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问题清单 > 正文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时间:2020-09-02 12:20:04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佛山市综合 交通规划  

    (简本)  

     ? 

     ? 

     ? 

     ? 

     ? 

     ? 

     ? 

     ? 

     ? 

     ? 

     ? 

     ? 

     ? 

     ? 

    佛山市规划局  

    深圳市城市 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  

     ? 

     ? 

    目 录  

    第一章 背景和过程 1  

    第二章 目标和策略 2  

    第三章 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  

    第四章 持续道路网络建设 5  

    第五章 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8  

    第六章 大力扶持 公共交通发展 10  

    第七章 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 枢纽 12  

    第八章 引导货运交通发展 13  

    第九章 协调停车设施供应 14  

    第十章 加强交通 需求管理 15  

    第十一章 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空间 16  

    第十二章 加强交通管理 17  

    第十三章 加强交通环境的保护 18  

    第十四章 近期行动与保障措施 19  

    附图  

     ? 

    第一章? 背景和过程

    一、 规划背景

    在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广佛都市圈初步形成以及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佛山市既有交通体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为实现佛山市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佛山市迫切需要大力构筑与区域合作、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此,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规划局会同市交通局组织编制“佛山市综合 交通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市域,面积约 3848km 2,重点研究区域为“2+5组团”,面积约 1913 km 2。规划年限近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

    本次规划工作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围绕珠三角区域融合和广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整合;二是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体化发展目标,明确城市交通方式和结构,制定一体化发展政策;三是合理安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四是提出交通近期建设计划和实施时序,制定统一的行动计划。

    二、 工作过程

    第一阶段: 2007年4月-2007年12月,开展全市综合交通调查并制定初步规划方案。调查涉及交通需求、供应和运行各方面,包括覆盖全市所有740个村(居)的居民出行入户调查,抽样3.7万户,14.7万人。在此基础上完成初步方案编制,并于2007年12月向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

    第二阶段: 2008年1月-2008年3月,在初步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交通发展战略及干线路网、轨道网、公交、交通管理等专项方案,形成中期规划成果,期间三轮征求市、区各部门及周边城市的意见。中期成果于2008年3月经专家咨询会评审通过。

    第三阶段:2008年4月-2008年11月,修改完善中期成果,重点落实高等级道路方案与各组团及外围城镇的主次干道网络、公交场站和线网等专项规划方案,期间多次走访搜集各部门及各区、街道、镇的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2008年11月形成本次送审成果。

    第二章? 目标和策略

    一、 现状和趋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佛山市城市和交通发展均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以后,佛山市从城镇化发展转向“组团式”城市化发展转型,获得了更大发展动力。在这个背景下,佛山市的交通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区域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面临新的挑战。

    (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容量公交的引导作用面临新的挑战。

    (三)客货运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摩托车方式的引导和转移,使交通方式结构面临新的挑战。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交通服务水平面临新的挑战。

    二、 目标和指标

    (一)总体目标  

    为实现佛山市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应对上述机遇与挑战,佛山市必须大力构筑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力,高效畅达的多模式一体化现代化客货运交通体系,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核心指标  

    1、区域化指标。时间上,机场港口等区域性设施一小时可达,泛珠三角高速铁路五小时交通圈,珠三角二小时交通圈,广佛都市圈一小时交通圈,广佛中心城区半小时可达。方式结构上,铁路承担客运比例提高到20%左右,铁路承担货运比例提高到6~7%,水运承担货运比例达到25%。

    2、城市畅达指标。时间上,市域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中心组团与其他组团的出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中心城区内部出行时间不超过20分钟。方式结构上,2020年全市客运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5%以上,其中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应达到60%以上,其他组团达到40%以上,外围城镇达到15%以上。

     运行上,中心城区不低于25公里/小时、外围城区不低于35公里/小时。其中主要交通走廊上,快速路车速维持在60公里/小时,干线性主干道车速在30-40公里/小时,主干道车速在20-30公里/小时左右。

    3、安全指标。2010年死亡率不高于每年120人/百万人;2020年不高于每年80人/百万人。

    4、环保指标。交通排污总量2010年减少20%,2020年减少50%。

    三、 发展策略

    为实现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佛山市应实施全面的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战略,采取的交通发展策略包括以下方面:

    1、加强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共享区域级交通 枢纽。

    2、整合公路与城市道路,持续建设一体化的城市道路体系。

    3、大力扶持 公共交通发展,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 公共交通体系。

    4、强化轨道交通的引导作用,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5、实施交通 需求管理,有序引导摩托车等个体交通方式向 公共交通方式转移。

    6、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 枢纽,满足不同层次和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顺畅转换。

    7、引导货运发展,建立高效的货运交通体系。

    8、协调停车设施供应,建设与道路设施、公交设施相适应的停车系统。

    9、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空间,引导“步行+公交” 、“自行车+公交”出行方式。

    10、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

    11、加强交通环保,改善交通环境。

    四、 近期重点

    近期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升佛山市的区域辐射力,促进2+5城市组团结构形成,大力扶持 公共交通发展,优化客运方式结构,重点策略总结为“两建两管”。

    “两建”:一是共建广佛一体化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二是持续建设城市轨道、道路、交通 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

    “两管”:一是指通过政策手段大力发展 公共交通,推进公交系统整合,二是大力加强交通 需求管理,引导形成合理的交通方式结构。

    第三章? 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 目标

    共享和共建区域交通设施,促进广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佛山市面向国际和国内的区域辐射力;支持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 策略

    加强铁路、水运、公路等国家级 枢纽的规划建设,提高铁路、水运的客货运分担比例;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加强多式联运;建立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之间的良好衔接。

    三、? 方案措施

    (一)机场  

    1、通过规划快速轨道和高快速路,加强与广州机场的交通联系,共享广州机场。

    2、发展佛山支线机场,协同白云机场打造南中国航空 枢纽。

    (二)国家铁路  

    1、通过快速轨道和高快速路,加强与广州新客站的联系,共享广州铁路 枢纽。

    2、以贵广南广铁路引入为契机,推进佛山北站建设,共建广佛国家级铁路 枢纽。

    3、建设丹灶货站、官窑货站,承担佛山地区货物的快速集散。

    (三)水运  

    1、推动广珠铁路、南二环高速公路等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国际港口的联系,共享区域港口资源。

    2、加强港区建设,发展海河联运。

    3、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多式联运。4、加强航道建设。加强航道的建设和维护,提高现有航道的等级。

    (四)公路客货运站  

    1、规划建设“五主十辅”公路客运站。

    2、规划建设“五主十三辅”公路货运站。

    第四章? 持续道路网络建设

    一、? 目标

    整合道路网和公路网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构筑布局完善、等级结构合理、功能清晰的一体化城市干线道路网络,提高区域辐射力,促进广佛都市圈协调发展,形成市域范围内高效畅达的交通体系,支持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 策略

    (一)大力整合现有公路体系和城市道路体系,适应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二)加快区域道路的建设,构筑广佛一体化的对外辐射网络,连通海空港区域设施,提升佛山的区域辐射力,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三)持续市域性高快速路、干线性主干道等高等级骨干道路的建设,在市域范围内形成高效畅达的交通体系,推动组团式城市建设。

    (四)完善低等级道路网络,形成功能清晰,等级合理的道路网络。

    三、? 方案措施

    (一)一体化的道路功能分级体系  

    整合城市道路网和公路网,建立一体化的道路功能分级体系。根据道路在路网中承担的交通功能,将道路系统分为区域性高快速路、市域性高快速路、干线性主干道、普通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六级。

    (二)区域性高快速路  

    规划区域性高快速路网总体布局为“一轴、两环、七射”。

    1、“一轴”:是广佛两地共享广州机场、广州新客站、南沙港等区域 枢纽的南北通道,清远及以远地区与东莞深圳、中山珠海的南北向过境通道。

    2、“两环”:分内环和外环。

    “内环”主要功能为广佛两市中心城区共用的对外交通中转通道,同时承担广佛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

    “外环”主要功能为粤东地区与粤西地区的过境通道,同时承担东莞、肇庆、清远等地与白云机场、南沙港等区域设施的联系,以发挥区域设施的辐射吸引力。

    3、“七射”:自北向南依次为:佛清高速公路、广贺高速公路、广肇高速公路、广明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公路、广珠西高速公路、南二环高速东莞沙桥干线,承担佛山广州面向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

    (三)市域性高快速路  

    规划市域性高快速路网总体布局为“五横、三纵”。

    1、“五横”:   

    一横:广三高速公路(广佛高速黄歧段、广三高速一环西线以东段),主要承担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大沥盐步组团、狮山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

    二横:桂丹路(广三高速三水段、桂丹路),主要承担中心组团与狮山、西南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以及广州芳村、南海新区、 火车站等沿线功能片区间的联系。

    三横:魁奇路,主要承担佛山中心商务区与广州中心城区、西江组团之间快速联系。

    四横:一环南线(一环南线、三乐路),主要承担佛山与番禺次中心、广州新城之间快速联系以及大良容桂、九江龙江组团与中心组团间联系的快速转换通道。

    五横:红旗路,主要承担九江、龙江组团与大良容桂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

    2、“三纵”:   

    一纵:禅西大道,主要承担九江龙江组团、中心组团、大沥盐步组团、狮山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

    二纵:一环东线,主要承担佛山中心组团与大良容桂组团,以及中心组团内各功能分区间的快速联系。

    三纵:顺德区南北快速通道(碧桂路),主要承担顺德区主要功能分区(镇)之间快速联系。

    (四)干线性主干道规划  

    规划干线性主干道总体布局为“一环、十横、九纵”。

    市域环线:联系全市各区主要城镇的准快速通道,促进全市一体化发展。

    "十横"依次为三花公路、321国道-建设大道、广佛新干线、桂丹路-塱沙路-佛平路、季华路、丽江路-荷岳路、龙洲路、合和大道、南国路、原佛山横九路。

    "九纵"依次为荷富路、塘西大道-樵丹路、兴业大道及其北延线、佛开公路、禅炭路-325国道、岭南大道、百安公路、桂和路-南海大道-伦桂路、海北大道-黄海路-河东中心路-白陈路-105国道。

    (五)普通主干道、次干道规划方案  

    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大沥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九江龙江组团普通主干道、次干道网络规划,形成各组团道路网骨架。本次规划落实了次干道以上道路等级的红线,优化调整道路130条,并明确了道路实施难点及实施建议。

    (六)与周边城市道路网的衔接  

    规划次干道等级及以上道路与周边城市道路衔接点共69处,其中广州市37处、中山市8处、江门市8处、肇庆市10处、清远市4处、云浮市2处。

    (七)近期建设计划  

    干线道路网络重点新建、改建内环高速等4条区域性高快速路,桂丹路等6条市域性高快速路以及红岭北路等11条干线性主干道,总长约463公里;普通主、次干道网络重点建设各组团中心城区内联系各功能片区的道路系统,总长约395.5公里。

    第五章? 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一、 目标

    构筑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规模合理、层次清晰、布局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以加强佛山与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联系、促进广佛都市圈的进一步融合,推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二、 策略

    1、通过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实现佛山与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城镇的快速联系,快速连接广佛城市中心区,共享广佛区域客运交通 枢纽。

    2、通过市域城市轨道,重点支持中心组团建设发展,促进“2+ 5” 城市组团结构的形成。

    三、 方案措施

    结合珠三角区域新一轮城际轨道 交通规划及佛山市最新城市发展规划,本次规划在原《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基础上进行了线网方案的优化调整。调整方案将在编制中的《佛山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在编)中进一步落实。

    (一)区域城际轨道交通  

    规划佛山市区域城际轨道线网由广佛肇城际、广珠城际(在建)、广佛环线、广佛珠城际以及南沙-肇庆城际线等五条线路组成,总长 258公里 (佛山段)。

    (二)市域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由10条线路组成,总长约 214.7公里 。根据不同功能,分为市域快线、市区干线、市区局域线。

    1、市域快线:联系城市中心组团与外围组团,以长距离出行服务为主。站距约2~3公里,最高速度一般为80~100公里/小时。共规划快线4条,分别为7号线(顺德快线,即原规划3号线南段)、8号线(九江龙江快线,即原规划6号线南段)、9号线(高明快线,即原规划2号线西段)、10号线(三水快线)。三水快线、九江龙江快线可考虑与广佛肇城际、广佛珠城际共线运营。

    2、市区干线:联系中心组团内主要聚集节点及其沿线片区,以中短距离出行服务为主。站距约 1公里 ,最高速度一般为50 -80公里 /小时。干线覆盖中心组团内主要客运走廊,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主要发展轴的发展。规划干线4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原规划2号线东段)、3号线(原规划3号线北段)、5号线。

    3、市区局域线:联系组团内部各功能片区,是城市干线和快线的补充线路,以短距离出行服务为主。站距约 1公里 ,最高速度一般不大于 5 0公里  /小时。共规划局域线2条,分别为4号线和6号线(原规划6号线北段)。

    第六章? 大力扶持 公共交通发展

    一、? 目标

    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对摩托车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多模式一体化 公共交通体系。2020年全市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方式的出行比例将达到45%;其中,中心组团及大良容桂组团为60%。

    二、? 策略

    (一)引入中小巴方式,适应城市发展形态。

    (二)推进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尽快构建骨干公交体系。

    (三)推进公交市场和行业管理的整合。

    (四)加大公交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政策扶持。

    三、? 方案措施

    (一)公交网络  

    规划佛山市公交线网分为轨道交通线网、快速公交线网、常规公交线网三个层次:

    1、轨道交通线网。为大运量骨干网络,主要承担中心组团内主要客流走廊需求及中心组团与外围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需求。

    2、快速公交线网。为中运量骨干网络,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服务于各组团内部轨道交通没有覆盖的城市中心区的客流主走廊。

    3、常规公交线网。为低运量公交网络,是网络的主体大巴主要服务于轨道或 BRT没有覆盖的客流需求走廊,并提供与轨道或快速公交之间的接驳服务。中小巴主要提供街道、镇内部的公交服务,以及提供与骨干公交之间的短距离接驳服务。

    (二)公交行业  

    1、积极推进禅-桂中心区公交整合,以适应禅-桂中心区融合及两地日益紧密的交通联系。

    2、完善公交行业管理体制,加强公交行业服务监管。

    (三)场站规划建设  

    1、明确场站建设管理模式。由政府统一进行公交场站规划并负责投资建设,场站产权为政府所有,大巴、中小巴企业对场站均有免费使用权。

    2、加强场站布局规划,控制落实场站用地。规划到2020年,全市共规划控制落实首末站、 枢纽站、停保场、修理厂等各类公交场站408个,总面积约247.2公顷。

    3、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建设。近期到2010年,共安排公交场站建设65个,其中公交首末站43个、 枢纽站19个、停保场3个,总面积约 28.5公顷 。

    (四)公交运营  

    1、增加公交运力投放,缩短公交发车间隔,减少乘客候车时间。公交平均发车间隔由目前的8-10分钟缩短到5分钟左右。

    2、加快公交车辆更新。积极采用低地板、环保节能空调车,加快淘汰残旧、破损公交车,提高城市公交形象。

    3、适度降低票价,提高公交吸引力。依托公交IC卡推广,实行刷卡优惠和换乘优惠。

    4、广泛应用交通新科技,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完善并推广佛交通卡,推广基于车辆定位技术的车辆营运实时跟踪监控系统;建立公交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五)公交财政扶持  

    1、建立佛山公交发展财政专项基金,保障资金落实。

    2、加大财政对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至2020年,佛山市共需新建公交场站面积约 247公顷 ,每年场站建设资金投入约1.5-1.9亿。

    3、实施公交运营财政补贴,明确补贴重点。公交财政补贴主要用于社会公益服务、公交乘客票价降低、新增运力投入及燃油补助等。

    第七章? 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 枢纽

    一、? 目标

    与广州合作,共享及共建亚太地区以及全国性枢纽城市,提升区域辐射力;实现综合交通 枢纽与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

    二、? 策略

    1、加强交通衔接设施建设,共享广州区域级交通 枢纽。

    2、加强佛山综合交通 枢纽建设,实现对外交通方式与城市内部交通的顺畅转换。

    3、加强 枢纽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构建复合型交通 枢纽。

    三、? 方案措施

    (一)城市对外客运 枢纽  

    1、国家铁路客运枢纽。规划佛山北站为主客运 枢纽站,规划长途客运、城际铁路、轨道、公交、出租车等多种方式接驳。长途新三水站为铁路中间站。

    2、公路客运枢纽。尽量结合轨道站设置或安排公交接驳站,形成复合型 枢纽。

    3、机场客运 枢纽。规划长途客运、城际铁路、轨道和公交等多种方式接驳。

    4、港口客运 枢纽。保留现有高明客运码头和顺德客运码头,规划公交接驳。

    5、城际轨道客运枢纽。广佛环线、广佛珠城际在东平新城设东平新城综合交通 枢纽。其他城际轨道站根据条件规划轨道、公交等方式接驳。

    (二)城市内部客运 枢纽  

    结合城市轨道站点、镇、街中心及商业中心区,规划建设23个城市内部综合客运 枢纽,实现城市内部轨道与常规公交、常规公交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客流转换。

    (三)货运 枢纽  

    1、铁路货运 枢纽。规划建设丹灶站、官窑站、三眼桥站、佛山东站和三水西站。

    2、港口货运 枢纽。规划建设三山等8个重要港区,大塘等15个一般港区。

    3、机场货运 枢纽。结合佛山机场设置机场货运站。

    4、公路货运 枢纽。规划建设 “五主十三辅”公路货运 枢纽体系。

    第八章? 引导货运交通发展

    一、? 目标

    建立高效、快捷的货运交通体系,缓解道路货运交通压力,保障货畅其流,促进佛山市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 策略

    优化综合货运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货物运输效能,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加快建设并完善与货运需求相适应的道路货运基础设施;完善货运交通管理与组织,提升货运道路交通系统效率,保障客、货运协调发展;构筑有序的、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引导货运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三、? 方案措施

    (一)加强多式联运设施供应,健全综合货运设施系统。积极推进铁路、水运、公路货运枢纽规划与建设,合理发展佛山机场货运 枢纽。

    (二)构筑完善的货运通道及集疏运系统。优先打造铁路疏港体系,推动广珠铁路、南沙疏港铁路建设。建设区域性高快速路体系,完善与港口、物流园区、货运站场等主要货源点的道路衔接条件,实现货流的快速集散。

    (三)加强货运交通管理。加强中心城区道路货运交通管理,实现客、货运交通协调发展。针对不同类型货车明确行驶区域、道路及时段,规范货车对道路的使用。

    (四)优化货运车辆运力结构。对小型货车实施总量控制政策,适当控制小货车增长;鼓励企业增加高性能、大运量、专业化、环保型车辆;强化车辆技术标准监管。

    (五)加强货运行业管理。大力发展专业运输,优化货运行业结构。重点扶持一批专业货运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实现个体货运向专业货运方向转变;引导单位货运服务社会化,减少单位自货自运。

    (六)促进物流业发展。规范集装箱运输市场,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支撑港口物流发展;以物流园区以及货运场站为依托,建设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规范货运代理业发展,鼓励开展多式联运代理,引导和培育货运代理业向 第三方物流转型。

    第九章? 协调停车设施供应

    一、? 目标

    通过建设规模适宜、布局合理并与道路设施和公交设施相协调的停车系统,合理引导市民使用 公共交通工具;逐步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健全管理机制,以维持城市动静态交通平衡,保障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 策略

    (一)停车需求分类供应。

    (二)停车区域差别供应。

    (三)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和收费一体化原则。

    三、? 方案措施

    (一)停车需求分类供应及区域差别供应  

    1、停车需求分类供应。居住地停车应基本满足拥车停车需求;工作地停车合理满足必要的工作和办事需求,公共停车应提供适度向公众开放的路外公共停车设施。

    2、区域差别供应。根据土地开发强度、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及道路网络容量等因素,规划将全市停车供应的区域分为停车严格控制区,停车一般控制区,其它区域。

    (二)规划建设改善措施  

    1、结合城市规划标准修编,细化完善停车规划配建标准。

    2、改善已有居住地的停车供应。

    3、在公共停车需求供需缺口较大的区域适度新建公共停车场。

    4、规划建设轨道交通 P+R停车场。

    (三)管理改善措施  

    1、加强路边停车场管理。取消对动态交通影响较严重的路边停车场。

    2、加强违章停车路段管理力度,提高路外停车场的使用率。

    (四)收费改善措施  

    修订停车收费标准,优化停车收费结构,完善停车收费方式,调节停车供需。

    第十章? 加强交通 需求管理

    一、? 目标

    通过交通政策和经济杠杆等手段调控小汽车和摩托车拥有量和出行使用量,引导市民使用 公共交通,平衡交通供需关系,维持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路网平均车速在可接受的水平。

    二、? 策略

    (一)大力推动组团式城市建设发展,集约使用土地,引入 TOD发展模式,减少出行需求。

    (二)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 公共交通,引导合理的出行交通方式结构,减少道路上的个体交通需求。

    (三)缓和小汽车交通增长,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

    (四)逐步减少摩托车交通的使用,有序引导摩托车出行向 公共交通方式转移。

    (五)积极研究错时上班等鼓励性措施以减少高峰时期的交通需求。

    三、? 方案措施

    (一)缓和小汽车交通增长  

    1、提高环保标准,提高小汽车入户门槛。

    2、合理调整停车收费标准,提高车辆使用成本,研究中心城区拥挤区收费措施,调控拥挤区的交通流量。

    (二)缓和摩托车交通增长  

    逐步减少摩托车,分阶段、分区域、分路段对摩托车通行实施限制,引导摩托车出行向 公共交通方式转移。

     ? 

    第十一章? 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空间

    一、? 目标

    以实现城市整体交通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和提倡慢行交通,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通过步行、自行车与公交系统的紧密结合,达到引导“步行+公交” 、“自行车+公交”出行的目的,减少人车冲突,确保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二、? 策略

    (一)完善城市道路人行设施,加强与公交系统的接驳,引导“步行+公交”的出行方式。

    (二)构建系统、便捷、安全的自行车通道网络,保证自行车交通在其优势出行范围内的充分发展。加强与 公共交通设施的有效衔接,引导“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三、? 方案措施

    (一)行人交通  

    1、以轨道站点、公交 枢纽为中心,在 500米 半径范围内,建设连接大型居住区、商业办公区与轨道车站的人行通道,引导“步行+公交”出行模式。

    2、增加人行过街设施。严格按相关标准设置路段及交叉口过街设施,改善道路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

    (二)自行车交通  

    1、建立自行车通道网络。结合城市公园、滨河绿带等设置自行车通道,满足居民健身、休闲需要。

    2、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公交 枢纽站点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引导“自行车+公交”出行模式。

    3、加强自行车交通管理。开展自助式自行车出租服务,加强自行车防盗管理。

    第十二章? 加强交通管理

    一、? 目标

    通过加强交通管理,对现有设施挖潜,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少交通延误,改善交通系统可靠性,提高道路网容量;优化配置各种交通方式对道路时空资源的使用,提高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到2020年,使年交通事故死亡率不高于80人/百万人,实现交通系统高效、可靠、安全和环保。

    二、? 策略

    (一)加强交通设施有效管理,加大管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和优化交通管制措施。

    (二)加强 交通安全管理,从使用者、道路交通环境和车辆三方面入手,减少交通事故。

    (三)提高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节能降耗,改善环境质量。

    三、? 方案措施

    (一) 有效管理  

    优化协调核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扩大交通信号控制范围。进一步完善交通 标志、 标线、安全护栏、交通监控等道路基础设施。优化配置各种交通需求对道路时空资源的使用。

    (二) 交通安全  

    1、使道路使用者行为更安全。通过推行 交通安全终身教育机制、严格驾驶员训练及牌照发放、完善道路 交通安全立法等措施,规范道路使用者的行为,使之更安全。

    2、使道路环境更安全。实施交通事故黑点定期排查与整治制度。

    3、使车辆更安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对车辆进行检验;加强对道路上不符合车辆运行安全标准的机动车辆的检测和处罚。

    (三) 智能交通  

    建设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完善公交乘客信息系统,构筑驾驶者信息系统,优化智能化停车系统,建立交通管理信息中心。

    第十三章? 加强交通环境的保护

    一、? 目标

    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及交通噪声污染,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二、? 策略

    (一)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实施进一步的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以改善环境质量。

    (二)减少交通噪声污染。通过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地采用工程措施以及运用交通管制的方法来控制城市道路系统,尤其是交叉口范围内的交通噪声。

    (三)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三、? 方案措施

    (一)更好地融合土地使用和 交通规划,使用更环保的交通方式,减少对车辆的需求。

    (二)执行更严格的车辆废气排放标准控制,进一步减少新增车辆的污染排放。

    (三)改善已有车辆的污染排放。加强货运车辆 交通组织管理,加快城市公共大巴更新。

    (四)结合交通 需求管理,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引导机动车的使用和发展。

    (五)新型低污染交通工具的使用。

    第十四章? 近期行动与保障措施

    一、? 近期行动

    大力改善区域设施,初步形成多式联运的对外交通模式,提升区域辐射力。市域范围高快速路骨架网络初步形成,中心城区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地铁1号线建成为契机,开展中心区公交系统的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水平的公交体系,摩托车交通开始向 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公交在机动化方式中的分担率达到15%,

    二、? 保障措施

    (一) 体制保障  

    1、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管理”。

    2、强化规划先行的工作机制,完善 交通规划体系并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建立大型基建年度计划编制和评估制度。

    (二)法制保障  

    1、完善交通法规体系。对现有交通法规进行疏理和完善,近期内应尽快制订轨道交通经营以及交通 枢纽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制订与公交整合相配套法规;制订限制小汽车拥有和使用的配套法规;完善交通管理、 交通安全的法规。

    2、加强交通执法。加强道路交通执法队伍建设,改善装备和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规划、建设、维护、运营、环境等综合执法体系,提高综合执法水平。

    (三)投资保障  

    1、坚持以政府为导向,落实政府资金投入。统一交通项目计划安排,近期优先保障城市 公共交通以及与提升城市区域地位、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使有限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2、大力拓宽投资渠道,实现交通投资多元化。改革政府投资运作模式,针对不同性质的交通项目,通过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拓宽项目资金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 交通 佛山市 规划 交通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