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2023年初中地理教案7篇

    时间:2024-01-07 16:48:09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教学实录:“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地理教案7篇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篇1

    教学实录: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尤其是以身边的具体实例来开展活动,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动画的手段展示了我国的铁路分布,学生点击相关的铁路线之后,铁路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都随着鼠标的移动而一一展现,非常直观;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常识:怎样看列车时刻表?如何买火车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教学设计特色:

    1、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铁路线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多媒体(flash动画)辅助教学,直观性强,有效地化解了这节课的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

    3、采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学生参与率高。

    教学过程:

    引言: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

    (显示)插入投影片:“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其他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解释)前面几种运输方式都可以兼顾货运与客运,而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

    (活动)请看下面的图,(插入各种运输工具的图片)判断他们分别属于何种交通运输方式。

    (介绍)高速公路。(放映高速公路的资料片,在放映的同时简单介绍与画面相关的高速公路的有关知识。)

    (阅读)书本上的两段阅读材料,将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点击后播放。

    (提问)刚才的两段阅读材料给了你什么信息?(说明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活动: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再来看下面的两个实例:

    实例1:我国的“四大米市”

    (显示)“四大米市”的图片,

    (提问)历史上,我国有四大米市,它们分别是哪几个城市?(长沙、九江、芜湖和无锡)。

    (提问)请大家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它们当时能够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人口密集,消费大米的市场广大;气候以及土壤适宜种植生产大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位置紧靠运河,交通便利)。

    (讨论)作为一个无锡人,你知道无锡的米市在哪,为什么是在那里而不是在别的其它地方?(在无锡的三里桥,那儿解放前是无锡工商业与人口稠密的地区,有着广大的大米消费市场;同时位于京杭大运河畔,便于大米的运输;此外无锡地区盛产大米,居民有消费大米的习惯。)

    实例2:五岭县的变化

    (显示)插入两张反映五岭县80年代和90年代面貌的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书本上所提出的四个问题。

    (讲述):以上两条新闻及两个实例充分说明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的是“先行官”的角色。

    (显示)投影片: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显示)我国的铁路运输图,公路分布图、主要航空线与航空港。要求学生读图分析:交通运输网的稠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提问)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较,无论公路、铁路还是航空运输,哪个地区较为稠密?为什么?

    (讲述)铁路线、公路线、航空线以及水上航线就象人体中的血管一样,遍布祖国母亲的肌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这些交通线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中,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或者航空运输,运输网的分布都体现出这样的一个特点:即东部发达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相对而言就显得较为稀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必将一天天的成长起来。

    (过渡)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之中,无论客运还是货运,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都是铁路运输,下面请大家来认识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显示)插入互动式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我国的铁路分布。认识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铁路分布格局。

    (小组合作)填图练习——“认识我国的铁路”。

    (小组合作)选择合理的交通路线①(无锡——哈尔滨)、②(无锡——乌鲁木齐)

    实践技能训练: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介绍)铁路运输有自己的系统,火车行驶有规定的车次和时间,乘火车要注意火车运行的车次和时刻表。

    (显示)“简明列车时刻表”,介绍阅读方法

    (小组活动)买火车票。

    给学生完整的沪宁线列车时刻表(或课前要求学生自己购买准备好),小组合作完成。

    设定具体情境:我们班要去上海进行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请各小组根据现有的沪宁线列车时刻表,选择购买合适的来回车票,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购买这两趟车。要求注意火车到达上海的时间,火车离开上海的时间,以及回到无锡的时间并计算在上海期间实际可供用于社会实践的时间。

    教师归纳总结。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聚落的概念和类型;能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能结合资料分析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影响聚落形成的成因,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影响聚落的形成原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2.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难点】

    通过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原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展示城市和乡村两张景观图片,提问学生“图片所展示的景观是什么”,根据学生所说的城市与乡村,进而引导到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聚落的概念

    【教师活动】让学生直接进行读书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聚落就是人们聚居和活动的场所。可以分成城市和乡村两类。

    2.城市和乡村

    【教师活动】展示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

    【问题】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城市是高楼大厦,乡村房屋较矮;城市道路宽且长,乡村道路窄;城市人们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农村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

    【教师总结】城市和乡村虽然都是聚落,但是他们在景观、建筑密度、道路以及生产方式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城市和乡村是有差异的。

    【过渡】城市和乡村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教师活动】出示1913年迈阿密景观图和20世纪末迈阿密景观图,让学生结合图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教师过渡】了解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之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所听到的字眼儿“农村”“牧村”“文化之城”“工业重镇”,这样的名字之后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活动】说明了职能不同。

    【教师总结】不同的"聚落具有不同的职能。

    【过渡】引导学生,聚落的功能是不同的,那么聚落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

    【教师活动】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分布在高低的乡村,一幅是干旱地区分布在黄河边上的乡村,让学生进行分析,影响两个聚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避洪、获取水源。

    【教师总结】一般情况下,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原因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平坦的地形、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过渡】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紧接着出示“石家庄火车站”“硅谷”的两张照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及刚才分析自然原因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分析。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人文原因,包括“交通”“科技”。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让学生分析一下北京城市聚落形成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自然:地形、水源。人文:政策、交通。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搜集一些影响聚落形成因素的相关资料。

    四、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 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 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四季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这部分 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 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 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教师在 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 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 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 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五带的划分》

    2. 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 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

    划分的依据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的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活动步骤】

    理解极昼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

    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

    地球公转的规律(尤其是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时间的相应变化)

    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查找与以上资料相关的媒体资料(图片,录像等)

    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

    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

    【成果展示】

    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极昼和极夜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板报

    (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篇4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2)能力目标:

    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3)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学难点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具准备

    集体定教

    分工备教

    个性补教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二、讲授新课: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如:

    寒潮

    (1)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放在减灾工作必不可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8-59,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还有哪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

    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

    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2.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讲授新课]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3-25页的内容,文本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共同归纳主要的知识点。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巡堂并检查学生讨论情况,适当给予指导。

    教师:请小组在黑板上把小组的探讨结果板书出来。剩下的同学完成25页活动题。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评价小组板书,纠正、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

    2.地形:高原

    3.河流:黄河(黄河流域)

    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5.对历史文明、风俗的影响: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小组学习,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明、民俗风情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面我们通过25页的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看看这些“黄土风情”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示:展示图片并请学生举例分析。

    学生: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情况等解释图片现象或举例分析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来源。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一起的探究分析,我们对黄土高原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清楚知道黄土高原地表有着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大家知道黄土高原表层的黄土怎么来的吗?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都有个人的看法,希望通过更多的学习,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可靠的。对于黄土的来历,我们来认识前人的推测“风成说”。

    板书:二、风吹来的黄土

    1.风成说

    学生:阅读教材26页“阅读材料”,认识“风成说”。

    课堂活动:通过阅读,请同学们继续来完成27页活动题第1题。

    学生:阅读活动题材料,思考并分析材料说明的情况。

    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2.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教师:好,通过阅读理解,“风成说”对黄土高原中黄土的来历这样一种解释,大家认同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关注下去。

    过渡:我们知道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因此形成了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下面我们来阅读图6.29,认识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板书:

    2.地貌特征:地貌破碎、沟壑纵横

    3.形成过程:

    展示:展示图6.29,为学生解释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课堂练习:完成多媒体展示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通过我们一起学习,黄土高原的历史文明以及环境特征都基本了解了,重点把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及“风成说”的看法,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风民俗。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知识框架把握重难点,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希望同学们预习。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

    高技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设施,条件相差甚远,他们对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强求千篇一律。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话在我们国家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其踪影。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现在,电话已进人我国寻常百姓家,城乡都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已成为普通消费品。你们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高技术产业"。

    方案②:用电脑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营造一种网络教学气氛。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人教室,轻点鼠标一下,我们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人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打开电子邮箱,就可以测览从异国他乡发来的电子邮件,信息沟通方便之极。你知道这一切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吗?对,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设问: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学生会答出多种,教师略作总结,使学生对主要高技术产业部门有个大致的了解。)

    2.讨论:(1)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实例说明。(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3.布置学生从媒体上搜集有关材料,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然后举行一次小型讨论会或出一期墙报。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P.19正文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将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地域上将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参考本节的"教材分析"部分)

    2.学生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居住地是否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出示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若干年过去了,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就这一现象,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篇7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1、学生结合预习,讲述亚洲、欧洲洲名的由来

    2、结合挂图,教师指出亚欧大陆的位置并提问:亚欧两洲的洲界线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说出

    (过渡)分析一个大洲,首先从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

    3、分析讲述:地理位置包括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4、师生共同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来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从南北半球看、从东西半球的位置看亚洲的位置特征

    5、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亚洲的地理位置

    6、学生讨论完成P3活动题,讨论回答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结合挂图强化

    6、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作业布置]

    见基础训练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亚、欧两洲的地形

    (1)亚洲的地形特征

    1、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A读“亚洲地形图”,观察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B观察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

    C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

    D继续观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E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说明)

    3、通过刚才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

    3、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

    4、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1)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

    (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中部低平

    (4)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

    5、学生完成P6表格

    [作业布置]

    见填充图册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1、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欧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亚洲的地形有何特征?

    三、亚洲的气候

    (一)气候负责多样

    1、学生观察“亚洲地形图”,数一数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并设问:世界13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由此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

    2、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纬度位置、五带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亚洲气候负责多样的原因: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设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学生阅读P7-8文字,思考说明)

    (过渡)我们知道,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可以从气温和降水的复杂性体现出来

    (5)结合教材P7第二段文字,通过马来群岛与奥伊米亚康的气温对比,理解亚洲气温差别大

    (6)设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别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

    (7)展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

    (8)讨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二)大陆性强

    (9)展示同纬度的亚洲齐齐哈尔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过渡)亚洲的气候不但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而且季风气候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讲述季风的含义: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2、结合本地实际,提问:当地冬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又有什么特征?

    (过渡)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1、结合板图讲述风的形成过程及与气压、气温的关系

    2、板画亚洲简图,理解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

    3、学生朗读P8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教师结合小黑板表格小结:

    发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偏北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偏南湿热多雨带来大量降水

    4、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四、欧洲的气候特征

    1、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回答: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

    2、引导学生读图1-10,比较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

    3、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4,教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

    4、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什么气候特点?

    5、指导学生结合P9活动5、6题分析判断各自的气候特征。

    6、 小结欧洲气候的第三大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7、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2、3题,进一步理解亚欧两洲的气候特征。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