,现存的现象世界就会瓦解。

    〈〈南华真经》曰:“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 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 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缕蚁。' 曰:’何其下邪?,曰:’在梯稗。’曰:’何 其愈下邪?’曰:’在瓦臂’曰:’何其愈甚 邪?’曰:’在屎溺’。”在这里,“道”既 是宇宙的最后根源,是崇局神圣而不可窥测 的;“道”又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它 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甚至充盈于缕蚁、梯

    稗、瓦臂、屎溺之中。正因为任何事物归根 到底都是“道”的存在, 所以“道”是万物 的本体而不是宇宙本源。本原在化生万物之 后可以离开万物作为绝对的超念存在, 而本

    体则居留于万物之中,须臾不离万物。因而, 在〈〈南华真经》中,“道”自然成了一种宇 宙精神的载体。((南华真经》曰:“天地有 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 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 理”。〈〈南华真经》认为,“道”是神秘而 不可言说的,但“大美”与“明法”、“成 理”等都是道所创生的宇宙自然中的一种 秩序、法则。既然是法则,就会有一种相同 的道理在。人与天地在宇宙自然创生的秩序 里有着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又可以互 相感应交流与沟通的关系,这种关系正蕴涵 了审美心理的萌芽。故而对人来说,天地即 是最直接、最密切的大道,对“道一美”的 感受,应从天地始。〈〈南华真经》中经常用

    “天地”或“天”来代替“道”。因此, “天地有大美”亦可理解为“道”有大美。

    不过,〈〈南华真经》中的“天地”有时也不 等同于“道”。“道”是玄灵、无形的,而 天地是有形的。因此,说“天地有大美”也 包含自然界有大美的意思。

     得道的圣人通过 自然界的林泉秀水体悟“大道”,从而认识 和感悟了 “与道合体”的“大美”。

    早在春秋之际,自然山水便进人了人们的审 美视野。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 注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 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 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 效言。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在儒 家的审美视野里,山水不仅仅是景物本身, 更多的是它所呈现和比附的人的精神德行。

     儒家的“山水比德”说把道德作为审美的 主要内容与对象,他们在自然山水的审美过 程中得到了道德的提升, 其美感享受是从精 神德行的提升中开始体验的。在悠长的历史 长河中,儒家的自然山水比德说在很长的时 间内遮蔽了自然山水本身的存在意义和审 美意义,形成了一种倾向于主体性的天人合 德的状态。山水作为一种美感意识,打开了

    人与天地自然往来的精神之门,这在庄子的 审视视野中得到了体现。〈〈南华真经》

    曰:“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这里的"乐”并不是先秦儒家以天地自然 比附道德伦理的人格象征,也不仅仅是宗教 沉思中洞察的神性存在,而是外物触动所引 起的具体感性,是一种审美的愉悦与满足, 是人生的“大美”与“至乐”。 “道”是包

    涵一切具体、个别、有限美在内的大美,是 一种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众美之源, 决定着一 切事物的审美特性和特征。众美生于虚灵神 秘的“道一美”,超乎物质、形而上的“道 一美”投射到天地山川上,“’天地'之

    '美'就是’道一美'的可感觉的、 物质化

    的形式一’大美’了。……有形的天地,体 现的是’无为无形'的’道'的’大' 美”。于是,天地山水、自然万物便成了体 道的媒介和工具。

    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并序》中云:“夫 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充始,乘运 化而分行;精象玄着,列宫网于清景;幽质潜 凝,开洞府于名山。”在他的观念中,作为 天地万物本源的“道”已经不是老子哲学 体系下抽象的、绝对的存在,而是具有宗教 神秘性并能运化万物的创生物。“道本虚 无”,但“无”不是简单的静态存在,它运 化不息并生出了天上的宫咖清景与地上的 洞府名山。在道教徒的知觉世界里,“道” 作为一种超时空而独立存在的宇宙万物本 源,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它无所不包,无所 不为。《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云 : 道君答曰:“夫道,无也。无祖无宗,无根 无本,一相无相,以此为元,既称元始,何 复有宗本这耶。虽复运导一切,道为最尊, 常在三清,出诸无上,以是义故,故号天尊, 或号玉帝,随顺一切。洞神经云:大道降神, 应接一切,或有名无字,有字无姓,或有位 号,姓名亦无,各由感激,参差不同,是谓 正神,皆道应化。”

    “道”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绝对概念,而且 是道教的最高人格神一太上老君的别名及 其变化、衍生的各种仙境和神仙。变化莫测、 深邃玄妙的“大道”虽然不能被抽象的逻 辑思虑所把握,但却能在宗教徒宗教体验的

    感性生命活动中被领悟。于是,作为人间仙 境的洞府名山在道教徒的信仰世界里便成 了大道的载体、大美的显现。潘师正说:“法 身常存,真理唯寂。虽混成而有物,而虚廓 无联。机感所及,冥然已周,因教立名,厥 义无量。夫道者,圆道之妙称。圣者,玄觉 之至名。一切有形,皆含道性。潘师正继承 和发展了老庄的哲学思想, 认为“法身”即 作为宇宙最高规则的“道”产生了万物, 而

    万物皆含道性,“道”遍布于万物之中。同 样,天地、山水亦含道性。既然天地之美、 山水之美的本质在于以其形式体现了蕴涵 最高宗教意义的“大道”精神,那么,登山 临水也就成了道教徒可以操作的宗教体验 方式与审美途径,天地山水的审美方式则为 体道,甚至也可被称为一种体道方式了。这 样,山水诗便成了 “道一美”在现世生活中 某一现实维度的呈现和展示,成了道教徒借 以表达自己的宗教体验和宗教情绪的另一 精神载体。

    二、“名山皆仙境”的洞天福地思想 洞府名山是大道、大美在人间的投射,是可 感可亲的人间仙境。但道教的神仙境界是在 吸取《山海经》、《淮南子》、〈〈列子》等古代 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基础上渐成体系的。

    纵观神仙境界的发展历程, 仙境返回人间经 历了漫长而又悠久的岁月。随着神仙思想和 道教的不断发展,仙境逐步缩小了与人间的 距离,并逐渐向人间回归。〈〈冲虚至德真 经?黄帝第二》记载:

    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青氏之国。华香氏之 国在奔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 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早期的仙境一华肯氏之国与人间有着不可 逾越的鸿沟,凡人不得人,只能神游而已。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 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 流洲、玄洲I、炎洲I、长洲、元洲I、流洲、生 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希 绝处。……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始 皇……乃使使者徐福,发童男童女五百人, 摄楼船等入海寻祖洲,遂不返。

    神仙境界发展至三山十洲, 已是舟揖可至了 C 到了东晋时期,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葛洪进 一步缩小了仙境与人境的鸿沟,并把海上三 神山扩展到了人间的二十八名山。葛洪在

    〈〈抱朴子内篇》中写到:“古之道士,合作 神药,必人名山,是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 也。又按〈〈仙经》,可以合作仙药者,有华 山、泰山、霍山、桓山、篙山、少室山、长 山、太白山、终南山、女几山、地肺山、王 屋山、抱犊山、安丘山、潜山、青城山、娥 眉山、楼山、云台山、罗浮山、阳驾山、黄 金山、鳖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 山、括苍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 有地仙之人。

     若不得登此诸山者,海中 大岛屿,亦可合药。

    若会稽之东翁洲、宜洲、纷屿及徐州之 萃营洲、泰光洲、郁洲,皆其次也。今中国 名山不可得至,江东名山之可得住者,有霍 山,在晋安;长山太白,在东阳;四望山、大 小天台山、盖竹山、括苍山并在会稽”。葛 洪在此列出合药名山二十八座, 又列海中福

    岛六所,其中已暗含了洞天福地的仙境思想。

    “洞天福地”是什么呢? “洞”者通也,意 思是山中洞室可以与天相通, 在此修仙可以 羽化登真,长生久视;“福”指“福泽”, 意谓在山中就地修仙,可以道成化仙,得福 度世。洞天福地的观念在道藏经籍中最早见 于《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经》。刘师培《读 道藏记》认为此经出自汉代,近代着名道教 学者陈国符赞同此观点,并补充道:“按《太 上灵宝五符序》卷中有弟子葛洪闻之郑君云 云。则是亦有后人增益之处。〈〈太上灵宝五 符序》记载:

    吴王阂间十有二年孟春正月,命揖江湖耀旗 蛟龙观兵于敌国,解带乎包山。包山隐居为 使者,号曰龙威丈人。令极洞室之所深,履 洪穴之源。

     隐居于是带烛载火,昼夜行 进。……忽遇众孔杂穴,千径百路,沙石乱 来,俱会一处,形象相似,门户同类。其众 径之口有金城玉屋,周回五百里,于众道中 央,明月朗焕,华照逸光,其中帷帐床机, 窗确密房,错以紫玉,饰以黄金,云厦凌天, 莫识其状。于是顾盼无人,瞻望城傍,见题 门上曰“天后别宫”, 题户上曰“太阴之堂。

     这便是道教洞天仙境思想的雏形。

    南北朝时期,茅山派创始人陶弘景在 《真浩》 中云:“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 其第八是句曲山之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 日金坛华阳之天。明确提出了 “洞天”的概 念,初步建构了三十六洞天的仙境格局,把 仙境进一步拉向了人间。

    葛洪和魏晋南北朝的宗教学者将仙境现实 化的这一做法,一来推动了道教世俗化,二 来顺应魏晋的游仙之风。

     他们将自然之美与 心中的仙境之美交融在一起,诉诸笔端,将 自然的风光描绘得如梦如幻、神奇多姿。其 中不仅有对天地自然的热爱,还饱含了对

    “道一美”的诸多深刻体悟!

    至唐代,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和杜光 庭的〈〈洞天福地岳读名山记》最终确立了洞 天福地的人间仙境思想。杜光庭((洞天福地 岳读名山记序》云:

    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 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 其事,则有灵宫朋府,玉宇金台。或结气所 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注于四隅;或珠 树琼林,疏于其上。神凤飞姚之所产,天麟 泽马之所栖。或日驭所经,或星缠所属;含 藏风雨,蕴蓄云雷,为天地之关枢,为阴阳 之机轴。

    按杜光庭的观念,不仅天上有仙境,而且人 间海中皆有仙境。其后,杜光庭又系统地梳 理了五岳、三岛、十洲、三十六靖庐、七十 二福地、二十四化、四镇诸山等人间仙境格 局。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已亡佚,但 其序尚保留于《云岌七笺》第二十七卷中。

    《天地宫府图并序》云: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

    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其次三十六小洞 天,在诸名山之中,亦山仙统治之所也。… 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天地名山之间,上帝命 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

    这里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福 地都在天地名山之间,中国的名山大川几乎 都包括在其中,几乎没有不和道教发生关系 的。

    俄国美学家普列汉诺夫曾经说过:“从历史 上说,以有意识的功利观点来看待事物,往

    往是先于以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道 士终日流连忘返于林皋涧石之间, 原本出于

    其修道炼丹的功利需求, 但在与大自然的朝 夕厮守中,道士体味到了喧嚣红尘中所没有 的清虚、灵彻、深邃、旷远以及那种无限自 由的感觉与生机勃勃的无穷生命意趣。 山林

    中一涧一石、一壑一丘,仿佛就是对修道者 心灵的某种暗示与象征, 都与修道者的内在 宗教体验相召唤、相契合。山林之广大,尚 且为天地一端;天地之无垠,尚且为道之一 境。人在道的关照下,何其渺小,毋庸多言! 与山水亲近,让修道者在山林之中寻觅到了 长生成仙这个最高、最美的宗教归宿与审美 理想。所以,山在道教世界里有着与世俗社 会截然不同的宗教意义和审美意义。 〈〈南华

    真经》曰:“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 乐与!”这里的“乐”不是山林清净产生的, 清净只是物之表象,山林潜伏的清净与审美 意识的接洽才是“乐”产生的真正原因, 这 样的山林审美意识是一种深层的适意的爆 发。

    至于人间仙境中的“水”,也与道家道教的 审美趣味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德真经》 日:“上善若水”。清泉泊泪、小溪涓涓、 大河汤汤、海洋森森,水无定质、无常形, 流动不息、变幻无测,其中蕴涵着道教的至 上真理与最高的美。《南华真经》这样描写 得道之人:“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 响。”得道之人行动时像流水般自然通畅, 安静时像镜子般清澈空灵,感应万物时像回 声般随起随息。〈〈河上公章句集注》亦 曰:“上善之人如水之性。可见,“水”在 道教徒的宗教生活中具有独特的宗教意蕴 和某种完美的仙格风貌。

    早在南朝时期,着名道士陶弘景就遍历名山, 性好山水,把自然山水当成了独立的审美对 象,而不仅仅是宗教修炼的功利场地。陶弘 景在〈〈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当仙境想象的空间从天上延伸到欲界仙都 时,道士及文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也 渐渐被唤醒,“山川之美”本身的审美属性 被充分认识,并具备了独特的审美价值。春 水碧烟、秋波澄鲜,在登山临水的徜徉中与 宗教实践的感悟中,山水已内化成了道教徒 精神追求的一部分,他们恒久地搭起了道教 徒通往理想世界的得道之“长桥” O

    仙境从与世隔绝的飘渺模糊到灵洲仙岛的 烟波微茫再到洞天福地的现实可感, 一步步

    走向了人间。随着人间仙境思想的确立和传 播,道教所特有的“名山大川皆为仙境”的 观念逐步影响到了士人的审美观念与审美 价值。道教山水悟道诗虽然表现形态不一样, 但他们成了道教徒追求永恒生命、执着于道 教理念世界的载体和媒介。

    一点山水,万缕情丝。道教山水悟道诗是修 道者宗教修炼和审美体验的一种物化形式, 它以其独特性和真实性最直接地记录了修 道者在特定的道教时空中的精神创造与理 想思考,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趣味。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