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文档大全 > 正文

    达茂联合旗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

    时间:2023-04-19 08:10:06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达茂联合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十一五”时期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达茂联合旗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达茂联合旗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达茂联合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旗政协的支持监督下,旗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依托资源优势,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坚持“工业立旗、三产拉动”和“三个集中”工作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们深入实施“提升工业,带动城乡一体;搞活旅游,做大口岸经济;构建‘两型’,实现富民强旗”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不动摇,坚持绿色生态和安全稳定“两个屏障”一起建,坚持“三化”互动,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坚持“五个贯穿始终”工作方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旗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全面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生态逐步好转、民族团结和谐、边境安宁稳定的大好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全旗经济在较高平台上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8.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9亿元,年均增长25.4%。财政收入由5.68亿元增加到15.4亿元,年均增长22.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2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7倍,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4:61.6:26调整为2010年的8.8:69.7:21.5,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38.2%,提高13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五年新增公路里程1040公里、铁路里程85公里,苏木镇全部通油路,嘎查村全部通公路。建成3个110千伏、4个35千伏变电站,年均供电负荷达到7.45万千瓦。生态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围封禁牧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11.3%,项目区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35%。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主要控制指标完成包头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018元增加到2010年的21485元,年均增长14.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4095元增加到7300元(2010年牧民人均纯收入5583元),年均增长12.5%。累计投入18.3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普遍受益。

    ——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公共卫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高。

    五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五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销售等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存量企业不断提质增效。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增加值年均增长31.3%,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61%,纳税超2亿元企业达到2户,超千万元的达到6户。面对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0%左右,马铃薯产业的主导地位基本确立,率先在自治区实现种植业全程机械化;薯农人均薯业收入由2005年的4500元增加到2010年的9100元。坚持“一园一品、因地制宜、多种经营”,重点扶持23个牧业产业化园区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0.1亿元增加到25.6亿元,年均增长20.4%。

    (二)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五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7个,总投资366亿元。坚持自我发展与争取上级支持相统一,共争取到上级项目资金13.4亿元。特别是2009年以来,主动与国家有关部委和自治区有关厅局联系对接,争取到项目资金11.1亿元,占“十一五”争取资金总额的8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钢铁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铁精粉产量由2005年的3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960万吨,生铁产能实现翻番,炼钢、轧材等下游生产线陆续建成。以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巴音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展开,风电累计开工建设200万千瓦,并网发电60万千瓦;百灵庙2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列入国家特许权项目。以化工建材为主的后续接替产业稳步跟进,开工建设了冀东年产23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坚持以水电建设为切入点,集成推广以滴灌为主的现代农技综合措施,农区水浇地由12万亩发展到18万亩,滴灌从无到有、迅速增长,发展到8.9万亩;建成国家农业部九华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主动推进与两广地区的产业协作,“北繁南种”的薯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以肉羊肉牛为主,建成规模化养殖和繁育基地51处,舍饲畜牧业实现稳步发展。建成众惠盛、蒙兴等28个规范运营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三产服务业。坚持以整合提升为切入点,启动建设希拉穆仁草原核心景区和全民参与区,建成喷灌草原近2万亩、观光畜牧业点2处;引进博雅东方公司兴建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宾馆、赛马场等基础设施。全旗旅游接待人数由2005年的41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78万人(次),营业收入由0.5亿元增加到2.4亿元。投资7100万元新建了口岸联检大楼等基础设施,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蒙方援建工程;口岸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获准对特定企业临时开放,2010年过货达到11万吨,相当于过去8年的总和,受到自治区口岸办通报表扬。

    (三)着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切入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拿出1000万元,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五年累计投入16.8亿元,实施了百灵庙镇生态移民小区、河道综合整治、出口扩路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居民住宅楼房化率达到68%,中心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荣获“自治区十佳文明城镇”称号,列入全国重点建设镇和发展改革试点镇。在全市率先实施以土房改造为主的村庄整治工程,建成二楞滩、南营所等一批新农村新牧区示范嘎查村。坚持把禁牧作为转变传统牧业生产方式和关系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加以落实,全力打造祖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2007年,开始在农区实行常年禁牧;从2008年1月起,对牧区2357万亩草场实施为期10年的全面禁牧,成为自治区唯一实现全面禁牧的旗县。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投入1.3亿元实施禁牧草场补贴,配套生活、住房、教育等6项补贴政策,妥善转移安置禁牧牧民,确保6620户、2万牧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实现草原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五年累计治理生态面积320万亩。累计投资11.3亿元,建成通乡公路9条、通村公路55条,开工建设境内省道211和104线一级公路改造工程;投资12.5亿元,建成白满铁路一期工程。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捆绑各类资金6500万元建成库容250万立方米的清水湾水库,成为继1963年之后近50年来新建的唯一一座水库,统筹解决了14个自然村、480户农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问题,打造形成清水湾扶贫开发产业园。完成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旗共发展灌溉面积11.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解决了农村牧区4.5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四)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的工作导向,五年累计为民兴办实事好事55件114项。重视解决就业问题,城镇累计新增就业9850人,农牧民劳务输出每年都在1万人以上,城乡居民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3万元。建立健全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和低保、大病救助等保障和救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9%,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39%,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城镇低保覆盖2749人,农牧区低保覆盖5698人。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成廉租房1.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3.3万平方米,为1755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2万元。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和扶贫开发,累计扶持农牧区贫困人口1.2万人。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新建了百灵庙第二中学,全旗形成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完全小学、2所幼儿园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新格局,实现初中集中办学、小学相对集中办学;实施了5万平方米校舍加固工程,解决了蒙古族学校塑胶操场、第二幼儿园消防通道等一批关系教育发展的难题;重视民族教育发展,旗蒙古族学校成为包头市唯一的“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加快构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旗医院外科楼、病房楼、蒙医院药浴楼、苏木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等一批医疗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方便了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百灵庙镇被评为“自治区卫生城镇”。认真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统计、档案、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消防、气象、金融、通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扎实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国家二级图书馆、国家三级文化馆、以草原岩画为特点的博物馆和8个苏木镇文化站。积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为13支群众文化体育团体更新设备和服装,组织禁牧回城牧民成立了蒙古族老年合唱团;为77个嘎查村配备健身器材,老年门球队荣获全国冠军赛体育道德风尚奖。乌兰牧骑达到自治区一类标准,一批精品节目走上自治区和央视舞台。申报确定了11个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布图·哈撒儿祭祀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草原书屋”工程,为66个嘎查村配备图书15万册。开办调频102.8兆赫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84个自然村。以强化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为重点,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和现代文明。希拉穆仁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石宝镇腮吾素村被命名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建成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8个,包头市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等87个。推树模范典型,“达茂旗2万禁牧牧民集体”入选年度“感动包头”人物集体候选名单。

    (六)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旗进程,加强普法教育和执法监督,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旗人大依法监督和旗政协民主监督,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设立行政审批大厅,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认真落实“五型”、“十抓”要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源头治理,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高度重视群众合理诉求,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2009年和2010年,共拿出3600多万元妥善解决了17个信访积案。认真开展矛盾集中排查化解工作,建立联合接访和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工作机制,投入350万元建成500平方米的联合接访中心。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专项整治,健全军警民联防联控体系,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我旗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我们成功承办了国家农业部农田节水、全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2个国家级现场会,爱民固边、农田节水、地名普查、新条令集训4个自治区级现场会,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刑事科技室等级达标、首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第四届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5个市级现场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等10个荣誉称号;列入国家“兴边富民”重点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进入全国西部百名最具投资潜力县(市)行列,名列第57位。我旗五年来的发展建设,得到了中央、自治区、包头市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先后两次莅临我旗视察指导工作,储波、胡春华、巴特尔、郭启俊等自治区、包头市领导先后多次来我旗调研视察,国家有关部委先后8次、自治区有关厅局先后60余次来我旗调研指导;接受了凤凰卫视、中央、自治区、包头市多家媒体的多次专访,扩大了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刚刚过去的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增量、调结构、解难题、惠民生、谋长远上,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2亿元,同比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3亿元,同比增长15.3%。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胜利完成了旗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句号。

    回顾过去的五年,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一步加深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立足欠发达的基本旗情,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探索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必须始终立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倍加珍惜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切实履行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全力打造安全稳定屏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始终立足资源型地区的实际,坚持转型与提升并重,把提升工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建设重大项目、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始终立足干旱少雨,且农牧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实际,不断加强以水电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逐步破解农牧区发展难题,确保农牧民稳定致富达小康;必须始终立足地处北疆、生态脆弱的实际,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走全面禁牧、转变传统牧业生产方式的路子,全力履行保护生态这一政治和社会责任,为包头市、自治区乃至国家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始终立足以人为本,坚持富民与强旗并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切实把“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的理念,真正转化成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的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用勤劳和智慧、激情与拼搏,谱写了达茂旗发展的新篇章。所有这一切,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历任政府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旗人大、旗政协、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更离不开全旗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和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旗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达茂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旗欠发达的基本旗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较低且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仍较为粗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可持续发展面临多种挑战;社会矛盾和影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不善于协调、不勤于沟通的问题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旗紧跟全市步伐、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旗委十一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十二五”时期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不动摇,坚持绿色生态和安全稳定“两个屏障”一起建,坚持“三化”互动,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坚持“五个贯穿始终”工作方法,继续实施“提升工业,带动城乡一体;搞活旅游,做大口岸经济;构建‘两型’,实现富民强旗”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力争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主要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左右。

    “十二五”时期,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工业产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传统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清洁能源开发稳步发展壮大,后续接替产业快速跟进,节能减排达到要求。种薯扩繁能力稳步提升,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形成“北繁南种”格局;巩固扩大禁牧成果,舍饲圈养的规模、水平、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口岸作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作用更加明显。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在自治区同类地区的排位稳步前移。努力建成阴山北麓马铃薯种薯种植基地、矿产品初级产品加工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利用蒙古国矿产资源基地、自治区重要的旅游景区和祖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

    二是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以百灵庙镇为中心,沿省道104、211线合理布局城镇,培育发展城镇产业。希拉穆仁镇发展成草原风情旅游型城镇,石宝镇发展成工矿服务和马铃薯种植型城镇,乌克镇发展成马铃薯种植型农业城镇,明安镇发展成蒙元祭祀及草原文化旅游型城镇,巴音花镇发展成工矿服务型城镇,达尔汗苏木发展成草原文化及景教文化旅游型城镇,满都拉镇发展成边境贸易、口岸旅游型城镇,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城镇经济体系。生态移民、产业移民、教育移民的渠道更加畅通,城镇聚集人口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公共服务趋于均衡。

    三是提升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增收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健康水”工程和现代交通体系等事关民生的紧迫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管理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体现,社会和谐度进一步提高,努力构建祖国北部安全稳定屏障。

    今后五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五个贯穿始终”的工作方法,着力抓好“五个突破”:

    一是产业体系实现新突破。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提升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坚持搞活旅游、做大口岸经济,推动生产性、生活性、经营性服务业增值提速,构筑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统筹城乡实现新突破。把“三农三牧”问题放在促进协调发展的首要位置,统筹谋划工业与农牧业发展,城市与农村同步建设,着力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牧区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动力机制实现新突破。在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加强科技引进和推广,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在开发利用自有资源的同时,统筹利用境内外资源,推动合作、互助、共建、双赢,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扩大和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四是社会民生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富民强旗、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检验工作成效、衡量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准。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多地关注低收入人群,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五是增长方式实现新突破。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协调人口和生产力布局,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节约,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加快转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实现上述目标,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我们将实施产业转型提升工程、城乡一体化发展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两型”社会建设工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程、文化大旗建设工程等“六项工程”,重点在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上,构建形成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布局,以此为载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第一产业,着力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23个牧业产业化园区”的总体布局。“一个中心”,即以九华公司为龙头的阴山北麓种薯培育、扩繁、检测、仓储、营销中心;“两个基地”,即“达茂种薯”种植基地和“塞北铃”商品薯种植基地;“23个牧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形成集草料生产、科学养殖、初步加工为一体的草原牧业生产园区。

    第二产业,着力构建“一个园区、一个基地、六个产业聚集区”的总体布局。“一个园区”,即白云鄂博工业园区(包括巴润工业园区);“一个基地”,即清洁能源基地;“六个产业聚集区”,即石宝铸造加工产业聚集区、白彦花煤炭产业聚集区、巴音敖包新型化工建材产业聚集区、布龙图磷肥产业聚集区、黑脑包稀土初级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百灵庙农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产业聚集区。

    第三产业,着力构建“一核、六区、三线环游”的旅游格局和“一园”为主、带动全域的口岸发展模式。“一核”,即希拉穆仁旅游核心区;“六区”,即百灵庙红色旅游区、明安草原英雄小姐妹爱国主义和蒙元祭祀文化旅游区、满都拉口岸风情旅游区、达尔汗敖伦苏木古城景教文化和民俗旅游区、白云鄂博(巴润园区)矿山文化旅游区、石宝和乌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三线环游”,即呼和浩特——希拉穆仁——达尔汗——满都拉,呼和浩特——希拉穆仁——百灵庙——明安,包头——百灵庙(白云)——明安——满都拉。“一园”,即满都拉口岸物流仓储和加工贸易园区。

    城乡一体化,着力构建“一心、两轴、四级一体”的空间布局。“一心”,即中心城镇百灵庙;“两轴”,即沿省道104线发展轴和省道211线(包满铁路)发展轴构建城镇经济发展带,省道104线发展轴辐射带动希拉穆仁、石宝、乌克、明安4个镇,省道211线发展轴辐射带动巴音花、满都拉两镇和达尔汗苏木;“四级一体”,即在中心城镇和建制镇两级布局下,整合建设24个中心村、200个基本村。

    到“十二五”期末,通过全旗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三、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推动“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按照富民与强旗并重、转型与提升并重、发展与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稳定与发展并重、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并重等“九个并重”的要求,努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今年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确保完成包头市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为完成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产业转型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扎实做好“三农三牧”工作,进一步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加强以水、电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发展。积极落实自治区马铃薯产业带项目和“南菜北薯”战略,马铃薯总播面积稳定在55万亩左右,重点建设13万亩滴灌、30万亩旱作覆膜的马铃薯高产创建区;突出抓好清水湾扶贫开发产业园的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全力扶持九华公司扩大种薯生产规模,年生产微型薯达到3000万粒;支持小北滩种薯繁育基地做大规模、加快发展,农户种薯订单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推动薯业发展由以商品薯为主向商品薯种薯并重转变;精心组织召开“北繁南种”研讨会。鼓励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规范运营的农机合作社达到10个,马铃薯种植合作社达到20个。进一步完善马铃薯销售体系,品牌薯销售量达到2万吨。推动舍饲畜牧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收缩、转移、集中”战略,优先扶持入住园区的1361户牧民发展舍饲畜牧业。以肉羊肉牛养殖为主,稳定发展奶牛养殖业,支持发展肉驴、马鹿等特色养殖业。完善“公司+牧业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机制,建设千头肉牛繁育养殖基地。继续扶持“蒙兴”、“蒙特”等牧业合作社发展壮大,选树一批舍饲畜牧业示范大户。参照百灵庙镇南营所园区的标准,牧区苏木镇各打造一个示范产业化园区。加强重大疫病防控和质量监管,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争取将南营所园区、生态移民小区等列入全国牧业工作会议参观点。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自治区“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项目。农区重点实施清水湾扶贫开发产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创建乌克滩、东河滩、坤兑滩3个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对德承永滩、文公滩进行高效节水改造;牧区重点对塔令宫和红旗牧场饲草料基地进行高效节水改造。年内,农区新增灌溉面积3.4万亩、改造灌溉面积1.2万亩,牧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0.85万亩。继续做好农牧业科技服务工作,推广新型实用技术7项。进一步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规范牧区饲草料地承包工作;继续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多途径发展水浇地。

    二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扶持存量企业稳定生产,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稳步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围绕巴润公司采选一体化生产,推动三大工程全面达产达效;加快发展园区相关配套产业,做好与白云主东矿的产业衔接,协调包钢、白云合力打造形成年产3000万吨铁矿石、1000万吨铁精粉的产业规模;利用进口蒙古国矿产资源,启动蒙普50万吨铁选项目。积极支持石宝铁矿集团上市;推动石宝铁矿与包钢在三合明西部异常区开发,及钢铁下游深加工方面合作发展;加大引资力度,开工建设20万吨铸件项目,构建自治区铸造加工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华电、龙源、华能等7个共140万千瓦风电项目,以及华能茂明、金风等4个5万千瓦风电项目和金杰1.5万千瓦小容量试验风场加快建设,年内在建风电项目规模达到161.5万千瓦,新增并网发电21.5万千瓦。积极推动“固南”500千伏变电站及超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着力解决风电输出通道问题。开工建设中广核、鲁能2个2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力争京城机电200套风机塔筒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培育优势接续产业。协助冀东公司完善土地手续,推动水泥和发电项目尽早竣工投产。支持希望铝业加快编制醋酸乙烯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尽快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大力推动泛海、希望铝业等企业开发白彦花煤田,协助国网能源公司开展坑口电站及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前期工作。依托农畜产品特色优势,积极打造绿色品牌,提高农畜产品转化程度。增强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巴润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启动园区总规、详规等规划编制,积极争取园区升格;探索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积累模式,完善园区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健全园区管理机制,拆除园区内私搭乱建的服务性店铺、铸件厂等。加快石宝铁矿新尾矿库建设和园区道路拓宽铺油,实施三合明村整村搬迁。完成白彦花煤田规划环评,为下一步煤田开发和实施口岸矿产品深加工项目奠定基础。

    三是搞活旅游、做大口岸经济,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成立希拉穆仁旅游区管委会,完善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核心景区和全民参与区建设。积极推动保利、华宇等企业,加快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宾馆、那达慕会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希拉穆仁河进行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喷灌设施的作用,改善喷灌草原植被。精心策划组织敖包那达慕、宗教祭祀等旅游节庆活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快现有旅游点整合改造,提升服务水平和消费档次。建设马文化展览馆和蒙古马纯种繁育基地,支持“马文化协会”开展工作,打造集骑马、赛马、健身为一体的马文化节。继续扶持“农(牧)家乐”旅游项目。加快推动口岸升级。全面完成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援建杭吉口岸工程,争取10月底前迎接国家验收。积极承办全区口岸工作会议。加快蒙方矿产资源开发进程,支持蒙拉公司提高采矿、选矿和运输能力,积极协助河北鑫成、深圳飞马等企业加快办理进口矿产品相关手续,确保过货量持续稳定增加,全年口岸货运量达到20万吨以上。推动相关企业成立联合公司,积极争取境外公路筑路权,早日开工修建塔本陶勒盖至杭吉口岸矿运公路。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将满都拉口岸常年开放事宜与蒙方达成协议。高起点修编完善口岸物流园区规划,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口岸物流园区一期工程。推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健康发展。积极支持旗内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加快推动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我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社会中介、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进一步繁荣活跃消费市场。

    四是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构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高度重视项目的策划、筛选和论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项目库中储备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优势、有前景、效益好、质量高的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准确把握上级的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切实加大项目的编制、争取和报批工作力度,积极申报一批规模大、投资多、带动力强的项目。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在交通、电力、水利等领域谋划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继续抓好产业领域的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落实能源、化工建材等投资规模大、对经济支撑能力强的项目;抓紧谋划和组织实施一批非资源型产业项目,确保投资规模持续稳定增加。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资源优势、地域特点,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高项目的签约率、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二)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工程,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城乡形态

    一是加快中心镇建设。实施百灵庙镇滨河景观大道建设工程,改造东大桥至达尔汗苏木公路0.6公里,打造商业一条街。建设天然气站和中水回用工程。实施长途客运汽车站搬迁,原址招商新建大型超市。继续整治绿化艾不盖河、塔尔红河,形成环城绿化带;建设百灵植物园,打造集景观、园林、游乐为一体的休闲公园;招商建设星级宾馆。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实现百灵庙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以不低于3万平方米为准入标准,继续实施房地产开发工程,加快平房区和“夹心房”改造。通过置换、转让等形式,争取拆除原医药公司,建设停车场;拆除塔尔红河与艾不盖河交汇处的居民住宅,建设综合性、标志性的社会公益工程;收回北外环路南侧林地,预留建设空间。坚持建管并重,严格按控制性详规确定建设布局、按蒙元文化确定立面设计,严厉打击私搭乱建。

    二是加快推进建制镇建设。整合捆绑有关项目资金,全面推进各建制镇水、电、路等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立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管理机制,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整治“脏、乱、差”的力度,不断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

    三是加快向城镇转移集聚人口。建立完善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的土地流转和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牧民进城后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的农牧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四是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结合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大旧村整治、新村建设力度。全面完成清水湾扶贫开发产业园建设系统工程,建设住房370套、文化活动广场2处、通村油路8公里以及安全饮水、有线电视等。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重点抓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项目。

    (三)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着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百灵庙至固阳、百灵庙至白云、百灵庙至希拉穆仁3条一级公路改造工程。进一步推进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实施西河至石宝公路二期工程,年内全线通车。完成乌克至芷芨滩旅游公路续建工程。争取开工建设边防公路,开工建设20公里通村水泥路。

    二是加强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开展水利普查,适度开发地下水,充分利用地表水,逐步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对艾不盖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积极探索和推动建设新的管道引水工程,为北部地区工业项目建设提供水源支撑。

    三是加强电网配套建设。借助新一轮农网改造的契机,实施石宝110千伏和高腰亥35千伏双电源、石宝110千伏和达茂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巴音塔拉35千伏变电站、农区10千伏线路改造等电力工程,为工业、农牧业等各方面用电提供有力保障。突出抓好农田灌溉供电,有效解决有井无电问题。

    (四)实施“两型”社会建设工程,着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健全禁牧管护长效机制,组建专业禁牧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偷牧行为,巩固禁牧成果;积极争取上级草原生态补偿资金,加大力度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实现草原增绿和农牧民增收双赢。认真实施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农业部草原保护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防沙、治沙和荒漠化综合治理。加强草原鼠灾、蝗灾等治理,加大草原防火力度。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争年内完成确权发证工作。

    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避免造成水源污染。加强空气污染综合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城镇、农村牧区和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将污染物排放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完成包头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年度任务。积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现由被动减排向主动减排转变。

    三是加大资源节约和管理力度。全面落实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好矿产资源综合保护利用项目,整合石灰石探矿权,坚决打击私挖盗采矿产资源行为;设立矿产资源检查站,实行过境矿运收费。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大力推广各种节水技术,提高中水回用率,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五)实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程,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继续兴办15件33项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方面: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给予离休干部住房补贴。提高城镇和农牧区低保标准,城镇每人每月提高40元,达到380元;农牧区每人每年提高650元,达到1950元。提高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标准,农村提高到每户每年5000元、牧区提高到5500元、城镇提高到4080元。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每人每年提高1080元,达到4080元;分散供养提高500元,达到2500元。建设社会福利中心。继续推进就业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牧民子女就业率。对围封禁牧转移牧民实行水、电、暖补贴;为城镇贫困家庭发放供暖补贴。“三农三牧”方面:实行种植业保险费补贴;提高农牧民购置农牧业机具补贴标准;实行农作物良种补贴。解决农牧区1.2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教育方面: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资助困难家庭大中专学生;继续对在读的高中以上禁牧牧民子女实行教育补贴。卫生方面:提高新农合参合率、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对农牧区孕产妇进行分娩补助;免费为35—59周岁的妇女进行“两癌”检查;新建石宝中心卫生院病房楼,改扩建村级卫生室。文化方面:实施农牧区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工程;开工建设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馆;新建嘎查村文化室;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支持老年体协开展活动,为老年门球队新建塑胶门球场。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建设256套廉租住房,为820户廉租家庭发放租金补贴。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400户;实施林业棚户区改造67户。“平安达茂”建设方面:建设城镇安全数字化监控系统。

    二是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启动实施农村牧区普及学前一年教育试点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实施校安工程6180平方米;争取实施百灵庙二小宿舍楼和操场建设。加快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支持民办教育,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进一步加强人事人才工作,重点引进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争取北欧投资银行贷款项目,推动实施蒙医院整体搬迁,为各医疗机构购置先进设备,支持蒙医药事业加快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完善新农合服务网络,实现就近服务、方便报销。抓好地方病防治,重点加强鼠疫、布病的监测。继续做好免费婚检等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全力创建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旗。完善红十字救助长效机制,开展好“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等品牌救助活动。继续加大对残疾人的扶持和救助力度,为100户残疾人实施住房改造工程。

    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构建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创建“平安达茂”。将百灵庙公安派出所搬迁到人口密集区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合接访机制,依法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不发生重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切实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利用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兴边富民”少数民族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各类活动。深化“爱民固边”战略,进一步开展好双拥工作,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旗“六连冠”;不断健全军警民联防联控体系,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全力打造祖国北部安全稳定屏障。

    四是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深化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积极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启动实施“六五”普法,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推进依法治旗进程。

    (六)实施文化大旗建设工程,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按照蒙元宗教祭祀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旗境内设立“五门”,即通往哈撒儿祭祀之地的英雄凯旋白色之门,通往敖伦苏木景教古城的十字莲花金色之门,通往满都拉口岸的海关蓝色之门,通往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乡的红色之门,通往希拉穆仁的游牧之旅绿色之门;着力推出“五张文化名片”,即神勇英雄哈撒儿、监国公主阿剌海、文化使者列班·扫马、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草原英雄小姐妹,塑造达茂旗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加强对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哈布图·哈撒儿祭奠堂、草原岩画、草原茶马古道等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进一步办好调频102.8兆赫电台、《达茂新闻》等自办广播电视品牌节目,不断提高节目制作水平,满足群众收听收视需求。完善苏木镇文化站配套建设。支持乌兰牧骑提高演艺水平,精心打造《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精品剧目。组织举办草原那达慕大会。成立“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开发,重点策划“敖包祭祀”、“哈撒儿祭奠”、“腊月二十三祭火”等活动;编辑出版《达茂旗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画册》。

    三是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立足现有文化资源,主动融入自治区、包头市文化产业发展链条,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围封禁牧,引导支持有一定专长的牧民从事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加工制作等,带动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发展民族文化服饰业、民族金银饰品业、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业和展演业。

    (七)认真做好“收、支、融”三篇文章,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千方百计确保收入稳定增长。积极分析财税政策和走势,帮助重点企业解决产销和资金难题,巩固壮大现有财源。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引进高税收、高附加值的项目,培育后续财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税源监控网络,全力抓好主体税种和重点税源的监控,不断提升税源管控水平。强化非税收入征缴工作,优化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二是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强化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观念,合理分配资金投向,优先保障好事实事和民生工程的资金需求,支持解决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牧区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覆盖面。严格预算管理,严格支出审批,确保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开透明、安全有效。

    三是加大融资工作力度。健全融资项目申报制度,构建长效型融资平台;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联系,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的融资服务,破解资金制约难题,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大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工作力度,切实增加可用财力。

    (八)积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一是以增强创造力为核心,打造学习型政府。坚持把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贯穿工作始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素质。积极探索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切实理顺政府部门关系,不断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倡导形成各尽其责、爱岗敬业的机关氛围,强化锐意进取、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以政府的创新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干部能力素质贯穿工作始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启动运行行政审批大厅,规范审批程序,努力为群众、企业和基层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三是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打造效能型政府。坚持把抓项目、抓落实,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工作始终,紧紧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探索建立切合实际、科学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做到管人管事相统一、抓部署抓落实相统一,确保各项重大决策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做到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讲和谐,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四是以依法行政为重点,打造法治型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自觉接受旗人大依法监督和旗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积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监督作用。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五是以《廉政准则》为标尺,打造廉洁型政府。坚持从严治政,反对铺张浪费,压缩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使命重大光荣。让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努力开创转型提升、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