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2023年度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8篇

    时间:2024-02-26 11:12:07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一)法语文学1、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2、从《忏悔录》看卢梭的灵魂告白3、波伏娃《第二性》中女性主义分析4、浅析《红与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8篇,供大家参考。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8篇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1

    (一)法语文学

    1、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

    2、从《忏悔录》看卢梭的灵魂告白

    3、波伏娃《第二性》中女性主义分析

    4、浅析《红与黑》中德瑞纳夫人的爱情观

    5、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的浪漫主义

    6、《小王子》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7、《驴皮记》中瓦朗坦的人物形象分析

    8、从电影《无法触碰》分析法式幽默

    9、《昂多马格》的悲剧性命运分析

    10、《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金钱观分析

    (二)法国文化,社会生活

    1、人口老龄化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2、法国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中法养老保险制度对比

    3、法国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或者具体到某个品牌 如香奈儿 LV等)

    4、法国失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5、法国葡萄酒文化

    6、中法婚姻问题对比

    7、法国甜点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8、法国移民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9、中法饮食文化对比

    10、法国TGV的发展分析

    (三)法语语言学和教学法

    1、英语对法语语音和词汇教学的影响研究

    2、基于微博公众平台的法语教学模式

    3、法语复合过去时与未完成过去时的区分

    4、多媒体环境下大学法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5、法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分析

    6、法语教学中的的文化引入

    7、浅谈法国艺术对法语发展的深远影响

    8、法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9、法语联盟语言课堂教学研究及对孔子学院的启示

    10、从《巴黎圣母院》看法国音乐剧中的语言要素

    (四)翻译学

    1、傅雷的《高老头》翻译风格评析

    2.《丁丁历险记》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研究

    3、翻译美学视角下《舌尖上的中国》英法译版对比研究

    4、跨文化交际对法语成语汉译的影响及翻译对策

    5、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法语隐喻的翻译

    6、法语幽默的翻译

    7、功能理论视角下的法语广告汉译策略

    8、论法译本《红楼梦》的文化翻译策略

    9、浅析如何提高交替传译能力

    10、跨文化视角下汉法动物词汇比较研究

    (五)其他

    1、论法语的体系统

    2、 法语听力理解常见困难分析

    3、对法语熟语属性的探讨

    4、中国时政词汇汉法对译(74)

    5、“双重目光”下的求真译作--评程抱一、程艾兰的法译本《骆驼祥子》

    6、莫言在法国:翻译、传播与接受

    7、大型汉外词典编纂设计特色研究--以《汉法大词典》为例

    8、唐宋散文在法国的翻译与研究

    9、译者的视域:莫言《丰乳肥臀》法译本注释的文化解读

    10、法汉电子词典现状初探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2

    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

    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

    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

    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

    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

    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

    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

    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

    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浅析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

    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

    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

    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

    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

    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

    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

    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

    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

    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

    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

    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

    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

    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

    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

    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

    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

    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

    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评介

    汉字速记符号的符号学分析

    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位的思考

    领属小句的系统功能语法阐释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辩证关系研究

    普通语言学视野之下的“的”字

    代县方言中的不经济现象

    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

    赵元任与索绪尔之普通语言学和符号学对比研究

    中国手语的音系学研究

    自然语言处理用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研究

    从加的夫语法看“语法”与“语言学”的关系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对比分析

    社会发展是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吗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3

    浅谈汉字形体演变途径

    摘 要:汉字系统的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敦煌俗字典》中收录了大量俗字,同一个汉字的多种形体反映着汉字多途演进的过程。本文从《敦煌俗字典》中的俗字出发,分析这些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探寻汉字形体演变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多途演变;汉字构形;敦煌俗字

    汉字系统历史悠久,其演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同一个字往往有着不止一个字形,《敦煌俗字典》里就有着众多这样的例子。编者黄征先生认为俗字是异体字里的一大类。而这类异体字,其产生有着多种动因与机制,既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的演化有关,又受系统外部的因素的影响。本文暂且跳出“俗字”概念争论的藩篱,抛开避讳俗字、上下文类化俗字等情况,着眼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就《敦煌俗字典》中俗字反映出的“同字异形”的部分情况进行分析,探索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以此管窥汉字多途演变的路径。

    一、形体来源的多样性

    在古文字阶段,一些字便有不同形体存在,这些形体在后来的演变中分别隶定成不同的字形。

    如“信”在《敦煌俗字典》里的写法有“信”、“ ”,前者右边为“言”,后者右边为“口”,那后者是前者省写后的形体吗?“信”的金文字形有“ ”和“ ”,即“信”字的两种写法存在对古文字的两种不同形体继承的可能。因此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拓宽视域,从古字形审视汉字形体的多途演变,而不能简单下结论,认为其中一个是后来因省写而出现的字形,或者是不规范的字形,甚至是一种讹误情况。

    有的字,其不同的形体可以追溯至古文字阶段,那时它们是两个相异的汉字。如“万”的两种写法“万”和“萬”。一些学者认为,二者是繁简字关系,“万”为“萬”后期的全新造字。我们来梳理一下和它们有关的线索。“萬”的篆体“ ”,《说文》:“萬,虫也。”段注:“假借为十千数名。”由此可知,“萬”的本意是虫类,后假借为数词。这个假借义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比如《诗经》有“萬亿及秭”,《易传》有“萬国咸宁”,“万”的古字形有:“ ”(古鉥)“ ”(千万钧),说明“万”字在很早的时候便出现,它并不是简单的由“萬”简化而来的新造字。至于后来“万”是如何失去本义,保留假借义,与“萬”合二为一,则需要更多的文献材料去验证。

    “异”的两种写法“异”和“異”。“異”篆体为“ ”,《说文》:“異,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异”的篆体为“ ”,《说文》:“举也。从廾, 声。尧言惊愕而曰異哉也。谓异为異之假借也。”由此看来,“异”的形体是在其假借表示“分”的意思之前就产生了。这就说明,并不能简单地把“异”说成是因“異”而在后来创造出来的俗字。“异”原初就存在,本意为“举”,假借为“異”,此种缘由使得“異”这个字有了两个形体“異”和“异”。

    二、形体的分化

    古文字笔形在隶定后常有着不同的演变方式,这造成了敦煌俗字有着不同的写法。我们于其中看到的点画之差,往往不是后来发生的省写或讹

    如“市”的两种写法“市”和“巿”,一个上部写作“点”,一个则是中间一竖贯穿。“市”的篆体为“ ”,篆体笔画 演化为横笔,其中上部的竖笔,第一种路径是演化为“点”,第二种路径则保留竖笔,且贯穿下部,为一个整体。

    “生”有两种写法:“生”和“ ”。“生”的篆体为“ ”,篆体笔画 ,分化成两种笔形,“”和“一”,于是便有了以上“生”字的不同写法。这种变化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同样,“告”等字的笔画亦有同样的演变路径。

    “光”的写法有“灮”和“光”。《说文》:“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篆体为“ ”。“烈”的写法有“烮”和“烈”。《说文》:“火猛也。从火。”篆体为“ ”。其中的每一种形体,都有着相同的部分“火”,也就是说,“火”在作为一个汉字的构件时,会因不同的字形和位置,进行相应的演变。在“光”里分化为三点一横的样子,在“烈”分化为“灬”。而这两个字的另外一种形体“灮”和“烮”则保留了分化前“火”本身的样子。

    三、形体的混同

    在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构件常常混同,使一个汉字出现不同的形体。主要有字体演变、简写、形似等造成的混同情况。

    如“艹”和“竹”的混用,如“符—苻”(此外还有“範”、“篤”等字,都有着相应的草字头或者竹字头的写法)。为什么竹字头和草字头容易混同呢?因为弧线的形态,容易简化为直线。在小篆中,草字头的形体为 ,竹字头的形体则是 ,由此可见,二者是相似的,区别在于前者弧形向上,后者弧形向下。在篆书隶化的时候,这种向上或向下弧形结构,都有着同样的变化趋势,即两条弧线分别向下或者向上平展伸直,成为直线。于是造成两个构件的混同。

    “木”和“扌”的混同,如“校—挍”、“檀—擅”(此外还有“梪”、“捕”等字,都有着相应的提手旁或者木字旁的写法)。观察两个构件的篆体,亦是较为相似的,木字旁为“ ”,提手旁为“ ”,前者包含向上和向下的弧线,后者包含的两条弧线都向上。隶变的时候,前者的两条弧线分别向上和向下拉直,后者的两条弧线都向下拉直,则有可能造成两个构件的混同。

    “穴”的两种写法“穴”和“宂”。《目连变文》:“或值刀山剑树,穿穴(宂)五藏而分离。”观察二者字形,“八”和“几”形似混同。此处的“宂”不同于表“冗义”的“宂”(《说文》:“从宀,人在屋下,无田事。”),只是“穴”(《说文》:“土室也。从宀八声。”)的另一个形体而已,其形恰好与“宂”同,而意义上却是“穴”义。

    “俗”的两种写法“俗”和“佫”。《双恩记》:“虽居尘俗(佫)情高豁。”观察二者字形,“谷”和“各”的上部混同。此处的“挌”不同于表“姓氏”的“佫”(《广韵》:“曷各切,音鹤。姓也。”),它是“俗”(《说文》:“习也。从人谷声。”)的另一个形体,其形恰好与“佫”同,而意义上表达“尘世、世俗”义。

    四、形体的定位

    构件定位,“是字形逐渐脱离物象而向表示词的音义过渡的过程”,①敦煌俗字中,不同形体的构件位置不一样,便体现了这一过程。如“浮— ”(左右位移)、“海— ”(左右与上下的交互位移)、“苦— ”(上下位移)、“庭— ”(内外位移)。

    五、形体的改换

    不同字形间,意义相关或声音相近的构件会出现改换的情况,或改换义符。

    如“睹”的写法有“睹”和“覩”。《说文》:“睹,見也。从目者声。覩,古文从見。当古切。”即从目、者声的“睹”,从見、者声的“覩”,反映出义符“目”和“見”的改换。两义符的意义相关,这种关联程度应该是它们改换的依据。

    “溪”的写法有“溪”和“谿”。《说文》:“谿,山渎无所通者。从谷奚声。”《疏》杜预曰:“谿,亦涧也”。李巡曰:“水出于山入于川曰谿。”宋均曰:“有水曰溪,无水曰谷。”《广韵》曰:“或作溪。”“溪”和“谿”的义符“水”和“谷”意义联系紧密,“溪”的义符“水”侧重体现了“溪之有水”的特点。

    “歌”的写法有“歌”和“謌”。关于“歌”,《说文》:“歌,咏也。从欠哥声。謌,或从言。”关于义符“欠”,《说文》有:“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而“謌”的义符“言”也与嘴巴发出的动作有关,二者可互换。

    改换声符:“饋”的两种写法“饋”和“餽”。《说文》:“饋,从食貴声。求位切。”“餽,吴人谓祭曰餽。从食从鬼,鬼亦声。俱位切。又音饋。”声符“貴”和“鬼”可互换。“璇”的两种写法“璇”和“璿”。《说文》:“璿,从玉睿声。似沿切。”《广韵》:“璇,似宣切。”声符“旋”和“睿”可互换。

    六、形体的简省或增繁

    1、简化

    随着字形向着记号化的方向发展,书写的经济性和其它一些原因,一些俗字形体反映出简化的趋势。

    “寧”和“寕”。关于“寧”,《说文》:“从丂寍声。”“寕”字将声符中的“心”简化为横笔,改变了声符的形体结构。

    “竝”和“並”。关于“竝”,《说文》:“併也。从二立。”后者将前者的笔画加以糅合,两个立字的中间两点变成两竖,上下两横由断笔变为连笔,笔画变少了,书写也方便了。不过“竝”表示两个立字的构形理据也隐匿了。

    “霑”和“沾”。关于“霑”《说文》:“从雨沾声。”《集韵》通作“沾”。“霑”省掉了义符“雨”,保留声符,形成了“沾”这个字形。可能因为“沾”字左边的“水”和“雨”意义相关,替代了其作用所致。

    “寶”和“珤”。关于“寶”,《说文解字》:“从宀从王从貝,缶声。”“珤”,是将“寶”义符中的“宀”、“貝”部分省去而形成的。

    2、繁化

    “佞”和“倿”。关于“佞”,《说文》:“从女。仁声。”“倿”字的右上部变成了“立”,这是改变了声符形体结构的一种演变。

    此外,还有为强化意义出现的增加义符的情况。

    如:“果”和“菓”。《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采菓给(汲)水,拾薪设食。”“菓”的草字头强化了果实的植物属性。

    “舞”和“儛”。《大般涅盘经》(卷十一):“或歌或儛,或身转动。”

    “亻”亦强化了人的活动义。

    除了义符的变化,还有增繁声符的情况。

    如:“忙”和“恾”。《燕子赋》:“浑家大小,亦(一)总惊忙(恾)。”右边的声符“亡”增繁为“芒”。

    我们基于《敦煌俗字典》中“同字异形”的部分情况,探讨了汉字形体演变的一些途径。汉字的形体由图像走向笔画化或记号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在历时层面和共时层面相互交织的情况下,看待汉字的不同形体时,不能“一刀切”地只从一个平面来分析这些字形,认为某些字形是后来新造出来的或者是讹误现象等。应该把它们放到整个时空链条里,看到演进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囿于材料和学识,笔者对此也只作了一个冰山一角的粗略探讨。关于汉字多途演变的内部机制,留待将来再作更为深入透彻的研究。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4

    1、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自然”书写与局限

    2、丁玲小说的女性书写与性别政治

    3、论台湾图像诗的艺术特点

    4、论金子美铃童诗的抒情性特征

    5、论圣野童诗的诗教内涵

    6、论童诗的精炼美--以林良童诗为例

    7、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的“儿童本位观”

    8、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删改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9、论林焕彰童诗的情趣美

    10、《论童诗的逻辑趣味》

    11、略论上海道台吴煦

    12、于漪写作思想初探

    13、文本细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

    14、中国古代史方向题目:

    15、明初少数民族家族汉化探析

    16、晚清瑞安孙诒让家族学术变迁

    17、赵孟頫人生经历与其艺术成就的关系

    18、元代江南地区海运与天妃信仰的传播

    19、浙江银元铜元史研究

    20、明嘉靖时期倭乱与浙江城防建设

    21、元代江南社会研究

    22、东佳书院述论

    23、南宋绍兴地区茶业探析

    24、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天妃信仰研究

    25、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在苏州的商业活动述论

    26、宋代绍兴官学述论

    27、从《夷坚志》看宋代妇女婚姻上的自主性

    28、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借鉴

    29、从“丧葬祭祀习俗”看客家文化的特质

    30、浙江文化世家个案研究

    31、明代义乌兵探析

    32、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

    33、《徐霞客游记》衣食住行研究

    34、抗战时期金华报刊文化述略

    35、大禹文化研究

    36、驼峰航线与美国对华援助

    37、浙江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38、论江浙地区元代旧官吏与朱元璋政权的合作

    39、论《全唐诗》中的怨妇形象

    40、海禁背景下的海商反抗--以王直为例

    41、汉末至东晋时期佛教在浙江的发展

    42、清代科举中的冒籍现象

    43、两汉与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44、魏晋志怪小说中体现的社会生活状况

    45、试论严子陵归隐的原因与影响

    46、明清漕运与水次仓

    47、明代军士月粮折银制度浅析

    48、孙中山对蒋介石的信任过程和原因探析

    49、明清赋役货币化与财政体系研究

    50、明清自封投柜与基层社会

    51、从《夷坚志》看宋代科举梦兆

    52、宋代沦落女子研究

    53、抗日战争时期金华的书店、出版社述略

    54、宋代文人士大夫与沦落女子的交往

    55、从婚嫁角度看唐前期妇女的地位

    56、《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南宋妇女婚姻问题研究

    57、板凳龙仪式中的文化内涵探析--以群联桂花明堂村灯会为例

    58、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

    59、浅谈二战期间美国妇女就业及其社会地位概况

    60、宁波书院的近代改制研究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5

    1、韩语汉字音和汉语的语音比较

    2、韩语派生词汉字词根和现代汉语的对比研究

    3、类型学视野下的汉韩语指示词比较研究

    4、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V+到+NP”汉韩翻译对比研究

    5、韩语副词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6、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

    7、韩语成语俗语汉译方法研究

    8、汉语和韩语中数词的非数量用法比较

    9、中韩量词对比研究

    10、汉、韩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11、韩语成语谚语汉译方法研究

    12、汉韩语话题对比研究

    13、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

    14、汉韩形容词重叠对比研究

    15、现代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

    16、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

    17、汉韩语疑问词对比研究

    18、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

    19、汉字在韩语汉字词中的发展变化研究

    20、汉韩主语和话题对比研究

    21、基于中韩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动介兼类词研究

    22、助动词“会”汉韩语对比以及偏误分析

    23、韩语汉语十二生肖词语及其文化比较研究

    24、汉语介词“从”的研究

    25、汉语和韩语否定词对比分析

    26、汉韩语人称名词后缀的比较分析

    27、中国学生有效学习韩语发音的教学方法研究

    28、韩国语的汉字词教育研究

    29、现代汉语”打“与相应韩语表达对比分析

    30、汉语与韩语同形异义、异形同义词的对比研究

    31、现代汉语”就“在韩语的对应表达与教学设计

    32、韩语母语者对汉语普通话/r/和/l/的感知和产生

    33、汉语韩语否定时态对比研究

    34、韩国初高中汉语教材的汉语词汇与韩语汉字词比较分析

    35、汉韩语否定词对比研究

    36、韩语汉字词与古代汉语词汇比较

    37、韩语感谢语分析及对韩汉语教学的启示

    38、韩语代名词研究

    39、韩语汉字词探究

    40、汉韩语表”延续“义时间副词对比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6

    1、简论Jane Austin 的爱情婚姻观

    2、Jane Eyre"s Linguistic Features

    3、从《简爱》看早期女权主义的理想和追求

    4、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真、善、美

    5、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6、批评方法之我见

    7、浅谈泰戈尔的生命

    8、浅谈《红字》中珠儿形象的作用

    9、论《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10、《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1、论霍桑《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2、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13、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

    14、伍尔夫创作中的女权主义立场

    15、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思想

    16、伍尔夫女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7、论夏洛特-勃郎特《简爱》中性别文化政治

    18、简-奥斯丁之《傲慢与偏见》一书中达西先生之蜕变

    19、论简-奥斯丁在《爱玛》一书中的妥协艺术

    20、艾米莉-勃郎特《呼啸山庄》中场景要素之研究

    21、The Independent Spirit of Hester Brynne in The Scarlet Letter

    22、On the Meanings of Images in Moby Dic

    23、Democratic Idea in Leaves of Grass

    24、The Analysis on different Concept of Value in Sister Carrie

    25、The Influence of Inferiority Complex on the works of Charlotte Bronte

    26、On the Realistic Style of Chaucer"s Canterbury Tales

    27、On the Essence and Specialty of Shakespeare"s Tragedy

    28、从《呼啸山庄》的心理分析探索艾米莉-勃郎特的内心世界

    29、论悲剧《李尔王》的艺术技巧

    30、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之对比研究

    31、王国维的“出入说”与华兹华斯的诗论

    32、由爱反映出的个性-《简。爱》中情爱的分析

    33、浅析王尔德的文艺主张

    34、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Burns" Poetr

    35、On the Fatalistic Ideas in Hardy"s Works

    36、A Further Study of the “Code Hero” in Ernest Hemingway"s Works

    37、American Slang in Catcher in the Rye

    38、Different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39、A Study of the Themes of the Poems by Emily Dickinson

    40、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41、论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

    42、美国现实主义运动的特点

    43、美国梦与美国噩梦-试析《大人物盖茨比》

    44、当代汉语与外国的联系

    45、《章鱼》:有的放矢的一本小说

    46、《第二十二条军规》与黑色幽默

    47、从女权主义的视角解读《简。爱》

    48、《红字》里的象征主义

    49、解读《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

    50、A Brief Approach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igion on Literature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7

    1、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

    2、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探究

    3、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4、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5、普通语言学浅析

    6、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7、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

    8、以《长恨歌》为例浅析现代语言学批评的特征

    9、基于档案学视角对语档语言学的探讨

    10、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11、简析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12、语言学家时枝诚记的语言过程理论研究

    13、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交际话语原则研究

    14、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15、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1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

    1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

    18、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

    19、论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

    20、从理性到沟通: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

    21、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效应值报告与解释现状研究

    2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3、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24、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语言理论概说

    25、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

    26、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7、心理语言学视阈下的二语词汇教学

    28、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

    2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

    30、论政治语言学的根基与研究路向

    3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

    32、认知语言学中的语篇连贯研究

    33、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

    34、西方语言学中的科学范式及其转换

    35、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

    36、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

    37、社会语言学视界中的语言变体

    38、翻译主体性的范式转换--从语言学、文化学到生态学

    39、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

    40、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41、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火星文

    42、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

    43、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44、普遍语言学下的语言模因研究

    45、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

    46、网络称呼语“女汉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47、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计算语言学中的应用

    48、法兰西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学贡献述要

    49、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解析

    50、形式与功能: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二维统一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8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

    2、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

    3、现代汉语教学中文学思维的应用研究

    4、儿童文学翻译语言可辨识度实证研究

    5、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概况

    6、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

    7、意汉动结式结构模式对比研究

    8、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现状与展望

    9、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

    10、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路径探析

    11、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12、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究

    13、语言文化的交融冲突与国家安全

    14、语词传播中的意义迁变与认同机制

    15、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问题研究

    16、二语阅读中语言过程影响下的策略过程的个案研究

    17、英汉语简单时相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

    18、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9、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管窥

    20、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修辞学教学改革

    21、试论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

    22、网络语境下建议行为的语用机制研究

    23、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

    24、转换生成语法术语的缘起变迁与理论发展

    25、从语文课程的性质看高师院校语文教师教育改革

    26、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在外教学”

    27、浅析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礼仪规范教育

    28、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

    29、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

    30、欧洲孔子学院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

    31、翻译市场导向的财经类院校MTI课程设置研究

    32、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语言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初探

    33、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

    34、英汉语言的接触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变化研究

    35、基于现代汉英语言特征的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36、拼音输入法对大学生电脑失写症的影响研究

    37 “中国汉字学”课程教学现代化探索

    38、新疆语言文化环境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39、适应与选择: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和谐观视角解读

    40、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古代汉语改革研究

    41、网络语言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

    42、关于在高校开展方言文化保护工作的设想

    43、珠江水系上游库区少数民族移民语言保持模式研究

    44、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

    45、在华国际移民的相关语言问题研究

    46、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研究

    47、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48、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

    49、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50、从历史角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

    51、现代翻译协作中的术语管理技术

    52、语言逻辑视域中语言现象文化考量的进路及其意义

    53、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54、中国梦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

    55、后现代主义思维模式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56、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

    57、国际汉语教学中浙江地域文化的融入途径

    58、浅析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59、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文化的缺失

    60、现代视域下明代汉语文传播规划的动机与维度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