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2023年度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立意问题

    时间:2023-05-07 19:15:01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立意问题,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立意问题

    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的立意问题

     

     

    文章是传情达意的工具,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没有立意文章就会失去灵魂,立意不高就不可能成为好文章。对此,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卫”、“文主于意,意多乱文”,等等。可以说,有了好的立意,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才会有依据。

    那么,何为“立意”?依自己的理解,“立意”就是指作者在构思过程中,根据想要表现的情思、景致、事物、事件等题材,确立文章要表达的主旨、要揭示的道理。通俗地说,“立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串联整个句篇的主线。一篇文章,必以意串;
    无“意”之作,必定神情散漫、杂乱无章,只是词句的堆砌而已。

    怎样才能使文章有一个好立意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应该把握好四个关键字:

    一、“新”——跳出陈规,别开生面

    杜甫在《丹青引》一诗中这样写道:“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称赞曹霸绘画技艺高超,使失去光彩的图画重放光彩,后引喻另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在文章的立意上,同样也应有这样的追求。

    这里所谓的“新”,指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视野、提出观点见解要有新意,既可以是理论观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感情触点,也可以是基于更高站位而有新的视野、基于更新视角而有新的理解、基于更准切口而有新的发现,关键在于“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行文中,或运用逆向思维,道人之所未道;
    或独辟蹊径,发古今之新声,最终产生“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的效果。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

    比如,有位厅级干部关于年终总结写了一篇题为《秕子避之》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

    一年一度,无论是“丰园”还是“荒园”,是“饱粒”还是“秕子”,都要写出一份总结来。无论过程如何,“饱粒”的“总结”自是“好写”,而“秕子”的“总结”就会成为“问题”。接着又写道:秕子,要有“秕子心态”,看到自己的不足,自身的弱项、短板,甚至是漏洞,成长为饱粒的潜力、空间,知“秕”而后“饱”,找到向饱粒跃迁的方法和路径;
    饱粒,也要有“秕子心态”,不仅要防止骄傲自满、由“饱”而“秕”,而且要“饱”之又“饱”,永葆饱粒本色。

    这篇文章从“饱粒”和“秕子”这种自然现象出发,以此为引子,巧妙阐述了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因果关系,立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使人读后印象深刻、深受启发。

    二、“高”——登高望远,拨云见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唐初虞世南名作《蝉》一诗中的名句,其意是指“居高”而自能致远。拿到文章立意中来,“高”并非是唱高调、喊口号、讲大话,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认识具体的事物,把主题提到一定的高度并赋予其更深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骞有这样一个观点:“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
    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
    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这就启发我们,在文章的立意中,要站在政治哲学、历史人文的高度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善于从小事细节中探寻蕴含其背后的哲理和道理,绝不能就事论事、见子打子。

    比如,当代文学家矛盾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就是通过对白杨“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顽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等特点的描述,以此礼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

    再如,有篇关于纪律规矩的研讨发言,从《人民的名义》小说里一个细节切入,讲述了“高育良的两个学生送了他两块石头,一块是泰山石,学生侯亮平送的,泰山石敢当,笔锋遒劲;
    另一块是靠山石,学生祁同伟送的,据说开过光,到底儿却风化掉了”的故事,由此引申出“石头里有人格,石头折射党性。泰山石充满了担当,靠的是自己,满满都是党性。靠山石充满了欲望,把别人当做自己的政治资源,党性丧失殆尽。党员干部应怀抱泰山石,不倚靠山石”的观点。

    三、“奇”——剑走偏锋,另辟蹊径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应奇势迭出,最忌平坦无奇。就文章立意而言,所谓“奇”,就是给人以出乎意料、眼前一亮之感。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章立意时,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巧于挖掘的妙手,能从易被人们忽视的“边角”中搜寻素材、加工提炼,进而形成自己新奇而独到的见解,从而收到尺水兴波、出奇制胜之效。

    比如,有篇题为《光头强为什么可以收快递?》的文章,就是从成人不太关注的《熊出没》动画片切入,进而阐述了如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通末端物流通道、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和观点,使人感到既新奇又好奇,极大激发了受众的阅读兴趣。

    再如,有篇题为《我们拒腐的天然屏障》的研讨发言,巧妙地从地形对战争的制约和影响的角度切入,进而引申出党员干部应从“胆子小一点、自警多一点、择友严一点、嗜好少一点、心肠硬一点、算账精一点”六个方面,守好拒腐的天然屏障,令人心头一颤、拍案叫好。

    四、“真”——将心比心,融入感情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真”是文章的价值源泉、生命力所在。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唯有“真实、真心、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正所谓,文无真便是空谈、武无真则成绣腿,科学无真则是迷信、信仰无真便成“两面”。

    这就启发我们,在文章的立意中,必须把“真”作为生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心实意,写出真知灼见,切忌大话、套话、虚话满天飞,虚头巴脑、生硬枯燥地说事论理。否则,很难逃脱被人“弃之如敝履”的结局。同时,要有代入感,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以真情去打动别人,而不是矫情有余、故作姿态。这是文章具备感染力的根本所在,无论理论文章还是文学作品皆是如此。

    比如,有位厅级领导干部在题为《是芬芳,就应当流香》的讲话中这样写道:

    从过去到现在,我相信没有人会觉得屎应该更臭,我也相信人们一定会认为花应该更香。对应该把事情做好的人,而没有把事情做好,自然批评的更加严厉。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好,为了更好,你更好,我更好,大家更好!就是为了我们的事业,我们共同的事业更好!对越是亲近的人,越觉得应该做的更好,更加出色,当恰恰又没有做好时,自然也就批评的更加严厉。”“如果我批评了,严厉的批评了,能够推动你的工作,推动我的工作,推动我们共同的事业,我就会打心眼里觉得,这值了!批评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我批评了,严厉的批评了,依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你觉得憋屈,我也会觉得憋屈,你觉得不值,我也觉得是不值。如是,怨我,不怨你!因为,终究这是我的错!如果你是一朵花,就应当流溢花香。如果你是一坨屎,就一直臭下去……

    这段话,虽然不那么好听,甚至有些刺耳,但字里行间却体现出一个“真”字,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还有一位领导干部在题为《你们,远航高飞;
    我将,原路返回》的离任讲话中这样写道:

    告别之际,脑海里泛起的,都是那些真正刻骨铭心的事。人的一生,所谓的刻骨铭心,一般两种,一曰爱情,二曰生死。爱情之所以刻骨铭心,缘于你与人性的反抗,或者叫你与你自己的反抗,在随性而为、纵情而作与纲常法度之间你来回挣扎,世上的抗争,唯自己与自己的抗争最是摄人心魄,足以取人性命。而生死之所以刻骨铭心,则是因为你与天地反抗,总想活着,不想死去,但又不得不死去,在巨大的悲观面前,所有的抗争就显出了奇特的悲壮。弘一法师最后留下的“悲欣交集”就是因为直抵生命的本质和真相,让多少人恸哭流涕。所以,真正的刻骨铭心,往往都与反抗相关。这两年工作中,为什么让我们刻骨铭心,就因为我们一直处于一种抗争的过程当中,我们与困难抗争,与问题抗争,与压力抗争,与天气抗争,与环境抗争,与时间抗争,与不良现象抗争,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常讲的奋斗……

    这段话饱含真情、满怀深情,用走心暖心的话语,阐述了与同事的不舍之情,字句之间充盈着一股“真气”,使人深受触动,为之感伤不已。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