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2023年《人生寓言》教案7篇

    时间:2023-11-10 20:12:05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人生寓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寓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人生寓言》教案7篇

    《人生寓言》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师:①布置黑板

    ②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

    2.生:①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过程:

    近期,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我们班也建立了图书角,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我们的读书目标是: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今天我把同学们分成两队:红队和蓝队。向老师们介绍一下自己,好吗?(红队:我们是红队,我们的读书口号是——沐浴书香,快乐成长。蓝队:我们是蓝队,我们的读书口号是——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那么在今天这节读书指导课上,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队的阅读能力最强,最终能获得胜利,对自己有信心吗?(有)

    一、谈话导入

    一见如故 说起寓言,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小黑板]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谁能向我们简要地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2.小结、过渡。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确实,《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 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狐狸、狮子、狗……]

    2、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请你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集体交流、展示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4、议一议,说说这些故事的结构特点。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三、边读边聊 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善于观察,机警、聪明的人) 老师也有一个很喜欢的寓言故事《蝉和狐狸》,听过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有谁愿意为我们讲讲这个故事?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老师这儿也有两句话说明这个意思:

    推荐出示:

    (1)英国哲学家罗索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2)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2、明白寓意

    通过阅读这些寓言故事,谁能试着说说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机上接到中奖的短信不加理睬……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交流读书感受。

    四、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寓言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比如老师认为: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蝉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语言再现了它的狡猾、爱说奉承话的特点。)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 那么你认为有哪些值得向同学们推荐的地方呢?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后续活动 深化效果

    所以,《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

    1、选择喜欢的故事表演给同学欣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3、确定故事的角色,创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六、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人生寓言》教案篇2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阅读构思精巧、富有文采的寓言,切不可敷衍了事。随便读一读、说一说寓意还远不够,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本身,矫正过去不恰当的阅读方法。本设计的做法是创造性复述。

    教学步骤 :

    一、自读课文,请两闰同学分别复述寓言第一、二则。

    二、众口评说两位同学的复述,明确复述的基本要求: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第一则必须抓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独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举世无双”等词语勾画出了白兔的形象;“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等词语用对比手法,描写了白兔得到月亮前后赏月时的不同心态;“慷慨”一词两次出现,形成了文章两处转折;第一次“慷慨”打破了白兔的宁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二次“慷慨”给人留下了一个启迪,造成白兔患得患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隐藏在这个“慷慨”里。第二则必须领悟到作者构思的奇妙:作者把极端脆弱之人拟定为王子,又极写他脆弱,所遭厄运突如其来不说,又极写其凶险,作者还借王子之口传达出寓意,借“我”与王子类似的经历告诉人们故事的普遍性,对人很有启发。

    三、以《白兔和月亮》为例,尝试创造性复述。

    1、讨论,探究: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得引人入胜呢?

    明确:根据文中的描述想象白兔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用形象通俗的口语来讲述,可以使故事更具体,更有吸引力;依照文章详写第一个转折的方法处理第二个转折,可以增强情节的曲折性;依照许多寓言的形式给课文补充一个概括寓言蕴含的哲理的结尾,可以方便听众理解。归纳:惯用的方法是变略为祥,变平直为曲折,变单纯为丰富,变书面语为口语,变“死”的语言为“活”的表演,当然所有的形式都要注意表达的技巧。

    2、迁移,实践:创造思维和语言表达技巧练习:寓言结尾说“白兔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终于”一词可见她内心思虑之久,悟理之彻,你能把她说服诸神之王撤销决定的情形绘声绘色地表演出来吗?

    四、创造性复述《落难的王子》

    提示:可拓展思维的点:多愁善感的性格、突遭厄运时的心理及行动、在磨难中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大彻大悟后的豁达等。可训练表达的点;倒叙的方式、“我”的角色变换及“我”的心理描写等。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设问式研读意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寓言故事的能力。善读寓言故事,就是要善于从故事中读出尽可能多的东西,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因此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各个角度问,你很快就会发现,看似浅显的文章实则蕴含着深意,浅文深读往往能给人意外的惊喜。

    教学步骤 :

    一、简介寓言文体知识。说说你熟知的寓言故事,进一步认识寓言在简短的故事中寄寓着深刻的道理的文体特点。我们如何能从简短的故事中读出它寄寓的深刻的哲理呢?

    二、学法介绍:设问式研读。设问式研读就是在研读课文时善于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巧妙设置问题,从而开启自己对文章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老师示例《白兔和月亮》:我读这篇文章发现了许多的“两”,我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

    就词语设问:两个“慷慨”、两个“慧心”——两次出现的意思有什么细微差别?就内容设问:两种心境——同是赏月,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境为什么会完全不同?什么情况下能做到相同?就结构设问:两处转折——文中有哪两处转换?各起什么作用?就哲理设问:两种关系——主人与奴隶是否是绝对的?就形象设问:两个人物——白兔和诸神之王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就寓意设问;两种人生态度——白兔对待非分之财的态度和人类有何不同?

    三、学法实践:用设问式研读法独立阅读《落难的王子》,可参考老师示例,也可自主设问,能引发你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就行。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寓言虽短,寄寓的人生哲理却深,一则寓言往往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自主阅读寓言,不同的人体会并不一样。“悟折理,写警句”的教学创意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兼顾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步骤 :

    一、反复朗读课文,感悟文中哲理。同学们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说说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教师点示:要想真正读透一篇寓言,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读。

    二、请同学们把感悟到的哲理用简洁精练的警句形式表达出来。教师示例:《白兔和月亮》给我的启示是:有时拥有是一种痛苦,放弃反而带来乐趣。学生发言借用前人的也行,原创的最好。

    三、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举一两个例子来论证警句的普遍意义。

    四、素材积累:有关得失、财富、厄运的警句及相关典型论据。

    [资料整合平台]

    1、有关寓言

    寓言通常是一种有寓意的小故事。清人宣颖之为“寄寓之言”,王先谦解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都揭示了寓言的特点。“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它的使命在于揭示真理,总结教训,讽刺丑恶;特别需要揭露人们接触到却未曾意识到的荒谬。寓言虽是小道,作者却也须有干预现实的胆略和洞烛人生的识见。许多大家都是写寓言的好手。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这些寓言作家姑且不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曾以科学家的思维和艺术家的激情创作 一百多篇寓言,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戏剧家和美学家莱辛同时也是杰出的寓言家,俄国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美国作马克·吐温都写有相当精彩的寓言,鳊大诗人泰戈尔、黎巴嫩诗人纪件伦也擅长写寓言性的哲理诗。

    2、课文扩读材料

    (一)飞蛾与灯焰

    灯焰如豆,青烟袅袅。

    一只蛾子向他飞来,背后的粉墙上立刻映上了一个如盘的身影。

    “瞧!人粗都说你渺小,这完全是不实之词!”灯焰跳动着把那影子指给蛾子看。

    “我真有那么大?”蛾子激动不已,可又半信半疑。于是,慢慢向粉墙飞去,她想把自己的形象看得更清。

    立即,影子变小了。

    “嘿!你怎么不相信一个诚实的人的话呢?你要真正看清自己的形象,必须站到我这个位置才行。”灯焰以智者的身份劝谕道。

    蛾子反身向灯焰飞来,粉墙上的影子顿时又变大了。

    “来呀,快靠近我,靠近些,再靠近些……”灯焰热情地伸长胳膊。

    蛾子扭头看看粉墙上那如盘的身影,动情地扑向灯焰。

    灯焰猛地一亮,霎时又恢复了常态。

    飞蛾不见了,墙上的影 子也不见了。

    (选自《中国二十世纪寓言选》作者:凡夫)

    (二)塞翁失马(原文略)

    使用建议:这两则课外寓言,一今一古。当代寓言《飞蛾与灯焰》形象生动,描写传神,有文采,可用为《白兔和月亮》的比读材料。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主观上理解痛苦产生的根由:白兔因有自知之明而受到肯定,飞蛾因无自知之明而招致毁灭。《塞翁失马》包括的祸福观(即福祸可以转化,在特定 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与课文的寓意有相通之处,可作为课文的引申材料。

    《人生寓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2、能力目标:解读寓意,掌握阅读寓读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寓意,理解运用文中的精美语言。

    【教学难点】

    寓言的启示。

    【教学方式】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交流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课前演讲寓言故事。

    明确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单的故事了,带有劝寓或讽刺意味,让人们从中领悟。寓言篇幅大多简短,文字有趣。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它常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含义深刻,引人思索。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寓言。

    2、口头复述寓言故事。

    3、问题设计:

    ⑴ 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要求学生紧扣课文内容。)

    ⑵ 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三、合作探究

    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消决定说明了什么?

    (结合现实生活中人民在获得利益之后的想法和做法。)

    (设计目的: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四、辩证思维

    是否拥有财产和幸福生活就一定会患得患失?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五、反思体验

    小组合作讨论并交流:

    你在学习和日常生活怎样对待成功与失败,荣誉和挫折?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六、实践巩固

    1、仿写:(感悟语言的优美,摘抄,划出优美语句。)

    例句:

    ⑴ 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喜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⑵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2、续写:

    有一天带面具的美和丑在海边邂逅,她们互相说:“咱们到海里去游泳吧。”于是她们脱下了面具,在海里游泳。

    过了一会儿,丑会到了岸上,带上了本来属于美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接着美也上岸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丑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所以,直到今天。

    七、总结

    学习寓言,我们要理解寓言的寓意,感悟人生道理。感悟寓言精美的语言。

    《人生寓言》教案篇4

    从这一期起,本刊(《中学语文》)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幸;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 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 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

    《人生寓言》的执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这里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采,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

    执教:常红艳

    一、设疑导入  ,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师  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生1  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  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师  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肖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肖伯纳的名言导入  ,新、巧,可谓一石三鸟: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师  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  狐假虎威、丑女效颦。

    师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生3  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  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  那么从“丑女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  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师  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丑女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  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言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  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的故事呢?

    生1  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了那

    个慷慨的决定。

    师  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  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师  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y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  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  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还用了成语,富有文采。

    生5  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师  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师  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  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  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同分享。

    生9  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师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生10  我认为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因为白兔一则没有能力去保卫财富,生怕别人抢去偷去;二则有了私欲之心便不会真正拥有。所以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实力,有没有私欲。(同学们热烈鼓掌)

    生11  我不赞成。白兔得到月亮后如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就不会产生得失之患。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平常心。(生点头,长时间鼓掌)

    (点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形成争辩,第一次进行多角度地解读。)

    师  刚才同学们思想两相砥砺,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阅读本身就是你与作者的对话,你与同学间的对话,你与老师的对话。在读这则寓言时,我想到了“戒贪”,由此我还联想到放弃也是一种美。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徒增烦恼就不如没有。而这也正可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从寓言中读出很多理趣来,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读了《白兔与月亮》,我们再回头看一看肖伯纳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见解?

    (点评:师生同读同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鼓励学生质疑探究,重新解读寓意。)

    生12  我现在能理解“得到了心爱的东西”有时不一定就是好事。不过,现在我对前半句话又发生了疑问:“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就一定不幸吗?

    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么请大家带着这一新的问题用读第一则寓言的方法来自读《苦难的王子》。

    (点评:第二次多角度解读,翻出了新意,同时又生发出新的问题。自然导入  第二则寓言。)

    (生自读《苦难的王子》)

    师  下面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交流各自的读书收获。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

    生13  这个寓言讲述的是一个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能够顽强面对厄运的故事。从这一故事中我们悟出了两个道理: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身上;二是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面对。

    生14  我们这一组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我们感觉到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点评:由“学会”走向“会学”。)

    师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还有句歌词也是鼓励处于逆境中的人们要充满希望,你会唱吗?

    生15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

    便便成功。”

    师  这样的才是真英雄。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吗?

    生16  贝多芬耳聋后仍“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

    生17  司马迁遭受宫刑摧残仍坚持不懈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生18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是一个盲人;但她以顽强的意志给她的创作带来光明,给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光明。

    (点评:外联生活,三次强调课外积累。)

    师  大家所举事例很有说服力。真可惜,我现在不是处于逆境,所以我成不了名人。说到此,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9  我又有了新的问题:是不是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厄运的人又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师  你说出了我的困惑。谁帮我解答?

    生20  落难之后不一定能战胜脆弱,也有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的。要培养坚韧的意志,我们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炼自己的意志。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需坚韧的意志,是可锻炼人的。还有遇到了难题,要静下心来攻克学习上的堡垒,又何尝不需要坚韧的意志?

    (点评:学生自己质疑探究,第三次多角度解读。)

    师  体会深刻。通过大家的讨论,现在再看肖伯纳的那句名言“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你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生21  “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也未必是一种不幸。

    (点评:温故而知新。第四次多角度解读,又翻新意。)

    师  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幸与不幸,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正确对待。请你说一条关于“得与失”的名言熟语以自勉。

    生22  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生2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生2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生25  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英国谚语》

    生26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论厄运》

    (点评:四次强调课外积累,交流名言,相互勉励。)

    师  是啊,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如果单从占有的角度看,“没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以创造、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未得”、“已得”,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请你将肖伯纳的这句名言进行改写,然后送给你的朋友。

    生27  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追求、去创造;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点评:第五次多角度解读,创造性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得以体现。)

    四、运用留白,激发学生课外乐于探究

    师  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袋子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还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迪智慧,让思想活跃。如果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神奇的东西,想感受这座桥梁是何等的奇特,想知道那把钥匙是怎样的巧妙,那么请大家课后去阅读周国平的另三则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孪生兄弟》、《执迷者悟》和《抉择》吧,去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吧。

    (点评:运用“留白”作为结尾,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将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

    与教者的对话

    史  在诸多的来稿中,我读到了、或者说发现了你的教学案例,有清风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以为,读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是一种享受;而你的教学案例,也一样地给我带来愉悦。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样理解寓言教学的。

    常  传统教学中人们对寓意的理解比较单纯,一般都局限于原作的寓意或局限于教材与参考资料所提示的寓意,认为寓言仅仅是一种比喻形态,一个故

    事仅仅提供一种道德教育。过去教寓言往往偏重于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而忽视思维素质的开发。这种局限于单纯寓意的寓言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史  我很欣赏你领悟寓言寓意的看法,十分独到,很有价值,这是解读寓言(当然也是解读文本)的一个全新的视点。对传统教学规范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也是新的挑战。那么,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到多角度的解读寓意的环节中去的呢?

    常  谈两点:

    1.解读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解读过程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丰富的寓意。尤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就是阅读本体,从寓意中我们可以读出许多的“自我”,因为“寓言说的就是你呀”,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应局限于某一种解读。寓言内蕴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在解读中以喻体为中心,思维就会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创造。

    史  探究式的教学,是你教学的主导理念,但同时,你的课又有真正的语文味儿。你导入  课题的第一句话就打动了我,不同凡响。我赞成点评者“一石三鸟”的评价。以肖伯纳的名言贯穿教学始终,潜移默化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于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你肯定有周密的教学设计和思考,就此谈谈你教学的构想好吗?

    常  在教《人生寓言》时,首先,我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填鸭式局面,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其次,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寓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原作的惟一寓意和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这点在课标中也有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第三,寓言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往往是由一个故事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所以寓言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有别于传统的空洞说教式,其目标的实现是自然地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 之中。另外,寓言的寓体是生动简明的故事,正好适合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而寓言丰富的寓意也正好引导孩子开始思考人生。

    史  谢谢!欢迎继续为本栏目写稿。

    《人生寓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加强理解表述的正确性。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

    对寓言含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人们做事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伴随我们的今生今世。我们应当怎样面对“得”与“失”呢?周国平的《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就给了我们一个启迪。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外国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我国的寓言多存于《庄子》、《韩非子》等。

    二、词语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检查预习,落实词语教学。

    附补充的重要词语:

    1、正音:皎洁(jiǎo)心旷神怡(kuàng)(yí)

    2、释词:

    慧心:这里指智慧。

    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开朗。怡,愉快。

    举世无双:整个世上没有第二个人可以相比。举,全。

    迭生: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迭,屡次。

    三、整体感知

    1、听读。

    2、学生朗读。

    3、讨论发言。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

    问题组: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复述课文)

    2、找出寓言中的主题词。──“得失之患”。

    四、研读赏析

    1、研讨赏析:

    出示问题组,学生讨论,教师略加点拨:

    问题组:

    1、白兔的赏月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有关词语。

    前:“尤爱”、“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各具风韵”

    后:“一扫而光”、“紧张不安”、“惟恐”、“心痛如割”

    这是对比的写法。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的变化?

    她“得”了月亮,“失”了乐趣。

    ──白兔拥有了月亮后,把它当作私有财产,害怕失去,因而紧张不安,产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失去了赏月的乐趣。

    3、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2、感悟语言:

    ⑴体会词语的精美。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悠闲)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有)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请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句中加点词能否换成括号内的?为什么?

    “闲适”是清闲安逸的意思,比“悠闲”更能反映出白兔的无忧无虑。而“绷”的强度更甚,充分体现出白兔患得患失的心态。

    ⑵体会句子的精美。

    对称。如:“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五、拓展延伸

    1、试想一下,是否“一无所有”就心安理得?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以上各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指正。)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读一读,写一写”有关练习。

    2、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白兔和月亮》告诉我们:面对财富、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办?不仅如此,大家还须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周国平的另一篇寓言《落难的王子》,体会它给我们所带来的警示。

    二、词语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检查预习,落实词语教学。

    附补充的重要词语:

    1、正音:

    禀告(bǐng)掳(lǔ)

    2、释词:

    禀告:向上级或上级告诉事情。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三、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朗读。

    3、讨论发言: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讨论:

    问题组:

    1、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2、“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线索人物,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四、研读赏析

    1、研讨赏析:

    预设问题组,学生解答:

    ⑴王子落难前后的性格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王子开始时性格很脆弱,多愁善感,后来他经历了厄运,并且没有被厄运吓倒,挺了过来,从而变得坚强起来。

    ⑵“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都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⑶“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①王子听到天灾人祸的消息时。

    ②“我”听到王子的遭遇时。

    ③后人见到“我”遭受厄运时。

    反复出现,构思奇妙,耐人寻味,揭示了这种故事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2、拓展反思:

    从生活中举出实例,说说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自己坚韧的意志?(学生讨论,教师及时指正。)

    参考: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如长跑并非厄运,但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坚强,战胜脆弱。

    五、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学生自由评说,教师适当点拨。

    六、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的两篇寓言,分别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确立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就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少于800字。

    《人生寓言》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则故事。

    2、学习故事《牧童和狼》、《蝉和狐狸》,能结合课文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故事给予的丰富而深刻的寓意。

    3、选择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预习反馈

    1、小组交流:你解决了预习作业中的哪些问题?

    2、小组交流: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小组内先试着解决,再大组交流。

    合作探究

    一、读故事《牧童和狼》,想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1、牧童开始大叫“狼来了”的目的是什么?

    2、村民们开始怎么做的?几次受了骗后会想什么?说什么?他们态度为什么前后不同?

    3、牧童前后两次大叫各是什么心理?(练读句子)说谎的结果怎么样?

    4、生活中遇到像牧童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学语文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书本,超越书本,从语言文字中解读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5、练读这个故事。

    二、读故事《蝉和狐狸》、《狐狸和乌鸦》,比较这两则寓言有哪些异同?乌鸦为什么受骗,而蝉为什么没受骗?。

    1、这两个故事中,狐狸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2、蝉为什么没有受骗?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品读。

    3、为什么乌鸦会上当?结合寓意,谈感受。

    4、你遇到过或听说过像狐狸这样的人吗?你会怎样对待这样的人?

    5、练读这个故事。

    (学习建议: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在读书的基础上思考故事的相同点,再深入到每一个故事中,紧扣课文语言,在语言的比较中走进人物内心,联系生活,找到不同点,丰富感知,领悟寓意。)

    三、选择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当堂检测

    1、《牧童和狼》这则故事中,牧童第一次大叫时的心理是,狼真的来了后,他大叫的心理是。

    2、《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受骗是因为;《蝉和狐狸》中的蝉没有受骗是因为。我们从这两则寓言中懂得了。

    知识积累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狐假虎威兔死狐悲鸡鸣狗盗蛛丝马迹杯弓蛇影亡羊补牢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花言巧语

    (重点推荐: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使自己的知识更为丰富。)

    学后感言

    学了这三则寓言故事,我最想说的是

    课后作业

    一、阅读《伊索寓言集》,完成以下的习题。

    1、《伊索寓言集》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如、、。其中我最兴趣的一个故事是,它主要讲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2、我知道了《伊索寓言集》的作者是(国家)的一个奴隶,生活在(时间),是个编寓言故事的能手。

    (重点推荐:我们要利用语文课本,由精读到博览,由课内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以拓宽阅读面。)

    二、(选做题)找一找生活中的“撒谎”小故事,试着写一令自己反省的短文,注意学习寓言的语言之简洁美、内涵美和语句美。(另附纸)

    《人生寓言》教案篇7

    【指导思想】

    1、强调理解表述的准确性。

    2、反复练习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教学步骤】

    一、看导语默读课文

    二、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审美 风韵 闲适 窖 身世 泯 厄运 慧心 皎洁 正色 归属 禀告 得失之患 心旷神怡

    三、朗读

    四、内容研讨

    1、研讨方法:提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通过研讨,求得准确的理解。

    2、问题设计:

    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大家有没有不同看法?

    通过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构想,想想这一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如果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你有没有不同意见?

    五、语言运用

    1、 独具审美的慧心。

    2、 皎洁的月色。

    3、 无忧无虑的嬉戏。

    4、 心旷神怡地 。

    5、 不愧是 的行家。

    6、 各具风韵。

    7、 举世无双。

    8、 一扫而光。

    9、 闲适的心情。

    10、 乌云蔽月 。

    11、 心痛如割。

    12、 险象迭生。

    13、 心未泯。

    六、朗读

    七、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