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自我介绍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当前位置: 勤学考试网 > 公文文档 > 领导讲话 > 正文

    2019年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

    时间:2020-10-14 00:24:13 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勤学考试网手机站

    2019年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全册综合测试题(2)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

    1.下图所示是酶的几种固定方式示意图,其所采用的固定方法依次是

    A. 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包埋法

    B.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包埋法

    C. 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

    D. 包埋法、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2.下图为进行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胡萝卜植株所有的细胞都会经历a,b,c这三个过程

    B. 与②相比,①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能力也增强

    C. ⑤⑥含有的核酸相同,蛋白质不同

    D. ①具有细胞全能性而⑤⑥没有

    3.PCR仪实质上是一台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下列关于它调控不同温度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95 ℃,使DNA分子变性,解开螺旋

    B. 55 ℃,使DNA分子两条单链与两种引物结合

    C. 72 ℃,使DNA分子开始复制,延伸

    D. 72 ℃,使DNA分子恢复双螺旋结构,恢复活性

    4.下列选项符合下面坐标曲线图含义的是(  )

    A. 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 温度从0到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 该酶的最适pH为7

    5.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B.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C.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D. 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6.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

    A. 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

    B. 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 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

    D. 随机的,没有原因

    7.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些酶是RNA

    B. 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 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D. 酶的催化效率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8.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  )

    ①稀释平板法 ②涂布平板法 ③单细胞挑取法 ④选择培养分离法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9.某同学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纯化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胨可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氮源和维生素等营养

    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调节pH

    C. 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D. 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10.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腐乳时只有毛霉发挥作用

    B. 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则标志着腐乳制作完成

    C.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 制作腐乳时加盐是为了促进毛霉的生长

    11.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

    B.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有些进行有氧呼吸,另外一些进行无氧呼吸

    C. 酵母菌在有氧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

    D.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CO2

    12.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B. 胡萝卜是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原料

    C. 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是工业提取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

    D. 提取后,干燥过程中,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不能太高

    13.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  )

    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②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③提取剂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14.某同学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如下。关于该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同学的实验数据中有错误

    B. 该同学设置的温度梯度不合理

    C. 从该曲线中判断不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D. 从曲线中可判断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一定为40 ℃

    15.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下列不属于其作用的是(  )

    A.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B. 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

    C. 使腐乳中蛋白质变性

    D. 使后期安全度过,延长保质期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

    16.下列是有关实验试剂在实验操作中的应用,请分析问答下列问题:

    (1)用海藻酸钠制成人工种皮,可以保护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的胚状体;作为包埋剂的海藻酸钠加热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和一定浓度的酵母菌溶液混合,用注射器将混合液缓慢而匀速地注射到一定浓度的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得到了固定化的酵母细胞。

    (2)用上述过程获得的固定化细胞和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___检测其酒精的生成情况。若经过检测发现没有酒精生成,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用上述固定化细胞发酵获得酒精后,再进行工业纯化,形成浓度为________的酒精溶液用于根尖的解离,形成浓度为________的酒精溶液用于提纯DNA。

    (3)在DNA粗提取实验中配制浓度一般为______________的NaCl溶液溶解DNA,析出杂质。在豆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加NaCl的注意事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胡萝卜素粗品鉴定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的名称是____。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为_______,对于e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4)f为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层析液没及e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________作为外植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大肠杆菌有许多菌株,野生型菌株在普通培养基中就能成活,菌株A:me-bio-thr+leu+thi+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甲硫氨酸、生物素,菌株B:met+bio+thr-leu-thi—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苏氨酸、亮氨酸和硫胺。科学家Lederberg和Tatum曾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上图所示,菌株A和B混合培养几小时后,把大肠杆菌洗涤后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上,发现长出了若干野生型菌落,对此实验现象可作出如下假设:

    ①不同大肠杆菌间物质发生重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上述假设①,有人设计了一种U型管(如图),中间用过滤器隔开,大肠杆菌不能通过,但培养液和营养物质可通过,实验如下。请补充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①在U型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

    ②U型管两端各加入菌株A、菌株B,培养几小时;

    ③将U型管两端的大肠杆菌各自取出洗涤后涂布在_____________上,观察有无菌落。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菌株A与菌株B之间遗传物质发生重组。

    (3)现有1升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转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至103倍。各取0.1mL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31、34、3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__。该数据理论上比细菌实际数目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___。(至少写3个)

    20.实验中对DNA进行鉴定时,做如下操作:

    (1)根据上图,完成表格空白处的实验内容。

    (2)对于B试管,完成1、2、3的操作后溶液颜色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沸水浴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说明DNA对高温有较强的____________。

    (4)A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B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包埋法,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内;②表示交联法,将酶互换链接起来;③表示载体结合法,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

    2.【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a,b,c分别为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植株有部分细胞始终保持分生能力,即不生长也不分化,如分生区细胞,A错。与②相比,①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体积的比值越大,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能力也越强,B正确。⑤⑥都是由①分裂和分化而来,含有相同的DNA,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生成的RNA不同,蛋白质也不同,故核酸不同,蛋白质不同,C错。①⑤⑥都具有细胞全能性,D错。

    3.【答案】D

    【解析】PCR利用DNA热变性的原理,当温度上升到90 ℃以上时,双链DNA解旋为单链,A项正确;当温度下降到50 ℃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两条单链DNA结合,恢复活性,B项正确;当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从而实现DNA延伸,故C项正确,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剩余量越少,说明反应速度越快,酶的活性越高。由坐标曲线图可知,在适宜温度下(a点温度),pH为6时酶的活性最高,故A错;pH为5、6和7时,在a点温度下,酶的活性均最高,说明酶的最适温度没变,都是a点,故B正确;温度从0到a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剩余量逐渐减少,说明催化效率在逐渐加快,酶的活性在逐渐增强,C错误;该酶的最适pH为6,D错误。

    5.【答案】B

    【解析】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应该先加入尿素作为分解尿素菌的唯一氮源,让其合成脲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呈碱性;然后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呈红色。

    6.【答案】C

    【解析】在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比真菌的多,所以为了确保稀释后能形成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培养皿,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

    7.【答案】B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A正确;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B错误;酶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故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故D正确。

    8.【答案】B

    【解析】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先进行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单细胞挑取以获得纯种培养。稀释平板法是先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 ℃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中,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但此方法只适用于耐高温微生物的分离。涂布平板法是先将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液涂布在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形成单个菌落。

    9.【答案】B

    【解析】蛋白胨可为大肠杆菌生长提供氮源和维生素等营养,A正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应先调pH再经高压蒸汽灭菌,B错误。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防止水蒸气倒流,C正确。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D正确。

    10.【答案】C

    【解析】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项错误;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仅是制作腐乳的第一步,还需要加盐腌制、配制卤汤等,B项错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项正确;加盐一方面有利于析出水分,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毛霉的生长也受到抑制,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酵母菌是一种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CO2的真菌。并非有的只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只进行无氧呼吸。

    12.【答案】A

    【解析】胡萝卜素为橘黄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胡萝卜素在弱碱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中不稳定,在光照和含氧条件下也不稳定。

    13.【答案】C

    【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需将对氨基苯磺酸溶于20%的盐酸中;提取剂需用浓盐酸调节pH至1,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将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直接溶于水中制成的,不需加入盐酸。

    14.【答案】D

    【解析】该曲线图至少有两个峰值,与酶只有一个最适温度不吻合,A项正确;该同学的温度设置较多地集中于低温阶段,忽略了对高温阶段实验组的设置,B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过滤到的果汁量的变化趋势仍然在升高,无法确定最适温度,C项正确;40 ℃是所设置的温度中最接近于最适温度的,但不一定是最适温度,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腐乳的后期发酵需要加酒,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由于酒中特别是黄酒中含酵母菌,经发酵可产生醇,并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产生特殊的香味。

    16.【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 CaCl2溶液 (2)H2SO4和重铬酸钾(酸性条件下饱和的重铬酸钾) 该过程没有隔绝氧气导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该过程葡萄糖浓度过高,引起酵母菌过度失水死亡 95% 95% (3)2 mol/L 分层逐层加盐,越靠近瓶口盐的量越多

    【解析】(1)胚状体由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固定化酵母细胞,是用注射器将混合液注射到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中。(2)检测酒精的方法是H2SO4和重铬酸钾(酸性条件下饱和的重铬酸钾)。若没有酒精生成,则可能是该过程没有隔绝氧气导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该过程葡萄糖浓度过高,引起酵母菌过度失水死亡等。解离液中酒精浓度为95%,提纯DNA的酒精浓度为95%。(3)溶解DNA的NaCl溶液浓度一般为2 mol/L。由于越靠瓶口,杂菌越多,所以分层逐层加盐,越靠近瓶口盐的量越多。

    17.【答案】(1)纸层析法 (2)色谱容器 防止层析液挥发 (3)样品原点 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并保持滤纸干燥 (4)溶剂 石油醚 (5)胡萝卜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鉴定失败

    【解析】对胡萝卜素提取粗品进行鉴定采用的是纸层析法,其原理是根据各有机成分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而导致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运动速度不同,从而使各成分分开。因层析液易挥发,故应在色谱容器上方用玻璃盖严。在进行点样时,应注意点样要快速细致,并保持滤纸干燥。层析液不得没及滤纸基线,否则点样处的有机成分会溶于层析液中。

    18.【答案】(1)茎尖(或根尖) 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有机物 植物激素 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细胞 (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解析】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茎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是因为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了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细胞。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19.【答案】(1)②大肠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2)①液体基本培养基(基本培养液)  ③基本培养基 没有菌落产生

    (3)3.4×108个  少

    (4)培养基、培养皿、试管、吸管、U形管、过滤器等

    【解析】(1)在普通培养基上,菌株A和B单独培养不能存活,而混合培养几小时后,在培养基上出现了野生型菌落,可能是不同大肠杆菌间物质发生了重组,也可能是大肠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2)实验步骤:①在U型管中加入液体基本培养基;②U型管两端各加入菌株A、菌株B,培养几小时;③将U型管两端的大肠杆菌各自取出洗涤后涂布在基本培养基上,观察有无菌落。

    实验结果是没有菌落产生。

    实验结论是菌株A与菌株B之间遗传物质发生重组。

    (3)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31+34+37)÷3÷0.1×103÷10-3=3.4×108个。由于培养基中细菌会相互重叠,所以观察到的菌数比实际菌数少。

    (4)实验中培养基、培养皿、试管、吸管、U形管、过滤器等都需要严格灭菌。

    20.【答案】(1)溶液不变蓝色  溶液逐渐变蓝色  DNA在沸水浴的情况下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2)溶液颜色基本不变(3)加快颜色反应速度  耐受性(4)对照(5)加入试管中的DNA(丝状物)的多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鉴定。A、B两试管形成对照,B试管中含DNA丝状物,A试管中不含,起对照作用,其他条件均完全相同。本实验强调反应条件是沸水浴加热5 min,这样可加快颜色反应的速度,观察对比两试管的颜色时要等到冷却以后。

    • 考试时间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课程
    • 试题
    • 招聘
    • 文档大全

    推荐访问