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动员大会 > 正文

    有关分数应用题教学一点体会例文x

    时间:2020-10-07 12:31:2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PAGE

    PAGE #/ 3

    X—

    X—

    PAGE #/ 3

    关于分数应用题教学的一点体会范文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安排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分析分数应用 题,要判断三种量:“单位 1的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其 关系式是:单位“ 1”的量X分率二分率的对应量(应用的是分数乘法 的意义)。

    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对大部分的类型都能掌握,但是对于形如 “甲比乙的多(少)几”的题目,正确率总是很低。

    回忆课堂,我是这样教学的:例题 1,我班有男同学 26人,女同 学人数比男同学的 还少 2 人,女同学有多少人?(我班实际 37 人, 男的 26人,女的 1 1人)。由于人数是我班的实际情况,并且题目说 的非常正面,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该题的解决方法: 26X —2=11(人); 例题 2,我班有女同学 11,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的 还少 2 人,我班 有男同学多少人?学生刚才已经认识了 “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的 还少 2人” ,并且明了单位 “1”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所以很 快就列出了算式(11+2)+ =26 (人)。到这里,我认为学生听懂弄 明白并掌握了解决之道,自己甚至还有些洋洋得意。

    谁知道两个星期后进行测试,其中就有这种类型的两道题,一道 是文字题:甲数是 56,乙数比甲数的 多 5,乙数是多少。

     90%的学生 都做对了;另一道是应用题:小明的妈妈每月收入 1200元,她比爸 爸的少 200 元,爸爸的收入是多少元?结果只有 1 个学生做正确。

     学生的错误答案最典型的有 2种:

    1、 (1200—200)+ =1285 (元);

    2、 (1200+200)X =1088 (元)。

    于是我就想: 这应该是以前的方法中逻辑思维的成分过多, 不太 适合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的学生, 时间稍微长些或者忘记了其中的一 个环节,就出现错误。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使学生不但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并且保证不会出错呢?我苦苦思索,不得妙法。直到 复习“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才灵光一闪,终于被我找到奇妙之法了。

     本类型题的关键在于“甲比乙的 多(少)几”这句话上,首先判断 谁是单位“ 1”,是否已知,其次在于“多 (少)”的理解。

     学生已经 明了:单位“ 1”已知时用乘法,比它多就加,比它少就减。既然这 样那么如果单位“ 1”未知时使其变成已知不就可以免得逆向思维了 吗!有什么方法呢?把未知数用 X 来代替不就行了。

     由此只需正向思 维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学生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不习惯用方程 解决问题,因为算术方法形式简单,而用方程形式稍微复杂了些。此 法是否有效呢?我决定在班上试一试。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用算术法解决两道需逆向思维的此类型题。

     结 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做错了, 这时我说:老师有一种方法保证不会错, 大家想不想知道呢?学生精神为之一振, 说想。我随即出示例题“甲 数是50,它比乙数的 少10,乙数是X,求X是多少? ”然后让学生 探讨并列式。有一半多的学生列式为 X—10=50 (方程正确) 。我马上 提问:把“乙数是X,求X是多少? ”换成“求乙数是多少? ”怎么 办?学生有了刚才的经验,马上明白了我的意图,列出了方程

    10=50。接着我让学生比较算术方法和用方程在解决此类型题目方面

    的优缺点, 以便学生喜欢上用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随后我引导学生总 结解决“甲比乙的 多(少)几”题型的方法为:

    1、判断谁是单位 1;

    2、已知用乘法;

    3、多就加,少就减;

    4、单位“ 1”未知就用X代替,方法同刚才一样,只不过列出的 是方程。

    在两个星期后的测试中, 从结果可以看出此法甚是奇妙, 不管题 目如何变化,只要类型没变,学生的准确率在 90%以上。因此我想:

    要想教会学生,除了要有一桶水之外,还要具有给水的技巧,并且要 使学生能装得住水,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