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2023年度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7篇

    时间:2023-10-01 16:24:11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新课改强调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材内容,恰当使用游戏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7篇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篇1

    新课改强调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材内容,恰当使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讨论。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协作能力

    在参与英语课堂游戏中,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1]。另外,譬如角色扮演类等需要众多学生参与的英语游戏,对于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游戏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与他人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

    (二)培养思辨能力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游戏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良好的思辨能力。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参与到游戏当中,并使其学会在游戏中主动获取和积累相关知识,而教师只充当“知识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帮助。

    (三)提升学习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其中既包括词汇等理论知识的积累,也包括英语拼写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如带领学生依照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紧扣教学内容

    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首先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挑选出适合编排成游戏项目的教学内容,进而结合当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游戏形式实施游戏教学法。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的Colours Lesson 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转盘游戏的形式完成颜色词汇的教学。在该游戏当中,教师需要事先在转盘上设置若干颜色,之后不同颜色的外围部分标注与之相对应的颜色单词卡。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计时比赛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词汇卡放置在正确的颜色当中。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加深对颜色单词的理解与记忆。

    (二)结合教学难点设置游戏

    熟练运用句法、句型等知识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讲授这些知识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游戏教学法[2],设置相关的游戏,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在一年级上册的 Numbers Lesson 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小学生准确理解和记忆英文数字,可以通过将英文数字编排成深受学生欢迎的歌谣并配以相应的手势动作,使得学生在边说、边唱、边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英文数字的认识和记忆。

    (三)利用游戏进行练习巩固

    在小学英语教学进入练习巩固阶段时,教师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将以往枯燥、乏味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Body Lesson 一课中人体各部位的单词时,可以组织学生玩猜词抢答游戏。即教师随意指出身体的某个部位,要求小学生快速准确地说出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并将其拼写出来。利用这一游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得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其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3]。

    (四)有效把握游戏进程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教师要始终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尤其是要对游戏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游戏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其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作用。另外,教师要科学组织和管理游戏时间、学生参与游戏过程中的纪律等,并及时引导学生从游戏中获取相应的英语知识,进而避免学生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游戏上而非英语学习的情况发生。

    三、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知识设置游戏,在练习巩固中融入游戏,并有效把握游戏进程,促使游戏教学法发挥真正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彤彤,马秀峰,张明娟。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xx(1):90-93.

    [2] 陈芝英,林珊珊。基础英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运用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8):118-119.

    [3] 姚雅丽,凌茜。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4):102-105.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篇2

    一、“审美与快乐”式小学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审美与快乐”,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为目标,通过用音乐自身的美,来感召学生和熏陶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当中的美。同时,我们通过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对音乐进行感受和探索,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在交往以及活动当中的具体需要,并且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审美与快乐”的主要特征包括:1.主体性,小学的学生是我们进行“审美与快乐”教育的主体;2.审美性,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3.愉悦性,我们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4.创造性,注重对于小学生创造性的激发;5.综合性,教学中我们讲究音乐、舞蹈和歌曲的三位一体更好的让学生系统的了解音乐。

    二、“审美与快乐”教学的实施方式

    在“审美与快乐”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严格的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进行实施,其指标主要包括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把握。

    (一)操作的基本原则

    1、体验性原则

    在音乐教育当中,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采用播放一些世界著名曲目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我们在进行音乐播放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创造一些与之相关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从中体会到音乐的意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快乐性原则

    小学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的教学,这样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无疑具有十分巨大的帮助。

    3、个性化的原则

    在进行教学的内容选择时,我们还应该充分的体会到小学生在性格以及性别上的具体差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照顾到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

    (二)在进行名曲欣赏的过程当中怎样推进“审美与快乐”

    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审美与快乐”的结合体,我们通过进行名曲欣赏的方式,来进行“审美与快乐”的贯彻实施,是我们进行音乐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途径。笔者结合自己数年的教育经验,在进行名曲的教学过程当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体验式的感悟

    小学音乐教学的最主要核心就是为了加强小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的审美观念,而要想加强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首先就要加强学生的体验,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以加强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为主要基础,同时通过课堂来加强小学生的审美经验累积。在加强小学生音乐审美的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程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以课堂教学歌曲《顽皮的小杜鹃》为例,首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创设一个具有春天生气盎然的意境:“当我走在草地上漫步时,这时候突然传来很清脆的歌唱声,仔细一看原来有一只杜鹃鸟,它在做什么?这首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啊?它的歌声是怎样的?谁能够听出来啊?”。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想象中加深对于音乐的了解与记忆。其次,让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交流对于音乐的理解、发现与探索。这样的教学由于更加的自由而且快乐,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喜爱,而且在此过程当中学生还能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

    2、合作的学习模式

    所谓的合作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在具体的音乐活动当中我们主要采用小组交流合作与集体交流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主要包括:交流、讨论等。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时,首先,通过完整的音乐欣赏来导入教学。其次,让学生在绘画板上各自以线条表现各段落。再次,小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探索的线条,讨论出共同方案并记录在绘画板上。第四,各组分别介绍本组的设想。第五,分组游戏。各组小学生边听音乐边想像音乐所表现的情节,讨论如何创编游戏,并自行分配角色、布置场地、选择适当的道具即兴合作表演。

    三、“审美与快乐”教学实施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快乐的情绪态度,提高学生在活动当中的参与意识

    实践证明,实施“审美与快乐”式音乐教育后,小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态度有了显著的差异,尤其音乐活动中小学生所表现的快乐感、主动性以及专注性等方面。在选材、组织中注意小学生性别、个性、能力等的差异,注重为各种儿童提供多元的选择空间,他们对音乐的排斥感明显降低,开始喜爱并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

    (二)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音乐能力

    实施“审美与快乐”式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尤其是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想像与创造等能力。通过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观察力、洞察力与想象力,小学生可以明锐地感觉到教学中所用音乐上的细微变化,对于音乐的想象也颇为大胆丰富。

    四、结语

    小学的音乐教育本身并不是所谓的精英教育,而只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音乐审美的提高以及对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因此我们在此过程中更多的采用“审美与快乐”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更好的满足学生在情感上以及心灵上的需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篇3

    【摘 要】美术教育的定义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可见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素质,也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上。

    【关键词】美术教育 素质培养 智力发展

    一、课题的依据及指导思想

    1、《美术教学大纲》明确了美术教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并要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审美修养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上。在教学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进行简单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学,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美术教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2、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把艺术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这是美术教学的革新。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3、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素质如何,与其本身智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智力,包括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几方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有着共识,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寻找种种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儿童身心和各种感官,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

    二、课题的实验和策略

    1、遵循四大原则,开展教学实验。美术教学除了遵循教育学提出的教学原则外,根据美术学科特点以及目的任务和教学规律,还提出四项原则:

    ①审美原则,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区别美与丑的能力,通过参与学习逐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保证。

    ②直观性原则,重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深入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③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美术双基,通过参与实践,大胆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眼的观察力、脑的思维力、手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运用。

    ④创造性原则,这是研究的重点,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艺术教育贵在创造,艺术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性的有造才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襄括世界。”从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联想,提倡独创精神,加强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2、大胆改革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开展第二课堂,依“纲”还需靠“本”,我们使用的美术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体现了美、新、活三大特点,有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课程内容安排时,我们作了一些调整,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及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学生对家乡增进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使他们学会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学校,还增设了陶艺、电脑美术等课程。各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美术技能往往是在活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坚持开展第二课堂、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发掘,综合素质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

    3、实行开放性美术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平等,尊重个性,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各自的专长。课堂教学力求“教”与“学”的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

    面对21世纪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发展和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校园网络化。要使自己不掉队,与时代同步,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前段,我们绝大部分的美术教师已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试,促进了大家的计算机学习,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有关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根据教学教学的需要,设计制定相应教学课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新的学年,我们在安排教研活动时,就注重开展有关美术CAI课件设计制作的讲座学习。同时也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踏踏实实为美术教育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贡献。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篇4

    一、小学高年级德育教育的改进

    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的直接经验积累。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们互帮互助,在学业上相互辅导、监督;分组进行劳动体验;维护学校安全卫生;为低年级的学生做好榜样等等。学生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别人,从中收获快乐、经验,我们的德育教育得以完善的实施。

    二、小学高年级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来看,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生成到发展成长的。事实上,思想道德是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是在体验实际的生活中得到丰富、扩展和升华的。

    1、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到初中去学习、生活,学生们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然而,他们的生活实践、生活经验还是很欠缺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带领高年级的学生走出学校,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在我们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社区,去发展实践能力、获取直接的社会经验、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在自身的实践中,思想品质会得到完善,德育意识会有所提升。我们安排学生们进入社区“清理小广告贴”,在清理的过程中,不仅美化了社区的环境,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解小广告的危害,使学生们有社会公德的意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到社区去慰问老人,打扫社区卫生等等,使得学生们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逐步培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喜欢玩的,喜欢参加活动的。我们把德育教育与活动结合起来,就会受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我们可以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讲座,讲述有关博爱、责任心等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可以组织辩论赛、征文活动,可以组织社会公德调查活动。

    三、结语

    总之,我们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应当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对学生们的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分析,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的思想品德加以关注。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篇5

    课题名称: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研究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就是把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写作,语文常识三部分按一定的要求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各单元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几个单元构成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全套中学语文课本又构成一个深入浅出,符合大纲规定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学语文单元教学应树立单元整体观,培养各种技能,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正确布点,灵活运用。

    语文单元教学是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并得到了广大专家和教师的认可,语文单元教学符合当今社会讲究效率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单篇教学相比较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首先 单元教学将相同文体的文章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利于加强语文教学的系统性,贯彻了教材编排的意图,突出了重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反映知识的系统性。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把单元课文里的一篇或两篇作为精讲课文,即所谓的“举一”然后剩下的课文由学生去自读,即所谓的“反三”把单元中的几篇文章进行思想内容,结构特点,语言运用等方面比较出异同点,这样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再次,采用单元教学,可以进一步搞活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单元组合方式的多元性,教者可以在着眼单元教学整体目的前提下,灵活机动的指导下,确定本单元各部分内容的重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大限度地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

    综上所述,单元教学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与课题相关的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沿水平: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关于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1980年8月25日,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霍懋征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我怎样在一学期教九十五篇课文》一文,其中介绍了他的高效率教学经验,其经验归结为三条:精讲;课堂上多练;合理地组织课文。而他所说的“合理地组织课文”实际就是单元教学法,它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此后不久,朱绍禹教授就撰写文章高度赞扬了霍老师的教学经验,他从理论上论证了单元教学的可行性。正是从那个时候起,被“遗忘”已久的语文单元教学重新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此后单元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趋活跃、深入,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地发表研究文章,各种不同类型组合的单元教学方法相继问世,如钱梦龙的“自读、教读、练习、复读”单元教学法,黎世法的“五步三课型单元教学法”;张沛元的“二单元四步教学法”;万兴厚的“比较归纳教学法”2007年林海鵃提出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单元教学构想,2008年江鹏峰的浅谈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原则2009年徐丽君的论语文中考复习的单元重组等等,均为其中之卓有成效者。

    以上这些成就对语文单元教学的研究可以说是很详尽并且可以说是成就颇高了,也为语文单元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前人的研究方向多是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入手,对语文单元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讨论。但是所谓教学就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学生才是这个过程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接受程度上,而单元教学实行这么多年来,只有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并没有感觉到现行单元教学和以前的单篇教学有什么区别,并没有认识到单元教学的优势和意义,我的论文力求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就如何使学生了解接受语文单元教学这种方法,从被动转为主动,进而在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之后,能主动的进行自读课文的学习,进而真正的实现单元教学的意义。

    三、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新颖性: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研究

    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解决的是关于“中学语文单元教学”中学生对语文单元教学的认识理解程度及教师对学习环境空间的开放和如何深入有效的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实施语文单元教学。

    本文分为两个大部分,是按照以下程序来行文的:

    首先:阐释语文单元教学的内涵,让大家对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有一个理性上的认识,了解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前沿水平,结合当前的教育制度的现状,发掘中学语文单元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从学生对单元教学的理解以及应用的程度入手,讨论应如何使学生理解并自主进行单元学习,教师应如何克服应试教育,真正的实现语文单元教学的优势,和教师对学习环境空间的开放。

    最后:联系实际分析当代语文单元教学的发展前景。

    新颖性:

    以往关于这一命题的研究多数是从理论上从教师的角度入手,来研究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原则,方法及发展前景,而本文不仅从理论上和教师的角度分析语文单元教学,还联系实际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语文单元教学的特点及优势进而乐于接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语文单元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研究的基础及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基础

    1、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积累,以及对“教师学”,“教育原理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课的重点研读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比较完实的专业知识。

    2、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较充分见两年来对单元教学的研究,尤其是在语文新课改的带动下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很多,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准备还可以通过过刊室,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

    3、研究时间较充裕。

    4、能得到老师的帮助。

    五、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和进度: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比如通过对前人资料的分析与综合,对新课改后的大纲的分析与归纳等。

    (二)步骤

    1、收集相关材料,通过图书馆,过刊室,期刊网以及上网等途径搜集相关材料。

    2、阅读材料,对已占有的材料进行分类阅读,找到侧重点。

    3、研究资料,把握与课题直接相关的资料仔细研读思考。

    4、撰写论文,确立基本论点。确定基本思路,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三)进度

    1选择开题:11月6日——12月1日

    2开题报告:12月2日——12月15日

    3提交提纲:3月3日——3月10日

    4完成初稿:3月10日——5月20日

    5修改定稿:5月20日——6月12日

    六、预期成果形式及提交时间:

    (一)预期成果形式:学士学位论文

    (二)提交时间20XX年4月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篇6

    【摘要】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穿插讲解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学生在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之后更能够了解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避免在运动中受伤、避免体育运动的盲目性、使学生在运动中能够做到合理、科学、高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目的。

    现代科学证明,要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须使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疾病的预防和体育锻炼相结合,忽略了任何方面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当前中小学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学现状

    第一,中小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率总体不高。根据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我国普通小学的体育卫生课程教学计划规定,一二年级规定为每周5学时,三四年级规定为每周6学时,五六年级规定为每周8学时。从实际调査来看*我国小学的卫生保健课与国家规定的16学时相比差距还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中小学大约只上2学时的理论课,内容为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课的目的任务,再有1学时为风雨教材,内容为体育明星的故事及大纲中规定的其中一项教学内容,卫生保健课大约只有1学时,实施好的学校可能多一两学时,而差一点的学校则1学时也保证不了。可知,普及率是相当低的。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初中部分相当于每周3学时,高中部分相当于每周2学时。而在卫生保健教育与实施方面,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均为12?14学时,这里还包含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可见,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总课时除去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大约只有18学时。有许多学校只考虑升学率,可能每学年只有一两课时,差的学校可能1课时也保证不了,而高中部分,学校升学率抓得更紧,情况更糟。

    第二,教育职能部门还需切实督促学校落实教学大纲要求。现实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虽然对各级学校和下属各部门下达了有关体育教育的文件,但并没有对各级学校和下属部门进行全面的核査,没有完全检査他们是否按文件的要求去做,或者说没有对那些学校和部门给予一定的压力,也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提供学生所必需的卫生保健知识。从而导致诸多中小学校根本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及有关体育保健知识的教学。

    第三,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尚未普及,许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常规管理,这就导致了许多学校只片面地注重升学率,任意剥夺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或者有的学校开体育课只是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而不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甚至在一些中小学的毕业班停止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更不可能重视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的培养。当然,也不可能去根据《体育法》的要求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四,体育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在教学中,由于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片面强调抓升学率,提高学生其他科目的成绩,对体育课形成一种若有若无的心态,随意支配,大大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部分体育教师即使有加强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诉求,也因为学校的种种规定和要求使体育教师自己放弃这一工作激情。再次,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的修养不够,存在一种混日子的念头,认为体育课还是以前那种“放散羊”的形式对体育课不负责任。诸多情况的影响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在理论课上不给学生提供有关的体育理论保健知识,在实践课中也不能提供必要的保健知识,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二、对策与措施

    第一,教育职能部门应加强体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卫生保健教育是全面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应尽义务。国家职能部门应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要求下属各级职能部门,亲自检査各个中小学所安排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科书、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学设施条件等方面,特别是卫生保健知识课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以及体育教师所掌握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程度更要进行认真的考核,要由面到点、有表及里地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另外,教育职能部门要制定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中小学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学大纲,同时指定国家统一的教科书,并适量增加体育卫生和生理保健知识,为小学生的体育基础课保驾护航,同时要对中小学进行监督"使规定能够落到实处。如制定大纲指定上课时间等,使卫生保健教育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并适合学生的需要;同时,应鼓励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教科书和选用教材 “一纲多本”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把卫生保健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第二,要加强中小学体育卫生知识的基础教育。建议对学校体育、卫生保健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成立学校健康组织,制定规章制度领导挂帅,由教育职能部门进行检査与评估,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培训,使体育教师对此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对体育教师加强思想意识教育,要使其对中小学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做好中小学校长的工作,要让校长认识到学生身体的健康远比文化课知识要重要的观念。学校应认真重视对学生的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由领导到教师、各级加强,做到以提高和普及学生的健康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必要的体育运动损伤,同时学会在运动损伤发生时及时进行科学的处理,真正做到教育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体育卫生保健课程在体育课中的授课比例。加大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比重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部分。例如,在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时,有些学生认为没必要。这时,应向学生阐明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适当举例指出不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会造成的损伤;在夏季体育教学中,应及时向学生传授预防中暑的常识,传授科学的饮水方法,加强游泳的安全教育等卫生保健知识,这样做都能收到好的效果;进行长跑教学时,结合长跑当中长出现的“极点”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极点”的出现和如何掌握克服“极点”的方法。

    三、小结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积极手段,卫生保健则是保护学生健康有效的预防措施,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共同作用于学生身上。各个中小学校应该在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督下,每个体育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认真地进行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更要重视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合理地安排体育锻炼和学习,使体育锻炼和学习都科学化、合理化。因此,中小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小学教育的论文选题篇7

    【摘要】

    目前,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还没有很好地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标准,导致学前专业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培养的幼师人才难以适应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学前教育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幼儿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创新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优秀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她们将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而目前这一专业的教学还没有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开放教育学前教育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幼师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乐学、会实践、会教,从而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

    二、强化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际操练等教学模式。

    1、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的选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案例教学法在多次实验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实施案例教学法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评价,调整考试方法

    课程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学前教育学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采用阶段性评价。如若结合课程的实践性可采用的课程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调整改革眼前的考试法,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才智,下面就列举了几种考试方法:

    学生命题的考试方法,此考试法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学生首先要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然后再付诸于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采用学生自由命题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考试中学生的被动局面,内化了学生的知识。具体做法:

    (1)教师带着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此过程中要强调命题的范围、重点、题型、分值比例等。

    (2)根据全体人数,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组建一套完整的试卷,然后各组之间互相审核,进行整理

    (3)把修改后的试卷定为考试试卷,各组互换试卷进行答题,最后由原出题小组进行批阅,确定考试成绩。

    2、记录案例后的抽签考试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学前教育学所涉及的内容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两人一组,要求学生记录四个案例。

    (2)由各小组对所记录案例分别提出问题,以题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附上相应的分析见解。

    (3)最后把修改后的记录案例交给老师,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抽签考试。

    (4)案例记录小组评定成绩,教师进行监督和补充。

    3、小组合作的实践考试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见习机会,让学生对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不同阶段的实践内容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法及内容:

    (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创设一个符合幼儿特点的游戏结构,游戏结构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运用材料和色彩的独特性,对学生进行综性的评价合。

    (2)让幼儿表演游戏,此过程中要渗透合作学习的特点,并以此为考核标准。

    (3)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制玩具,玩具的玩法和教育功能要有相应的说明。

    总之,学前教育学的课程改革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主体性上,以实践性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詹道祥。学前教育学教学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对策[J]。幼儿教育研究

    [2]陈小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