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0党委干部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x

    时间:2020-09-13 16:22:15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6篇党委干部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应是各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一是深刻领会会议重要思想。《决定》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光辉,充分体现了全党智慧、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历史的厚重情怀和使命担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和政治宣言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贡献、实践贡献、理论贡献。

    二是加强学习宣传会议精神。要将全会精神传达宣传到每个党组织、每个党员,推动大家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紧密结合公安实际,将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特别是要从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不断提高想事谋事干事的能力,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把每个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团结带领广大民警推动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三是紧密结合当前重点工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自觉坚持,坚定维护,主动贯穿到各项实际工作中,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并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强化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切实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要工作部署,将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篇二】

    近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无疑是将这三者构成一个综合治理腐败的铁三角,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强化震慑不敢腐。古人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部分党员干部长期面对诱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有收拢五指、重拳出击,才能充分显现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全会提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从严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受到了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充分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让违纪违法的代价大一点,惩罚重一点,党员干部心存敬畏,就不敢贪腐,不敢乱来。

    强化监督不能腐。我们常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是这个制度的笼子如果不牢不紧不密不细,监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常说,要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但是如果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就视而不见,监督就成了房上的瓦,翻一半,覆一半。只有不断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制度,充分发挥同级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把监督的笼子扎得更牢更紧更密更细,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全部用来为人民服务。

    强化教育不想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理想和信念支撑。理想动摇,信仰缺失不仅会诱发和催生腐败,甚至会让人丢失做人的基本底线,想方设法谋利益,为达私欲不折手段。最有效的监督应该是自我监督,所以要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自觉同歪风邪气划清界限,慎独慎微,自我约束。

    再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个综合治理腐败的铁三角,更能体会其中深刻含义,一体推进意味着三管齐下、统筹兼顾,让综合治理腐败不因进度滞后成为“矮子”,不因厚此薄彼成为“瘸子”。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个铁三角三足鼎立,共同擎起风清气正的朗朗乾坤。

    【篇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近日,陈希部长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组织路线服务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中心、推动大局是组织工作的价值所在。

    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就是要全力提供组织支撑,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地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发挥组织部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持续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统一全体党员干部思想,做到与党中央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步调上同频,积极主动投身脱贫攻坚大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凝聚各方听党话、跟党走,引领和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就是要全力提供力量支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激励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干部是撬动脱贫攻坚的有力杠杆。组织部门抓党建促脱贫,关键是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激励干部队伍担当作为。要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员干部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考准考实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表现。要精准选人用人,把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重要任务来抓,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要,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不断充实扶贫一线工作力量。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用在脱贫攻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加大对扶贫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让扶贫干部有激情干、有希望干。还要加强贫困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提升脱贫致富能力素质,发挥“头雁”作用,增强“造血”功能。

    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就是要全力提供智力支撑,聚天下英才助力脱贫攻坚。人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资源,组织部门作为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部门,必须要牵好这个头、抓好这个总。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和服务,深入开展“党建+人才”活动,不断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要创新人才政策,改进人才引进方式方法,着力引导各类人才,特别是当前农村地区紧缺的农业生产类的人才和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乡村振兴一线流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党校、职业学校等平台,加强对本土人才的思想引领和能力培养,引导本土青年人才扎根家乡、贡献力量。要加强人才服务,既要着力改善人才工作生活等“硬环境”,也要着力加强对人才的日常关心关爱,给人才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增强人才的工作荣誉感和获得感。

    【篇四】

    制度是用来遵守和执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唯有努力做到坚持学习领悟,自觉尊崇制度;坚持实践运用,严格执行制度;坚持日常遵循,坚决维护制度;方能更好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深入人心。

    坚持学习领悟,自觉尊崇制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制度也是如此。把制度作为强化党内学习的重要抓手,落实好各级党组织集中组织学习制度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统领引领作用,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学习任务,把制度列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以及单位周列会等学习的主要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学习。同时,通过电视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以及传统展板、LED屏等,及时宣传、推送、展示相关制度及其解读文章,努力做到制度学习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努力让广大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不断增强,主动在制度范围内活动,使尊崇制度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坚持实践运用,严格执行制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制度只是打基础,执行制度才是关键。就像创新理论如不用实践来检验就永远体会不到创新理论的价值一样。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只有运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真正理解其内涵要义;只有结合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党中央的有关重大决策部署,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实质;始终做到严格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履职尽责,更好为党尽责、为民造福。

    坚持日常遵循,坚决维护制度。“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是否发自内心坚决维护制度,考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加强制度教育培训,强化日常监督,让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制度意识,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真正“带电”,充分发挥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的利器作用,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真正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习惯和日常遵循。

    不以“制度”不成“方圆”。制度是一面镜子,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经常照一照这面镜子,才能更好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规范到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严格按照制度用权行事,自觉按下新时代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的“快进键”,跑出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的“加速度”,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

    【篇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主题教育作为新的起点,找准坐标、抓住关键、有的放矢,扣好建章立制这粒“扣子”,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制度是管长远的,带有根本性。巩固和扩大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的科学有效。“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我们党是一个有着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是一个在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自身建设历来关系重大、决定全局。只有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使全党同志永葆初心和使命,形成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制度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好看、在于管用。但现实中,少数地方和部门认识不到位,将建章立制当成出成绩的“走秀场”。有的是“新瓶装旧酒”,把既有制度拿出来“翻新”一遍,“改头换面”变成新的制度;有的是“闭门造车”,制度就像“卖瓦盆的,一套又一套”,管用的招数却寥寥无几;有的是“墙上画虎”,满足于“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嘴上说说”,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诸如此类华而不实、经不起推敲的“制度作秀”,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损害制度权威,而且还会降低群众期望,最终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

    建章立制,关键看实效,看能不能落到实处。如果把功夫只下在纸上,制度内容再写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徒惹群众反感。务必坚守一个“实”字,力戒华而不实的虚浮之气,挤去“假、大、空”的水分,注入“真、精、实”的元素,制度才不至于成为摆设的“花瓶”。要体现指导性,坚持解决问题又坚持简便易行,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切中问题要害,切忌玩弄文字游戏。要体现针对性,充分考虑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力求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统一起来。要体现操作性,既指出严厉的“不准”“禁止”事项,也明确具体的执行程序和规定,还要配套清晰的执纪问责和监督检查措施。如此,才能防止出现“花瓶效应”,避免“中看不中用”。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是用来遵守和执行的。”制度一经确立,就要坚决执行到底、落实到位,决不允许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不能让制度成为“稻草人”。要建立完善落实制度的监督奖惩机制,以铁的纪律抓好制度贯彻执行,对制度执行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使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坚持以上率下,以领导干部严格的自我约束示范带动党员、干部,推动形成按章办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制度运行环境,让规章制度有效力、有威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不打折扣。

    篇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中央对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最近这段时间,我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深刻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怎样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全新的国家,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并没有先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治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不断就加强和改进国家治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改革创新,建立了国家治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国家治理组织网络,制定了国家治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国家治理格局,国家治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亟需我们解决。具体来说,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改革攻坚期、经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国家治理的成绩巨大、整体趋好;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相互交织且频发。与此同时,我国国家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新形势的地方,解决国家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二、要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个关键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首要前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有效化解前行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同时,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推广我国国家治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国家治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处理好政党、国家、政府相互关系是重要基础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国家治理体系的视角看,中国治理体系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即中国共产党执政、人大代政、政府行政、政协议政、各民主党派参政这样一种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党的领导是加强和创新国家治理的关键。世界上大部分执政党都不是领导党,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在国家事务上,党的领导是战略性、方向性、政治性领导,即把握国家发展大方向和大政方针。这种领导,是一种政治掌舵。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权机关,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各级政府履行行政和管理职能;政协融会民意民智,洞开新见;民主党派共商国是,参与治理国家。

      (三)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相互关系是主要内容

      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是任何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不仅是决定资源配置手段,更是一种治理力量。一个市场不完善、市场功能不显著的国家,治理绩效一定是低下的。政府要克制“管事偏好”,减少对资源的直接支配和配置,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把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领域交给市场。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不能成为“闲不住的手”,要通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国家治理格局。二是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本质上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先于国家、国家来源于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政府作为社会的产物,在与社会的关系上,主要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政府包揽一切、包打天下,是一种高能耗、低绩效的治理陷阱。按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重构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加快推进培育社会组织的步伐,才能建立起多元化、参与式国家治理模式,推进我国治理现代化进程。

      (四)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核心关键

      新时期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在“健康”上下功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在“减肥健身”与“强筋健骨”上下功夫,从制度上彻底根除“经济虚胖”,彻底避免甲午战争“剜心的痛”,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进程中,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建设新常态的物质性基础设施,为新常态制度性基础性建设提供支撑。同时,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五)从系统工程视角考量是重要保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工程,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借鉴国外治理技术,统筹考虑“两个建设”即物质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性基础设施建设,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重点要全面加快制度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物质性基础设施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要深刻理解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退休干部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在新的形势下,离退休干部作为国家治理的对象,如何改进对离退体干部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已经很现实地摆在面前。比如,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各方面主体在市场博弈中获得不同的利益保障,有的甚至相差悬殊,如何在改革中维护好老同志的利益,在改善民生中使他们共享发展成果,就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再比如,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们的居住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流动性越来越强,部分离退休干部的流动性也逐渐加大,出现了人户分离、居所多变、外出频繁等情况,这就需要在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方面有新的思路、新的制度和新的措施。又比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离退休干部对政治参与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进一步突出,怎样更好落实老同志政治权利、满足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加强研究、探寻对策。另一方面,广大离退休干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广大离退休干部来源于群众,植根于群众,在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在带领群众参与国家治理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践中,各级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都把参与国家治理作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新的切入点,在促进社会风气崇德向善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密切联系群众、体察社情民意中发挥桥梁作用,在排解群众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减压阀”作用,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中发挥先行作用,为共建和谐贡献力量。因此,肯定并保护好老同志的这种政治热情,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尊重的精神需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他们真正成为党在基层、在社区的一支重要力量。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