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李时珍》综合资料4篇

    时间:2024-03-12 11:24:02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李时珍》综合资料五年制小语第五册《李时珍》一课,在课文后面的作业 中,要学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这是本册第一次要求学生按提纲分段。要求虽然不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时珍》综合资料4篇,供大家参考。

    《李时珍》综合资料4篇

    《李时珍》综合资料篇1

    五年制小语第五册《李时珍》一课,在课文后面的作业 中,要学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这是本册第一次要求学生按提纲分段。要求虽然不高,但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这方面的训练,教学时,就必须善加引导。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分段训练,并从中学习分段的方法呢?

    一、从句入手,弄清语段关系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的故事,文中着重写了他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课后作业 要学生按照“编写《本草纲目》”这个小标题去合并课文第3、4、5三个自然段,成为一个意义段,这对初学乍练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成了一个难点。因此,引导学生理清这三个自然段中各个自然段里的层次,更好地掌握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按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去归并成一个意义段,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导读时,可这样进行:

    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后提问:“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物书?”这是由“果”(决心编书)追出“因”(发现旧药物书有缺点)。抓住了这个因果关系,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就易为学生所掌握。接着再问:“你说说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结合这两道题的提问,出现下列板书:

    通过比较,学生会懂得板书(1)是一段的主要内容;(2)是在(1)的基础上,为了把“缺点”明确地指出来,课文就用了三个分句作了具体的叙述。这么一“比”,本段的层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果”,归纳出本段的主要内容——决心重新编书。至于“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名词术语可不必讲,只要学生从分析中能获得有关语段关系的感性认识就行了。

    讲读第4自然段时,提问:“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做了那些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答问板书:

    通过列表,在帮助学生弄清本段课文是怎样连句成段(按一件一件事来写,其中重点的事写详细些)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本段的主要内容——做好编书准备。

    在上述两个自然段侧重于“扶”的基础上,到第5自然段的导读就可以“放”。因此,在学生朗读课文以后,就要学生说一说本段的各句之间的顺序,然后说出本段的主要内容——终于把书编成。

    这样从讲句入手,帮助学生明确语段关系、理清层次,归纳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对照课后作业 2中提出的段落提纲,划分第三大段(意义段)就不难了。

    二、从篇着眼,讲解段篇关系

    在学生初步懂得合并几个自然段成一意义段后,还可教给按过渡句分段的方法,本课第3自然段开头的过渡句就是一个好例子。讲过渡句一定先要使学生懂得上一段及下一段各讲的是什么,然后才能体会到过渡句是怎样“承上”与“启下”的。这里可用图示法来表达:

    图示中的∥表示把上下两个段划开,过渡句就像是联结两个段的桥梁。抓住过渡句来分段是常用的分段法。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懂得过渡句是文章转折的表示,也是分段的语言标志。

    至于“篇”,固然不是三年级训练的重点,但分段毕竟是从篇来着眼的,先理解了全篇,才能从篇中分出段。在本课指导学生分完段后,可简单交代一下,段与篇的关系:一篇文章总有个中心思想,段就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写的。然后用下面的图示,讲解段与篇之间的关系:

    (闻柯)

    《李时珍》综合资料篇2

    (一)、李时珍为什么立志做医生呢?

    李时珍立志学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因为“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他当了医生,“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李时珍立志学医,与家庭影响有关:一是他家“世代行医”,二是“父亲医术很高”,三是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世代行医,即祖祖辈辈都当医生。正是由于他家世代行医和父亲医术很高,所以李时珍从小就经常亲眼目睹病人的痛苦,体会到医生妙手回春、救死扶伤的伟大。父亲治病救人,常常不收诊费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教育了李时珍,使他幼小的心灵萌发了“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的思想。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医生的生活也比较清苦,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当医生,是出于对儿子的爱。但李时珍和他父亲的想法不一样,他不管别人是否看得起,立志当医生。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为个人名和利,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崇高思想。正因为目的明确,所以李时珍很勤奋地“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他的坚定志向和好学精神感动了父亲,父亲“才同意他学医”。

    (二)、李时珍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为了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花了几年时间作了充分的准备。第五自然段就是讲他所做的准备。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这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总的讲李时珍从“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和“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两个方面作准备。“积累经验”是指把经验一个个地收集、整理、保存起来。后面四句话具体地讲他怎样“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一是说他“走遍了生产药材的名山”。“走遍了”这里指生产药材的名山他能去的都去了。“不怕山高路远”,山再高,他也要上;路再远,他也要去。“不怕严寒酷暑”,无论是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他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二是说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钻进大山深处寻找药材,采集药材。三是说他拜访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习请教。因为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对当地出产的药材很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拜访”说明李时珍向群众学习请教时很尊敬人家。四是说他亲口品尝药材。为了准确判断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李时珍不仅虚心请教有经验的人,还通过亲口品尝来验证。不少药材有毒性,亲口品尝是有危险的。这种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感人至深。正因为李时珍做了这样充分的准备,下了这样艰苦细致的功夫,才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流传全世界的伟大著作。

    (三)、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李时珍》综合资料篇3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李时珍是我国有杰出贡献的古代科学家代表之一,他撰写的《本草纲目》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事迹和成就为世人所传颂。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重实践、重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事业而忘我探索、不辞劳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关于立志学医,课文侧重叙述了李时珍学医的目的。关于撰写《本草纲目》,则是本文叙述的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发现旧药物书中的缺点——上山采药、调查研究——用27年写成《本草纲目》。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清楚明了、重点突出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同时,继续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是教学的重点。学习作者通过李时珍的事迹、言行来表现李时珍性格、品质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诊费、职业、救死扶伤、病症、有效、情况、严寒酷暑、拜访、品尝、判断、纲目、书籍、译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学医,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4.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例析

    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读懂自然段。为了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花了几年时间作了充分的准备。第五自然段就是讲他所做的准备,共有五句话。第一句总的讲李时珍从“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和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两个方面作准备。后面四句话具体地讲他怎样“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一是说他“走遍了生产药材的名山”。二是说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钻进大山深处寻找药材,采集药材。三是说他拜访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习请教。四是说他亲口尝药材这种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感人至深。正因为李时珍做了这样充分的准备,下了这样艰苦细致的功夫,才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流传全世界的伟大著作。

    四、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下载有关图片,也可以借助已出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朗读、浏览)读几遍课文,圈点出自己感兴趣的好词好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去查找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鼓励同学互相交流,扩大视野。

    2.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和疑难问题,组织质疑。教师归纳学生的质疑,选取重点问题,作为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的题目,进一步展开学习。

    理解课文时可以先带着“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这个问题阅读全文。经过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各组汇报这几个步骤后,教师组织学生从立志学医为民,不畏艰辛编书两个方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从李时珍的事迹中感悟出他的伟大。

    在学习立志学医为民的内容时,要让学生了解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结合上下文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留心”“疑难病症”等词语,体会李时珍立志学医为民治病的好思想。李时珍重编《本草纲目》是本课的重点。这部分课文,要让学生按自然段来学习。

    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对照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想象李时珍在深山野岭采药和虚心向不同行业的人们请教的情景。然后由学生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不明白之处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他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李时珍为写这部书做了哪些准备?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来理解内容,回答问题。如抓住“研究”“发现”“决心”“完善”这几个词去理解李时珍重编药物书的原因以及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抓住“不但……还……”“亲自”“山高路远”“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走了上万里路”等词语、句子来体验他采药的艰辛;抓住“拜访”“千百个”来体会他为了“积累经验”虚心向群众请教的态度;

    抓住“亲口品尝”来感受他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抓住“整整27年”“终于编写成”“著名”来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耗时之长,费尽心血,成果来之不易。

    3.注意学习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组织学生自己思考并合作交流。

    例如立志学医这件事,其叙述顺序是: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他学医——他立志学医——留心学习并有成效——父亲同意他学医”。从父亲不愿让他学医到同意他学医,这是事情的开始和结果,作者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是基本的叙述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全课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的。

    4.李时珍上山采药这一段,是重点内容,体现了李时珍忘我的钻研精神和注重实践、注重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结合“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第(1)小题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进一步理解有关生字新词,引导学生围绕“采药”找出具体叙述的关键词语来体会,如“严寒酷暑、走遍、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在山上过夜、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亲口品尝、判断”等。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和插图,创造性地想象当时的具体情况,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

    5.“思考·练习”第三题第(2)小题,意在让学生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以及正确用词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结合第五、六段的教学进行,先安排学生自读、自释、自悟;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互议、互解,让学生相互启发,解决问题;最后师生有语气地朗读句子。

    6.本课的生字比较多,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读会字音和理解字义。如用拼音、部首和数笔画等查字法等查出字义,还可以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通过区别形近字的方法来掌握字义。“珍”“诊”“职”“除”“尝”“传”等字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载”“重”“累”是多音字,要注意在本课中的读音和意思。写的时候,注意把“酷”“拜”“籍”“症”等字写准确。要鼓励学生熟读、熟记以下词语:救死扶伤、疑难病症、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等。

    7.阅读的拓展。教师可以请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李时珍的故事,进行交流,也可以课后观看电影《李时珍》。还可以组织学生将第五段编成课本剧,再现李时珍到各地采药,拜访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的情景,感受李时珍写书之不易。也可以让爱好涂鸦的学生给课文配图,开个课文插图展。

    五、参考资料

    明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建于1368年,亡于1644年。

    李时珍(1518—1593年)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与张仲景一起被人称为医林二圣。李时珍1518年出生在蕲州(今湖北蕲县)东门外的瓦硝坝,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受家庭影响,他自幼爱好医学,24岁开始跟父正式行医。经由父亲(当地名医)李言闻的亲授和实践,李时珍的医术日益精进,逐渐名闻遐迩,明嘉靖年间封藩在武昌的楚王聘他为王府奉祠正,不久又推荐到京城,在太医院当御医。太医院是岐黄名家聚集之地,通过与各名医的接触共事,大大丰富了李时珍的阅历,同时,浩瀚的皇家藏书,道地的御用药材,更开拓了他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这些都为他日后编写《本草纲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以往的本草书有不少错误,而且有些用药经验已不切实际,于是立下了重修本草的宏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余里。他倾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在将近三十年期间,前后三易其稿,当他最终编定完稿时,已从生气勃勃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61岁)。李时珍在医理方面受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的影响。他对脉学、经络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而《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医著已佚。

    李时珍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为了深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自己吞服了一些作用剧烈的药。他吞服了曼陀罗,体验这种药的麻醉作用,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痛觉的程度。经过他自己多次亲自尝试,才发现大豆要加上甘草,解毒效力才显出来。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近二百万字,共五十二卷。一共记载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卷一卷二为本草序列,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药,从卷五到卷五十二,将所收集的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划归十六部,六十类分述,书中附方一万一千余个,药物形态图一千一百余幅。每种药物之下依次分为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可谓条理清晰,内容完备。《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在药物学方面,而且还旁及天文,地质,化学,植物学等方面,堪称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李时珍》综合资料篇4

    一、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中的一篇写人记叙文,讲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用了27 年时间,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最终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情,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我校虽然坐落于城乡交界之地,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诸如科学家之类的事可真不少,加之学生可以上网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构成了这堂课丰富的课程资源。

    并且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只要稍加提示,并给以充足的思考空间,便不难将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他们应该是兴趣盎然的!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本课的教学设计,针对教材特点,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即自读质疑——再读解疑——读中互动解疑——不断探究,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内化。

    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古代十大名医的资料)   录音机及磁带

    五、教学重点

    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做准备。

    六、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2 .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学生边说老师边播放名医的图片及简单的介绍,当学生说到李时珍时教师点击画面把图片放大,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李时珍的了解。)

    3.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4.生齐读课题。

    (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能引起彼此共鸣、彼此交融的文化,本课浓浓的情境的创设,正是再现、传递着这种文化。同时让学生收集、交流有关本课的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课文

    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选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解决。

    2 检查初读,看一看哪些同学已经读会了课文,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用笔在他读错的地方做上记号,评读时相机纠正字词的读音,如:疑难病症、积累、记载等)

    (检查初读的自主权教给了大家,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自读时教师也掌握了初读的实际情况,教学便可有的放矢。)

    3 再把课文读一读,把容易读错的地方读正确,并且边读边想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4 交流读书所得。

    生:读课文我知道了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

    生:我知道李时珍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点拨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后来终于同意他学医和李时珍打算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

    生:通过读课文我还知道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整整用了27年。

    小结:是啊,李时珍花了整整27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著名的《本草纲目》,这时的他已从生机勃勃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精读课文

    1(出示《本草纲目》)老师这里有一部《本草纲目》,分成上下两册,你们知道这部书里记载了什么内容吗?(师生共同了解“本草”和“纲目”的意思。)

    2请同学们认真读3—5段,读完后,老师有两个问题请你们回答,想答好这两个问题吗?(生:想。)

    3老师先不提问,请学生猜一猜我老师将要提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读文质疑,意在使学生在文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4学生提问。

    5学生再次读文,解答所提的问题。

    (让学生在读文中解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有的问编写的原因,有的问编写的准备,有的问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抓住了人与物的联系,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说明同学们非常会提问题,这些都是老师想提的问题。老师还有一个问题。

    6教师提问:读了3—5段,想想《本草纲目》这本书是怎样编写出来的?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7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小结:其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之前,已经花了整整10年时间阅读了800多种药物书,由此可见,这本书不仅凝聚着李时珍的心血,也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再来读读3——5自然段。

    8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是:你从李时珍身上学到了什么?

    小结:的确,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位人的心,你能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师生互动解疑,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合力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问题,在精读中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感悟。)

    9指名读,把自己读得最好的地方读给大家听,评读。

    (三)总结深化

    1“李时珍写成了《本草纲目》,别人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悟。)

    2 小结:毕生的精力,青春的年华,终于成就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李时珍辉煌的一生吧!(配以轻缓柔和的音乐。)

    (注重合理地整合课程资源,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课文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四)课外拓展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学习课文前大家还介绍了几位自己所熟识的医药学家,老师也从网上、课外书中给大家收集了我国古代十大名医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了解,看的时候大家可以悄悄说说自己的想法。

    (既拓宽了教学内容,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延伸到课外。)

    教学反思

    《李时珍》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九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我在设计时以读为基本的立脚点,以创新教学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方法和能力。整堂课真正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自主学习,精心探究,很好地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颠簸引导,履行了主导的职责。

    1.位置互换,主动探究。在探究课文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把学生摆在了主要位置上,老师在旁观之,与教师位置的互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权,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搭建了平台。

    2.创设情境,发展语言

    (1)情境创设,优化语言;在课堂教学的始末,均配以舒缓柔和的音乐,仿佛将学生带入了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使之读有感情,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充分思考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以读为本,感悟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齐读、默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质疑解疑,充分感悟语言。

    (3)拓展想象,运用语言;在口语交际这一环节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同时也让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李时珍的敬仰之情,起到了“一石击二鸟”的作用。

    八、案例点评

    本课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从“森林”到“树木”。

    先从文章整体入手,让学生交流读书所得,再从局部《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入手,让学生对《本草纲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带着学生走近四百多年前的李时珍,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导相长,探究文意。

    在探究课文这一环节中,教师主动放弃老师发问的“专利”,而是让学生想想“你们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一方面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乐学。

    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导”的主体,学牵引着导,导深化着学,学导相长,教学的双主体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有所体现。

    三、自读感悟,升华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大问题:

    1.《本草纲目》这本书是怎样编成的?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品词析句,领悟到了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融入了独特的体验、感受,张扬了个性,焕发出他们的生命活力。同时师生“互动”,读中解疑,师生都融入了学习的氛围中,平等的交流,适时的小结,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锤炼了学生的思维。

    2.你从李时珍身上学到了什么?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李时珍那种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从而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仰之情。

    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更深一层,为他们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平台,并且给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李时珍的伟大,让李时珍的生动形象永驻心间。

    相关热词搜索: 李时珍 综合 资料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