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课改在线14篇

    时间:2023-09-16 15:24:05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课改在线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改在线14篇,供大家参考。

    课改在线14篇

    课改在线篇1

    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的持续发展。六个要素构成一个紧密关联的结构,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内容结构中不仅包含语言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能够促进学生心智、情感、终身学习以及态度和价值观发展所必须依托的学习主题和多模态的语篇内容。语言学习不再仅仅围绕语言这一符号体系展开,而要同步关注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与立德树人直接相关的主题和跨文化知识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态度和价值观。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按照三个基本级别提出具体要求,对各“级别+”的内容用“+”标识。可以看出,新版义教课标的分级体系适切性和灵活性都更强。

    课改在线篇2

    8月16日上午,通过视频直播方式,第六中学王丽娟老师和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们分享交流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经过三个小时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01

    关于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02

    关于课程理念

    1、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

    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

    2、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

    遵循外语学习规律,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实际,充分考虑学习条件、学习时限和学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建立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分级体系,由低到高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课程以分级体系为依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定起始年级和学习内容要求,灵活安排教学进度。

    3、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英语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

    4、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战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5、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注重引导教师科学运用评价手段与结果,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反思教学行为和效果,教学相长。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6、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03

    关于课程目标

    新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考查的重点从“单纯课堂场景下英语知识的习得情况”转向“在实际生活场景下英语运用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并且一定要围绕明确的主题,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不是哑巴英语,而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用语言,活学活用,学生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内涵,并且一定要表达使用出来。

    2、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文化意识不是单单指外国文化,也不仅仅只是中国文化,而是中外文化。突出强调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认识。在树立国际视野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

    3、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要求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强调培养逻辑性思维、辦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会“深度思考”。

    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不仅要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层面也应作为发展重点。这其中要求学生学会高效学习,做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04

    关于课程内容的变化

    新课标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

    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其中。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语言知识为语篇的构成和意义的表达提供语言要素;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语言技能为学生获取信息、建构知识、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提供途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提供具体方式方法。

    新课程标准从浅表性、碎片性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转向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下面我从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方面谈谈具体的变化内容。

    在语音上,不仅要学习其在语境中的表意功能,还要能辨识口语表达中的意群,根据重音、意群、语调及节奏等语音变化感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会查词典运用音标学习单词的发音。

    在词汇上,要通过辨识词根、词缀理解生词意义。根据不同语境会使用1600个单词进行交流表达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还要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的100-300个单词及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在语法上,要求初步意识到语言使用中的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能在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了解句子的结构特征,会在语境当中运用所学语法进行描述和说明。

    在语言知识上,会在社会情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并具有一定的语用意识,在交际情境中正确理解他人的同时,并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在语言技能上,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看”是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来理解意义的技能,除了使用传统的阅读技能之外,还需要观察图标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意义。

    在学习策略上,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管理策略。新增的元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计划、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学习过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新增的情感管理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动机,降低焦虑,保持自信,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积极表达,不怕犯错,训练抗挫能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学习体验。

    04

    关于教学的转变

    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教与学的全过程,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多样化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

    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及与目标对接的评价活动,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当中乐学善思,通过感知模仿、观察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动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增强学习的效能感,把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和素养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及时肯定其取得的进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自信。

    要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分析,明确主题的意义,提炼语篇的结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其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

    引导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先结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兴趣爱好给出具体的阅读清单。然后坚持精读和泛读、课内阅读和课下阅读相结合,把阅读任务整合到作业当中。制定课外读书计划,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通过开展阅读故事会、戏剧表演、读书分享等活动,将阅读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升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扩大阅读量和提升阅读兴趣。

    改进教学作业设计,作业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包括复习巩固、积累拓展延伸类和实践综合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朗读角色扮演、复述、书面表达、故事创编、调研采访、海报制作、戏剧表演、课外阅读等。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老师不仅关注学生作业对错,更要关注其成长进步的过程以及良好习惯和态度的养成,促使学生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更新理念,不断进步。在英语的课改之路上我愿秉承先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课改在线篇3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与课程标准由教育部正式发布。就在今年暑假,我县及时组织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深度解读网络培训”活动,这次培训正如“及时雨”般给全县教师以最新的、最权威、最前沿的理论引领与指导。

    我所参与的小学英语培训课程的辅导专家均来自本次课标研制组,所带来的培训内容精彩纷呈,既有理论内涵,又有实践关照,使我获益匪浅。短短几天的培训,我认真观看每一场讲座,有时因为工作等原因落下了课程,也及时通过回看补上。观看时,我都将专家的PPT截图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和继续揣摩。通过本次培训,个人有如下几点收获:

    一、所有课程的实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

    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均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通过课程实施,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回到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每个人需要自我反思各自的教育历程,在学科育人层面做得怎样。展望未来,在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又有何为。教师要摈弃“唯分数”的教学宗旨,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智慧实施和创新培育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离开实践的研究都无法深入高效地开展。

    本次培训中的专家讲座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在理论背后均有强有力的实践基础来支撑,从而更好地展现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论认知。尤其是北京团队的讲座更为如此。本人曾经于2019年在北京参加学科培训,也亲眼看到了北京市的高等院校的教授专家们不是高高在上地在象牙塔内研究所谓的理论,而是与一线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在实践中共同进步与提升。这样的研究是接地气的、是最求实效的,也是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只有课堂改变、教师改变,才有学生的改变,才会有课程标准的落实。如何将课程理念扎实有效的落地,关键就在于科学地实践、精准地实践和创造性地实践。

    课改在线篇4

    1、新课标重新界定了英语课程的性质。

    2022版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工具性是指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在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新课标优化了英语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2022版课标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而且较为详细地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程目标。

    3、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实施路径。

    首先,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次,积极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再次,强调通过探究主题意义实现语言学习与育人的融合;最后,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课改在线篇5

    8月16日上午,通过视频直播方式,第六中学王丽娟老师和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们分享交流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经过三个小时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01

    关于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02

    关于课程理念

    1、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

    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

    2、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

    遵循外语学习规律,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实际,充分考虑学习条件、学习时限和学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建立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分级体系,由低到高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课程以分级体系为依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定起始年级和学习内容要求,灵活安排教学进度。

    3、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英语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

    4、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战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5、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注重引导教师科学运用评价手段与结果,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反思教学行为和效果,教学相长。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6、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03

    关于课程目标

    新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考查的重点从“单纯课堂场景下英语知识的习得情况”转向“在实际生活场景下英语运用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并且一定要围绕明确的主题,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不是哑巴英语,而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用语言,活学活用,学生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内涵,并且一定要表达使用出来。

    2、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文化意识不是单单指外国文化,也不仅仅只是中国文化,而是中外文化。突出强调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认识。在树立国际视野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

    3、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要求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强调培养逻辑性思维、辦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会“深度思考”。

    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不仅要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层面也应作为发展重点。这其中要求学生学会高效学习,做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04

    关于课程内容的变化

    新课标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

    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其中。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语言知识为语篇的构成和意义的表达提供语言要素;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语言技能为学生获取信息、建构知识、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提供途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提供具体方式方法。

    新课程标准从浅表性、碎片性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转向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下面我从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方面谈谈具体的变化内容。

    在语音上,不仅要学习其在语境中的表意功能,还要能辨识口语表达中的意群,根据重音、意群、语调及节奏等语音变化感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会查词典运用音标学习单词的发音。

    在词汇上,要通过辨识词根、词缀理解生词意义。根据不同语境会使用1600个单词进行交流表达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还要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的100-300个单词及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在语法上,要求初步意识到语言使用中的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能在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了解句子的结构特征,会在语境当中运用所学语法进行描述和说明。

    在语言知识上,会在社会情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并具有一定的语用意识,在交际情境中正确理解他人的同时,并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在语言技能上,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看”是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来理解意义的技能,除了使用传统的阅读技能之外,还需要观察图标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意义。

    在学习策略上,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管理策略。新增的元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计划、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学习过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新增的情感管理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动机,降低焦虑,保持自信,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积极表达,不怕犯错,训练抗挫能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学习体验。

    04

    关于教学的转变

    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教与学的全过程,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多样化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

    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及与目标对接的评价活动,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当中乐学善思,通过感知模仿、观察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动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增强学习的效能感,把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和素养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及时肯定其取得的进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自信。

    要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分析,明确主题的意义,提炼语篇的结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其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

    引导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先结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兴趣爱好给出具体的阅读清单。然后坚持精读和泛读、课内阅读和课下阅读相结合,把阅读任务整合到作业当中。制定课外读书计划,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通过开展阅读故事会、戏剧表演、读书分享等活动,将阅读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升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扩大阅读量和提升阅读兴趣。

    改进教学作业设计,作业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包括复习巩固、积累拓展延伸类和实践综合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朗读角色扮演、复述、书面表达、故事创编、调研采访、海报制作、戏剧表演、课外阅读等。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老师不仅关注学生作业对错,更要关注其成长进步的过程以及良好习惯和态度的养成,促使学生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更新理念,不断进步。在英语的课改之路上我愿秉承先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课改在线篇6

    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基于培养目标,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分为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缺一不可。

    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四个方面的有机融合,重视学生的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表达与交流等语言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判断,增加调适和沟通,提升感悟和内化等文化意识的提升,加强他们的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等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及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和意识的加强,进而为他们进行知识的储备和应用而赋能,使知识的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实现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内化与知识的表达和应用。

    课改在线篇7

    1、新课标重新界定了英语课程的性质。

    2022版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工具性是指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在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新课标优化了英语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2022版课标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而且较为详细地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程目标。

    3、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实施路径。

    首先,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次,积极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再次,强调通过探究主题意义实现语言学习与育人的融合;最后,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课改在线篇8

    读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深有感触,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把握好新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大胆地把新理念和新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通过本次新课标的学习,我领会到新课标中包含以下几种理念: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课堂要灵活开放。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改在线篇9

    新课程无论从教学观还是学习观都作了创新性的指导。提出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英语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度整合。学习新课标,其中有几点让我获益匪浅。

    一、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要求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渗透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以增加英语课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新课标强调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将主题和语篇置内,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意义探究为目的,将各要素建立起关联。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的主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再者,承载主题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的语篇也必不可少。这些语篇应取自真实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新课标也强调了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性。其中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比较文化差异,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国家情怀。

    二、分级标准改

    在旧课标中,英语课程分级为五个等级。新课标则调整为学段目标,各学段都设有相应的级别。值得注意的是,旧课标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能力没有明确要求,而新课标对低年级的学生有了明确的要求,设为“预备级”。同时,“一、二、三”出现了“+”级别,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扎实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提升,满足“+”部分的能力需求。

    三、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提高

    课标对于阅读部分一共提供13+3要求。同时,要求三至四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1000-2000词,五至六年级达到4000-5000词。旧课标中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段落中句子的逻辑关系”,而新课标则要求“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形逻辑关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很明显,新课标对阅读要求的字数变多,难度变大,突出强调了孩子对英语文章要有更深层的理解。因此,在平时对话课和阅读课中,老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清语篇中的逻辑关系以及背后的人文理念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到今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改在线篇10

    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基于培养目标,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分为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缺一不可。

    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四个方面的有机融合,重视学生的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表达与交流等语言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判断,增加调适和沟通,提升感悟和内化等文化意识的提升,加强他们的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等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及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和意识的加强,进而为他们进行知识的储备和应用而赋能,使知识的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实现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内化与知识的表达和应用。

    课改在线篇11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和时代的飞速进步,伴随着教育背景和现状的改变,新课标的颁布如及时雨一般,指导了教育方向,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困惑。新课标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且顺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2022年暑期,通过自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有幸聆听程晓堂教授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并且对比旧版课标,发现有以下变化,现做如下分享。

    1、课程难度等级变化

    2011年旧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等级。而新课标将课程内容等级精简为三级,每个级别都有个“+”号级别,这就意味着每一个等级的坡度更大。按照新课表原文的说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选择”。

    2、词汇量增加

    旧课标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词汇量为1600词,而新课标最高级别的词汇量是2000词,多出的400词,就体现出新课标的最高级别——“三级+”。

    3、阅读写作

    阅读写作要求增多,同时也新增三个“三级+”级别,这三个项目分别是:理解语篇中的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根据重复、解释和停顿,理解话语的意思;理解非文字资源或非连续性文本表达的意义,如图表,插画,广告等。这就意味着,新课标实行之后,对于学生而言,考察的难度上限提高了,也会从之前的考查知识点逐渐向考察综合运用能力、考察思维能力和考察思辨能力上转变。

    那么在改革变化的前提下,我们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变,是接下来我们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我来谈一谈我的想法。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在日常的英语课堂中,通过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有较强代入感的交际情境,就显得格外重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口语表达训练,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中参与训练。

    2、问题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

    设计教学情境要以“问题”为导向,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问题提出”的意识。设计恰当的、对学生思维有适当激发的“问题串”,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加强交际,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

    对于目前我国的国情而言,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使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过的词汇、句型、句法等知识都不能在生活中大量运用。而语言是一项技能,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减退,而且长期不使用,语言得不到操作和使用,必然不能融会贯通,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英语专业基础,有较准确的英文发音,能用英语组织课堂且引导和学生的语音语调。其次,积极发掘教材里的文化因素,设计有效的语言运用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合理的体验和理解语言的语用价值。

    4、合作融合,催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协作互助而形成的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它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它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2-6人为宜)。组内成员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检查者、记录员、资料员、操作者、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在合作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得到不断提升,学习优良的学生也不断获得自信。这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收获,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总之,《新课标》的颁布,结合“双减”的大环境,对于我们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育外化向教育内化的转变,将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课改在线篇12

    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的持续发展。六个要素构成一个紧密关联的结构,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内容结构中不仅包含语言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能够促进学生心智、情感、终身学习以及态度和价值观发展所必须依托的学习主题和多模态的语篇内容。语言学习不再仅仅围绕语言这一符号体系展开,而要同步关注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与立德树人直接相关的主题和跨文化知识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态度和价值观。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按照三个基本级别提出具体要求,对各“级别+”的内容用“+”标识。可以看出,新版义教课标的分级体系适切性和灵活性都更强。

    课改在线篇13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与课程标准由教育部正式发布。就在今年暑假,我县及时组织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深度解读网络培训”活动,这次培训正如“及时雨”般给全县教师以最新的、最权威、最前沿的理论引领与指导。

    我所参与的小学英语培训课程的辅导专家均来自本次课标研制组,所带来的培训内容精彩纷呈,既有理论内涵,又有实践关照,使我获益匪浅。短短几天的培训,我认真观看每一场讲座,有时因为工作等原因落下了课程,也及时通过回看补上。观看时,我都将专家的PPT截图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和继续揣摩。通过本次培训,个人有如下几点收获:

    一、所有课程的实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

    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均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通过课程实施,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回到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每个人需要自我反思各自的教育历程,在学科育人层面做得怎样。展望未来,在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又有何为。教师要摈弃“唯分数”的教学宗旨,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智慧实施和创新培育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离开实践的研究都无法深入高效地开展。

    本次培训中的专家讲座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在理论背后均有强有力的实践基础来支撑,从而更好地展现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论认知。尤其是北京团队的讲座更为如此。本人曾经于2019年在北京参加学科培训,也亲眼看到了北京市的高等院校的教授专家们不是高高在上地在象牙塔内研究所谓的理论,而是与一线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在实践中共同进步与提升。这样的研究是接地气的、是最求实效的,也是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只有课堂改变、教师改变,才有学生的改变,才会有课程标准的落实。如何将课程理念扎实有效的落地,关键就在于科学地实践、精准地实践和创造性地实践。

    课改在线篇14

    新课程无论从教学观还是学习观都作了创新性的指导。提出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英语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度整合。学习新课标,其中有几点让我获益匪浅。

    一、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要求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渗透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以增加英语课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新课标强调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将主题和语篇置内,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意义探究为目的,将各要素建立起关联。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的主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再者,承载主题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的语篇也必不可少。这些语篇应取自真实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新课标也强调了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性。其中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比较文化差异,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国家情怀。

    二、分级标准改

    在旧课标中,英语课程分级为五个等级。新课标则调整为学段目标,各学段都设有相应的级别。值得注意的是,旧课标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能力没有明确要求,而新课标对低年级的学生有了明确的要求,设为“预备级”。同时,“一、二、三”出现了“+”级别,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扎实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提升,满足“+”部分的能力需求。

    三、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提高

    课标对于阅读部分一共提供13+3要求。同时,要求三至四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1000-2000词,五至六年级达到4000-5000词。旧课标中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段落中句子的逻辑关系”,而新课标则要求“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形逻辑关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很明显,新课标对阅读要求的字数变多,难度变大,突出强调了孩子对英语文章要有更深层的理解。因此,在平时对话课和阅读课中,老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清语篇中的逻辑关系以及背后的人文理念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到今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