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转正申请 > 正文

    地基基础工程实训实习报告

    时间:2020-09-07 16:15:09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PAGE

    PAGE 2

    地基基础工程实训

    单 位:XX学院

    系部班级:XX班

    指导老师:XX

    编 写 人:XX

    时 间:XX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浅基础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勘察报告 1

    1.3 施工过程、准备工作 1

    1.4 施工组织管理 2

    1.5 施工监理 2

    1.6 出现问题处理 2

    1.7 新工艺 新技术 3

    第二章 人工挖孔灌注桩 3

    2.1 工程概况 3

    2.2 勘察报告 3

    2.3 施工过程和准备工作 4

    2.4 施工组织管理 6

    2.5 施工管理 6

    2.6 出现问题处理 7

    第三章 静压桩 7

    3.1 工程概况 7

    3.2 勘查报告 8

    3.3 施工过程、准备工作 8

    3.4 施工组织管理 8

    3.5 施工监理 8

    3.6 出现问题处理 9

    第一章 浅基础

    1.1 工程概况

    1.2 勘察报告

    (略)

    1.3 施工过程、准备工作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结构形式/层数

    建筑面积/总造价

    设计单位

    设计人

    质监单位

    资料员

    项目经理

    质监员

    施工员

    安全员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混凝土基础施工顺序:

    挖土→垫层→做钢筋混凝土基础→使用插入式震动器搅拌→做墙基础→回填土

    准备工作:先通过土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及其年变化幅度,了解周边地基的相互影响,人员的分配组织和材料、机器的全部到位,做到“三通一平”,施工平面图的制作。

    施工过程:人工挖土到指定高度时,铺设垫层,并把基础的钢筋设置好,然后浇筑混凝土(最底层),一层一层浇筑台阶,待浇筑有一段时间后,做好基础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并把周边的基础打通,土用作回填,基础与基础之间用同样的方法浇筑。

    1.4 施工组织管理

    根据不同工程量的多少来确定施工人数的多少。

    1.5 施工监理

    浅基础的监理巡视检查:

    混凝土材料、水灰比、塌落度要认真检查。

    钢筋型号、搭接长度及绑扎情况要符合图纸要求。

    浅基础构造要符合有关规定。

    浇灌混凝土相对监理进行旁站。

    1.6 出现问题处理

    建筑基础时,基坑内较少积水时,因根据经验配置较干燥的混凝土与基坑内的水混合、压实。

    基础上有插筋时,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的位置正确,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发生移位。

    3)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验槽、轴线,基坑尺寸和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槽内有浮水、积水、淤泥、杂物应清除干净。

    4)局部软弱土层应挖去,用灰土或砂砾回填夯实至基底相平。

    1.7 新工艺 新技术

    1)垫层与上面钢筋要隔一小段落距离,防止水和空气进入其中,使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存在气孔。

    2)当基坑深度超过2m时,不能直接倾落混凝土,应用溜槽将混凝土送入基坑。

    3)浅基础钢筋之间的距离越远,配制钢筋直径越大,并且在直径允许范围内,直径越小越好(见附图1)。

    第二章 人工挖孔灌注桩

    2.1 工程概况

    (略)

    2.2 勘察报告

    据18个钻孔内的地质资料,勘察现场的地质构造自上而下可分为5个工程岩土层:

    (1)第一工程岩土层:杂填土、杂色浅黄色或褐色,含砖、碎石、瓦砾及粘性土等杂物,较湿;稍松ZK238、ZK247、ZK249、ZK53、ZK55孔附近,该层底部为游泥质土,灰褐色、湿、松软整个第一工程厚度2.20—4.70m。根据经验,该土层承载力低,压缩性高,不能作19栋、20栋房的天然地基。

    (2)第二工程岩土层:粉质粘土,浅黄色、棕红夹黄色,或夹白色,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强度一般,稍湿,厚度0—4.90M层标高108.07—105.81M,部分地段的土层。根据标贯土工实验。该地层呈可塑状,Es=7.49—11.52Mpa,中低层压缩性,埋深变化较大,可作19栋、20栋层的天然地基。

    (3)第三工程岩土层:中砂、浅黄色夹粉土、细砂及粗砂较薄。厚度0.30—2.40M。层面标高105.25—107.40M,根据标准贯入实验,该土层呈稍宽状,中低压缩性,可做19栋,20栋房的基础持力层或下卧层。

    (4)第四工程岩土层:粉质泥岩,紫红色,强风化,呈小块状,较破碎,表层为中密实残积土。整个第四个工程岩土层厚度。2.30—4.20M,层面标高104.07—99.70M,根据标贯实验,该层呈密实状,低压缩性,埋深变化较大,无地下洞穴及较弱岩层,可作19栋、20栋房的持力层,基础下卧层成桩端持力层。

    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灌注桩设计说明;

    1.本工程基础根据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

    2.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持力层强风化砂质泥质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800Mpa。

    桩表

    编号

    L

    D

    a

    Hp

    Hc

    主筋

    箍筋

    加筋箍

    ZJ1

    1200

    150

    250

    900

    10Φ12

    Φ8@250

    Φ12@2000

    ZJ2

    6000

    1500

    300

    250

    1200

    10Φ12

    Φ8@250

    Φ12@2000

    ZJ3

    1700

    300

    300

    1200

    12Φ14

    Φ8@250

    Φ12@2000

    ZJ4

    1700

    300

    300

    1200

    12Φ14

    Φ8@250

    Φ14@2000

    2.3 施工过程和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同样要做好监督管理。

    1.技术准备

    对人工挖孔桩工程 ,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资料的准备,熟悉工作。

    1)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水文地质资料;

    2)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

    3)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资料;

    4)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

    5)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技术设计,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计划是否合理等。

    2.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合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能否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

    3.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做好报验工作,监理人员是否同意材料在本工程使用要明确审核意见。同时要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要求取样做好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试验报告未给出实验结果前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1)水泥:配置混凝土的水泥一般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强度等级,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到商砼厂后应分批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才准使用;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浇筑水下混凝土;

    2)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碎石粒径宜用15-25mm,卵石不宜大于50mm、碎石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2%,无垃圾杂物;不宜选用灰岩碎石;3)

    3)细骨料: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优先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

    4)沙;砂的含量不大于5%,无垃圾、无草根、泥块等杂物;

    5)外加剂:外加剂的选用要符合规范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外加剂选用6-8%的膨胀防渗剂。使用前,应进行掺入配比试验,外加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监理人员必对其产品合格证检查留存,并做好记录。

    6)拌合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均不得用于混凝土拌合;

    7)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筋到达现场,分批分规格检查验收并随机抽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见证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4.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施工设施放置、材料堆放及生活。设施有关布设和具体安排;

    (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施工交底,并且要有书面材料发至各有关部门手中;

    (3)在部分工程桩正式开工前,应有选择性的按设计图纸进行成孔检验,同一地质条件成孔数量不应少于二个。

    检验目的:核对地质材料、核对孔底持力层土(岩)性,检验护壁井圈等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如果有问题,尚需选择补救措施或重新调整施工工艺。

    成孔结束后应检验孔径、 垂直度和孔壁稳定性等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满足设计要求时,所用施工工艺参数即为施工时选择工艺参数的的依据。

    2.4 施工组织管理

    每了3人,制笼3人,搅拌4人,灌注4人同时可视工期长短及有无伙食点等情况增减人员。施工过程监控,在开工前应召开班长及主要人员会议由项目工程师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工艺流程,明确每道工序的质。

    2.5 施工管理

    人工挖孔装经承建商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程以及资料齐全后,方可进行施工验收。

    一.隐蔽工程验收:是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验收,是在被检工序施工完毕,下道工序施工前完成。入钢筋笼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孔内,孔深及沉淤或虚工厚度泥浆密度经验收合格才能进行灌桩等。

    二.工程竣工验收:应视下列三种情况分别组织进行:

    1)桩顶设计标高于自然地面标高相同时,监理工程师可在桩体混凝土达到龄期强度后,组织验收。

    2)桩顶设计标高低于自然地面标高时,管理工程师应在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组织验收

    3)如有静载,动测,超声波成钻探取芯等质量验收,应在其成果报告提交后组织验收。由于测试成果报告往往滞后,例如动测检验需在基坑开挖后进行,而基坑不能暴露过久,故在基坑开挖后,先与质量监督站和设计等部门初步验收,主要是验有桩位偏差,桩顶标高和混凝土质量,待测试成果提交后再进行正式工程竣工实行。

    人工挖孔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主要项目

    1

    主筋间距

    ±10

    用钢尺量

    2

    长度

    ±100

    用钢尺量

    一般要求

    1

    钢筋材质检验

    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2

    笼筋间距

    ±20

    用钢尺量

    3

    直径

    ±10

    用钢尺量

    2.6 出现问题处理

    1)在遇到淤泥质土层等较弱土层时

    一般可用木方、木板模板等支挡,并要求这一段的开挖深度,并及时浇注混凝土护壁,这次支挡的木方木板要沿周边打入底部不少于0.2米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浇好的混凝土护壁后面,可斜向上放置,双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达到很好的支挡效果。

    2)当遇到桩身混凝土密实性较弱时

    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是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的必要条件,为保证桩身混凝土浇筑时密实性,一般采用串流筒下料及分层振捣浇筑的方法,其中的浇注速度是关键,即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桩身混凝土浇注,特别在有地下压力水的情况时。要集中足够的混凝土

    第三章 静压桩

    3.1 工程概况

    (略)

    3.2 勘查报告

    (略)

    3.3 施工过程、准备工作

    静压桩施工工艺:1、吊桩2、对位3、压桩4、接桩5、压桩6、送桩

    准备工作:1)处理场地、地面、地下及空间的一切障碍物

    2)了解场地配电容量,是否满足施工机械用电要求

    3)了解近邻建筑物或构造物的原有结构及基础等详细情况,当沉桩对邻近建筑物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或破坏时,必须制定措施。如开挖隔离沟、打隔离板砂井排水及预钻孔取地等措施。

    3.4 施工组织管理

    根据不同工程量的多少来确定施工人数的多少。

    3.5 施工监理

    监理员督促承建商在打桩施工结束后,进行自检,自检的具体内

    一、包括: 1)设计纸和设计要求与施工图是否一致

    2)班报记录及各项施工管理是否齐全

    3)设计变更记录及复印件

    4)打(压)桩施工分阶段验收记录

    5)各种质量事故的处理意见、措施、记录、管理、签证

    6)打(压)桩施工测量定位、放线的验收记录及签证

    二、工程验收时主要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记录

    1、桩设计图纸施工说明和地质资料;

    2、桩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检验记录;

    3、材料合格证和到施工现场后复试实验报告;

    4、灌注桩从开孔至混凝土灌注的各工序施工记录;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见证取样及检验测试报告(包括钢筋接头、单桩混凝土试件);

    7、单桩承载力测试报告;

    8、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记录;

    9、事故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10、桩体完整性测试报告;

    11、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记录

    12、桩竣工桩位平面图;

    13、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或记录。

    3.6 出现问题处理

    一、桩头压坏加衬垫:如桩顶损坏严重,可加工一个钢板帽套在桩顶部桩身损坏。

    二、断桩如距地表较近,可挖出后,从断桩处进行接桩;如果较或贯入度较大,经研究后条取补桩。

    三、桩位移超过施工验收规范标准与设计商量,采取补桩措施或其他办法。

    桩相比,工程桩最终贯入度过大,在桩发贯速率过大。

    四、增加试桩,补桩:在仔细分析地质资料的情况下,设计研讨改变桩长方案。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