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全部考试 > 正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考试质量分析及试卷分析案例

    时间:2020-09-29 07:47:5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考试质量分析及

    试卷分析案例

    本次检测中全校155位学生达90分以上,优秀率

    36.73%,总体情况比较低。一方面说明检测试卷比较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也说明各班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加强提优工作。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四(1)、四(7),优秀率较低的班级有四(1)、四(7)。最高优秀率的班级比最低优秀率的班级多了13人。实事求是的说,优秀率的差距较大,需要引起重视。这一差距一方面反应了班级学习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在关注补差的同时,需要继续重视提优教学。

    4、合格率(6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合格率达到98.10%,全校414名学生合格,8人不合格。与以往的考试基本相似,共有30名学生不合格。其中四(1)、四(3)、四(4)、四(8)这四个班合格率为100%。最高合格率和最低合格率相差较小,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个体间的差异必将越来越大;二是反映出教师在近期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关注程度的差异。建议多加强课堂教学中“随堂性补差活动”。

    5、低分率(40分以下)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没有出现低分学生,这是十分值得高兴的事。实事求是的说,低分学生的出现有时是教师无法左右的,

    在后续的学习也很有可能会出现低分学生。作为四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正视低分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帮助他们提高,努力减少低分学生人数。

    三、失分情况分析

    一、计算部分:这一部分没有出现系统性的失分,学生失分比较分散。相对而言,口算与竖式计算正确率较高。失分相对集中于脱式计算部分。抽样班级显示,脱式计算共失分105分,生均失分近2分。

    二、填空部分:失分主要集中于以下几题。

    ①第2小题:□÷○=10……10,□最小是()。

    分析:失分率在37%左右,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对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关系掌握不到位,对“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规定理解不到位所致。

    ②第5小题:下面有一排字母:

    A T E N Z W H X

    ②有互相平行线段的字母是()。

    ④既没有互相垂直,也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的字母是()。分析:本题中的②、④两小题失分率高达88%左右,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对于平行和垂直概念的掌握不到位,二是试题中学生对于大写字母“W”中的平行观察不仔细所致。

    ③第7小题:公园里240米长的小路一旁,从一端到另一端

    每隔15米裁一棵柳树,一共要栽柳树()棵。如果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松树,松树要栽()棵。

    分析:本题两个括号的失分率均在50%左右,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间隔排列”规律理解不到位,对于“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不扎实所致。

    三、选择部分:失分主要集中于以下几题。

    ①第1小题: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锐角,那么和它相邻的角是()。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分析:失分率在45%左右,对于同一平面内“相交”的本质特点认识不到位,暴露了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细节的把握及知识的渗透、拓展做的还很不够。

    ②第7小题: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

    ①可能偏大②可能偏小③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分析:失分率在50%左右,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试商方法的理解不深刻所致。暴露了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并没有真正思维参与新知的探究过程;同时也反应了学生解题方法的单一,学生不知道通过例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操作题:2、有一块梯形的草坪(如下图)。图略

    C

    B

    A

    D

    (1)从C点走到对边AD,怎样走最近?

    (在图中画出来)(3分)

    (2)过B点画出CD边的平行线。(3分)

    分析:失分主要集中于第2题。生均失分达2分以上,失分率在35%左右。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作图能力薄弱。同时,这题是将平时经常训练的画垂直线段和平行线放在了“梯形草坪”的情境中,学生就出现了大量的错误,反应出平时训练内容与方式的单一,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薄弱。

    五、应用题:

    2、8个乒乓球装一袋,每6袋装一盒。912个乒乓球能装多少盒?

    3、上衣每件68元,裤子每条38元。500元钱最多能买几套这样的衣服?

    5、王老师带了800元钱,买足球用去了120元,剩下的钱又买了8个篮球,平均每个篮球多少元?

    分析:由于该部分试题难度不大,没有出现集中失分的现象,失分相对较多的是第2、3、5题。失分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①学生综合列式时没能准确使用括号的问题,如第3题和第5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综合列式的训练才刚刚起步,很容易就少了括号。②学生对于“倍比问题”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如第4题。尤其对于“比几倍少几”的训练较少,就极其造成失分。

    四、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活动效益。

    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活动,切实提高集体备课活动的效益。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提高教师科学运用教材的能力,尤其是提高教师设计习题训练的能力,丰富课堂训练内容,提高日常训练效果。

    2、加强随堂教学中的提优和补差工作。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精讲多练。足量的训练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同时要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每节课的训练设计要充分体现层次性,既要保证学困生“学会”,又要满足学优生“要学”的需求。

    3、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脱式计算能力。

    通过口算随堂练、计算天天练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工程,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坚持。同时要注意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

    课题。无数事实在证明: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会有产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

    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从本次检测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导致失分的,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

    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

    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