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考试报名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网络课程
  • 考试真题
  • 模拟试题
  • 公文文档
  • 文档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考试报名 > 正文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时间:2021-03-20 07:34:08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统编教材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九年级(上)

    第29篇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考情搜索:2008年第19题考查选文与《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曹刿论战》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全国视野:2018全国考情—单篇:重庆B卷、广州、云南、宁波、哈尔滨、吉林、娄底;对比:河南、盐城、遂宁。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知识梳理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一、重点字词句归纳

    1. 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越明年...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越过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增其旧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制度;制作

    (3)横.

    无际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与“竖、直”相对

    (4)前人之述备.

    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准备

    (5)去国..

    怀乡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与“来”相对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

    (6)微.

    斯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微小

    3.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百废.

    具兴 原意为:无用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 】

    ②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 原意为:贤明,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F 】

    (2)形容词用作状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原意为:时间上在前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

    原意为:时间上在后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

    (3)名词用作动词

    ①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 原意为:太守,即知州,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忧谗.

    畏讥 原意为:谗言,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4. 一词多义 予观.

    夫巴陵胜状

    ________________【F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 ________________ 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F 】 由此观.

    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F 】 浊浪排空.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________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__________ 皆若空.

    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 空.

    谷传响(《三峡》) ________________【F 】 空.

    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

    (1)戒

    (2)空

    政通.

    人和 ________________ 然则北通.

    巫峡 ________________【F 】 才通.

    人(《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 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 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马说》) ________________ 中通.

    外直(《爱莲说》) ________________ 通.

    计一舟(《核舟记》) ________________【F 】 政通人和.

    ________________ 至若春和.

    景明 ________________【F 】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 ________________ 言和.

    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 南极.

    潇湘 ________________ 此乐何极.

    ________________ .

    狭(《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F 】 而或长烟一.

    空 ________________ 一.

    鼓作气(《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 .

    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F 】 5. 重点实词

    (1)百废具兴.

    兴:_____________【F 】 (2)属予作.

    文以记之 作:_____________【F 】 (3)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___________ (4)横无际涯..

    际涯:___________ (5)朝晖.

    夕阴 晖:_____________ (6)若夫淫雨霏霏....

    淫雨: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

    (7)连月不开.

    开:_____________ (8)浊浪排空..

    排空:___________ (9)日星隐曜.

    曜:_____________ (10)山岳潜形..

    潜:_____________ 形:_____________

    (11)樯倾.楫摧.

    倾:_____________ 摧:_____________

    (12)薄暮冥冥..

    冥冥:___________ (13)至若春和景.

    明 景:_____________ (14)波澜不惊.

    惊:_____________ (3)通 (4)和 (5)极 (6)一

    (15)沙鸥翔集.

    集:_____________ (16)锦鳞..

    游泳 锦鳞:___________ (17)郁郁..

    青青 郁郁:___________ (18)宠.辱偕.

    忘 宠:_____________ 偕:_____________

    (19)把.

    酒临风 把:_____________ (20)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 尝:_____________【F 】 求:_____________

    (21)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___________ (22)微斯.人,吾谁与归.

    斯:_____________ 归:_____________

    6. 重点虚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2010B _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 _____________ 属予作文以.

    记之 _____________ 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2008D _____________ 7. 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5)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8)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之

    (2)以

    (9)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10)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

    1. 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2. 迁客骚人“感极而悲”是“忧”,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也是“忧”,他们“忧”的各是什么?请简

    要阐述。

    3. 文中“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4. (统编课后习题)“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

    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5.文章三、四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作者写迁客骚人悲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6. “古仁人”是怎样的人?文章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课文以诗一般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不同天气时洞庭湖的景色。又用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的方法,描述了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想一想: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

    知识梳理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内容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甲】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

    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①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

    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②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注释】①司平:掌管治理。②假令:代理县令。

    【乙】《岳阳楼记》第三~五段。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出.

    其什一佣乎吏 ( ) (2)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

    者 ( ) (3)则有去.

    国怀乡 ( ) (4)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 (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 追而送之.江浒 先天下之.

    忧而忧 B. 非以.役民而已也 不以.

    物喜 C. 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然则.

    何时而乐耶 D. 势不同而.理同 感极而.

    悲者矣 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 【甲】【乙】两文有什么共同点?(2分) 素养提升设问

    虚词随文小练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用法归纳】则(11年2考)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岳阳楼记》一课中“则”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7处,请完成下表。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自主归纳】同学们,除了《岳阳楼记》,你还能从其他课文中找到更多虚词“则”的义项和例句吗?请完成下表。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第30篇 醉翁亭记(2011课标)

    北宋·欧阳修

    考情搜索:2008年第19题考查选文与《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曹刿论战》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 全国视野: 2018全国考情—单篇:重庆A 卷、十堰;对比:贺州、桂林、大庆。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中心概括】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叙述游人之乐,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知识梳理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一、重点字词句归纳

    1. 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

    不在酒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意向;意义;想法

    (2)野芳发..

    而幽香 ①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香;美好的

    ②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送出;发生;扩大

    (3)山间之四时.

    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

    2.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①山.

    行六七里 原意为:山峰,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 】

    ②杂然而前.

    陈者 原意为:前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 】

    ③有亭翼.

    然临于泉上者 原意为:翅膀,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词用作动词

    ①名.

    之者谁 原意为:名字,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 】

    ②故自号.

    曰醉翁也 原意为:名号,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 】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 原意为:快乐,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3. 一词多义 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 _____________ 佳木秀.

    而繁阴 _____________ 云归.

    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 太守归.

    而宾客从也 _____________【F 】 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_

    (1)秀 (2)归

    太守自谓.

    也 _____________ 太守谓.谁 _____________

    权谓.吕蒙曰(《孙权劝学》) _____________【F 】 予谓.

    菊(《爱莲说》) _____________【F 】 此之谓.

    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F 】 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 临.

    溪而渔 _____________【F 】 故临.

    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_____________ 而乐.

    亦无穷也 _____________【F 】 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 _____________【F 】 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 _____________ 4. 重点实词

    (1)环.

    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___ (2)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 望:_____________ 蔚然:___________

    (3)峰回.

    路转 回:_____________ (4)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得:_____________ 寓:_____________

    (5)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 霏:_____________ (6)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__ (7)往来而不绝.

    者 绝:_____________【F 】 (8)临溪而渔.

    渔:_____________【F 】 (9)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_______ (10)杂然而前陈.

    者 陈:_____________ (11)弈.

    者胜 弈:_____________ (12)觥筹交错.

    错:_____________ (13)苍颜.

    白发 颜:_____________ (14)树林阴翳.

    翳:_____________ (15)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_____【F 】 (16)人知从.

    太守游而乐 从:_____________【F 】 5. 重点虚词

    名之.

    者谁 _____________ 醉翁之.

    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_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 _____________ 至于负者歌于.途2018B _____________ (3)谓 (4)临 (5)乐 (1)之 (2)于

    而.

    年又最高 _____________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_______

    朝而.

    往,暮而归2013D _____________ 溪深而.

    鱼肥 _____________ 而不知人之乐 _____________ 在乎.

    山水之间也2015A _____________ 颓然乎.

    其间者 _____________ 6. 重点句子翻译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

    1. 本文通过__________、太守宴、__________、太守醉四个场景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热闹画面。

    2. (统编课后习题)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3. 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4. (统编课后习题)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知识梳理 (3)而 (4)乎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主题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②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

    亭适成。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②忭(biàn):欢乐、喜悦。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是岁.之春( )

    (2)民方以为忧.( )

    (3)三日乃止.( )

    (4)吾以名.吾亭(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为.亭于堂之北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C.以为休息之.所策之.不以其道

    C.忧者以.喜醒能述以.文者

    D.农夫相与忭于.野相与步于.中庭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

    4.选文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相似之处?(2分)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虚词随文小练

    【用法归纳】而(11年6考)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醉翁亭记》一课中“而”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24处,请完成下表。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自主归纳】同学们,除了《醉翁亭记》,你还能从其他课文中找到虚词“而”的义项和例句吗?请完成下表。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用法归纳】者(11年1考:2018)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醉翁亭记》一课中“者”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16处,请完成下表。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自主归纳】同学们,除了《醉翁亭记》,你还能从其他课文中找到更多虚词“者”的义项和例句吗?请完成下表。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第31篇湖心亭看雪

    明末清初·张岱

    【中心概括】本文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读之令人感叹唏嘘。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归纳

    1.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客.此

    原意为:客人,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词用作状语

    与余舟一芥.

    原意为:小草,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

    2.一词多义

    余拏一.小舟 ________________【F 】 上下一.

    白 ________________【F 】 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F 】 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 ________________ 是日更.

    定矣 ________________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 3.重点实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____________【F 】 (2)余拏.

    一小舟 拏:_____________ (3)拥.

    毳衣炉火 拥:_____________ (4)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 强:_____________【F 】 (5)及.

    下船 及:_____________【F 】 (6)莫.

    说相公痴 莫:_____________【F 】 4.重点句子翻译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

    1. (统编课后习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2. 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3. (统编课后习题)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4. 找出文章中使用白描手法的语句,并简要赏析。

    金题演练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主题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1)一 (2)白 (3)更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①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②,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天竺寺讲经。②篮舆:竹轿。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2)濯.足于惠因涧()

    (3)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

    (4)始.至寿圣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以.书邀余入山遂许先帝以.驱驰

    B. 憩于.龙井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 酌泉据石而.饮之执策而.临之

    D. 殆非人间之.境甚矣,汝之.不惠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4.选文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都是游记,试分析这两篇作品是如何体现出“游”的?(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统编教材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九年级(上)

    第29篇岳阳楼记

    知识梳理

    一、1. (1)具俱全、皆(2)属嘱嘱托

    2. (1)①到②第二年(2)规模(3)宽阔(4)详尽(5)①离开②国都(6)如果没有

    3. (1)①荒废了的事业②贤明之人(2)在……之前在……之后(3)①做知州②说坏话

    4. (1)看,观赏景象看(阅读) 看(2)天空消散在空中空旷使……贫困(3)顺利通向

    通过相通通晓贯通全(4)和乐和煦暖谦和(5)至、到达尽头很,极其

    (6)全第一次一,数词

    5. (1)兴办(2)写,写作(3)胜景,美景(4)边际(5)日光(6)连绵不断的雨雨雪纷纷而下的

    样子(7)指天气放晴(8)冲向天空(9)光芒(10)隐没形体(11)倒下折断(12)昏暗

    (13)日光(14)起、动(15)停息(16)美丽的鱼(17)形容草木茂盛(18)荣耀一起(19)持、

    执(20)曾经探求(21)指朝廷(22)这种一道

    6. (1)代词,指这件事结构助词,的(2)连词,来介词,因为

    7. (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2)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3)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变化万千。

    (4)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5)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

    吧?

    (6)(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心情)。

    (7)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8)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9)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

    有尽头!

    (10)(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1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12)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13)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4)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二、1.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2. “感极而悲”忧的是个人的得失和环境的变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忧的是国民,是国家大事。

    3. 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后者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是众人之乐。

    4.“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

    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5. 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或突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 “古仁人”是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结尾段既写出了作者在政治上曲高和寡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7. 天下兴亡,人人有责,不能说与我们无关;作为普通人,我们要跳出小我,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关心国家。

    素养提升设问

    古仁人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他们怀揣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因此能“异二者之为”。

    金题演练

    1. (4分)(1)拿出(皆出.酒食)(2)处罚(陟罚.臧否)(3)离开(4)探求

    2. (2分)C 【解析】A项中的两个“之”,前者是动词,译为“到”;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

    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中的两个“以”,前者是介词,译为“来”;后者是连词,译为“因为”。C项中的两个“则”都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那么”。D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前者表转折,译为“但是”;后者表承接,译为“就”。故选C项。

    3. (4分)(1)现在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给的俸禄,却不认真给他们办事,普天之下到处都是这样的。(2)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就替君主担忧。

    4. (2分)共同点:都谈论了“为官”的责任,认为为官者应该心怀天下,心系百姓,为百姓做事。

    【参考译文】【甲】河东(今山西)人薛存义将要离开(零陵)了,柳宗元在盘子里盛上肉,把酒杯斟满,追着到江边为薛存义送行,(和他)一起喝酒吃肉。并且对他说:“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他们的职责吗?(他们)是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来役使老百姓的。凡是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田亩收入的十分之一来雇佣官吏,目的是让掌管治理的官吏为自己主持公道。现在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给的俸禄,却不认真给他们办事,普天之下到处都是这样的。哪里只是怠慢、不认真,还有敲诈勒索、从中巧取豪夺老百姓的钱财。假如雇一个人在家里干活,接受了你的报酬,不认真替你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进而处罚、赶走他。现在天下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但是百姓却不敢尽情地把愤怒发泄出来并处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地位不同啊。地位情况不同但是道理一样,那我们的老百姓该怎么办?有明白事理的人,能不惶恐并敬畏吗?”

    薛存义代理零陵县令两年了。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晚上还在考虑问题,辛勤用力而耗费心血;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处理,缴纳赋税的都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的行为的确没有白拿俸禄了,他确实知道被罢黜是很可怕的,所以严格要求自己啊。

    第30篇醉翁亭记

    知识梳理

    一、1. (1)意趣,情趣(2)①花②开放(3)季节

    2. (1)①沿着山路②在面前③像鸟张开翅膀(2)①取名,命名②起名号(3)以……为乐

    3. (1)秀丽茂盛(2)聚拢返回,回去女子出嫁(3)命名为,是对……说,告诉认为叫做

    (4)居高面下到,靠近将要(5)乐趣欢乐以……为乐

    4. (1)环绕(2)看茂盛的样子(3)曲折、回环(4)领会寄托(5)弥漫的云气(6)昏暗(7)断绝(8)钓鱼(9)清(10)陈列,摆开(11)下棋(12)错杂(13)容颜(14)遮盖(15)离去,离开(16)跟随

    5. (1)代词,代指醉翁亭结构助词,的(2)介词,从介词,在(3)连词,表递进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却(4)介词,相当于“于”介词,在

    6. (1)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

    翁亭啊。

    (3)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4)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5)要说那太阳出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6)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二、1. 滁人游众宾欢

    2. 作用:“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

    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顺序: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来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3. 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4. 山水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

    “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作者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金题演练

    1. (4分)(1)年(2)忧虑(受命以来,夙夜忧.叹)(3)停止(一狼得骨止.)(4)命名(名.之者谁)

    2. (2分)D 【解析】A项中的两个“为”,前者是动词,译为“建、造”;后者是判断动词,译为“是”。B项中的两个“之”,前者是结构助词,译为“的”;后者是代词,代指“千里马”。C项中的两个“以”,前者是连词,译为“因,因此”;后者是介词,译为“用”。D项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译为“在”。

    故选D项。

    3. (4分)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

    4. (2分)相似之处:都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建造了一座亭子,在它的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麦苗返青时正好

    下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这才忧虑起来。到了三月,乙卯日那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乐,忧虑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

    否认,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功于太空。而太空冥然缥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第31篇湖心亭看雪

    知识梳理

    一、1. (1)客居(2)像小草一样

    2. (1)一条全,都(2)白色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3)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还

    3. (1)消失(2)撑(船)(3)裹、围(4)尽力(5)等到(6)不要

    4. (1)(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扁舟、舟中的两三粒人

    影罢了。

    (3)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二、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此语从金陵

    客人口中呼出,实则也是作者的心语。作者以为他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金陵客人也一定自负地认为他们是唯一来湖心亭看雪的。但是双方的“独”,都被对方的到来消解了,所以有惊讶之语;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第三者的身份整合了作者与客人谁更“独”、谁更“痴”的问题,实则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另一种形式的回响。而道出客为“金陵人”,更潜藏着故国之思。这种错落互见式的表现手法,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既简洁明快,又含蓄深婉。

    2. 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

    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3. ①概括式描写(或“侧面描写”),即“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全景式描写(或“间接描写”),

    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③集合式描写(或“动态描写”),即“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 “雾凇沆砀”点明了气候特点,这毕竟是南国的雪,有它温情的一面。“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作

    者用了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读之毫无赘述之感,反而觉得流畅自然。此时,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痕、点、芥、粒几个量词的使用非常生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几句景物描写,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变小,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作者使用白描手法,仿佛创造出一幅淡墨山水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这样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不容多言。

    金题演练

    1. (4分)(1)跟从,跟随(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洗(濯.清涟而不妖)(3)从(自.三峡七百里中)

    (4)才(始.一反焉)

    2.(2分)C【解析】A项中的两个“以”,前者是介词,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译

    为“用”;后者是连词,表承接,译为“来”。B项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在”;后者译为“到”。C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D项中的两个“之”都是助词,前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后者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故选C项。

    3. (4分)(1)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2)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

    便回去了。

    4. (2分)选文以入山访友为线索,具体地记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踪,描写了月下西湖山林

    的景物。《湖心亭看雪》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参考译文】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再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从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道人参寥,问(参寥)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的竹轿,(参寥)说:“(你)来得不是时候,竹轿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

    跟从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上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历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