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党会党课 > 正文

    经济论文:浅谈我国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趋势x

    时间:2020-10-06 12:22:2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经济论文:浅谈我国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趋势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经济地位、良好的区位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合理的资源组合等,吸引了大量的入境游客,而西部地区由于资源规模、类型和组合条件、产业要素、环境与氛围等差异的影响,入境旅游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两者相比,东部地区入境旅游业获得了超前发展,“马太效应”明显,同时产生扩散效应,各生产要素从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不发达地区流动,使区域间入境旅游发展趋向平衡[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东部入境旅游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2007年长三角旅游区入境旅游人数占我国入境旅游总人数的21.11%。因此入境旅游流从旅游发达地区和大型入境口岸城市向西部旅游欠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将会缩小区域间旅游业发展差距,本文着重研究中国重要入境区域——长三角地区,进行入境旅游流西向动态转移的实证研究。旅游流是研究从旅游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游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和文化流的集合系统,旅游流的基本主体是旅游者及其所构成的旅游群体[2]。旅游流空间动态转移规律的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后,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进一步发展,F.Perroux、A.O.Hirschm等提出增长极理论,为区域扩散理论奠定了基础[3] ,Lundgren提出了旅游者在城市间相互流动的垂直流动模式[4],Christine Lim从时间序列分析了韩国到澳大利亚游客的流量和影响因素[5],Jie Zhang和Camilla Jensen根据产品供应方因素对国际旅游流的影响进行了解释[6];在国内,郭来喜、唐铁顺提出旅游流是以旅游客流为主的一个复杂巨系统[7],马耀峰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旅游热点城市为例对我国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动态与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8],卞显红对长江三角洲上海、南京、杭州等6座中心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流进行了研究,并对长三角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9],杨国良、张捷等借用Zipf指标和差异度指标,研究了旅游流的规模等级结构特征[10],李振亭等运用集聚指数和中转指数对省际旅游区功能进行划分[11] ,旅游流空间效应[12-13]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在旅游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旅游流的运动模式、规律、特征及影响因素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具体到目的地城市入境旅游流流动模式研究,仍以“客源地-目的地”模式为主,对旅游路径中的中转城市的作用和影响关注不多,尤其是我国入境后旅游流东-西递进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我国长三角区域和西部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我国区域旅游特别是西部区域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区域界定及数据来源

    2.1区域界定

    根据典型旅游区界定方法及区域发展理论,在我国选择出2条典型旅游带,6大典型旅游区域以及对应的16个典型旅游省市。其中,2条旅游带分别是东部沿海旅游带和西部内陆旅游带,东部典型带主要包括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西部典型旅游带主要包括泛西安、成渝、云贵三个典型旅游区。本文着重研究长三角地区向西部三个区域入境旅游流的转移规律,即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向成渝(四川,重庆)、云贵(云南,贵州)、泛西安(陕西)入境旅游流的转移规律。

    2.2数据来源

    为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数据的权威性,文章以2008年10月笔者亲自参加的入境旅游市场调查的数据为参考,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中国入境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选取1997——2007(2003年除外,共十年数据,下同),采用Spss16.0及Excel统计软件研究长三角区入境旅游流西向动态转移规律。

    3.我国长三角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规律分析

    3.1游客转移流量

    旅游流流量主要是指单位时间内在一定空间上所形成的游客规模,它可以从大体上反映某旅游目的地目前发展状况。其公式如下:

    式中, 代表从i地区流入j地区的入境游客数量, 代表i地区接待入境游客总量, 代表不立刻出境人数, 代表调查总人数, 代表抽样调查中由i地区流向j地区的数量, 代表在i地的抽样调查总量。

    在计算出流量的基础上引入年际变动指数[2],即各年度客流量相对于多年度平均客流量的相对数,用其来说明年际间差异的相对量,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Y代表旅游流年度变动指数,Ni代表某年度客流数值,n代表年度总数。由公式(1)和公式(2)计算出长三角入境游客西向转移量及年际变动指数,见图1。

    受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口岸导向机制的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三大口岸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0-2007年中国三大口岸城市接待的入境游客数量占全国接待总量的平均比重为46.73%。而且1997-2007年长三角地区年接待入境游客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2007年的接待量大约是1997年接待量的6.44倍,可见长三角作为我国入境热点地区的地位得到逐年的提升。

    根据计算结果,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流量除2001年有所下降外,从1997-2005年转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可见旅游流西向转移具有辐射发散性,一般向旅游热点城市扩散,因此又具有一定的收敛聚集性。10年期间,长三角向成渝地区转移的入境游客量平均每年103088人次,云贵地区平均每年63686人次,泛西安地区平均每年123042人次,可见向泛西安地区的转移量最多,云贵地区最少。三个地区十年的平均年际变动指数均接近100%,但年度变动较大,如果将基准数规定为100%,当年际变动指数趋近100%时,表明该旅游流年际变动强度越小,反之,则表明客流年际变动强度越大,可见长三角西向旅游流发育程度呈现长期稳定,短期不平衡现象。

    3.2游客转移密度

    在本文中,转移密度指数是指长三角西向游客转移量占长三角向全国其它地区转移的入境游客总量的比重,与西部各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重的比值。用这一指数来反映我国长三角区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的空间分布状况,是衡量西部三大区域吸引长三角入境客流情况及其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参数之一,数学表达式为:

    (i=1,2……)

    式中, 为长三角入境游客向第i区域转移的密度值, 、 分别表示长三角入境游客向地i区和长三角接待入境游客数量, 、 分别表示各西部地区的面积和全国面积。由公式(3)计算得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密度见表1。

    成渝、云贵地区10年平均转移密度值约为1,波动范围较小;泛西安地区平均转移密度为5.04,波动范围较大。转移密度指数越大, 则该流向旅游流越发育, 反之, 其密度值越小, 则该流向的旅游流越不发育。三个地区的十年平均转移密度都大于1,由于泛西安的面积小于其他两个地区,导致泛西安地区的转移密度远大于1;转移密度反映了游客的集中程度,密度越大的地区游客越集中,而密度越小的地区游客可选择旅游范围较大,即越分散,因此游客密度较小的云贵、成渝地区应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云贵地区应强化区域的民族特色以充分满足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的要求;成渝地区应充分利用其世界遗产的赋存情况,加大宣传力度,拉动入境市场需求;而密度较大的地区应注意景区的环境容量问题,保证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

    3.3 游客转移态

    境外游客在旅游热点城市和地区间的流动规律,可以反映旅游客源市场的动态趋势,本文使用游客接待指数和游客转移态指数对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的西向转移规律进行分析。

    ×100

    其中 代表第i目的地游客接待指数; 代表该地接待游客数; 代表基准参照地接待指数(本文以年接待入境游客量最少的宁夏为参照数)。

    本文采用马耀峰提出的游客转移态指数[8],对1997-2007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流入川渝、云贵、泛西安三个区域的客流强度进行定量的表达,其公式为:

    × (i,j=1,2……)

    根据相关数据,整理出从1997-2007十年内长三角年接待入境游客量、向西部三大区域转移比重及转移态值。并根据长三角入境游客西向转移态的大小把旅游客流分为5个级别:大于2000为极强旅游流,1000-2000为很强旅游流,500-1000为强旅游流,200-500为较强旅游流,小于200为弱旅游流。结果如表2:

    为了直观的比较分析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转移强度,将转移态单单独列出,如图2所示:

    根据表2和图2,从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比重来看,对十年的转移比重求平均值,可发现向泛西安地区转移的比重最大,为1.95%,成渝地区次之,1.58%,云贵地区最少,1.03%;从转移态的角度来看,1997-2007年长三角地区西向转移态呈现出偏正态曲线,有较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对三个地区十年的转移态求平均值,泛西安地区最高,1660.76,成渝地区次之,1488.14,云贵地区最小,911.80,这个结果和上面转移比重的结论完全相符。2000年之前,泛西安地区的转移 图2: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态 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2001-2005年成渝地区的转态值迅速增长,因此可得知三角入境游客对泛西安地区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偏爱,同时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黄金线路“京-西-桂-沪”的影响所致,而成渝地区可以看作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的“一批黑马”。从1997-2007年长三角向成渝地区的转移客流级别情况是:3年出现极强旅游流,3年出现很强旅游流,2年出现强旅游流,2年出现较强旅游流;云贵地区:4年出现很强旅游流,3年出现强旅游流,3年出现较强旅游流;泛西安地区:3年出现极强旅游流,5年出现很强旅游流,2年出现强旅游流,三个地区均没有出现弱旅游流,可见长三角地区作为西部三大地区的二手客源市场之重要性,但根据分布的发散性,可见长三角入境游客西向转移在时间和空间上呈不平衡状态。

    4.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1997-2007年长三角入境游客西向转移流量、年际变动指数、转移密度、转移比重及转移态指数的分析整理,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1)长三角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入境口岸区域,又是我国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的重要的二手客源市场。

    (2)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分布呈现辐射发散型和收敛聚集型的空间模式,这种辐射发散和收敛聚集又呈现时序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型。三个地区十年平均年际变动指数趋于一致,呈稳定发展态势,但具体到每一年,波动又很大;转移量、转移比重、转移态这三个指数的大小排序均为:泛西安>成渝>云贵,呈现“趋高性”和“向丰性”特点。这一排序也同时说明以下几点问题:

    长三角入境游客偏爱中国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泛西安地区在入境游客心中具有很高的“时代差异”,因此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同时泛西安区域又是“京-西-桂-沪”黄金线路的受益者;成渝地区由于拥有6个世界遗产,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将5.12汶川地震看作成渝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契机;云贵地区的民俗风情及节事活动是吸引入境游客的主要因素,但参与性及体验性仍有待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充分利用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目的地导引机制和交通疏导机制,充分利用“推力”和“拉力”作用,“推力”即把长三角地区作为二手客源市场,利用旅行社、广告等相关媒体大力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促使旅游者产生去西部旅游的想法;“拉力”即从旅游目的地着手,因为只有当某个目的地拥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使已经受推力作用的游客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该目的地。因此,每个地区都应先了解入境旅游者来此地旅游的动机,然后根据动机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具体来说,泛西安地区应强化“黄金线路”和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优势作用,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但同时也要注意展示性和参与性的有机结合;成渝地区应充分利用世界遗产优势,并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旅游可能带来的契机,在笔者参与的入境游客调查中,诸多入境游客对四川的认知是基于汶川地震,因此可知,地震虽然给成渝地区的旅游带来了重创,但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果在传统旅游项目和已有的旅游产品中增加一些灾难旅游的元素,定能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比如拟设计出成渝地区入境旅游环线是:成都——都江堰——汶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成都;云贵地区重点应强化民族特色,多开发一些参与性及体验性较高的旅游产品,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旅游开发理念。

    因此,西部三大区域要从长三角地区争取更多的二手客源市场,应结合“推拉理论”,从影响旅游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入手,即经济因素、交通因素、旅行社推介因素、外交关系等,提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突出各区域特色,从而促进西部入境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佑印,马耀峰等.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特征及机理——以中国典型旅游区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11):88-92.

    [2] 马耀峰,李天顺,刘新平.旅游者行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6.

    [3] 彭震伟.区域研究和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8.

    [4] Lundgren J O J. Geographical Concep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anada[J]. Geo-Journal, 1984,9(1):17~25.

    [5] Christine Lim.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Korean outbound travel to Australia[J].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04,(64): 477-485.

    [6] Jie Zhang,Camilla Jensen.Comparative Advantage:Explaining Tourism Flow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1):223~243.

    [7] 唐铁顺,郭来喜.旅游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1998,(3):38-41.

    [8] 马耀峰,李天顺等.中国入境旅游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33.

    [9] 卞显红,沙润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分析[J].人文地理,2007,(2): 32-38.

    [10]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等.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J].地理学报, 2006, 61 (12):1281-1281.

    [11] 李振亭,马耀峰等.基于空间集聚和中转指数的我国入境旅游省际功能研究[J].软科学,2008(9):13-17.

    [12] 章锦河,张捷,李娜等.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2):293~303.

    [13] 林岚,康志林,甘萌雨,等.基于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的分析[J].地理研究, 2007,26(2): 403~412.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