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述职报告 > 正文

    世界宗教概论复习资料 (2)

    时间:2020-10-17 12:48:5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PAGE

    PAGE 6

    世界宗教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宗教的定义及要素

    1、宗教的定义: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2、宗教的四要素:

    1)、宗教宗教信仰与观念 (最核心)

    宗教信仰的两个特殊规定性:A神圣者B彼岸世界

    2)、宗教情感:宗教信仰者特有的、同宗教信仰和宗教观念相关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

    包括:A神秘感、B敬畏感、C依赖感、D宁静感等

    3)、宗教行为:

    A宗教禁忌和戒律:

    B宗教礼仪

    C宗教节庆

    D宗教修炼

    4)、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包括教会、僧团教团、寺观、 教堂等

    宗教组织是宗教徒在其中依据宗教观念过宗教生活,并通过它进行宗教活动的机构或团体,它既是宗教意识的外在表现,也是宗教行为的组织者和规范者。

    根据宗教组织与政治组织的关系来分:

    (1)政教合一型:沙特阿拉伯

    (2)国教型:英国、德国

    (3)政教分离型:美国

    (4)国家指导型:中国

    根据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来区分

    (1)入世型: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 (2)出世型:佛教

    宗教制度与宗教体制: 就是使宗教组织得以维系和运转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

    最典型和最重要的宗教制度和宗教体制是“科层制。最严格的是科层制是天主教会 ,最松散的科层制是佛教。

    3、宗教的基本命题:

    A. 神与人的关系;

    B. 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C. 地狱和天国的关系;

    D. 善于恶的关系

    (二)、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的宗教起源观点

    1)、认识根源:

    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性和认识上的错误是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主要有:

    A、 人类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不足

    B.、人类对自然认识不足

    C.、人类对自然的精神活动和机体活动的关系认识不足

    D.、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生与死的区别

    2)、心理根源

    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所产生的依赖感是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 。

    3)、社会根源

    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在于人的软弱无力。

    2、自然宗教: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基本形式:

    1)、拜物教(自然崇拜 )

    2)、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3)、图腾崇拜

    4)、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

    5)、巫术

    基本特征:

    1)、自然崇拜占有突出的地位

    2)、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是人们崇拜自然的基础

    3)、自然宗教的多神性和宗教崇拜的多样性

    4)、灵魂世界的初步形成

    5)、原始宗教信仰的目的直接为着现实生活

    3. 人为宗教:人为宗教是相对原始的自然宗教而言的。它是指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阶级特征的神学观念性和宗教组织严密的宗教。

    基本特征:

    1)、具有社会的阶级性

    2)、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

    3)、神学的理论化和仪式的规范化

    4)、 有独立的宗教僧侣集团

    5)、 神的一体化

    4、三大宗教之所以成为世界宗教的原因和特点: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2)、具有较高的信仰素质

    3)、具有较高的神学理论素质

    4)、具有较高的文明素质

    5)、具有较高的组织素质

    第二章 佛教的产生与基本教义

    一、佛教的产生背景

    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 古印度

    社会背景——种姓制度

    二、关于释迦牟尼

    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

    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佛祖的诞生地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

    农历二月初八 释尊“出家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成道日 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成道地:菩提伽耶

    佛教四大圣地之一鹿野苑 “初转法轮”,度五比丘。

    “初转法轮”意味着构成佛教的三个重要因素,即所谓佛、法、僧“三宝”皆已具备,这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创立的标志。

    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涅槃地:拘尸那迦 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涅槃节

    三、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原始佛教时期

    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

    大乘佛教时期

    密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1、崇拜对象不同

    小:只认释迦牟尼佛 大:佛有多种化身

    2、信教目的不同

    小:只追求自我解脱 大:不但自救,还救他人

    3、世界观不同

    小:我空法有 大:法我皆空

    4、超脱苦海的方式上不同

    小:苦修(出家、乞讨) 大:虔诚信仰、履行功德即可

    四、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四圣谛

    (二)八正道

    (三)十二因缘

    1、四圣諦:四谛说是佛教的根本教义,苦谛道苦果 集谛道苦因灭谛求解脱 道谛语修行 。

    2、八正道:

    正语、正业、正命  ——戒 

    正定、正念     ——定 三学

    正见、正思维、正精进 ——慧

    3、十二因缘说”: 是佛教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第三章汉传佛教寺院

    一、名称由来:

    寺本指汉代官署名称

    洛阳白马寺——“释源、祖庭” 别称:院、庵、丛林

    二、汉化佛教寺院殿堂及供奉对象:

    山门 :佛寺的大门称为“山门”。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在山林之处,所以得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二王尊 (“哼哈”二将) 、

    钟楼:位于天王殿左(东)前侧,供奉地藏菩萨

    鼓楼:位于天王殿右(西)前侧,供伽蓝神关羽(关羽是唯一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奉的人物)

    佛门、佛事,钟鼓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

    天王殿 :供奉的主尊是大肚弥勒佛,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韦驮天

    弥勒表法意义∶教我们要生平等心、要呈喜悦相。对待任何一个人、任何事物,都要欢欢喜喜,心里头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一个人计较,有这样的条件,才可以入佛门。

    四大天王: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其位置在天王殿内大肚弥勒佛的四周。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是寺院的正殿,也称大殿,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

    (1)供一尊佛

    (2)供三尊佛

    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三方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 在不同空间同时存在的三尊佛

    三世佛 : ——弥勒佛 释迦佛 燃灯佛 以佛出现先后的时间化分

    大殿后面供观音等四大菩萨

    观音菩萨 :别号大悲菩萨,表大慈、大悲,手持净瓶、杨柳枝,坐骑金毛犼,道场普陀山

    文殊菩萨 :别号大智菩萨,表智慧、善巧手持宝剑(或宝卷),坐骑为狮子,道场五台山

    普贤菩萨 :别号大行菩萨,表应用、实践,手持如意棒,坐骑为六牙大象,道场峨眉山

    地藏菩萨: 别号大愿菩萨,表孝顺、恭敬,手持锡杖、如意珠,坐骑谛听,道场九华

    大殿两侧的佛像:十八罗汉 有的寺庙建有500罗汉堂 (济公为其一)

    三、佛教的供奉对象

    名称 修行结果

    佛 :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 自觉、觉他

    罗汉: 自觉、

    护法天神:(包括四大天王 、二王尊 (“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韦驮、天龙八部等)

    第四章佛教中国化与禅宗

    一、佛教的传入

    1、伊存授经:中国佛教协会确定以西汉哀帝元寿元年(B.C.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给博士弟子景庐,为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标志,史称伊存授经。

    2、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

    汉地佛教(汉语系)——大乘佛教

    藏传佛教(藏语系)——密乘佛教

    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小乘佛教

    二、汉地佛教的发展

    汉地佛教及其传播分为传入期(两汉)、发展期(魏晋南北朝)、鼎盛期(隋唐)、衰落期(宋元明清至民初 )四个阶段。

    (一)传入期(两汉) 西汉到魏晋为佛教传入的初级阶段,主要以译经为主,依附于神仙方术。

    安世高 主要译的是小乘禅学 支娄加谶 其译全为大乘佛教经典

    (二)佛教发展: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与玄学紧密结合,是佛玄融合时期。

    南朝各朝统治者都崇信佛教,梁武帝萧衍自称三宝之奴,四次舍生寺院,有群臣出重金赎回,并亲自登台讲经。

    三武灭佛:又称 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

    道安(河北人,314-385)——建立中国化佛教的第一位高僧。

    慧远(东晋334-416年 )——其佛教著作有《沙门不敬王者论》,对以后净土宗建立有直接的影响。

    鸠摩罗什——引起两场战争的西域高僧

    法显(334年—420年)及其《佛国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鼎盛期(隋唐)

     隋朝佛教开始摆脱玄学束缚,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的同时,继续中国化,并开始创宗立派,与儒、道分庭抗礼。

    武则天与佛教

    (四)衰落期(宋元明清)

    三、诸宗竞秀

    1、天台宗 :

    2、三论宗 :

    3、法相唯识宗:

    4、华严宗 :

    5、律宗 :

    6、净土宗 : 民间影响最大

    7、密宗(唐密) :

    8、禅宗 :对中国文化思想史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秘思维状态。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与中国的文化精神相结合,形成的佛教宗派,其主要经典依据是《金刚经》与《楞伽经》。

    初祖达摩,六祖慧能实际创始人

    禅宗的起源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禅宗16字箴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两首诗,开创中国禅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南北禅宗之争: 渐修与顿悟

    慧能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禅宗的创派祖师,是佛教中土化横空出世的巨擘。

    广州光孝寺的菩提树——六祖在此出家。

    六祖寺————南华寺 位于广东省韶关市

    一花五叶: 佛教传入我国后,禅宗以达摩为祖,称一花。

      五叶 : 佛教发展演变的五个流派:伪仰、临济、蓸洞、法眼、云门

    禅宗的思想:

    众生皆有佛性→普度众生

    执迷不悟→众生为何没有成佛→破执

    人被社会属性所包围丧失了自我(自然)本性→破执很难→人生第一要务:认识自己

    第五章佛教礼仪与禁忌

    入寺行仪

    1、常用礼仪

    合掌:

    又名合十,即对合左右双掌及十指,以表示自心专一不敢散乱的一种敬礼。

    合掌不可紧闭,掌心略虚,表真空妙有之义。

    顶礼:最高礼仪

    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触受礼者之双足。又称头顶礼敬。(五体投地)

    佛门称谓:

    1.佛教对其他信徒的称谓

    一般有 “七众” 、“五众”、“四众”之称。

    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出家五众——四众加上式叉摩那(学戒尼,因尼姑受戒前皆应学戒两年,此两年中称之为“学戒尼”。)

    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

    七众——出家五众加上在家二众。

    2.佛教对较高水平的僧人的称谓

    “法师”(通晓佛法僧人);

    “经师”(通晓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

    “论师”(精通论藏的僧人);

    “律师”(通晓律藏的僧人);

    “三藏法师”(佛教经典为《大藏经》,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僧人);

    “大师”,一般用以尊称著名僧人;

    “高僧”,对德行高的僧人的尊称。

    佛教禁忌

    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第六章 藏传佛教

    一、藏传佛教的形成

    流行地区:

    主要流行于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其经典用藏文记录,俗称“喇嘛教”。

    形成时间:

    形成于公元7世纪前后,由印度的密教和汉地大乘佛教以及藏区原有的“苯教”结合而成。

    1、前弘期:7世纪松赞干布奉教至 9 世纪中叶以前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吐蕃王朝,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宗室文成公主,在拉萨建立小昭寺与大昭寺。西藏第一座正规佛教寺院桑耶寺。

    2、后弘期:公元10世纪后半叶以后

    二、藏传佛教的主要派别

    1、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中历史最久远的派别。

    2、噶当派:

    3、萨迦派(花教):

    4、噶举派(白教):

    5、格鲁派(黄教): 藏语“格鲁”,意为善规,表示该派教义最为完善,该派僧人常戴黄帽,又称“黄教”,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兴起的最有实权的教派。

    创始人:创始人为宗喀巴,生于青海湟中(格尔寺)。

    三、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寺院为解决其首领的继承而采取的一种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

    1、形成:

    始于达赖三世锁南嘉措,后成定制。主要有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

    达赖活佛:“达赖喇嘛”是蒙、藏语合称,意为“智德深广犹如大海能包容一切的上师”。

    班禅活佛 : 班禅”是梵、藏语合称,意为“大学者”,“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

    2、金瓶掣签

    金瓶掣签是清政府对确定藏传佛教黄教大活佛转世规定的抽签法。

    丧葬:天葬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

    第七章 基督教

    一、基督教简史

    1、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

    2 基督教的起源:耶稣其人其事

    3、早期基督教的艰难:被定为异端遭迫害

    4、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

    ?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在米兰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利西尼乌斯共同颁发了一个敕令,即著名的《米兰敕令》(又称《宽容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经受了250年的迫害之后,终于在罗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

    5、中古时期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王权与教权的合作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丕平献土 公元756年6月,丕平为酬谢教会,将罗马周围被征服的土地交给教皇统治,这便是教会史上称谓的“丕平献土”,也是教皇国的起始。

    教权膨胀与王权衰落:卡诺莎觐见

    教权的衰落:阿维农之囚

    6、基督教的两次分裂:

    一:时间:1054 派别:天主教 东正教

    二:时间:1520 原因:宗教改革 派别 :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

    7. 基督教四传中国

    唐: “景教”经波斯传入中原。

    元: 成吉思汗西征带入,“也里可温教”

    明清:耶稣会

    鸦片战争后:高潮。

    二、基本教义

    (1)“三位一体”上帝说 基督教认为,上帝具有三个位格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个位格不是各自独立的三个神,而是同一本体,三者组成上帝的统一整体。

    (2)上帝创世说 基督教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上帝创造的。

    (3)原罪说., 基督教教义的出发点和核心

    (4)救赎说 , 只有相信和依靠一个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5)天堂地狱说 ,信基督者将进入天国获永生,不信基督者将被抛入地狱受永罪。

    三、三大教派

    (1)天主教 :天主教亦称“公教”,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所以又称“罗马公教” 。它有一套严格的教阶体制。

    2)东正教 :因为宗教仪式使用希腊语,故又称“希腊正教”。

    除主教外,一般神职人员可以结婚。它有一套教阶体制,实行牧首制。

    ⑶新教:在中国称为“耶稣教”,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和圣礼圣事只有两项:洗礼和圣餐礼

    四、经典与标志

    经典:圣经

    旧约:法律书、先知书、圣录等

    新约 :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启示录

    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标志:十字架、鸽子、百合花等

    五、西方主要宗教建筑风格

    1、巴西利卡式 代表:圣彼得教堂

    2、古罗马式(11-12世纪)代表:比萨大教堂

    3、哥特式 (13-16世纪)哥特式最先在法国出现,随后传入德国并发扬光大。哥特式教堂是基督教全盛期的产物,可说是教堂艺术的登峰造极。

    外部造型: 高、尖、直 代表:巴黎圣母院、法国亚眠主教堂、博伟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

    4、拜占庭式 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六、节日

    圣诞节 : 公历 12 .25,耶稣圣诞

    感 恩 节 :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

    狂 欢 节 :主要在天主教国家流行。德国科隆狂欢节最为隆重。

     原于每年11月11日11点11分开始,巴西狂欢节最为壮观。

    复活节: 3 .22至 4. 25 之间

    七、基督教礼仪禁忌

    天主教和东正教部认为有七桩圣事:洗礼、坚振、告解、圣餐、终傅、圣职和婚配。

    新教只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事。

    洗礼

    为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是耶稣所立的圣事。表明赦免本人一切的"罪",脱去旧人做新人。

    为什么要受洗?

    1、效法耶稣的榜样

    2、遵守耶稣的命令

    3、向世人宣告自己的信仰身份

    受洗的条件

    1、完整参加慕道班

    2、信主一年以上的

    3、通过考道

    基督教禁忌

    ⑴忌拜别的神、偶像,不可以拿上帝和耶稣开玩笑;

    ⑵忌讳衣冠不整,非基督教徒进教堂要脱帽,不要妨碍对方宗教活动;

    ⑶忌食带血的食物,基督教一般规定周五和圣诞节前夕只食素菜和鱼类;

    ⑷避免礼品上面有其他宗教的神像或其他民族所崇拜的图腾;

    ⑸忌数字星期五、13。

    第八章 伊斯兰教文化

    ? 伊斯兰教(我国旧称大食法、回教、清真教、天方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其使者为先知穆罕默德。

    1.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

    ⑴伊斯兰教的创立 (公元610-632年)

    在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的历史最短,是最年轻,发展也最迅速的。也因此其产生地区和形成过程也最为清晰。

    受命为圣 40岁希拉山洞“受命为圣”穆斯林为表示纪念,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

    麦加时期

    麦地那时期 ?

    伊斯兰教历将公元622年定为纪元年,作为伊斯兰教新纪年的起点。

    2、伊斯兰教在世界的传播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在伊朗等国被定为国教。

    传播的主要途径: 1)战争2)商业3)移民4)官方和非官方的文化交流

    3.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传入中国 1.丝绸之路(陆路)2.香料之路(海路)

    目前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十个,他们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人口总数约2000万。我国穆斯林人口分布情况历来是“大分散,小集中”。我国穆斯林在信仰上属于逊尼派。

    二、伊斯兰教的教派

    1、逊尼派

    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主流派,世界(我国)穆斯林大多属逊尼派。

    2、什叶派

    三、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教义

    1. 经典 :

    ⑴ 《古兰经》 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是 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

    ⑵ 《圣训》 是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发表的那些非安拉“启示”的言论与举动。它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古兰经》的注释和补充说明的作用,也为伊斯兰教法和民法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伊斯兰教经典的历史作用

    A. 是研究古代阿拉伯半岛社会的历史文献。B. 是治理国家的政治书籍。C.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的通用语言。

    2. 教义 :⑴信安位 ⑵信使者 ⑶信天使 ⑷信经典 ⑸信前定 (6)信后世

    四、伊斯兰教功课和圣地

    五种功课

    1. 五种功课——穆斯林的宗教义务和修炼方式 :

    1)念功即念诵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以此对自己的信仰进行公开表白或“作证”。

    2)礼功即做礼拜,是对安拉的感恩、赞美、恳求和禀告。

    为什么做礼拜:

    (一) 礼拜乃主命定制。

    (二)藉礼拜以纪念安拉。

    (三) 藉礼拜求安拉相助。

    (四)礼拜可遏阻罪恶及淫邪。

    (五)礼拜可获安拉赏赐。

    礼拜的朝向

    全世界的穆斯林在做礼拜是,必须面朝麦加圣寺内的"克尔白"(即天房),中国朝向西方。

    伊斯兰教规定每日礼拜五次,它们是:

    晨礼(从拂晓到日出)

    响礼(从中午刚过到日偏西)

    晡礼(从日偏西至日落)

    昏礼(从日落至晚霞消失)

    宵礼(从晚霞消失至次日拂晓)

    此外,每星期五主麻日响礼时间,要求穆斯林到清真寺做集体礼拜“聚礼”。在开斋节和宰牲节时举行“会礼”。

    3)斋功 伊斯兰教规定,在伊斯兰教历九月全月,每天日出前一个半小时,到当天太阳落山,禁止饮食、房事和任何非礼行为。

    4)课功也叫天课,即缴纳宗教税。这种税收是以安拉的名义征收的,用于济贫。

    5)朝功 伊斯兰教法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条件的男女穆斯林,一生中至少应去麦加朝觐克尔白一次。凡朝觐过的穆斯林被尊称为“哈只”。

    2. 三大圣地 :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五、伊斯兰教的节日和习俗

    1.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

    ①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10月1是开斋节,我国穆斯林称肉孜节、大尔代节。

    ②宰牲节

    伊斯兰教历12月8日至10日,清真寺举行会礼。宰牲节的意义是学习易卜拉欣经受了考验,安拉改命易卜拉欣以绵羊作牺牲。也称为“古尔邦节”。

    ③圣纪节

    圣纪节又称圣忌节,在教历3月12日。相传为穆罕默德的诞生和逝世日,主要活动是举行圣会,诵读《古兰经》,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业绩等。

    ④登霄节

    伊斯兰教历7月27日,纪念传说中穆罕默德夜晚上天朝见安拉,登霄节夜晚,穆斯林举行礼拜、祈祷等活动。

    ⑤阿术拉节

    伊斯兰教历1月10日,是安拉创造人、天国乐园、火狱的日子,也是阿里之子候赛因殉难日。穆斯林在该节自愿斋戒。什叶派则举行哀悼仪式和游行等。

    2.伊斯兰教的习俗

    ①饮食禁忌

    伊斯兰教对饮食有严格的规定。不食猪和不反刍的猫、狗、马、驴、骡、鸟类、没有鳞的水生动物等。不食自死的动物、非穆斯林宰杀的动物、动物的血。不食生葱、生蒜等异味的东西。伊斯兰教禁止饮酒。

    允食牛、羊肉和鸡鸭等家禽,但是穆斯林杀牲,必须按照教法规定宰杀,要念经祈祷,采用断喉见血的方式,不用绳勒棒打、破腹等屠宰法, 标以“清真”方可食用

    ②衣着规矩

    服饰以白、黑、绿为主的色彩崇尚。

    服饰纹样以花草植物或阿拉伯文字为主 ,忌用人物和动物图案的艺术风格。

    主张保持人的自然状态,反对随意改变身体生理特征的一切行为,如文身、拔眉、锉牙、续发、带假发、剃胡须等矫饰行为。

    穆斯林妇女有戴面纱、盖头的习惯。

    ③清洁

    穆斯林参加礼拜活动时,严格遵守教的规定。主要是指清洁,礼拜者不仅灵魂纯洁,也要求外表清洁。清洗全身称“大净”,清洗身体的一些部位称“小净”。礼拜时,男子带白帽,妇女使用白、绿或黑色盖头。

    ④标记和色彩

    新月和五角星是伊斯兰教的标记,绿色是穆斯林所喜爱的颜色。

    红、白、黑、绿等四种颜色称为泛阿拉伯颜色。一些国家的国旗典型地具有伊斯兰教的特色

    ⑤丧葬习俗

    伊斯兰教丧葬习俗严格遵循着教义所规定的“薄葬”、“土葬”和“速葬”的基本原则

    ⑥婚姻习俗

    伊斯兰教与其他一些禁欲的宗教相反,反对独身主义,主张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婚姻禁忌

    1、严禁与有相近血缘、亲缘、婚缘和乳缘关系的人结婚;

    2、严禁与外教人结婚;

    3、严禁娶有夫之妇;

    4、严禁把离婚当作儿戏。

    六、伊斯兰教主要称谓

    1.伊玛目,即教长。一般用于称呼清真寺的教长。

    2.阿訇,指主持清真寺教务者,一般有数名。其中担任教坊最高首领和经文大师的分别称作“教长阿訇”、“开学阿訇”。

    3.毛拉,对伊斯兰学者的尊称。新疆地区有些穆斯林对阿訇也称毛拉。

    七、清真寺建筑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寺院的通称,也称礼拜寺。中国清真寺建筑有中国传统式建筑和阿拉伯风格建筑两种。

    第九章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

    一.道教的起源 与发展

    道教的起源

    1.巫术

    道教继承了古代的巫术,因此道教中的念咒、祈祷、符箓和镇鬼等法术都与巫术有关

    2.神仙思想

    神仙方士之说后来成为道教的直接来源,道教基本思想就是长生不死。

    3.黄老思想

    道教把老子的道加以宗教化,因此老子便成为道教的尊神

    道教的创立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原始道教阶段: 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

    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高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是兴起于金代的北方最大的道教宗派,创始人为陕西咸阳人王喆,号重阳,以老子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佛教的《般若心经》为主要经典。

    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即传统的天师道。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

    1、以神化了的“道”为核心信仰,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2、乐生、重生、贵生,并千方百计地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经典: 《道德经》 和 《道藏》 明代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藏。

    道教的标记:八卦太极图

    四、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一)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

    主要有三清(最高尊神)、四御、三官、日月星宿、四方神等。

    1、三清 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

    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

    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

    2、四御 玉皇大帝、 紫微北极 、勾陈南极 、后土皇地祗

    3、三官:尧 舜 禹

    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因道教将三官的诞辰日编在三元日,即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由于三官职能与民众利害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广州的三元宫。

    4、日月五星

    5、四方之神: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二)神仙

    道教神仙的队伍十分庞大。最常见的神仙有: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魁星、八仙、天妃娘娘(妈祖)、等等。

    湄洲天后宫是最早的一座妈祖庙与天津天后宫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三)护法天神

    关帝、财神、门神、土地、城隍等

    道教为什么供奉关羽

    一、是因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二、道教是多神论,道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那么神也就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关羽是一代豪杰,封其为神,取其忠和义。

    五、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

    (一)道教常用的称谓

    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教外人统称为道长。

    二)道教常用的仪式

    道教的主要仪式有符箓和斋醮。

    六、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

    一)道教宫观

    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称“宫”的为有特殊地位的道观。

    1、道观的主要殿堂

    大体上,道教宫观一般都建有山门、灵官殿、三清殿或四御殿、纯阳殿、重阳殿或邱祖殿、三皇殿、三官殿、三清阁等

    2、白云观为全真道第一丛林、龙门派祖庭,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重阳宫 、永乐宫

    二)道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和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被誉为“四大道教名山”。

    2、江西龙虎山、江西合皂山、江苏茅山被称为“符箓派三大名山”。

    3、四川青城山、陕西终南山被视为道教的发祥地。

    七、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在政治领域,道教往往成为下层民众的组织形式。

    2.在思想领域里,道教吸收了先秦诸子许多的思想内容,使得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在遭到儒家排斥后仍然得以流传下来,这是道教在思想文化传承方面的一大功劳。

    3.在文学领域里道教的神仙实有、修仙可成的信仰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典故。

    4、在民俗领域里,中国民间信仰多受道教影响,道教的修炼方法深入民间。

    5.在科技领域里,道教的炼丹术、修炼养生术,对中国古代的化学、药物学、人体科学等做出了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宗教 复习资料 概论 宗教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